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于欧系企业之日系企业管理特点
(管理知识)欧美日企业管理模式比较
欧美日企业管理模式比较现在中国企业正面临着从发展型企业向成熟期的转变,怎样才能真正变成百年老店,这是每一个企业面临的问题。
希望通过对欧、美、日企业的对比,谈谈中国企业应该学习怎样的管理方式。
我们可以从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机制、政府的就业政策与企业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对美、德、日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比较。
在美国公司的治理结构中,企业CEO在整个战略决策和企业使命中担当重要角色。
在美国大企业中,CEO主要平衡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并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从公司治理结构中可以看到CEO的影响力。
在日本和欧洲公司,CEO是没有这么大权力的。
在评判CEO业绩时,美国企业注重绩效,甚至是短期绩效。
如果在一段时间中CEO达到一定业绩,可以得到很大的激励,如果达不到原有业绩目标,就可能受到批判。
美国公司治理以股权、期权作为激励手段,但德日企业则不同。
德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点是平衡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这似乎与中国企业类似,所以在上市过程中,中国企业可以更多的从德国公司借鉴经验。
德国公司的治理结构中,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比美国企业小得多,股权激励比较弱,这就产生了跨文化管理的问题。
我认为,德国公司的管理机制比较值得中国公司借鉴。
德国公司的监督机制是采取两层分立的,企业员工可以派人对企业管理层监督,这也对中国企业如何发展自己的公司治理很有借鉴意义。
对于总裁如何能稳定、长期发展企业,避免短期股票期权波动的影响,中国企业也可以学习德国企业的经验。
通过对美国公司和日本公司的治理结构对比可以发现,美国公司的董事会以外部董事为主,安然公司80%以上的董事是外部董事,而丰田公司几乎100%董事都是来自公司内部,但历经多年发展之后,安然毁掉了,丰田仍然往前走,并且可能超过通用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厂商。
日本企业比较重视利益群体的利益,这就决定了他们对既定战略执行到底。
中国公司采取独立董事的形式,但是很多独立董事是受大股东影响的,所以很难对公司决策发挥实质性作用。
日美企业管理异同
日美企业管理异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日本和美国两个国家的企业管理方式也逐渐呈现出一些明显的不同。
本文将就日美企业管理的异同进行探讨,以期增加对于不同管理方式的理解和认识。
一、管理理念与价值观的不同在日本,企业管理更加注重稳定性和长期发展。
日本企业通常追求组织内部的和谐与稳定,注重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利益,强调长期雇佣制和员工忠诚度。
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企业也会为员工提供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以培养员工的忠诚度和专业素质。
而在美国,企业管理更加注重企业的竞争力和利益最大化。
美国企业通常更倾向于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自由选择。
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相对更加独立,员工在职业发展上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竞争力。
二、组织结构和决策方式的差异日本企业通常采取层级化的组织结构,决策过程相对较为缓慢。
企业内部有明确的等级制度,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相对较为频繁,决策需要经过多个层级的审批和确认。
这种组织结构有利于保持组织内部的稳定和和谐,但在适应变化和快速决策方面相对较为困难。
美国企业通常采取平面化的组织结构,决策过程相对更加灵活和迅速。
企业内部强调员工之间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在决策过程中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
这种组织结构有利于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快速决策,但在组织协调和员工管理上相对更加困难。
三、员工福利和工作文化的异同日本企业对员工的福利关照比较全面,例如提供长期就业保障、支付丰厚的社会保险和福利,以及强调工作和生活平衡等。
日本企业注重员工的身心健康,提供各种福利和培训机会,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美国企业对员工的福利关照相对较少,更注重在薪酬上的激励和奖励。
美国企业注重员工个体的发展和成长,鼓励员工积极主动地追求个人职业目标,并提供相应的奖励机制。
四、创新能力和风险承担的差异日本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相对较为保守。
日本企业在研究开发上更加注重稳健的积累和长期投入,通常会依靠内部研发,以确保质量和可靠性。
欧美日企业管理模式比较
欧美日企业管理模式比较欧美和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下是对两种管理模式进行比较的一些主要特点。
1.组织结构与权力分配:欧美企业通常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强调员工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管理层相对较少,决策权在公司内部分散。
相反,日本企业采用层级制的组织结构,决策权集中在高层管理人员手中。
这种结构方式使得日本企业更加稳定,有助于实现长期战略目标。
2.决策过程:3.领导风格:在欧美企业中,领导往往具有激励和启发下属的特点,倾向于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
管理者更注重与员工的平等关系,倾向于激发员工的潜力。
相比之下,日本企业的领导风格更加权威。
领导者更强调纪律性和遵循规则,鼓励员工遵从集体决策的原则。
4.培训和晋升模式:在欧美企业,员工通常通过个人能力和成果来获得晋升机会。
公司也会为员工提供广泛的培训机会,以提升其技能和能力。
相比之下,日本企业更注重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晋升更多基于员工在公司中的工作经验和时间。
5.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欧美企业更加注重绩效评估和个人激励。
员工的绩效评估通常是根据个人的工作表现和业绩完成。
而日本企业的评估方法主要基于团队的绩效,重视员工的整体工作表现。
激励机制也更加注重员工的长期稳定和忠诚度。
6.公司文化与价值观:欧美企业注重个人的自由和个性化,鼓励员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公司的文化更加注重创新和市场导向。
相反,日本企业非常重视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
员工对公司忠诚度较高,公司文化更加注重以团队为核心的合作和协调。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只是对欧美和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一些主要特点进行了简要比较。
在实际情况中,不同的企业可能会选择各自适合的管理模式,并且这些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和演进。
探讨欧、美、日、韩汽车跨国公司在华供应链关系比较
探讨欧、美、日、韩汽车跨国公司在华供应链关系比较一直以来,汽车供应链管理是被国际所公认的最复杂、最专业的技术。
在世界汽车制造业日益重视供应链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以提高供应链效率,拓展更大利润空间的今天,供应链管理被认为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欧、日、韩系车的外形最受消费者青睐,而其中又以欧系车中法系车的外形最为动感时尚;在动力、可靠性方面,德系车的口碑甚好。
此外,由于欧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先入为主”,再加上成熟的营销服务网络,欧系车保持了中级车市场上的最高份额。
然而进入2005年,随着日韩系车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欧系车成为中国经济型车市场的最大输家。
欧系车在中国市场失利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品牌知名度一般、偏高的市场售价和维修成本费用居高不下等,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汽车产业的供应链是影响欧、美、日、韩汽车跨国公司在华市场份额的最重要的因素。
汽车产业的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如此庞大的零部件供应群体和相应的运输、配送环节,构成了层次繁多、结构复杂的供应链体系。
供应链管理包含许多方面,如供应链的质量、供应链的长度、供应链的稳定性、供应关系等,下面我们就针对日、韩、美、欧系车在中国的供应链状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第一、供应链上下游关系方面从供应链上下游关系来看,相比而言,美系车企业的整车厂和零部件厂的关系更为紧密,他们与供应商之间在业务交往方面更多的是采用亲自交往,而不是通过电邮或电话,他们在产品设计和工艺改进方面能互相交换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这种亲密的合作关系就为双方共同营造完美的价值链,降低企业成本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供应链质量方面供应链的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从总的情况来看,日资整车厂和供应商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相对于欧洲企业较高,产品缺陷率较低,更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利润。
日、美、欧系轿车特点比较
⽇、美、欧系轿车特点⽐较国内轿车主流为三⼤系⽇韩、美、欧,下⾯按结构特点、结构形式、发展趋势、技术特点、功能特点、使⽤特点和综合评价七个⽅⾯做⼀简要评述:1.结构特点⽇系·轻巧美观·造型新颖·油耗低·空间使⽤效率⾼·注重经济性·装饰做⼯细腻美系·马⼒⼤,油耗⼤;·⾃重⼤·加速性能好·崇尚安全和安静,车⾝安全防御能⼒强;·车⾝宽⼤,造型刚劲·豪华、宽敞、舒适欧系·技术领先·讲究内涵和个性,精华之处需要慢慢品赏·底盘扎实,注重稳定性和操控性,转向灵活性好·悬架系统较好2.结构形式⽇系钢板较薄⾃重较轻,底盘较低,车⾝容积较⼩,长宽受控;美系底盘⾼度适中,轮胎较宽,车厢宽敞;所⽤钢板⽐较厚实,质量重,辅助设备简单实⽤,少见令⼈眼花潦乱的⼀排排控制开关;欧系底盘较⾼,悬挂系统较好,震感少,乘坐舒适;3.发展趋势⽇系造型⼩型化、⽅块化;功能电⼦化;新技术主要体现在节能⽅⾯;如混合动⼒、燃料电池新型环保汽车开发⽅⾯,⽇本公司已经⾛在美国同⾏的前⾯;MPV和两厢增加;美系·对安全性逐步提⾼要求,注重主动安全设备的应⽤;·对整车的安静⾮常重视;·对⼈体⼯学要求⾼;CUV(轿车底盘+MPV车⾝)和⽪卡增加;欧系注重实⽤性;技术领先;⼤众化车的造型趋于流线型;CUV(轿车底盘+MPV车⾝)增加;4.技术特点⽇系·注重细节;·注重经济性,相同排量,和欧美车型⽐较,功率要⼩⼀点。
·新车出错率低;在产品质量和技术特性上优于美国车型美系·具有马⼒⼤·加速性能⾮常好·低转速⾼扭矩,⾼转速⾼功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抓地⼒,适合平地驾驶;欧系·车⾝安全性和机械系统的精良程度⾼;·细节⽅⾯也不如⽇本车周到妥帖,但在耐⽤性上却是天下第⼀。
“欧、美、日、韩”汽车跨国公司供应链关系比较.
“欧、美、日、韩”汽车跨国公司供应链关系比较一直以来,汽车供应链管理是被国际所公认的最复杂、最专业的技术。
在世界汽车制造业日益重视供应链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以提高供应链效率,拓展更大利润空间的今天,供应链管理被认为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欧、日、韩系车的外形最受消费者青睐,而其中又以欧系车中法系车的外形最为动感时尚;在动力、可靠性方面,德系车的口碑甚好。
此外,由于欧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先入为主”,再加上成熟的营销服务网络,欧系车保持了中级车市场上的最高份额。
然而进入2005年,随着日韩系车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欧系车成为中国经济型车市场的最大输家。
欧系车在中国市场失利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品牌知名度一般、偏高的市场售价和维修成本费用居高不下等,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汽车产业的供应链是影响欧、美、日、韩汽车跨国公司在华市场份额的最重要的因素。
汽车产业的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如此庞大的零部件供应群体和相应的运输、配送环节,构成了层次繁多、结构复杂的供应链体系。
供应链管理包含许多方面,如供应链的质量、供应链的长度、供应链的稳定性、供应关系等,下面我们就针对日、韩、美、欧系车在中国的供应链状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第一、供应链上下游关系方面从供应链上下游关系来看,相比而言,美系车企业的整车厂和零部件厂的关系更为紧密,他们与供应商之间在业务交往方面更多的是采用亲自交往,而不是通过电邮或电话,他们在产品设计和工艺改进方面能互相交换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这种亲密的合作关系就为双方共同营造完美的价值链,降低企业成本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供应链质量方面供应链的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从总的情况来看,日资整车厂和供应商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相对于欧洲企业较高,产品缺陷率较低,更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利润。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日本企业文化是日本独特的商业环境和商业行为准则的体现。
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日本企业的运作方式和价值观。
以下是日本企业文化的一些主要特点:1. 集体主义:日本企业文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员工被鼓励将团队的目标置于个人目标之上,并为团队的成功而努力工作。
这种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组织中的决策和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2. 策略性长期思维:日本企业注重长期发展而非短期利益。
他们往往制定长远的战略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持续关注细节和改进。
这种长期思维使得日本企业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并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成功。
3. 坚持高品质和精益求精:日本企业文化强调产品和服务的高品质。
他们注重细节,追求完美,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得日本企业在全球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4. 垂直等级制度:日本企业通常采用严格的垂直等级制度,员工在组织中的地位和权力是根据职位和资历来决定的。
这种等级制度在组织内部建立了明确的权威和责任分工,同时也强调了尊重和服从上级的原则。
5. 保持谦逊和谨慎:日本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
员工被教导要尊重他人,不夸大自己的成就,并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这种谦逊和谨慎的态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和团队合作。
6. 强调稳定性和可靠性:日本企业文化强调稳定性和可靠性。
他们注重建立可靠的供应链和生产系统,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稳定性。
这种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追求使得日本企业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7. 社会责任感:日本企业文化强调企业对社会的责任。
他们注重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和社会公益活动。
这种社会责任感使得日本企业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
总结起来,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包括集体主义、策略性长期思维、高品质和精益求精、垂直等级制度、谦逊和谨慎、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社会责任感。
这些特点共同塑造了日本企业的运作方式和价值观,使得日本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
日本企业是怎么做成本管理的
日本企业是怎么做成本管理的?如今,一切都在疯狂高涨,包括企业日益上涨的成本。
如今的企业不得不接受如此高成本时代,现代中国企业正在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共同问题,即如何控制好成本?有许多企业开始学习日本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控制经验,那么这些经验是不是过时了?我们来看看日本企业是怎么做成本管理的:《日本经济新闻》在2010年11月下旬,以136家在华日本制造企业和服务业企业为对象开展调查,得到了其中101家企业的有效回卷。
调查结果显示,在华日本企业今年的利润仍继续大幅增长。
2010年42.5%的企业利润预计实现两位数增长,在华设备投资两位数增长的企业到达30%。
关于2011年的发展前景,预期赢利扩大的企业到达48.5%,近一半企业计划在2011年继续增加设备投资。
另外,47.5%的企业认为,中国人力成本上升、外资政策改变等对其投资没有影响,只有18.8%的公司表示投资略有减少,而表示“将转移至中国以外地区进行生产”的企业仅有5%。
以上数据有力地说明了日系企业在全球经济环境多变的今天,仍旧拥有着绝对的竞争实力和其特有的优越企业管理模式,这种特有的管理模式中不得不提的便是在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管理。
当然,有人会认为日本的“成本经验”已然过时,但殊不知,人家过去的经验恰恰可能是我们今天最需要的。
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
其实,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
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这是中国企业在新的商业时代共同面临的难题。
独特的文化基因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奇迹般的迅猛发展,其奥秘就在于日本人把东方古典的哲学思想、西方的科学技术与日本传统民族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加以改良完善,形成了独特的日本企业文化特征,比方日本企业最讲究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诉求团队的力量,再比方日本企业的劳动关系的稳定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大多数日本企业都实行了终身雇佣制,甚至几代人在同一家企业中共事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等等,这都使得日本企业内部关系是自上而下的和谐一致,不会因为过分的诉求个人主义精神而导致决策的层层消耗,更不会导致执行偏差或无力执行等问题出现,还比方日本企业里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严格按照年功序列进行论资排辈,不允许越级行事等等。
日系汽车企业竞争力分析及启示
的汽车市 场 ,国 内自主品牌乘用车 在乘用车市场 上 占据领军地 位 .日系和德系高速增长 .美系表现稍差 .法系等其他欧洲厂家 和韩 系表现较差 。 占据份额最大 的外资汽车 品牌 已不是德国大 众 ,而是丰田 、本 田、日产和马 自达为代表的 日系汽车 。 ( 见下
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改善。 1 企 业 组织 制 度 的创 新
定 制化 服 务 要 求企 业 对 顾客 驱 动 的 市 场 反 应 灵 活而 快 捷 . 因 此 应对 原 先 等 级 森 严 的纵 高 型 组 织结 构 进 行 变 革 .建 立 扁平 化 的 组 织结 构 .削 减 企 业 内部 层 次 ,促 进 信息 传 递 与 沟 通 .发挥 员工
图数据 ) 。可 见 .日 系汽 车在 乘 用 车市 场份 额 呈现 出 一路 上行 的 发展态势。
5 % 0 4 % S 4 % 0 3S %
— 、
~ ~
… -
企 业 应根 据 所 估 计 的 客 户 的终 身 价 值 和 吸 引 及保 持 顾 客 所 需
成 本进 行 成本 收 益 权衡 .确 定 A 级 、B级 及一 般 C 级 客 户 。定 制
一
“ 商场现 代化 ”20 08年 6月 ( 中旬 刊 )总第 5 2期 4
维普资讯
。
官 销 莱 峪 营 ≤ 策 略 肖
2 产 品 战 略
差 靡瑞 为 代表 ,主攻 中高 档 轿 车 市 场 。 以丰 田雷 克 萨斯 、本 田讴 歌 呈 美
维普资讯
营 销 策 略
定制化的服务理念将引导整个电信运营服务的发展方向。 三 、实 现 定 制 化 服 务 的 策 略 研 究
各种性质的企业特点
一、目前各种性质的企业特点总结:1. 台企:信仰/角色:水手/斗士成因分析:老板大多在TW是小作坊做起,创业辛苦.斗士表明他们敢闯,也表明他们政治生态守法程度:无法无天,表现在员工自离率工伤最高,东莞大郎台老板被杀事件及FSK连连跳足以说明成因分析:大陆希望统一又大家都是中国人,地方政府听之任之,台湾小马哥又管不到老板个性:好色,抠门,冷血,使人类良知倒退成因分析:夫在外,妻令有所不受,福利:周趴皮,虽然起早打鸣,完全就是为了多榨汗水企业文化:接受小日本统治过留下的军事化和系统化管理,注重细节,希望每个员工都是流水线井井有条的螺丝订,所以可以随便拔掉.成因分析:做操不是为锻炼身体,而是为了保持威性与等级制度,工作把中国人当日本人用,福利把人当机器用, 最好润滑油都可省去.优点:可学习他们的细节,不用进台企也可学网上下载体系文件就好了,应届生为了生存可呆半年缺点:没有优点,只有特点和悲哀机会:向台达学习,企业管理保留台企精髓,但是福利人事管理向美等外企学习威胁:如兽性不改成人性化管理,民企可取而代之.2. 港企:信仰/角色:基督/绅士成因分析:接受英国皇家正统教育守法程度:非常守法成因分析:自打回归大陆后,更深刻了解大陆人,但绅士作风没变,可喜可贺老板个性:注重公关形象礼仪及KTV成因分析:港口城市,贸易中心福利:赚钱就大方,不赚钱也守法企业文化:随老板性格,各有特色,大都使用一起创业的伙伴,容易形成部门诸侯成因分析:大方原因:1.钱来得容易表现在做贸易出身的2.接受了英式法制优点:大陆人心不累因为港人正同化缺点:没台湾企业做的那么细,相信个人过于团队机会:从贸易到品牌的缔造与转变威胁:港口优势正被深圳及电子商务弱化3. 日企:信仰/角色:神教/战士成因分析:岛国心态,危机感,知耻后勇守法程度:非常守法成因分析:不守法的进不来,政治生态造成;不守法的就罢工,历史原因造成.老板个性:精细,表面绅士内心狼性成因分析:表面:菊花,内心:刀剑<<菊与刀>>福利:在合法的基础上能省就省企业文化:团队,委婉,精细,劳累,防御成因分析:一个比较节约的民族,一个善于学习和接纳各种民族文化的国家,优点:善于学习,不出风头,注重积累,任劳任怨,卧薪尝胆缺点:吃人的獒的心态随时发作机会:团结亚洲,赚欧美的钱威胁:舍近求远,在亚洲是外交战败国4. 美企:信仰/角色:基督/强盗成因分析:殖民者心态,对工人好,对"被殖民"的当地老板是灾难守法程度:守劳动法但是在商业法的运用确是让人心寒成因分析:会经商会享受也会善于资本内幕操作的懒汉老板个性:崇尚个人英雄,表面绅士内心狐狸性成因分析:自由女神像+殖民心态福利:又高但不硬,说不定哪天就要你886,有小三的感觉企业文化:表面民主实际上很官僚,但是小事情是能放手下属做的,但是大战略的话,呵呵成因分析:有周立波的幽默,腔调,也有他的算计,表面还很海派清口的优点:善于商业经营,在不同地方落地生根缺点:就怕朴实的非洲人看透了不吃他的一套机会:改变狐狸性格,学点中国人的脚踏实地威胁:如果继续搞乱商业规则,将会孤独死去5. 民企:信仰/角色:金钱/谋士成因分析:穷怕了就爱钱,奴久了就要谋守法程度:你我都懂得成因分析:原因太多,历史与政治占主导老板个性:皇帝/传道士心态成因分析:需要忠诚的下属福利:看运气和老板的良心企业文化:内耗内斗,36计可以用在这里,强调会站队会说话多于会做事,空前的信任危机成因分析:创业艰难,"皇帝"防御心态严重,怕下属不忠优点:勤劳,希望给国人带来民族骄傲感缺点:短视无担当,有的企业动不动就卖给老外机会:多学点现代经商MBA什么的或去外国整个海归,这样中外互补威胁:行业内互相拆台,在老外的恶意竞争下又束手无策------------------------------------------------------------------------------------------------------------------------------------------------- 二、个人理解各种性质的企业特点汇总:1.台企:1)加班多,工资少,人多,易混,时间长了也能长点经验;2)台资做事严格,技能培训方面很到位,是初学的人首选,但是老板小气,待遇不怎的,做一年加30元工资;3)台资大多是完全效仿日资的管理模式,但待遇与福利却效仿不了,有点可悲,但是要求的门槛很低,个人觉得特别适合刚毕业的学生去锻炼下;2.港企:1)老板随和,工资、福利、加班比台企要好,比美资差一点;2)台资,港资,东南亚公司,工资福利较差,公司多为家长制作风,唯一优点是大部分公司还能遵守国家相应的法规;3)港资做事一个字乱,待遇很可以,老板不怎么管事,做事很轻松,但不适合就呆,这样的厂不适合年轻人的;3.欧美:1)无加班,福利好,英语要好才能站住脚,工资且很高;2)美资还好,但得注意,很大部分台巴子掌权;3)欧美企业最好,虽然压力可能比较大,英语要求比较高,但是工资也高,福利完善,公司文化讲究多元文化,人人平等,关心员工,会为员工制定长远的职业发展计划,不用溜须拍马也有机会晋升,并且现在大多欧美公司采取本土化战略,国人有机会做到中国区的老大;4)北欧的不用说了,工资不比美资差,南欧的就垃圾了,工资待遇像台企,西欧较好,如果进北欧的公司,那就是修得的好命;4.日韩企:1)日资企业,工资福利尚可,也有企业文化,但是公司文化为青一色的日系文化,一般中国人需要一定时间适应。
国内一线电梯品牌行业综合分析对比
一线电梯品牌行业综合分析对比目前中、高端市场的电梯品牌主要为欧美系品牌和日系品牌,其电梯的主要三大区别为技术、价格、价值。
1、技术观2、价格观3、价值观各大电梯厂商简介欧美系电梯品牌logo 公司简介及特点OTIS 奥的斯OTIS(奥的斯)美国 OTIS(奥的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梯公司,诞生于1853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OTIS属于UTC(美国联合技术公司,财富五百强)旗下子公司。
奥的斯在中国有包括奥的斯,西子奥的斯,江南快速,大连星玛等四个品牌。
Schindler迅达Schindler(迅达)1874年由罗伯特·辛德勒(Robort·Schindler)先生创立于瑞士。
世界第一大自动扶梯生产商,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电梯供应商。
中国总部位于上海,为瑞士独资公司。
迅达在高速梯和扶梯两种梯型上,无论是技术或者是市场占有率都是领先的。
ThyssenKrupp 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蒂森克虏伯)由Thyssen和Krupp于1999年3月合并而成。
Thyssen和Krupp公司均始建于上世纪初期德国。
蒂森克虏伯集团为德国工业巨头,雇员超过193,000人,销售额达380亿欧元。
集团下属的蒂森克虏伯电梯集团是全球三大电梯和自动扶梯生产商之一。
目前在上海和中山有生产基地。
KONE 通力KONE(通力)芬兰成立于1910年的芬兰KONE(通力)集团是世界最大的电梯和自动扶梯公司之一。
在国内有昆山通力和巨人通力两家合资公司,巨人通力是通力公司为了抢占国内住宅电梯中低端市场在湖州建Sigma立的合资企业。
日系电梯品牌logo 公司简介及特点Mitsubishi 三菱三菱在国内有原装三菱和上海三菱两个品牌。
原装三菱电梯产地位于广东中山,专业经营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生产之三菱牌电梯及自动扶梯业务。
上海三菱电梯在2003年以前的产品采用日本的技术,但在2003年以后日本撤资,上海三菱已经全国国产化。
五大派系 掌控全球变频器市场
五大派系掌控全球变频器市场2008/4/3/14:17 来源:慧聪网变频器行业频道目前中国变频器市场可分为五大派系,分别是日系、欧美系、韩系、台系、大陆系。
一、日系。
日本变频器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维持成长的趋势。
从1987年产值400多亿日元到1992年产值900多亿日元,年平均增长16%。
东芝、三菱、富士、安川等几家大公司产量已超过300万台,是世界上重要的变频器生产厂家。
到目前,日本的所有名牌变频器,如富士、东芝、三菱、安川、日立、三垦、松下电工、松下电器、三木、明电舍、住友、东洋、春日等已全部进入中国。
日本变频器占有中国市场的较大份额。
二、欧美系。
美国变频器市场1989年11万台,市场值3.8亿美元,1992年产量17.4万台,市场值4.77亿美元。
欧洲变频器的市场规模,1992年为7.64亿美元,德国占36%,法国占15%,英国占12%,意大利占8%,比、荷、卢占7%,西班牙占5%,瑞典占3%。
到目前,ABB、西门子、施耐德、AB、罗宾康、GE、TE、Reliance电子、丹佛斯、伊林、CT、西枝来克、vacon、阿尔斯通、欧陆、安萨尔多、科比、欧姆龙、S1E1、SEW、艾默生、摩托托尼、伦茨、创新(意大利)、乌克兰高压变频均进到中国。
欧美变频器占有中国市场重要份额。
三、韩系。
后起之秀韩国也参与争夺中国市场。
在工厂管理上,韩国效法日本,在变频器市场的争夺上,韩国也紧紧跟上。
虽然韩国的变频技术起步较晚(不比中国早),但也有LG、三星、现代重工、SEOHO、奥托尼克斯等品牌进入中国,不过市场额不大。
四、台系。
台湾地区除少数厂家外,均在大陆占一席之地。
台湾地区变频器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共有67个厂家,投资500~1000万元台币的占58%,4000万台币以上规模的18%,员工50人以下的占66%,百人以上的占21%,主要分布在台北,约占厂家数72%,多数变频器带有日本的痕迹。
适应性差拖了欧系车企后腿——跨国汽车公司在我国市场的竞争力分析
3, 9l % 1.% O8 2 .% 16
3 .% 1 3 1_% 28 2 .o 48 k
2 .% 2O 1.% 3 7 2. 6 % 4
为先进设备是生产质量的保证 , 在华合 资工厂投资 较大, 有的企业还投 巨资建设刚性生产线 , 导致单
车投资额远高于 日韩企业。对汽车生产工艺的苛刻 要求虽然可以确保汽车 的高品质 , 但在很 大程度上
一
支独秀转 变为 “ 十五” 期末欧美 日韩 以及中国本
土品牌 “ 群雄争霸” 的局面 ( 具体数据见表 1 和表
2) 。
从表中我们看出 , 十五” 期 问欧洲在华合资 “ 企业总体 上 出现 了市场份额逐年下跌 的现象 。当
然 , 日、 、 在 韩 美企业不 断进入 中国的前 提下 , 市场 份额萎缩实属正常。但 20 04年起 , 在整体市场扩大
欧系车
4. 2O
6 . 1 8
8. 42
7. 81
6 . 86
美系车
日系车
韩系车 中系车 总 计
63 -
l- l 7
O , 6 l. 74 7, 8l
1. 2 O
l. 8 8
22 . 3. 21 l68 2.
2. 3 3
4, 6 5
l. O3 5. 11 25 l, 4
内汽车行业价格战的先锋。20 年 , 05 上海通用销售 量创纪录达到 了 3 .万辆 ,税前利 润也超过 了 5 2 5 0 亿元 , 均位居行业第一。 日 品牌汽车的突出特点是个性化配置丰富 、 本 经济省油 、 外形轻巧美观 、 改型快 、 可靠性 出色。由 于与中国同处东亚地区 , 且深受 中国儒家文化的影 响, 日系车的设计风格 比较适合 中国市场 。与欧美 汽车业不同的是 , 日本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体 系较为 封闭 , 丰田、 田、 本 日产等都有 自己相对独立的配套
欧洲车与日本车到底有何不同
欧洲车与日本车到底有何不同?为什么?1、发动机工艺(1)日本车发动机,大部分是一次性设计,由于日本人的精明(也可以叫吝啬),发动机的很多零件在设计和制造上有很大不同,比如表面硬化处理,日本人只处理表面一层,让其很坚硬、耐磨,在设计寿命中几乎可以不出问题,可一旦表面硬化层磨掉,里边基本等于豆腐,更换又十分昂贵,日本车的设计理念就是一次性使用,用到完蛋就扔,不去修。
这样的设计可以节省材料,加快更新换代频率,与日本人的文化、国情和一贯作风相吻合,也是一种占领时常的策略。
(2)而欧洲车,以德国车为例,在零件硬化方面还是沿用以前的粹火工艺,就是把工件全面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后放如需要的介质中降温,靠金属本身的收缩来提高硬度。
当然,他们也采用更新的表面硬化处理,但相对来说用料更讲究一些,做工也更扎实一些。
可以说欧洲车更趋向把性能和耐用作为卖点。
(3)美国车在发动机上和欧洲、日本相比不是很在意,因为美国的文化关系,曾经的二战导致美国一越成为世界强国,当时普遍靠提高排量来增加动力,增加动力的目的是提高舒适性,而在耐久及能耗方面因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并不很在意。
所以美国车多宽大舒适。
2、技术更新速度不同日本车和德国车注重发动机技术的创新,日本车重点关注气门技术vvt,viec,vis可变进气歧管技术。
气门技术很重要,直接与换挡时机,扭矩,功率有关。
只有气门可变,才能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持续输出一定的扭矩和功率。
如果气门不可变,就不能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持续输出一定的扭矩和功率。
所以很多德国车宣称,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持续输出一定的扭矩和功率。
是假的。
德国车注重直喷和增压技术,各有高招。
esp,dsg,tsi,6速箱这些不过是一些技术的专业名词缩写,不是神车独创的什么宇宙技术好不好,特别是那个分层燃烧,国产的油品质量根本达不到要求,所以根本不是欧洲的分层稀薄燃烧,去看看欧洲的引擎配置吧,何况这个技术本田再上世纪80年代就用在CIVIC上了,波箱技术都用cvt 无极变速了,还要什么双离合dsg,其实本来就是差不多的技术,叫法不同而已。
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特点
德国汽车特点
奔驰 CLS 500
奥迪 R8
日本汽车
日本汽车特点
相比较德国美国,日本进入汽车业稍晚一步,但 却又后来者居上之味道。相对与美国人大气豪放, 德国人更考虑到技术核心不同,日本人别具一格, 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日本汽 车公司对海外开 拓市场的变通,他结合了当地人对于汽车的认 识,从审美观点下手, 造出一批批夺人眼球的 时尚小车。就比如,中 国丰田车、美国丰田车、 欧洲丰田车,几乎除 了标志一样其他的都完 全不同。
标致 908
雪铁龙 概念车 Survolt
韩国汽车
韩国汽车特点
韩国汽车集欧美 各汽车王国的技 术与一身,作为 后生小辈的他充 分利用了别国的 技术 自身的特点 和优势,在这个汽车强国林立的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成为继日本之后又一个后起之秀,为中国企业效仿 的对象。当然这也跟韩国政府的强力支持有关。近 些年来,人们对韩国汽车的评价也是越来越高。
通用别克 昂科雷
通用雪佛兰 大黄蜂
德国汽车
德国是汽车工业的发源地。 从最早开始,汽车就是在 德国发明的然后再美国发 扬光大。相比较美国人, 德国人更注重自己的技术, 对汽车业一丝不苟的精神, 反而汽车的很多精英品牌 始终一直保留在德国。如 果说美国是汽车轮子上的 国家,那德国就是制造汽 车的国家。造世界一流的 汽车几乎成为了德国人的 精神追求。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二是汽车开发、采购、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 其宗旨为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增 强在全球的竞争力。
比亚迪F3DM 双模电动车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三是新的汽车技术即将取得重大突破,如燃料 电池汽车近期将实现商业化生产,燃料电池是 最理想的车辆能源,它以氢气为动力,排放水, 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汽车自动驾驶即 将实现,汽车功能的集成化控制正在推进,智 能交通开始建设;车内上网即将成为现实,汽 车的远程诊断即将取得突破等,充分展示了汽 车工业吸纳高新科技的容量与空间。
欧系车 日系车 国产车 特点对比
欧系车日系车国产车造车特点对比欧系车:欧洲人造汽车的理念是强调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高度安全性,设计较为严谨、科学,质量非常可靠,技术非常先进,在制造技术、零部件的制造和选材方面比较严格,拥有良好的技术性和耐久性。
缺点是过度依赖技术和设计的先进性,选材不计成本,所以车价偏高。
代表厂商:德国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法国标致·雪铁龙、雷诺; 美系车:美系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舒适性和动力性,兼顾安全性。
美国人往往车身较为庞大、悬挂系统和隔音设计非常出色,发动机强调大排量、大马力,安全性也非常好。
缺点:过分的强调大马力和大车身往往导致美国车给人以油耗大的坏印象。
代表厂商:通用,福特;日系车:日本车的设计理念是两小一大,即油耗最小、使用成本最小,舒适性和使用便利性最大。
日本车往往都是小排量的发动机,而且节油技术非常先进,保养和维护成本都比较小,使用成本非常低。
在汽车的设计方面,特别是驾驶舱的设计方面,选材非常科学,善于营造舒适、温馨的氛围,各种储物格和舒适性电子装备非常多,强调最大的舒适性、便利性。
缺点:成本控制做得很好,导致一些不容易被发现的零部件质量比较低,设计方面对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好。
代表:丰田,本田,铃木,三菱;韩系车:其实韩系车的设计、制造能力都是源自于日系车,但经过韩国人自己的努力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韩国人除了兼顾日系车的省油、电子装备多、性价比高以外,在成本控制方面比日系车做得更好,但零部件的耐久度不系车,过度强调性价比而牺牲了汽车的耐用程度,另外小毛病比较多。
代表:现代,起亚;国产车:目前国产车的整体设计、制造水平比欧系车、日系车至少落后十年,突出表现在三大系统设计能力的不足(车身、底盘、发动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产品。
所以要想生存,只能拼性价比,依靠低价高配来吸引消费者。
总的来说,国产车的整体设计能力、车的质量都低于欧系车、日系车。
但国产车阵营里后起之秀也不少,例如奇瑞、华晨、吉利、一汽红旗,整体实力和造车质量都在进步。
中日美典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点分析与比较
中日美典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点分析与比较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可以通过配置的方式、管理的手段、使用的原则、激励的措施四方面,进行概括和描述。
(一)中国的基于行政化的关系主义管理模式改革开放进三十年来,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计划人事管理模式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但与西方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比较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定位仍属于“行政化的关系主义管理模式”。
如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天科技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光纤通信领域,现已形成电信、电力两大主营产品产业链,涉足投资、置业、酒店服务等行业,成为拥有15家公司的现代企业集团。
1.行政化管理为基国有企业中,等级森严、官本位思想严重,集权现象普遍。
无论国企还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多体现出人事管理的特征,制度刚性强,机制不灵活,管理机械化。
因此,我国企业的人力管理基础仍只能定义在行政化管理为主。
这种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大多数情况下能体现出效率性,但效果性较差。
2.关系与资历重于能力的用人观,中国的企业在用人方面有“关系与资历”重于能力的特征。
国营企业中,人的地位高低仍按“等级”衡量,普通的晋升需要“论资排队”,特殊的提拔需要看“上下级关系”如何。
民营企业中,基于“裙带关系”、“血缘关系”为主的用人观念与行为,使中国的“经理人市场”始终处于“褪棍”发展之中。
3.固定型与流动型并存的混合用工形式,中国企业的用工制度已从“形式”上全面走向了“合同聘用制”,之所以在形式上加了双引号,主要是国营企业从实质上讲还很难完全做到“合同聘用制”。
目前的国企还不具有完全自主地解聘人员的权利,除非职工自愿提出离职。
而民营企业基本上是完全的“合同聘用制”,企业和员工具有“双向选择”性。
因此,国企的用工形式基本上属于“固定型”,而民企的用工形式属于“流动型”。
相比较而言,国企员工之间缺乏竞争,危机意识差;民企员工竞争压力大,人员流动程度高。
说说日系、欧系、美系车的特色
说说日系、欧系、美系车的特色在汽车界,日系、欧系和美系车一直以来都是各自拥有自己独特特色的品牌。
这些特色通常包括设计、性能、品质和价格等方面。
在了解这些特点之前,让我们先来介绍这三个概念的含义。
日系车一般指的是来自亚洲,特别是日本的汽车品牌,如丰田、本田、日产等。
这些汽车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都比较受欢迎,而且一些汽车制造商已经进入了北美和欧洲市场。
欧系车一般指的是来自欧洲的汽车品牌,如奥迪、宝马、奔驰等。
这些品牌的制造商主要位于欧洲,在该地区和其他市场上均有销售。
美系车一般指的是来自美国的汽车品牌,如福特、雪佛兰、克莱斯勒等。
这些汽车品牌在全球拥有广大的市场份额,并经常获得消费者的普遍青睐。
那么,这些汽车品牌的特点究竟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逐个进行介绍。
日系车的特点日系车在性能、设计和品质方面一向都以其高水准的性能而出名。
这些车款通常比欧美同类车款价格更为实惠,同时也备受消费者推崇。
除此之外,日系车还有以下一些突出特点:1.高效燃油经济性:日系车的一大特点就是燃油经济性极高,在建立油价相对较高的国家,如欧洲和日本,日系车因其高效燃油经济性而深受欢迎。
2.技术领先:日本汽车行业在技术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日系品牌也是最早引入环保科技,如液晶钼丝、电子点火和气体辅助制动等,许多技术领袖包括全球销售最佳的豪华车型之一雷克萨斯,都是日本人所拥有。
3.可靠性高:日系车因维护保养简单、耐用性高而被广泛认可。
例如,丰田公司生产的汽车被誉为“世界上最有品质的汽车”,其名字已经成为了无可匹敌的保有价值和长期可靠性的代名词。
欧系车的特点欧系车一直以来都是豪华品质和高性能的代名词,在全球市场上拥有极高的知名度。
这些汽车品牌对于细节、品质和技术要求非常高,经常被视为是高档车辆的代表。
以下是欧系车的一些特点:1.舒适性和品质:欧洲汽车制造商聚焦在制造体验和质量的提高上,例如为了达到高品质的内饰,奔驰公司采用了一个最先进的三维检测系统,精度可以达到0.01毫米。
轻卡欧日之分已久 欧系博采众长得天下
5 8
市场 论坛
轻 型汽 车技 术
2 0 ( 2) 2 8 06 1 总 0
轻 欧日 分已久
殴系博采众长得哭下
王秋 凤
在不久前闭幕的德国汉诺威国际车展及刚刚结 束的北京国际车展上 , 风头正劲的 “ 欧系” 轻卡再次
料反映的情况是 , 本届展会上欧洲轻卡 的展商要大 大多于重卡展商 , 像奔驰 、 大众 、 雷诺 、 雪铁龙 、 标 致、 菲亚特 、 通用欧宝等大多数轿 车制造商都带来 了轻卡产品。其实 , 在欧洲制造生产轻卡 、 重卡和大 客车往往需要 比制造轿车更精密先进的技术 ,能生 产卡车才能证明一个企业技术更领先 、 质量更过硬。 国内专家在欧洲参观访 问期间发现 , 欧洲不但 展会上有大量轻卡 , 而且在 日常生活中轻卡也非常
维普资讯
20 ( 2) 2 8 轻 型 汽车技 术 06 1 总 0
造 车理念 。
市场论 坛
5 9
世纪 8 年代 的时候 ,0 0 5 年代 的老欧系轻卡前苏联
“ 斯 ”技 术 , 经 不 能适 应 国 内 已经 发 展 的新 需 嘎 已 求 而需 要 新 的 引进 和创 造一 样 , 当初 中 国从 日本 引
于时代需要和用户需求 , 同样需要引入新鲜的技术 血液 。在这个意义上 , 近年新出现 的依维柯欧霸等
普 及 , 城市 物流 的重要 力量 。 是
以个性鲜明的技术 、风格和迥异于传统轻卡 的造车 理念形成巨大冲击效应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
注, 而有关中国轻卡 “ 日系”“ 欧系” 之争也成为商 用车展区最热闹的话题。今年年初才在国内面世的 新型欧系轻卡 ,竞在被 日系轻卡长期垄断的高档轻 卡市场上销售一路势如破竹 ,也使得多年来普遍以 日系五十铃技术平台为生存之本的众多传统轻卡企 业感受到了深切的竞争压力 ,日 已经有 日系轻卡 前 主流厂家的高层管理人员主动做出反应 ,对是否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别于欧系企业之日系企业管理特点
与欧系企业相比日系企业管理有以下特点:日本企业的管理非常严谨规范,有非常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流程体系,日本企业的执行力度非常强,他们有非常强的执行意识,尊重规则、遵守规则,从会长到基层员工都会严格执行公司制度,按照流程做事。
日本制造——品质优良的代名词,工艺精致、价格适中、外观精美、品质上乘、环保节能等是日本产品的特色,2010年世界五百强中日本企业就有68名,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在国内我们熟悉的知名品牌公司就有松下、东芝、丰田、索尼、本田、日立、日产、佳能等等。
另外日本企业寿命也名利前茅,存活超过百年的企业数不胜数。
那么日本企业为何能保持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及竞争能力呢?
一、重视细节与追求完美
日本企业的管理非常严谨规范,有非常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流程体系,日本企业的执行力度非常强,他们有非常强的执行意识,尊重规则、遵守规则,从会长到基层员工都会严格执行公司制度,按照流程做事。
并且日本企业的工作计划性非常强,每一项工作的前期准备、计划方案、贯彻执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都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我在日资企业任职PMC经理时企业有近60条生产线,但我们的生产计划都能精确到后续6周的每一天,回复给客户并对交
期负责,这在绝大多数企业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
另外在细节管理方面,我们与日本企业的差距非常明显,企业的之中的废品垃圾严格按照分类摆放,甚至连文件夹的摆放顺序都用胶纸贴上明确标识,日本人的专着执着精神被我们很多人用“愚蠢”这个词来形容,比如再热的天,日本人都会西装革履的会见客户,一张桌子让他擦十遍绝对不会少,正是这一丝不苟的专着执着成就了今天高品质、精工艺的日本产品。
二、职业化仿佛与生俱来
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举世闻名,工作绝对排在第一位,甚至有时还需要有献身精神,他们认为工作才是人生的本质和真正含义,他们崇尚忠诚与奉献。
所以他们把公司当成家,勤勤恳恳、不知疲倦地工作一生,被人称作“工蜂”。
在日资企业经常看到日本人加班到很晚,但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的上班工作。
与我们绝大多数国人不同,我们只把工作当成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把工作当成是神圣的使命,真正当成自己的事业在做,企业员工与老板一条心。
这是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真正差距所在。
三、完善、人性的福利保障
日本人讲究忠诚与奉献,视公司为家等等,其实是因为企业有系统、完善的福利保障,能保证他们的职业生涯无忧,所以他们才会愿意把一生都奉献给企业。
日本企业的福利措施不但完善而且富有人性,
比如员工入职时有迎新会,员工离职时有欢送会,让人来的时候有家的温暖、亲切感,离开的时候对公司留有怀念之情,我离开以前服务的日资企业多年,至今都很怀念那段美好时光;员工生日、结婚、生育、重大事故等,公司管理人员、高层都会送上礼金予以慰问、安抚;为员工发放年终奖金、购买各类保险、住房基金、住房补贴、伙食补贴、交通费、健身卡、优惠券等;为员工身心健康建设运动场、图书馆、医疗室、图书室,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等等,正是这套系统、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带来的一点一滴的关爱,使日本企业员工真正的以企业为家,产生极强的归属感与主人翁意识。
四、浸入骨髓的成本控制意识
日本企业成本控制做的好的背景是日本的资源极度匮乏,不允许他们去浪费,使日本人从小就有勤俭节约的意识,日本企业将浪费视为企业管理的天敌,以浪费为耻,所以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杜绝浪费,如丰田的精益管理就是解决浪费问题非常有效的方法,日本企业认为只为不产生价值的行为都是浪费。
日本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几乎做到极致,他们讲究实用,不追求面子及排场,比如很多日本企业管理人员、高层等出差全部租车,与我们国内企业豪车成堆有极大差别,这在我们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他们不是买不起车,而是计算下来,租车比公司买车要承担保险、维修、保养、司机工资等开销更划算,更能节约成本,还有的日本企业甚至还会租用复印机、打印机等等。
总之,只要能够节约成本,他们都会去做,所以日本企业的成本控制可以用抠门儿来形容。
五、持续改善、持续进步
日本企业能够长盛不衰,保持极强的活力及生命力,与他们的持续改善精神是分不开的。
他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完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成本、改善环境等并乐此不疲。
他们往往会采用成立改善小组的方式对企业的问题进行专项的持续改善,如TCM(全面成本管理)、TPM(全面生产管理)、TQM(全员质量管理)、5S等等。
六、系统规范的人才培养机制
日本是高度重视教育的国家,重视企业内部教育培训不仅是日本企业的经营特色,还作为国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1958年日本
就制定了《职业训练法》。
日本企业员工从入职开始公司就会根据岗位要求为其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企业精神、道德教育、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工作技能等。
在日本企业工作六个月后才敢称为正式员工,培训合格到工作现场时企业还会安排一名师傅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员制度继续培训一年,以使其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在日后的工作中还会根据企业需要对员工的其它技能进行培训拓展,“多能工”就是日本企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成果,日本企业还会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轮岗来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开发管理人员的潜能,
同时在轮职的过程中通过考察来挖掘人才。
日本企业绝大多数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是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提升,这就说明了日本企业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七、兼容并蓄的学习精神
日本是个爱好学习的国家,总是想尽办法吸纳国外的精华再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自己的东西,如唐朝时就向我们学习,学习我们的儒释道等大智慧,有了日本文字、茶道、和服等;明治维新时向西方学习,有了自己的工业技术,后来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及亚洲国家带来了巨大危害;二战后向美国及西方等学习,博采众长,结合到本国企业实际运作之中,形成了现在世界闻各的日本管理模式等等。
当今有太多企业管理的方法、工具及管理模式,所以使的很多企业老板都陷入困惑,到底该学习哪种管理模式。
认为适合企业自身特色并能与企业实际有效结合的就是最好的管理模式,所以我们应该理性的学习吸纳外面的管理理论,吸纳精华融入企业实际运作之中,形成自己的企业管理模式。
比如号称日本企业管理三大支柱的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等,就不适合我们当今竞争日益激烈、强调优劣汰、鼓励创新的企业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