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解答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三篇】
【导语】童话是⼩学⽣最感兴趣的体裁,教学时不必在激发兴趣上花太多功夫,重在引导学⽣理解故事情节,体会⽂章的思想感情,明⽩⼈⽣道理。
⽆忧考整理了⼈教版⼩学四年级上册语⽂《语⽂园地三》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语⽂园地三》教案⼀ 学习⽬标:1、进⼀步了解和掌握童话的特点, 2、练习创变编童话,培养学⽣丰富的想象⼒,采⽤对话和拟⼈的⽅式构思作⽂情节。
3、激发学⽣创编童话的积极性,体验童话的魅⼒,感受童话带来的快乐。
学习重点:进⼀步了解和掌握童话的特点,练习创变编童话。
学习难点:培养学⽣丰富的想象⼒,采⽤对话和拟⼈的⽅式构思作⽂情节。
学情分析:孩⼦们通过第三组⼏篇课⽂的学习,已经对童话的特点有了⼀定的了解,本次习作,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孩⼦们通过编童话,讲童话,写童话的环节,科学地依照思维特定安排教学流程,分层训练,最终达到提⾼学⽣写作童话能⼒这⼀⽬标,让他们体验童话创作的喜悦和乐趣,激发学⽣进⾏童话创作的积极性。
学习流程: ⼀、知识链接: 在我们学过的第三组课⽂中,你最喜欢哪篇童话?为什么? 出⽰童话特点,加深学⽣对童话的认识。
⼆、指导写作⽅法: 1、出⽰幻灯⽚《去年的树》这篇童话,全⽂⼀共有四次对话。
第⼀次是鸟与树的对话。
第⼆次是鸟与树根的对话。
第三次是鸟与门先⽣的对话。
第四次是鸟与⼩姑娘的对话。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师:这篇童话中鸟会说话,树会说话,称门为门先⽣,作者运⽤了拟⼈的修辞⽅法,增添了童话故事神奇的⾊彩,增强了童话故事的趣味性。
(引导学⽣以对话和拟⼈⽅法写童话。
) 2、⽣回忆《⼩⽊偶的故事》这篇课⽂,在⼩⽊偶⾝上都发⽣了哪些事? 三、⽣创编童话: (⼀)出⽰⾃学提⽰: 之前在⼩⽊偶的⾝上都发⽣了什么事? 在⼩⽊偶的⾝上⼜会发⽣哪些事呢? 主⼈公可以是原来课⽂⾥的,你也可以加⼊新的主⼈公。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胆的想象,⽆拘⽆束的想象。
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三》教案含反思
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三》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主要内容包括《古诗两首》(《题西林壁》和《雪梅》)、《语文园地三》中的“日积月累”、“阅读延伸”和“口语交际”等部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题西林壁》和《雪梅》两首古诗,感受诗人的意境。
2. 通过语文园地三的学习,积累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的意境理解和词语的运用。
教学重点:背诵古诗,积累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引出本节课的古诗《题西林壁》和《雪梅》。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题西林壁》:学生自读,理解诗意,教师讲解,指导学生背诵。
(2)学习《雪梅》:学生自读,理解诗意,教师讲解,指导学生背诵。
(3)语文园地三:a. 日积月累:学生自读,积累词语,教师指导。
b. 阅读延伸:学生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教师讲解。
c. 口语交际: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教师指导。
3. 随堂练习: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题西林壁》和《雪梅》的诗句。
2. 黑板右侧:语文园地三的重点词语和口语交际要点。
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题目:(1)背诵《题西林壁》和《雪梅》。
(2)积累语文园地三的词语,进行词语接龙游戏。
(3)根据口语交际练习,编写一段小对话。
2. 答案:(1)略。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古诗时,注意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古诗,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围绕着“秋天的雨”这个主题,通过不同的文章和练习,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秋天的韵味。
教材中包含了散文、诗歌、填空、阅读理解等多种形式的题目,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秋天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秋天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情感态度方面,可能对秋天的感受并不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体会课文中秋天的韵味,激发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秋天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秋天的美好。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感受秋天的韵味,激发他们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秋天的景色、物品、动物等相关的课件,展示秋天的美好。
2.课文:准备课文《秋天的雨》和相关阅读材料。
3.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秋天的景色,如金黄的稻谷、丰收的果实、红红的枫叶等,引导学生说出秋天的特点。
然后引入今天的课题——《秋天的雨》。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秋天的雨》,边读边体会课文中秋天的韵味。
教师适时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拼写。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5篇
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5篇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1《农业的变化真大》一、教学目标1、能认读“农、技”等14个生字,会写“厂、产”等8个生字。
2、知道农业有哪些变化(农业在科技上取得哪些成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育同学宠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识字教学朗读文章,了解身边科学学问。
三、教具预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生字词卡片四、当前预备收集有关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学问。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引入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我国的各项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课前,老师叫大家收集了有关农业变化的有关学问,现在谁来介绍介绍?3、同学介绍农业的变化。
是啊,农业的变化真大,都是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34课。
4、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1、同学自己朗读课文,勾画生字。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3、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4、出示生字卡片,小组开火车认读。
三、学习课文,了解农业的变化。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我到农业展览馆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二)同学汇报农业有哪些变化。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挂图(或放课件) 水稻之父——袁隆平2、袁隆平爷爷立了什么大功?3、你还知道袁隆平爷爷的哪些事迹?4、指导朗读第2节(夸奖、骄傲的语气)。
(四)自学第3-5自然段。
要求:自读课文3-5节,然后小组说说我在展览馆里还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1、思考争辩①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季,大棚里仍旧百花盛开,瓜果飘香?“百花盛开”、“瓜果飘香”是什么意思?②“彩色棉花”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③为什么不用泥土,植物靠水也能长得格外健壮?“格外健壮”是什么意思?2、小组派代表汇报沟通学习结果。
3、师相机放课件。
说说你还了解“大棚”的哪些学问以及“彩色棉花”和“无土栽培”的哪些学问?4、指导朗读3-5节。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1、为什么农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2、齐读第6自然段。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
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借助交流平台,再次引领学生体会细致观察与准确表达的关系,并感受作者的连续观察,体会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
2.感知动物“家”的独特名称,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感知中华民族语言的独特魅力。
3.借助两组句子的辨析,感知词语的准确运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4.积累民间俗语,要让学生在感受到民间俗语趣味的同时,体会到俗语中对事物的细致观察,深切体会到有观察才有所见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感知动物“家”的独特名称,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感知中华民族语言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难点:借助两组句子的辨析,感知词语的准确运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民间俗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观察笔记。
《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老先生长期观察后创作的经典之作。
那么,在这两篇课文中,你积累了哪些经典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二、交流互助,共享经验1.学生汇报自己积累的佳句。
2.教师相机利用课件出示下列句子:(1)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
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
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2)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3)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小组交流:作者是怎样将事物的特点描写得这样准确的?4.集体交流:小组代表将讨论后提出的好方法推荐给全班同学。
三、教师总结,积累运用一要以细致的态度留心周围事物,只有观察细致,才能描写准确;二要连续多次观察,必要的时候还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看清楚事物的变化;三要多感官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听,用心想。
第二课时一、词句段运用(一)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词卡片3.学生作业本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语文园地三》的内容及学习目标。
2.学生分享自己对本单元课文的喜爱之处。
(二)学习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分析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3.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四)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语文园地三》课后练习题。
2.教师批改作业,纠正错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期待。
(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2.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3.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将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学生进行思考。
2.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
3.教师批改作文,给予评价和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巩固生字词,积累词语。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较好,但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仍有不足。
3.写作训练环节,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发挥课文中的表达方法,需加强指导。
七、教学建议1.加强生字词的教学,确保学生掌握。
2.在写作训练环节,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情感。
2.能正确朗读课文,并能模仿朗读。
3.识字能力:认识生字“乐园”,掌握字音、字形,能正确书写。
4.语言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乐于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习惯。
5.情感态度:学会用积极的情感态度对待美丽的事物,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享受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2.能正确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韵味。
3.认识生字“乐园”,准确书写。
三、教学难点1.能够表达自己对于乐园的想法和情感。
2.能正确用书面语言表达个人看法。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黑板、彩色粉笔等。
2.学生预习课文,准备朗读材料。
二、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谈论有关乐园的话题,激发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兴趣。
三、学习新课1.师生共同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学生模仿老师跟读。
2.引导学生认识生字“乐园”,解释字义,学生书写新字。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乐园给大家带来的感受,鼓励学生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巩固练习1.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生相互交流课文中有趣的情节,展示自己的阅读体会。
五、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表现并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2.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课内容,做好课前准备。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在家写一篇有关乐园的作文,表达个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感受与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语文园地三”这一课文,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欣赏美好,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表观点,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请老师们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有所得,感受语文之美。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园地三》
标题: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场景,感受其中的氛围。
2.掌握生字词语的读音和意义。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事物。
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生字词语的读音和意义。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氛围。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语文园地三》。
2.课件或黑板。
3.生字词语卡片。
4.阅读材料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乡的特色风景或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新课(20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语文园地三》,让学生先听一遍。
2.请学生读课文,并标记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难点。
4.教师讲解生字词语的读音和意义,确保学生掌握。
三、课文理解(15分钟)1.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分角色或小组进行课文内容的表演或复述,加深印象。
四、语言表达(15分钟)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描述自己想象的场景或情节,发挥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指导学生在表达时如何运用生字词语。
五、阅读理解(15分钟)1.设计一定数量的阅读理解题,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请学生完成题目并相互交流讨论。
六、复习总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需要注意的问题。
2.学生回答问题、给出自己的体会或意见。
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词语的读音和意义。
2.回家复述课文《语文园地三》。
3.完成阅读理解题目。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语文园地三》展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勤奋学习,做好相应的预习和复习,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2.能正确搭配动物和它的“家”,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
3.通过比较句子,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4.积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了解俗语的特点,感悟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结合阅读体验,分析、感悟、总结观察的好处及方法。
2.看图片连词语,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多样性。
教学难点1.对比朗读句子,积累语言,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2.通过积累谚语,感悟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1.结合课文,充分领悟教学“交流平台”时,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说说本单元课文中让自己印象深刻且表达准确生动的语句,以及从中感受到的作者进行连续细致观察的表现。
出示“交流平台”的三个例句,朗读句子,交流其中有哪些作者连续细致观察的表现。
如,第二个例句有对爬山虎的脚的变化的观察;第三个例句,不仅观察了蟋蟀住宅外部的特点,还倾听了蟋蟀的琴声。
然后阅读泡泡中的提示,体会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
最后鼓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及时记录下来,为自己的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2.对比发现,体会表达教学“为动物找到家”时,可以根据示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动物的“家”有不同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借助图片或视频感知“圈、廊、棚”等动物的住所。
再让学生尝试连线,在交流汇报中体会表达的丰富性。
要注意有些词语的搭配是生活中约定俗成的。
要在学习中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说说更多类似的词语,并鼓励积累、运用。
教学“比较阅读句子”时,可采取师生、同桌、男女生合作朗读等形式,初步感知每组句子的意思有所不同。
在交流讨论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并体会句子意思的不同。
在充分感知与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整体朗读。
读“逐渐”时可通过拉长语音,感受时间推移的过程;读“最多”时可加重语气,体会对蟋蟀住宅描写的精准,从而体会句意的不同,以及表达的准确性。
3.朗读理解,鼓励积累教学“日积月累”板块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自读,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体会谚语短小精练、朗朗上口的特点。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2.能正确搭配动物和它的“家”,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
3.通过比较句子,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4.积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
【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2.通过比较句子,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交流平台”学习单。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2.能正确搭配动物和它的“家”,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统整,梳理交流1.谈话导入:学完这个单元,你对“观察”有什么新认识?请说一说。
预设:观察要细致;有时候观察需要很长时间……2.引导:学习的秘诀就是——观察,观察,再观察。
那究竟该怎样观察呢?我们来读几段话。
(出示语段一)课件出示: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
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
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这段话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预设:蟋蟀建造住宅。
(2)从语段的哪些词语能读到作者进行过细致观察呢?预设:①语段写蟋蟀修筑住宅的动作的词语有“扒土”“搬掉”“踏地”“推到”“铺开”,这些动词把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清楚、明白地呈现出来。
②语段写蟋蟀身体部位,“钳子似的大颚”“后足”“两排锯”。
蟋蟀身体上微小的锯齿都能被作者发现,可见观察得多么细致入微。
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写得清晰,离不开细致的观察。
(3)教师小结:正因为作者细致观察,才能写得准确生动。
(板书:细致观察)3.出示语段二、三,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如何进行观察的?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汉语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诗歌默写、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作文训练。
这些内容既涵盖了语言的输入,也包括了语言的输出,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简单的汉语知识。
但是,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语言现象,如诗歌的韵律、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保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默写指定的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作文训练,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和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诗歌的默写和理解,课文内容的填空和理解,作文的训练和修改。
2.难点: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的理解,作文的构思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于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的讲解,教师的讲解是必要的。
2.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任务驱动法:通过作文训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参考资料:相关的诗歌和作文范文。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诗歌默写、课文内容填空和作文训练。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主要内容包括:词语盘点、读读写写、日积月累、我的发现、趣味语文等章节。
详细内容涉及:词语的积累与运用、课内外阅读、诗歌欣赏、语文常识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单元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对语文知识的积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词语的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词语盘点(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本单元生字词,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对词语的记忆。
3. 读读写写(15分钟)教师选取一篇美文,指导学生朗读,并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4. 日积月累(15分钟)教师分享一首诗歌,引导学生欣赏并背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 我的发现(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现象。
6. 趣味语文(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语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中心:语文园地三2. 分区:词语盘点读读写写日积月累我的发现趣味语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本单元生字词,每个两遍。
阅读一篇课外文章,完成阅读理解练习。
背诵一首诗歌。
2. 答案:生字词:略阅读理解练习:见附件诗歌: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现象,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提供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不仅包括知识的掌握,还应涵盖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培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与他人分享有趣的动物知识。
3. 通过观察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运用到写作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阅读教学:a. 学生自读《爬山虎的脚》,边读边思考:爬山虎的脚长什么样?它是怎么爬的?b.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c. 讨论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3. 口语交际:a. 学生准备有趣的动物资料,课堂上进行分享。
b.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对分享的同学给予评价。
4. 写作教学:a. 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进行写作指导。
b. 教师提供写作支架,帮助学生完成观察日记。
5. 语文园地三:a.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阅读板块:《爬山虎的脚》、《幸福鸟》2. 口语交际板块:有趣的动物3. 写作板块:观察日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本节课生字词,每个写三遍。
b. 选择一种有趣的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2. 答案:a. 生字词:略b. 观察日记: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拓展延伸:a.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进行写作练习。
b. 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动物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重点关注《语文园地三》中的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部分。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 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
2.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 熟读并背诵,积累节气谚语。
【教学重点】1.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
2.积累节气谚语。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
2.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每组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有什么不同。
(3)小组代表发言。
小结:每组中的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中多加了一个词语,意思也发生了变化。
如,第一组中的“逐渐”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
(4)比较下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挖掘的,从大厅到卧室。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5)先在小组内练习说一说,再选小组代表上台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句子加上一个词意思会更具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2.练一练,学运用。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1)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②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倾斜的”的意思是,它的好处是。
(2)①如果你仔细看那些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②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细小的”的意思是,它的好处是。
3.我拓展,我积累。
我们可以去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观察的方法,明白了有些词语还有另一种说法,一个句子加上一个词语表达更加准确、具体,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3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3》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主要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2.手抄文学作品
难点
1.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书写和描述
三、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
2.黑板、彩色粉笔
3.学生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先说一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正文
1.听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2.教师解读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学生自读课文,注重语感和语调。
4.学生小组讨论课文内容,然后汇报给全班。
3. 拓展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展示个性特点。
4. 巩固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手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理解能力。
5. 作业
1.完成手抄文学作品
2.自由写一段话,表达对课文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下节课要加强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课文含义。
以上就是本次《语文园地3》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主要内容包括:词语盘点、读写运用、口语交际、阅读欣赏四部分。
其中,词语盘点涉及第三、四单元的生词;读写运用包括按课文内容填空、造句;口语交际以“我的理想”为主题进行交流;阅读欣赏选取了《秋天的雨》一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第三、四单元的生词,能正确书写和应用;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造句;能围绕主题进行口语交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词语盘点,提高词汇积累能力;通过读写运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口语交际,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理想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读写运用中的按课文内容填空、造句;口语交际中的主题表达。
2. 教学重点:词语盘点、阅读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词语盘点:学生自读第三、四单元的生词,教师检查读音、书写,并进行讲解。
3. 读写运用: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造句,教师点评并指导。
4. 口语交际:学生分组讨论“我的理想”,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评价。
5. 阅读欣赏:学生朗读《秋天的雨》,感受作者描绘的秋天景象,教师解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第三、四单元生词2. 读写运用:填空、造句3. 口语交际:我的理想4. 阅读欣赏:《秋天的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第三、四单元生词,每个生词写三遍。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3)以“我的理想”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1)略(2)略我的理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老师。
因为老师可以传授知识,帮助学长。
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2.在组词中,学习换一个字,表达相同意思的技巧;明确同义词表达的侧重点。
3.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表达作用。
4.积累关于天气的谚语。
重点1.在组词中,学习换一个字,表达相同意思的技巧。
2.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表达作用。
难点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1.交流平台“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长期观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赏读具体的句子,使学生体会到只有细致地观察,才能将文章写得准确;不仅要细致地观察,还要长期地观察,最好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想,才能将文章写得生动、有趣。
2.词句段运用词语的分类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类是同义词。
在“词句段运用”中,通过“连一连”的方式,找到同义词,并明确这些意思相同的词语在用法上的细微区别。
如“鸟巢”属于书面语,而“鸟窝”则多用于口语。
辨析这些区别,对我们认识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在句子中,一些词语的作用非常重要。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分析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学生充分认识这些词语的重要性,从而锻炼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日积月累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弄清楚列出的每一则谚语的意思,然后要求学生当堂记忆、积累。
课下让学生通过上网或者查找书籍等方式搜集更多有关气候的谚语,以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
2 1.预习提纲(1)读《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这两篇文章,说说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进行描写。
(2)通过查字典,解决在学习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中的生字问题。
(3)运用互联网等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1课时一、交流平台这是我们学过的两篇课文中的片段。
通过这三个片段的展示,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准确?在观察中,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到哪些感官?课件出示:1.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
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
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三》优质教案含反思
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三》优质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具体内容包括:1. 阅读理解:《白公鹅》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学习文章中的生字词,积累词汇。
2. 习作:写一种小动物学习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观察方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3.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阅读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白公鹅》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2. 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积累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习运用观察方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培养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白公鹅》文章的主旨,学会运用观察方法写作。
2. 教学重点:读写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种小动物,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阅读理解:《白公鹅》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b.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c. 学生交流讨论,体会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d. 学习生字词,积累词汇。
3. 习作:写一种小动物a. 老师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方法,描述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b. 学生进行课堂练笔,老师巡回指导。
4. 语文园地a. 交流平台: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b. 词句段运用: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句子仿写。
c. 日积月累、阅读:学生阅读相关文章,积累词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语文园地三》2. 板书内容:a. 《白公鹅》:文章主旨、生字词b. 写一种小动物:观察方法、写作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b. 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以小动物为主角的作文。
2. 答案:a. 生字词:略b. 作文: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理解、习作、语文园地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综合性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了“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读读记记”三个部分。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朗读、背诵、表达、书写等方面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和背诵能力,对于表达和书写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在细节上,如字词的理解、语法的运用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表达、书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朗读、背诵的技巧和方法。
2.表达和书写的细节处理,如用词、语法等。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启发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相关阅读材料。
3.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如:讲一个关于背诵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背诵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语文园地三》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如:展示“读读背背”的部分,让学生朗读并简单解释其中的意思。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朗读、背诵练习。
如:让学生分别朗读“读读背背”中的不同段落,并对其中的一些字词进行解释。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语文园地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读读背背”的内容,或进行一些相关的写作练习。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语文园地三》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如: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读读背背”中的某些句子的理解和感受。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如:总结学生在朗读、背诵、表达、书写方面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三
1.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并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
3.会抓住童话的特点编、写童话。
4.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话故事方面的收获。
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故事蕴含的道理。
在听、说、读、写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3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
最近,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一些童话故事,学习童话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现在让我们自己讲讲童话吧!
二、交流步骤
1.自己准备故事内容。
2.小组内讲童话故事,选出最佳故事大王。
3.请每组的故事大王上台讲,集体评议,选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和最佳自编童话。
交际例文:
杨俊龙:我要给同学们讲的是俄国作家普希金写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有这样一对贫穷的夫妇,他们虽然靠捕鱼为生,但也过得很快乐。
忽然有一天,一条能满足他们任何愿望的金鱼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破盆变成了木盆、破房子变成了木房子、木房子变成了宫殿,渔妇变成了女皇。
信守承诺的金鱼一次又一次地满足了老太婆的要求。
就在老太婆痴心妄想地要做海上女霸王的时候,她的愿望不但没有被满足,反而失去了她曾经得到的一切。
张苗苗:今天我要讲的是《格林童话》中的《老祖父和孙子》的故事。
从前,有位老人,他的儿子、媳妇嫌他又老又脏,每天让他用破碗在房间的角落里吃饭。
忽然有一天,夫妻俩发现他们四岁大的儿子在为他们准备和老人一样的破碗时,才猛然醒悟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
从此以后,他们改变了对老人的态度,日子过得很快乐。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孝敬老人,从现在做起。
4.自由组合,演优秀的童话。
组内排练,上台表演,评出最佳演员。
5.制作小组的童话故事集,展示。
三、布置作业
1.写出自己所看过的童话故事书。
2.办童话故事的墙报。
(习作)
一、导入
本次写作训练是编写童话,可以续编《小木偶的故事》,也可以自编童话。
选择续编童话的同学,一定要多读几遍《小木偶的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再进行续编。
选择自编童话的同学,可选择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
二、写作指导
1.写童话和写作文是一样的,就是要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的
真实感受。
本次习作有两项内容,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个:(1)编写童话:根据《小木偶的故事》结尾,续编童话。
(2)编写童话:自己构思一个童话故事,按照童话的写法,编写一篇童话。
2.续编童话指导。
(1)出示《小木偶的故事》最后两段话:
现在,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
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
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2)展开想象: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和课文中的遭遇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请联系这个童话的内容,从最后两句话展开想象。
注意童话故事的特点:内容生动、神奇;想象奇特、夸张;包含做人的道理。
题目自定,要吸引人。
(3)学生练习说话。
教师提示:想象要丰富,也要合理。
想象奇特,夸张。
3.编写童话指导。
(1)选择自己最喜爱并熟悉的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
(2)展开想象,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
(3)编写童话故事,可以自己一个人编写,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编写。
在写之前,最好同桌或小组之间先交流一下,试编一个,互相启发,确定写作内容。
(4)同桌或小组交流,提示:编童话故事与记事作文一样,要说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习作交流与评定
1.修改评价。
(1)明确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2)复习童话写作的要求:内容生动、神奇;想象奇特、夸张;拟人手法;包含做人的道理。
2.合作评改。
(1)出示一至两篇例文,师生合作评改。
(2)对照上述要求,阅读例文逐项评改,指出写得好的地方,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记号。
(3)师生合作,边议边改,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修改童话。
(4)同桌交流,互相评议。
(5)自我评议,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记号。
(6)修改习作,誊写成文。
四、习作例文
蝴蝶选美
从前,有一个蝴蝶谷,里面住着许多美丽的蝴蝶。
他们相亲相爱,幸福地生活着。
一次,蝴蝶们决定举行一次选美比赛,每只蝴蝶都出去打扮自己。
十天后,谁最美,谁就当蝴蝶王。
蝴蝶们高兴地飞了出去,去打扮自己。
一只蝴蝶飞到凤凰身上,翅膀印上了凤凰的花纹,成了一只美丽的凤凰蝶;一只蝴蝶飞到了孔雀身上,翅膀印上了孔雀的花纹,成了一只漂亮的孔雀蝶;还有一只蝴蝶飞到梅花鹿的身上,翅膀印上了梅花鹿花纹,成了一只俊俏的梅花蝶……
一只小蝴蝶飞出去,刚来到一个出口,突然一位妇女的尖叫声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他急忙过去一看,呀!一只金钱豹正叼着一个小男孩狂奔着,那男孩的妈妈哭着,喊着:“孩子,我的孩子……”小蝴蝶一惊,看到旁边有一丛刺玫瑰,便等金钱豹冲过来时,猛地把刺玫瑰一摇,一下子,金钱豹的眼睛被刺瞎了。
他大吼一声,扔下男孩,逃跑了。
男孩得救了,但他的伤势很重,必须用鱼鹰岩上的灵芝草才能治好。
小蝴蝶二话没说,向鱼鹰岩飞去。
他飞了三天三夜终于衔来了灵芝草,治好了男孩儿的伤,又帮助男孩的妈妈精心照料孩子。
就这样,十天很快就过去了。
到了选蝴蝶王的那天,小蝴蝶一点儿也没有打扮,身着旧衣来参加选美。
男孩赶去把前因后果告诉了大家,最后大家一致选小蝴蝶为王。
评析:小作者写了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
它告诉我们:心灵的美比外表的美更重要。
只有心灵美的人,才能赢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全篇文笔优美,内容丰满,小蝴蝶豹口救人的情节,设计得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童话具有想象丰富、故事有趣、含有深刻的道理、事物拟人化的特点,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2.结合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谈谈对童话的认识和感受。
3.根据学生的讨论,揭示要点:
(1)童话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神仙精灵、妖魔鬼怪、鸟兽虫鱼。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2)它们都有神奇的魔力,还能像人一样说话。
明确:这些生物本身是不会说话的,童话使它们能说话,实际上表现的是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3)童话想象丰富,故事有趣。
明确:这是童话的鲜明特点,也是童话最吸引人的地方。
(4)童话既引人入胜,又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明确:说明童话不是没有目的乱编的,好的童话实际上在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
(引导学生举例说一说)
4.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谁来将你最喜欢的童话讲给大家听一听?(学生可自由发言)
5.学生讲童话故事。
同学听后评一评,怎样的童话最能吸引人?
明确:想象夸张却合理,情节曲折却有意义,描写生动传神的童话最吸引人。
二、日积月累
1.幻想、夸张、拟人构成了有趣的童话故事,读着它,心也会随之飞扬。
童话故事的形式有好多种,除了课文中的一些童话故事外,还有许多用诗歌形式写的童话,叫童话诗。
2.教师示范朗读或配乐朗诵《雨中的森林》。
3.说说你听了这首诗的感觉。
4.练习朗读: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展示台
1.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
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加学习成果展。
4.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
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说的那样,童话是小精灵,童话是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青蛙击鼓跳舞,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小雨点儿。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让多彩新奇的童话永驻人间。
本次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几个栏目。
课上我带领学生重点学习体会了《雨中的树林》这篇优美的诗歌。
这篇诗歌是结合本单元的童话这个特色展开的。
这种诗歌,我觉得不适合提太多的问题,不能把这样美的诗歌肢解开来学习,而是应该重在感悟。
学习这篇诗歌就应该品味“雨中树林”的神奇,让学生自己找神奇,并读出神奇、有趣的味道来。
课外让同学们多阅读一些童话,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精心准备,练习讲一讲,或演一演;结合课堂学习,了解童话特点,为续编童话和自编童话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