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摇啊摇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摇啊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a7b22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0.png)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摇啊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摇啊摇的歌曲信息及形式;
2.学习使用合适的节奏方式演唱这首歌曲,并加强协调,提高合唱质量。
二、教学重难点
1.歌曲旋律逐渐上升,歌词较长,需要注意歌唱技巧;
2.加强学生的协同演唱能力。
三、教学准备
无
四、教学步骤
1.导入
宣传本课的歌曲是我们周围的常见歌曲——《摇啊摇》,并播放相关音乐。
提
问学生关于摇啊摇的相关经验和印象,创造一些讨论空间。
2.展示
上课展示以前班级的一次合唱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3.讲解
针对歌曲的长度和难度讲解歌曲的节奏特征和 BPM 等。
4.合唱训练
通过声乐练习,训练学生的嗓音和说唱表现能力,通过口齿助理训练,加强并
强化和谐的协同演唱能力。
5.表演练习
通过对歌曲的演练,提高学生的表演技巧和演唱质量。
在不影响基本操作的情
况下在节奏方面进行简单的调整,教学教授如何调整BPM 来协调合唱队员的表演,提高演唱的和谐感。
6.拓展
为了拓展班级其他学科(例如:视觉艺术、家庭教育等),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制作一些插画,配合歌曲进行表演。
五、教学评价
1.通过平时小测验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歌曲基本知识;
2.通过班级合唱进行群体评价;
3.对每个学生进行个体评价。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摇啊摇》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摇啊摇》](https://img.taocdn.com/s3/m/d4a9ee7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34.png)
《摇啊摇》教案{教材分析}《摇啊摇》是一首上海童谣,歌词亲切、质朴,旋律优美、宁静、抒情,整首歌如同一股涓涓细流,又如同一支含苞待放的花蕾,散发着童谣的魅力与芬芳。
让我们在轻轻吟唱中,也不知不觉回到了童年那段美好的时光。
{教学目标}1、采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2、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3、引导学生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体验6/8拍的强弱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对学生进行音乐课堂常规习惯的复习。
二、导入1、随音乐律动2、师: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3、揭示课题三、新课学习1、发声练习3、播放《摇啊摇》音乐,学生感受歌曲情绪3、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4、听歌曲,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5、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看谱;6、学生模唱学习歌曲(师弹奏旋律)7、学生跟唱曲谱8、各种方法练习曲谱:齐唱,男女分组唱,抽查…9、学唱歌词:用“划小船到外婆家、用甜美的声音喊一喊外婆、闻一闻食物的香味”等情境练习。
四、编创与活动:1、认识打击乐器。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小结同学们,今天开不开心?随着这时候音乐,我们这节课的旅程也就到此结束了!希望你们能每天都这么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再见吧!。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0adabe3968011ca30091cd.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教案三篇篇一教学内容:1、表演歌曲《摇啊摇》2、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
教学目标:1、学会用优美的歌声准确地演唱上海童谣《摇呀摇》,从音乐声中感受童年的欢乐。
2、通过肢体的律动和课堂学生对小乐器的演奏来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强弱特点。
教学重点:1、准确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摇啊摇》,从音乐声中表达对童年生活得喜爱与向往。
2、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韵律。
教学难点:唱准以下旋律音程音准:(1)35i6|5.5.|(2)1326|1.1.|(3)1326|565.|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三角铁、响板、串玲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上行音阶1234567i学生起立12|34|5-|同学们好!53|53|5432|1-|老师老师王老师您好!下行音阶i7654321学生坐下二、导入: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1、播放音乐《小白船》设问:听一听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歌曲?提示让学生律动。
学生:听音乐律动并回答问题(二拍子、三拍子……)2、复听音乐师生共同律动(拍手拍肩膀、做划船的动作、做摇摇篮的动作……),答案:三拍子3、复听音乐选响板、串铃为音乐伴奏,通过肢体来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激起学生求知欲。
(响板:重拍串铃:弱拍)4、再次聆听音乐老师与部分学生舞蹈(把校园集体舞简单的加入课堂当中),同时部分学生乐器伴奏,在师生合作中快乐的加强对三拍子音乐韵律的记忆。
三、学唱歌曲《摇啊摇》1、初听音乐师生律动感受六拍子音乐韵律(做摇摇篮的动作……)设问:这首歌曲与刚才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呢?(生:比刚才的音乐速度快。
)2、认真地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内容?说一说你听后的感受。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内容与歌曲旋律来感受童年的快乐。
)3、复听音乐让学生静静地聆听,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童年快乐,同时小声学唱。
4、教师范唱,学生用三角铁自由地为教师伴奏。
(首先给学生充足的想象的空间,不要限制他们的思维空间。
)5、聆听录音翻唱,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用三角铁的两种伴奏方式为歌曲伴奏。
三年级音乐教案《摇啊摇》
![三年级音乐教案《摇啊摇》](https://img.taocdn.com/s3/m/d7a5295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5.png)
教学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运用节奏的概念,掌握歌曲的节奏;2.了解乐器的分类和音乐表达的方式;3.学会用身体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知和协调能力;4.发展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2.节奏体验活动3.音乐器材的分类和演奏方式4.合作演奏活动教学准备:1.《摇啊摇》歌曲录音2.一些简单的节奏器材(如鞭炮、铃鼓、小木块等)3.乐器分类的图片和简短介绍4.易于操作的乐器(如手鼓、木鱼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入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的欲望,询问是否有学过乐器或参加过音乐活动。
2.播放《摇啊摇》歌曲,让学生先听一遍,并感受歌曲的节奏。
第二步:节奏体验活动(10分钟)1.在课前准备好的节奏器材中,挑选几种简单的乐器给学生。
2.老师示范一种节奏,并引导学生模仿,一起发出音响。
3.随着音乐的播放,不断增加节奏的变化和复杂程度,让学生体验到节奏的快慢、强弱等。
第三步: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式(15分钟)1.准备一些乐器分类的图片,与学生分享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式的概念。
2.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分辨不同种类的乐器,同时简单介绍它们的演奏方式。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模仿乐器的演奏动作,比如敲击鼓面、摇动铃鼓等。
第四步:学唱《摇啊摇》(20分钟)1.分步教学歌曲《摇啊摇》的歌词和曲调,引导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唱。
2.加强节奏理解,通过拍手或叩击节奏器材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歌曲的节奏。
3.将歌词和动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唱歌的同时摇动节奏器材,增强音乐感知和协调能力。
第五步:合作演奏活动(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种乐器,让他们自由选择并且分工合作。
2.为每个小组安排一个简单的乐曲段落,让他们用乐器演奏。
3.学生根据分工,依次演奏各自的乐器,通过合作演奏出一段简单的音乐作品。
第六步:总结与延伸(10分钟)1.学生展示他们的合作演奏作品,互相欣赏和鼓励。
2.合唱《摇啊摇》歌曲,加入之前学习的合奏经验和节奏感知。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摇啊摇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摇啊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ba492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e.png)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摇啊摇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
1.熟练歌唱《摇啊摇》这首歌曲;
2.了解及掌握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
3.通过合作演唱,加强班级凝聚力。
教学重点
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
教学材料
教师备课笔记、人音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和歌唱《摇啊摇》的录音。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利用篮球、毛巾等物品,展示摇的动作;
2.教授《摇啊摇》歌曲名称并解释该歌曲中的“摇”指的是什么。
如:摇篮、秋千等。
第二步:听歌曲
1.播放《摇啊摇》录音;
2.让学生跟着歌曲摆出摇的动作,感受歌曲中的节奏;
3.可以提问歌曲中有哪些乐器等等。
第三步: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分段学习歌曲;
2.温习上一小节;
3.配合唱名,学习新的小节;
4.练习整首歌曲;
5.评价学生表现。
第四步:合唱活动
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2.引导学生为自己的小组制定一些“成名动作”,如高举手臂等;
3.实践合唱。
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掌握歌曲歌词、旋律、节奏的程度;
2.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
3.学生的反馈。
优化方案
1.为学生扩大学习的范畴,可在学习歌曲后,邀请学生自己制作一个舞
蹈来演绎这首歌曲;
2.参与性更强的团队活动,如:“袋鼠过河”。
总结
本课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歌唱、跳舞等多种活动形式,感受摇的节奏;通过小组合唱活动来加强班级凝聚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听从学生的想法,以敏感的处理情绪,为每一位孩子留下一份愉快的回忆。
三年级音乐教案《摇啊摇》
![三年级音乐教案《摇啊摇》](https://img.taocdn.com/s3/m/454add5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7.png)
三年级音乐教案《摇啊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 学会歌曲《摇啊摇》,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摇啊摇》。
2. 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
3. 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学会歌曲《摇啊摇》的歌词和旋律。
2. 掌握歌曲的节奏和舞蹈动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播放设备。
3. 舞蹈道具(如小船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简单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介绍:教师介绍歌曲《摇啊摇》的背景和歌词,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3. 学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 节奏训练:教师教授歌曲的节奏,让学生用手拍打节奏,感受音乐的韵律。
5. 舞蹈教学:教师教授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
6. 完整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歌曲和舞蹈的完整表演。
8.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和舞蹈。
9.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或音乐会,展示他们的才华。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以及合作意识。
2. 歌曲演唱:评估学生对歌曲《摇啊摇》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音准把握和节奏感。
3. 舞蹈表演:评价学生的舞蹈动作是否规范、协调,以及他们对舞蹈节奏的感知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加课堂音乐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音乐接力”、“猜歌名”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反应能力。
3. 结合音乐课程,开展音乐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八、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 互联网资源,如儿童音乐教育网站、音乐视频等。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摇啊摇》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摇啊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5d8ddc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d.png)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摇啊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摇啊摇》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伴奏曲,歌曲以我国传统的摇橹号子为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易于掌握,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单的乐理知识有所了解,能够跟上简单的节奏和旋律。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传统音乐文化了解不多,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需要老师通过教学设计来调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摇啊摇》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通过合唱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摇啊摇》的旋律和节奏,能够熟练演唱。
2.难点: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在合唱中的团队协作。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特定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合唱教学法:通过合唱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摇啊摇》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教学乐器:吉他、钢琴等,用于伴奏和引导学生演唱。
3.教学场地:教室,需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播放一段我国传统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同时,老师简要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摇啊摇》。
2.呈现(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摇啊摇》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跟随老师的伴奏演唱。
在此过程中,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老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纠正。
此环节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提高演唱水平。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课《摇啊摇》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课《摇啊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be4c8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e.png)
六年级下语文小升初阅读专项训练八——写人记事一、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想起那年读书时谷煜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
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
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
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
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
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
我笑着跑去迎接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三年级音乐教案《摇啊摇》
![三年级音乐教案《摇啊摇》](https://img.taocdn.com/s3/m/c95c0d4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c.png)
三年级音乐教案《摇啊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2. 学会歌曲《摇啊摇》,理解歌曲的含义,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摇啊摇》,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准演唱。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钢琴或其他乐器。
3. 歌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小朋友在河边摇船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歌教学:a. 向学生介绍歌曲《摇啊摇》,让他们先听一遍。
b. 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讲解歌曲中的难点。
c. 分组进行歌曲学唱,教师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d. 全班一起演唱歌曲,加强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3. 歌曲练习:a. 让学生跟随琴声练习歌曲,注意节奏和音准。
b.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反复练习,直到学生能够熟练演唱。
4. 歌曲展示:a. 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演唱成果。
b. 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强调音乐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提高音乐素养。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2. 要求学生每天练习歌曲《摇啊摇》,加强巩固。
3.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歌曲演唱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程度。
3. 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鼓励他们在音乐方面的自主学习和探索。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接龙、猜歌名等,增加课堂趣味性。
2. 邀请家长参与音乐会,展示学生的音乐成果,加强家校合作。
3. 推荐学生参加校外的音乐比赛或活动,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 摇啊摇(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 摇啊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80002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7.png)
《摇啊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摇啊摇》选自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童年》一单元,是一节歌唱课。
摇啊摇是一首流传于上海的民间童谣,全曲优美流畅,有韵律,词曲结合朗朗上口,86拍,歌词使用了上海方言,口语化,富有摇篮曲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唱上海童谣,从音乐中感受并体验童年生活的快乐,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聆听、画旋律线、图形谱、律动等方式体验歌曲的情绪、节拍等要素。
3.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摇啊摇》,并能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感受六拍子的节奏韵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摇啊摇》。
教学难点:感受感受六拍子的节奏韵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及杯子、勺子。
【教学过程】
附:
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课后评价标准。
第1课童年演唱《摇啊摇》教案
![第1课童年演唱《摇啊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a1826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d.png)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更好地表现《摇啊摇》这首歌曲”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们认为如何通过演唱技巧来更好地表达歌曲情感?”
6.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唱《摇啊摇》,使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律美,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对美好音乐作品的向往。
2.增强音乐表现力: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演唱技巧,自信地表现歌曲,提高音乐表达及表演能力。
3.培养团队协作意识:通过集体演唱,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摇啊摇》这首歌曲时,我注意到学生们对童年主题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相当活跃。我觉得通过这个主题,成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音乐学习上。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歌曲学唱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音准和节奏的掌握仍有一定难度。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可能我需要设计更多有趣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
2.教学难点
-音准控制:部分学生对音准的掌握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
-节奏感培养:对于节奏感较差的学生,掌握复杂的节奏是难点。
-团队协作:在集体演唱过程中,如何使每个学生协调配合,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举例解释:
-针对音准控制,教师可设计音阶练习,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音高,并进行个别指导。
小学三年级音乐(人音版)《摇啊摇》-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任务单
![小学三年级音乐(人音版)《摇啊摇》-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3376b5e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4.png)
(PPtl7)其实这首歌曲还有两段歌词,下课之后,你可以查阅资料,继续聆听。
3、升华
在歌声中我们不但感受到了美妙动听的旋律,也感受到了童年生活的幸福与美好,希望
同学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每一天都变得精彩万分!(pptl8)
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课后练习
律我们要重复演唱一遍!请你不要丢了它。让我们加上歌词试一试吧。(老师打着6拍子
指挥图示)
(3)完整演唱
(pptl4)哇,你们好厉害!今天我们完整学习了这首《摇啊摇》让我们跟随阳阳同学
一起唱出童年的美好吧!哎?你发现我们歌曲中最后一个字有什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律吗?(停顿3秒)他
们都是以“ao”结束的,演唱时我们把嘴巴打开,像这个样子(示范口型)注意发声的位置。
哈哈哈哈哈。含哈哈。含哈
我们M住活每么幸福,
哈哈哈哈哈。含哈哈哈。含
段们旱勺 会么幢乐。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音乐
年级 三年级学期上册
课题
摇啊摇、我们多么幸福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运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摇啊摇》,感受与表达童年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2、在肢体参与中感知6/8拍与3/4拍的律动感,提升音乐感知能力。
《摇啊摇》《我们多么幸福》音频音响。
这是外婆哄阳阳睡觉的时候演唱的儿歌,具有摇篮曲的特点,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现在就请你用一个你喜欢的动作,伴着音乐,模拟外婆哄宝宝睡觉时的样子。(播放音
乐,模仿摇摇篮动作。)
3、划分乐句
(ppt7)歌曲的旋律非常优美,让我们也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这一部分音乐分为几个乐
摇啊摇教案
![摇啊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9d231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2.png)
摇啊摇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摇啊摇”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2.能够模仿老师的动作,正确地摇晃身体;3.能够在音乐的节奏下,自由地摇晃身体,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摇啊摇”这首歌曲的音乐;2.教师准备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摇头、摇手等;3.教师准备一些小玩具,如彩带、气球等,用于增加课堂趣味性。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播放“摇啊摇”这首歌曲,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自由地摇晃身体,放松身心。
2. 歌曲欣赏教师播放“摇啊摇”这首歌曲,让学生仔细听歌词和旋律,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3. 动作模仿教师示范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摇头、摇手等,让学生模仿。
教师可以用手势和语言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正确地摇晃身体。
4. 自由摇晃教师再次播放“摇啊摇”这首歌曲,让学生自由地摇晃身体,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可以用语言和动作鼓励学生,让他们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
5. 小游戏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玩具,如彩带、气球等,让学生在摇晃身体的同时,玩耍这些小玩具,增加课堂趣味性。
6. 结束语教师可以用语言和动作表扬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醒学生,平时要多注意锻炼身体,保持健康。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正确理解“摇啊摇”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能够模仿老师的动作,正确地摇晃身体,能够在音乐的节奏下,自由地摇晃身体,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们在音乐的节奏下,自由地摇晃身体,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了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指导,让学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身体锻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 《摇啊摇》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 《摇啊摇》](https://img.taocdn.com/s3/m/d0aca56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a.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摇啊摇》设计者:单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精巧的歌声精确地演唱上海童谣《摇呀摇》,掌握6/8拍的强弱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肢体的律动和课堂学生对小乐器的演奏来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强弱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音乐声中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爱好与憧憬。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摇啊摇》2.教学难点:通过肢体的律动和课堂学生对小乐器的演奏来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强弱特点。
三、教学方法引导法等。
想象法、练习法、体验法等。
五、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三角铁,响板,串铃等。
六、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导入1.童谣拍手歌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童谣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首童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2.读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
3.带上肢体动作读童谣《小青蛙》。
回忆3/4拍子的强弱规律。
4.小手拍一拍,介绍一首上海童谣,按节奏拍手读《摇啊摇》童谣。
初步感受6/8拍子的韵律,做划船的动作。
5.古筝演奏《摇啊摇》师:老师想为这首童谣谱上旋律,为同学为演奏一边6.导入新课。
这首童谣名字叫《摇啊摇》,我们还可以唱出来,下面我们来一起听一听,学一学吧!(二)歌曲赏析1.初次聆听音乐你能听出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什么样的吗?2.二次聆听音乐配合音乐用你的身体作出适当的动作并画旋律线感受旋律。
3.三次聆听音乐歌词里,你听出了什么样的小故事?讲讲你的外婆是怎样对你的?4.按节奏读歌词(三)歌曲教唱1.试着跟琴唱一遍2.强调音色:柔和,连贯。
3.强调反复记号。
(四)创编与活动1.为歌曲编创动作,如船儿般摇摆,边唱边跳。
2.使用手中的乐器,为歌曲编创节奏进行伴奏。
(五)作业:回家把《摇啊摇》唱给家里的父母亲人听。
(六)下课!。
摇啊摇音乐教案
![摇啊摇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51cf6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2.png)
摇啊摇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和认识摇啊摇乐器的种类和特点;2.掌握摇啊摇的基本演奏技巧;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摇啊摇乐器:摇鼓、摇铃、摇铁环等(根据班级人数和需求确定数量);2.音乐播放设备;3.教学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摇啊摇乐器的了解程度,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兴趣。
2.播放摇啊摇音乐,让学生感受摇啊摇的节奏和韵律。
Step 2:展示与介绍(10分钟)1.展示各种摇啊摇乐器,向学生介绍其名称、外观和特点。
2.逐个让学生触摸和摇动乐器,感受其中的声音和震动。
Step 3:演奏体验(20分钟)1.教师演奏一段简单的摇啊摇音乐,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摇动乐器。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
Step 4:创作表达(15分钟)1.让学生自行选择摇啊摇乐器,组成小组进行创作。
2.每个小组演奏自己创作的摇啊摇音乐,展示给全班同学。
Step 5:评价与总结(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2.提问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受和体会,总结摇啊摇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四、课堂延伸1.学生独立练习: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课后自由演奏摇啊摇乐器,培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音乐会表演: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展示他们的摇啊摇表演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舞台表演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摇啊摇乐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了摇啊摇的基本演奏技巧。
学生通过创作表达,培养了对音乐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通过对学生表演的评价和点评,引导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ff783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c.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摇啊摇这首歌曲,使学生了解以下内容:1.了解西洋乐器“小手鼓”的构造和演奏方法。
2.学会唱“摇啊摇”这首歌曲,掌握曲调和歌词。
3.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摇啊摇》这首歌曲,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西洋乐器“小手鼓”的介绍。
2.歌曲《摇啊摇》的演唱。
3.合作演奏歌曲。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下本课的主题——摇啊摇,然后通过投影让学生观看“小手鼓”的构造和演奏视频。
2. 学唱歌曲《摇啊摇》1.老师先唱一遍《摇啊摇》,让学生听一遍,掌握歌曲的基调和流畅度。
2.通过多次的跟唱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歌词和各句之间的连接。
3.小组内同学轮流表演,让其他同学给出改进建议,互相进步。
3. 合作演奏歌曲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只小手鼓。
2.老师指挥,让学生按照画面上不同的“图案”一起敲击小手鼓,逐渐合作演奏出《摇啊摇》这首歌曲。
3.组内学生要有组织、有节奏地完成手鼓敲击动作,体验集体演奏乐趣。
四、评价方式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的个人表现:鼓掌的节奏是否准确,歌曲的节奏是否一致等等。
2.学生的团队协作:组内互相协调是否顺畅,方案是否得到其他小组的认可等等。
五、扩展为了更好地教授摇啊摇这首歌曲,老师可以拓展以下内容:1.简单介绍其他西洋乐器,让学生了解各类乐器的名称、构造和演奏方法。
2.给学生一些节奏感训练,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演奏各类西洋乐器的节奏。
3.通过更多的乐器演奏训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对摇啊摇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西洋乐器“小手鼓”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学会了唱这首歌曲,并且掌握了合作演奏的技巧。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们增强了音乐感受能力,培养了集体合作精神,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7a47b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6.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教案首先,我们来一起唱唱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摇啊摇》吧!让我们一起感受它优美的旋律和动感的节奏。
接着,我会和大家一起探讨这首歌的特点和意义,让我们一起了解老上海的风情。
二、知识讲解,学生参与: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歌的乐曲特点。
《摇啊摇》采用2/4拍和D宫调式,旋律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
歌词用上海方言,非常口语化,有摇篮曲的特点。
我们可以一起来感受一下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研究唱准每个音符。
三、动手实践,创意表现: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起创编动作来表现歌曲的韵律和情感。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们也可以进行师生互动的交流,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自己的情感。
四、合唱演练,展示成果: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合唱《摇啊摇》,用优美的声音准确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感受童年的快乐,并展示我们的创意和表现。
五、课堂总结,反思提高:在课堂结束前,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今天的研究内容和收获。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
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童谣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了很好的研究态度和创意表现能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让他们在音乐研究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和成长。
老师: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课堂。
今天,我们要一起乘上音乐的翅膀,飞到“理想”的彼岸。
你们准备好了吗?学生:好!首先,我们来玩一个童谣游戏。
这是一首北京童谣,也是一个很好玩的游戏。
请大家两两面对面,跨坐凳子手拉手,边念童谣边做一拉一扯的动作,好像二人合作拉锯似的。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首上海童谣《摇啊摇》。
首先,我唱出第一句“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引入本课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五册第一课
《摇啊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五册第一课
[授课年级]三年级
[课题]《摇啊摇》
[课型]唱歌综合课
[教材分析]
《摇啊摇》是一首流传于上海地区的民间童谣。
全曲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词曲结合朗朗上口。
2/4拍,D宫调式。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一只馒头一块糕”歌词用上海方言,非常口语化,好像妈妈在哄宝宝睡
觉时的语言和歌唱,具有摇篮曲的特点。
第一乐句前两小节旋律相同,音调的起伏富有荡漾的小船或睡在摇篮中小宝宝的情境。
第3小节的四度跳进,在情绪上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从而把喜悦的心情释放出来。
第二乐句在前句和后句中曲调和节奏运用了宽与紧缩的变化,五度和七度的音程大跳,展现了宝宝和外婆之间的亲热情景。
歌曲的末句采用了换尾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旋律趋于平静,表
现了宝宝沉浸在甜美的睡梦之中。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该学段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
自己的见解。
本节课是一节童谣学唱课,是此阶段学生很喜欢的一种音乐课型,
它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认识,目的是让儿童能认识周围事物。
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知识性、趣味性并重的形式,用充满趣味的语言、音乐游戏等来讲解枯燥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
立足小学生实际,本设计先是让学生念童谣,而后调动学生的知识、生活经验,编写童谣,从中体会童谣带来的乐趣。
我的这节音乐课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肢体的表现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与情感。
用直观教学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其求知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以优美的声音演唱上海童谣《摇啊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