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易错成语集锦
中考资料-100个常考常错的成语
100个常考常错的成语
1、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易错点】易误解为:轻而易举。
2、百里挑一:形容十分出众。
【易错点】易误解为:人才极其缺乏。
3、半青半黄: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也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易错点】易误解为:脸色不好。
4、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易错点】易误解为:无中生有。
5、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贫穷。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长处。
6、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
7、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易错点】易误解为:连续不断,络绎不绝。
8、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9、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可思议,不可理解。
10、不名一文:形容极其贫穷。
【易错点】易误解为:一钱不值。
11、不忍卒读: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文章写得不好。
12、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够火爆,没有特色。
初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常见易错成语
初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常见易错成语1.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没有“轻而易举”的意思。
2.不名一文: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也说不名一钱。
3.不刊之论: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4.不胜枚举:枚,个。
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5.不足为训:训,法则。
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6.姹紫嫣红:姹,美丽;嫣,美好,常指笑容。
形容各色娇艳的花卉艳丽、好看,不能单用于某一种花。
7.陈词滥调:陈旧而不切实际的话。
8.差强人意:原意为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还能够使人满意。
9.大方之家: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10.独到之处:指与众不同的见解。
不是指某种特点。
11.敷衍了事: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
12.付之一笑:用一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
13.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14.改弦易辙:易,改变;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这里指道路。
乐器换了弦,车子改了路,比喻改变方向、态度、计划或方法。
15.肝脑涂地:表示牺牲生命。
16.绘声绘色:指讲述、描摹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
不用于演戏。
17.厚此薄彼:形容对彼此待遇不同,一般用于对人、单位、集体的不同做法。
18.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的消除。
19.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累得牛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2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21.举案齐眉:案,古时有脚的托盘。
汉代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托盘举得和眉一样高,以表示尊敬。
后人用来形容夫妻相敬互爱。
22.逆水行舟:比喻不前进就要后退。
没有前进缓慢的意思。
23.求全责备:责,要求;备,全。
对人对事要求完美。
24.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25.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于天然。
不能用于石头等天然之物。
26.忍痛割爱:忍痛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交给别人。
常见易错的四字成语
常见易错的四字成语经常容易出错的成语有:1、按部就班(按步就班) 2、阴谋诡计(阴谋鬼计)3、再接再厉(再接再励) 4、别出心裁(别出新裁)5、以逸待劳(以逸代劳) 6、贻笑大方(遗笑大方)7、出类拔萃(出类拔粹) 8、伶牙俐齿(伶牙利齿)9、优哉游哉(悠哉悠哉) 10、戛然而止(嘎然而止)11、矫揉造作(娇柔造作)12、漫不经心(慢不经心)13、发人深省(发人深醒)14、直截了当(直接了当)15、揠苗助长(偃苗助长)16、振聋发聩(震聋发聩)17、名声鹊起(名声雀起)18、集思广益(集思广议)19、相辅相成(相辅相承)20、纷至沓来(纷至踏来)21、指手画脚(指手划脚)22、事倍功半(事倍工半)23、入不敷出(入不付出)24、不落窠臼(不落巢臼)25、老奸巨猾(老奸巨滑)26、拈花惹草(沾花惹草)27、挑肥拣瘦(挑肥检瘦)28、相形见绌(相形见拙)29、走投无路(走头无路)。
容易写错的词语(四字)526个说明:括号里面的是错字。
A 和蔼(霭)可亲、唉(哀)声叹气、安(按)装机器、黯(暗)然销魂、黯(暗)然失色、道理深奥(粤)、佶屈聱(骛)牙、飞扬跋(拔)扈 B 纵横捭(俾)阖、稗(裨)官野史、甘拜(败)下风、坂(板)上走丸、略见一斑(般)、班(搬)门弄斧、绊(拌)脚之石、斑(班)驳陆离、比分扳(板)平、安邦(帮)定国、气势磅(滂)礴、自暴(曝)自弃、英雄辈(倍)出、并行不悖(背)、艰苦备(倍)尝、关怀备(倍)至、杯(抔)水车薪、刚愎(腹)自用、民生凋敝(蔽)、遮天蔽(避)日、大有裨(稗)益、还璧(壁)归赵、白璧(壁)微瑕、金碧(壁)辉煌、锋芒毕(必)露、比比(彼)皆是、奴颜婢(卑)膝、蓬荜(壁)增辉、麻痹(庳)大意、明(辩)辨是非、辩(辨)证理论、残编(篇)断简、针砭(贬)时弊、按部(步)就班、部(布)署已定、筚(毕)路蓝缕C 相辅相成(承)、一张一弛(驰)、惨(残)无人道、篡(窜)改政策、窜(篡)改文件、明察(查)秋毫、酒中掺(渗)水、为虎作伥(帐)、扬长(常)而去、老生常(长)谈、天崩地坼(折)、清澈(沏)见底、诚(城)惶诚恐、称(趁)心如意、良辰(晨)美景、城(成)下之盟、计日程(成)功、驰骋(聘)疆场、游日骋(聘)怀、瞠(嗔)目结舌、故作矜持(恃)、人所不齿(耻)、嗤(斥)之以鼻、一筹(愁)莫展、觥筹(畴)交错、忧心忡忡(重)、充(冲)耳不闻、相形见绌(拙)、椎(捶)心泣血、川(穿)流不息、别出心裁(才)、因材(才)施教、刺刺(剌)不休、义不容辞(词)、义正词(辞)严、含糊其辞(词)、闪烁其辞(词)、隐约其辞(词)、出类拔萃(粹)、强词(辞)夺理、信口雌(词)黄、编纂(篡)字典、不知所措(错)、鞠躬尽瘁(粹)D 披星戴(带)月、感恩戴(载)德、严惩不贷(待)、以逸待(代)劳、责无旁贷(代)、殚(惮)精竭虑、肆无忌惮(殚)、虎视眈眈(耽)、腾挪跌宕(荡)、投机倒(捣)把、循规蹈(韬)矩、中流砥(抵)柱、一语破的(地)、喋喋(谍)不休、叠(迭)床架屋、玷(沾)污清白、掉(调)以轻心、瘦骨伶仃(丁)、横渡(度)长江、欢度(渡)春节、连篇累牍(椟)、一刀两断(段)、堕(坠)落腐化、咄咄(拙)逼人F 入不敷(付)出、趋炎附(赴)势、一服(付)中药、牵强附(副)会、无以复(附)加、一副(幅)手套、感人肺腑(俯)、废(费)寝忘食、三番(翻)五次、翻(反)云覆雨、翻(番)然悔悟、要言不烦(繁)、半途而废(费)、奋(愤)发图强、发奋(愤)忘食、安分(份)守纪、恰如其分(份)、阿谀逢(奉)迎、破釜(斧)沉舟、匪(诽)夷所思 G 言简意赅(该)、英雄气概(慨)、亘(更)古未有、鬼斧神工(功)、异曲同工(功)、事必躬(恭)亲、卑躬(恭)屈膝、前倨后恭(躬)、一鼓(股)作气、提心吊(掉)胆、待价而沽(估)、悬梁刺股(骨)、依然故(固)我、蛊(盅)惑人心、羽扇纶(伦)巾、恶贯(惯)满盈、一仍旧贯(惯)、步入正轨(规)、行踪诡(鬼)秘、食不果(裹)腹、阴谋诡(鬼)计、米珠薪桂(桂)、明知故(固)犯、发扬光(广)大H 皓(鹄)首穷经、短小精悍(干)、貌合(和)神离、随声附和(合)、和(合)盘托出、一丘之貉(鹤)、曲高和(合)寡、万事亨(享)通、宽宏(洪)大量、哄(轰)堂大笑、洪(宏)福齐天、鸿(洪)篇巨制、侯(候)门似海、精神涣(焕)散、风云变幻(换)、惨绝人寰(环)、焕(涣)然一新、荒(谎)谬绝伦、病入膏肓(盲)、富丽堂皇(惶)、张皇(慌)失措、心灰(恢)意冷、心灰(恢)意懒、风雨如晦(悔)、诙(恢)谐幽默、融会(汇)贯通、天网恢恢(诙)、直言不讳(违)、浑(混)身是胆、插科打诨(浑) J 百废具(俱)兴、疾(急)风劲草、集(积)思广益、迫不及(急)待、既(即)然如此、若即(及)若离、杯盘狼藉(籍)、土地贫瘠(脊)、模范事迹(绩)、故伎(技)重演、黔驴技(计)穷、无济(计)于事、痛心疾(击)首、不计(记)其数、丰功伟绩(迹)、嘉(佳)宾满座、不假(加)思索、矫(骄)揉造作、缄(箴)口不言、艰(坚)难困苦、草菅(管)人命、精兵简(减)政、唇枪舌剑(箭)、截(绝)然不同、口蜜腹剑(箭)、深孚(符)众望、开源节(截)流、直截(接)了当、截(接)长补短、目不交睫(捷)、弱不禁(经)风、噤(禁)若寒蝉、事过境(景)迁、不胫(经)而走、有志竟(竞)成、耳根清净(静)、赳赳(纠)武夫、既往不咎(究)、前倨(踞)后恭、龙盘虎踞(据)、据(居)为己有、面面俱(具)到、细大不捐(涓)、大放厥(决)词、千钧(均)一发、侥(娆)幸生还 K 不卑不亢(抗)、不落窠(巢)臼、颗(棵)粒归仓、无孔(空)不入、豆蔻(寇)年华、脍(烩)炙人口、功亏一篑(溃)、众目睽睽(暌) L 鞭辟入。
高中易错易混成语
高中易错易混成语在高中时,如果掌握了那些易错成语,那在考试成语这方面就能挺高准确率了。
下面是店铺网小编带来的高中易错易混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易错成语解析1、惊蛇入草(书法)2、呼之欲出 (第版字典已经更正了,基本错不了;成了多义成语)3、倚马可待(反应敏捷,比喻文章写得快)4、开顶风船(褒义,比喻敢于跟困难或险恶的境遇作斗争。
而非贬义,顶风违纪)5、五风十雨(风调雨顺,而非多自然灾害)6、目无全牛(褒义,技艺精湛,而非没有整体观念)7、身无长物(贫穷,而非没技术;扣住“长物”——多余的东西)8、罪不容诛(罪大恶极,杀了也不能抵罪过;而非罪小不能杀)9、久假不归(关键是“假”,假借之意,非“请假”,读音不同。
长久借去不归还,而非长期休假不回来)10、对簿公堂(对簿,-音“不”,接受质询,在公堂接受审讯,而非双方争辩)高中易混成语及解释1) 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前者指故事夸大或捏造事实使听者震惊;后者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2) 彬彬有礼、温文尔雅: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但前者侧重对人有礼貌,后者可以形容人的举止、气质等.3) 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贬义;后者则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4) 参差不齐、良莠不齐:都有“不整齐”的意思,指人时,前者侧重指水平,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区别;指物时,前者指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5) 居心叵测、高深莫测:前者指心存险恶,不可推测;后者指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没法揣测,形容估摸不透.6) 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没有完成之意.前者侧重在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浅”,没有深入.7) 顶礼膜拜、五体投地:都表示崇拜之意.但前者偏重崇拜;后者重在敬佩.8) 独断专行、专横跋扈、一意孤行:都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办事主观蛮干之意.但前者有蛮横、霸道之意,语意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中者和后者,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9) 阿谀逢迎、趋炎附势:都有巴结奉承之意.但前者多指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后者比喻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10) 风言风语、流语蜚语: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但前者多指无意传说,传说者多出于无知、怀疑和猜测;后者多指有意传说,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11) 锋芒毕露、崭露头角:都有才能显露出来之意.但“毕”指全部,“崭”指突出的才能.前者还可喻骄傲自负;后者不能.12) 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都有亲自做出榜样之意.前者侧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去做,走在群众的前头;后者仅指自己作出榜样.13) 别具一格、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但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14)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但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15) 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都有凭空捏造之意.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生.高中必备易错易混成语解析1) 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但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2) 不识好歹、不识抬举:都表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但前者含有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后者表示不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3) 鞭长莫及、望尘莫及:前者比喻力量达不到;后者指赶不上.4) 另眼相看、刮目相: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作纵向比较,表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5) 深入人心、耳熟能详:前者指政策等已被人们认可;后者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6) 大庭广众、众目睽睽:都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前者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共场合;后者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7) 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都因规守旧,不求进步或革新之意.但前者偏重在不求进取;后者偏重在固执地守旧,不肯改进.8) 厚颜无耻、恬不知耻:都形容不知羞耻,常可通用.但前者重在脸皮厚;后者重在做了坏事仍满不在乎.9) 花天酒地、醉生梦死:都形容腐朽糜烂的享乐生活.但前者偏重于迷恋酒色;后者偏重在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生活.10) 势如破竹、一泻千里:前者指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后者形容江河水奔流直下,比喻文笔奔放畅达.11)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之意.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侧重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12) 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前者指亲身到了那个地方,形容感受深切;后者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指替别人着想.13)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14) 死得其所、死有余辜:前者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词;后者指虽然处以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过.15) 大发雷霆、怒不可遏:都表示十分愤怒.前者侧重发怒时高声斥责;后者强调愤怒难以抑制.。
中考易错成语望文生义类50个
中考易错成语望文生义类50个1. 向壁虚构:文章词句凭空捏造,出于杜撰。
常误用为形容作画时将画框固定在墙上,俯仰奋笔。
2. 旷日持久:耽误时间,拖延很久。
常误用为形容花费时间久、有耐心的正面意义。
3.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常误用为形容空谷中的脚步声。
4. 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常误用为表示对某事不赞同,不说一句赞同的话。
5. 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嚣张,使人不敢接近。
常误用为形容商品热门,受欢迎。
6.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到了大街上。
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事物把许多的人都吸引出来了。
常误用为形容街上空无一人。
7.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常误用为褒义词,表示什么都敢做。
8. 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常误用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9. 不刊之论:内容正确,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常误用为水平低而不能刊登的言论。
10.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不能卒读。
11.安土重迁:原指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往别处。
常误用为喜欢和重视迁移。
12.空穴来风:原指传闻有一定根据。
常误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的事情。
13.七月流火:原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常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
14.美轮美奂:原指房屋高大美丽。
常误用为形容其他美好事物。
15.目无全牛:原指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常误用为缺乏整体观念。
16.首鼠两端:原指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
常误用来形容言行前后不一致。
17.首当其冲:原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常误用为冲锋在前。
18.望其项背:原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
常误用为“赶不上”。
19.差强人意:原指大体上使人满意。
常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20.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后的菊花。
常误用为未来美好的事物。
21.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常误用为“使人很不满意”。
22.穿云裂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初高中易错成语最全汇总
易错成语汇总哀鸿遍野:形容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哀鸿:哀鸣的大雁,形容流离失所悲哀呼号的灾民。
哀而不伤: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
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哀:悲哀;伤:伤害。
爱屋及乌: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嗷嗷待哺:形容受饥饿时渴望得到食物的情景,多形容灾民饥饿的惨状。
嗷嗷áo:哀号声。
待:等待。
哺bǔ:喂食。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zhòng:看得很重。
重迁:把搬迁看得很重。
形容留恋故土。
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
处chǔ。
形容满足于现状。
安步当车: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安:安详,不慌不忙。
安步:缓缓步行。
当dàng:代替,当做。
古代贵族出外都要乘车,因此用安步当车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贫乐道:即便身处逆境,内心也会因为坚守志向而不会感到害怕,并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
安贫:安于贫困。
道:主张,思想。
乐道:以守道为乐。
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安身:在某处安下身来。
立命:精神有所寄托。
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安:心安。
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
素:平常,平日。
按部就班:原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
部、班:门类,次序。
就:归于。
现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
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按图索骥:原作按图索骏。
明杨慎《艺林伐山》卷七记载,伯乐有个儿子根据伯乐《相马经》上有关马的描写去寻求好马,结果把一个大蛤蟆当成了马。
伯乐知道后讥笑他说:“所谓按图索骏也。
”索:寻找。
骥jì:好马。
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不能灵活变通(含贬义)。
现多用在正面,比喻根据线索去寻找或追究事物。
初中高中易错成语锦集
按兵不动指挥官止住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战机;比喻接受任务后暂不执行,以观望形势的发展黯然失色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光彩慷慨激昂形容语调高亢有力,情绪激奋昂扬安步当车以慢步行走当作坐车安之若素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飞扬跋扈鸷鸟飞扬,大鱼跋扈。
喻指意气举动骄横放肆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略见一斑喻指大致看到了事物的某个方面,斑:斑纹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纪功碑。
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碑:纪功碑。
并行不悖彼此同时进行,不相妨碍白璧微瑕洁白的玉上有小斑点。
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还有小缺点,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对阻止、劝告或建议不耐烦鞭长莫及本意为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
喻虽有力,力量亦达不到明辨是非明确地分辨是与非。
形容判断力强按部就班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
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
指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期望。
不三不四形容品行不端,不正派不遗余力不留下剩余的力量。
指毫无保留地使出一切力量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性,不落俗套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不可开交形容无法摆脱或不能了结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不胫而走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就能到处流传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不一别出心裁独出巧思,不同流俗别具一格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包罗万象形容内容非常丰富,应有尽有,无所不包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层出不穷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没有穷尽瞠目结舌眼睛瞪得大大的,一时语塞。
形容惊骇的样子纵横驰骋形容往来奔驰,没有阻挡,也指英勇战斗,所向无敌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一方显得很逊色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 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地行进穷奢极侈极端奢侈,也说“穷奢极欲”鞠躬尽瘁不辞劳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措手不及来不及处理处心积虑存在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
中考常考.易错成语集锦
中考常考.易错成语集锦1.安之如素一一素,:向来,素来。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亳不在意。
(不能误以为安心)2.暴殄天物一一暴,损害。
殄,灭绝。
原指残害灭绝天生的自然资源,后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3.半斤八两一一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多含贬义)【错例】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4.不孚众望一一孚,使人信服。
没有使群众信服。
【正例】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进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5.不以为然一一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错例】①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
(不认为借)②对作文中的错别字,有的同学不以为然,长此以往,就会成为“白字先生” 了。
(改为不以为意)6.不名一文一一亦作"不名一钱”。
名:占有。
一个钱也没有。
【错例】股长青大提权钱交易,贪婪腐败,最后受到法律的严惩,他的人格真可说是不名一文。
(改为不值一钱)7.不可理喻一一喻,使明白。
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
形容蛮不讲理。
【错例】好好一个连长他不当,却资源到一个负债近百万的服装厂当厂长,大家都觉得不可理喻。
8.不胫而走一一胫,小腿。
比喻事情不待推行,就迅速的传播,流行。
【错例】我受到灭国朋友给我的来信,发现那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改为不翼而飞)9.并驾齐驱一一本指几匹马并排拉着车一起奔跑,后比喻彼此不相上下,齐头并进。
【错例】他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在新的学年里,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
10.长此以往一一老是这样下去(多指不好的情况说)【错例】自从电视上看到了《少年英雄方世玉》,我就开始迷上了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翻看几页,长此以往,我的学习成绩渐渐退步了。
11.参差不齐一一长短高低不齐。
(不用于时间有先有后)【错例】矮桩水稻成熟期参差不齐,不宜用机器统一收割。
历年中考语文易错成语汇总90个
历年中考语文易错成语汇总90个1、空穴来风【解释】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误用】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解释】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误用】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解释】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误用】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炙手可热【解释】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误用】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艾玛!本店铺也一直用错这个成语耶!!长知识了!!)5、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误用】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解释】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误用】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解释】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误用】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解释】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误用】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集思广益【解释】广泛吸收群众有有益的意见。
【误用】主语应该是领导者,不能是提意见得群众。
10、首鼠两端【解释】迟疑不决。
【误用】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空穴来风【解释】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误用】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解释】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误用】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解释】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误用】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炙手可热【解释】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误用】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艾玛!本店铺也一直用错这个成语耶!!长知识了!!)5、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误用】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解释】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误用】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中考易错成语
中考易错成语中考易错成语75例:1. 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2. 孜孜不倦: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通常指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3. 叹为观止:赞美事物美好到了极点。
4.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5. 不厌其烦: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有耐心。
6. 脱颖而出:颖:尖子。
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
形容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7. 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
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8. 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9. 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十分和谐,多用于形容悦耳的声音。
10.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
11.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形容十分愤怒。
12.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13.语无伦次:指说话没有顺序逻辑,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14.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
15.用心良苦:很费心思地反复思考。
16.自命不凡:指自以为很了不起,自以为比别人高明。
17.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轻自贱。
18.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19.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20.兴高采烈: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21.引经据典:指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作为论据。
22.虚张声势:假装出强大的气势。
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23.味同嚼蜡:味道如同嚼蜡一般,形容没有味道。
多指说话或文章枯燥无味。
24.海誓山盟:恋人间对未来生活的盟约和誓言,表达对爱人的信任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25.适得其反: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26.屡见不鲜: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27.捶胸顿足:用拳敲打胸部,跺着双脚,形容非常悲痛与懊悔的样子。
高中语文易错成语大全_高中成语
高中语文易错成语大全_高中成语四字成语_ 成语大全1.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
易理解为相反的意思。
2.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3.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5.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6.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
/7.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8.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9.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常混用为"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10.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误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
11.不刊之论:指不能删简的言论。
/常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12.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13.鼎力相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14.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5.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6.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17.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18.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为贬义词。
19.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用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20.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21.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常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22.身无长物:指人贫困。
高中易错的成语(含意思)
23.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4.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5.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6.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27.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26.任重道远:任,负担。负担沉重,路程遥远。比喻既担负着重大而艰巨的责任,又必须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不能用作“任重道远的责任。”
27.眼花缭乱:缭,亦作“撩”纷乱。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28.破天荒:天荒,从未开垦过的土地。比喻从未有过,第一次。不能用作“破天荒的第一次”。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9.循序渐近: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0.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多用于的心绪。
第三类、褒贬颠倒
(褒词误用贬义)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历年中考易错成语 总结附注音解释
历年中考易错成语总结附注音解释1.流言蜚语[liú yán fēi yǔ][解释]毫无根据的话。
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2.兢兢业业[jīng jīng yè yè][解释]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
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3.锣鼓喧天[luó gǔ xuān tiān][解释]喧:声音大。
锣鼓震天响。
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
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4.略见一斑[lüè jiàn yī bān][解释]略:大致;斑:斑点或斑纹。
比喻大致看到一些情况,但不够全面。
5. 杯盘狼藉[bēi pán láng jí][解释]狼藉:象狼窝里的草那样散乱。
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
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6. 墨守成规[mò shǒu chéng guī][解释]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7. 万事亨通[wàn shì hēng tōng][解释]亨通:通达顺利。
一切事情都很顺利。
8.不知所措[bù zhī suǒ cuò][解释]措:安置,处理。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9. 怨天尤人[yuàn tiān yóu rén][解释]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
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10. 功亏一篑[gōng kuī yī kuì][解释]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
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11. 仗义执言[zhàng yì zhí yán][解释]执言:说公道话。
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指能伸张正义。
初中语文各类考试出错率最高的149个成语1
初中语文各类考试出错率最高的149个成语(附错误实例)老师整理了初中语文各类考试出错率最高的149个成语,还附上了各类考试中的典型错例,一定要让孩子抽时间记。
1、【包罗万象】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
该词易犯“大词小用”的毛病。
误例:工人俱乐部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2、【遍体鳞伤】浑身都是伤痕。
已包含“浑身”的意思,不能再说“浑身遍体鳞伤”。
误例:他被敌人抓住后,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3、【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误例: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4、【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不可用于与自己相当和比自己高明的人。
误例:在学校上课要认真听讲,有疑难要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耐心解答。
5、【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6、【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误例: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7、【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与“不翼而飞”表示东西丢失不同。
误例:汉代陵寝的一些石雕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多数都已损坏,有些甚至不胫而走,最终出现在国外的文物拍卖市场上。
8、【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误例: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9、【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有人将此词与“一发而不可收”揉到一起用,变褒为贬。
一发而不可收,形容对发生的气势难以控制。
误例:自2001年全国书画大展上获奖以后,这位年轻画家由专攻传统国画转而大搞新技法创新,佳作频出,一发而不可收拾。
10、【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误例:这些办事的规矩,在我们看来早已习惯成自然了,可对那些初到中国的外国朋友来说简直是不可理喻的。
中考最容易用错的成语
中考最容易用错的成语中考最容易用错的成语XXX老师最容易用错的成语1.间不容发间:空隙。
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
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不是形容距离小。
【误例】近段时间,超级女生在全国巡回演出,每到一处,那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真可以用间不容发来形容。
2.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
在法庭上受审问。
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
【误例】事情一拖再拖,悬而不决,双方只得求助于法律,对簿公堂。
3.拍手称快快:痛快。
拍掌叫好。
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不能直接用于那些欢快的场面。
【误例】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4.不足为训足:值得。
训:准则,典范。
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误例】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5.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发表。
【误例】这篇文章内容粗俗,只有华丽的辞藻,竟然在报刊上发表,简直是不刊之论。
6.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手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不能相识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
不能误用作贬义词。
【误例】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
7.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
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误例】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发明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实在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8.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相识为不说一句同意的话。
【误例】我对任何邪教组织的言论不赞一词。
9.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
初高中易错成语
初高中易错成语大全1) 难兄难弟:原指兄弟品德才能相当,难分高下。
现多指两个人同样的坏。
2) 难言之隐:隐,隐情。
深藏于内心难以说出口的隐情。
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
3)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等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4) 牛郎织女:喻指夫妻分离。
5) 旁征博引:广泛搜集依据,大量引用例证。
形容说话写文章引证广博,材料丰富。
6) 抛砖引玉:比喻说出自己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的高论。
7) 怦然心跳:由于受某种事物的影响而思想感情起波动(怦然:形容心跳)。
8) 蓬筚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题赠的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9) 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10) 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细心挑选,去粗存精。
也形容工作的繁难。
11) 皮里阳秋:形容表面不批评别人而心中自有褒贬。
12)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基础没有了,建筑在基础上的东西也就无法存在。
13) 胼手胝足:形容长期的辛勤劳动(胼胝:俗称“老茧”)。
14) 平易近人:指态度谦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章、讲话)浅近易懂,使人喜欢看,喜欢听。
15) 评头晶足: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责难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16) 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
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17) 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8)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
用于人的急迫心情。
不能用于表示某项工作亟待开展。
19) 破天荒:比喻从未有过的事情第一次出现。
不能用作“破天荒的第一次”。
20) 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
不形容变化莫测。
21) 璞玉浑金:比喻人的品质纯朴,还没有受过坏影响。
也作“浑金璞玉”。
22) 期期艾艾:这个成浯是由“期期”和“艾艾”结合而来的。
汉代周昌口吃,讲起话来常重复说“期期”;三国魏的邓艾也口吃,在说到自己时连称“艾艾”,后人引申出“期期艾艾”这句成语,形容人口吃。
易误指吞吞吐吐。
23) 奇货可居:指商人把难得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
中考语文必备·易错成语
中考语文必备·易错成语1.空穴来风【解释】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语出宋玉《风赋》)原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现多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出自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详解】这个词语是误用太多最后大众改变运用的典型。
目前建议宽容对待两种解释,遇到就按语境判断。
(遇到成语辨析,先判断其他选项,最后再考虑空穴来风的误用)2.三人成虎【解释】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误用】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误用】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4.炙手可热【解释】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误用】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高屋建瓴【解释】在高屋的顶上把瓶子中的水倒下来。
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误用】容易被误用理解为建房子。
6.首当其冲【解释】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误用】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解释】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误用】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这都是错误的。
8.鼎力相助【解释】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误用】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赞美的言词。
【误用】是贬义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0.蓬荜生辉【解释】指某事物或人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误用】谦敬词,不能自己说自己使……蓬荜生辉。
11.望其项背【解释】能望见别人的颈和背,指赶得上或比得上。
【误用】多用于否定式:难以~,不能~。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12.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使人满意。
【误用】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13.抛砖引玉【解释】比喻自己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自谦词,不能用于别人。
14.风声鹤唳【解释】形容人在非常害怕时听到一点声音,就十分恐慌紧张。
初高中易错成语集锦
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ﻫ2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3ﻫ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就是正确得”。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5ﻫ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得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得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ﻫ7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得“悲”。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得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她人得帮助。
9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ﻫ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11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得创始者。
ﻫ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13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14ﻫ身无长物:指人贫困。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得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鬼斧神工:形容人得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相类似得还有“巧夺天工”、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得还有“漠不关心"。
1ﻫ8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得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得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ﻫ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得性格。
21ﻫ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得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2ﻫ3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得教化。
与“景物”无关、2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3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 “无所谓”。
5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7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鼎力相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11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12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14身无长物:指人贫困。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18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 没有听到。
19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
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
23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
与“景物”无关。
24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
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
另有“举案齐眉”。
26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
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28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
易理解相反。
29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
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0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31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2安之若素: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33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
34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
易误指吞吞吐吐。
35首鼠两端: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6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
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力)。
37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38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39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
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40不知所云:不知说的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
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3.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4.嗷嗷(d o)待哺(b u):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5.筚(b 1)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7.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10.别无长(ch d 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11.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12.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13.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14.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 15.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16.不为(w c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17.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18.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19. 19.不稂(I eng)不莠(y c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万人空巷22. 【释义】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23. 【示例】喜讯传来,首都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24. 【误用】常被误用作街巷空空无人之意。
25.25. 登堂入室26. 【释义】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27. 【示例】努力钻研,终会有登堂入室的一天。
28. 【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30.29. 望其项背30. 【释义】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31. 【示例】面对五四时期的伟大作家,现在的很多所谓的作家,实难望其项背。
32.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赶不上”。
35.33. 罪不容诛34. 【释义】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35. 【示例】此人犯罪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36. 【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40.37. 七月流火38. 【释义】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
出自《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39. 【示例】七月流火,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40. 【误用】常被理解为七月骄阳似火。
45.41. 目无全牛42. 【释义】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形容技艺已达到非常纯熟的地步。
43. 【示例】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44. 【误用】常被误用为没有全局观念。
50.45. 首当其冲46. 【释义】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47. 【示例】平原的游击根据地将首当其冲。
48. 【误用】常被误用替代“首先”。
55.56. 危言危行57. 【释义】危:正直。
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58. 【示例】《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59.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60.60. 不刊之论61. 【释义】刊,古代指消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
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62. 【示例】这些经典著作,内容深刻,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阅读。
63.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不能刊登的言论”。
65.64. 明日黄花65. 【释义】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66. 【示例】如果外界信息来源只有报纸、收音机,当它们断断续续地传到人们耳朵里时,早已是明日黄花了。
67. 【误用】常被误写作“昨日黄花”。
70.68. 差强人意69. 【释义】差:程度副词,勉强。
大体上使人满意。
70. 【示例】那几幅画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幅梅花图还差强人意。
71. 【误用】经常被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75.72. 不足为训73. 【释义】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74. 【示例】过于夸大的道义规范会导致空虚迂腐的行为,这些不足为训。
75. 【误用】常被误用为“不足以成为教训”。
80.76. 文不加点77. 【释义】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78. 【示例】他才思敏捷,看到约稿邀请,一挥而就,文不加点。
79. 【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写文章粗心大意,不加标点。
85.80. 无所不为81. 【释义】没有不干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做。
82. 【示例】他依仗官高权大,目中无人,无所不为。
83. 【误用】常被误指为能力强,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90.84. 炙手可热85. 【释义】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
86. 【示例】在刘志军炙手可热的时候,一些问题大家都不敢开口。
87. 【误用】现常被误用为某样事物很红或很抢手,非常流行受追捧。
95.88. 三人成虎89. 【释义】比喻谣言或讹传经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听者信以为真。
90. 【示例】这真是三人成虎啊,明明是不可能的事,如此一传竟成真的了。
91. 【误用】常被误认为人多力量大。
100.92. 穷形尽相93. 【释义】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
现也用来表示丑态毕露。
94. 【示例】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得力于他高超的写作技艺。
95. 【误用】常被误解为“原形毕露”之义。
105.96. 不学无术97. 【释义】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98. 【示例】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
99. 【误用】常用来说别人不学习,游手好闲。
110.100. 不以为然101. 【释义】然,正确。
不认为是正确的。
102. 【示例】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
103. 【误用】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 “无所谓”。
115.104. 耳提面命105. 【释义】褒义词,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106. 【示例】母亲的耳提面命,我时刻不敢忘。
107. 【误用】常误用为贬义词。
120.108. 不忍卒读109. 【释义】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110. 【示例】这篇悼念张公的文章,情真意切,不忍卒读。
111. 【误用】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125.112. 鼎力相助113. 【释义】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114. 【示例】感谢各位的鼎力相助,我们这间公司终于落成!115. 【误用】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130.131. 蹉跎岁月132. 【释义】蹉跎:时光白白过去。
指虚度光阴。
133. 【示例】这么些年我一事无成,不过是蹉跎岁月。
134.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35.135. 名噪一时136. 【释义】指在当时很有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