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和挑战目录零.引言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期间,首次提出了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我们所简称的“一带一路”(OBOR)经济发展之路。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就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各国之间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标志,曾在古代促进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的发展,是一条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与重要意义的通道。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飞速发展,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习近平主席及时提出“一带一路”的建设思想,寓意重拾古代中国成功的外交策略,也意在把握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的进程,同时也是基于周边外交新形势下的一大战略,表明我国政府在未来处理新型国际关系中的统筹兼顾与创新发展理念,从而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1)对国内发展的意义从国内段而言,这是一个引领未来中国西部大开发、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升级版。

西部地区拥有中国72%的国土面积、27%的人口,与13个国家接壤,陆路边境线长达万公里,但对外贸易的总量只占中国的6%,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不足10%。

因此,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最大的潜力在西部,拓展开放型经济广度和深度的主攻方向也在西部。

西部大开发已实行了15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未来的西部大开发,需要建立在对内对外开放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向西开放,使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南亚、西亚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

(2)对中国紧邻区域发展的意义从国际段的中国紧邻区域而言,这一构想符合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方向。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1500字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1500字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1500字当代世界经济呈现出信息化、全球化、区域化、多极化的多重发展趋势。

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1500字,希望你们喜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1500字篇一当前世界经济现状及走势分析一、美、欧、日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因此,美国已经持续了10年的经济增长和“一高两低”的经济状况不会无限期延续下去,经济周期的变形不等于经济周期的消失。

实际上,从2000年下半年起,美国GDP增长的速度就放慢,2001年第一季度虽然仍有1.3%的增长,第二季度却急剧下滑,第三季度急剧滑落至-1.1%,这是自1993年第一季度以来美国经济首次出现萎缩,也是1991年第一季度以来最大的下滑降幅。

尽管目前美国经济面临着诸多矛盾和缺陷,但由于美国占据着多项高科技,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制高点,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政策调控更趋成熟,美国又具有优于其他国家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金融优势、地缘经济优势,以及灵活的企业机制和较强的对外转移危机的能力等,预计美国经济将于2002年后复苏。

2.日本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二战后,日本经济经历了恢复时期和20年的高速增长,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制造业的总体竞争力一度超过美国,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由20世纪50年代初约相当于美国的6%上升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然而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达到高峰的同时,其经济泡沫也达到了顶点。

泡沫经济的崩溃使得在此之前大量贷出资金的日本银行陷入巨额坏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并使日本经济在90年代以低于美国经济增长率2个百分点的劣势陷入经济停滞,这是日本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日本经济目前的困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国际环境趋紧、出口下滑的直接原因,也有10年来扩大内需政策未见成效、各种矛盾累积的政策后果。

关于日本经济的增长前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发表的报告称,由于存在着“惜贷”与扩大投资、消费的矛盾,巨额财政赤字与扩张财政政策的矛盾,结构调整与失业率增高的矛盾,官僚垄断与提高效率的矛盾等四大矛盾,日本经济真正摆脱困境尚需时日。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结课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结课论文

论我眼中的世界经济与政治通过这学期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的学习,让整天忙忙碌碌的我对当代的经济、政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无论是由政治格局的两极到多级化,还是后来到一超多强的新格局,以及战后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些方方面面都令我这个尚未正式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感触颇深。

接下来,我简要谈一下我眼中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我眼中的世界政治正如第一节课开始就讲到的那样,二战后形成了两级的格局。

用一句不恰当的话概括的话就是“命中注定”,也就是说这是一种趋势。

因为在战后美国的军事实力急剧膨胀,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大家也都明白一个道理,在那个时代,谁的手中握有先进武器,谁就掌握先机,谁就拥有发言权。

而对于苏联的话,也是借助二战的机会,在战后成为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也是唯一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随后,资本主义一极和社会一极得以形成,两极格局正式确立。

可以说美苏作为北约和华约的载体,通过政治、军事手段控制和支配其他国家。

而此时“极”的含义和随后的多极化的“极”显然是有着极大的区别。

这时的“极”重点强调的是一种控制力、支配力,而后来的多极化所指的“极”则是只各国之间的吸引力、影响力、作用力及协调力。

两极格局在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期之后,开始受到多方面的冲击。

一方面是资本主义一极开始分化,欧洲开始走向联合,进而欧洲经济共同体得以建立。

而日本也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实施自己伟大的崛起计划。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一极也开始分化。

东欧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摆脱了苏联的控制融入到欧洲的大家庭之中。

此外,南斯拉夫也脱离苏联的控制。

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兴起。

最终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瓦解。

两极格局结束之后,世纪之交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和平与动荡共存,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加强,一超多强的新局面在逐渐形成。

之后联合国成立,开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联合国的成立也标志着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开始由孤立主义走向世界主义,或者说是国际主义。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结课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结课论文
(5)从网络直接抄袭、或内容雷同者,论文作废,成绩为零。
二、论文
题 目
论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200字左右)
中美关系的演化不仅关系到两国的发展,更牵动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命脉。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台独势力抬头,朝鲜半岛核问题激化,叙利亚战火连连,恰逢特朗普美国大选胜出,这究竟
正 文
三、参考文献
请按下列格式列出参考文献,否则酌情扣2-5分。
1.论文:尹承德:《大国关系调整和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3期。
2.着作: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9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3.网络:萧琴筝:《到了放弃对日本幻想的时候了》,中评网,2013年1月18日。
( )论点错误,内容粗制滥造,语无伦次,或者大量抄袭,不按照要求答题。
论文,黑天鹅世界震惊世界,很多事件偏离了正常的历史轨道。2016年6月21日,英国通过公投,宣布脱离欧盟,目前正在启动脱欧程序。2016年12月,美国大选终于落下帷幕,以“大嘴巴”着称的特朗普当选,成为美国第45届总统。2017年3月22日,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了血腥的恐怖袭击事件。在西方,以排外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以及种族主义为代表的民粹主义正在兴起。你如何看待这些事件?谈谈你对西方政治的看法。
要求:
(1)从上述选题中任选其一(请在题序号前打“√”),完成不少于2000字的课程论文,题目自拟。
(2)论文必须结合所学知识,教材的知识点和内容必须在论文中有所体现。
(3)确保论文格式的完整性,即包括封面、论文题目、摘要、正文、参考文献。
(4)本表格A4打印,论文题目、摘要、正文和参考文献必须手写,左侧装订。
√2.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二战结束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上升,虽贵为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美国却不得不更加重视与中国的对外关系。4月6日,两国最高领导人将实现特朗普任期内的首次会晤,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备受世人瞩目。请结合战后中美关系的历史和现实,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精品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精品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国关系的最新变Array化(一)美国与新兴国家特别是与中国的关系21世纪初国际关系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兴起。

新兴市场国家正在成为全球经济新的重要力量,促使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发生巨大的变迁,同时也影响政治格局的面貌。

对于印度,美国十分重视其经济潜力、地缘政治地位和在亚太安全中的作用,称印度为美国的“天然盟友”。

近几年印美关系不断升温,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

美中关系的复杂性超过以往任何大国之间的关系。

面对中国正在崛起的趋势,美国存在着对中国的国家定位和民族心理调适问题,尤其是容易导致非理性的反应,如军力对比变化、食品和玩具不安全等,心理土壤极其脆弱,容易受到外界评论的左右。

国际关系史告诉我们,新崛起的大国与现存的大国之间的关系总是十分复杂,涉及经济、文化和军事战略层面。

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事关美中关系能否长期稳定。

美中关系遏制与接触的两面性继续存在,但关系互动发展相对稳定。

鉴于中国在诸如反恐、朝核、伊核等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重要性,避免对抗、与中国进行接触与合作也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美中之间建立战略经济对话机制,2007年11月两国国防部首次建立军事热线电话,在台湾问题上的合作等都是理性的反应。

总之,一方面期望中美关系很好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中美关系全面恶化也不容易,安全、贸易、金融及人权等领域将是分析美中关系未来发展的关注点。

(二) 美俄关系传统地缘大国俄罗斯的复苏向美国提出了挑战。

从2006年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纠纷开始,俄对独联体中亲美国家采取越来越强硬的态度,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直接和间接挑战美国。

从海底到陆地、天空,甚至延伸到外太空,俄罗斯都采取进攻性的姿态。

特别是2007年10月普京高调访问伊朗,成为 1943年以来首位访问伊朗的俄罗斯领导人。

俄罗斯公开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坚决反对美国对伊朗动武,并进一步加强与伊朗的能源战略合作,还签署了向伊朗空军供应50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协议。

三明学院当代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精选

三明学院当代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精选

三明学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对中国在世界中的影响姓名:周培育院系:海峡动漫学院年级:二年级专业:工业设计学号:20111363201提交日期:2013 年 5 月19 日摘要: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形势,讨论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以及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对与中国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世界经济与政治、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

一、世界经济(一)、当代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指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结成的一种既有联系又有矛盾的统一的经济体系。

其特点有:1、世界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进一步发展;2、改革和调整成为世界性浪潮;3、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愈加显著。

除此之外,世界经济将来趋向于:经济全球化(二)、经济全球化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少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

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1)生产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2)贸易自由化。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结课论文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结课论文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政治格局——寻中国崛起之路,观世界风云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当今世界的经济局势已经从二战结束时美国独霸天下变成了多元化发展,政治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上世纪中期形成的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两极格局,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的结束,世界的政治格局呈多极化曲折的发展。

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各项科研领域均取得了突破式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增强,世界政治、经济及军事等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中国的逐渐崛起,世界经济正朝着新的方向发展,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明显感受到了政治上带来的压力。

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我国应深入研究其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实现中国经济政治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中国崛起;中国面临挑战与机遇一.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演变1.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战后初期至70年代)世界第二次大战结束时,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些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战胜国中的英国、法国也是遍体鳞伤。

唯独美国在战争中大大膨胀起来,远离战场使他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遭受战火破坏,战时《租借法案》的实施为他的军火生产和过剩的农产品打开了销路。

到1945年,美国独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战对外贸易的32.5%以及黄金储备总量的59%。

这种压倒是的优势,为美国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经济领域,1944年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5年,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既世界银行。

在国际贸易领域,美国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

构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变经济体制。

这是美国制定的实现其紧急霸权的体制。

对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采取了扶植政策。

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美国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法,对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实行经济、技术封锁,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论⽂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为⾼校的⼀门政治理论课,开始由⽂科⽣的公共必修课改为全体学⽣的公共选修课,店铺为⼤家整理的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论⽂,希望你们喜欢。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论⽂篇⼀ 当代世界经济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21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呈现出信息化、全球化、区域化、多极化的多重发展趋势。

它们不仅构成当代世界经济的总的图景。

⽽且深刻影响我国全⾯建设⼩康社会的背景和前景。

坚定不移地⾼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旗帜。

抓住和⽤好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就要⼤⼒推进信息化与⼯业化的融合,进⼀步扩⼤开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的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进程,发展不同层次的对外经济合作关系。

不断创造进⼊世界经济⼤国⾏列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世界经济;信息化;全球化;区域化;多极化;中国经济 [中图分类号]F113.4/120.4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7-5801(2008)03-0049-05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21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所呈现的多重发展趋势,不仅构成当代世界经济的总的图景,⽽且深刻影响我国全⾯建设⼩康社会的背景和前景。

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国际市场变化的⾛势,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世界经济信息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 20世纪后期以来,电⼦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络在社会⽣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益突出的作⽤,并且逐渐主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

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先,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科技⾰命的先导。

以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为例,1946年2⽉,诞⽣于美国的第⼀台电⼦计算机。

其运算速度只有每秒5 000次;到2007年。

美国IBM公司发明的超级电⼦计算机――“蓝⾊基因,L”,其运算速度已经达到每秒280.6万亿次。

⽽发达国家还在研制每秒上千万亿次甚⾄上万万亿次的电⼦⼀光⼦计算机。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结课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结课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结课论文浅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及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双刃剑效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关系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决策和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其影响已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

自从它诞生起,经济全球化就开始慢慢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世界各地的人们开始在它的影响和主导下生活。

一个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开始慢慢走进了人们的经济生活……那么,到底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呢?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

但是,说点实在的,对于所有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都是一把“双刃剑”。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它更是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冲击同在、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更是严峻,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部分利益的同时,却承受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甚至对本国经济的严重冲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首先,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为基础的,没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也就没有生产要素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

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二战后相继取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大都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开始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体,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不同制度和不同层次国家的共同体制,真正形成了世界性的无所不包的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但是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也只是上世纪末的事。

正如1992年联合国前秘书长在联合国日致辞中说的:“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

那么,这对于半路出家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真的是这么好的消息吗?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市场经济这条道路上试行多年了,我们真的在老的道路上能赶上他们吗?这个希望还是十分渺茫的,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探求新的道路,开辟一条捷径才能更早更快赶上西方数百年的身后底蕴。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探讨论文-当代世界政治论文1000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探讨论文-当代世界政治论文1000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探讨论文|当代世界政治论文1000摘要:“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给任课教师带来巨大的挑战。

针对该课程教学与建设过程,我们实施“五抓”策略:抓教学内容改革、抓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启蒙与孵化、抓教研科研成果联动、抓课堂教学纪律、抓任课教师自身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与建设;“五抓”策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因独特的课程地位、鲜明的形势特质和纵横的交叉学科背景,使课程教学与建设过程显得尤为丰富与多样,亦不失严谨。

因此,在课程教学与建设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课程的规范性、指导性与务实性;课程教学与建设结果,注重学生的学习与任课教师的教学的成效性。

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地位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98”方案)中,明确要求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列为必修课程;《<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05”方案)要求在本科生中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课。

教育部社科司在年度工作重点和教社科司函〔2021〕46号文先后对在高校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课提出明确要求。

江西省教育厅要求省内各高校针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依据教育厅关于《关于认真做好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课程工作的通知》文精神,按照“文史类学生限选、理工类学生自选”的原则,在课程的安排上,将该门课程作为选修课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在课时的安排上,参照“98方案”规定的课时并作适当调整,以满足教学要求;在教材的使用上,各高校使用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教学的考核上,各高校结合实际,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建立有利于学生巩固学习效果的考核体系。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选修课的结课论文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选修课的结课论文

题目:国际美元本位制及其陷阱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5.6.13摘要: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从美元本位制的发展历程及特点简要介绍了美元本位制;第二部分从美元环流、对贸易国家的陷阱、对美国自身的陷阱方面介绍了国际美元本位制的陷阱;第三部分介绍了走出当前国际美元本位制陷阱的出路;第四部分介绍了本文的参考文献。

关键词:美元本位制美元陷阱漫长的出路正文:一、美元本位制(一)美元本位制及其发展历程1、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崛起美国货币体系逐渐统一的背景是当时美国国内市场的统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崛起发挥了关键作用。

战争爆发之后,外国官方机构持有的流动性美元资产大幅度增加,美国国际贷款者地位的形成,各国的外汇管制和欧洲脱离了战前的黄金平价,都促成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崛起。

随着战争的爆发,欧洲政府把美国作为主要的供给方。

为了购买物资,他们卖掉了在美国的一多半的欧洲投资,并同时把欧洲自己发行的3O亿美元有价证券卖给美国人。

在战争爆发后的三年内,美国投资购买的欧洲有价证券数量超过他们在上个世纪的总购买量。

约在1870年以后,美国的实际收入和生产率就已经超过西欧,之后美国和欧洲的差距开始拉大。

到1913年,美国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由于交通运输的改善、语言的统一、收入分配相对平均,以及内战之后形成的统一的货币体系,美国的国内市场得以迅速整合,并相当于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总和。

但是,尽管美国经济已经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在二战之前,美元却始终没有取代英镑的地位。

二战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影响和一战对美元的影响类似。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以英镑计价的国际储备下降了,外国持有的流动性美元资产在战后大幅上升。

一定程度上,一些外国官方机构持有美元资产的增加,尤其是在几个西欧国家,反映了他们更愿意持有美元,而不是从美国的财政部购买黄金。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重要性反映了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性。

美国私人资本输出占国际资本输出的比例高于50%。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结课论文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结课论文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结课论文浅析德国经济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摘要:德国经济从“二战”后的全面崩溃到50年代以来的全面复苏与腾飞,一跃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经济大国之一,其成功的愿意与奥秘何在?本文对此问题,你探究其经济体制模式,并指出对我国经济改革与开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德国模式;经济改革;保障体制德国经济从“二战”后的全面崩溃到50年代以来的全面复苏与腾飞,一跃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经济大国之一,其成功的愿意与奥秘何在?本文对此问题,你探究其经济体制模式,并指出对我国经济改革与开放的借鉴意义。

一、浅析德国经济(1)主要特点。

德国模式,即所谓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德国认为它实行的是宏观控制的社会市场经济,既反对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也反对把经济统紧管死,而要将个人的自由创造和社会进步的原则结合起来。

它既保障私人企业和私人财产的自由,又要使这些权利的实行给公众带来好处。

在国家和市场的关系上,它的原则是国家要尽可能少干预而只给予必要的干预。

国家在市场经济中主要起调节作用,并为市场运作规定总的框架。

所以德国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实际上是国家有所调节的市场经济,以保证市场自由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

(2)社会市场经济的基础。

凡是市场经济能自行调节的,都应让市场去解决。

国家只是为市场的正常运作制定规则,并在市场失灵的地方进行干预。

所以德国的社会市场经腿以市场为基础的。

在德国,国家基本上不规定工资与物价,也不规定具体的生产指标。

这些基本上都是靠市场供求关系自动决定的。

但是德国农产品的价格不是通肺场形成的,而是由欧洲共同市场规定的,为此,政府每年要补贴几十亿马克;德国铁路和邮电的价格也是由联邦政府规定的,发生亏损时由联邦政府补贴。

由于竞争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

因此,德国制定了《反限制竞争法》等一系列有关法律,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即卡特尔局(实际上是反卡特尔局),禁止企业与企业就生产、价格、销售、市场分割达成垄断协定,禁止妨碍或破坏市场的企业兼并,禁止垄断对外贸易,禁止其他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垄断组织或集团;鼓励中小企业合作,积极参加竞争;保证企业有生产自由、经营自由、投资自由、雇工自由和劳资谈判自由。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课程论文设计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课程论文设计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课程论文设计姓名:专业: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表现决定了它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无法避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有助解决我国改革攻坚阶段的棘手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政治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给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威胁,也对我国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不能盲目的接受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在利用这些机遇的同时应该清醒的意识到挑战的存在,并采取有效地措施来保证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依旧保持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这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强国。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对策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经营活动世界上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织,这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萌芽。

①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②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是多样性的。

一是生产的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成为主导分工形式。

这种分工方式使各国成为全球经济生产体系中的一部分,地球俨然成为一个“大工厂”。

二是贸易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

三是金融的全球化。

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从国际基金市场金融资产的增长情况看,1990年各类机构投资者的总金融资产为13.95万亿美元,到1995年上升为23.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1.3%。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主要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格局。

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篇一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及其走势[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基本特点是,美国保持领先地位,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上升趋势,日本、东亚经济合作加强,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必将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关键词]当代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中图分类号]F1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4-0061-06一、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基本特点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主要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格局。

其基本特点是美国保持其领先地位;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日本、东亚经济合作加强;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饱受战争创伤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百废待兴,美国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世界经济出现单极格局。

20世纪60年代以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实力增长迅速,美苏两大势力相互抗衡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一极独大的单极格局一度恢复。

欧盟东扩使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

日本经济复苏,东亚经济合作加强,世界经济格局呈现由多个力量(国家)或力量中心(国家集团)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决定的趋势。

多极化是一种趋势,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成为一种基本的格局。

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最终定型之间,会有一个较长的过渡期。

但是,多极化具有客观必然性,作为世界经济格局的一种趋势,不可阻挡。

中国领导人最早提出并积极倡导世界多极化。

毛泽东在会见一些西欧国家领导人时,曾多次阐明中国支持西欧联合自强、共同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的重要思想。

邓小平明确指出世界走向多极格局的趋势,“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

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中国算一极。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美国国务卿布热津斯基所说的这句话现在看来带有极大的偏激和错误性,我想这可能是由于当时的那个时代情况下,一直和美国作对的世界上第一大国家苏联瓦解之后,美国一时过于幸灾乐祸的表现。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美国那个时候狂妄的野心,以及对国际格局发展的错误预估。

国际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

或者说是在一定时期内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之间对比关系的结构状态。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世界正在逐步清晰地走向多极化发展。

首先,多极化的具体内涵是指在世界上存在多个对世界政治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中心。

6 0 年代中期以来,西欧、日本和第三世界国家力量的发展冲破了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冷战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瓦解,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之间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

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综合国力最强,但同时面临各方面的挑战和竞争,实力地位相对削弱;西欧各国力量随着区域合作的增强而进一步壮大;苏联虽然解体,但俄罗斯仍不失为世界强国;作为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全球经济大国,日本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合作势头强劲,地位和影响进一步上升,在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中的作用也随之增加。

针对这个情况,1990年3月,邓小平同志指出:“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

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

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

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这就阐明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以及中国在多极化世界中所处的地位。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的讲话中所指出的:“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说到美国的霸主野心,早在1990年1月海湾战争打响后不久,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就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表现出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论文2000字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论文2000字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论文2000字推荐文章党在我心中政治论文范文热度:中国形势与政治论文热度:全面小康政治论文热度:学会承担责任政治论文热度:初中时事政治论文热度: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的重大变化,或迟或早必然会反映到当代世界政治的斗争(包括它在特殊手段上的继续——军事斗争)和国际关系中去,而这些斗争和国际关系的变化又必然会反作用于世界经济。

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论文2000字,希望你们喜欢。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论文2000字篇一世界经济的现状和近期走势去年,世界经济受美国衰退的影响,增长大大放慢。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但前景并不十分明朗,不确定因素也日益增多。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有阴有晴,差异性十分突出,且都在变化之中。

这里且就今年到现在为止的经济形势做一些说明,对影响世界经济的若干因素进行一些分析。

一、美国经济复苏起落不定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于去年11月26日宣布,美国经济从当年3月份起陷入衰退。

但实际上,美国GDP只在当年第三季度是负增长。

9·11恐怖袭击使美国受到意料不到的打击,但其影响并未像人们当初估计的那么严重。

去年全年,美国GDP仍增长了1.4%。

今年1季度,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GDP以年率计算,增长5%。

特别是生产率竟跃升8%,这种情况也是异乎寻常的,人们对美经济前景普遍表示乐观。

但到第二季度,形势又发生新变化,回升转趋疲弱,GDP只增长1.1%。

其间,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等大公司假帐丑闻接踵而至,全国为之震惊,投资者对股市乃至整个经济的信心受到极大挫伤,成为影响美国经济稳定回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尽管如此,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于7月16日在国会作证时,仍确认美经济在走向全面复苏。

他预计今年全年美GDP的增幅为3.5%一3.75%,高于2月份的预测(2.5—3%)。

但他也不无保留地说:“目前困境的影响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随着不良影响的消除,如果不出现进一步重大影响,美国经济将重新呈现可持续增长的态势”。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1)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1)

三明学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纵观迪拜的经济发展【摘要】:迪拜地处中东,坐拥无数财富,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经济总量非常巨大。

如今的迪拜各种产业发展的都很成功,根据2005年的统计,在迪拜的产业结构中,贸易和修理服务业是迪拜经济的第一大产业部门。

但近些年来,迪拜致力于发展非石油工业,并且取得巨大成功。

迪拜发展的铝业以及船坞都很有名,规模也很大。

其中铝业出口占到非石油工业的一半以上,修船厂也招揽国际很多订单。

迪拜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迪拜的经济收入,而且增加就业的人数,旅游业也逐渐成为迪拜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并且迪拜已成为石油富裕的中东地区经济多元化的典范,且已成为经济改革及自由化的先驱。

【关键词】:贸易和修理服务、非石油业、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纵观迪拜经济发展迪拜地处中东,坐拥无数财富,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经济总量非常巨大。

如今的迪拜各种产业发展的都很成功,迪拜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比重逐渐增加,批发和零售正逐渐成为经济主导部门。

另外,运输和通讯业,以及房地产业都进步很大,占有国民经济比重逐渐增加。

另外,迪拜还拥有为数众多的通商港口,为现在迪拜成为重要的经贸中心奠定基础。

迪拜的工业相对很发达,迪拜的石油资源丰富,因此石油化工工业很发达。

但近些年来,迪拜致力于发展非石油工业,并且取得巨大成功。

迪拜发展的铝业以及船坞都很有名,规模也很大。

其中铝业出口占到非石油工业的一半以上,修船厂也招揽国际很多订单。

迪拜还有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也是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

因此,迪拜的工业相对来说很发达,工业部门很健全。

迪拜如今发展的高科技产业也有声有色,现代化的高科技产业在迪拜也比比皆是。

许多跨国的大公司都在迪拜有办事处,并且吸引微软,IBM等等顶级的企业在这里办厂,可见迪拜的吸引力之大。

迪拜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迪拜的经济收入,而且增加就业的人数,旅游业也逐渐成为迪拜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结课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结课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人类大步跨入二十一世纪之时,就世界经济发展来说,一方面,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继续看好,新科技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经济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

另一方面,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还存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结构,生产水平,贫富差距以及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差距依然很大。

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了诸多发展趋势,包括: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技术革命、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关系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决策和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其影响已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

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生产活动全球化;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二重性: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前所未有的利益;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风险甚至灾难,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经济安全、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为经济全球化付出沉重的代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结课论文题目:中俄关系——战略合作下的威胁院别:广播电视学院专业班级: 电视编导七班指导老师:****名:**学号: ***********上交日期: 2014/12/16方案字数:3581中俄关系战略合作下的威胁摘要:几个世纪以来,中俄关系始终为国人、尤其是为史学家所关注。

中俄关系变化复杂、跌宕起伏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更加引人关注。

无论是结盟或是对抗,最终都未必符合中俄两国及各自的根本利益。

影响中俄关系的因素很多,其中俄罗斯民族主义是不容忽视的,同时也是中俄关系中最危险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中俄关系;俄罗斯民族主义;危险因素;资源贸易正文:一、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在俄罗斯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了其民族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传统,在这个尚武民族的意识中“帝国的烙印”成了她与生俱来的品格。

然而在苏联时期这种思想也并没有得到遏制,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增长,在对待其他民族时称其他民族为“祖国忠实的儿子”。

在国际关系之中,他又常常以“救世主”自居。

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之中,他则以“老大哥”、“领头人”自居。

这种心理也会导致他对别国的蔑视,久而久之,他会把别国看做是自己的“附庸国”。

然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苏联的解体震惊世界。

此时的俄罗斯国内也是异常的混乱。

解体之初,民族分裂势头高涨,但是当时政府却苦于没有合适解决途径。

于是,俄罗斯民族主义便成为了遏制联邦进一步分化,维护社会统一的最主要的思想理念。

解体初期的俄罗斯希望与西方靠拢,可是西方国家的口惠而实不至和北约东扩、科索沃战争等诣在遏制俄罗斯、损害俄罗斯国家利益的行为深深地刺痛了俄罗斯的民族自尊心,而身处“休克疗法”之中的俄罗斯人民生活的更加水深火热,每况愈下。

2000年普京上任之后提出的“大国梦”、“帝国梦”让当时的俄罗斯人民重新找到了方向和动力,他针对全盘否定苏联时期发展成果的错误思潮,并对“苏联时期”做了重新客观的评价。

紧接着,重树安德罗波夫雕像、在胜利日庆典上让老兵走在队伍最前列、以法律形式确定彼得大帝时期的三色旗为国旗,伊凡雷帝时期的双头鹰标志为国徽、沿用苏联国歌的曲调为俄罗斯国歌曲调等这一系列做法都是为唤起俄罗斯人民往日的民族自豪感。

二、俄罗斯民族主义在中苏关系中的影响荏苒光阴,瞬息百年。

世纪回眸,感慨不已。

20世纪中苏两国关系发展是最为复杂的一页。

在二战中作为中国战略盟友的苏联在1945年出兵东北的问题上,始终都表现得极不情愿,最后在通过《雅尔塔协定》,强迫恢复在日俄战争中其在东北所失去的全部特权,同时还胁迫国民党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迫使中国国民政府承认了外蒙的独立,这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根本利益,俄罗斯的民族利己主义表露无遗。

1949年的12月16日毛泽东出访了苏联,由此可见当时新中国对中苏关系的重视程度。

经过长途跋涉抵达莫斯科之后,在发表的演说当中强调指出:“我这次有机会访问世界上第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首都,是生平很愉快的事。

中苏两大国人民是有深厚友谊的。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苏维埃政府根据列宁斯大林的政策,首先废除了帝俄时代对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在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内,苏联人民和苏联政府有几次援助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中国人民在患难中得到苏联人民和苏联政府这种兄弟般的友谊,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这段热情洋溢的讲话为这次中国代表团的出访增添了极大地诚意。

当时在苏联的各大报纸上也纷纷刊登了毛泽东访苏的报道,一时之间街头巷尾无人不晓。

然而在随后的访问过程中却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毛泽东似乎是被“打入冷宫”一般,斯大林丝毫没有接见的意向。

因为当时斯大林在为中共的胜利而感到震惊的同时也开始疑惑中方的立场,害怕出现第二个“铁托”。

于是无所事事的毛泽东在苏联就这样的虚度了一个月的光景。

在12月30日印度和缅甸相继承认中国的合法地位之后,苏联为了争取主动也开始再次与毛泽东举行了会谈。

由此,苏联才感觉到了危机感,于是又抓紧了与中国的谈判。

在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的此次访苏也获得了成功。

此条约的签订为当时刚刚成立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起到了巨大帮助,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了外蒙的独立、设立中苏联合股份公司以开采新疆的石油和有色金属同时还保留了其在东北的特权,这让苏联在其中获益巨大。

这些不和谐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为中苏关系日后的发展走势打下了不好的基础。

斯大林突发脑溢血辞世,由于事发突然对身后事没有交代,所以当时苏联政坛十分混乱,赫鲁晓夫经过短暂政治斗争之后走上了苏共第一书记的位置,成为了苏共的新领袖。

他上任初期,率领代表团访华,欲通过此次外交来巩固自己在党内的位置。

经过了抗美援朝战争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已经显著提高,得到中方的认可对于上任不久的赫鲁晓夫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

所以,他在这次访华期间极力向中方示好。

赫鲁晓夫很清楚地意识到,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政府和人民,是经过了多年的浴血奋斗而换来自由的今天,对民族自尊心尤为看重。

所以他处处谨慎,怕伤害中国人民的自尊心。

因而这种做法使中国感受到了来自“兄弟国家”的关怀。

然而在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的批判斯大林和“三和路线”使两国产生了意识形态的分歧。

对于一向把斯大林作为导师的中国来时是难以接受的,而且他对于斯大林的评价过于极端。

“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过渡”。

这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引起轩然法波,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各国共产党都认为这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当时赫鲁晓夫是想在政策上靠近西方以打破僵局。

在当时国际形势上的分析和平稳过渡问题上,中国和苏联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这也是后来两方关系的破裂的一大重要因素。

三、俄罗斯民族主义在中俄关系中的影响自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继承了其衣钵。

在展开新的历史篇章之初,叶利钦曾一味追求与西方的世界的“统一步调”,为使其迅速摆脱国内的各种危机。

然而,西方国家的口惠而实不至深深地刺痛了俄罗斯民族的自尊。

而与此同时,中国正在通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迅速崛起,并且开始在世界崭露头角。

俄罗斯各界都意识到了这一新型大国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于是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一时之间成为了俄罗斯的首要外交目标。

而着眼于长远,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在国际事务和地区安全等方面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在双边的经贸、文化、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巨大,发展中俄两国关系对双方来说是一件互惠互利的大好事。

进入21世纪,俄罗斯国内仍然处于十分动荡的局面。

与此同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俄罗斯人民也开始愈发的躁动,极端民族主义开始大肆盛行。

在这种形式之下,睿智的普京很好地掌控住了这一局势,并及时地发表了《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其中提出了以“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观念以及社会团结”为基础的“新型国家思想”。

这显然是很好地利用了民族主义这一思潮,并把它转化为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新形势。

此时提出这种“新型国家思想”符合俄罗斯社会现实的需求,使俄罗斯民族主义更加理性,消除了社会进一步分裂的危险,统一了全民意识,为转型中的俄罗斯指出了发展的基本方向,增强了俄罗斯民族自豪感。

普京时期的中俄关系更加理性务实,但由于普京大搞平衡外交也使中俄关系更加复杂。

把中国作为其与西方国家外交的砝码,在与西方国家外交失利之时便展开积极的对华政策,当与西方亲密之时,遍开始消极对待中俄关系。

受其俄罗斯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普京在对外关系中追求俄罗斯利益的最大化,突出外交的经济利益追求,这必使中俄关系无法达到共赢,俄罗斯民族利己主义在这其中得到体现,同时也大大地制约了中俄关系的稳步发展。

中俄两国关于能源合作问题在近些年来可谓是“一波三折”。

俄罗斯是拥有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储存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而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每年都需进口大量能源,由此看来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拥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然而,面对这共赢的合作形式,俄方的态度确不太积极。

因为:俄罗斯一方面希望与中国快速达成合作关系;同时又担心自己成为中国的“能源附属国”。

因而,在这种纠结的情绪促使之下,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问题一拖再拖。

“安大线”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看出,当日本以丰厚的利润作为诱饵来向俄罗斯示好之后,俄罗斯便违背了先前与中国签署的条约,开始在中国和日本之间进行权衡,以寻求本国家的利益最大化。

这种为本民族利益而损害其他民族利益的行为使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在此种境地显得尤为尴尬,也让国人感觉到俄罗斯民族主义是中俄关系的巨大威胁。

参考文献[1]简爱;普京执政以来的中俄能源外交与能源合作[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2]邱东;陈梦根;中国不应在资源消耗问题上过于自责——基于“资源消耗层级论”的思考[J];统计研究;2007年02期。

[3]侯铁建;俄罗斯发展战略演变的理论逻辑[J];俄罗斯研究;2012年02期。

[4]程冰;朱锦晟;俄罗斯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论坛;2013年03期。

[5]杨成;“权力—财产权体系”的路径依赖与“长普京时代”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前景[J];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