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闲暇出智慧。”心理学原理也告诉我们,在美、愉快、和谐、宽松、活跃的情境中,人的智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设置教学情境,其实也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课堂,参与课堂的教学。本人对曾对学校的500名学生设计了如下的问卷调查,如表1:

通过对学生大量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语文课堂上的精力流失率和高效学习率与教师的情境创设等等因素息息相关。学生比较喜欢教师采用游戏、谜语、诗歌、对联等创设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利用好的气氛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深入探索。比如说,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时候,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学生熟知的《水浒传》片段创设情境,学生立马兴趣盎然,精力集中,接着再趁热打铁,让两位学生采用提前准备好的小品,分角色朗读,进而分析人物形象,从而将课堂推向一个小高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主要针对日常教

学方面,谈谈有关的方法:

一、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中的实物主要指实物、模型、标本等。课堂上能够呈现出丰富生动的直观形象,以语文课为例,可以通过播放影像等,让学生感知,也可以呈现标本等,让学生立足于对这些标本的感知和观察,产生浓厚的探求真知的兴趣。例如学习《台湾蝴蝶甲天下》一课时,找出相关的蝴蝶标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观察能力。而图像是一种直观的工具,它包括板书、挂图、录像、电影、电脑等电教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生动的形象,启迪思维。

比如,在学习《我的四季》的时候,我提前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四季的图像,我让学生观察图像,学生通过观察图像的特点说出自己的感知,并借此引导,因为这是学生实实在在的感知,是他们的知识储备,整堂课发言积极,课堂学习气氛浓厚,我看到了学生脸上洋溢的满足感。

二、借助动作和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以姿势助语言,打手势,从语文的角度来说主要指表演。克里夫兰州立大学的一位物理学教授杰尔?华克,为了引起他的学生对于分子黏着性的兴趣,他在汤勺上吹气然后放在他的额头上。他解

析说,这把汤勺贴住他的额头,因为他吹在汤勺上的水气被吸引到他皮肤上面的水分子,他接着在他的眼窝处粘住汤勺,最后他在他的鼻尖上粘住一把汤勺,学生们很高兴地表示他们很欣赏这种容易记忆的演示。

三、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能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地在头脑中浮现出教师所描绘的情景。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也能把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教师贴切精彩的比喻,不仅会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化平淡为生动,还能把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浅显易懂,从而在教学中收到奇特的效果。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曾说:“我讲到快乐的地方就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就情绪高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低沉。但是,这种‘高低轻重的变化’是有要求的,即语调在其主旋律上应保持清新、平衡,在平稳中再加以变化,做到‘稳中求变’。”

冯英杰先生撰文“中学有篇古文《口技》,甚为精彩,所述艺人凭一口之技,摹声绘色,引人入境,迷顺听众,折服读者。妙哉!”我读高中时,遇到一位历史老师,至今记忆犹新,他讲起课来如评书大师刘兰芳,言语传神,声色动人,妙趣横生,知识深入浅出,

论谈以理服人,我们都喜欢上他的历史课,这就是教师语言的魔力。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语言艺术对于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四、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所谓背景知识是指与教材课本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的总称。课堂教学的背景知识主要包括: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历史典故等。背景知识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停靠点。背景知识越丰富,理解掌握知识的水平就越高,就容易将抽象的道理变成简单的易理解的知识。我曾去听过我们学校的一位语文老师的课,她讲解的是《林黛玉进贾府》,因为很多学生不了解长篇巨著的详细内容,很多学生只知道红楼梦是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仅此而已,教材又是节选的,前不靠店后不靠村,这位教师把有关红楼梦的背景知识提前渲染,诸如曹雪芹的情况以及课文篇章前几回目的故事情节的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我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也听得津津乐道,至今回味无穷,本节的背景知识深深烙在我的脑海中。

五、借助旧知识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不是零散的、片面的知识,而是“提炼浓缩”又“易于消化”的系统的、整体的知识。任何知识都是整体网络上的一个点或一个结,

离开了网络,也就丧失了生存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提炼浓缩知识,让知识系统化,让新旧知识相互串联。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所以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旧知识捡拾起来,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

六、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有多种类型、形式,其中特?e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和问题意识。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记得在讲授《思考的威力》一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头片段:首先播放课件,即一休哥和其他一些人思考的动画画面,同时又配上声音:“同学们,图画上的人在干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们积极回答:“在思考,在想问题”,这样既引发了学生思考,又引出了学习任务。

德国一位学者曾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

我认为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

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要素,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是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