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定律评课稿

合集下载

《焦耳定律》教案(含教学反思)

《焦耳定律》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4节焦耳定律第1课时焦耳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2.通过探究,知道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焦耳定律,会用焦耳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电热现象,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和防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2.焦耳定律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焦耳定律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老师给学生展示:给白炽灯和电风扇通电相同的时间,让学生分别触摸白炽灯和电风扇的电动机部分,体验一下有什么感觉?为什么通电相同的时间,发热程度不同?能否解释这一现象?从学生的质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电流的热效应活动1:课件展示,让学生分析这些用电器在工作的过程中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电烤箱电炉子电熨斗电饭锅活动2: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这些用电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情况。

归纳总结:(1)总结:电流通过这些用电器后,都伴有热现象产生。

(2)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活动3:让学生走进生活,列举出生活中你见到的用电器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能量转化是怎样的?哪些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哪些是防止电流的热效应?总结:电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希望用电器温度过高,因为温度过高会影响用电器的使用寿命,会使绝缘皮老化,甚至引起火灾,电视机的后盖有许多小孔,就是为了通风散热;电动机的外壳有许多散热片,也是为了降温。

探究点二焦耳定律1.实验探究电影响电流产生热量的因素提出问题:根据导课时的问题,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电流通过不同的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为什么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组之间交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

猜想:可能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设计实验:根据猜想,小组之间设计实验,交流讨论出探究的方法、实验中电流产生的热量如何表现出来?探究分为几步完成?根据每个小组的发言和交流,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出示课件,展示内容: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转换法。

《焦耳定律》--优质获奖教案 (17)

《焦耳定律》--优质获奖教案 (17)

2.5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涉及的能量观点,是研究电学问题和其他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所以,本节课不但是物理知识的传授课,更是物理方法和思想的渗透课。

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联系实际,以便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焦耳定律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创造了一定,但高中阶段将从电场力做功及能量转化和守恒等角度来研究焦耳定律,这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及物理意义2.理解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3.能运用能量观点解决电功和电热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推导电功及电热的公式和焦耳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进一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焦耳定律、电热功率的概念、公式。

教学难点: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五、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问题:各种用电器通电后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请列举说明其能量的转化情况。

示例:电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电炉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解槽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引入:电流做功的多少及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二)新课讲授一、探究1问题1:电流如何做功,其实质是什么?大小有哪些量决定?情境1:一段导体长为L,电阻为R,在导体两端加上电压U,通过导体的电流为I。

探究1:学生分析讨论,推理探究引导1:①什么是电流?电荷运动的原因是什么?电场力做功的关系式是什么?②什么是电量?电量与电流强度的关系式是什么?小结1:①电荷q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至B,电场力做功W=qU AB。

②在时间t内,电场力移动的电荷量为q=It③所以W=qU=IUt。

这就是电路中电场力做功即电功的表达式。

1、电功(1)定义:电路中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所做的功,简称电功,通常也说成是电流的功。

初中物理_人教版九年级《焦耳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人教版九年级《焦耳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2.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电热的大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知道焦耳定律。

3.会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会利用焦耳定律解释生活中电热利用与防止。

(二)过程与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解释生活中一些电热现象,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与防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重点:电流产生热效应跟什么因素有关(也就是焦耳定律)。

难点:如何让学生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如何进行探究实验设计,如何推导公式Q=I²Rt以及Q=W=Pt教学方法: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星期天,小明乘着妈妈外出时不做作业而偷偷看电视,妈妈回来前才关掉电视假装做作业。

然而这些被聪明的妈妈发现了,你们知道妈妈是怎样知道小明在家偷看电视的吗?由此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伴随有热产生,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生回答)教师投影出示:电饭锅、取暖器、油灯、电炉丝、电熨斗·······2、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1)提出问题(投影出示)导线和电炉丝串联,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并不很热?说明什么?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生回答)电阻、通电时间、电流······这些猜想是否成立,需要用实验来验证。

(3)设计实验学生阅读教材99页演示实验,思考下列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a要研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如何设计实验?b要研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如何设计实验?c如何比较产生热量的多少?d本实验为什么选用气体而不是液体?选小组内代表回答,教师明确。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焦耳定律点评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焦耳定律点评

关于王海新老师《焦耳定律》课的点评王海新老师的《焦耳定律》这节课较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下的新课堂理念,学生合作探究详细充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学生的学习意愿强烈,较好地完成新课标对本节课的三维目标要求,回顾本节课有如下突出亮点:1、导入新颖有趣。

本节课老师用两幅图片对比导课,一幅是解放军战士在零下30度的极寒边疆挺拔威武地站岗,另一幅是普通人在冬季的室外瑟瑟发抖的照片。

一句“为什么照片上的解放军像是不怕冷似的,原因是什么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了无限的遐想。

学生们迫切地想知道解放军战士超级不怕冷的原因。

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本节课顺利展开开启了很好的开端。

2、紧接着老师又用了生活中电器通电后都发热的现象,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都有哪些发热的电器。

学生举例后老师顺势总结出电流的热效应的定义,这样的过渡较为顺利自然,学生容易接受,同时又为下一环节的质疑奠定了基础。

3、在探究电流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王老师从电炉子通电时电炉丝热得发红,但是导线却不怎么发热入手,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去设计验证实验。

接下来老师又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怎样观察电热丝发热的多少,把转换法用到了极致,可以说学生在这个探究环节的收获终生受益。

王老师在本环节对“用u型管液柱高度差来表示电热丝发热的多少”这种方法进行了改进,用高度差的数据来量化表示发热的多少,为进一步得出焦耳定律提供了理性数据,如果再进一步改进气密性后,完全可以得出焦耳定律的结论。

值得各位同行借鉴。

4、回扣引入照片时,老师又提供了一幅解放军战士给鞋子充电的照片,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电热装备在帮助战士抵御严寒。

同学们为自己提高认识能力而兴高采烈,老师又及时引导学生学习焦耳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勇于放飞自己的梦想,成就人生的辉煌。

纵观这节课,王老师先后使用了启发引导、讲授、实验探究、归纳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本节课的积极性。

《焦耳定律》优秀教案(精选9篇)精选全文

《焦耳定律》优秀教案(精选9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焦耳定律》优秀教案《焦耳定律》优秀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焦耳定律》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焦耳定律》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知道电流的热效应,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运用,知道电热器的原理及构造。

2、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学生能从感知事物→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中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科学探究、知识迁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的思想和精神,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精神,渗透实事求是和科学献身教育,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如何使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引导下的科学探究,加强组内同学间的合作、讨论和交流,加强师生间相互反馈,以问题和小组交流贯穿教学的始终,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

开学时就将学生4人一组分组,分组时男女生分开后,自由组合,便于讨论与交流,随着学习的深入,可适当调整小组成员,每个组至少有一个好的同学能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带领小组同学开展自主式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学生用:铁架台、学生电源、大号试管和温度计各三支、导线若干、量筒、煤油、电阻丝(5、10、10欧各一根,教师课前用电炉丝截取并焊好导线)。

每小组一套。

教师用:与学生的基本相同,温度计改用数字的,另加各种电热器(电炉、电饭锅、白炽灯、电风扇等)、多媒体课件及教学平台。

五、探究实验: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

六、教学活动实录(部分):(一)导入新课师:(教师出示电饭锅,白炽灯、电风扇)这几种电器各有什么功能?生:煮饭、照明、吹风。

《焦耳定律》评课稿

《焦耳定律》评课稿

《焦耳定律》评课稿各位老师上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就昨天下午的三节课和大家进行交流。

首先我要说的是《焦耳定律》为我们送来冬日里的一份“暖”。

三位教师在科学合理设计导学案、精心制作准备教具、渗透高效课堂理念等方面均做了有益的探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感谢他们给予我思考的机会!本着相互研讨的目的,下面我分别对昨天下午的三节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五个方面可以肯定1、教材处理得当:《焦耳定律》这节教材,首先介绍了电流的热效应,并让学生通过思考“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不怎么热”启发学生猜想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与哪些因素有关;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得出初步的结论;然后再直接说明: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根据“大量实验”,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定量关系,并给定焦耳定律的表达式Q=I2Rt;再“在消耗的电能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理论推理得到焦耳定律的表达式;最后简单举例说明电热的应用和危害防止。

可以明显看出教材体现出来的教学逻辑是:观察现象——提出猜想——实验探究——得出规律——理论验证——指导实践。

这也正是我们研究物理问题通常采用的思维程序和基本方法。

几位教师基本上都是尊照教材上的教学环节的安排来设计开展教学活动的。

2、教学设计合理:几位老师结合教学实际,对本节内容进行更为合理的重组,以电热知识和相关技能为载体,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

3、教学重、难点定位准确:能很好的根据这一章的教学目标和本节的教学目标,切实可行的定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通过实验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难点是组织指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

4、教法学法灵活多样:如阅读、探究、演示、观察、讨论、推理等。

老师们能抓住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探究为主、重在让学生弄清楚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个结论。

物理教学课堂教学点评

物理教学课堂教学点评

课堂教学点评点评人:李秋利这节课“焦耳定律”在课改教材中叫“电流的热效应”,它是一节典型的物理规律教学课。

这个物理规律是电流热效应这一现象中,电能全部或部分转化为内能这一物理过程。

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极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是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

能帮助学生掌握建立规律的事实依据、懂得研究方法、正确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明确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这都是物理规律课的教学目标。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理学的科学方法,如观察法、理想化法、科学思维方法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领会这些方法的实际意义。

系统了解这些方法的特点。

具体地认识科学方法在发现建立规律上所起的作用。

以及怎么用这些方法去发现规律。

这样才能使学生富有创造精神,这是我们规律教学的重要意义。

从李老师这节课看,具体说,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速度适中。

反映出李老师具有一定教学基本功底。

在平时教学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

他充分发挥了教学资源,积极启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具体体现在:1、从电流做功到能量的转化这些旧知识引入课题,做到温固习新,通过举出生活中实例,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引出电流发热这一现象,引入的自然顺畅。

2、注重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出物理学是实验科学这一思想。

从引课到研究发现规律,始终用重现物理事实,用事实说话,克服空洞说教。

3、由于条件所限,本节没有学生动手实验,但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始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并不是单独老师在做实验。

从实验设计,到实施实验操作观察,学生积极思考,关注实验引发的现象和实验结果。

4、实验演示和举例始终围绕电热因素这一主题。

如电炉丝、电阻丝。

电大壶是通电后马上就红,点燃火柴和烧开水吗?这些问题的提出都引导学生思维方向—电热的时间因素。

5、现在讲究“探究式”教学,但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知道如何探究。

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课时 焦耳定律(教案)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课时 焦耳定律(教案)教案与反思

第4节焦耳定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第1课时焦耳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二、过程与方法知道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教学重点】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电流和时间的关系的探究.【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具准备】学生电源、导线、开关、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烧瓶、温度计、水、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出示一些用电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1)比较它们有何不同?(2)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3)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灯泡发热,电风扇的电动机发热.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电与热的有关问题.【进行新课】电流的热效应师请大家观察教材P99页图18.4-1,图中四个用电器通电时都会产生什么现象?说明电流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转化成什么能了?生:会产生热现象,说明电能转化成热能了.板书: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能,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教师总结:电热的实质是电能的转化.电热既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同时也是电流做功的过程.但是对不同的用电器来说,在消耗相同的电能的情况下,电能转化为内能的多少是不同的.比如电炉子、电饭锅、电烙铁等用电器的主要作用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从而供人们利用,此时在不考虑能量损耗的情况下可以近似认为电能全部转化成了内能;但是对于像电风扇、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用电器,它们的主要目的不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而是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所以此时消耗的电能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电能转化成了内能,这时的热效应体现得不明显.师电流的热效应是一种普遍现象;电流还有另外两种效应:化学效应,如电镀、电解;磁效应,电磁铁、电动等.【课外拓展】电流的三种效应: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知识点2焦耳定律Q=I2Rt1.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1)猜想:(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发言)生1:可能与电压有关,因为电压越大,电炉中产生的热越多;生2:可能与电阻有关,因为电炉丝发热,而跟电炉丝相连的铜导线却不太热;生3:可能跟电流有关,因为常听说,电流大容易引发火灾.教师总结: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之间是有联系的,明确了两个量就可以再确定另外一个量,故我们研究电流、电阻与导体产生热量的关系就可了.(2)设计实验:(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①如何控制电流一定时电阻的变化?②如何控制电阻一定时电流的变化?③如何比较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转换的思想)师请同学们观察通电的电炉和相连的导线.生:电阻丝很快地发红,与之相连的导线却不太热.师电阻丝与导线是怎样连接的?请就此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在电流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有什么关系?演示实验1:把两个电阻不同的属丝串联起来,放入装有相同质量煤油的两个烧瓶中,通电,观察烧瓶中的温度计的示数.说明哪个烧瓶中产生的热量多?可得出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分析结论: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演示实验2:用一个电阻来做,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通过电阻的电流,观察烧瓶中的温度计的示数.得出什么结论?分析结论:在电阻、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的电流越大,生的热量越多.演示验3:用一个电阻来做,通过相同的电流,改变通电的时间,观察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得出什么结论?分析结论:在电阻、通过的电流相同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说明:探究电热因素的方案较多,学生提到的,都可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探究.(3)怎样理解实验所选器材的目的:①实验时,选用的烧瓶要完全相同,里面所盛的煤油质量也要相同,以使两瓶中的煤油吸不同的热量时,升高不同的温度.②瓶中阻值不同的电阻丝也可分别用镍铬合金丝和铜丝.③烧瓶中,为什么要装煤油?答:因为煤油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明显,从而使实验现象明显,另外煤油不导电,还能防止漏电.④在实验中,为什么要将两电阻丝串联?答:由于影响电热大小的因素有多个,所以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才能探究某一因素对电热的具体影响.例如,探究电阻大小对电热的影响时,必须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当两电阻丝串联时,可以绝对保证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相同.⑤由于实验中电流在导体上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察,故采用转化法,把放出热量的多少转化为能直接观察的温度变化的多少.通电后电流在电阻丝上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上升的温度越高,观测温度的变化情况,就可以定性比较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了.(说明:当然本实验还有很多转化方案.例如,转化为烧瓶中煤油受热使煤油柱升高的高度;或转化为密闭空气受热膨胀使U形管中红色液柱出现高度差;或转化为导体上用蜡均匀黏住的火柴棒掉下的数目等.注意用心体会吧!)2.焦耳定律师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的结论,这与我们刚才得出的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关系是一致的,于是人们为了记住他,把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板书:公式:Q=I2Rt.单位:电流I——安培(A),电阻R——欧姆(Ω),时间t——秒(s),热量Q——焦耳(J).教师总结:运用焦耳定律计算电热时应注意:(1)焦耳定律公式Q=I2Rt,是由实验总结出来,只要有电流通过导体,都可以用它来计算所产生的热量.(2)公式中各物理量都是对同一段电路或同一导体而言的,也是对应于同一状态的.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纯电阻电路中利用2UQ tR求电热师像刚才接电炉的电路中,电流工作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这样的电路叫纯电阻电路.初中我们所研究的电路,大部分是纯电阻电路,如电灯、电阻的电路.而电风扇所在的电路,电流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只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这样的电路为非纯电阻电路.消耗的电能W与产生的电热Q之间的关系:(1)纯电阻电路中,消耗的电能W等于产生的电热Q;(2)非纯电阻电路中,消耗的电能W大于产生的电热Q. 板书:在纯电阻电路中,Q=W=Pt=I2Rt=2UtR.师请大家看教材P101页《想想议议》,分析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越大,电阻越小,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因为灯泡的电路是纯电阻电路,所以有Q=W=Pt=2UtR,当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小,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而用焦耳定律比较两个电阻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的多少时,其前提条件是流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同.二者并不矛盾,是两者的前提条件不同.对于焦耳定律的理解,教师应注意强调公式适用的条件,而不能片面地利用数学知识去讨论.对于焦耳定律可从两点加深理解:①在时间、电压相同时,由Q=2UtR可知电阻越小,产生的热量越多;②在时间、电流相同时,由Q=I2Rt可知,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例题(多媒体展示)冬天,王刚同学使用电热毯时发现电热毯有高温挡和低温挡,于是他设计了电热毯的模拟电路图甲和图乙(电热丝相当于电热毯内部发热电阻).(1)图甲中有定值电阻R1(置于电热毯外部),电热丝R2,请说明要使电热毯处于低温挡,开关S1、S2应处于什么状态?并写出低温挡时电热毯发热电功率的表达式.(2)图乙中有两根电热丝R2、R3,请说明要使电热毯处于高温挡,开关S1、S2应处于什么状态?并写出高温挡时电热毯发热电功率的表达式.(3)请指出你认为其中较好的电路,并说明理由.分析:所谓“挡位”问题,通常是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电路电阻,从而改变用电器的电功率,所以常用公式P=U2/R来判定,R越大,P越小,是低挡位;R越小,P越大,是高挡位.特别提醒:解答此类问题时要正确选用公式.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一般选用公式P=I2R;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一般选用公式P=U2/R.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教师结束语】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电热产生的原因,影响电热产生多少的因素,焦耳定律,以及纯电阻电路中电热的计算等知识.实验设计时我们一定要有控制变量的思想,在说明一个物理量与另一个物理量之间关系时,一定要强调其条件,是在什么量不变的情况下才有这样的关系,使自己的叙述更加严密.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1.本节课的设计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注重科学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2.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通过学生的观察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共同归纳总结.教学中应该充分地相信学生,给学生活动的空间,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可能提出许多问题.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科学探究的今天.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3.这是一节实验应用课,其中的理论需要实验验证,得出的理论又要在生活中加以印证,所以该课的内容多,需要教师及时转换的角色也多.(1)实验的猜想既要注意挖掘学生的不同观点,又要将这些观点注意引导到我们所要探究的因素上.(2)对实验的设计要放开让学生自己做,实践发现学生的思路有局限于课本上那个实验的倾向,所以要设计一个良好的实验情景,注意让学生的思维散开,发挥其主动性.(3)实验中物理思维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要很好地引导学生去运用,加以培养.(4)电热与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只作交待,留在高中再进一步探究验证.4.对于纯电阻电路的理解,先从电炉和电风扇工作时能的转化入手,再讲述概念,不空洞,学生易接受.【素材积累】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3节 焦耳定律教案与反思教案与反思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3节 焦耳定律教案与反思教案与反思

第6章电功率第7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第8章棋辰学校陈慧兰第9章第10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第11章棋辰学校陈慧兰第12章第13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第14章樱落学校曾泽平第15章第3节焦耳定律★【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3.理解控制变量法这个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4.知道电流热效应的利用与危害;能够利用有效利用电流热效应并有效避免电流热效应带来的危害★【过程与方法】探究焦耳定律实验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理解焦耳定律和探究焦耳定律实验的过程.★【难点】理解焦耳定律和探究焦耳定律实验的过程.知识点一电流的热效应与什么因素有关1、电流的热效应活动1:分析下图中的用电器在工作的过程中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电烤箱电炉子电熨斗电饭锅答:电流通过这些用电器后,都伴有热现象产生.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2、探究:电流产生的热跟哪些因素有关(1)猜想①可能与电压有关,因为电压越大,电炉中产生的热越多;②可能与电阻有关,因为电炉丝发热,而跟电炉丝相连的铜导线却不太热;③可能跟电流有关,因为常听说,电流大容易引发火灾.教师补充: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之间是有联系的,明确了二个量就可以再确定另外一个量,故我们研究电流、电阻与导体产生热量的关系就可以了(2)设计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①如何控制电流一定时电阻的变化?②如何控制电阻一定时电流的变化?③如何比较电流产生热的多少?(转换的思想)方案:(1)如图所示,控制电阻R、电流I相同,闭合开关,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比较通电时间对电热的影响;(2)相同时间内通过的电流为I,移动R0的滑片,使通过R的电流为2I.较R 两次所产热的多少;结果:电阻R2温度计示数比电阻R1温度计的示数大.(3)如图所示,R2>R1,控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通电时间不变,比较温度计的示数.结果:电阻R2温度计的示数比电阻R1温度计的示数大.(4)分析论证①在通电电流一定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热的功率就越大,精确的实验表明:电流产生热的功率与电阻成正比.②在电阻一定的条件下,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热的功率也越大,大量的精确实验表明:电流产生热的功率与电流的平成正比.3、理论推导由P=UI与欧定律的变形式U=IR综合得出P=I²R.知识点焦耳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的结论,这与我们刚才得出的发热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是一致的,于是人们为了记住他,把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其公式为:Q=I²Rt.公式的电流I的单位要用安培(A),电阻R的单位要用姆(Ω),通过的时间t的单位要用秒(s)这样,量Q的单位就是焦耳(J.知识点三电流热效应的利用与危害电热利用和防止(1)任何用电器工作时都是产电热.因为用电器都是由一定阻值的导体组成的,导体中或多或少都有电阻,所以电流通过这些电阻时都会发热.(2)电热的利用凡是加热的装置都利用了电热.请大家举一些实子说.(3)电热的防止不是想把电能化为热能,而是想转化机械能、化学能等装置用电器都需要防止电热产生.如电视机的散热窗、电动机的散热风扇等.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素材积累】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

焦耳定律初中物理教案及反思

焦耳定律初中物理教案及反思

焦耳定律初中物理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能力目标知道科学研究方法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方法.情感目标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从实验出发定性研究了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体现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的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避免了一开始就从理论上推导给学生造成理解的困难和对纯电阻电路的理解的困难.在实验基础上再去推导学生更信服.同时启发学生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学习物理知识.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教法建议本节课题主题突出,就是研究电热问题.可以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入手,可以举例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然后进入定性实验.对焦耳定律内容的讲解应注意学生对电流平方成正比不易理解,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数据帮助他们理解.推导中应注意条件的交代.定律内容清楚后,反过来解决课本中在课前的问题.本周一,下午第五节课,我在高二111班开了一堂公开课,课题为《焦耳定律》,高二物理组的老师全部参加了听课,下面我把这节课的教学反思向大家汇报如下本节课应该抓住了电功和电热两个基本概念,教材从实验和理论两个角度研究了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体现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的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避免了一开始就从理论上推导给学生造成理解的困难和对纯电阻电路的理解的困难.在实验基础上再去推导学生更信服.同时启发学生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学习物理知识.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通过学生的观察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共同归纳总结。

教学中应该充分地相信学生,给学生活动的空间,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可能提出许多问题,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科学探究的今天。

《焦耳定律》教案(精选12篇)

《焦耳定律》教案(精选12篇)

《焦耳定律》教案《焦耳定律》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焦耳定律》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焦耳定律》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焦耳定律。

3.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二)教具如图的实验装置一套(比课本上图9梍7的实验装置多用一个乙瓶和一块电流表)。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问:1)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学生回答:发烫。

是电流的热效应。

再通过课本本节开始的“?”和图1,引入新课。

2.进行新课:①介绍如图1的实验装置,告诉学生RA>RB,RB=RC,通电后,IA=IB,IB<IC(从电流表的示数可知道I的数值)。

②问: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③问: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观察什么?向学生讲述:当电流通过电阻丝A、B、C时,电流产生的热量就使三个瓶中的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瓶塞上面原来一样高的液柱就会逐渐上升。

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液面就会上升得越高。

我们可以通过三个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④教师演示实验,记录下在同一时刻三管中煤油液面的高低情况:hC>hA>hB。

⑤分析:问:比较A、B两瓶,什么相同?(I、t相同),什么不同?(R 不同,RA>RB;玻璃管中煤油上升的高度不同,hA>hB)说明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在通电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问:比较B、C两瓶,同上问(略)。

引导学生回答: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教师指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焦耳定律说课稿

焦耳定律说课稿

焦耳定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焦耳定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焦耳定律》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它揭示了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规律。

这一规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电热器的工作原理、电路中的热损耗等。

同时,焦耳定律也是进一步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

在教材编排上,焦耳定律的探究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此外,教材还注重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流、电压、电阻等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电学基础。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电学实验,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现象,学生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步骤也可能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逐步深入理解焦耳定律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知道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焦耳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经历探究焦耳定律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科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2)通过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焦耳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焦耳定律》探究性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焦耳定律》探究性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焦耳定律》探究性教学设计及反思童远辉414000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北港二中摘要:对焦耳定律实验教学进行改进及探讨,提出了不同于教材的教学设想。

关键词:实验探究;自主学习;设计;反思。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知道焦耳定律的内容。

3、初步掌握焦耳定律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4、通过实验探究焦耳定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5、认识和应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7、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教学重点: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焦耳定律。

教学媒体: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开关、导线、涂有蜡油的铜丝、涂有蜡油的铅笔芯、多媒体教学仪等。

教学方法:《双重反馈教学法》与《实验讨论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演示实验:灯泡连入电路中,为什么灯泡热得发光而导线却觉察不出来?若家庭电路中使用功率过大的用电器可能引起火灾。

[学生观察、感受、思考]二.出示目标,定向自学:教师出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对照教学目标自学教材。

[学生自学]三、感受生活,揭示实质:由引入实验分析其实质能的转化,从而引出电流的热效应,并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热效应的应用。

[学生分析、举例]四.设计实验,主动探索:1、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灯泡热得发光而导线却觉察不出来呢?2、引导学生思考、猜想,并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

[学生思考、猜想、]3、学生讨论、研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4、用投影展示学生设计实验电路图及数据记录表,选用最佳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5、学生根据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做实验。

[学生合作做实验]分工:下面我们分工合作,1、2组: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3、4组: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5、6组:探究电热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实验次数电阻电流通电时间蜡熔化情况1236、用投影展示学生实验数据记录。

【推荐下载】焦耳定律评课稿-word范文模板 (13页)

【推荐下载】焦耳定律评课稿-word范文模板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焦耳定律评课稿篇一:焦耳定律评课《焦耳定律》——观评课虽然观评课是研修的任务,但也非常认真的去欣赏了,甚至某些老师的课看了多遍。

纵观这六节课,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只言片墨道不尽。

其实我们老师一堂课过后都会留有遗憾,或是课堂设计不完美,或是知识有遗漏,创新理念不够新颖等等,下面对《焦耳定律》仅谈一谈看法。

1、课题的引入设计了一个身边的小场景:周六,小明的爸爸出门前嘱咐他好好写作业,不要看电视。

爸爸回来时看到他在认真写作业,电视机也没打开,很高兴。

可很快就发现,小明刚看过电视。

小明的爸爸是通过什么现象发现小明看电视了呢?这一场景很多学生都有亲身经历,学生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了。

这个设计比课本用“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其相连的导线却并不热”来提出问题要好一些,因为大部分学生都经历过与家长类似的斗智斗勇。

此引入大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

2、在猜想影响电热大小因素的环节中,学生讨论后依次说出电热与电流、电阻、电压、时间、横截面积、导体的材料等有关的猜想,猜想很全面,但没有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的依据做出说明和解释。

猜想的依据是设计科学探究实验的关键,应该不能舍。

另外,老师否定电热与电压是否有关时,问道:电路中有电压,电路中一定有电流吗,学生说没有,从而排除电压影响电热的大小。

这种排除方法是否科学呢?值得商榷。

电热是一段导体通过电流时电能转化为内能时才会产生的热量。

既然产生电热,就一定有电流,那么此段导体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上述有电压没电流是不符合我们研究的问题的解释的。

那么怎样排除探究实验中电压影响电热的因素呢?有的老师碰到上述现象时,利用欧姆定律中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若我们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影响因素,就没有必要再研究电热与电压了,这种解释我认为也有牵强。

焦耳定律评课稿

焦耳定律评课稿

焦耳定律评课稿焦耳定律评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焦耳定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研究课题的提出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焦耳定律是重要的物理定律,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热能转换中的体现,本节在电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

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2222②知道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理解公式Q=IRt(P=IR)、Q=Ut/R (P=U/R)的适应条件。

③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

④能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决简单的含电动机的非纯电阻电路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电动机电路的探究,提高学生分析论证能力;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3、重点与难点重点: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难点:主要在学生对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缺乏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二、说教法: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我采用讲述、推理、探究,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说学法: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讨论中突破难点。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归纳法;阅读法;联想法;推理法等。

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通过练习强化有意注意,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评价鼓励学生,重在让学生弄清楚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个结论。

四、教学程序:(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要点: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及综合运用。

1.通过前面的学习,可知导体内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做功吗?(做功,而且做正功)2.电场力做功将引起能量的转化,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举出一些大家熟悉的例子:电能→机械能,如电动车。

鲁科版选修3《焦耳定律》评课稿

鲁科版选修3《焦耳定律》评课稿

鲁科版选修3《焦耳定律》评课稿摘要本文对鲁科版选修3《焦耳定律》这一教材进行评课,对其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和评价,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

导言选修3《焦耳定律》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能量和热力学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热能转化和能量守恒的理解。

本文将对选修3《焦耳定律》这一教材进行评课,分析其内容的合理性和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一、教材内容分析1.1 单元内容概述选修3《焦耳定律》共分为四个单元: - 单元一:热力学基础知识; - 单元二:能量守恒定律; - 单元三:内能定律;- 单元四:熵和热力学函数。

1.2 内容合理性评价本教材内容安排合理,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热力学基础知识和相关定律原则。

每个单元的内容划分清晰,层次分明,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和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教学设计评价2.1 教学目标设定选修3《焦耳定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理解内能定律和熵的概念; -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物理思维能力。

2.2 教学方法本教材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演示、问题解析、小组讨论等。

其中,实验演示环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析和小组讨论环节则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合作学习。

2.3 教学评价本教材的教学评价方式多样,既有平时作业的评价,也有考试的评价。

作业的设计灵活多样,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涵盖了教材的重点内容,能够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三、教师教学指导评价3.1 教学指导思路教师教学指导详细而全面,指导思路清晰。

针对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师提供了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教学重点,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3.2 教学辅助材料教材附带的教学辅助材料丰富多样,如实验指导书、学生实验报告模板和复习总结材料等。

沪科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探究焦耳定律》评课稿

沪科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探究焦耳定律》评课稿

沪科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探究焦耳定律》评课稿一、教材概述沪科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教材内容涵盖了《探究焦耳定律》。

本节课是物理上册的第二单元,通过实验和理论探索,让学生了解焦耳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焦耳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掌握焦耳定律的计算方法。

2.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焦耳定律的概念与实验验证;•焦耳定律的计算方法。

3.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4.1 知识点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1.焦耳定律的基本概念:介绍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能量转化与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

2.实验验证焦耳定律:通过实验设计,让学生验证焦耳定律,并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3.焦耳定律公式的推导与应用:通过理论推导,引导学生掌握焦耳定律公式的应用方法。

4.2 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图片或文字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能量转化与能量守恒的思考和讨论。

•知识讲解:介绍焦耳定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能量转化和热量的定义。

•实验设计:带领学生讨论并设计验证焦耳定律的实验方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第二课时•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指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总结验证焦耳定律的结果。

•公式推导与应用:讲解焦耳定律的公式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公式的应用方法。

•错误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讨论改进实验方案的方法。

第三课时•知识巩固与扩展:进行练习题和思考题的讨论,巩固学生对焦耳定律的理解。

•拓展应用与资源引导:介绍焦耳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与扩展相关知识。

焦耳定律评课意见

焦耳定律评课意见

焦耳定律评课意见
王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实验探究课,意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从王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来看,这个理念落实的还是比较好的。

从情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从而引入新课,过渡都非常自然。

关于影响电流大小的两个因素:电压、电阻的得出很自然,完全是学生自己想到的,不是老师给出的,符合探究的规律:问题假设猜想。

如电压这个因素,老师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电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猜想的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阻这个因素要学生想到比较困难,所以老师利用水在水管中流动快慢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想到电流,从而较容易的联想到导体本身的因素上。

我认为这两个因素得出的过程老师设计的非常好,也考虑到了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由于这节课的主题是探究,所以接下来的实验也是由学生先讨论得出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

王老师在每次猜想后和学生探究实验前都加了一个小小的演示实验,作用在于证实猜想是否成立,而不是让学生猜想好就进行学生实验,这也提醒了学生猜想必须是合理的,实验不能是盲目的。

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而不是盲目的探究。

整个探究过程中,王老师注意到了多种科学方法的结合:如控制变量法、类比法、归纳分析法等等,这也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王老师在课堂的结束时所举的几个实例对整节课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是对这节课内容的小结,更是对这节课学生能力、情感的升华,让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也要服务于生活。

最后收音机里播放的音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节课的“引”买下了伏笔,起到前后呼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耳定律评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焦耳定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研究课题的提出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焦耳定律是重要的物理定律,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热能转换中的体现,本节在电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

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2222②知道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理解公式Q=IRt(P=IR)、Q=Ut/R (P=U/R)的适应条件。

③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

④能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决简单的含电动机的非纯电阻电路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电动机电路的探究,提高学生分析论证能力;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3、重点与难点重点: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难点:主要在学生对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缺乏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二、说教法: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我采用讲述、推理、探究,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说学法: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讨论中突破难点。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归纳法;阅读法;联想法;推理法等。

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通过练习强化有意注意,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评价鼓励学生,重在让学生弄清楚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个结论。

四、教学程序:(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要点: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及综合运用。

1.通过前面的学习,可知导体内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做功吗?(做功,而且做正功)2.电场力做功将引起能量的转化,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举出一些大家熟悉的例子:电能→机械能,如电动车。

电能→内能,如电热器。

电能→化学能,如电解槽。

本节课将重点研究电路中的能量问题。

(二)新课讲解-----第五节焦耳定律1.电功和电功率(1)电功定义:电路中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所做的功,简称电功,通常也说成是电流的功。

用W表示。

实质: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体现。

即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即有多少电能减少,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增加。

【注意】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减少而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即电功等于电路中电能的减少,这是电路中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关键。

在第一章里我们学过电场力对电荷的功,若电荷q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搬至B,AB两点间电势差为UAB,则电场力做功W=qUAB。

对于一段导体而言,两端电势差为U,把电荷q从一端搬至另一端,电场力的功W=qU,在导体中形成电流,且q=It,(在时间间隔t内搬运的电量为q,则通过导体截面电量为q,I=q/t),所以W=qU=IUt。

这就是电路中电场力做功即电功的表达式。

W = Iut【说明】:①表达式的物理意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上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电压、电路中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②适用条件:I、U不随时间变化——恒定电流。

③单位:焦耳(J)1J=1V·A·s(2)电功率①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②表达式:P=W/t=UI(对任何电路都适用)③单位:为瓦特(W)。

1W=1J/s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电压叫额定电压,在这个电压下消耗的功率称额定功率。

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功率P实=IU,U、I分别为用电器两端实际电压和通过用电器的实际电流。

这里应强调说明:推导过程中没用到任何特殊电路或用电器的性质,电功和电功率的表达式对任何电压、电流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都适用。

再者,这里W=IUt是电场力做功,是消耗的总电能,也是电能所转化的其他形式能量的总和。

电流在通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

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描述它的定量规律是焦耳定律。

2学生一般认为,W=IUt,又由欧姆定律,U=IR,所以得出W=IRt,电流做这么多2功,放出热量Q=W=IRt。

这里有一个错误,可让学生思考并找出来。

错在Q=W,何以见得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内能增量?有无可能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能?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长期实验研究后提出焦耳定律。

2.焦耳定律——电流热效应(1)焦耳定律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表达式:Q=IRt ③【说明】:对纯电阻电路(只含白炽灯、电炉等电热器的电路)中电流做功完全用于产生热,电能转化为内能,故电功W等于电热Q;这时W= Q=UIt=IRt2(2)热功率: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

即P=Q/t=IR④【注意】②和④都是电流的功率的表达式,但物理意义不同。

②对所有的电路都适用,而④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对非纯电阻电路(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的电路)不适用。

关于非纯电阻电路中的能量转化,电能除了转化为内能外,还转化为机械能、化2学能等。

这时W 》Q。

即W=Q+E其它或P =P 热+ P其它、UI = IR + P其它引导学生分析P56例题(从能量转化和守恒入手)如图再增补两个问题(1)电动机的效率。

(2)若由于某种原因电动机被卡住,这时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多少?最后通过“思考与讨论”以加深认识。

注意,在非纯电阻电路中,欧姆定律已不适用。

2(三)小结:对本节内容做简要小结。

并比较UIt和IRt的区别和联系,从能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解释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在纯电阻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电热,故电功W等于电热Q;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的一部分转化为电热,另一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如机械能、化学能),故电功W大于电热Q。

2(四)巩固新课和作业:1、复习课本内容2、完成P57问题与练习:作业2、4,练习1、3、5。

建议在对1的证明后,把相应的结论归入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中。

五、研究性课题的提出和STS1.某一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如上图所示,重物质量m=50kg,电源提供恒定电压U=110V,不计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v=0.90m/s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电2流强度I=5A,求电动机线圈电阻R(g=10m/s)。

(4Ω)2.观看一小段视频,让学生知道现在所使用的许多机器的焦耳热损失太多,导致机械效率不高,浪费能源等等,实现本节课科学--技术--社会的结合。

【反思】本节课的设计还存在着许多的缺点和不足,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

谢谢!焦耳定律评课稿篇三:《焦耳定律》说课稿《焦耳定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焦耳定律。

我将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所以我把学情分析作为本次说课的第一部分。

一、学情分析。

在心理方面:九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物理实验较感兴趣。

但缺乏理性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观察能力有待提高。

知识能力方面,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知识。

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二、教材分析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一名教师不仅要备好学生,更要备好教材。

下面我将从内容定位和教学重难点来对教材进行分析。

焦耳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热能转换中的体现,在整个初中物理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从本章结构来看,电与热是对电能、电功率的应用总结,也是从电热角度认识安全用电的理论基础。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另外,电热利用和防止的内容,很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特点。

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电流热效应的影响因素,焦耳定律的理解。

教学难点为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分析得出电流热效应的影响因素。

为加深学生对电流热效应影响因素的认识,通过探究实验得出决定性的结论,给出焦耳定律后,再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物理公式进行推导,以此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合作进行探究的方式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根据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知道焦耳定律的内容,并能用焦耳定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通过探究,知道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体会物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通过交流和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意识。

4、知道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

5、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知识的学习,认识科学是有用的。

四、教法学法如何将教学活动进行的轻松,有效,教法学法的选择是关键。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打算运用如下4种教法:1.探究教学法本节课探究的问题是: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能的功率跟电阻有什么关系,这里我将采取了探究教学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提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教学中完全遵循科学探究的步骤,采取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首先是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很愿意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一系列探究,或者说这样能迎合学生心理,其次采用探究教学法,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学总体思路明析。

当然在探究教学中,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应有所侧重,提出问题和进行实验设计是本次探究实验应侧重的两个环节。

2.演示实验法演示实验好处是形象、直观,能快速切入主题,深受学生欢迎。

同时演示实验也可揭露事物的来龙去脉,引发学生思考等。

电流的热效应学生是有生活体验的,教师若能把学生的生活体验搬到课堂来,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那么学生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欲望将有所提高。

此外,电流相同时,电流产生热的功率跟什么有关,这个本节课将要探究的问题如果要学生提出来,简直太难了,怎么办呢?要解决这个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借助实验演示。

当然教师还要运用巧妙的语言进行启发和引导。

3.谈话教学法谈话就是坦诚地面对面的交流,本节课中,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需要谈话,实验探究需要谈话,学生自我展示需要说话,课堂探究需要谈话,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谈话教学法,能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民主的课堂气氛,符合新课程倡导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

4、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任务,从而形成一种协作互助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探究电流相等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功率跟电阻有什么关系,探究过程涉及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群策群力,因此很有必要形成合作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同时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

5、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了焦耳定律后,启发学生联系实际,举出身边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的例子,使学生体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标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