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网络暴力成因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暴力问题在我国日益凸显,对个体权益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学者和实务界对网络暴力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旨在揭示其成因、特征、危害及防治策略。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对网络暴力的定义和类型进行界定,明确网络暴力的内涵和外延。

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的研究现状,包括网络暴力的成因分析、影响评估、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研究方法单研究视角局限等。

通过综述分析,本文认为,网络暴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到网络暴力的防治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个人应提高网络素养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暴力行为。

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包括加强跨学科研究、拓展研究视角、丰富研究方法等,以期为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的防治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网络暴力的类型与特点网络暴力作为一种新型的暴力形式,近年来在我国社会中呈现出愈发严重的趋势。

其类型多样,特点鲜明,对社会和个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类型上看,网络暴力主要包括网络谩骂、网络谣言、网络人肉搜索、网络欺凌等多种形式。

网络谩骂表现为在网络空间中对他人进行恶意辱骂、攻击,严重损害他人名誉。

网络谣言则是指通过网络平台散布虚假信息,误导公众,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网络人肉搜索则是指通过网络技术手段,非法获取并公开他人的个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权。

网络欺凌则主要表现为在网络空间中对他人进行恶意恐吓、威胁,造成他人心理压力。

从特点上看,网络暴力具有匿名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匿名性使得网络暴力行为者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从而逃避法律和道德的制裁。

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综述

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综述
(6) 英国政府根据本国青少年的实际情况给网络 欺凌下的定义是由某个群体或个人利用电子接触的方 式持续针对无力保护自身的受害者实施的攻击性的和 有意的行为[6]。
(7) 日本文部科学省对网络欺凌做出的官方界定 是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在互联网的网站留言板上编写 诽谤中伤某个儿童的留言,或利用邮件等方法对其进 行欺负的行为 。 [7]
4. 网络欺凌产生的原因 现有研究认为,网络欺凌产生的原因与互联网本 身的特征有关,同时这种越轨行为的日益严重的趋势 也与现实世界的法规对其的约束效果不佳有着直接的 关联。这表现在一是青少年网络使用的便宜性,特别 是发达富庶地区的青少年极易接触、使用互联网和通 讯网络;二是网络使用的匿名性,使得网络侵害者与 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复杂化。当学生不具有传统的实施 面对面欺负的必要社会技能时,权力的吸引使得他们 通过使用互联网和电子通讯网络而变得有侵犯性。 李醒东等认为,网络欺凌事件频发是由于网络特
当前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发展 现状、方式手段、造成危害、产生原因和性别差异等 方面。
1.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严重性与普遍性 美国“国家预防犯罪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显示网 络欺凌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影响到几乎所有美国青 少年的一半 。 [2] 2005 年,一项由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 儿童犯罪研究中心主持的青年互联 网安全调查发现,9%的青少年经历过某种形式的网络 骚扰,包括 2%的负面谣言等令人痛心的骚扰形式[9]。 2005 年英国的慈善机构“全国儿童之家”调查 了 770 名年龄在 11 至 19 岁的青少年,其中 10%的应 答者表示,收到过另一人通过移动电话传送的图画或 视频的骚扰;20%的受访者的透露,他们曾经通过电 子手段欺凌过他人,这其中 73%的人表示,他们知 道这是一种欺负,而 26%的人表示,他们冒犯的对 象是一个陌生人 。 [10] 2009 年美国研究者出版了一本网络欺凌现状研 究的书 《超越校园欺凌:预防和应对欺凌》。他们的 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定时期内大约有 10%的受访者 有过被网络欺凌的现象,而超过 17%的人声称在他 们的网络生涯中至少遭受过一次欺凌[3]。 欧盟的哈泽布林克 2009 年度报告的调查结果表 明,目前欧洲约 18%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电 话被欺负、骚扰,成员国中的青少年网络受骚扰率从 10%至 52%不等[11]。 香港家庭福利会和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协作

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自媒体的发展,网络暴力现象在国内日益严重。

网络暴力不仅给受害者带来精神伤害,也对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造成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成因分析1. 匿名性的影响网络暴力在社交自媒体上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匿名性。

在一些论坛、微博等社交自媒体平台上,用户可以随意注册账号,使用虚假身份进行言论攻击,而不用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匿名性让一些人产生了对法律、道德的放任,导致他们在网络上进行言语暴力。

2. 信息过载导致焦虑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其中不乏负面的新闻、言论。

这些负面信息容易导致人们的情绪低落,产生焦虑和不安,从而在网络上发泄自己的情绪,将负面情绪转化为网络暴力行为。

3. 角色转换的影响在网络上,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身份进行社交。

有些人在现实中可能是优柔寡断、内向的人,但在网络上可能会变得言辞刻薄、冷酷无情。

这种角色转换让一些人产生了对网络行为后果的思考,从而导致了网络暴力现象的存在。

4.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网络暴力现象得到了一定的社会包容。

社会上对于网络暴力的谴责力度不够,甚至有一些人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正当的表达方式。

这种文化环境的存在,让网络暴力现象在这些地区或国家得以滋生和蔓延。

二、对策研究1. 完善网络监管制度加强网络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的网络管理法规,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严惩。

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管理和监督,对于发布网络暴力内容的账号进行封禁处理,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社交环境。

2. 提高素质教育和舆论引导加强对网络素质的教育,提倡网络道德,引导人们文明上网、文明发言。

加强舆论引导,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减少负面信息对人们心理的影响,缓解人们的焦虑和不安。

3. 加强社会监督和道德约束倡导公民自律,加强社会监督,对于网络暴力行为及时举报和揭露。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暴力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个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网络暴力在虚拟空间中肆意蔓延,对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一严峻问题提供参考。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 匿名性互联网提供了匿名发表言论的环境,使得一些人可以在虚拟空间中不受到实名认证的约束,肆意发表攻击性和侮辱性言论,致使网络暴力得以滋生。

2. 沉迷网络一些人沉迷于网络世界,沦为键盘侠,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

这些人可能因为自身的不幸或挫折,转而通过网络暴力来释放情绪和压力。

3. 轻视法律网络暴力往往源于人们对法律的轻视和忽视。

有些人认为,在虚拟空间中,言论自由可以被无限扩张,而法律对网络暴力能够进行有效的制裁的可能性不大。

1. 完善法律法规针对网络暴力问题,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暴力的界定和处理程序,并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司法打击力度,使得违法者付出相应的惩罚。

2. 强化网络素质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共同努力,推进网络素质教育的普及,提高人们的网络文明素养,培养人们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使之不成为网络暴力的传播者和制造者。

3. 加强网络舆论监管政府和网络平台应当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管控,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及时查处恶意言论和网络暴力行为,并对其进行严厉制裁,以达到震慑和防范效果。

4. 鼓励实名制发言互联网公司可以推行实名制发言机制,鼓励人们在网络上以真实身份发表言论,降低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减少匿名行为对网络空间的破坏。

5. 提高网络心理辅导服务针对网络暴力受害者,需要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和心理健康,同时也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引导网络暴力行为者正确处理情绪和行为。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复杂,制约因素多样,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加强法律保障、提升民众素养、规范网络舆论和加强心理辅导等都是关键的对策。

网络暴力论文

网络暴力论文

网络暴力论文网络技术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给产生了一些问题,网络暴力问题日趋突出,消除网络暴力的呼声也日趋强烈。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络暴力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网络暴力论文篇1浅析网络暴力现象【摘要】自2006年“虐猫女”事件开始,我国网络暴力事件屡屡发生,如“铜须门”事件、“姜岩自杀”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等等。

这一系列事件严重影响到了当事人的精神状态,对当事人的生活工作造成了巨大负面后果,网络舆论甚至逐渐变成了对公民人权的践踏,冲击着正常的网络秩序和现实社会。

本文将对网络暴力的内涵、成因、作用及其预防对策作一分析。

【关键词】网络暴力社会道德法律法规一、网络暴力的界定《人民日报》曾总结了“网络暴力”三大特征:一、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二、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三、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网络暴力通常是网民借道德讨伐的名义,以网络为载体,对网络事件的当事人发表进攻性、侮辱性的言论,并搜索、公布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生活细节等具体信息对当事人的精神和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的行为。

“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网络暴力的成因1、网民的诉求。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网络暴力的形成存在网民出于正义感而挺身而出这一原因。

比如“虐猫女”事件的产生,网民因见到当事人如此残忍地对待猫而义愤填膺并群起而攻之,这在一定意义上伸张了正义,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在此类事件中,网民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网络这一特殊的载体上,好的出发点往往会被扭曲,产生负面后果。

2、网络的特点。

网络存在匿名性、交互性、开放性的特点。

网络平台给网民提供了一条畅言的渠道,网民可以在上面任意发表言论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人性的卑劣面就在这里得到了展示。

浅析网络暴力问题(论文)

浅析网络暴力问题(论文)

浅析网络暴力问题——以“人肉搜索”为例姓名:学号:2008系别:新闻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指导老师:职称:讲师摘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暴力行为是一直存在的,而自从大众媒介普遍产生并发展以后,暴力文化应运而生并得到推广,它对人们的心理、认知及行为方式产生这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网络暴力问题是近年来新生的一种网络现象,它同时反映着社会的发展状态和人们的心理素质水平。

对网络暴力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正确了解网络现象更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网络暴力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方式——“人肉搜索”,接着又分析了“人肉搜索”的正反两方面作用,在说明了促使网络暴力所产生的三个根源后,又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监控措施。

用以引导网络传播,净化网络信息,从而使得网络、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网络暴力;良性监控;人肉搜索;网络和谐On the Network the Problem of Violence - to the "Human FleshSearch, for example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human history, violence has always existed, since the mass media generally produce and develop a culture of violence came into being and promote its people's psychological, cognitive and behavior of this profound and extensiveimpact. The network problem of violence in recent years, the nascent phenomenon of a network, it also reflects the state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evel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Study the problem of violence on the network is not only a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etwork phenomenon more promptly identify andaddress the negative impact they bring. This article firs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meaning of the network of violence and its main manifestations - "human flesh search", followed by analysis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role of "human flesh search", towards the three root causes of violence network , but also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control measures. To guide the network propagation, purification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which makes network,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Key Words:Network of violence; optimum supervisory control;human flesh search; networkharmony现今社会,互联网发展迅速,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完成很多事情,聊天、游戏、购物、学习、甚至交朋友、谈恋爱。

网络暴力论文

网络暴力论文

网络暴力论文篇一:大学生小论文浅析网络暴力的成因浅析网络暴力的成因摘要:网络的发展给公共舆论体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语言暴力等消极影响。

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主要从网络媒介特点,网民受众心理,网民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媒介;攻击;社会心理;社会阶层暴力,指以强制手段侵犯他人的极端行为,是人类原始征服欲望支配下指向特定对象的侵犯与伤害。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

网络语言暴力专指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中发生的以语言为媒介、对特定对象的辱骂攻击行为。

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然后导致线上甚至线下更加激烈的辱骂和攻击。

代表事件有“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死亡博客”、“很黄很暴力事件”等等,不胜枚举。

这些评论与做法,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事件当事人的精神状态,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更污染了整个网络舆论环境。

各式各样,愈演愈烈的网络语言暴力现象让我们不禁深深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或者究竟是哪些因素的合力造成了网民如此不冷静,非理性的表现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网络媒介自身特点人类的会话形式对于要表达的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

印刷术即纸质媒体强化了人类分析,线性逻辑和专门化分割的思维习惯,强化了同一性,连续性和一致性。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将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时期为称为“阐释年代”“所有成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长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

” 互联网令所有媒体永远无法企及的一个特征就是它有着无限的容量,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袭来。

面对大量高速度呈现的信息,人们应接不暇,往往只是快速切换浏览,不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长时间接触网络就会降低人们的感知能力。

网络暴力综述 word

网络暴力综述 word

网络暴力综述网络暴力是指某些网友对某些事件发表的网络言论,已经超越了正常理性,不仅由此完成了虚拟空间中对当事人的道德审判,更严重的是,当事人甚至受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处罚。

网络暴力的表现通常有两个方面:一是网络语言暴力,即通过恶毒言语和谩骂攻击当事人。

二是“人肉搜索”,将网络人物与现实对应,挖掘他人隐私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网络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人肉搜索”成为了网络暴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网络暴力同其他网络上的侵权行为,具有其特殊性和特点。

网民对网络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的滥用以及非理性表达是其主要成因。

网络的便捷性,网民可以接触了解到各种信息,网络也为网民提供了一个表达个人观点和诉求的畅通的渠道。

然而网民对待问题时的不理性这泄和跟风情绪往往形成了无法预知的暴力。

目前我们观察到的是判断并不困难,责任全在“非理性的网民”,偏差或错误一直视之不见,药方随手而来,也不问带毒与否。

而网络暴力事件与网络围观的背后,实在隐伏着太多的因素。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尤其是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年人在当下社会中压力与痛苦,挣扎与拼搏,我们从电视、报纸、网络以及身边的生活中看到了太多的说明了。

就是从较为轻度的网络牢骚与网络恶搞现象来看,有论者从中观察到了现实中的民众的不满与焦虑,认为至少有六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大面积出现网络牢骚与网络恶搞。

一、生存危机导致的社会不满情绪。

二、分配差距导致的社会不满情绪。

三、安全危机导致的社会不满情绪。

四、政策不当导致的社会不满情绪。

五、腐败现象导致的社会不满情绪。

六、强势人群的霸气导致的社会不满情绪。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现实社会的虚火上升与狂躁表现触目皆是,欲避不能。

事实上,目前关于网络暴力还没有准确的学术定义,一般根据事件的表征进行归纳总结,有论者将包括侮辱、谩骂、网上群体围攻、言语诽谤、恶意暴露个人隐私等人身攻击,严重践踏网络文明的网络事件称为“网络暴力”。

认为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暴力事件,这种“暴”是一种“符号暴力”,即用文字、符号来表达自己,对审判对象泄愤,是在网络这种虚拟空间中存在的一种舆论暴力。

网络暴力论文

网络暴力论文

网络暴力论文网络暴力论文关于参与网络公共生活的状态的调查——网络暴力现象探究[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暴力随之产生、甚至愈演愈烈。

为了探究网络暴力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今天这样的,小组在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实例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实地调查,回答了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其表现形式及危害,还有身边人对网络暴力的了解程度。

这次研究旨在对如何构建和谐网络环境给国家、媒体以及广大网友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同时也让我们自身对如何运用网络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关键词] 网络公共生活网络暴力安全人肉搜索文明和谐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一种丑恶的现象也随之产生了。

网络骂战、人肉搜索、威胁恐吓……从2001年开始,网络暴力现象便开始在我国初露端倪,时至今日,它已经酿成了无数悲剧,直接由网络暴力导致的死亡率虽无法统计,但因网络暴力造成持续性精神创伤的受害者却不计其数。

根据微软发布了的DCI(Digital Civility Index,数字文明指数)调查报告,全球平均网络指数是65,中国得到67分,排名第八,处于中游水平,可见我国的网络环境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而对网络暴力这一现象的理论研究也绝不能轻视。

一、网络暴力的定义网络暴力是一种暴力形式,它是一类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

它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网络暴力能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亟待运用教育、道德约束、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

二、网络暴力的表现1、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2、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的行为,它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3、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

三、网络暴力的危害为博取大众眼球,网络暴力加害者往往颠倒是非,小事化大,混淆网民视听,使人难辨真假。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暴力现象愈发严重,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网络暴力既涉及到人与人的交互,也涉及到网络平台的管理与约束,其复杂性和影响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本文通过对网络暴力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网络暴力的成因1.网民个体心理问题个体心理问题是网络暴力的主要成因之一。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可以让人在网络上表现出真正情绪之外的各种情感,例如自尊心、羞耻心等负向情绪。

这些情绪在网络上尤为显著,导致人们对于《辟谷奇侠》渐渐失去了关注。

2.网民群体行为在网络中,不同的网民形成了不同的群体,而不同群体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竞争心理。

竞争心理的表现主要为攀比和嫉妒,从而导致了网络上的攻击和辱骂。

而这种攀比和嫉妒又往往源自于社会中的不公正和压迫。

3.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网络暴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负面信息渐渐多了起来,许多年轻人的消极心理被不断刺激,媒体的篇幅、报道往往由于其新颖性而呈现出负面信息为主。

这些负面信息不仅特别容易传开,而且会对一些心理脆弱的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他们的心理变得极其脆弱。

对策1. 加强网络教育为了减少网络暴力,我们应该从教育方面入手,加强对青少年和网民的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和指导。

这样可以让人们在网络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避免了网络暴力的发生。

2. 建设安全的网络环境社会应该加强网络平台的管理力度,加强网络监控,提高处理网民投诉的效率,对于行为不当的网民进行严厉的处罚,尤其是对于网络暴力的违法行为,要依法打击。

3. 增强个人心理的韧性针对网民个体心理问题,我们需要增强人们的内部心理韧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网络暴力,并从中走出来,不会对个人心理造成过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网络暴力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来改变和解决,从教育和意识到网络平台管理等各方面大力加强。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

网络暴力研究地文献综述

网络暴力研究地文献综述

网络暴力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网络的快速传播与范围之广成为网络暴力的推手,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人肉搜索与人身攻击,由于网络缺乏制度和道德约束,网络暴力迅速泛滥,与社交舆论相互打脸。

前言: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话语暴力在生活中广泛存在,而值得一提的是,为什么它挂上“网络”这两个字,就立即成为公众视野中的焦点?这可以从网络舆论的发展过程说起。

21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广泛地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便利,人们只要坐在电脑前运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就能知晓世界各地的新闻,使网上的信息杂而广却快速地充斥着人们的头脑。

互联网不仅带给人类一场技术革命,它也重新构建了人类的互动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形态。

21世纪互联网已经深入人心,虚拟社会就像现实社会一样复杂。

每一位网络使用者都具有最基本的信息发布权,可以发布信息。

但是,这些信息首先会在小范围内(某论坛版面等)进行竞争,只有那些受到大家关注的才可能在小范围内脱颖而出;然后进一步在具有同样地位的信息间进行竞争,幸运的话被更多转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和讨论;最终,极其幸运的个别信息,从发源的小论坛、页面开始,蔓延到整个网络空间。

关键词:侵权行为信息发展暴力特征一、网络暴民的由来及特征2006年4月,一位悲情丈夫在网上发表了一封五千字的长信,痛斥一位网名为“铜须”的大学生与他妻子有染。

随即,数百人在未经事实验证的前提下,轻率地加入网络攻击的战团,其中一人更建议“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那位丈夫做祭品”。

短短几天内,数十万网民组队对“铜须”发出网络追杀令,搜寻并发布了这名学生的真实姓名、身份、住址和生活细节,并呼吁社会封杀“铜须”“呼吁广大机关、企业、医院……对××(铜须原名)及其同伴进行抵制。

不录用、不认可、不理睬……”。

针对此事,《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等欧美报纸,相继刊发报道,质疑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权利(隐私权、情感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等)的严重侵犯。

网络暴力论文

网络暴力论文

网络暴力论文
标题:网络暴力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论文旨在探讨网络暴力的成因和可能的对策,以促进网络社交环境的良好发展。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暴力问题也日益突出。

网络暴力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对他人进行诋毁、辱骂、威胁等行为。

这种行为给受害者带来了心理和社交的伤害,并且可能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研究网络暴力的成因和对策,对于构建良好的网络社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因分析:
1.社会文化因素:社会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对网络暴力的出现起到重要影响。

2.心理因素:网络暴力可能与个体的心理问题有关,如自卑、愤怒、沮丧等。

3.匿名性和技术手段:互联网的匿名性和技术手段的发展为网络暴力提供了便利。

二、对策探讨:
1.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网络暴力的定义和处罚标准,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

2.教育宣传:加强对网络暴力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网络素
养和道德观念,培养正确认识网络暴力的能力。

3.平台机构监管:加强对社交媒体平台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监管,鼓励其积极采取措施来防止和打击网络暴力行为。

4.心理辅导与支持:为受害者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网络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结论:
网络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教育宣传的加强、平台机构的监管以及心理辅导与支持的提供,可以有效地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促进网络社交环境的良好发展。

网络暴力议论文(共7篇)

网络暴力议论文(共7篇)

网络暴力议论文(共7篇)篇一:网络暴力议论文网络利弊之我见议论文500字以上,1000字以下另外……我读初二【网络暴力议论文】网络利弊之我见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电视机已迈入了千家万户,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提高,电脑在二十一世纪成了人们的新宠儿.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着竞争的信息时代,电脑使人们的学习和信息交流变得更加得丰富多彩,使知识的获得更加便捷.有一次老师让我查找一位历史人物的资料,我翻阅了许多的书籍,但还是没有找到所要的资料,真是心急如焚.可是后来上网一查,不出一会,便找到了资料.这次能找到资料,真是多亏了电脑网络呀!我上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个村的几十户农民开发资源,种植了好几亩的绿色蔬菜,但是一直没有人来订购出去.一个学电脑的人帮助他们想了个办法,上网找客户.一下子,许多客户都在网上下了定单.没过几天,便把这成堆的蔬菜销售一空.这些蔬菜被放在家中腐烂的命运,被一台小小的电脑所改变了,这是多么的神奇呀!像上面一样的电脑“事迹”举不胜举.它在公司企业中,在人们的生活中渐渐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必不可缺的工具.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网络在给我们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当的负面影响.一些青少年不能正确认识网络,上网白文明不健康,通宵达旦打游戏、聊天,浏览不良信息,沉迷于上网,甚至不顾身体健康,无节制上网.我曾听到过一条消息:一个男生在网吧打游戏,不吃不喝也不休息,可到了第三天早上,因为体力不支而昏倒在地,送到医院抢救.可为时已晚.死因是累死的.我听到这里时候,觉得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一个好好的人,却为一个虚幻的世界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看到这里,许多人自然而然地觉得网络真是坏呀!可在我看来网络是无法区分好与坏的,重要得是你怎样看待与利用网络了.如果没有正确看待网络便会像那个少年一样,沉迷于上网而无法自拔;如果你能正确利用网络,它便不是一把无形的剑,而是一位好助手.但是要使每一个人都正确认识网络,我认为教育、管理是关键.一些网吧、游戏室阳奉阴违,明明标有“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醒目字样,可还是有一大批中小学生进出来往.像这样的现象,有关部门可以定期抽查.学校与家长也要对沉迷于网络的少年进行教育和劝戒.还有一些网上的不良信息的发布要加以杜绝和制止.希望未来的人们上网能看到一个没有不良信息,没有暴力和血腥的游戏,成为一个真正的“健康绿色的网络”.篇二:网络暴力议论文网络与生活为题的议论文一定要是议论文不能是说明文有好的材料基础并且明确论点有论据例证紧急中学生上网利弊谈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我们中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表少年的青睐.}但又有许多人认为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的确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的内部充满各种信息,像反动、暴力、黄色,这类鱼龙混杂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中学生自主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抵御网络惊人的吸引力.}但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的确中学生的自制力和网络的吸引力,可以说两者根本是无法匹敌的.网络的吸引力是无穷的,而中学生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这惊人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学生的自制力不如网络的吸引力,.它好象刚出生的婴儿,终究是需要细心的扶持的,在正确的教育、指导下,长大成人,建设国家、作出贡献.但偌是像现在这样,抑制了学生上网,不就好象将这婴儿杀死在摇篮里吗中学生上网的人数很多,部分人受到不良影响,这正说明了是否受到不良影响取决于自身的素质与意志.俗话说得好:“人正不怕影子歪.”只要我们有不靠近这种沉溺人思想的网络传播的意志,自然也就不会受到其影响了.}利弊的区别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如果是用于成天打电子游戏,不分昼夜,肯定是弊.如果用于学习:利大于弊.如果用于聊天、游戏:弊大于利.}篇三:网络暴力议论文游戏建议书作文【网络暴力议论文】建议书尊敬的暴力游戏创造者:你好!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让我们充满了很多乐趣,也把我们搞的眼花缭乱。

有关网络暴力成因的文献综述

有关网络暴力成因的文献综述

有关网络暴力成因的文献综述社会工作142 张钟权摘要:自中国引入网络之后,中国民众进入到了网络时代,而网络暴力也随之而来,前有铜须门事件让人们认识到网络暴力的行为方式,后有乔任梁的去世让人唏嘘不已,网络暴力已经对我们的网络环境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而我们希望通过对其的研究,找出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并从中寻找出解决方案,为网络环境的改善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网络暴力;社会学视角;心理学视角;传播学视角自1987年互联网被引入中国之后,就意味着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但是新的时代也会面临着新的问题,网络暴力就是诸多问题中的一个,从2006年“虐猫女”、“铜须门”等典型网络事件的发生再到现在的网络互骂、网络水军和各种网络民粹主义事件等网络新现象的出现,中国的网络社会正在处于一个极其混乱的境地当中,网络暴力已经对我们的网络环境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目前学者们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大多从三个方面:社会学方面、心理学方面和传播学方面,但由于各个观点过于分散,所以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网络暴力的基本概念由于目前对于网络暴力还没有一个学界权威的定义,所以把几种的概括较为全面的定义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有学者认为网络只不过是通过虚拟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和传播一种媒介,“网络空间”的本质就是“现实空间”,而网络暴力是人们在网络空间表达的过程中没有自己应该遵守的责任,造成的一种网络表达自由的异化,于是这些学者将网络暴力的定义为有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者临时组合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的、非理性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

(张瑞孺2010;蔡骥2001;莉萍2008)⑴。

二是认为网络社会是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而网络暴力其实是群体对于网络不道德行为的道德审判,他们认为网络暴力的突出表现在通过舆论的“集结”优势达到强制性干涉他人的目的,其基本工具是洛克所谓的“名誉之法”(或叫意见之法),实质是一种道德约束。

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综述

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综述

三、校园欺凌的成因
2、家庭因素: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情感支持等因素也会影 响孩子是否会成为欺凌的受害者或实施者。
三、校园欺凌的成因
3、社会因素:社会文化、媒体影响、社区环境等也会对校园欺凌产生影响。 例如,媒体对暴力和攻击行为的过度渲染可能会使年轻一代更容易接受和模仿这 些行为。
四、校园欺凌的干预
四、校园欺凌的干预
5、社会支持:社会各界应共同参与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政府机构、社区组织 和非政府组织可以提供支持和资源,帮助学校和家庭应对校园欺凌。
五、结论
五、结论
校园欺凌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的问题。理解其概念、成因和现有的干预策 略对于预防和处理这一问题至关重要。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如何制定更全面、更 有效的干预策略,以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通过不断提高对校园欺 凌的认识和教育水平,我们能够为所有的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平等和尊重的学习 环境。
2、网络欺凌的原因和动机
2、网络欺凌的原因和动机
网络欺凌的原因和动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因素:一些网络欺凌者存在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通过网络进行宣 泄和寻求安慰;
2、网络欺凌的原因和动机
(2)社会因素:部分网络欺凌者受到家庭、学校或职场等环境中的负面影响, 通过网络进行报复或发泄不满;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始区块链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 研究内容包括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效率、去中心化等方面。然而,仍存在一些 问题,如性能瓶颈、隐私保护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四、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四、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1、去中心化:未来,区块链技术将更加注重去中心化,以实现更加公平、透 明的网络环境。

网络暴力现象及其对策文献综述

网络暴力现象及其对策文献综述
[2]聂亮.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因素与对策[J].新闻爱好者.2012(06)
[3]温洪泉.网络舆论暴力产生模式探究[J].现代视听.2011(03)
[4]楚喆.网络舆论暴力的成因与对策[J].运城学院学报.2011(04)
[5]陈莹.关于网络舆论暴力与新闻取舍的探讨[J].新闻传播.2011(08)
万磊在《“网络舆论暴力”与网络自律》中表示, 治理网络上的暴力, 首先要从网民的自身, 特别是对青少年网民的教育和引导, 因为他们缺少分辨是非的能力。加强自媒体舆论管理法制化建设也是必然选择。自媒体由技术创新孕育而来, 引发的很多新问题是以往通行的法律所不能解决的, 为防止不当的“网络审判”、舆论审判以及网络水军等违规自媒体人的叵测引导, 煽动有错误倾向性的舆论扰乱正常的司法活动, 有必要制定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政策, 使对网络谣言的界定, 对编造、传播谣言行为的界定及相应法律责任的判断有法可依, 在制定这些规章的同时落实监管, 对违法违规行为作出查处, 也让每个自媒体人意识到自己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肩负着义务, 坚守法律底线, 不扰乱正常的司法活动, 共同推进司法机关和自媒体的良性互动。
在聂亮的《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因素与对策》和楚喆的《网络舆论暴力的成因与对策》中表示, 网络上偏激、辱骂的语言, 而后发展为人肉搜索, 利用网民的力量将当事人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以及个人的隐私全部公之于众。但是这种以暴制暴的手段只能满足网民的情绪发泄, 对事件的本身根本起不到改变的作用。一些网民为发泄不满, 把网络上的暴力带到现实中, 打恐吓电话或者短信, 对当事人的私有财产进行破坏, 网络上这种肆无忌惮的方式, 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将不堪设想, 将会影响到社会树立良好的风气, 从而制约社会的健康发展。网络暴力的愈演愈烈, 对事件的当事人造成的伤害不可想象, 而且对社会的道德标准造成严重的影响, 从而导致社会中不稳定因素的出现, 因此, 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遏制网络暴力的发生。在那段被称为“天朝上国”的漫长历史岁月里, 我们绝不会预料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 短短几分钟内一段言论就可以被转载数十次、数百次甚至数万次, 这无疑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福利, 然而反观其象, 这种“点击、复制、粘贴、发送”式的快速肆意传播带来的弊端也是无法估量的。就我们自身权益而言, 公众在通过网络表达意愿的时候, 自己的隐私权也遭到了莫名侵犯。大多数网站都使用了具有跟踪功能的软件, 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利用这一软件制作了用户的个人档案, 可以基本上掌握用户的个性资料和网上购物习惯, 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实现其商业目的, 我们打开网页常看到的“浏览历史”和”为你推荐“条目其实就是隐私权被无形侵犯的表现。

网络暴力的伦理分析论文

网络暴力的伦理分析论文

网络暴力的伦理分析论文关于网络暴力的伦理分析论文网络的自由性、匿名性以及媒介传播上缺少正确的价值导向催生了网络暴力的频频发生。

但是,“网络本没有暴力,网络的暴力来源于网络后面的人和人性。

”因此,从伦理道德角度研究网络暴力现象是十分必要的。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及特征(一)网络暴力的含义网络暴力是网民中的个体或群体无理由或基于一定的原因,运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对近期发生的某些具有舆论性的事件进行的网络言行攻击。

这些事件往往违背了传统价值观念,触及了社会道德底线。

网络暴力是社会暴力在网络空间的延展,是网络世界道德失范的显著表现。

它主要表现为发表具有煽动性、侮辱性、攻击性的失实言论;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公开其个人隐私;将伤害行为从网络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二)网络暴力的特征1.基于道德名义,实施暴力网络暴力的参与者中有真正怀着正义之心想借网络的力量解决问题的人,有在网络发泄自己不满与愤怒情绪的人,更有不怀好意利用网络轰动效应获取私人利益的人。

他们虽然动机不同,但大都以维护道德的名义来触动大众的道德神经和内心情感,引发大众对该事件的关注。

殊不知事情发展早已超出了伦理道德的底线,演化为网络暴力事件。

2.利用匿名身份,肆意妄为网络暴力的参与者一般是以匿名的身份发表言论,甚至有的还穿着马甲,如在常用的ID之外注册暂用的、不易被人知道的ID身份,或者填写虚假信息达到隐藏身份的目的。

网络暴力的参与者正是仰仗自己的匿名身份肆意妄为,而不用担心自己会受到道德和法律的惩处。

3.发挥群体力量,集体围攻网络暴力的参与者众多,包括事件的发布者,跟帖者以及网络看客等。

网络暴力往往是由少数网民在网上发表煽动性言论以激起其他网民的回应,以群体的'力量进行攻击。

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大多数参与者缺乏理性、缺乏独立的判断,因此不能真正了解事情的真相和信息的真伪。

二、网络暴力的伦理根源(一)网络主体自身的道德意识缺失网络主体自身的道德意识缺失是网络暴力层出不穷的内在原因。

关于网络暴力的论文

关于网络暴力的论文

关于网络暴力的论文篇一:思想论文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摘要】在信息技术越发普及的当下,也出现了许多“键盘侠”,他们凭着网络的复杂性和匿名性对他人进行随意地攻击诽谤,给他人的心理精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引发了许多严重的后果,究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如何去预防或者面对它,成为了重中之重。

【关键词】:网络暴力预防影响心态监管一.网络暴力的定义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伤害与诬蔑。

这些恶语相向的言论、图片、视频的发表者,往往是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们,因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违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所发的言论。

这些语言、文字、图片、视频都具有恶毒、尖酸刻薄、残忍凶暴等基本特点,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伤害行为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

这些评论与做法,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事件当事人的精神状态,更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一)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二)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三)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

三.网络暴力的危害(一)对他人网络暴力现在屡见不鲜,著名的乔任梁事件,20xx年9月16日18时21分,艺人乔任梁在上海桃浦地区祁顺路某住宅楼内自杀身亡。

9月17日,其经纪人左女士通过媒体表示,乔任梁之前就患有严重抑郁症,长期的失眠一直困扰着他,尤其是去年有几个阶段,有些传言和诽谤,对他造成很大的困扰,加重了病情。

乔任梁的离世虽然不能说是网络暴力直接导致的,但是网络暴力无疑是很重要的原因。

从王宝强离婚事件看网络暴力的新特点文献综述论文(设计).doc.doc

从王宝强离婚事件看网络暴力的新特点文献综述论文(设计).doc.doc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从王宝强离婚事件看网络暴力的新特点院(系、部)新闻与传彳番学院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年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o—六年- 月十曰(一)王宝强事件概述近年来,随着网络事件的不断增多,网络上的热点事件往往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前段时间的“王宝强离婚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网络暴力事件,在各类事件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能够感受到网民监督力量的不断壮人,但于此同吋,群体性的利用网络技术对他人进行言语攻击和辱骂,甚至用人肉搜索的方式造成对当事人的伤害,实在.应当引起一定的反思。

王宝强事件的起因是源于知名演员王宝强于2016年8月14円凌晨在其个人微博中发表了一则有关离婚声明的消息,微博声明称:“王宝强现任妻子马蓉与其经纪人宋喆长期保持着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并丑多次发生丫不正当的性关系,严重地损害了家庭幸福,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因此特此声明以表离婚的决心”。

在王宝强发出了这则离婚声明之后,网络中的议论顿时纷起,大量的网民开始关注王宝强离婚事件的发展,并在微博消息下评论和留言。

在短短的数小时时间内,该则消息被频频转发和扩散,王宝强离婚的事件也在网络的言论中不断地升温,网友也开始了对马蓉、宋喆的“人肉搜索”,包括王宝强在A三人的个人信息、私人电话等被网民纷纷曝出,连其亲戚和好友的信息也被当做内幕消息被连根挖出。

截止至2016年8月20日,王宝强的离婚事件才过去了6天时间,但是在这6天的时间里,关于王宝强离婚声明的消息在微博帄台中被网民转载2万余次,留言3万余条。

(二)网络暴力概述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中的暴力行为,它是现实社会中的暴力行为在网络屮的延伸。

相对于现实社会屮的暴力,网络暴力的特殊性在于借助了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介,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

网络暴力由一开始的人身攻击慢慢发展出越来越多的形式,只体而言,网络暴力包括侵犯别人隐私的人肉搜索,对别人进行恶意攻击的网络谩骂以及网络谣言等,对网络安全造成了巨大影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网络暴力成因的文献综述社会工作 142 张钟权摘要:自中国引入网络之后,中国民众进入到了网络时代,而网络暴力也随之而来,前有铜须门事件让人们认识到网络暴力的行为方式,后有乔任梁的去世让人唏嘘不已,网络暴力已经对我们的网络环境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而我们希望通过对其的研究,找出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并从中寻找出解决方案,为网络环境的改善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网络暴力;社会学视角;心理学视角;传播学视角自1987 年互联网被引入中国之后,就意味着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但是新的时代也会面临着新的问题,网络暴力就是诸多问题中的一个,从2006 年“虐猫女”、“铜须门”等典型网络事件的发生再到现在的网络互骂、网络水军和各种网络民粹主义事件等网络新现象的出现,中国的网络社会正在处于一个极其混乱的境地当中,网络暴力已经对我们的网络环境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目前学者们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大多从三个方面:社会学方面、心理学方面和传播学方面,但由于各个观点过于分散,所以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网络暴力的基本概念由于目前对于网络暴力还没有一个学界权威的定义,所以把几种的概括较为全面的定义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有学者认为网络只不过是通过虚拟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和传播一种媒介,“网络空间”的本质就是“现实空间”,而网络暴力是人们在网络空间表达的过程中没有自己应该遵守的责任,造成的一种网络表达自由的异化,于是这些学者将网络暴力的定义为有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者临时组合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的、非理性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

(张瑞孺2010;蔡骥2001;⑴ 莉萍2008)。

二是认为网络社会是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而网络暴力其实是群体对于网络不道德行为的道德审判,他们认为网络暴力的突出表现在通过舆论的“集结”优势达到强制性干涉他人的目的,其基本工具是洛克所谓的“名誉之法” (或叫意见之法),实质是一种道德约束。

(张淑华2010)在定义方面,我个人比较支持认为网络暴力其实就是言论自由表达过度的这一理论,因为很多网络暴力事件都是与现实中人们的生活分不开的,而网民对其的抨击也因为所发生的事件与网民在现实生活中培养的价值观不符或者由于网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不满情绪转移到网络空间,更甚至包含一些更大层面的社会原因,而这些原因都无法由于现实生活先分离,这也是我支持这一观点的原因。

而对于网络暴力的特点,大多比较认同《人民日报》总结了网络暴力的三大特征: (1)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 (2)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 (3)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但也有人总结网络暴力的特征:其一,极端不负责任,不去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其二.网友争抢道德的制高点,一旦占据了所谓的道德高地就开始用合理、合法的语气攻击他人;其三,非此即彼的圈子文化,不做朋友就是敌人;其四,煽动者从不摆事实,只凭臆断宣泄感情和煽动网民情绪。

(张健挺,2009)⑵《人民日报》是从网络暴力的行为方式上总结的特征,而后者则是网络暴力的行为模式进行了总结,所以两种理论并不完全相同,但都较为为全面的概括了网络暴力的特点。

二、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一)网络暴力的心理学原因对于网络暴力,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解释,主要的有三个方面的解读: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

对于心理学的方面的解释我比较认同古斯塔夫· 勒庞的《乌合之众》⑶中的观点,他强调人在群体中会变得冲动、多变且易怒,容易接受其他人的观点,偏执、专横、绝不忍受任何人的质疑也是群体的特点。

而这些特点表现在网络暴力中就是当一件事情的出现引起了网民的不满,网民就会表现得异常激愤,并且人数还会不断增加,任何一个反对的声音甚至是较为理性的观点都可能变成他们攻击的对象。

而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人还会对事情添油加醋,即事件本身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个个体会将它主观臆造出来,并把这种想法传播给其他人,导致这一幻想在众人的脑海中成为现实,就像话剧中某个反派角色因为演的过于真实,被台下的观众冲上来殴打一样。

而其他处于群体中的人,就像勒庞提到的那样,已经丧失了对于事物的批判意识,无法理性的辨别事情的真伪,于是就与周围人一起人云亦云,事实的真相就往往被埋没在各种各样的评论中。

还有一点在网络暴力中也常常能见到,原本是一件比较普通的事情,却被网友们无中生有的、或者把其他事情与此相联系,造成当事人道德败坏的形象,并引发众人的唾骂并进而引发出更过激的行为。

去年去世的乔任梁就是一个网络暴力的牺牲品,在他从患上抑郁症到自杀去世,所有的舆论对他的几乎都是指责,天津爆炸事件后,他因为发微博用词不当便招来众多网友的辱骂,很多人把他的内容以偏概全,并认为他没有公德心,在漫天的谩骂声中,乔任梁的抑郁症越发严重并选择自杀,但结果是这些网友却在他出殡的那天专门找那些明星没有发微博表示惋惜,并去谩骂这些明星,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网络暴力一个最主要的核心特点就是“暴力”,当某件事情触及了网民的敏感神经,就会招来网民铺天盖地的骂声,甚至出现了违法的行为,而《乌合之众》对此认为,人在群体中,会妄想自己由于在群体中就可以做成任何事情,并且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妄想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群体希望看见的,于是,各种各样的过激行为就由此而产生,这一点在群体性事件中也屡见不鲜,就比如发生在江西南康的砸车事件,如果放在一般情况下,任何人也不会有去砸警车的行为,然而在群体性事件中,这样的行为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网络暴力和群体性事件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很多学者认为网络暴力就是网络上的群体性事件,并运用对于群体性事件的理论来推进对网络暴力事件的研究和解释。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转变研究中提到的暗示法和团体影响法(刘毅,2008)⑷,证明团体对人的言行和心理有很大影响,这和《乌合之众》的观点相似,但社会心理学也对其进行了补充,他们认为评论在改变人们的态度中有很大作用,在对某件事情的描述中,如果没有人对此进行评论的话,是无法对人们的态度产生影响的,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网友对于网络事件的评论对其他网民的心理情绪和认知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而从社会心理学来研究网络暴力,就不能不提到去个性化的问题,众所周知,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征,很多网友在网上使用的并非是真实信息,这会使网友们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自己做出任何行为都不用承担责任,因为没有人能够约束他,并且当个体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便会进入去个性化状态,这种状态将淡化个体的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意识,降低个体责任感与个人对于社会评价的关注,当自我控制力量减弱,暴力与反社会行为就随时可能出⑸现(陈秀丽,2007)⑸。

中国文化中自来就有法不责众的古语,这也证明了当群体出现失范行为时,是很难对其追究责任的,于是个体在群体中是很容易产生平时不会出现的行为,用弗洛伊德的观点来说就是在群体中更容易展现本我的特性,这就是从心理学角度对网络暴力的解释。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网络暴力,往往都是站在群体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研究者普遍认为网民在群体中的心理和单独一个人时的心理是不同的,在群体中容易受到群体心理的影响而产生激进的、冲动的、情绪性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是感性的的、不计后果的,并产生巨大伤害,而群体思想也像瘟疫一样传染,越来越多的人会支持群体思想,任何对立的思想都会被孤立,最终没有了不一样的声音,所以从心理学校对来看群体思想通常缺乏理性,并会暴露出人们压抑在心中的阴暗思想。

在查阅文献中我们发现虽然网民群体是由一个一个真实的网民组成的,他们的心理变化是最终影响整个事件发展趋向的核心,但网民究竟是如何加入到网络暴力的群体中来的,又为什么在网络中发表那些言论,其根本心理是什么?这是笔者希望心理学能够在这些更细节的方面给出解释。

(二)传播学的解释而从传播学角度来解释网络暴力的成因。

首先先从传播学角度来解释网络话题是如何形成的,一些学者认为网络话题首先要从小话题发起,然后经过不断地被人们转载、评论、关注,在不断的与同等级的话题竞争的过程中,逐渐的发展成为被社会关注的一个大话题(张健挺,2009)。

从这里能够看出,网络话题的形成是需要有一个能够吸引眼球的的题目和内容,并且内容能够引起绝大多数人的共鸣,越新奇或者越能够激起普遍大众都较为敏感的神经,例如贪污、家暴、明星出轨等字眼的出现就越会容易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这也是最近有网友调侃的“UC 震惊部”出现的原因。

美国著名学者赖特认为网络传播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不可避免的具有娱乐化的倾向,而按照传播学的解释所谓娱乐化就是事物以更显著的煽情性、花边性、刺激性的形式出现,让一切形态的思考变得更性感,更具诱惑力,以达到人情味更浓、更贴近观众、更容易吸引大众关注的目的,而正是这种网络传播内容越来越娱乐化的原因(李霞,2008)⑹。

报道的一方并不在乎内容的真实性,而只是希望增加更多的阅读点击数;而同样的,网民在对网络的一些话题进行评论时,有时也并不是为了挖掘事情的真相,理性的看待问题,而只是单纯的一种宣泄,希望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借这个平台发泄出来,于是话题创造者没有认真地去对话题进行报道,事件的前因后果、真实情况被断章取义的展示出来,而网友也是抱着一种不认真的态度参与其中,只是任由自己的情绪得到释放,而最终受害的只有那些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无奈的被网民将隐私赤裸裸的展示在众人的面前,并忍受来自各方的唾骂、羞辱和骚扰。

而从网络暴力事件中经常能发现网民在对某个人施加现实上的制裁时,往往是不择手段的,甚至是违法的行为,比如说王千源事件,由于留学生王千源在美国发表了一些较左的言论,于是被众多网友骂为“汉奸” “卖国贼”并把她的一些个人信息发布到网上,导致她在青岛的父母每天收到众多陌生人的威胁、恐吓,甚至网友们在她家们前涂鸦、扔石子等等,给他们一家人的身心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而且网友还对王千源的身份大加猜测,甚至毫无根据,这与当年的“铜须门”事件简直如出一辙,在这其中很多行为就属于违法行为,但很多网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

有学者认为,这些事件证明中国网民的素质亟待提升,并且正是由于网络道德的缺失,才使得人们的网络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缺乏道德约束,社会道德也由于网络行为匿名性的特征,无法对人们形成强制性作用,对人们的约束力被大大削弱,网络环境才会如此混乱(李霞,2008)。

人们通常认为网络是自由发表言论,抒发感情的地方,如果像现实社会中存在诸多的规则和规范的话,网络也就失去它吸引人的地方,而网络道德的下降造成的网络归属感的降低甚至是缺失,则会使得人们在网络空间中遵循道德规范并自我约束,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