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站事故案例解析汇总
天然气加气站安全事故案例及安全法规学习

经鉴定,认定火灾原因为高四行驾驶的富康牌出租车 在加气过程中,其车用压缩天然气全复合材料气瓶爆
炸起火蔓延所致,气瓶爆炸原因属于气瓶产品质量低 劣,且在安装过程中复合材料摩擦开裂。
经验教训
1、新车是事故发生概率较高的因素之一,加气前应重 点予以检查和关注;
2、加气前车辆一定要安全检查; 3、人员不要过于集中; 4、车辆改装厂应提高改装质量。
2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
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 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具备下列 条件,并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许 可,方可从事充装活动:
(一)有与充装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 人员; (二)有与充装和管理相适应的充装设备、检测 手段、场地厂房、器具、安全设施; (三)有健全的充装管理制度、责任制度、处理 措施。
CNG气瓶爆炸原因分析
CNG气瓶爆炸其实是气瓶破裂,释放的是物理能量而 非化学能量。
破裂的主要原因: 1、气瓶在制造过程中本身存在缺陷; 焊接缺陷、热处理缺陷、残余应力 2、腐蚀 疲劳腐蚀、应力腐蚀、化学腐蚀、氢脆等 3、气瓶超压 4、外部撞击等
加气站常见事故分类
第五十四条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五十五条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 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十六条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天然气加气站安全事故及 安全法规培训
2019/7/31
案例1:东营CNG加气站爆炸事故
加气站事故案例汇总

案例一三起加气站案例1、事故经过2008 年2 月25 日,锦江区龙舟路公交压缩天然气成仁加气站天然气泄漏。
2008 年3 月6 日,金牛区营门口北一段151 号长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泄漏。
2008 年12 月28 日,一私家车在武侯区草金CNG 加气站加气时,钢瓶发生爆炸,造成站部分设施和3 辆机动车不同程度受损。
2、事故原因(1)高压储气罐排污阀连接管冲脱。
(2)违章指挥、违规操作更换储气罐压力表。
(3)违规加装的非法钢瓶。
3、事故分析上述事故的原因在于:(1)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培训不到位。
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法制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规操作,日常监管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技能知识,违章作业现象严重。
(2)安全设备、设施隐患严重。
一些企业未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设备设施的技术规要求,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排查、分析、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完善本企业部相关安全生产制度、预案、设施设备的检修方面缺乏必要的手段,安全设施经费投入不足,安全管理制度、工艺技术规程、设备、设施、储存场所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机器设备的维护、检修、保养状况不到位。
(3)CNG 加气站与周边建筑安全距离不足。
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造成部分企业与周边单位、居民建(构)筑物安全距离不能满足相关规要求,产生重大安全隐患,而这些隐患整改周期长、协调解决难度大。
(4)车辆违规加装CNG 气瓶行为严重。
自武侯区草金CNG 加气站发生违规加装非法钢瓶加气时发生爆炸事故以来,市加气站工作人员在加气前进行的检查工作中,陆续发现部分违规加装CNG 钢瓶的机动车辆。
4、事故分析结论加气站要确保作业场站的安全附件、安全联锁、安全保护装置处于完好状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防雷防静电及规定送检的仪器仪表要定期监测和送检;建立健全运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等台账。
加气站事故案例汇编概述

加气站事故案例汇编概述加气站是指为汽车充气提供服务的设施,由于汽车充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需求之一,因此加气站也遍布各地。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原因,加气站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将概述一些加气站事故案例,以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1.2024年上海加气站事故这起事故发生在上海加气站,原因是操作人员在充气过程中未正确关闭气阀。
由于气阀具有安全保护装置,未按要求关闭气阀可能导致压力过高,从而引发事故。
事故发生后,加气站的负责人员被追责,并加强了操作培训和安全检查。
2.2024年北京加气站火灾事故这起事故发生在北京加气站,原因是加气站未能及时检修设备,导致设备漏气引发火灾。
事故发生后,加气站被勒令停业整顿,相关责任人被追责。
该事故也引起了公众对加气站安全的关注,并推动了相关法规的改进。
3.2024年广东加气站爆炸事故这起事故发生在广东加气站,原因是加气站设备老化,未及时更换导致安全隐患。
事故发生时,加气站发生爆炸,造成多人死伤。
事故发生后,政府部门迅速行动,加强了对加气站的监管力度,并加速了旧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工作。
4.2024年山东加气站泄漏事故这起事故发生在山东加气站,原因是充气设备故障,导致气体泄露。
泄漏的气体与外部火源相遇,引发爆炸。
事故发生后,加气站进行了彻底的设备检修,并采取了更加严格的安全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加气站事故是由于人为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防止加气站事故的发生,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提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以及加强对加气站的监管。
此外,公众也应该提高安全意识,注意观察加气站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加气站的安全运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加气站事故案例汇编

加气站事故案例汇编1.2024年7月23日,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家煤矿加气站发生爆炸,导致15人死亡,30多人受伤。
案件调查结果显示,事故发生是由于加气站设施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加上操作人员不正当操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2024年3月15日,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一家加气站发生泄漏事故,导致4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加气站罐车泄漏,罐车驾驶员未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最终导致气体泄漏引发爆炸。
事故暴露出加气站的管理不善和设备维护不及时的问题。
3.2024年8月8日,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一家加气站发生火灾,导致2人死亡。
事故调查显示,加气站管理不善,存在火源和易燃物靠近的问题,加上贮存的燃气罐装满超标,一旦发生泄漏导致火源接触就会引发火灾。
4.2024年2月22日,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一家加气站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20多人受伤。
事故发生是由于员工操作不当,未按照操作规程和要求进行操作,其中一个员工在操作加气设备时犯了错误,导致气体泄漏并爆炸。
5.2024年5月10日,中国山东省济南市一家加气站发生气体泄漏事故,导致3人死亡。
事故调查结果显示,加气站设施老化,操作人员不具备足够的应急处理能力和经验,未能及时控制泄漏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
这些事故案例反映了加气站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设施老化、操作人员不规范、管理不善等。
为了防止加气站事故的发生,加气站经营者应该加强对设施的维护和升级,提高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掌握足够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技能。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加气站的监管和检查,确保加气站的设施安全,管理到位,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
加气站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所以加强对加气站的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加气站事故案例分享

加气站事故案例分享《加气站事故案例分享》嗨,朋友们!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加气站发生的那些事儿。
有一次啊,在一个加气站里,有个司机大哥自己就开始动手加气。
这可不得了,加气站的操作是有严格规定的,不能自己乱来呀!结果呢,操作不当,引发了泄漏。
那场面,真是惊险万分!幸好工作人员反应快,及时处理,才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再有一次,是因为设备老化出了问题。
加气站的设备那是要经常检查维护的,可这次就是疏忽了。
老化的零件出了故障,导致加气过程中发生了小爆炸。
虽然只是小爆炸,但也把大家吓得够呛。
所以说呀,在加气站里,无论是司机朋友还是工作人员,都得严格遵守规定,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
不能马虎,不能大意,不然真出了大事,后悔都来不及!大家都要平平安安的,好不好?《加气站事故案例分享》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来和你们唠唠加气站的事故。
有个加气站,来了一辆车,司机着急忙慌的,没等工作人员引导,就把车停得歪七扭八。
工作人员去提醒,司机还不耐烦。
结果加气的时候,因为车停的位置不对,管道连接出了问题,气体泄漏了不少。
这多浪费资源不说,还差点引发火灾呢!还有一次,是一个新员工培训没到位,对操作流程不太熟悉。
加气的时候弄错了阀门,气体一下子喷了出来。
周围的人都尖叫起来,还好有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迅速赶来处理,才化险为夷。
另外,有个加气站为了节省成本,使用了不合格的加气设备。
刚开始好像没啥事儿,可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
有一天,设备突然故障,发生了爆炸,整个加气站都受损严重。
这些事故告诉我们,加气站可不是能随便乱来的地方。
司机要守规矩,工作人员要专业负责,加气站的设备更要质量过关,定期维护。
大家都多上点心,才能让加气站变成安全的地方,你们说是不是呀?。
加气站事故案例汇总

案例一三起成都加气站案例1、事故经过2008 年2 月25 日,锦江区龙舟路成都公交压缩天然气有限公司成仁加气站天然气泄漏。
2008 年3 月6 日,金牛区营门口北一段151 号长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泄漏。
2008 年12 月28 日,一私家车在武侯区草金CNG 加气站加气时,钢瓶发生爆炸,造成站内部分设施和 3 辆机动车不同程度受损。
2、事故原因(1)高压储气罐排污阀连接管冲脱。
(2)违章指挥、违规操作更换储气罐压力表。
(3)违规加装的非法钢瓶。
3、事故分析上述事故的原因在于:(1)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培训不到位。
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法制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规操作,日常监管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技能知识,违章作业现象严重。
(2)安全设备、设施隐患严重。
一些企业未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设备设施的技术规范要求,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排查、分析、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完善本企业内部相关安全生产制度、预案、设施设备的检修方面缺乏必要的手段,安全设施经费投入不足,安全管理制度、工艺技术规程、设备、设施、储存场所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机器设备的维护、检修、保养状况不到位。
(3)CNG 加气站与周边建筑安全距离不足。
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造成部分企业与周边单位、居民建(构)筑物安全距离不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产生重大安全隐患,而这些隐患整改周期长、协调解决难度大。
(4)车辆违规加装CNG 气瓶行为严重。
自武侯区草金CNG 加气站发生违规加装非法钢瓶加气时发生爆炸事故以来,市内加气站工作人员在加气前进行的检查工作中,陆续发现部分违规加装CNG 钢瓶的机动车辆。
4、事故分析结论加气站要确保作业场站的安全附件、安全联锁、安全保护装置处于完好状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防雷防静电及规定送检的仪器仪表要定期监测和送检;建立健全运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等台账。
天然气加气站安全事故案例培训

加气站常见事故分类
拉断加气软管 车辆碰撞设备 车辆互相碰撞或撞人 火灾 爆炸
天然气爆炸预防与防护基本点
1、泄漏控制 2、火源管理 明火、高温表面、摩擦火花、电火花、静电、雷
电。。。 3、预防超压 4、控制灾害在局部范围内,减灾
减灾措施
避免车辆和人员过度集中 占据有利位置 佩戴劳保用品 控制灾害扩大
经验教训: 1、加气站车辆载人加气; 2、该CNG气瓶属于超期超限使用,加气前未做检查; 3、CNG气瓶安装不牢固。
案例3:郑州CNG加气站爆炸事故
2004年2月13 日12 时30 分许,大成出租车公司司机高
四行和王秀英分别驾驶出租车同时到丰庆路加气站, 共用一台加气机。加气站职工罗会喜负责为汽车加气。 加气前,高四行和王秀英对罗会喜说这两辆车都是新 罐,并把合格证和说明书给了罗会喜。加气过程中, 高四行听到车里发出响声,问是怎么回事,罗会喜说: “没事,新罐都是这样。”当加到12 立方米时发生爆 炸并起火,随即蔓延到加气站里面。罗会喜被当场炸 死,高四行、秦海彦(郑州市三环出租汽车公司司机)、 王守庆(郑州市秦兴出租汽车公司司机)等3 人受伤。
引发火灾在设备方面的原因分析 1. LNG 贮罐区域天然气泄漏报 警器安装位置不当或者是报警器 灵敏度不够,在发生天然气泄漏 的情况下,没有及时报警 2. LNG 贮罐区域没有紧急切断 的安全系统,这样在火灾情况下, 仍有大量的泄漏气体在参与燃烧。 1). LNG 贮罐底部管道系统的液 相管上没见到“紧急切断阀”, 因此没有实施:“泄漏-报警-关 闭出液管路”的自动切断功能。 2). LNG 贮罐区域没有“紧急切 断按钮”,在发生危险时,不能 人为启动紧急切断系统。
经鉴定,认定火灾原因为高四行驾驶的富康牌出租车
天然气加气站安全事故案例与安全法规学习

2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
充装单位应当建立充装前后的检查、记录制度, 禁止对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移动式压力容 器和气瓶进行充装。 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向气体使用 者提供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 瓶,对气体使用者进行气瓶安全使 用指导,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 求办理气瓶使用登记,及时申报定 期检验。
2 《安全生产法》解读
第五十一条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 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 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 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五十二条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 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 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 立的劳动合同。
第五十三条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 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 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经验教训: 1、加气站车辆载人加气; 2、。
案例2:郑州加气站爆炸事故
2004年2月13 日12 时30 分许,大成出租车公司司机高 四行和王秀英分别驾驶出租车同时到丰庆路加气站, 共用一台加气机。加气站职工罗会喜负责为汽车加气 。加气前,高四行和王秀英对罗会喜说这两辆车都是 新罐,并把合格证和说明书给了罗会喜。加气过程中 ,高四行听到车里发出响声,问是怎么回事,罗会喜 说:“没事,新罐都是这样。”当加到12 立方米时发生 爆炸并起火,随即蔓延到加气站里面。罗会喜被当场 炸死,高四行、秦海彦(郑州市三环出租汽车公司司机 )、王守庆(郑州市秦兴出租汽车公司司机)等3 人受伤 。
加气站事故案例汇总情况

案例一三起加气站案例1、事故经过2008 年2 月25 日,锦江区龙舟路公交压缩天然气成仁加气站天然气泄漏。
2008 年3 月6 日,金牛区营门口北一段151 号长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泄漏。
2008 年12 月28 日,一私家车在武侯区草金CNG 加气站加气时,钢瓶发生爆炸,造成站部分设施和 3 辆机动车不同程度受损。
2、事故原因(1)高压储气罐排污阀连接管冲脱。
(2)违章指挥、违规操作更换储气罐压力表。
(3)违规加装的非法钢瓶。
3、事故分析上述事故的原因在于:(1)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培训不到位。
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法制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规操作,日常监管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技能知识,违章作业现象严重。
(2)安全设备、设施隐患严重。
一些企业未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设备设施的技术规要求,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排查、分析、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完善本企业部相关安全生产制度、预案、设施设备的检修方面缺乏必要的手段,安全设施经费投入不足,安全管理制度、工艺技术规程、设备、设施、储存场所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机器设备的维护、检修、保养状况不到位。
(3)CNG 加气站与周边建筑安全距离不足。
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造成部分企业与周边单位、居民建(构)筑物安全距离不能满足相关规要求,产生重大安全隐患,而这些隐患整改周期长、协调解决难度大。
(4)车辆违规加装CNG 气瓶行为严重。
自武侯区草金CNG 加气站发生违规加装非法钢瓶加气时发生爆炸事故以来,市加气站工作人员在加气前进行的检查工作中,陆续发现部分违规加装CNG 钢瓶的机动车辆。
4、事故分析结论加气站要确保作业场站的安全附件、安全联锁、安全保护装置处于完好状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防雷防静电及规定送检的仪器仪表要定期监测和送检;建立健全运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等台账。
天然气加气站安全事故案例及安全法规学习课件

企业的制度和规程必须齐全、严密、具有可操作 性,并认真落实。
天然气加气站安全事故案例及安全法规学习
(4)加强管理,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生产单位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等环 节的基础工作。 经营单位的检查验收和销售记录等。 使用单位的使用登记、检验、检测、维护保养、 安全技术档案管理等。 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资 格,检验、检测报告,鉴定结论等。
2004年2月13 日12 时30 分许,大成出租车公司司机高 四行和王秀英分别驾驶出租车同时到丰庆路加气站, 共用一台加气机。加气站职工罗会喜负责为汽车加气 。加气前,高四行和王秀英对罗会喜说这两辆车都是 新罐,并把合格证和说明书给了罗会喜。加气过程中 ,高四行听到车里发出响声,问是怎么回事,罗会喜 说:“没事,新罐都是这样。”当加到12 立方米时发生 爆炸并起火,随即蔓延到加气站里面。罗会喜被当场 炸死,高四行、秦海彦(郑州市三环出租汽车公司司机 )、王守庆(郑州市秦兴出租汽车公司司机)等3 人受伤 。
天然气加气站安全事故及 安全法规培训
天然气加气站安全事故案例及安全法规学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案例1:东营CNG加气站爆炸事故
2007 年10 月16 日下午3:50 左右,东营市黄河路春河天 然气汽车加气站发生汽车加气罐爆炸事故,造成三亡两 重伤的严重伤亡事故。
3:50 分左右一辆黑色桑塔纳在加气时,不知为何原因发 生爆炸,桑塔纳车在自身炸烂的同时,后面的加气罐就像 一颗重型炮弹打到相邻的大面包车上,此时大面包也 正在加气,车上坐着大人孩子5 个人,加气罐从大面包车 的中后部横穿而过,出现了三亡两重伤的严重后果,开车 的姜海波因在车前面打车盖加气,才免遭其难。亡者吕 霞今年27 岁被炸的血肉横飞,当场死亡;亡者吕霞之父 也当场死亡;其母被炸伤送至医院抢救;吕霞之表弟 22 岁,双腿和胳膊多处骨折;亡者吕霞之侄儿,3 岁左右 ,送至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常见油汽火灾事故案例及分析

常见油汽火灾事故案例及分析近年来,油汽火灾事故经常发生,给人们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此类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本文将针对一些常见的油汽火灾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案例一:加油站爆炸事故2018年,某地一家加油站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时,加油站正常营业,一辆装满汽油的货车停靠在加油点上进行加油。
突然间,一股火苗从加油枪口喷出,随即引燃了货车的油箱,导致整个加油站发生了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分析:1. 加油站设备老化:加油站设备的老化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加油站的设备一般经常接触汽油等易燃易爆物质,长期使用会导致设备的老化,从而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
2. 货车安全措施不足:货车在加油时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导致汽油泄漏和火灾的发生。
对于装载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应强化安全管理,严格要求驾驶员和相关工作人员采取安全措施。
3. 管理不善:加油站管理不善,未能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导致事故的发生。
应对措施:1. 增加设备维护保养频次:加油站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2. 加强安全培训:对于从事加油行业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其对于使用和维护设备的安全意识。
3. 加强安全管理:加油站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并加强巡查和日常检查。
案例二:液化气罐爆炸事故某地一家小餐馆发生了液化气罐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时,厨房内正常烹饪,突然间,一声巨响传来,随即引发了火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分析:1. 未定期更换液化气罐:液化气罐是易燃易爆物品,其寿命一般为5年左右,过期的液化气罐易腐蚀损坏,造成泄漏或者爆炸事故。
2. 厨房通风不良:厨房内积聚的油烟在缺乏通风的情况下容易引发火灾并使液化气罐爆炸。
3. 餐馆管理不善:餐馆对于液化气罐的存放和使用管理不善,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加气站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经市安监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 管理处初步检查认定,爆炸是因压缩 机气缸冲顶,破损口瞬间压力过大, 进而引发了天然气泄漏爆炸。
(二)间接原因
丰禾路加气站设备房内又加装了两 间压缩机防爆房,“房子套房子”不 利于天然气的排放,容易增加房内气 体浓度。
(一)事故教训
损失惨重,一名当班员工死亡,社会影响 极坏。经营许可证被暂扣。
事故经过
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规定,卸车点与站内道路间的防火距离应不小于2 米,并加设隔离栏;同时,天然气加气站储气设 备间,采用开敞式和半开敞式厂房,有利于可燃 气体扩散和通风。调查中,很多加气站内停放的 天然气运输车辆与前来加气的车辆间没有任何隔 离设施,这边卸车那边加气。发生爆炸的丰禾路 加气站设备房内又加装了两间压缩机防爆房,对 此,一业内人士认为,“房子套房子”不利于天 然气的排放,容易增加房内气体浓度。同时,记 者发现大多数给车加气的司机没有将手机提前关 闭,有些甚至在站内打电话。
(二)防范措施
G拖车卸车点站内车辆应有有效隔离; 2.严格CNG加气站管理,教育用户加气期间禁 止打手机、抽烟等违章行为。
加气站压缩机故障引发的爆炸事故
——母站9月20日案例分析
事故经过
“嗵!”一声巨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2006年7月 6日早晨,某市丰禾路一加气站突然发生爆炸,火 焰翻腾着冲出设备房的屋顶。事故中,一名加气 站员工不幸身亡。 7月6日早晨7时40分左右,住在东村的李师傅被一 声巨响惊醒,接着屋外传来嘈杂的叫喊声、跑步 声。 李师傅冲出房门,一股臭味扑面而来,只见一墙 之隔的加气站房顶正冒着火焰。 十多分钟后,某市公安局消防支队五中队6辆消防 车鸣着警笛驶来。紧接着,屋顶上的彩钢板被揭 开,破损的气缸法门被紧急关闭,数股水柱喷向 错综复杂的管道。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 翻腾的火焰终被压灭。 在现场,记者看到地上竖立着的大小罐体都被熏 黑,房顶破损的彩钢板悬在半空,也成了黑色。
加气站事故案例解析汇总

案例一三起成都加气站案例1、事故经过2008 年2 月25 日,锦江区龙舟路成都公交压缩天然气有限公司成仁加气站天然气泄漏。
2008 年3 月6 日,金牛区营门口北一段151 号长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泄漏。
2008 年12 月28 日,一私家车在武侯区草金CNG 加气站加气时,钢瓶发生爆炸,造成站内部分设施和 3 辆机动车不同程度受损。
2、事故原因(1)高压储气罐排污阀连接管冲脱。
(2)违章指挥、违规操作更换储气罐压力表。
(3)违规加装的非法钢瓶。
3、事故分析上述事故的原因在于:(1)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培训不到位。
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法制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规操作,日常监管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技能知识,违章作业现象严重。
(2)安全设备、设施隐患严重。
一些企业未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设备设施的技术规范要求,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排查、分析、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完善本企业内部相关安全生产制度、预案、设施设备的检修方面缺乏必要的手段,安全设施经费投入不足,安全管理制度、工艺技术规程、设备、设施、储存场所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机器设备的维护、检修、保养状况不到位。
(3)CNG 加气站与周边建筑安全距离不足。
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造成部分企业与周边单位、居民建(构)筑物安全距离不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产生重大安全隐患,而这些隐患整改周期长、协调解决难度大。
(4)车辆违规加装CNG 气瓶行为严重。
自武侯区草金CNG 加气站发生违规加装非法钢瓶加气时发生爆炸事故以来,市内加气站工作人员在加气前进行的检查工作中,陆续发现部分违规加装CNG 钢瓶的机动车辆。
4、事故分析结论加气站要确保作业场站的安全附件、安全联锁、安全保护装置处于完好状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防雷防静电及规定送检的仪器仪表要定期监测和送检;建立健全运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等台账。
加气站事故案例概述

加气站事故案例概述加气站事故是指在加气站(也称气体充装站、汽车加气站)发生的意外事件,其特点是与液化气体充填、储存、搬运和使用相关。
加气站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加气站事故案例。
1994年中国甘肃白银加气站事故1994年1月6日,中国甘肃省白银市加气站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当天下午,由于操作失误,加气站罐车在充气过程中发生爆炸,导致气体泄漏并引发大火。
火势迅速蔓延,烧毁了加气站和周边的建筑物。
事故造成13人死亡,7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元。
2003年美国佛罗里达州丹顿海滩加气站事故2003年7月29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丹顿海滩加气站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意外事故。
当天,一辆加气站罐车在充气过程中突然起火,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事故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
当地政府紧急疏散附近的居民,并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和修复工作。
2024年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科瓦莱姆加气站事故2024年10月30日,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科瓦莱姆加气站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气体泄漏事故。
事故发生时,加气站罐车正在充气,突然发生泄漏,导致大量液化气体在瞬间散布到周围的空气中。
大量气体迅速蔓延,导致附近的建筑物和车辆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
事故造成18人死亡,45人受伤,数十辆车辆损毁,大批建筑物被烧毁。
1.操作不当:操作人员在加气过程中存在疏忽大意、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等问题,导致意外发生。
2.设备故障:加气站的设备不合格、老化或者维护不当,容易发生故障和事故。
3.安全措施不足:加气站在安全措施上存在缺陷,如消防设备不完善、安全警示不明显等,导致事故后果更加严重。
为了预防加气站事故的发生,应当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1.加强人员培训:对加气站的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加气站的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3.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加气站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巡检和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CNG加气站加气软管拉断事故案例分析

谢谢
CNG加气站加气软管拉断事故
2015年11月9日
案例一:CNG母站加气柱被拉断漏气事故
事故经过: 2007 年 9 月 25 日下午 15 时 59 分,某公司槽 车在 CNG 母站加气岛充装,槽车司机明知
槽车正在加气,在未检查槽车加气胶管是
否卸下的情况下,将挂车连接车头收起支 腿并发动车辆,将加气机拖出约 3 米多远,
致使加气机高压输气管被拉断,造成天然
气泄漏。加气站站长及操作工及时关闭槽 车车体阀门和压缩机出口输气阀门,制止
了泄漏。事故造成加气柱破碎、散落,幸
未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一:CNG母站加气柱被拉断漏气事故
事故原因分析:
1、槽车后车门断气制动阀门失效,未起制动保护作用。 2、驾驶员为新招驾驶员,于2007年 9月18日上岗。在9月25日当 天疲劳操作,思想麻痹,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在明知槽车正在加 气时,强行开车是导致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案例三:重庆公交车扯断加气枪事故
事故经过:
2010年11月8日6时40分,沙坪坝区白鹤林加气站内,一台正在作 业的加气机气枪管道意外断裂,导致高压气浪瞬间“爆炸性”冲出, 将3辆公交车车窗玻璃大面积震碎,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三:重庆公交车扯断加气枪事故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后调查,加气站员工插枪后远离了加气机,没对加气过程 进行监控,并且该车司机疏忽大意未对该车进行手刹制动,致使车 辆溜动,拉断加气枪软管,幸好加气机装有紧急拉断装置,未导致 加气机受损。
3、驾驶员与操作工的操作流程划分不清也是一个原因。该站允 许司机、押运自行摘枪。
LNG加气站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LNG加气站典型事故案例分析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液化天然气(LNG)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替代物。
LNG加气站作为LNG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能源保障作用。
然而,由于LNG加气站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发生事故的概率虽然较低,但潜在的危害仍然不容忽视。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典型的LNG加气站事故案例,来深入了解LNG加气站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关应对措施。
事故案例:城市一家LNG加气站发生了一起较为严重的事故。
当时,加气站在进行LNG卸车作业时,由于操作人员疏忽,导致卸车泵未关闭。
同时,加气站内部的燃气检测仪器出现故障,无法及时发现泄露的LNG气体。
当卸车泵故障未及时处理的情况下,LNG气体积聚到一定浓度,引发了爆炸,造成多人伤亡和财产损失。
分析:从这个典型事故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的结论:1.操作人员疏忽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LNG加气站的操作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卸车作业、气体检测、泄漏处理等。
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事故。
2.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会增加事故风险。
加气站内的燃气检测仪器是及时发现泄露气体的关键设备,如果维护保养不到位,或者定期检修不及时,将导致设备故障,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LNG气体泄露引发爆炸是LNG加气站事故的重要危险源。
LNG为液态,一旦泄露到空气中,会迅速蒸发并形成可燃气体,具有较大的爆炸范围和破坏力。
应对措施:针对以上结论,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应对措施来降低LNG加气站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1.强化操作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
加强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特别是针对LNG加气站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2.加强设备维护和定期检修。
定期检查、清洁和维护加气站内的仪器设备,确保仪器正常运行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安装和使用有效的气体检测仪器。
在LNG加气站内部和周边区域安装和使用高灵敏度、可靠性的气体检测仪器,及时发现LNG泄露和积聚的情况,并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加气站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加气站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案例回顾2018年8月20日,某城市的一家加气站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造成了数十人伤亡和大量财产损失。
据初步调查,该起火灾是由加油机泄漏引起的。
事故发生后,城市相关部门展开了调查工作,一系列问题浮出水面:加气站是否符合安全规定?是否存在管理漏洞?火灾应急预案是否得当?通过对该起事故进行分析,探讨加气站火灾事故的原因、预防与应急对策,以期能够引起有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二、事故原因分析1.加油机泄漏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该起加气站火灾是由加油机泄漏引起的。
加气站的加油机是加油站最为关键的设备之一,若加油机发生泄漏,很容易引发火灾,对人员和财产造成重大伤害。
加油机泄漏的原因可能有: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等。
2.管理漏洞加气站的管理是否得当也是造成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加气站的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关操作资质、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是否重视设备的维护与检查等。
管理漏洞可能导致企业对安全风险的漠视,从而造成火灾事故。
3.安全规定不符调查发现,该加气站存在一些安全规定不符的情况,比如消防设施不完善、防护措施不到位等。
这些不规范的安全措施可能会在火灾发生时加剧事故的后果。
三、预防对策1.加气站应加强设备维护加气站应加强对关键设备的维护管理,定期对加油机、储气罐等关键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老化、泄漏等原因引发火灾事故。
2.加气站应加强管理力度加气站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操作资质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使其充分了解和熟悉加气站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提高对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3.加气站应落实安全规定加气站应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定来进行设施的建设和消防设备的配置,确保设施和设备的完善,并加强对安全规定的宣传和维护,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应急对策1.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加气站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对火灾事故的处置流程和紧急救援措施进行详细规定,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确保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CNG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1. 事故案例1995年,川东某CNG加气站一钢瓶炸裂并飞至50m远,由此还引起钢瓶库的15支钢瓶发生喷射燃烧,焰柱高达20余米。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自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三年时间内,四川省的六个CNG加气站先后有8个钢瓶产生爆炸事故;此外,2004年7月10日在成都、2004年12月13日在郑州分别发生车用复合材料气瓶爆裂事故。
这几起典型的CNG加气站火爆事故,集中反映了火灾、化学及物理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超压的严重危害性。
2. 事故原因通过分析研究CNG运作过程中的事故案例,分析CNG站发生火灾和钢瓶发生燃烧爆炸的直接和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钢瓶的材质问题。
首先,通过对CNG钢瓶的抽样检验和对爆炸钢瓶的宏观检查,断口扫描、电子控针和X射线质谱分析发现,钢瓶材料的抗拉强度值偏高,屈强比偏大,塑性指标偏低,说明强度高而塑性差;其次,通过对钢瓶材质的纯净度分析得知,部分CNG钢瓶中的有害杂质元素(如S、P、0)的含量超过了安全技术要求的控制指标,即S、P含量>0.01%;第三,钢瓶在制造工艺上存在问题,由于目前此类钢瓶生产的专门厂家装备及技术水平和CNG专用钢瓶的制造工艺所限,一些钢瓶的表面存在气泡、裂纹、结疤、折叠、分层、夹杂、光洁度、麻点和凹坑等较为突出。
表明这些钢瓶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和制造精度难以满足技术要求,更不可能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同类钢瓶相提并论。
(2) CH4的气质问题。
实质上是介质中的H2S和游离水问题。
天然气目前有深层和浅层两种,无论使用未经脱硫的浅层天然气还是使用经过脱硫的深井天然气,H2S的含量一般都控制在20mg/Nm3以下,而总硫化物的含量则控制在270mg/Nm3左右。
这个控制指标仅适合于工业与民用燃气的输配气系统,而不适合于CNG的运行设备。
这是因为,若CH4中的游离水尚未脱净(实际也不可能脱净)的情况下,硫化物中的H2S则是导致钢瓶积水腐蚀的祸根。
中石化-近几年国内天然气加气站安全事故案例汇编及教育培训材料

在加气母站槽车加气岛加气,槽车司机
明知槽车正在加Biblioteka ,在未检查槽车加气 胶管是否卸下的情况下,将拖挂放下连
上车头并发动车辆,将加气机拖出约3米
多远,致使加气机高压输气管被拉断, 造成天然气泄漏。当时加气站站长及操
作工及时关闭槽车车体及加气机输气阀
门,制止了泄漏。加气机严重破碎、散 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四:加气站内压缩机汽缸冲顶事故
事故经过:
2006年7月5日7 时 40 分左右,西安市丰禾路一加气站突然发生 爆炸,火焰翻腾着冲出设备房的屋顶,浓烟腾空,设备屋顶上的彩钢 板被揭开,压缩机房内地上竖立着的大小罐体都被熏黑。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翻腾的火焰终被压灭。 事故中,一名加气站员工不幸身亡。
深层原因分析:
车用钢瓶是加气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在材料、安装、 使用、检验、气质质量、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动 态管理上的难度极大,一时间成了“谈瓶色变”的流动炸弹,一旦 出现事故,造成的人、财、物损失极大,社会影响无法估量。
车用钢瓶管理
内部管理
外部管理
钢 瓶 采 购
气 改 安 装
案例十、复合材料钢瓶发生爆炸
26
案例十、复合材料钢瓶发生爆炸
事故原因分析:
成都市安办、市质监局专家对爆炸的复合瓶进行了初步勘察,爆 炸的复合瓶只剩下约70 厘米长的尾部,发生爆炸的具体点位在复合 瓶的瓶口附近,现场专家分析,复合瓶长约1.1 米,爆炸点在瓶口 20 厘米处。 专家称:“初步分析这次爆炸出在由玻纤制成的复合材料瓶上, 应强制安装钢瓶。”
案例四:加气站内压缩机汽缸冲顶事故
事故原因分析:
该站为一标准站,通过管道气压缩后对汽车进行加气。 经西安市安监局危险品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处初步调查认定, 爆炸是因压缩机汽缸冲顶(即汽缸密封垫片破损),破损口瞬间压 力过大,进而引发了天然气自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三起成都加气站案例1、事故经过2008 年2 月25 日,锦江区龙舟路成都公交压缩天然气有限公司成仁加气站天然气泄漏。
2008 年3 月6 日,金牛区营门口北一段151 号长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泄漏。
2008 年12 月28 日,一私家车在武侯区草金CNG 加气站加气时,钢瓶发生爆炸,造成站内部分设施和 3 辆机动车不同程度受损。
2、事故原因(1)高压储气罐排污阀连接管冲脱。
(2)违章指挥、违规操作更换储气罐压力表。
(3)违规加装的非法钢瓶。
3、事故分析上述事故的原因在于:(1)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培训不到位。
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法制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规操作,日常监管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技能知识,违章作业现象严重。
(2)安全设备、设施隐患严重。
一些企业未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设备设施的技术规范要求,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排查、分析、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完善本企业内部相关安全生产制度、预案、设施设备的检修方面缺乏必要的手段,安全设施经费投入不足,安全管理制度、工艺技术规程、设备、设施、储存场所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机器设备的维护、检修、保养状况不到位。
(3)CNG 加气站与周边建筑安全距离不足。
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造成部分企业与周边单位、居民建(构)筑物安全距离不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产生重大安全隐患,而这些隐患整改周期长、协调解决难度大。
(4)车辆违规加装CNG 气瓶行为严重。
自武侯区草金CNG 加气站发生违规加装非法钢瓶加气时发生爆炸事故以来,市内加气站工作人员在加气前进行的检查工作中,陆续发现部分违规加装CNG 钢瓶的机动车辆。
4、事故分析结论加气站要确保作业场站的安全附件、安全联锁、安全保护装置处于完好状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防雷防静电及规定送检的仪器仪表要定期监测和送检;建立健全运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等台账。
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真正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企业日常管理之中。
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此外还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使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掌握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范,依法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做到依法生产、安全生产。
案例二宜宾CNG 加气站储气井爆炸案1、事故经过2005 年7 月18 日夜,宜宾某CNG 加气站储气井发生爆炸。
埋入地下的几十米钢管全部飞向天空,然后分成数段砸向地面,所幸无人员伤亡,钢管落入隔壁的修造厂,造成数辆车辆受损。
2、事故原因(1)钢管严重腐蚀,造成钢管壁厚减薄,承压能力下降,引起爆炸。
(2)固井和钢管防腐存在缺陷,未能防止钢管有效的防止腐蚀。
3、事故分析储气容器分为瓶储式、罐储式和井储式。
从应用范围看,地下储气井应用范围最广;从发生故障概率看,储气瓶组发生故障概率最高,储气罐次之,储气瓶组最低。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储气容器,其内部压力都在25~30MPa,均属高压容器。
储气容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储存的天然气气质不佳;储存容器的材料不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地下储气井的无损探伤和缺陷补救问题尚未解决;大部分储气容器内没有安全阀,地面没有监测系统。
4、事故分析结论储气井材质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储气井尽量选用耐“氢脆”的材料,储气井井管应进行外壁防腐;防止与地下水中的酸、碱等腐蚀性介质长期接触,产生严重的外腐蚀,造成爆管事故。
加强储气井无损探伤和缺陷补救问题技术的研究;按照有关标准要求,地下储气井每隔6 年就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案例三郑州丰庆路加气站气瓶爆炸事故1、事故经过2004 年2 月13 日中午12 时,郑州市丰庆路汽车加气站,郑州大成出租车公司司机高四行驾驶豫AT6894 富康车和另一位驾驶出租车司机王秀英于丰庆路加气站加气时气瓶突然爆炸。
加气站内共停放9 辆汽车,其中富康出租车5 辆,公交车4 辆。
豫AT6894 富康车位于东侧北端第二车道处,其左后侧全部因爆炸炸开,车头完好,该车顶炸飞至东南侧 3.4 米处,左侧后门炸飞至4.2 米处,车内天然气气瓶底座炸飞至西北侧17.3 米处。
充装工罗某卧在豫AT6894 车尾左侧,身体被烧焦。
2、事故原因充装工违反操作规程进行充装作业。
3、事故分析(1)加装部技术主管,未按照生产厂家的安装规定要求对气瓶抽真空,对事故的发生应负直接责任;(2)改装有限公司负责人,工作失职,没有受过安全培训,对安装工人是否受过培训不清楚,对事故的发生应负一定的责任。
4、事故分析结论应做到的防范措施:(1)加强气瓶改装企业的监管力度,各岗位人员应按相关要求培训,持证上岗;(2)加强加气站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对情况不明的气瓶禁止加气。
案例四西安加气站爆炸事故1、事故经过2006年7月5日早晨,西安市丰禾路一加气站突然发生爆炸,火焰冲出设备房的屋顶。
事故中,一名加气站员工身亡。
2、事故原因天然气压缩机汽缸冲顶,破损口瞬间压力过大,进而引发了天然气自燃。
3、事故分析压缩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压缩机间泄漏量较大;润滑油泄漏量较大,在对车用气瓶检测过程中,发现不少气瓶中有润滑油残留物;排气温度高,在有的压缩机上未设置超温报警停机装置。
4、事故分析结论提高压缩机质量应做到:(1)压缩机外露运动部件应设置防护装置。
(2)压缩机应符合防爆、防雷标准,各类阀门应安全可靠;压缩机组现场电气和电路系统防爆等级应符合GB383611 的规定且有防爆措施;静电接地和压缩机、驱动机接地装置应可靠,防雷装置应工作可靠。
(3)压缩机各类阀门必须可靠;安全阀开启压力应合格,止回阀关闭应可靠。
(4)压缩机中气体压力或润滑油压超限时能进行声光报警;压缩机各级排气温度及润滑油温度超限时应能进行声光报警。
案例五自贡天然气加气站爆炸事故1、事故经过1995 年9 月29 日,四川自贡富顺华油公司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发生爆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
2、事故原因钢瓶泄漏燃烧。
3、事故分析站内工艺过程处于高压状态,工艺设备容易造成泄漏,气体外泄可能发生地点很多,管道焊缝、阀门,法兰盘、气瓶、压缩机、干燥器、回收罐,过滤罐等都有可能发生泄漏;当压缩天然气管道被拉脱或加气车辆意外失控而撞毁加气机时会造成天然气管道被脱或加气车辆意外失控制而撞毁加气机时会造成天然气大量泄漏。
泄漏气体一旦遇引火源,就会发生火灾和爆炸。
4、事故分析结论储气容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储存的天然气气质不佳;储存容器的材料不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
储气瓶的最大储气压力为25MPa,设计压力应大于工作压力,并保持一定的设计冗余。
案例六遂宁市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喷射燃烧事故1、事故经过1995 年10 月7 日,四川省遂宁市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发生喷射燃烧,火焰柱高达20 余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 万余元。
2、事故原因:钢瓶质量问题。
3、事故分析压缩天然气加气站技术要求充装站的压缩机必须加压至25MPa 以上,才能将天然气压缩到钢瓶内,这是目前国内可燃气体的最高压力贮存容器。
若钢瓶质量或加压设备不能满足基本的技术要求,稍有疏忽,便可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
系统高压运行容易发生超压,系统压力超过了其能够承受的许用压力,最终超过设备及配件的强度极限而爆炸或局部炸裂。
4、事故分析结论进入气瓶的CNG 气质必须符合要求;增压后进入储气装置及出站的压缩天然气的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车用压缩天然气》GB18047 的规定。
案例七绵阳地方天然气公司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爆炸事故1、事故经过1995 年8 月12 日,四川绵阳地方天然气公司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给钢瓶充气时而发生爆炸并起火成灾。
2、事故分析结论脱水工序处理不净。
3、事故分析结论在天然气中的游离水未脱净的情况下,积水中的硫化氢容易引起钢瓶腐蚀。
从理论上讲,硫化氢的水溶液在高压状态下对钢瓶或容器的腐蚀,比在4MPa 以下的管网中进行得更快、更容易。
目前,CNG 气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出站CNG 的含水量过高。
在GB18047《车用压缩天然气》的所有技术要求指标中,水露点是最重要的一项指标。
但实际监测发现,有的加气站的出站CNG 的含水量超过80ppm,有的在70-80ppm,普遍的含水量都在50~60ppm。
出站CNG的水露点超过GB18047 技术要求规定的85%。
(2)出站CNG 的硫化氢含量过高。
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认为可导致井管出现“氢脆”的硫化氢浓度与储存气体的压力有关,并有近似对数线性反比关系,储存气体的压力越大,不发生“氢脆”的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越低。
CNG 储存装置属于高压容器。
在车载气瓶最高工作压力为20MPa 条件下,不发生“氢脆”的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约为15ppm;在储气井的最高工作压力25MPa 条件下,不发生“氢脆”的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约为12ppm。
严格执行GB18047 是可以避免“氢脆”的,但据调研,大约有45%的加气站在线监测硫化氢超标。
(3)气质在线监测装置问题。
据调研,45%的加气站没有安装微量水分分析仪等监测设备;42%的加气站没有安装硫化氢在线监测设备。
有些加气站即使安装了在线检测仪,由于没有法定监测单位,没有明确规定的监测周期,不少装置建站时候装上后,就再也没有校验标定过,形同虚设。
4、事故分析结论要提高CNG 加气站气质,应采取以下措施:(1)要提高分子筛耐热耐压性能。
目前的脱水装置,由于分子筛的耐热强度差,再生气体加热温度只能控制在230℃以下,所以CNG 中的水含量极易超标。
因此,当前首先应找中解决脱水装置分子筛的耐高温、耐高压的问题,再解决脱水装置的其他各项参数匹配问题。
(2)接触CNG 的设备应尽量选择抗“氢脆”性能较好的材质。
(3)应对CNG 的含水、含硫量进行监测;如条件允许,可对整个加气站建立实时安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