古代文学问答题整理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考试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古代文学考试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古代文学考试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第一章先秦文学一名词解释1、神话:远古口头文学的一种,它作为原始的社会意识形态,通过想象和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形象地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具有不朽的认识价值。

神话以炽热的激情,神奇的幻想,表现了原始人类企图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愿望、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赞颂。

2 原始歌谣:为原始人集体口头创作,代代相传,反映了初民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

特点:口头性(无文学) 功利性(无作家)集体性(无自觉审美)3今文诗:又称?三家诗?,汉代传授《诗经》的鲁(申培公)、齐(猿固生)韩(燕人韩婴),它属今文经学派,盛于汉武帝后百余年间,东汉趋向于衰落。

4毛诗:以大毛公毛亨和小毛公毛苌著称,大毛公《传》小毛公《毛》。

《毛诗》属古文经学派,较为晚出,?三家诗?盛时,?毛诗?受压,?三家诗?东汉趋于衰弱,《毛诗》代之而兴。

5、诗六义:?六义?(或"六诗?)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三类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6、甲骨卜:钟鼎器铭文发展的洋洋大观的史家散文,由简而繁,由质而文、由片段的文辞到较为详细生动的记言、记事、记人,经过了漫长的历程,留下了悠久的传统7、春秋三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春秋左氏传》8 春秋笔法:一字寓褒贬9、《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

《尚书》原称《书》,?尚?通?上?,指上古之书,儒家列入?六经?,又称《书经》。

其思想核心是商周时代的神权政治观念?天命神授?,最大特点是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10《论语》:是一部论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11《孟子》:和《论语》《中庸》《大学》共称为?四书?,今存七篇。

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等。

每篇又各分上下两篇。

它和《论语》都是儒家崇奉的经典,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

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

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2. 孔子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A. 法家B. 儒家C. 道家D. 墨家3. 《论语》是以下哪个学派的经典著作?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名家4. 以下哪个是“中庸”的作者?A. 孔子B. 朱熹C. 孟子D. 荀子5. 古代诗歌形式中,五言绝句的每一句都包含了多少个字?A. 4B. 5C. 6D. 76. 以下哪个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号召?A. “坚持,就是胜利!”B. “不拘一格,陶瓷自焚!”C.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D. “青山一道,同担风雨!”7.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文学四大才子之一?A. 杜甫B. 李白C. 苏轼D. 白居易8. 古代兵器“方天画戟”出自哪位名将之手?A. 关羽B. 刘备C. 张飞D. 赵云9.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红楼梦》的作者?A. 施耐庵B. 曹雪芹C. 吴承恩D. 罗贯中10. 以下哪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1. 《论语》中的“君子”指的是________。

2.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主要讲述了________的故事。

3. 古代诗歌形式中,七言绝句的每一句包含了________个字。

4.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故事?5. 古代兵器“青龙偃月刀”出自哪位名将之手?三、判断题判断以下句子的正误,并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正确为A,错误为B)。

1.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2.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 )3. 古代诗歌形式中,七言绝句的每一句包含了八个字。

( )4. 杜甫是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 )5. “青龙偃月刀”是刘备所使用的兵器。

( )四、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红楼梦》的故事情节。

2. 请列举一些中国古代的经典诗词,并解释其含义。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文学试题一.填空题1.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是(《》),所收的诗歌上起周初,下讫春秋中叶,均系以()为主的抒情作品。

2.将秦至东汉建安以前的文学作为()的发轫期,主要是因为我国文学从自发走向了()。

3.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儒家、墨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都是主张()而抑制个体的。

4.上古时期,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只有(《》)和楚辞两部,具有不同程度文学成分的作品,则有()、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5.在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庄子》和(《》)。

前者想象丰富,后者叙述婉委,兼擅(),具有明显的文学色彩。

6.在我国早期的神话传说的人物中,()、()要算最多的了,在这方面可与其比肩的是后羿,前者是治水的英雄,后者是抗旱的英雄。

7.《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国风,雅分为大雅和(),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9.《国语》全文七万多字,以()为主,在记事上更重(),所以文学成分有所增加。

10.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是文学成分较多的一部,其文学成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

11.中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是《诗经》,所收集的诗歌上起()。

下至春秋中叶,均系以四言为主的()作品。

12.我国文学进入(),是从建安期间()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诗赋欲丽”开始的。

13.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儒家.墨家.法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都是主张崇尚群体而()的,只有杨朱.()中的庄子一派注重个体的。

14.在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和《战国策》。

前者(),文字奇姿,后者叙述婉委,兼擅铺陈,具有明显的文学色彩。

15.在我国早期的神话传说的人物中,鲧.禹要算最多的了,在这方面可与其比肩的是(),前者是()的英雄,后者是抗旱的英雄。

16.《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和小雅,颂分为(《》)、《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国学问答题

国学问答题

国学问答题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内涵和影响?答:历史内涵:一是对其他学派及其学说并未禁止,但在官学里只尊崇儒家学说;掌握儒家学说并能运用者才可能在政治上被重用。

二是董仲舒和其他重要汉儒复兴的儒家学说,既有对先秦儒家学说的继承、弘扬,也兼容杂糅了其他学派思想的一些合理成分。

影响: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次重要转变,从此,儒家思想在封建帝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主导地位。

2、朱熹对孟子民本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弘扬?答:○1用大量的心血教授门徒、著书立说,以重建国家所需要的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规范。

○2提出主要针对上陈统治阶级的“去人欲,存天理”的道德要求。

○3关注民生疾苦,注重社会财富的分配和司法活动的公正合理。

○4对贪官豪强实行制约与约束,努力实现社会的平等。

○5注重发展教育,提高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

○6反对皇帝滥用大赦,以保证国家的法律威严,保护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3、你认为佛教对中国文化什么方面充实最多?答: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哲学方面充实最多,具体表现有:○1人生论上,佛教宣扬“一切皆空”,并以因果报应说作为支配人生的法则,成为了对儒、道人生哲学的补充。

○2心性论上,佛教对人的本性、欲望、烦恼等问题,都作了细致的说明与阐发,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哲学发展方向。

○3宇宙论上,佛教的思想与教条属于唯心主义,对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具有丰富的价值。

○4认识论上,佛教中所具有关系学说以及强调主体、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学说,在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4、禅宗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什么地方?答:○1禅宗是一个微妙的问题,也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

○2传道授学,讲求心领神会,强调顿悟,无需文字语言表达。

○3强调人们不要执迷与表面现象,而是要用心感受,去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

○4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心有所悟,都能成佛,只是因人而异,时间的长短不同。

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道”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一:关注民生疾苦;体现儒家学说中的民本思想。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

一、填空题:1、初唐作家中提倡“兴寄”与“风骨”的诗人是------陈子昂--------------。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描写的是-----洞庭湖---------的景致。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出自于------温庭筠《梦江南》------------。

4、“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出自于----白居易《长恨歌》---------------。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于------王维《山居秋暝》------------------------。

6、完成诗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7、“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出自于------柳宗元《渔翁》------------------。

8、唐代传奇之名来源于作家---裴鉶------的小说集----《传奇》------------。

9、“黄粱美梦”一语出自--------《枕中记》-------------------。

10、“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于---杨炯《从军行》-----------------------------。

11、“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出自于------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12、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沈全期-------、--宋之问-------二位诗人最后完成的。

1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1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于---李商隐《夜雨寄北》------------。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于----韩愈《进学解》--------------------。

16、《长恨歌传》的作者是---------李鸿-------------。

中国古代文学 (6)

中国古代文学 (6)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35分)1. 曹操诗风人称“如幽燕老将,。

”2.曹植充满神话色彩和浪漫情调的抒情小赋是。

3.阮籍字。

4.“闻鸡起舞”说的是和祖逖的故事。

5.西晋诗人潘岳最擅长写诗。

6.五柳先生即是。

7.南朝的“大小谢”中的大谢是。

8.南朝出现的诗体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

9.我国的第一部文学选集是。

10.“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是《》中的诗句。

11.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__________体和格言体。

1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13.“我知言,我善养浩然之气”一语出自《__________》。

14.《庄子》所谓“三言”是指卮言、重言和_________。

15.《________》和《________》是《九歌》中祭祀湘水之神的作品。

16.《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咏物诗。

17.《________》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的“悲秋”主题。

18.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

19.“疾虚妄”是王充名作《_________》的基本精神。

20.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形式。

21.张衡的《归田赋》属于东汉辞赋中的____________类型。

22.司马迁说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________、________和列传中。

24.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_________。

”25.赵晔的《____________》是东汉杂传的代表作。

26.____________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

27.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8.曹操的《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句是引自古代诗集。

29.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是所写。

古代文学简答题

古代文学简答题

1.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

我国上古歌谣在艺术特征有四:一是它的集体性、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二是它再现生活的直接性。

三是句式简单、语言简朴、节奏流畅。

四是以赋为主的表现手法。

2.简述我国神话的基本特征我国神话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在思想内容方面,其特色主要表现在:(1)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从中随处可见当时先民为生存而从事劳动创造的情况、先民同大自然斗争的具体情形,也可以看到当时社会斗争的真实面貌。

(2)将人神化,重视人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表现了他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理想的热烈的憧憬,体现了中华民族立足现实人生、自强不息、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奋发昂扬的乐观品格。

在艺术方面,(3)我国上古神话首先表现出了为人生、以人的生存为中心的原始艺术精神,展示了我们民族未来的艺术思维特征。

(4)我国上古神话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表现,并不直接、具体,而是通过其幼稚幻想加工过的变态现实。

在反映中华民族追求真理、富于理想、意志坚强、积极进取、乐观豪迈的民族性格基础上,形成了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5)我国上古神话成功运用了后世所说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拟人等浪漫主义手法。

3.我国神话有哪些主要内容?现存我国神话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探索天地创始、万物生成和人类起源奥秘的开辟神话,最有代表性的是盘古、女娲神话(2分)。

二是以风、雷、鸟、兽、草、木等为描述对象的自然神话,反映了先民敬畏和征服自然的心态,如“雷神”、“海神”、“水伯”等,最有名的是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2分)。

三是英雄神话,表现了先民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它们朦胧意识到了人是世界的中心、宇宙的主人,其主角是半人半神或受神力支持的“英雄”,较有名的如《鲧禹治水》和《后羿射日》(2分)。

前者歌颂了治水英雄鲧禹父子,后者歌颂的是征服旱灾的英雄后羿(2分)。

四是关于异域奇国、怪人神物的传奇神话,反映了初民企图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改造自身生活环境的愿望和理想,形象奇特,富于奇趣,具有超现实性、超自然性,如驩头、吐丝女、羽民国、长臂国、厌火国等(2分)。

《古代文学》重点问答

《古代文学》重点问答

1. 人归落雁后,__________ 。

2. 气蒸云梦泽,________ 。

3. 海上生明月,_______ 。

4. 玉颜不及寒鸦色,_________ 。

5. 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 。

6.__________ ,叹息肠内热。

7.___________ ,野渡无人舟自横。

8.__________ ,一片降幡出石头。

9._______ ,犹抱琵琶半遮面。

10.__________ ,欲回天地入扁舟。

二、简释(20分,每小题5分)1. 上官体2. 吴中四士3. 诗圣、诗仙4. 张王三、分析(30分,每小题15分)1. 骆宾王《在狱咏蝉》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四、论述(40分,每小题20分)1. 试论唐诗繁荣的原因。

2. 为什么说王维、孟浩然是创造了静逸明秀之美的重要诗人?隋唐五代文学试题(二)一、填空(10分,每小题1分)1. 海内存知己,——。

2. 绿树村边合,————。

3. 醉卧沙场君莫笑,————。

4. 拜迎官长心欲碎,————。

5. 桃花潭水深千尺,-——————。

6.————,路有冻死骨。

7.——————,一夜征人尽望乡。

8.————,山形依旧枕寒流。

9.————,相逢何必曾相识。

10.-————,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简释(20分,每小题5分)1. 初唐四杰2. 山水田园诗派3. 三十六体4. 郊寒岛瘦三、分析(30分,每小题15分)1.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 杜牧《泊秦淮》四、论述(40分,每小题20分)1. 试比较王昌龄和李白七言绝句的创作。

2. 谈谈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其讽喻诗的得与失。

隋唐五代文学试题(三)一、填空(10分,每小题1分)1. 露重飞难进,——- 。

2. 荷风送香气,——-- 。

3. 但使龙城飞将在,-——- 。

4. 战士军前半死生,——-——。

5. 山随平野尽,————。

6.————,恨别鸟惊心。

7.——————,报得三春晖。

8.——————,病树前头万木春。

中国文学常识问答题

中国文学常识问答题

中国⽂学常识问答题中国⽂学常识问答题导读: 1. 在先秦作品中,“重章叠句,⼀唱三叹”是哪部作品的艺术特点?《诗经》2. 《诗经》收录的是什么年代的作品,共多少篇?《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初年⾄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作品,共305篇。

3. 中国古代⽂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离骚》,作者屈原4.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哪些?《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5. 屈原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哪种新的诗歌样式?楚辞6. 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主要有哪⼏部?主要有三部:《左传》、《国语》、《战国策》7. 我国第⼀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哪⼀部?《左传》8. 《汉书》、《左传》、《论语》和《国语》,哪个属于语录体散⽂集?《论语》9.《战国策》这部历史著作采⽤的是什么体例?国别体10. 秦代李斯的代表作品是哪篇?《谏逐客书》11.《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是什么⾝份?门客12.《郑伯克段于鄢》⼀⽂中,“多⾏不义必⾃毙”⼀语所指斥的对象是谁?共叔段13.“汉赋四⼤家”是哪四位?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张衡14. 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学的先河的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史记》,作者司马迁15. 我国现存最早的⼀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录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汉书·艺⽂志》,作者班固16. 收录了从汉代到隋唐的全部乐府作品的诗集是哪部作品,编者是谁?《乐府诗集》,编者是宋代的郭茂倩17.被后⼈誉为“五⾔之冠冕”的是哪部作品?汉末⽂⼈⽆名⽒的《古诗⼗九⾸》18.建安⽂⼈的作品具有什么特⾊?多写五⾔诗,抒发了忧国治世的愿望,作品具有“慷慨悲凉”之⽓,被誉为“建安风⾻”。

19.我国最早⼤量创作⽥园诗的诗⼈是谁?陶渊明20.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园诗⼈是指哪⼀位?王维21. 鲍照诗作风格劲健,富有⽂采,他对哪种诗体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七⾔诗22.“永明体”具有怎样的特⾊,是谁创造的?“永明体”讲究声律和对仗,是沈约、谢朓等⼈创造的。

唐宋文学试题及答案

唐宋文学试题及答案

唐宋文学试题及答案唐宋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众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文人才华。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唐宋文学相关的试题,并提供相应的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1.以下哪位诗人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人物?A. 李白B. 苏轼C. 辛弃疾D. 曹操答案:A. 李白2.以下哪部作品是宋代的经典长篇小说?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平凡的世界》答案:A. 《红楼梦》3.以下哪位是唐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陆游D. 李清照答案:D. 李清照4.以下哪位文学家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A. 杜牧B. 柳宗元C. 辛弃疾D. 苏轼答案:D. 苏轼5.以下哪位诗人与词人被称为“宋词三大家”之一?A. 陆游B. 李清照C. 辛弃疾D. 欧阳修答案:B. 李清照二、问答题1.简述李白的代表作品及其风格特点。

答案:李白是唐代最具有豪放派风格的诗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静夜思》、《月下独酌》等。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浪漫的风格著称,受到后世文人的广泛推崇。

他的诗作通常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寄托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2.介绍《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四大名著之一。

该小说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悲剧,以及大观园的衰败和贾家的沉浮。

小说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刻画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荣、堕落与悲剧。

3.谈谈李清照的词作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答案: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作以真挚、含蓄、感伤的风格著称,表达了女性独特的情感与哲思。

李清照的词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作品不仅影响了后世词坛,也为后世女性文学开辟了新的创作空间。

三、论述题1.唐诗宋词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价值。

(秦汉)古代文学简答题(最新整理)

(秦汉)古代文学简答题(最新整理)

的赞美中和对人生的哲理的领悟中,达到客观之景和主观之意的完全融合,亦即在超尘脱俗的境界中达到了“净化”程度的思想。

20、贾谊的政论散文的特点:善于通过鲜明的对比,造成巨大的感情落差,构思精巧,说理透辟,富于文采,善于铺陈,感情充沛,气势浩荡,有战国纵横家散文之遗风。

21.《过秦论》的创作特点:
(1)主题鲜明,结构谨严,紧密围绕中心选材;
(2)陈述史实与议论分析相结合;
(3)比喻、对偶、排比、铺陈、对比手法的运用。

贾谊是汉初辞赋大家,此文在语言运用上具有明显的赋化倾向。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一、试题: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阅读和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现在,请你就以下几个古代文学相关问题进行回答:1. 古代文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请简要介绍一下《诗经》。

3.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请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4. 汉赋在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请谈谈你对汉赋的认识。

二、答案:1. 古代文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古代文学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丰富多样、独具特色。

首先,古代文学作品的体裁丰富,包括诗、赋、文、曲等多种形式。

每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魅力。

其次,古代文学作品注重对生活的描绘,展现出古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等方面的感悟和体验。

再者,古代文学作品融入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借代等,使得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此外,古代文学还追求音韵的和谐与节奏的流畅,注重诗歌的韵律和平仄的运用。

总之,古代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多样性、生活性、修辞性和音韵性。

2.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请简要介绍一下《诗经》。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篇诗歌,皆为民间创作,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描述日常生活和爱情的诗歌;雅是贵族礼仪和社交活动的诗歌;颂是歌颂君王功德的诗歌。

《诗经》以其朴实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成为后世文人推崇和研究的对象,对后代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3.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请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形式上主要以五言和七言为主。

五言绝句是唐代最为常见的形式,每首诗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用韵律和平仄来表达思想和情感;七言律诗则每句七个字,构思更为宏大,辞藻更为华丽。

在内容方面,唐诗涵盖了各个社会阶层、各个主题,既有描写美景的山水田园诗,也有抒发思乡之情的旅途诗,更有表达豪情壮志的边塞诗等。

古代文学习题一

古代文学习题一

古代文学习题〔一〕第一编先秦文学一、解释题:1、神话2、?诗经?3、“六义〞4、笙诗5、采诗说6、四家诗7、?毛诗序?8、诗教9、“九流十家〞10、百家争鸣11、纵横家12、春秋笔法13、春秋三传14、知人论世15、楚辞16、“骚体〞17、屈宋二、问答题:1、文学艺术是怎样起源的?2、学习先秦文学?概论?,你对先秦文学有哪几点认识?3、先秦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4、原始歌谣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什么叫神话?试举中国古代著名神话为例,说明古代神话是怎样产生的。

6、怎样认识神话的历史化?7、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有哪些主要影响?8、什么是?诗经?中的“风〞、“雅〞、“颂〞、它们是怎样划分的?9、?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诗经?是怎样编订成书的?10、你同意“孔子删诗〞的吗?为什么?11、什么是“四家诗〞?简述它们的存逸情况。

12、?诗经?中的民歌主要反映了古代哪些方面的现实生活?试举其重要的代表作品加以说明。

13、?诗经?中的“史诗〞如何记述了周人发祥、创业、建国史?14、举例说明?诗经?的艺术成就。

15、?诗经?在文学史上有何地位及影响?16、?尚书?是怎样一部书?它的文章有何特点。

17、试述春秋战国时期散文勃兴的原因。

18、何谓“春秋笔法〞?试举例说明。

19、?左传?一书表现了哪些进步思想??左传?在记述战争和描写人物时表现了哪些思想、艺术特色?20、?国语?是怎样一部书?以?召公谏弭谤?说明?国语?一书的艺术特点。

21、举例分析说明?战国策?在刻划人物上的艺术特色。

22、简述?论语?语言特色。

23、简述?墨子?散文的特色。

24、试述?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25、庄子思想与其散文风格有何联系?试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散文的主要特色。

26、?荀子?和?韩非子?散文各有何艺术特色。

27、什么是寓言?试述先秦寓言兴旺的原因和思想艺术特色。

28、什么是楚辞?试述楚辞体的来源和它的主要文体特点。

(完整版)(秦汉)古代文学简答题

(完整版)(秦汉)古代文学简答题

1、《过秦论》的写作特点:(1)用反复的对比映衬突出其最后的中心论点,造成强大的感情落差,使作品呈现大起大落的气势。

A 秦朝兴盛期的天下无敌和灭亡时的不堪一击相对比。

B 秦始皇子孙万代为天子的愿望和秦朝三主而亡的历史事实相对比。

C 陈胜的起义军和六国诸侯进行对比。

(2)文章不仅以道路、以逻辑力量服人,而且以感情、以气势的作用动人。

A 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

B 使用了大量的铺比,大量的夸张渲染。

C 一系列关联词与语气词的运用,从而使文章给人一种蝉联不绝。

周回反复,一唱三叹的无穷韵味。

2、汉大赋的体制特点: 散体大赋(又称新体赋) ,是汉赋的典型形式。

大赋在形式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韵文与散文相间,散文的成分较多, 铺陈文采,以歌颂为主。

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为目的,兼有讽喻劝谏功能。

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绚丽的辞藻,对京都、宫苑、山川等壮丽事物, 以及诸侯、帝王的政治、 军事、射猎等生活作穷形极貌的描写, 显示了绵密细致, 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

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上林赋》则是成熟之作。

主要有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羽猎赋》《长杨赋》、《甘泉赋》,班固 《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3、枚乘的《七发》值得注意的方面(书(1)对先秦文学的借鉴(2)逐步盘升手法的运用(3)移步换形和铺夸手法的运用。

(4)《七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标志着以地方诸王为中心的汉赋创作时代的终结和以京都为中心的创作时代的到来。

4、扬雄之赋(书 164-165): 其辞赋创作可以 44 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有《蜀都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等作品。

《蜀都赋》为后世京都大赋之 先声。

后期有《解嘲》、《太玄赋》、《逐贫赋》和《酒赋》等。

杨雄在晚年对赋的评判性的观点,认为赋是“童 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等。

电大古代文学作品问答题大全

电大古代文学作品问答题大全

1、简述诗经的流传答:秦始皇灭六国后,开始推行“燔灭文章,以愚黔首”的文化专制政策,《诗经》同其他经典一样,遭到了毁灭。

西汉初年除挟书之禁,民间流传的书籍逐渐被发现。

当时流传的《诗经》共有四家,其中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叫“今文诗”,在西汉被立为学官,风行一时。

另外一家《毛诗》,相传创始于鲁人毛亨,毛亨作《毛诗姑训传》30 卷,授给赵人毛苌,其传本经文是用先秦古文字写成,叫“古文诗”。

《毛诗》在西汉时未立于学官,但盛于东汉。

后来鲁、齐、韩三家诗组建亡佚,唯有《毛诗》独传于世。

2、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答: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

第二阶段是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

第三阶段是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

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恣肆。

3、分析论述简述《诗经》的思想内容。

一、祭祀诗:祭祀诗是歌颂祖先的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祭祀诗全部收集在三“颂”里。

例如“周颂”31 篇,有名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是“周颂”,也是整个“颂”诗里最优秀的诗篇。

、、、、二、赞颂诗:赞颂诗是指赞美祖先功德、征战胜利、品德、技艺,甚至俊男靓女的诗。

大部分集中在二“雅”里。

例如“大雅”里的《生民》《公刘》《緜》《皇矣》《大明》等,“小雅”里的《出车》《六月》《采芑》、、、、、、等都是赞颂诗中的名篇。

三、怨刺诗:怨刺诗是揭露时弊、感叹时艰、讽刺时政的诗歌。

它们多出现在二“雅”里,作者多为贵族、朝臣,“国风”中也有一些劳动者创作的民间讽刺诗。

《古代文学》重点问答

《古代文学》重点问答

新体的汉赋一般又可分为大赋和小赋两类。

1、大赋又叫散体大赋,是汉赋的主体。

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制。

西汉时的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东汉时的班固、张衡等,都是大赋的行家。

从内容上看,大赋多是铺叙夸耀都城、宫殿、苑囿之盛和帝王大规模行猎的场景,旨在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迎合统治者好大喜功、追求享乐的心理,而在篇末寓讽谏之意。

主要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扬雄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东京赋》、《西京赋》等。

这些大赋写得富丽堂皇,很有气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统一的汉帝国的声威和上升时期封建统治阶级既穷奢极欲又发扬蹈厉的风貌。

但大赋为达到形式上的华美恢宏,往往夸张浮饰又大量堆砌词藻,喜用冷字僻词以炫博争奇,兼之后期的大赋多摹拟而少创新,行文板滞,这些都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小赋扬弃了大赋篇幅冗长、辞藻堆砌、舍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汉赋基本文采的基础上,创造出篇幅较小、文采清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赵壹、蔡邕、祢衡等都是小赋的高手。

内容比较广泛,风格比较清新,主要流行于东汉。

著名作品有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等。

《史记》与《汉书》的比较(一)两者的不同点1、史学方面(1)《史记》从性质上来说是通史,而《汉书》是断代史。

《史记》首创了纪传体,五体分立;《汉书》在体例上基本承自《史记》,仅将“书”改为“志”,并取消“世家”。

(2)、从历史观角度来看,《史记》体现了较为进步的历史观,而《汉书》是封建正统的历史观。

(3)司马迁与班固的历史视野也不一样。

《史记》是以社会为中心,而《汉书》是以帝王为中心。

(4)《史记》有较强的批判主义精神,《汉书》这一方面没有它深刻有力;但《汉书》的史料比较丰富准确,《史记》则比较疏略。

2、文学方面(1)从人物塑造上来看《史记》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汉书》中只有少数能达到这样的高度。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问答题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问答题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问答题1.孔子文艺思想对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有哪些积极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①强调"诗教",其基本观点,是肯定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并且也能很好地服务。

后世的"文以载道"等强调教育作用的文道观基本上是受孔子"诗教"观的影响;②思无邪成为文学批评的标准;③文学的社会作用,即“诗可以兴、观、群、怨”说,尤其是“诗可以怨”,后世许多诗人、作家正是接受了孔子的这一观点,写出了许多讽刺社会、干预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形成了我国文学“诗可以怨”的优良传统;④“辞达”说、“文质”说;⑤“尽善尽美”说,这一美学观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

总的来说,孔子的文艺思想表现了其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入世品格。

这种经世致用的文艺观对后世在文学理论批评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为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对文学干预现实、干预社会提供了理论根据。

后世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实践和文学理论批评可以说无不受到孔子功利性的诗学观、文艺观理论的积极影响。

2.试从中国诗歌创作实践与诗学理论两方面浅述孔子“诗可以怨”所形成的悠久传统。

孔子在《论语·阳货》提出了"诗可以怨"。

"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桑柔》、《民劳》等,都是"怨刺上政"的作品。

"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

谈谈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收获问答题

谈谈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收获问答题

谈谈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收获问答题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收获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问答题:
Q: 中国古代文学有哪些类型?
A: 中国古代文学的类型很多,包括诗、词、曲、文言小说、散文等。

Q: 中国古代文学有哪些代表作品?
A: 中国古代文学有很多经典的代表作品,比如《诗经》、《离骚》、《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等。

Q: 学习古代文学有什么意义?
A: 学习古代文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阅读的习惯和兴趣,以及开拓视野和增长见识。

Q: 学习古代文学有什么挑战?
A: 学习古代文学需要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技巧,理解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语境,适应不同的古代文学风格和表现形式,以及注重研究文学的哲学和人文思想。

这些都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语文基础较差或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诗经的艺术成就包括在哪些方面?①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政治的创造倾向,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开端。

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②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它们增添了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和韵味。

③借景言情的抒情方式。

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与景相互交融,融为一体④齐中富于变化的语言特色。

四言和杂言,句式灵活多变;重章叠唱;叠字,叠句,双声叠韵;押韵。

2. 谈谈《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赋、比、兴是《诗经》最基本、最成熟的表现手法。

赋,在表达方式上是兼有叙事、描写、抒情和议论的。

赋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

比就是比喻。

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传神,表达的情感也更加含蓄蕴藉。

兴,就是先描写其他物象,以引出对抒情对象的描写。

对后世的影响:①赋,比,兴成为后世诗文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并影响后代一些文体的形成。

赋的直叙和白描写法,在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白居易诗《卖炭翁》中得到继承发展。

②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富于联想与想象。

由此形成以抒情为主的美学特征,为中国诗歌以抒情诗为主体的特色开辟了先路。

屈原《离骚》系统化运用比兴,是对《诗经》比兴方法的发展③从《诗经》起始的赋,比,兴,已成为我国诗歌的一种基本表现手法,侧面体现了中国文学的民族特色。

3. 先秦历史散文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过的三个时期是什么?①第一个时期——《尚书》②第二个时期——《春秋》、《国语》、《左传》③第三个时期——《战国策》4. 《左传》的艺术成就是什么?①.《左传》作为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作品,其叙事艺术水平有了显著的发展。

②.左传》善于描述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历史事件,运用白描的手法叙述事件的始末由来③.《左传》善于描写战争⑴,把战争放到整个社会与历史环境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

⑵注意通过战争刻画人物,表现细节⑶写战争有大场面的概述,也有小细节的补充⑷战争叙事毫无雷同,一一出新,令人惊叹不已。

④《左传》的人物刻画相当成功。

⑴通过典型事件再现历史人物的形象,真实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及其发展变化。

⑵善于突出人物同周围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使人物形象变得鲜明生动。

④左传》的语言,是文人推崇的典范5.《战国策》的文学成就是什么?①语言富于文采。

铺张扬厉、气势纵横是《战国策》语言主要特色。

生动形象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战国策》的游说、说理语不仅结构严谨,说理充分,而且语言精妙奇伟,酣畅流丽,气势充沛。

其特点主要是长于夸张铺陈,喜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段,②《战国策》的文学成就还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1.对战国时各阶层人物、尤其“士”都有描写2. 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就更显得生动活泼。

3. 由于作者对这些人物心仪不已,颇为倾慕,甚至不惜脱离史实,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

4.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6.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哪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春秋后期,主要作品是语录体的《论语》和《老子》。

②第二阶段:战国中期,主要作品有《墨子》、《孟子》、《庄子》。

③)第三阶段:战国后期,是论说文的成熟期,代表作有《荀子》、《韩非子》等7.诸子散文具有怎样鲜明的时代特征?①思想内容上,密切关注现实与人生,表现出强烈的理性精神,②行文风格上,勇于争辩,气势充沛,且个性鲜明,③语言艺术上,诸子散文大多浅显生动,善于设喻,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

8.论语的艺术特色是什么?①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论片断,在对人物只言片语的记载中,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描写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论语》作为语录体,旨在记言,多用口语,它的语言通俗浅显,言近旨远、词约义丰、形象隽永。

③在文体学上,《论语》创造了一种文学体裁,叫语录体。

9.《孟子》的艺术特点是什么?①长于论辩,这是《孟子》散文的基本特征。

②孟子长于譬喻”(即比喻,打比方)③气势浩然。

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

大量使用排偶、叠句等修辞手法加强文章的气势。

④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精练准确⑤塑造了孟子伟岸不屈的大丈夫形象。

10.《庄子》的艺术特色是什么?①大量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是《庄子》论说的主要方式。

②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③“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以诡奇的想象表达深邃的哲理,是《庄子》的主要特征。

④庄子》的语言语势宏大、节奏鲜明、辞采绚丽、音韵和谐,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

《庄子》对语言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11.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包括哪些方面?①汉代作品,追求广大的容量、恢宏的气势,使人产生崇高的巨丽之美。

②汉代文学中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调的格调③.汉代文学发展经历了批判——赞颂——批判的发展道路;与之一致,汉代文人经历了一个从独立到依附、再到独立的演变过程。

④从浪漫到现实⑤“遇”与“不遇”是汉代文学的一大主题,汉代文学对历史机遇和个人的关系作了形象精辟的论述。

⑥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12. 司马迁《史记》是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段来写活众多人物的?①将人物置于时代和生活的环境中去描写②准确深入地把握人物性格,精心细致地选择历史材料③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的场面中写人,展示人物性格的优劣长短④用典型的细节来写人,旨在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突出人物性格特征⑤用个性化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⑥运用“互现”法,补足人物的全貌13. 谈谈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是如何塑造项羽形象的①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彼可取而代也。

”这句话显示出其胆略志向直指帝王,气魄之豪迈。

②生动传神的细节。

写项羽破釜沉舟,勇往直前大败秦军,楚兵欢声雷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突出了项羽气吞山河的盖世神威,③对比写照手法。

项羽与范增的对比,鸿门宴上项羽犹豫不决,存妇人之仁,错失良机;范增坚决果断,有计谋,性格率直刚强。

④精心组织的结构。

尊重历史,真实写人。

比如,对项羽这个人物,他是喜爱的,他热烈赞扬项羽的敢于反抗、勇于战斗、但并没有因此而抹去他的缺点和错误,他残暴嗜杀,他寡断少谋。

司马迁都给予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14.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是什么?①抒发相思离别的情思②表达追求功名富贵的愿望和仕途失意的苦闷艺术特色①高超的抒情艺术。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②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③多用比兴手法④语言自然精炼,生动含蓄15.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基本特征及对文学的影响是什么?①复杂的乱世:全国长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乱,民族矛盾尖锐。

②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

③继战国百家争鸣思想解放之后,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的时代。

影响①文学创作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

②寒士不平成为一个重要主题。

③士族不仅仅是政治上的高门,士、庶的分野甚至更主要的表现在文化上。

④思想活跃,各种思潮纷纷兴起。

可概括为儒学衰微、玄学兴起,佛、道二教广泛传播。

16. 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是什么①诗歌形式大胆创新。

首开以乐府古题自作诗的风气,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②曹操就地取材,把现实风云和个人感情融入到诗歌中③曹操政治家的身份让他的诗歌有一种慷慨悲凉之感17. 曹丕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①以“感”取胜,韵味无穷。

在细微的小事中,能够有非常敏锐的感受。

②曹丕诗歌不仅吟咏出敏锐的感受,而且常常含有哲理性的思考。

③曹丕的诗歌具有写实精神,描写了出征战士的盛况和画面18. 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是什么?①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

曹植把《诗经》的现实性,与《楚辞》光艳华美的艺术美融为一体②大量创作圆熟婉转的五言诗③诗歌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鲜明④他的诗在结构上更讲究,尤其是发端往往很精妙犀利、醒目。

⑤高超的语言技巧19.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歌风格有何差异?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

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其诗歌加强了抒情化色彩;描写细致,善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词藻丰富华美讲究对偶、炼字,语言绮丽而自然,韵律、色调和谐;讲究谋篇布局。

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20. 陶渊明诗多写“鸟”以寄情,请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这一意象。

①高鸟意象,志存高远。

《杂诗十二首》其五: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②羁鸟意象。

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中……③归鸟意象。

《归鸟》:翼翼归鸟,晨去于林。

21. 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爱菊成癖的文学家。

请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菊意象与其情感意蕴①以秋菊象征品行高洁的隐士形象。

《饮酒》其七:泛此无忧物,远我遗世情。

②以菊花傲霜斗雪、卓尔不群的品质展现其高风亮节。

《和郭主簿》,其二: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③表达对至真至善之境界的追求。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这里的秋菊便是象征了美好的生活。

22.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请结合作品,谈一谈梁启超为什么这么评价陶渊明。

①陶渊明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其一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表现了陶渊明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②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其三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尽管豆苗稀疏,农作早出晚归非常忙碌,但作者仍怡然自得,乐在其中。

③陶渊明与自然融为一体。

《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作者在采菊花时,不经意间看到了南山。

人与自然在静谧的氛围中融为了一体。

23. 唐诗的发展概况怎样?①初唐(618—712):是唐诗繁荣昌盛的酝酿准备时期②盛唐(712-762):是唐诗发展的鼎盛时期③中唐(762-826 ):是唐代诗歌的继续繁荣时期,也是创新变化时期。

④晚唐(826-907):唐代诗歌的夕阳返照时期。

24.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以雄奇飘逸为基本特征,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这种风格是如何形成的?①唐朝的政治、经济全面繁荣及由此形成的盛唐气象是李白雄奇飘逸风格形成的基础。

《上李邕》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表现了李白和唐人的壮志豪情。

②受儒、道、侠思想的熏陶与影响促进了他独特风格的形成。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这种追访仙境的思想明显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③李白早年游历中国,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

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向往自由。

《上安州裴长史书》: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丰富的经历为飘逸的风格奠定了基础。

25. 怎样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请联系作品加以说明。

①沉郁与作品的内容主题有关;“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顿挫与作品的谋篇、结构、遣词造句等表达方法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