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百年绝版老照片
探访前门老字号 小报
初识前门
前门是俗称,实际上应该叫正阳门,那可是皇城南边儿的正门。
大概是明朝儿的时候,改变了元朝前朝后市的习惯,在前门以南周边,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区,几百年来,那些有名儿的店铺都向这里集中,正阳门周围以及鲜鱼口、廊房胡同一带,形成了大商业区。
三百六十行,基本是行行都不拉,真是一时人流如织、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到了50年代,前门地区
还有私营商业800余
家。
如果说您知道全聚
德、内联升、瑞蚨祥等
北京出名儿的老字号,那前门可是北京出名的老字号扎堆的地方,
您在这儿能品尝到地道的北京小吃,随便购
物一把。
最重要的是,您可以领略到京城幽
久的老字号商业文化。
前门大街都有哪些老字号?
前门大街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这里的许
多中华老字号,如六必居酱园、同仁堂药店、
瑞蚨祥绸布店、长春堂药店、内联升鞋店、
张一元茶庄,还有月盛斋的酱肉店、都一处
的烧卖店等16处老字号分列道路两侧。
十大老字号
1、全聚德烤鸭店
2、都一处烧麦馆
3、月盛斋酱肉店
4、中国书店
5、一条龙羊肉馆
6、张一元茶庄
我用相机拍老店
前门大街这么多老店,我也先不进店了,只忙着用我的相机给这些店铺拍照,一条街走到头,才回过头来进一些有名儿的老店看看,比如内联升,咱买不买,也上里头溜一回。
还有内联升、泥人张,欣赏一下也不错。
三条街都是先拍后进店。
拍了一些后,发现这些店铺的牌匾可不简单,不是因为一色儿的木匾鎏金字,而是题写店名的基本都是。
北京正阳门1944历史遥感影像
京华遗韵-目前仅存的北京城门上期我们通过1944年和1966年两期珍贵的历史遥感影像资料介绍了北京已经消失的民国时期城墙与城门。
本期我们继续利用历史遥感影像对目前仅存的北京城门进行介绍。
通过历史时代节点,借助遥感对比手段,充分还原北京城门该时期的真实面貌。
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元代为健德门,为出兵征战之门而寄语于“德胜”二字。
1915年德胜门瓮城和闸楼被拆除;1921年德胜门城楼被拆除;1951年国家拨款修缮;1982年设立文保所,并对外开放;2006年德胜门箭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胜门原貌-城楼德胜门原貌-箭楼德胜门-1944年解密遥感影像德胜门-1966年解密遥感影像从1944年解密航飞影像中可以看到,德胜门箭楼以及城墙和出入城的城门洞均很完整。
1915年,德胜门瓮城因修建环城铁路,开始陆续拆除。
环城铁路的位置在临近城墙以北,并在城门洞和箭楼之间设有铁路道口;1921年,德胜门城楼因拆除瓮城,导致结构损毁严重被彻底拆除。
从1966年解密遥感影像中可以看到,城墙和环城铁路已经拆除(北京环城铁路于1954年开始拆除,1971年拆除完毕)。
德胜门的箭楼与城楼之间的距离要比其他的城门多出50米左右,这是德胜门箭楼能得以保留下来的一个主要原因,1965年起修建北京地铁2号线时,因箭楼距离城墙较远,不影响施工,而没有被立即拆除。
1978年起修建北京二环路时,文保意识不断加强,各界提倡和呼吁,德胜门箭楼最终得以保留。
正阳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俗称前门,原名丽正门。
是北京所有城门中最高大的一座,被看成是老北京的象征。
严格意义上来说,前门泛指一个区域,范围是正阳门和珠宝市、大栅栏等区域。
而正阳门是指正阳门城楼和箭楼的统称。
正阳门城楼、箭楼1900年被损毁,1906年重建并延续至今。
1901年正阳门东车站和正阳门西车站开建后,前门地区交通状况堪忧,1915年拆除瓮城并改造箭楼。
百年光景,百年老宅!(下)
百年光景,百年老宅!(下)咱们书接上文六、东皇城根南街32号——俊启宅“皇城根”顾名思义——皇城边儿上。
在清朝尤其是清前期,能住在皇城里的那都不是一般的人物,能把家安在皇城边儿上的也非等闲之辈。
东皇城根南街32号院的第一任主人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内务大臣、粤海关监督俊启!由于宅院规模颇大,因而关于这座宅院的传说那也是传的神乎其神,李莲英、老佛爷悉数登场!这又是从何说起呢?话说俊启在海关任职多年收入丰厚,回到北京便琢磨着给自己盖个宅子安养晚年,这便有了东皇城根南街32号院,宅院占地十余亩离紫禁城东华门不到两里地,由于房子盖得讲究,名气也就传到了李莲英耳朵里。
面对李莲英的钱财勒索俊启是一毛不拔。
李莲英便一直想找机会收拾俊启,有一天慈禧太后想给自己的弟弟叶赫那拉·照祥物色一所住宅,李莲英便把俊启的宅子推荐给了慈禧太后。
理由很简单,俊启宅大门面阔三间为逾制,且宅院中的戏楼建在了假山上,在上边能看到紫禁城。
慈禧一听这还了得,查!俊启连惊带怕的给吓死了。
叶赫那拉·照祥成为了宅子的新主人。
您听着热闹吧,但这只是传说,茶余饭后的闲聊而已。
中国传媒大学的车晴老师曾在这座宅院中生活居住过,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查找,车老师为我们还原了这座宅院和他主人的历史本原!并绘制了宅院复原图!从车老师绘制的复原图不难想象当初宅院鼎盛时期的规模!这座宅院的最初主人确实是俊启,俊启号星东,行八,人称俊八,在粤海关监督的职位上任满后,回京升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官至二品。
俊启宅建于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公元1883年俊启遭到御史刘恩溥弹劾,称其称其“行止不端,玷辱名教……”意思就是行为举止不符礼教有违伦理纲常。
俊启也因此被免去内务府大臣一职且降三级。
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俊启抑郁而亡,宅院亦被罚没。
但却并没有赏赐给慈禧弟弟叶赫那拉·照祥,因为照祥已在五年前就病逝了,弟弟没了侄子还在,就这样,俊宅迎来了第二位主人也就是照祥之子、慈禧太后的侄子三等承恩公叶赫那拉·德善。
北京的牌楼
的“老德记”时,大火蔓延到正阳门下的五牌楼。
后来几经翻修,于1955年拆除。今天只有在老照
片中可以看到五牌楼当年的威仪。
北京天安门前牌楼
• 民国成立后,当时的北京政府对旧时的紫禁城周边进行 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造,其中包括拆除旧宫城;修通长 安街;改造金水桥和正阳门,其中最著名的应属修建中 山公园。图为当时北京天安门前牌楼
而无明楼。石坊的明楼比较复杂,浮雕镂刻亦极
有特色。如果石质坚细,不仅浮雕生动,而且其
精细的图案历经数百年也不泯没。
北京西长安街牌楼/1954年摄
水泥牌楼
• 第四类是水泥牌楼。
•
这是近代建筑技术的产物。新牌楼的
数目近年来逐渐增多但大多数是用于古牌
楼的搬迁和加固工程。
团城下之金鳌玉瑓牌坊及中南海墙/1952年摄
东岳庙秩祀岱宗坊
• 东岳庙前现存一座明代三券门 七楼彩色琉璃牌坊,前额曰:“秩 祀岱宗”,后额曰:“永延帝祚”, 这八个大字是明代宰相、书法巨匠 严嵩手笔。
东岳庙秩祀岱宗坊
东岳庙秩祀 岱宗坊是最大的 琉璃牌楼,也是 北京唯一立在道 口的琉璃牌楼, 它的绦环板和梁 柱上的所有图案 都是传统饰纹宝 相花
“东单”、“西单”、“东四”、“西四”,这类京城商业旺地尽管当下被新 冒出来的商圈诸如“国贸”、“亚运村”等等抢去了大半风光,但平心而论,这拨 老字号的街区对于老北京人包括外地人说来,仍旧最具亲和力。因为这里边有历史
和文化的浓韵。 东四和西四元朝时叫大市街,热闹红火。东四十字路口的东西南北四个街口各 有一座“三间四柱三楼”的冲天式大牌坊,分别叫作“思诚坊”、“仁寿坊”、 “保大坊”和“明照坊”。而西四十字路口的四个牌楼南北朝向的各书“大市街” 仨字儿,东边的牌楼取名“行仁”,西边的称作“履义”。往后,这四个牌楼又有
正阳故事——精选推荐
正阳门(前门)--老照片的故事(2012-03-20 14:57:47)转载▼分类:闲情逸致标签:骑游京城前门正阳门城楼箭楼前门,原来是“正阳门”的俗称,作为京城正门,建筑和道路的等级最高,这里也是皇帝去天坛、山川坛(即:先农坛)必经的御路,陆续形成了繁华商区。
正阳门包括箭楼和城楼两个建筑,原有城墙连接为瓮城。
正阳门箭楼是老北京的象征,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建筑形式为砖砌堡垒式,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
城台高12米,箭楼四层,东南西三面开箭窗94个。
城台正中有五伏五券拱券式门洞。
京都内城共有九门,唯有正阳门箭楼开设门洞,专供皇帝的龙车凤辇通行。
正阳门履次失火重修,1900年,箭楼在义和团拳民焚烧前门外大栅栏时,被飞溅火星引燃烧毁。
当年冬天,城楼被生火取暖的印度士兵不慎烧毁,目前的城楼和箭楼都是民国期间重修的。
民国政府又委托德国人罗思凯格尔进行改建,为改善交通拆除了瓮城,箭楼添建水泥平座护栏,箭窗加弧形遮檐,月墙断面添西洋图案花饰,1916年竣工。
老照片引自网上资料。
正阳门(前门)瓮城正阳门-箭楼(1906-16年)正阳门-瓮城(1900年)正阳门-箭楼起火(1900年)重建前的前门正阳门(1920年)两京回銮时的正阳门正阳门城楼、箭楼、瓮城大清门(1870)鸟瞰正阳门(1930年)鸟瞰正阳门(1946年)鸟瞰正阳门(现代)正阳门地图《乾隆京城全图》正阳门:国门经历几度沧桑文化中国-中国网 时间: 2011-04-18 17:05 责任编辑: 任子鹏改造之前的正阳门箭楼正阳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最初沿用了元大都时期的旧称丽正门。
元大都原有11座城门,名称都是由元世祖忽必烈的谋臣刘秉忠依据《易经》拟定的。
“丽正门”,出自《易经·离卦》“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丽乎正,乃化成天下”之义。
永乐皇帝忙于北征蒙元残余,未暇完善北京城池。
直到他的重孙正统皇帝即位后,才将夯土城墙用城砖包砌,为九座城门建造了城楼,又在城楼外侧修筑了防御要塞瓮城和箭楼,还将城外护城河上的木桥全都改建为石桥,并在桥头竖立了牌楼。
北京市 前门
北京市前门前门,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一座经历了五百多年漫长历史的古老古城。
这座古城是数百年来中国帝王城市交通枢纽,曾是位于深山中的世外桃源,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前门是由宣武门、和平门、安定门三座城门(也称前门三门)组成,每座城门的两侧有千官墙,以及八角、九边形的水池。
它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是北京城中的重要景点之一。
历史上,前门曾是郊外大家庭,是封建时代北京市民社会聚焦点。
也是北京道教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祭祀规模之大曾延伸到现今的北京城外。
自清朝中叶以来,前门的历史已经深深印深刻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之中,曾于民国时期担任中央政府的故宫护卫。
近年来,前门古城在历史、文化、艺术以及国际交流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前门古城的发展,历史文化非常丰富,每一步都充满着历史的记忆。
在前门,可以发现有许多古老、宏伟的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乾清宫。
乾清宫已有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宫”,是老北京文化的精髓所在,深受游客喜爱。
此外,前门还有许多古老建筑和遗址,如光复九省钟楼,明万历宫等,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前门风景线。
另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门也发展出了很多现代化的景点,如现代建筑、邮局、银行等,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而前门城市地标也成为了北京市的景点标志,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不断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每年吸引了许多外国游客前来参观。
前门历史悠久,深刻影响了中国数百年的历史沿革和文化,是一座有着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
作为一个国家的核心,前门也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它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古代华夏文化的一个深刻的体现。
古老的前门不但让我们能感受到古老的文化,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让大家能享受到现代化的配套设施带来的美好生活。
中国的火车站老照片
北京青龙桥火车站青龙桥火车站是京包铁路(原京张铁路)上的一个小火车站,位于北京市境内,建于1908年,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和火车站。
长辛店火车站京广线上的铁路车站,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镇,建于1899年。
清华园火车站遗址清华园火车站建成于1910年,最初是京张铁路上的一个火车站。
当年京张铁路清华园火车站站房上有由詹天佑先生亲笔题写站名。
原清华园火车站位于当时清华大学东门附近,60年代已停止使用。
清末京张铁路修通后的北京西直门火车站站内场景(1908年)平绥铁路西直门站,现在叫做北京北站,现在主要发送京郊短途旅客列车。
北京北站是詹天佑修筑的京张铁路南端起点,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座火车站,其候车室、过路铁桥等都是国家重点文物。
北京火车站(北京站)北京火车站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原址位于正阳门瓮城东侧(老车站商城所在地),始建于1901年,建成于1903年,旧称“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
历史上曾沿用前门站、北京站、北平站、北平东站等站名。
1949年9月30日改称“北京站”至今。
现在的北京站是六十年代十大建筑之一。
正阳门火车站正阳门车站建于1906年,全称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旧址,俗称“前门火车站”。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东侧,正阳门箭楼东。
是中国铁路早期车站建筑的代表之作。
在北京20世纪初修建的火车站中正阳门车站保存的最完好,现存基本完整,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为“北京铁路博物馆”。
天津火车站1877年,为了运输煤炭修建一条唐山到北塘的铁路,1880年10月正式开工,全长9.67公里,1881年11月8日通车,命名“唐胥铁路”。
1887年唐胥铁路延修至芦台,1888年展筑至天津,全长130公里,命名为“津唐铁路”。
天津火车站1892年5月,将该站西移“半里许”(约500余米)在季家楼、火神庙两村附近(即1987年天津站改建前址)建成了一定规模的车站。
移址后的车站,因地处海河东岸“老龙头”地区,故俗称“老龙头”火车站;进入上世纪初,因“庚子兵变”车站被毁,翌年(1902年)原址重建了更加完善的车站,命名为“天津紫站”,并在车站广场中央构筑“老龙头”纪念碑一座(后拆除)。
【每天老照片】--741--珍贵老照片:民国时期剪影
【每天老照片】--741--珍贵老照片:民国时期剪影民国初年的天安门,曾经长满杂草。
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沈阳附近皇姑屯火车站制造炸死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
图为事件发生后中国方面在抢救伤者。
皇姑屯事件:最早赶到现场的东北军人员,人人满面惊诧。
1910年,莫理循拍摄的新疆:乌鲁木齐万寿宫。
民国时女中学生制服:粗布麻衣下的质朴小清新。
老照片:1930年的北方地区。
1933年的湘西凤凰县:苗家女子。
1930年代德国飞行员航拍中国——广西喀斯特地貌。
德国人拍30年代的上海街头。
风姿绰约——30年代美女照。
1914年时的青年胡适。
1920年的山东旧影。
1910年代,宋美龄就读波士顿的威斯理女子学院(Wellsely College)。
宋美龄神情锐利,有着强烈的个人主义。
该校是著名学府,培育过许多杰出校友,包括美国国务卿欧布莱特、总统夫人希拉蕊、女星琥碧戈柏,华人方面则有宋美龄、作家冰心等人。
宋美龄出身豪门世家,十三岁时赴美,英文流利道地,这不免让她自视甚高。
她不但能以英语交谈,并能使用上流社会的英语表达自我,使二战时期美国人对她另眼相看。
基本上,宋美龄有洋派的一面,却又注重中国人的风俗习惯。
蔼龄、庆龄和妈妈,毕业回国那会照的,富贵人家的感觉。
一次大战中欧洲战场的中国劳工:青岛,中国劳工营准备前往法国。
老照片:京剧大师在民国。
民国成立之初,1919年,焚毁烟枪的场面。
遍寻六朝古迹:民国时的南京。
民国初年的水运码头。
林彪的初恋陆若冰。
他二人两个早在童年时就认识了,到武汉后两个人接触十分频繁。
其后林彪接二连三地给陆若冰写信表白,陆若冰十分镇静地给林彪回了一封只有几十字的信,说她还太年轻,没有考虑个人婚事,同时劝林彪安心读书。
1910年代,梅兰芳戏妆照。
林徽因,原名徽音,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
前门——精选推荐
正阳门,俗称前门,原名丽正门,是北京城内城正南方向的门,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缘,前门大街北端,处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现存城楼与箭楼。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元大都南城垣向南移建800米,原来北京城墙正中的丽正门迁建到今正阳门的位置,仍旧称为丽正门[1]。
正统元年(1436年)改称正阳门。
正统四年(1439年),在京师各城门外添建箭楼,以加强京师的防御能力,正阳门也在此时建成正阳门箭楼。
城楼与箭楼之间形成一座大瓮城,南北长108米,东西宽88.6米。
瓮城的四个方向各开有拱券式门洞。
正阳门箭楼在1900年义和团拳民焚烧前门外大栅栏时被飞溅火星引燃烧毁,城楼在当年冬天被生火取暖的印度士兵不慎烧毁,目前的正阳门是民国三年(1914年)改建的。
为改善交通,正阳门瓮城在1915年被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拆除。
1965年经周恩来批示,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得以保留。
1949年后,正阳门曾被北京卫戍区占用,1980年代腾退。
正阳门在砖砌城台上建有城楼,占地3047平方米,城台高13.2米,南北上沿各有1.2米高的宇墙。
城台正中辟有券门,门内设千斤闸。
城楼高两层,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式三滴水结构。
城楼的楼上、楼下均四面有门。
面宽七间(41米),进深三间(21米)。
上下均有回廊。
楼身宽36.7米,深16.5米,高27.3米。
整座城楼的整体高度为42米,在北京所有城门中最高大的一座。
正阳门城楼南设有箭楼,占地2147平方米,砖砌壁垒式建筑。
顶部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顶。
箭楼上下共有四层,南边为楼北边为抱厦;南侧面宽七间,宽62米,进深12米;楼高26米,连城台通高38米,也是北京所有箭楼中最高大的一座。
箭楼设四层箭孔,每层13个(内城其余八门箭楼为每层12个箭孔),东西各设4层箭孔,每层4孔。
正阳门箭楼形式比较独特,一直被看成是老北京的象征。
箭楼与城门楼之间为瓮城,宽108米,深85米,东西设有两座闸楼,于闸楼下开券门,门内也有千斤闸。
前门“百肆天街”之变迁
前门:“百肆天街”之变迁作者:郗志群高希来源:《前线》2012年第05期据悉,始建于1905年,已有110多年历史的大栅栏劝业场今年年底将修缮完毕。
届时,这座命途多变、曾云集众多老字号的商业建筑,不仅是大栅栏的另个好去处,还成为展示北京深厚历史文化的又一重要符号。
大栅栏劝业场地处前门外大街商圈之内,而前门外大街这条“百肆天街”,如今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变迁。
前门,明、清两代国都正门,北京城重要标志之一。
自元代以来,历经明清演变,前门周边地区逐渐形成了北京城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区。
前门大街是这片商业街区中最重要的一条街道,它北起前门,南至珠市口,全长840米,为北京城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悠久的历史文化为这条大街留下了深深印记。
700多年前,元大都建成,城墙南垣中门称为丽正门,门外南北向大街称为“丽正门大街”,乃今前门大街前身。
据史料记载,当年丽正门外,不但有菜市、草市等日常集市,还有太平楼、德兴楼、状元楼等茶肆酒楼,已然一派兴隆景象。
明朝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之后,丽正门被移建到如今前门的位置,新建城门仍用丽正门旧称,门外大街则与前门大街位置相当。
同时疏通漕运、迁徙富户,并在前门外修建大片廊房以容纳来京商贾,逐渐以丽正门大街为中心,形成新的集市,较元代丽正门外集市繁荣许多。
至明正统时,丽正门改称正阳门,大街也改称为正阳门大街。
嘉靖年间增筑北京外城,前门大街及周边地区较之以往更为安定,因而居民日多、商贾云集,正阳门周围及鲜鱼口、廊房胡同一带,遂形成繁华的商业区。
到了明代后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前门地区出现工商业行会性质的会馆,如北芦草园的颜料会馆等。
该馆立有《建修戏台罩棚碑记》石碑,碑文记述了商业会馆的创建及其发展历史。
随着清朝定都北京,汉人被迫移居外城,前门地区人口剧增引来新的商机,前门大街的经济功能尤为凸显。
这里店铺密布、百货云集,与大街临近的胡同街巷也都逐渐发展起来,如东侧的打磨厂、鲜鱼口,西侧的珠宝市、肉市街,南侧的珠市口等等。
老北京内城九门和外城七门的来历(看完真长知识,建议让孩子都看看)
老北京内城九门和外城七门的来历(看完真长知识,建议让孩子都看看)老北京的城门,分为内城九门和外城七门。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老北京城门示意图一、内城九门正阳门,图4-1正阳门城楼南面的全貌,是1916年之后不久从箭楼向北拍摄的。
左右城墙上各辟两个门洞,是城门改造的工程项目之一。
东门洞直通户部街,西门洞直通刑部街。
工程于1916年完工。
正阳门面阔7间,齐城平台宽50米,进深24米,通高42米,重檐三滴水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
瓮城巨大,呈弧形,宽108米,深85米,四面各辟一门。
正阳门,图4-2正阳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原名丽整门。
因其位于紫禁城的正前方,又有“前门”之称。
正阳门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
它集正阳门城楼、正阳门箭楼与正阳门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据地方志上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
五百年来,正阳门饱经沧桑,几毁几修,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目前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
城楼上有北京民俗民览馆。
正阳门箭楼,图4-3正阳门,图4-4据资料记载是在1956年,城墙以北的顺城街来了大批的民工,那里传出了推土机的轰鸣声和劳动号子声。
这条不很宽的大街被自西向东掘开了一条两丈多深的大沟,并排埋上了两根很粗的“洋灰管”。
这个在当时被认为是很大的工程一直到1957年国庆节前才完工,东西顺城街由原来的石子路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
后来才知道,这个工程叫做“前三门污水截流工程”,是人民政府为还清城墙南的护城河而修建的。
目的是将原内城的生活污水截流到西便门以东去,防止污染护城河。
崇文门,图3-1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
崇文门以瓮城左首镇海寺内镇海铁龟著名。
此外崇文门税关之苛也使外埠客商望门生畏。
“崇文铁龟”名遍响京都。
北京的牌楼
牌楼
牌楼,因其高耸飞檐起脊若楼台,故称,又名牌 坊。古代叫绅楔、坊楔。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 上刻题字。牌楼按建材分有木、琉璃砖、石等结构;按 建筑造型分有冲天式(柱出头)、柱不出头式;冲天式 牌楼的间柱高出明楼的楼顶,此类牌楼多建于街道;不 出头式牌楼的柱子不高出明楼的牌面,此类牌楼多建于 建筑前;按结构类型分有一间二柱一楼、一间二柱二楼、 三间四柱三楼、三间四柱七楼、三间四柱九楼、五间六 柱五楼、五间六柱十一楼等(间,指柱与柱之间的通道; 楼,是指飞檐起脊的顶部);按建筑地点分有街巷道路 牌楼、庙宇衙署牌楼、陵墓祠堂牌楼、桥梁津渡牌楼、 风景园林牌楼等。牌楼是中国独特的建筑,它下面只有 几根柱子,柱子上面却有楼式建筑。
汉白玉石牌坊,五门六柱十一楼, 位于十三陵,现存最大的牌坊
清西陵泰陵的石牌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牌楼说史
• 中山公园正门一进口处的 “三间四柱三楼”蓝色琉璃瓦 顶、汉白玉石结构牌楼,上书 “保卫和平”四个大字,宏伟 气派,不过这座牌楼最早是在 东单北边的西总布胡同口戳着, 原是“克林德纪念坊”。这位 德国公使是被义和团击毙了的 入侵者。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 政府为讨好洋人修的。第一次 世界大战结束,老百姓把这座 耻辱的劳什子拆了,用原来的 材料移至中山公园再建,取名 “公理战胜坊”。新中国成立 后,由郭沫若手书,改称“保 卫和平”。
日人东野所描绘的清代嘉庆年间的东四牌楼
一:北京的牌楼作用和种类
• 一、作用和种类 一般来说,牌楼不外乎是:作为装饰性建筑; 增加主体建筑的气势;表彰、纪念某人或某事;作 为街巷区域的分界标志等。北京的牌楼比别的城市 多,数百年国都使北京的殿堂、庙宇、大建筑群, 以及需要纪念和表彰的事件、人物相对要多,作为 装饰性的牌楼也就多起来。元大都时,全城分为50 坊,明代分四城(区),36坊,清代分五城(区),坊 依旧。这也是北京牌坊多的一个原因。
关于前门
关于前门正阳门,明清时代内城的正门,最早修筑完工的城门,也是京师九门中规模最高、最为壮丽的城门。
明朝正统元年至四年(1436一1439年)改建并加修瓮城箭楼,是当年全城最高的建造。
古人以南为阳,以南为正,遂更名为“正阳门”,只供皇帝出入,所以又称“国门”,俗称“前门”。
前门大街是北京闻名的商业街之一,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北起正刚门箭楼,南至天坛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当年曾是皇帝出城去往天坛、山川坛的御路。
前门商业街发源于明代。
明代北京突破了元代“前朝后市”的定制,在正刚门身边以及南至鲜鱼口、廊房胡同一带形成大商业区。
清朝前期,这个地方山现大量:工匠作坊、茶楼和戏园,形成特意街市。
到了光绪二十六年(1g00年),大量洋货涌如北京,京奉铁路、京汉铁路开通,往前门设立东西两个火车站,前门商业盛极一时。
大栅栏是前门商业区的中心,泛指大栅栏街、廊房头条、粮食店街和煤市街。
明清阶段入夜实行宵禁,在街头巷尾设置栅栏,昼开夜闭,大栅栏所以得名。
经过近百年的进展,前门人栅栏集中了绸布店、药店、鞋店、餐馆等数百家店铺和戏院。
廊房头条、廊房二条曾是珠宝玉器市场;珠宝市街集中了二十九家官炉房,熔铸银元宝;钞票市胡同、施家胡同、西沿河一带开设了许多钞票市利银号;而王广福歪街、陕西巷等八条胡同则是妓院集中的地点,俗称“八人胡同”。
到1928年前门商业区开始走下坡路之前,大栅栏一带向来是老北京的商贾繁华之地,许多闻名的老字号就发源于此,比如全聚德烤鸭店、瑞蚨祥绸布店、同仁堂药铺、六必居酱菜园等,直到今天仍然长盛别衰o前门情思大碗茶“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个地方玩耍,高高的前门,宛然挨着我的家一—”南南给我唱这首老戏歌的时候太刚止照在她的脸上,脸蛋上的小雀斑微微皱着。
她毫别客气地蹲在路边,仰起头,眯着双眼看前门大街人来人往。
南南从外地到北京来上学差不多两年了。
“那时候我非要考北京的学校,爸爸别承诺。
平时我别言别语,可那会儿倔得不好,自己跑来了。
前门老街的风光史
默想旧日的前门大街,足以引起许多“老前门”们的共鸣,他们生于斯、长于斯,问间店铺,叠印着他们陈年的足迹,声声吆喝,时常进八他们的梦境前门老街的风光史文/步雄前门大街形成于元、明.到清乾隆时已是“货如山积,酒榭歌楼.欢呼酣饮.恒日不休“。
民国后.历经战乱、几度萧条。
解放后,百业俱兴.与天安门相邻的前门大街与王府井、西单并誉为北京曲三条垒街。
上世纪60年代的前门大街处于鼎盛期,说起来色彩斑斓、五味杂陈,好比折射北京民生、民情的万花筒,正阳门东南是“火北”目H相馆.开^k干1922年。
是北京堆老的照相馆。
“太北”创业人赵雁臣的经营之道是重照片质量,投顾客所好。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剧特火.“大北”收买了一批艄戏装,让顾客免赞扮成青衣.老生,小生、花睑留影.后来卫增加了结婚照,广受百姓欢盐。
60年代,老百姓赶上订婚、结婚、孩子满月等具有里程碑意卫的家庭大事件,才避“大北”的门。
70年代.梭子L山下乡。
80年代上大学都是t照相馆记录人生的重要事件。
如果是集体照,人仃1大多喜敢在照片角印上一句特别具有时代色彩,读起来又特别提气的话。
我翻闷曾经在‘太北”照的三张集体照.上面的文字竟瓠是“继续革命永向前!”“大北”下,抖胡同也上得厅堂.同亲许多领导人的拓准照也出自“大北”。
那时候.不讲究肖像权,无论领袖牛比.进{耳“大北”橱窗都是一种柴耀。
前『】西河沿口南.是l775年开业、卖烧革内的“月盛斋”。
那里的老淌历经200年传续,鲜香无比老少成宜。
关于“月盛斋”.有许多文人骚客留下r币少[】口相传的歌谣.有大稚亦有大俗。
雅的有:“喂羊肥嫩数京中,凿用清汤色煮红.H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
俗的有:“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你爹,你蚂,给你买r烧羊肉”前门大街的债丁都是唱着它长大的。
唱归喁,真正大块桀颐“月盛斋4烧羊内偶为之,倒是。
月盛斋”的百年老涵滋养了前f J一带的老百姓。
记得t雠a70年代,每天一到下,r阳五点钟,自”门附近的许多人家便遗孩子盆盆碗碗排队买那冒着热气的羊肉涵。
印象·前门老字号
印象·前门老字号
作者:
来源:《民生周刊》2019年第02期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这曾是旧时皇都人们精致生活的写照,如今,这些字号还有多少人能记起?
行走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前门大街,犹如逛一座老字号博物馆,黑底金字的牌匾,笔力遒劲,背后都浓缩着一个传奇故事;青砖飞檐的店铺,内里古色古香,都凝固着一段历史。
一盘醉人的烤鸭,一包清香的茶叶,一双精致的布鞋,一坛飘香的美酒,如何制作、如何品味,都有讲究。
对于本地人而言,幸有前门大街,幸有街上纵横排布的各种老字号,让他们随时都能捡起一段记忆。
而对于观光客来说,这里承载着北京这座800年古都厚重的商业和市井文明,乃至传统中国的衣食住行。
歲月川流,前门大街几经改造,老字号亦几经淘洗,一些店铺走了,一些招牌新挂,但是,这些在数百年商业、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极品,在现代化、信息化的时代中依旧闪耀着光芒。
(图文/徐英子)。
北京.前门百年绝版老照片
北京.前门百年绝版老照片北京前门百年绝版老照片1865此木刻画是按P.Champion于1865年拍的照片所刻(笔者暂不知原照现存于何处),是已知最早的前门大街老照片.从木刻画可见,牌楼下已有小摊,桥上亦有不少马车1872此照是John Thomson(汤姆森) 于1872年8月至10月期间所拍. 街上景色和六年前所拍的照片变化不大1874此照?是A.E. Boyarsky (阿.爱.鲍扬斯基)于1874年在中国考察期间所拍.前门大街还是变化不大.ca1875 ~ ca1885推测此照片拍于1875年至1995年之间. 有网友认为此照片拍于庚子事变后,但笔者并不同意,原因有:1)图中不见电线竿,亦不见黄包车.此二物普遍见于庚子事变后;2)照片中的旁边的店铺还有冲天柱牌坊门面,这种装饰庚子后基本消失;3)三头桥右边的店铺可见”XX金店”和汤姆森于1872年所拍的一样;4)街景亦和阿.爱.鲍扬斯基于1874年所拍的很接近, 在照片左下角亦有相同的冲天柱牌坊门面,所以笔者推断此照拍于己于庚子事变前,而且年代较早.1885~ ca 1890此时照片左下角的的转角楼,它的冲天柱牌坊门面以和上一张照片已不同. 那家名”XX金店”,在三头桥右边的店铺已经不见了,而该建筑物亦曾改建.1890 ~ 1900从照片可见,越接近庚子事变,街上越繁华,小摊越多1900 四,五月此原照现存于澳大利亚.由于整批照片均拍于庚子事变前后,.而批照片里有一张正阳门则拍于1900年4,5月间,故推测此照拍与同期.很有可能是”旧”前门大街遗照. 此照右下方的转角楼和三十年前所拍的一样.1900 年五,六月?此两照转自联盟论坛之Tales of Old China此照年份不详,但怀疑拍于大火前几天.因人车的朝向都是朝南,应该是出城避祸的1900 年六月?此照也是转自联盟论坛之Tales of Old China.貌似大栅栏区域有烟尘,但因效果不佳,不能完全确认是正在照着火或者街巷已经被烧毁.请看看桥上有什么.此照疑点什多.曾怀疑是图画.但细看不像.但难以相信那时有外国人敢在箭楼拍照.1901推测此照片是庚子议和后所拍.牌楼右边的建筑物已毁.街上首见电线竿1902, 1月12日,老佛爷回来了. 虽然照片清晰度过欠佳,但还可见牌楼右边的建筑物已完成重建1902~1903年推测此照片拍摄日期为1902年至1903年.可见三头桥左下角的转角楼已毁,而图中红圈部份似在重建中.街上首见黄包车1903~1904年推测此照片拍摄日期为1903年至1904年,上图红圈部份此时已重建完成1904~1905年推测此照片拍摄日期为1904年至1905年左.图中红圈部份的建筑物和上图不一样. 此时照片左下角还没有建筑物1905年此照片拍摄日期不会晚于1905年十二月. 此时照片左下角多了些建筑物1906此照片明显拍于1906年.此时前门箭楼正在重建中1907~1909三头桥右边掘了个洞,不知是否作重建用.此时桥上不再有小摊1909~1911三头桥右边建筑物看似接近原成重建.由于路人好像还有辫子,故推测此照排于己于民国前1912 ~1916照片上的应是民国五色,三头桥正中有岗哨棚.三头桥还未改造成公路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门百年绝版老照片〔组图〕
2008年07月28日8:46 环球网
1865
此木刻画是按P.Champion于1865年拍的照片所刻(笔者暂不知原照现存于何处),是已知最早的前门大街老照片.从木刻画可见,牌楼下已有小摊,桥上亦有不少马车
1872
此照是John Thomson(汤姆森) 于1872年8月至10月期间所拍. 街上景色和六年前所拍的照片变化不大
1874
此照片是A.E. Boyarsky (阿.爱.鲍扬斯基)于1874年在中国考察期间所拍.前门大街还是变化不大.
ca1875 ~ ca1885
推测此照片拍于1875年至1995年之间. 有网友认为此照片拍于庚子事变后,但笔者并不同意,原因有:
1)图中不见电线竿,亦不见黄包车.此二物普遍见于庚子事变后;
2)照片中的旁边的店铺还有冲天柱牌坊门面,这种装饰庚子后基本消失;
3)三头桥右边的店铺可见”XX金店”和汤姆森于1872年所拍的一样;
4)街景亦和阿.爱.鲍扬斯基于1874年所拍的很接近, 在照片左下角亦有相同的冲天柱牌坊门面,所以笔者推断此照拍于己于庚子事变前,而且年代较早。
ca 1885~ ca 1890
此时照片左下角的的转角楼,它的冲天柱牌坊门面以和上一张照片已不同. 那家名”XX金店”,在三头桥右边的店铺已经不见了,而该建筑物亦曾改建。
ca 1890 ~ 1900
从照片可见,越接近庚子事变,街上越繁华,小摊越多
1900 四,五月
此原照现存于澳大利亚.由于整批照片均拍于庚子事变前后,.而批照片里有一张正阳门则拍于1900年4,5月间,故推测此照拍与同期.很有可能是”旧”前门大街遗照. 此照右下方的转角楼和三十年前所拍的一样。
1900 年五,六月?
此两照转自联盟论坛之Tales of Old China此照年份不详,但怀疑拍于大火前几天.因人车的朝向都是朝南,应该是出城避祸的。
1900 年六月
此照也是转自联盟论坛之Tales of Old China.
貌似大栅栏区域有烟尘,但因效果不佳,不能完全确认是正在照着火或者街巷已经被烧毁.请看看桥上有什么.
此照疑点什多.曾怀疑是图画.但细看不像.但难以相信那时有外国人敢在箭楼拍照。
ca1901
推测此照片是庚子议和后所拍.牌楼右边的建筑物已毁.街上首见电线竿。
1902, 1月12日,老佛爷回来了. 虽然照片清晰度过欠佳,但还可见牌楼右边的建筑物已完成重建。
ca1902~1903年
推测此照片拍摄日期为1902年至1903年.可见三头桥左下角的转角楼已毁,而图中红圈部份似在重建中.街上首见黄包车。
ca1903~1904年
推测此照片拍摄日期为1903年至1904年,上图红圈部份此时已重建完成。
ca1904~1905年
推测此照片拍摄日期为1904年至1905年左.图中红圈部份的建筑物和上图不一样. 此时照片左下角还没有建筑物。
ca1905年
此照片拍摄日期不会晚于1905年十二月. 此时照片左下角多了些建筑物。
1906
此照片明显拍于1906年.此时前门箭楼正在重建中。
ca1907~1909
三头桥右边掘了个洞,不知是否作重建用.此时桥上不再有小摊。
ca1909~1911
三头桥右边建筑物看似接近原成重建.由于路人好像还有辫子,故推测此照排于己于民国前。
ca1912 ~1916
照片上的应是民国五色,
三头桥正中有岗哨棚.三头桥还未改造成公路状。
故时间不会太晚.街上首现自行车和西式马车。
ca1920
此照出自喜仁龙的城门和城墙一书.故推测拍摄日期应是1920年前后.此时三头桥已被改造成公路状.路上首见车辆。
ca1926
此照出自德国人(Perckhammer)北京一书. 推测拍摄日期应是1926年前后。
ca1930
原照存于某外国大学,此时路上已见电车轨.见于上一张照片,位于牌楼左边的建筑物”瑞增祥号”已被改建
ca1933~1946
此照是赫达·莫里逊居中国期间所拍,由于照片基本上和上一张变化不大,推测拍摄日期为三十年代中。
ca1946后,猜测此照拍于解放前后
收集的前门大街老照止于解放前.一百多年过去了,相信重开后的前门大街和昔日已不大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