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幌病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札幌病毒的病原学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Sapporo virus pathogen
摘要:札幌病毒也被称为札如病毒,是一种正链单股RNA 病毒。
它可被分为七个基因型组,其中GI、GII、GIV、GV型主要感染人。
我国相对于其他已感染国家如日本、泰国等,其札幌病毒阳性率较低。
此外,目前札幌病毒可以通过ELISA,RT-PCR技术检测出来,其中以PCR技术应用较为广泛。
因为对于札幌病毒的致病机理还不了解,现阶段并没有有效地疫苗可供使用,全世界也暂时没有建立札幌病毒的监测与预警系统。
Abstract:Sapporo virus also called sapovirus, is a chain of single strand RNA
viruse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n groups of genotype, and GI,GII,GIV,GV mainly infects people.Our relative to other infected countries such as Japan,Thailand,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lower Sapporo virus.In addition,the current Sapporo virus through ELISA,RT-PCR technology is detected,the application of PCR technology is more widely.There is no effective vaccine is available, because of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for Sapporo virus is not known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whole world has no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apporo virus.
关键词:札幌病毒;RT-PCR;诊断;流行病学;
Key Word: Sapporo Viruses;RT-PCR;Diagnosis;Epidemiology
札幌病毒(也称札如病毒,Sapporo-like Viruses,SLV)归属于嵌杯病毒科札幌样病毒属,最初于1977年在日本札幌通过电镜进行检测被发现。
与诺沃客病毒类似,均属于人类杯状病毒(Human Caliciviridae,HuCV),是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感染人和动物引发肠胃炎[1-3]。
1、病原学特征
它是一种正链单股RNA 病毒,无囊膜。
典型的病毒粒子直径41nm~46nm, 而且有10 个或以下纤突在病毒的衣壳上[4]。
电镜下可以看见杯状病毒的典型形态。
基于衣壳蛋白的基因序列,将札幌病毒分为7个基因型(GI-GVII),其中,GI、GII、GIV和GV型病毒主要感染人,其余的主要感染动物。
此外也有一些文献上将基因型共分为五类,感染人的基因性大致不变,感染动物的基因型则增多了。
其基因组为7.3-8.3kb,有2-3个开放阅读框(ORFs),一个较长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58000-62000的结构蛋白(衣壳蛋白)和非结构蛋白(RNA依赖的RNA多聚酶),非结构蛋白与结构蛋白的编码区之间存在融合,结构蛋白的基因序列与非结构蛋白的基因序列相比保守型较差。
至少有56%以上的氨基酸序列不同。
并且其衣壳蛋白被分为三个不同区域:区域Ⅰ高度保守,包括大量氨基酸系列;区域Ⅱ变异性很高,这个区域包含能被单克隆抗体识别的多血清特异决定位点[5-6]。
区域Ⅲ以碳为终点,有保守性但是范围没有区域Ⅰ广,此区域也保留了一些氨基酸残基和抗原决定簇,但是往往也表现出一些可变性。
ORF2编码衣壳蛋白和一种小结构蛋白,ORF3只存在于GI、GIV、GV三种类型中,与衣壳蛋白的5’末端的基因区域冗余,形成一个不同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小的碱性蛋白,可能与病毒的有效复制有关[3]。
ORF3的核苷酸与编码衣壳蛋白的核苷酸相
重叠。
札幌病毒的基因结构保守区位于 RNA 聚合酶区或聚合酶和衣壳的连接处[7-8]。
2007年,Hansman发现了札幌病毒重组毒株:Mc12,C12,重组病毒株在环境中稳定并能传播,重组位点在ORF1 区的聚合酶和衣壳的连接处[9-10]。
2、流行病学特征
札幌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有地域性,如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和泰国等,不同地区的札幌病毒基因型不相同,因为病毒呈现出复杂的遗传多样性,但几乎都可检测到重组病毒[11]。
札幌病毒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因为札幌病毒感染多发于冬季,但其它季节也有发生。
此外一些猪札幌病毒与人札幌病毒特别相似,使得人们不禁开始担心相同基因型的病毒是否可以在不同物种间感染传播。
2.1 传染源
患病的人和动物、隐性感染者及健康携带者。
患者病后3-4d排出病毒,患者的吐泄物污染食物和水源常引起暴发流行。
传染均与被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有关,导致感染所需病毒量极少(<100个病毒颗粒)。
另外,由于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可持续排毒超过一周时间,被感染的食物加工者和销售员也可能成为重要的传染源,与家庭外的肠胃炎患者接触,是札幌样病毒性肠胃炎的高危因子。
2.2 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
以粪-口途径为主,其次是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传染,或是因前述症状产生的飞沫污染物体表面后间接感染。
呕吐物的气溶胶也是札幌病毒传播的途径。
人札幌病毒能通过包括食物在内的多种途径传播,食用受札幌病毒污染的食物是感染的源头,尤其是生食贝类或食用未经煮熟的贝类会导致札幌病毒感染。
家庭成员或朋友之间的互相传播也很常见。
主要感染婴幼儿喝5岁以下的儿童,也有少数导致成人胃肠炎的爆发的报道。
2.3 所致疾病特征
札幌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腹泻案例中,到医院就诊的病例只占三成,即大多数病例较轻或病程较短无需到医院就诊。
导致婴幼儿的显性感染,主要症状有腹泻、呕吐和发热,但症状较轻。
可见于急性肠胃炎的散发病例,导致的腹泻症状较轻。
3、爆发的现场调查
日本大阪2004-2005年17.6%的急性胃肠炎散发和暴发是由SLV所致[12]。
日本、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儿童腹泻病例中SLV感染率3.2%~10.4%[13]。
方肇寅等1999-2005年在中国部分省区对5岁以下腹泻儿童开展SLV感染状况调查,检测的4426份粪便标本中有5份阳性[14]。
常昭瑞等报道2006年安徽、福建等9省区5岁以下腹泻患儿中的SLV检出率为0.9%[15]。
另外为了了解广州某医院秋冬季儿童腹泻中人类杯状病毒的特点,连续 2 个秋冬季腹泻流行季节收集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
扎幌样病毒阳性率为0.31%(2/648),广州地区存在SLVs所致感染, 与我国报告的SLV基因型不同。
了解广州市医院门诊成人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广州市两家哨点医院收集门诊18 岁以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27份。
札幌病毒3份,阳性率均为2.36%[16]。
2000-2012年我国札如病毒感染病例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检索了自2000年以来我国札如病毒研究报道的文献,对符合筛选条件的文献中的札如病毒感染病例
进行统计,采样时间跨度从1997年到2011年,采样地点覆盖全国17个省市,共获得病例总样本数24211份,检出札如病毒阳性526份,阳性率为2.17%,其中有146份样本进行了基因分型,主要为GI.l、GI.2、GII.1和GIV型。
对札如病毒感染病例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分别作了统计分析,得知2009年为最近的热点流行时间,SLV阳性率为3.33%;而札如病毒感染病例的空间分布上,河北、四川、浙江、广西、青海等位居前列,随后采用多维尺度法对病例的空间分布作了分析,由分析结果推测,沿海省市可能单独作为札如病毒的感染和传播源[17]。
2006年2月至2007年1月安徽省、福建省、海南省、河北省、河南省等9个地区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共1 110份,结果表明,札如病毒阳性率为019%。
对检测到的全部10株札如病毒进一步进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10株札如病毒属于三个基因型:GI/1、GI/3和GII/3[15]。
深圳地区对收集的852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SLV检测,检出SLV阳性株16例,阳性率为1.88%。
同源性比较发现8例为SLV GI型,7例GIV型,1例GII型[18]。
青岛地区收集青岛市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散发疑似病毒性腹泻粪便标本94 例,札如病毒进行检测。
检测到札如病毒 2 株,对其进一步进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2 株札如病毒属于基因型GIV[19,20]。
4、调查资料分析
2011年2月25日18: 00左右深圳市某公司200 名员工聚餐,2 月26日12: 30起部分员工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症状,至 2 月28日,确诊病例的27例。
患者最短潜伏期为18 h,最长潜伏期为64 h,平均潜伏期为32 h( 中位数) ,聚餐时患者均食用过蚝[21]。
2000年5月,日本北海道一所大学12 人感染札幌病毒;2005年2月1日至22日,日本某幼儿园中23人(6名成人)感染札幌病毒。
2007年5月,我国台湾省台北县发生集体腹泻事件,55人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送检的7名患者均检出札幌病毒[9-10]。
5、调查与总结报告
札幌病毒在全世界的检测结果存在很大差异,阳性率在0.3%-9.3%之间。
其中,以日本对2岁以下社区儿童进行的前瞻性研究检出率最高(9.3%),荷兰进行的社区前瞻性研究检出率为6.2%,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
我国周边国家例如日本、泰国、巴基斯坦,Phan等报道日本对2002年7月至2003年6月收集的婴幼儿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札如病毒检测,阳性率为6.17%,泰国对2000年5月至2002年3月收集的急性胃肠炎住院患儿标本进行札如病毒检测,阳性率为3.15%,巴基斯坦急性胃肠炎住院婴幼儿中札如病毒检测率3.12%,马拉维5岁以下急性胃肠炎住院患儿札如病毒检测阳性率为2%(8/398)[15]。
我国近年来札幌病毒感染较少,一项研究对169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半截式RT-PCR检测,结果只检测出一份阳性标本。
6、检测技术
以前在札幌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主要靠免疫电镜。
近年来,用重组杆状病毒来表达札幌病毒的衣壳蛋白,此衣壳蛋白可在昆虫细胞内自动组装成病毒样颗粒。
衣壳蛋白具有与病毒相似的抗原性,可以用ELISA方法检测札幌病毒血清抗体。
也可将其免疫动物,获得相应抗体后再利用ELISA方法检测病毒抗原。
目前最常用的还是RT-PCR技术,此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多种因
素可对其进行影响,最主要的是引物的选择。
由于目前人类札幌病毒不能用细胞系进行人工培养,这给札幌病毒研究工作增加了困难。
有学者使用札幌病毒 N-末端删除的重组衣壳蛋白以构建病毒样颗粒,以此为基础进行札幌病毒分子结构以及检测等多方面研究[1]。
因此现阶段研究者多采用针对RNA依赖的RNA多聚酶区或衣壳区设计的引物进行RT-PCR,针对较为保守的衣壳区N-端设计的引物对札幌病毒进行检测。
目前,常规RT-PCR是检测SLVs 最常用的方法,但贝类中的札幌样病毒含量较低,难以被检测出来,故国内很少报道。
而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扩增效率高、结果准确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病毒和细菌等检测[22]。
曾爱华等人曾做过荧光定量PCR与常规PCR法检测GII型札幌样病毒的比较,得出与RT-PCR 方法比较,荧光定量PCR是更为敏感准确的方法,更适用于牡蛎中GⅡ型札幌样病毒的检测[23]。
邓恬宁等人通过对G型札幌病毒检测的比较,得出关于引物及探针的选择。
检测GⅠ型SV,对于普通RT-PCR而言,Hansman等设计的引物SLV5317/SLV5749/SLV5638较理想;对于实时荧光RT-PCR而言, Gunson 等设计的引物UK- 1/UK- 2和探针UK- Probe 较理想[24]。
7、预警和监测
目前诺沃克病毒已经有很多国家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但是札幌病毒目前还没有较为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8、预防原则
切断粪口途径并且彻底清除污染环境,在流行区避免进食生冷食物,注意饮水卫生。
应特别关注牡蛎、蛤等贝类水生物,因为它们依赖滤食水中浮游生物生长,将病毒大量浓集在体内。
限制向海水排污,防止养殖水体污染。
一旦评估确认饮用或娱乐水体受污染,可采用高含量氯消毒30分钟以上,在一定条件下臭氧也可以迅速有效地降低饮用水中的病毒数量。
9、疫苗的研究
现有的诊断技术可以初步得出 SaV 的流行率和流行病学特征,但是 SaV 的致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因此没有开发出有效地疫苗,目前也没有商业化的可用疫苗。
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表达病毒衣壳蛋白上,因为衣壳蛋白可在体内外自组装为病毒样颗粒,其形态学和病原学与天然札幌病毒很相似,目前已成功研究出了多种表达体系用以表达衣壳蛋白[25],作为诊断试剂和疫苗研究,并模拟天然病毒来研究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10、结语
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对札幌病毒基因组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相关性传染病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水和贝壳鱼类样本中检测出札幌病毒提示了食源性传播的可能性。
同时,急需制订统一的分类标准以减少人们对札幌病毒理解的混乱。
参考文献
[1]邓恬宁,卢钟山,潘良文,等.人类札幌病毒[J].检验检疫科学,2008,18(5):68-70.
[2] 顿灿,范静文.札幌病毒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保健,2010,11-12.
[3] 吴琼,张艳,郑海学,等.札幌病毒研究进展[J].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6):754-758.
[4] Green KY, Chanock RM, Kapikian AZ. 2001. Human Calicivirus. In:Knipe DM,Howley PM,editors. Fields virology, 4th edition.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Pp 841- 874.
[5] H. J. Kim, H.S. Cho,K.O. Choand N. Y. Park. Detection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Porcine Enteric Calicivirus in Korea, Genetically Related to Sapoviruses. Journal compilation Blackwell Verlag , 2006, 53: 155- 159
[6] Guo, M., K. O. Chang, M. E. Hardy, Q. Zhang, A. V. Parwani, and L. J.Saif, 1999: Molecular characteri za tion of a porcine enteric calicivirus genetically related to Sapporo- like human caliciviruses. J.Virol.73, 9625- 9631.
[7] Okada M. The detection of human sapoviruses with universal and genogroup -specific primers. Arch Virol , 2006, 151 (12): 2503 ~2509.
[8] Chris I G. Characterization of sapoviruses collect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from 1989 to 2004. J Med Virol. 78, (5) : 673~682.
[9] Hansman G S, Setsuko I, Shima Y. Recombinant sapovirus gastroenteritis, Japan. Emerg Infect Dis, 2007, 13(5):786~788.
[10] Wu F T. First sapovirus outbreak in Taiwan. EpidemioBull, 2007, 23(11):325~334.
[11] 靳淼,虞结梅,李慧莹,等.中国河北省卢龙地区猪札如病毒的基因多样性[J].病毒学报,2010,26(3):225.
[12] Falagas ME, Bliziotis IA. Pandrug-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teria: the dawn of the post-antibiotic era [J]. Int J Antimicrob Agent, 2007,29(6):630-636.
[13] Takata T, Shirakawa T, Kawasaki Y, et 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Bifidobacterium animals expressing the Salmonella flagellin gene for the mucosal immunization in a mouse model[J].J Gene Med, 2006,8(11):1341-1346.
[14] 吕红霞, 方肇寅, 谢华萍, 等. 河北省卢龙县1999~2001 年婴幼儿杯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4(12):1118-21.
[15] 常昭瑞, 靳淼, 刘娜, 等.我国九省区2006 年SaV 流行状况及基因序列分析[J].病毒学报,2009,25( 2) : 113-116.
[16] 胡婷婷, 罗敏红, 冀新凤, 等. 广州市医院成人病毒性腹泻的分子流行性病学研究[M].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1):20-23.
[17] 李亚伟, 苏国成, 周常义. 2000-2012年我国札如病毒感染病例文献数据分析[P]. 2013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国际论坛,2013,2-8.
[18] 王颜歌,何雅青,胡贵方,等. 深圳散发腹泻患者札如病毒的检测及型别分析[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 6) : 1017 -1019.
[19] 叶新华,金玉,方肇寅,等.兰州地区2003-2007年急性腹泻住院患儿中札如病毒感染情况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8:843-844.
[20] 戈英,汪照国,张洪花. 青岛地区2010年札如病毒感染流行病学及基因型分
析[M].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8):1752-1753.
[21] 何雅青, 卓菲, 张海龙, 等.一起札如病毒所致成年人急性肠胃炎暴发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 疫情监测,2012,27(2):101-103.
[22]唐振柱,孙贵娟,黄彦,等. 实时荧光PCR 在食源性致病菌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2 ( 4) :332-335.
[23] 曾爱华,金小宝,朱家勇.荧光定量PCR与常规PCR法检测GII型札幌样病毒的比较[M].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2,24(3):215-217.
[24] 邓恬宁,卢钟山,潘良文,等. GI型札幌病毒的检测方法[J]. 检验检疫科学,2008,18(4):13-18.
[25] 刘光清,倪征,云涛. 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获得适应RK13细胞的兔出血症病毒. 科学通报,2006(13):1541-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