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找规律设计理念1、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
因此,我在这节课中有意识地利用学生身边或感兴趣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从疑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增长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教学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我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在猜一猜、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中,体验感悟规律,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并从课堂上得到成功的快乐。
3、本节课的设计,以推动学生自我发展居多,创设学生主动自学、积极探索的自学氛围,培育学生的观测、悖论、推理小说和语言表达能力。
4、本节课的设计中注意各科知识间的整合,如:让同学们做有规律的动作,是与音乐课的整合,让学生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则是与美术课的整合。
这样把数学课与艺术交融,让数学学习更加愉快,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并非枯燥乏味,数学学习是如此生动活泼、快乐有趣。
学情与教材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大,经验太少,但是就是乐意拒绝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本节课著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多样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唤起他们的自学兴趣,为实行技术创新教育奠定较好的基础。
《打听规律》就是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教学(人教版)下卷第7单元的内容,就是“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也就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崭新变化。
单元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5--91页例1―例5。
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序,独立自主重新认识直观的排序规律,并能够根据规律表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抹颜色、挂学具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动手能力和技术创新意识。
3、在经历找寻规律过程中,体验规律的美和缔造的欢乐。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找规律》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找规律》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找规律》教学设计学习内容:简单的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能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培养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通过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点:理解“规律”含义,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主题图> 、幻灯片、图片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出示两幅水果图:一幅图是有规律排列的,另一幅图是杂乱无章放置,让学生说一说哪一幅图好记忆,并说明原因。
师总结归纳,肯定生有道理的解答。
强调有规律摆放的图形便于记忆。
有规律摆放的事物不仅便于记忆,还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生活中处处有规律,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找规律”。
(揭示主题)【设计意图:水果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猜图片制造冲突,让学生产生质疑,从而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例1——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观察情景主题图:(1)情景主题图中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2)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揭示:图中的人和物都是按规律排列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2、小组合作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主题图中的各种规律。
并理解“规律”。
请把你找到的小秘密悄悄告诉小组同学: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及方法。
学生展示:图中彩旗的排列规律是:()图中彩花的排列规律是:()图中灯笼的排列规律是:()图中小朋友的排列规律是:()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用笔圈出彩旗、彩花、彩灯、小朋友重复的部分。
教师用课件闪光灯一组一组圈出进行验证。
3、总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的。
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冀教版
《11~20各数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3、64页。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摆小棒、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中,经历认识“10个一是一十”的过程。
2、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会用计数器表述11~20各数。
3、在摆小棒的活动中,体验把10个一看成十的意义,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会用计数器表述11~20各数。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12枝铅笔,一个计数器。
学生准备小棒和橡皮筋。
教学方案:
铅笔,先让
现××同学和直接进入下一环节。
价。
最后使学10
一起,再放
根小棒,
10
是一十”
捆小棒是
们也可以把这
个一,板书:
利于学生理解。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人教版
《七、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钟面的组成部分,了解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
2.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4.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从小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及整时。
教学难点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钟。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
谜语:溜溜圆,光闪闪,两根针,会动弹。
一根长,一根短,滴答滴答转圈圈。
(打一物品)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中的“它”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1.认识钟面。
出示实物钟。
(1)请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长针、短针、数字。
)(2)明确: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3)仔细观察:都有哪些数字,是怎样排列的?(有1~12,是按从小到大顺时针转圈排列的。
)(4)可引导说出长针、短针都是按数字的排列顺序运转的。
(5)这2根针是怎样走动的?哪根针快哪根针慢?(朝着同一方向走,分针快,时针慢。
)2.认识整时。
多媒体出示3个钟面:师:谁能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并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看的?整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的指向各有什么特点?(分针都指向12,8时时针就指向8,3时时针就指向3,6时时针就指向6。
) 同桌互相讨论:你准备怎样认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请大家用自己手中的学具钟拨出7时、11时。
3.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
(1)介绍用汉字“时”表示的方法。
(板书:8时、3时、6时)(2)介绍数字表示法。
出示8∶00电子钟,要求学生观察电子钟是怎样表示时间的。
问:这是什么?这种表示法有什么特点?(3)小结: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边是个2个“0”,冒号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练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7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找规律(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拼摆、涂色等活动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投影出示:一串美丽的珠子图。
师:有一串珠子,不小心断了,丢失了一颗珠子,你知道丢失的是哪一颗珠子吗?请你猜猜看。
让学生猜一猜,猜对的要给予表扬。
老师还要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有规律的事物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找规律。
(出示课题)2.猜图形。
□○□○□○□师:猜一猜,最后一个图形是什么?生:○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因为这排图形是按规律排列的。
生2:因为□后面的是○。
生3:因为这一排图形是按□○重复出现的,○在后面。
师:有道理!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出示课题)二、新课讲授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出示例1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生1:新年要到了,同学们把教室布置得非常漂亮。
生2:有彩旗、灯笼和花朵。
生3: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放的?生:不是,是有顺序的。
师:对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
今天我们就来找其中的规律。
(出示课题)2.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认识彩旗图的规律。
课件演示:彩旗一面一面地闪动。
师:从画面上,你发现了什么?生1:第1、3、5、7、9……面旗子的颜色一样,第2、4、6、8、10……面旗子的颜色一样。
生2:小旗是按照黄色、红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
生3:小旗的规律是1面黄色、1面红色,又1面黄色、1面红色重复出现的。
生4:小旗的规律是按照“黄色、红色”重复排列的。
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彩旗图的规律是按“黄色、红色”重复排列的。
师:猜一猜,最后面这面没有涂色的旗会是什么颜色?生:是黄色的。
数学一上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教案
数学一上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小小运动会活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学习数学概念,如数量比较、数集合操作等。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准备1.运动场或者体育馆2.活动器材:跳绳、篮球、足球等适合室外运动的器材3.打印好的活动卡片4.讲台或者投影仪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活动(5分钟)首先,教师介绍今天的主题:小小运动会。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告诉学生今天的活动将结合数学概念进行。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准备活动卡片(10分钟)教师将预先准备好的活动卡片分发给学生。
每个卡片上都会标有一个数学题,学生需要在活动中完成相应的题目。
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套活动卡片。
第三步:分组竞赛(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均匀分配。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班级等因素来确定分组方式。
安排各小组在不同的活动场地进行竞赛。
第四步:活动一:跳绳比赛(20分钟)首先是跳绳比赛。
学生们根据自己所抽到的活动卡片上的数学题目来确定跳绳的方式和次数。
每个小组完成跳绳后,计算出总共完成的次数。
教师记录下每个小组完成的次数,并对每个小组进行排名。
第五步:活动二:篮球比赛(20分钟)接下来进行篮球比赛。
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数学题目要求,进行篮球射门。
每射进一个篮球,小组获得相应的得分。
每个小组完成后,教师进行得分统计并排名。
第六步:活动三:足球比赛(20分钟)最后进行足球比赛。
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进行传球、射门和守门等活动。
每个小组完成后,统计得分并排名。
第七步:总结归纳(10分钟)根据各小组的得分情况,教师对学生们的表现和成绩进行总结并进行点评。
引导学生思考,比较不同题目背后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提醒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活动,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1.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收集学生在活动中完成的数学题目。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教案:认识数字的奇偶性
篇一:数字的奇偶性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教案:认识数字的奇偶性,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
通常在学生数学学习的第一年就会介绍这个概念,这也为后面的数学知识打下了基础。
奇数和偶数是几乎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知道的概念,但是许多人却不知道奇数和偶数的真正定义是什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什么是奇数和偶数、怎样识别奇数和偶数以及为什么奇数和偶数对我们的生活十分重要。
一、什么是奇数和偶数我们知道,在数学中,数字被分为两类:奇数和偶数。
奇数指的是除以2有余数1的数字。
例如,1,3,5,7,9等都是奇数。
偶数则是除以2余数为0的数字。
例如,2,4,6,8,10等则是偶数。
二、识别奇数和偶数要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要学会识别奇数和偶数。
这里有几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快速识别,可以帮助你较快地区分奇数和偶数:1. 以数字5为例,我们可以很快地识别它是一个奇数,因为它除以2的余数为1。
2. 我们还可以数一数一个数字的个数来判断它是奇数还是偶数。
偶数的个数必须是偶数或者0,而奇数的个数必须是奇数。
3. 另一个方法是查看数字的个位数。
如果个位数是0、2、4、6或8,则数字为偶数;如果个位数是1、3、5、7或9,则数字为奇数。
以上三个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轻松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识别奇数和偶数,避免错误。
三、为什么奇数和偶数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奇数和偶数有很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购物时,如果价格是奇数,我们往往会觉得它比偶数更高。
商家通常会将价格设为偶数来让消费者感觉更便宜。
同样地,在交通规则中也有奇偶性的体现。
例如,在红绿灯交替闪烁时,红灯往往持续时间更长,这也是因为人们将奇数视为更长的时间。
在几乎所有的日常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奇数和偶数的身影:例如,场地、器具、盘子等的数量,都是基于奇偶性的原则建立的。
总结认识数字的奇偶性是小学数学的基础,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有助于孩子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第七单元找规律教学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第七单元找规律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通过观察、归纳和推理找出规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和推理找出规律。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有规律的数字或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规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归纳和推理找出规律,并向全班汇报自己的发现。
3、讲解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教给学生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递增规律、递减规律、交替规律等。
4、练习和巩固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方法和技巧找出规律,并相互交流、讨论。
5、拓展延伸教师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找出更复杂的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规律,直观生动地呈现给学生。
2.实物教具:例如数字卡片、图形拼图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规律的变化。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讨论,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
五、教学评价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找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交流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归纳和推理能力的发挥。
3.作业评价: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看是否能够独立找出规律,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辅导。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并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教学反馈,做到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中获益。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教案:数学小能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教案:数学小能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难懂、陌生的概念。
但是,只要掌握了数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我们就能变成数学小能手,轻松应对各种难题!一、教学目标本单元主要着重学习比大小,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比大小的定义,并掌握比大小的方法。
使学生逐渐了解数字的大小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比大小的方法和技巧,在生活中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大小比较。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游戏及实际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数字比大小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1.认识数的大小: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了解数字有大小之分,让学生掌握用数字比较大小的方法。
2.听说看数:在日常生活中,给学生提问和提示,让学生通过主观认知来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3.以少胜多:通过数量游戏,让学生能够通过游戏习得比较多少的方法,并掌握整数的个位、十位、百位等位数分解的方法。
4.找规律:通过找规律游戏,让学生掌握逐次加减的方法,并能够快速运算算术表达式。
5.脑筋急转弯:通过脑筋急转弯游戏,让学生掌握思维灵活、快速应对复杂情境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本单元教学主要采用讲授、讨论、练习、游戏等方法进行。
1.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叫学生明白数的大小大小的关系,并且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2.讨论: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增加学生的思考,了解比大小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练习:通过选择练习、填空练习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快速提升对数的大小关系的理解。
4.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比大小的比较,提高学生的视觉效果及思维能力,提高对数的认识能力。
六、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包括板书、PPT等。
七、教学效果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比大小的方法及技巧,在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大小,并且能够熟练掌握整数的个位、十位、百位等位数分解的方法。
同时,通过游戏及实际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数字比大小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案)第七单元 9的分与合-一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七单元 9的分与合-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正确区分“九分”和“九合”,掌握九分之几和九合几的含义。
2.能灵活运用“九分”和“九合”进行计算。
3.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九分之几和九合几的含义。
2.在游戏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数学教材、磁带、课件、班级黑板、白板、橡皮、尺子等。
素材:几张点数卡片。
时间:90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节:自学课文1.引入通过一幅九九乘法表的图片,在班内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对该单元内容已有所了解。
2.课文自学(1)教师为学生呈现出“九分之几”和“九合几”的含义演示(首先,对“九分之几”进行讲解:九个分之几的意思,你能自己解释吗?为帮助学生了解“九分之几”的意义,教师拿出几张印有小数的点数卡片,并且分发给学生进行操作,以此让学生掌握九分之几的含义。
(2)教师再讲解一下“九合几”的含义(询问学生们九合几的含义,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帮助他们尽快理解这个概念。
),然后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际体验“九合几”的含义(先让学生使用点数卡片来完成一个小游戏:一共有27个点数卡片,将它们分成三等份,每一份的点数加起来必须是九,迫使他们思考“九合几”的概念。
)。
3.检测学习效果让学生主动演示他们刚才学到的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第二节:课堂辅导1.复习上课内容学生回答问题:“九分之几”和“九合几”的含义是什么?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下吗?2.课堂针对学生问题分组辅导教师分出几组同学,让它们互相讨论并一起完成一个小游戏,这个游戏需要把27个不同的点数卡片分成三个部分,每一部分中卡片的点数加起来都是9,这个游戏需要他们集思广益,合作完成,从而培养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3.检测学习效果让学生再次演示他们上课拿到的知识,教师对他们进行一些点评,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教案:探究数字里的规律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教案:探究数字里的规律引言数字是数学的一种基础元素。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究数字中的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数字的内涵和外延,更好地应用数字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在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们探究数字里的规律。
本文将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一些实际案例,从多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探究数字里的规律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探究数字里的规律的重要性数字是人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探索宇宙的一种重要工具。
它们既可以表示数量,又可以表示比例、大小、比较等。
明确数字中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数字,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字背后的逻辑。
对于学生而言,探究数字里的规律有以下重要意义:1、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探究数字里的规律需要考虑数字之间的变化关系,需要能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2、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字的规律背后有着一定的逻辑性,学生通过探究数字里的规律,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水平。
3、增强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探究数字里的规律,可以发现数字之间的神奇之处,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挑战和刺激,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探究数字里的规律的方法1、实例分析法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很多经典的数字规律都是通过某些实例而得到的。
探究数字规律时,可以先找到一些数字实例,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求出其规律,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比如,1,3,5,7,…,其中每个数都是比前一个数大2。
又如,9,11,13,15,…,其中每个数都是比前一个数大2。
这两个序列中,每个数字之间都有着比较明显的规律,通过依次比较每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掌握数列之间的规律。
2、分类法数字规律是实际世界的抽象,有时候可以把数字分为几个不同的分类,再分析每个分类中的数字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整个数字序列中的规律。
比如,对于以下数列:1,2,4,7,11,16,…我们可以将这个数列分为以下几个分类:第一个数:1;第二个数、第三个数:2,2;第四个数、第五个数、第六个数:3,4,5;……通过对每个分类中数字之间的对比,分析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找到这个数列的规律。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认识钟表 人教版
在课件显示出课本书中的练习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简单纠正。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探究新知(一)(课件显示处中标图片进行以下知识的认识)
(1)分针 特点:又细又长
(2)时针 特点:又粗又短
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它们把钟面上均匀地分成12个大个大。
在这种面上的时针指的是几(钟面上的数字),那它表示的几时。
今天我们主要学会认读的是整时,所以分针一直指的都是12,也表示分针指12的都是整时。并
小结
四、课堂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钟面上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的显示屏上有个“:”它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二、探究新知(二):(通过课件显示相关情景图:)
认识电子钟表
这一电子钟表上显示的时间为7:00,读7时。
数字7和00之间有个“:”,在这“:”右边的两个00,表示整时,左边是7,表示7时。
钟表上的整时与电子表上的整时是一样的,也有两种表示法:一个是电子表法,也就是表示时间的时候“几:00”来表示,还有一种方法是“几时”。通过连一连的方法来验证以上方法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三、巩固练习:(课件显示课本书中的一幅图:小明一天)
让学生分组,分别组内讨论并选出组代表回答问题:
首先让学生代表认读钟表上的时间并这个时间段里小明在做什么,然后让其他组同学判断这位同学回答的对还是错,有错纠正,没错就鼓励同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做个加法表》教案
学生可能会说感觉比较乱,没有顺序。学生可能会说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黑板上的这些算式都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这些算式这样排列在一起,你有什么感觉?
怎样排列比较好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商量。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整理出第88页加法表。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学案设计
课题
第七单元第六课时做个加法表
设计者
学习
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巩固和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在观察、讨论、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整理的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
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巩固和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是同学们自己整理出来的20以内的加法表,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算式的特点和规律,你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记住它?
大家的能力真让老师佩服,你们看小机灵狗蚝油很多的减法算式,如果你能算出得数是几,就将它放在几号信箱。
黑板上的这些算式都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请大家按照刚才的加法表的排列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排一排,试一试,说一说。然后根据你们的理解把第89页的表格补充完整。
数学游戏。以找朋友的方式进行。10个同学 手里拿着9、8、6、12、13、15、17、19的卡片站到前面,其他同学每人一包(两个算式卡片,一个加法,一个减法),,进行找朋友,找到朋友的同学手拉手离开教室。
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学会按一定顺序整理的方法,在整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思考,初步交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和顺序。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为学生创造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找规律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找规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推理、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趣味性的找规律问题,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内容
1.数学下册第7单元找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找规律能力,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克服找规律问题的困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出示一组数字序列,让学生观察规律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学习与练习
1.讲解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多个例题进行讲解。
2.让学生进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找规律的方法。
3. 拓展
老师提出更复杂的找规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其中隐藏的规律。
4. 实践
让学生分组进行找规律游戏,加深学生对找规律方法的理解。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培养了观察、推理和归纳
能力。
同时,通过多种趣味的找规律问题,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
2.设计一个找规律的问题,让家长或同学尝试解答。
以上内容为本课程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找规律教案
第七单元找规律单元集体备课一、教材解读教科书从一年级上册就开始渗透探索规律的内容,如:通过1个1个、2个2个、5个5个地数数,让学生体验、发现并描述数数过程中的规律;通过整理20以内加法表,让学生探索计算中的规律;在认识图形中,也渗透了最简单的图形的排列规律。
在一年级下册中的“认识图形(二)”“100以内数的认识”等单元中,也渗透了探索规律的内容,并设置了“找规律”单元进行教学。
本单元共设置了5道例题。
例1将“找规律”放在学生的学校生活背景中,让学生初步感受规律;例2结合直观图形的变化规律来发现数的变化规律;例3教学等差数列(递增、递减)的排列规律;例4研究数组中的规律;例5是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表述规律的“度”,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规律即可,不必要求学生以统一的语言结构进行表述。
此外,除了可以用语言表述规律外,还应鼓励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等方式表述,给予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地逐步发展的空间。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规律已有初步的感知基础,对于学习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已经或多或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把它们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
在低年级,对于学生“找规律”的要求重在能发现规律并表述出来,会运用发现的简单规律确定后一项或者其他缺失的项。
对一年级学生而言,用语言简洁而准确地表述找到的规律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策略1.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注重对“规律”含义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能够带给人以美感的有规律的事物,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彩旗等通常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很多装饰图案也是有规律地排列的……这些都为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教学时对这些素材要充分加以利用。
2.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先从最简单而直观、明显的“颜色”的角度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到发现数组(每组3个数)中的抽象而隐蔽的规律。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教案:掌握数字比较大小方法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数学的学习中,数字比较大小是基础中的基础,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数字比较大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教案:掌握数字比较大小方法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读写1~10以内的数字;2.掌握顺序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使用“第一、第二……第十”等顺序数;3.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概念,能够正确使用“大于、小于”等比较符号;4.能够用数字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
二、教学重点1.数的大小关系的概念;2.数字比较方法。
三、教学难点1.数字大小比较问答的应用;2.数字符号“>”、“<” 的使用。
四、教学过程1.复习(1)回顾上一单元中的数字的读、写、认识;(2)巩固顺序数的概念。
2.引入(1)出示两个数字,询问哪一个更大;(2)引导孩子们逐渐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3.新课教学(1)数字大小比较的应用指出两个数字时,可以问:“哪一个数字更大?”当给出一个数和一个图形时,可以问:“哪一个是这个数?”当给出一个图形和数字时,可以问:“这个图形代表哪个数字?比哪个数字大?”比较大小时,可以用数字符号“>”、“<”表示。
(2)教师用具体数字和图形作为例子,向孩子们详细介绍比较大小的方法。
4.练习(1)出示数字或图形,让孩子们比较大小;(2)让孩子们互相提问,逐渐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5.总结教师给出总结,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6.作业布置练习本单元教材中的习题,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提问。
五、教学方法1.以探究为主,让学生体验数字大小的比较;2.以多媒体、图示等多种形式进行讲解;3.采用问答、练习等方式巩固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以探究为主的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互动提问的形式掌握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介绍和例子展示,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比较大小的内容。
教学反思中,我认为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比较大小的内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认识整时》教案
本课的名称:认识钟表——认识整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一、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整时》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七单元85页的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
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二、本节课教法学法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
同时我还采用了实践探究的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钟面,并结合生活经验会读写整时的两种表现形式。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五、教学流程:(一)导入:听音乐《在钟表店里》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一猜,引起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生:好像是敲钟的声音。
生:是寺庙里和尚敲钟的声音。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 分与合 2 6789的分与合
6、7、8、9的分与合教材第36~40页的内容。
1.掌握6、7、8、9的分与合。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重点: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9各数的组成。
难点:掌握6、7、8、9的分与合。
投影,图片等。
1.4可以分成几和几?(要有规律,语言要完整。
如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合成4)5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同桌互说。
2.数数:从1数到10。
1.学习6的分与合。
(1)课件显示三个小学生,每人都拿着6个气球,然后教师提问: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怎样分?(2)同桌互相商量,想想办法。
(3)集体交流。
教师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让学生说说,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成6。
启发思考:看到了1和5合成6,你想到了什么?,然后同桌互查,看看是否正确。
教师指名表述:5和1合成6,6可以分成5和1。
(4)6还可以怎样分?看第2个学生手中的气球,把6分成了2和4。
6分成了几和几?用语言表述。
教师巡视,针对问题进行辅导。
(5)6个气球还可以怎样分呢?看第3个学生手中的气球,请学生根据图片,适的数。
(6)说一说,谈一谈。
(可以同桌互相说,也可以小组合作)2.学习7的分与合。
(1)请每个学生拿出7个○,大家相互看看每个人拿到的是否正确。
投影出示7个○,教师说要求,把7个○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先分一分,再填一填。
(2)小组合作,分一分。
(有几个人要有几种不同的分法,不能都一样,不能重复)分好后填(3)小组汇报结果。
引导学生说出答案,并板书三种情况:看着这三种结果,你想到了什么?引导说出:看到了1和6合成7,想到了6和1合成7。
看到了2和5合成7,想到了5和2合成7。
看到了3和4合成7,想到了4和3合成7。
教师在每种旁边板书出相应的分与合。
(4)引导学生讨论7的组成的记忆方法。
(一是按数的顺序记,二是记住前3个,推想出其他3个)3.学习8的分与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加与减(三)教学内容:1、100以内的连加运算。
2、100以内的连减运算。
3、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时间:5课时。
第一课时套圈游戏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计算100以内连加的算式,并能熟练的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2、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检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式题,并能熟练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2、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式题,并能熟练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教具准备:图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年:1、口算练习: 24+9 49+7 30+22 54+4553+40 9+28 16+8 3+4+52+7+9 8+4+7 7+8+9 5+7+62、笔算练习:2 43 5 5 3 3 6+ 2 9 + 4 4 + 4 4 + 2 8————————————————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理解口述题意。
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下面是他们两人三次比赛的分数,你们估计一下,淘气能不能赢?2、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3、全班交流。
4、计算淘气的总分24+29+44=97先与同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可以用竖式计算:(1) 2 4+ 2 9 (1)先把前两个数抄写来,相同数位要对齐,再进行计算,得数是53,5 3 在53 的下面对齐数位写出44,53与44相加,先算各位,在算十位。
结+ 4 4 果是97。
————9 7(2) 2 4 (2)也可以把三个数字都抄下来,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
先算各2 9 位上的4+9+4=17,再算十位上的2+2+4,再加上个位上进上来的+ 4 4 1得10。
和起来是97。
————9 75、计算笑笑的总分。
笑笑的三次成绩分别是23、30、4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小小最后的总分是多少?列式:23+30+41=94结论:淘气97分,小小94分,淘气的分比小小高,所以淘气赢了。
三、课堂作业1、计算下面各题24+16+27= 41+27+32= 9+36+57=2、列式计算;这是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情况,如下表:(1)先估计一下,哪年获得的奖牌多?(2)1996年获奖牌多少块?16+22+12=50(3)2020年获奖牌多少块?28+16+15=59(4)2020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你估计我国运动员将会获得多少金牌?(5)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五、板书设计:套圈游戏淘气总分:24+29+44=97笑笑总分:23+30=41=94第二课时连加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连加运算的计算方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并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培养学生计算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计算方法。
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计算方法。
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用具:图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口算:(1) 9+6+3 3+4+5 5+4+22+8+9 2+7+6 2+7+5(2) 20+5+4 27+2+30 22+20+33+18+9 15+20+6 54+8+102、计算:28+7+56=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笔算的方法。
一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作在本上。
2 83 5+ 7 + 5 6———————359 1让同学说一说笔算过程(1)先把前两个树相加,28+7得35。
(2)再用结果35同第三个数相加,35加56得91。
也可以这样计算:2 87+ 5 6————9 1计算过程:(1)先把个位上的三个数相加,得21。
(2)再把十位数相加,最后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20。
3、说一说两种笔算写法有什么不同?二、课堂作业:1、计算下面个题:56+27+10= 28+56+3= 25+27+26=35+30+17= 7+50+34= 18+4+19=2、连线:76 44 37 80 82 5527+4+6 60+15+7 53+17+1025+8+11 26+25+25 24+16+153、列式计算:(1)车上有17人,到站后上来3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2)车上有17人,到站后上来3人,又上来9人,现在车上一共有多少人?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练习的是100以内的连加,我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这加第三个数,在计算过程中要认真、仔细。
板书设计:加法运算2 8 35+ 7 + 56———————3691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00以内的连减运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掌握连减笔算竖式的写法及能够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减式题。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掌握笔算连减式题。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减式题。
教具准备:主题图、投影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下面各题。
44+6 18-11 24+1727-9 20-9 96-1618-9-7 20-5-10 16-4-92、笔算下面各题:27 77 84 100+36 -39 -26 - 82————————————————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口述题意。
一年级的小同学去游玩,一共有92人,乘坐两艘船,一艘船最多乘26人,另一艘船最多能乘44人,有几位小朋友不能上船?2、独立探索,解决问题。
(1)列式:92-44-26=22(人) 92减44是什么意思?再减26是什么意思?(2) 92 48-44 -26————————4822(3)列式:44+26=70 44加26是什么意思?92减70是什么意思?92-70=22三、巩固练习:1、算一算 89-36-27= 100-54-38=、2 85 56 71 64-25 -17 -34 -12————————————————()()()()- 18 -25 -17 - 7————————————————()()()()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7-33-28= 96-39-45= 100-91-9=5、看统计表回答问题。
(1)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3)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4)四班的小画报有多少本/小故事有多少本/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连续减法,我们在计算时可以用第一个数依次分别减去后两个数,也可以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用第一个数一起减。
板书设计:列式:92-44-26=22(人)(1) 92 48-44 -26————————4922(3)列式:44+26=7092-70=22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00以内连减运算的练习。
教学目标:1、熟练地掌握100以内连减运算,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重点难点:使学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 18-8-9= 20-8-7= 20-5-5=17-6-10= 13-6-7= 19-6-3=28-8-12= 37-20-5= 59-50-3=39-30-4= 28-6-20= 38-6-20=3、计算57-18-26=指两名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二、课堂作业设计: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下面各题。
57-7-36= 98-54-21= 28-7-9=29-6-17= 60-35-17= 73-25-17=2、连线;32 1 2 3 3047-9-6 68-17-21 38-20-1752-18-32 27-19-6 73-25-273、在○里填上>、<或=。
38-9-6 ○ 39 66-23-27 ○ 1647-17-25 ○ 2 78-24-32 ○ 224、列式计算(1)车上有42人,到站后下去13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2)车上有42人,到站后前门下去7人,后门下去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四、课堂小节: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100以内的连减运算,同学们在做题时可以按顺序进行计算,也可以把后两个数加在一起,再用第一个数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和运算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能正确熟练的进行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教具准备:主题图、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 8+9+1= 2+4-3= 9+6-5=18-4+2= 20-7-9= 14-7+5=16+3-9= 7+6-4= 15+3-8=2、计算下面各题。
55 97 30 26 58 100+ 38 -29 +19 -17 +41 - 73————————————————————————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车上原有56人。
到站后上车的有19人,又下车27人。
想一想:现在车上的人比56多还是少?小组讨论,指名列式计算:56-27+19=48(人) 56+19-27=48(人) 27-19=8(人)56 29 56 75 56-8=48(人)-27 +19 +19 –27————————————29 48 75 482、练一练:85-49+27= 56+42-69=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
四、课堂作业:1、计算下面各题。
68+25-39= 92-47+36=2、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48+32-16= 39-13+47=96-34-35= 87-32+45=56+21+21= 93-69+25=五、课堂小结: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六、板书设计: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56-27+19=48(人) 56+19-27=48(人) 27-19=8(人)56 29 56 75 56-8=48(人)-27 +19 +19 –27————————————29 48 75 48练习八教学目标:1、巩固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提高综合计算能力。
2、学会看懂图表,能灵活运用计算方法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巩固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2+7+8 2+4+9 8+9-10 3+9+67+8-4 6+7+1 27-7+10 28+8-306+17+20 36+7-20 96-6-90 54-8-302、计算题89-47+36抽学生板演请说出笔算过程二、练习1、独立完成第一题2、指导完成第二题三、本课小结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