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居民居住方式的历史变迁
历史学家如何解释不同时期的城乡关系变迁
历史学家如何解释不同时期的城乡关系变迁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和变迁。
历史学家通过对各个时期的深入研究,试图揭示城乡关系变化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在古代社会,农业是主要的生产方式,乡村在经济和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城市往往是政治和宗教中心,其规模相对较小,依赖周边乡村提供粮食和资源。
以中国古代为例,封建王朝的都城如长安、洛阳等,虽然有着宏伟的建筑和繁华的街市,但城市居民的生活物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周边农村的供应。
在欧洲,中世纪的城堡和城市也多是封建领主的统治中心,周边农村则是为其提供农产品和劳动力的基础。
这种城乡关系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生产技术有限,人们大多只能从事农业劳动以维持生计。
城市的功能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和宗教方面,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相对缓慢。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城乡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工业生产的兴起使得城市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核心。
工厂在城市中建立,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
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功能也日益多样化。
城市不仅是工业生产的场所,还逐渐成为了商业、金融和文化的中心。
例如,在 19 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因为工业的发展而迅速崛起。
大量的工厂和工人聚集在城市,形成了密集的工业区和工人住宅区。
与此同时,农村的人口逐渐减少,农业生产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逐渐走向机械化和规模化。
这一时期城乡关系的变迁,是由技术进步和工业化推动的。
新的生产技术和机器的发明,使得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
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吸引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
进入 20 世纪,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乡关系又有了新的发展。
一些国家开始注重农村的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和投资,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
同时,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城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在一些发达国家,农村不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场所,还发展了旅游业、特色农业等多元化的产业。
结构与功能:百年中国农村家庭历史变迁
[ 作者简介 ] 李 红婷 ,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 院副研究员 , 博士 , 研究方 向为教育人类学 、 农村教育。
・
6 2 ・
能。 【 3 】 总体而言 , 家庭结构 功能主义理论一般 都强
调家庭 的结构与功能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 , 具体 体 现着 一 定社 会 的家 庭 制 度 和家 庭 的本 质 , 家
庭 结 构功 能会 因 国家及 社会 发展 的 阶段 的不 同而 不 同 。也就 是说 , 家 庭 的 核心 功 能会 因为 社会 制 度 的
托式家庭关系与宗法制度相似, 家长在家庭 中的地 位类似宗子在宗族 中的地位——家 长对 内统辖 家 政, 对外代表家庭。委托式家庭 的伦理核心是重视 纵 向关 系而不是 横 向关 系 , 重 视 上 下关 系而 不 是 夫 妻关 系 。在 很 多情 况 下 , 不 是 亲 子关 系依 赖 于 夫 妻 关系, 而 是夫 妻关 系依 赖 于亲 子关 系来 维持 和支 撑 。
是一个生活单位也是一个生产单位男性是家庭中在这种规模等于势力的现实驱动下人们把量上的的主要劳动力男性家长是家庭劳动的组织者和家人口简单繁衍视为壮大家族势力维持家族霸权的庭财产的占有者享有绝对权威而其他家庭成员则一个重要手段由此人多势众自然成为一种传统处于服从的地位这就决定了传统中国农村社区的的社会事实
代 表西 方社会 发展 的早期 阶段 。 …
结构 功能 理论 在 家 庭 领 域 广 泛 使 用 开 始 于 2 0
庭 结构 从一 个侧 面反 映着 家庭 关 系的本质 。美 国家
庭社 会 学家赫 特 尔 根据 家 庭 结构 上 的特征 , 将 家 庭
中国古代的古代村落与乡村社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奴隶社会:村落规模扩大,出现城 市
近代以来:传统村落逐渐衰落,新 型村落兴起
不同历史时期对古代村落的影响
单击添加标题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 出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土 地开发,村落开始形成并逐
渐扩大。
单击添加标题
秦汉时期:统一王朝的建立, 推动了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和 基础设施建设,村落规模进 一步扩大,同时出现了农村
中国古代的古代村落 与乡村社会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壹
目 录
文
本
肆
方济古 式生代活村与落ຫໍສະໝຸດ 生的产经目录
贰
成古 与代
演村
变落
的
形
伍
方化古 式传代
统村
与落
生的
活文
叁
方织古 式结代
构村
与落
治的
理组
陆
落古 与代
转村
型落
的
衰
第一章
添加章节标题
第二章
古代村落的形成与演 变
原始社会时期的聚居形态
聚居形态:洞 穴、树巢等自 然条件下的居
第六章
古代村落的衰落与转 型
自然灾害对古代村落的影响
地震:破坏房屋和基础设施,导致人口流失和村落衰落 水灾:淹没农田和村庄,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活 旱灾: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农民生计 蝗灾:啃食庄稼,造成粮食短缺和饥荒
社会动荡对古代村落的影响
战争频繁:破 坏村落,导致
人口流失
土地兼并:大 土地所有制的 发展,使小农
古代村落中的手工业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各种生活用品和农具,满足村民的日常需求。
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报告从居住环境
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报告从居住环境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也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
在这些变化中,乡村居住环境也成为了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之一。
本文结合最新的统计数据,从居住环境的角度探讨了当前中国乡村的变迁情况。
一、乡村居住环境的整体变迁中国的乡村居住环境在近年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0年,中国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普遍比较简陋,大部分村民还居住在砖瓦房、土坯房等简陋的房屋中,居住条件十分受限。
而到了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的住房条件已经显著改善,住在新建和改造的房屋中的农村居民比例已经超过95%。
乡村居住环境的改善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房屋建设日新月异:从简陋的砖瓦房、土坯房到有现代化设计的灰空间,乡村房屋建设日新月异,已经变得比较现代,同时也更舒适和安全。
2. 能源设施完善:电力、自来水、天然气等基础设施的普及也使得乡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3. 垃圾处理要得到重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加深,乡村也面临着环保和垃圾处理问题的挑战。
许多地方已经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垃圾减量,以确保农村环境的卫生和美观。
二、乡村居住环境的改善带来的问题虽然乡村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1. 居住环境和生活成本的提升:如今的乡村住房建设越来越趋于市场化。
乡村居住环境的改善极大地提高了建房和居住的成本,这也可能导致许多低收入人群无法享受到更好的住房条件。
2. 农村人口流失问题:许多年轻人选择留在城市,使得一些乡村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失。
这也为乡村居住环境的改善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应对。
3. 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一部分城市居民选择到乡村居住,但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可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如何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三、未来乡村居住环境的发展趋势尽管如此,乡村居住环境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的发展也会面临一些新的趋势和挑战:1. 乡村振兴将成为一个重要趋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渐推进,未来乡村居住环境的发展方向也将更多地面向全面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城乡关系演变: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点
城乡关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城乡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
目前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关系走向协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许多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
60多年城乡关系的演变表现出五个基本特点,其变迁轨迹给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城乡关系演变之历史轨迹(一)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关系1.1949—1952年:开放的城乡结构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长期形成的相互对立的畸形的城乡关系,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央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央政府采取了在经济上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政策,允许富农经济存在,允许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城乡私营工商业可以自由发展[1]。
同时,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无偿分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整个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
这一时期有较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城市人口的比重由10.64%上升到12.46%,城市人口从5765万增加到7163万,增加了1398万人。
在这一时期,城乡结构是开放的,城乡之间的迁移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城乡关系的发展基本上是正常的。
2.1953—1957年: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195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央政府开始限制农村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合作化从组织上配合统购统销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
1953年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后,由于国家投资增长过快,积累与消费、市场与计划(实质上是个体农民与国家)、农业与工业的矛盾突然以农副产品供应短缺的形式表现出来[2]。
从1953年起,我国出现了粮食供应紧张,人口的迁移出现了一定的盲目性,“盲流”造成了对城市稳定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出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1953年11月19日政务院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从12月初开始在全国对粮食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国家规定农民消费和积累的定额后,其余的全部征购走,也就是从农民手中收购“余粮”,造成农民种粮没粮吃,乡村粮食不足问题史加严重,同时也加速了城乡隔离的制度设计。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变迁及走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变迁及走向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变迁及走向。
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文献、政府政策、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调查,我们将揭示农民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变革和挑战。
文章将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生活的总体变化,然后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调整、科技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等。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当前农民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如农村人口外流、土地资源利用、农业转型等。
我们将展望农民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农民的变迁及走向,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农民的土地权益变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土地权益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到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及后来的土地流转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农民的土地权益变革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时代进步史。
在建国初期,中国农民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被废除,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国农民又经历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这一阶段,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转变为集体所有,农民通过集体劳动参与农业生产,实现了土地使用的集体化。
尽管这一时期的农民在土地权益上有所牺牲,但也为后来的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的土地权益再次迎来重大变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让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经营权,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激发了农民的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
这一制度不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也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进入新世纪,随着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土地流转成为农民土地权益变革的新趋势。
城乡关系演变: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点
城乡关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城乡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
目前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关系走向协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许多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
60多年城乡关系的演变表现出五个基本特点,其变迁轨迹给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城乡关系演变之历史轨迹(一)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关系1.1949—1952年:开放的城乡结构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长期形成的相互对立的畸形的城乡关系,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央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央政府采取了在经济上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政策,允许富农经济存在,允许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城乡私营工商业可以自由发展[1]。
同时,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无偿分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整个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
这一时期有较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城市人口的比重由10.64%上升到12.46%,城市人口从5765万增加到7163万,增加了1398万人。
在这一时期,城乡结构是开放的,城乡之间的迁移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城乡关系的发展基本上是正常的。
2.1953—1957年: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195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央政府开始限制农村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合作化从组织上配合统购统销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
1953年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后,由于国家投资增长过快,积累与消费、市场与计划(实质上是个体农民与国家)、农业与工业的矛盾突然以农副产品供应短缺的形式表现出来[2]。
从1953年起,我国出现了粮食供应紧,人口的迁移出现了一定的盲目性,“盲流”造成了对城市稳定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出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1953年11月19日政务院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从12月初开始在全国对粮食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国家规定农民消费和积累的定额后,其余的全部征购走,也就是从农民手中收购“余粮”,造成农民种粮没粮吃,乡村粮食不足问题史加严重,同时也加速了城乡隔离的制度设计。
散村与集村传统中国的乡村聚落形态及其演变
其次,韩凹村的聚落规模在逐步扩大,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表明乡村 聚落正面临着持续的城市化进程,需要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来满足日 益增长的人口需求。
为了保护散村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采取措施。首先, 政府应加强对传统散村的普查和保护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防止传统村落被 破坏或消失。其次,在推进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持传统村落的风貌和 特色,避免盲目追求城市化。此外,社会各界应广泛散村问题,提高公众对散村 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本次演示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对美社村聚落形态的 变化进行研究。首先,我们对美社村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文献资料收集和 现场调查。然后,我们选取了美社村不同年份的地图和航拍照片,进行空间分析 和比较。最后,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村民和相关部门进行了信息收集和 反馈。
四、研究结果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来提高农业生产效 率,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到散村和集村各自的问题。对于散村来说, 我们可以通过推广农业合作社等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 态环境。对于集村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社区管理规则来维护社区的和 谐稳定,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农民的权益和福利。
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是一个地势平坦、水网密布的地区。在乡村聚落形 态方面,江汉平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平原地区,乡村聚落多呈现为散村形态, 即以独立家庭为单位的住宅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这些散村的形成与该地 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居住的变迁》课件
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相 互融合,城乡之间的居住空间结
构也发生了变化。
城乡差距缩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政府对 乡村发展的支持,城乡之间的差 距逐渐缩小,城乡居民的生活水
平逐渐接近。
04
居住变迁的未来趋势
城市化进程加速
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不 断完善,城市住房需求不断增长。
提出改善居住条件的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提高居住质量的政策建议 和实践措施。
02
居住的变迁概述
居住变迁的定义
01
居住变迁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和人口迁移,人们的居住环境 、居住方式和居住需求发生的变 化。
02
居住变迁不仅包括房屋建筑的变 化,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城市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环境等方 面的变化。
农业现代化滞后
乡村空心化现象制约了农 业现代化的发展,影响农 业生产的效率和农民收入 的提高。
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和 投入不足,乡村基础设施 普遍落后,影响居民的生 活质量。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 2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面对资源紧缺和环境压力,居住变迁应注重资源 节约和环境友好,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生活。
生态保护和修复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 系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3
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推动居住变迁与经济、社 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06
结论
对居住变迁的总结
城市化进程加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迁移的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人 口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
短短几行人类居住变迁史,道尽万万年人间沧桑,你的记忆里又留存着哪一页?
短短几行人类居住变迁史,道尽万万年人间沧桑,你的记忆里又留存着哪一页?展开全文在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上居所,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人类追逐食物而居奔波于大地之上的人类祖先需要一个能遮风挡雨、取暖御寒的地方以保证他们能更好地生存下去——人类居住文明的第一个阶段“穴居时代”启幕了...【穴居时代】两万五千年前,家是围炉夜话,石壁上画文明,洞穴里避风雪。
《易·系辞》里面讲“上古穴居而野处”,正是描绘这样的一个时代。
【帐居时代】一万六千年前,家是群居幽谷,帐外星辰日出,帐内繁衍生息。
人类学会用大型动物的骨骼、兽皮搭建帐篷,开始选择水草肥美的地方定居。
【茅屋时代】六千年前,家是一方茅草,建筑雏形初具,茅屋大行其道。
在漫长的迁徙、寻找过程中,人们发现了更好的方式——利用茅草、树木来搭建茅草屋。
人们越发稳定下来,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木屋时代】四千年前,家是木木相依,文明不断进步,国与国吞并征伐。
随着时代的发展,茅屋不够结实、易损等缺点逐渐显露出来,人们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居住方式——因此,比茅屋更具有实用性的木屋出现了,早期的城市也出现了。
【砖瓦时代】八百年前,家是青瓦白墙,南北朝向,冬暖而夏凉。
当城市的概念越来越清晰,人们筑造居所的花样也慢慢增多,华丽的宫殿开始诞生,居所的朝向、风水开始受到重视。
【里弄时代】一百年前,家是胡同巷弄,琐碎家常,邻里街坊都是回忆。
北京的四合院之间,上海的十里洋场中,南京的巷弄里,天津的小洋楼外……高低错落的建筑之间一条条的小巷,夹杂着地方话的吆喝和叫卖,是独属于那个时代的生活画面。
【楼宇时代】十年前,家是钢筋水泥,霓虹如洗,梦想拔地而起。
自2000年开始,房地产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大片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以惊人的速度焕然一新。
【轻钢别墅时代】今天,随着振兴乡村的号角吹响中国农村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轻钢别墅靓丽身姿星罗棋布于乡村画卷为广大农村老百姓带来更舒适的居住体验:一层的小平房也可以建得既好看又凉快其结构不仅防备人为破坏还抵抗自然灾害南方用材侧重点在防潮防白蚁北方用材侧重点在保温隔热从风格到用材实现真正的私人订制即便日后遇见政府统一拆迁规划房屋也有极大的回收价值每一个时代的进步,不外乎是吃穿住行的变革住,虽然慢了一点,然而它终究是来了以最专业的态度,建最好的房子。
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转变
自由支配 , 是社 会上其 他任何 群 体都无 法 比拟 的 。 这 而如何 利 用 这 些 闲 暇 时 间 提 高农 民 的知 识 文 化 素 养 , 习更 多现代 农业技 术 和知识 , 学 决定 着农业 现代 化 、 村城镇 化 的发展水 平 。 曾经 的农 民 , 农 物质 生活
虽不是 很 富裕 , 却 有让 城 里 人 羡慕 不 已 的乡村 乐 但
费 。另 外 , 村还 普 遍存 在 物 质 消 费与 文 化 消 费 比 农
义上说 , 生活方 式的转变才是真 正意义 的城市化 。
一
、
现 阶段农 村居 民生 活方 式现状 分析
改革 开放 以来 , 随着市 场经济 的发 展 , 国农 民 我 的生活方 式发 生 了深 刻 的变 化 , 传 统 的小 农 经 济 但
们 适 应 开放 社 会 的 文 明 生 活 , 正 实现 告 别 贫 困 、 向 文 明 、 真 迈 实现 现 代 化 的 目标 。
[ 关键词 ] 乡一体化 ; 城 农村居 民 ; 生活方式
( 中图分类号 ] 6 D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 2— 9 9 2 1 )6— 0 6— 3 10 3放 以来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 国农 民的生活方 式发 生 了深刻的 变化 , 我 但传 统的 小农经济和封 建习惯 势力在我 国农村仍有着深厚的基础 , 受其影响 , 传统 生活方式在广大农村仍然根深蒂 固。本文 分析 了当前农村 广大农 民生活方式基本状况 , 响因素, 影 并提 出了从根本 上转 变农 民的生活方式的 几点建议 , 他 使
76
趣 , 们 扭秧 歌 、 旱船 、 高 翘 、 电影 , 余 生活 他 划 踩 看 业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与驱动机理
社会因素也是影响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的因素之一。包括政策法规、土地制 度、社会组织等。政府的土地利用政策和农业发展政策对乡村聚落用地产生了 重要影响。此外,不同地区的社会组织和管理模式也会对乡村聚落用地产生影 响。
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的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自然因素 是影响乡村聚落用地时空演变的基础,人文和社会因素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 乡村聚落用地的变化。
在时间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乡村聚落用地产生了影 响。例如,明末清初时期的战乱和自然灾害导致了乡村聚落用地的废弃和迁移, 而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则促进了乡村聚落用地的恢复和发展。
在空间上,不同地域之间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差异等也对乡村聚 落用地产生了影响。例如,黄土高原的山区和丘陵地区由于农业条件较好,成 为了乡村聚落用地的主要分布区,而城市和工矿区附近则成为了乡村聚落用地 的重要扩展区。
2、加强黄土高原不同地域乡村聚落用地的比较研究,深入探讨不同地域之间 乡村聚落用地的差异及其形成机制。
3、结合现代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等手段,开展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的空间分 析和模拟,为优化土地利用和乡村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谢谢观看
2、政府在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应发挥积极作用,通过调整土地政策、 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引导和调控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避免不良现象的 发生。
3、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维护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稳定和可持续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对农村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激发乡村活力。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分析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的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 论:
1、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变迁,其时空演变过程受到 自然、人文、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报告从居住环境
【其它】家乡是一个我们如此熟知的地方,即使身处异乡想到它也会有种温暖的归属感。
我的家乡铜梁是重庆市的一个教育大县。
不仅有雄厚的教学实力,而且还是五千年龙文化的发源地。
从出生到读大学前我从未离开过我的家乡,我觉得自己对她是如此的熟悉。
但仅仅半年的时间,当我再次踏上龙乡这片土地时,我又觉得她是那么的陌生。
事实如此,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家乡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以前人们只能想想或在电视中才能看到的镜头现在都变为了现实。
为了更深层的了解这篇见证我成长的土地,在寒假的这一个月我走访了铜梁的每个角落和相关部门,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调查的结果着实让我大吃了一惊,家乡的变化涉及甚广还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
以下为我调查结果简介。
一、“秀外慧中”,住房讲究舒适精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县城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铜梁在几年前还都是楼房,电梯房都算是“高级住宅”,现在城里的房屋基本上都进行了重建。
重建的新房主要是电梯房,且楼层都在八层以上,底楼为门市方便市民经商,二楼以上为套房用于居家。
这种设计理念很符合县城的发展,经商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套房又让市民有了方便优美的居住环境。
据政府介绍当时考虑到建筑不应该仅仅是钢筋水泥建筑的“洞穴”更要体现县城的文化,还专门请来了设计师把方便简约的现代居室和县城蕴含的柔美古典相结合,设计了现在的街道建筑。
平整的青石板优雅清爽、暗灰色的琉璃瓦低调精美、朱红色的大柱子古典大气。
这一古典和现代相融合的设计,不动声色的把县城的安乐祥和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开源节流”经济多元化我的家乡也被成为“龙乡”,这里有举世闻名的火龙舞,龙舞的发展带动了铜梁旅游业的蓬勃,使龙乡人民的收入颇丰。
并且现已有多家企业决定入住铜梁的工业园区,使许多县城周围的乡镇务工人员得到了工作的机会。
同时铜梁的教育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铜梁的经济,房地产企业的迅速崛起从各方面刺激着铜梁经济的腾飞(转载于: : 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报告从居住环境)。
乡村社区的发展与变迁——我的观察与思考
乡村社区的发展与变迁——我的观察与思考乡村社区的发展与变迁——我的观察与思考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是2023年了。
这三年来,我所生活的乡村社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农村的面貌已经不再,现代化的建筑、设施和设备出现在我的眼前。
同时,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这些变化使我深思,对未来发展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在住房建设方面,2023年的乡村社区变得更加宜居和安全。
政府加强了住宅建设的投入,并建立了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在此背景下,很多农民自主选择拆除老旧房屋和靠近生产污染源的房屋,改为新建别墅、花园别墅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住宅。
此外,消防、防盗、防水等设备的普及使用,也使居民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和安全了。
其次,生产方式也得到了巨大改变。
传统农业已经慢慢淡出历史舞台,如今农村居民不仅能在空闲时间享受田园生活,同时也通过一些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赚取了可观的收入。
比如,有些农村居民开发农家乐,既增加了经济收益,也为游客提供了独特文化体验。
还有一些居民在集体合作社中成立了多元化的生产合作社,以开展农业、种植、销售等业务,提高经济效益和知名度。
这种多元化生产方式的采用,不仅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还为社区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社会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政府逐步加强了农村基层治理,建立了完善的乡村治理体系。
同时,社区居民通过网络化途径,加强了自我管理和社区管理的交流与协作。
在此背景下,街道居委会开始建设个人信用档案和家庭诚信档案,鼓励社区居民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
通过这种方式,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虽然,乡村社区在这三年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加强。
对于乡村社区而言,未来发展趋势仍然是多元化发展。
政府对于农村产业的出现和培养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同时提供一些优惠的政策和权益保障,给广大农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对于社区居民而言,未来在物质享受的基础上,也需要注重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让社区更加和谐美满。
我国乡村居民居住方式的历史变迁
我国乡村居民居住方式的历史变迁一、标题:乡村居民居住方式的历史变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乡发展的演进,我国乡村居民居住方式经历了多次历史变迁。
从古代到现代,逐步形成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房屋、个体所有制房屋、农村自建住宅、住宅小产权等多种居住方式。
这些变迁不仅反映了农村居民居住生活的发展轨迹,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演进和进步。
本文将逐一分析这些变迁。
二、农村集体所有制房屋中国传统农村居住方式是农村集体所有制房屋。
这种居住方式一直延续了数千年。
因为土地是村民共有的,房屋也是村民共有的,在这种集体生活中,农民的食宿都是有保障的。
在这种居住方式下,房屋的使用权和收益权都属于集体。
农民只能享有使用权,而不能享有收益权。
不过,这种居住方式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私有产权,村民对自己的房屋没有激励去维修和改善,一些房屋长期没得到维修和改善,影响了农民的生活环境。
三、个体所有制房屋195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和镇建设,这为推进农村居住方式的变迁提供了契机。
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还有一部分农民协作建设房屋。
这些农民协作建设的房屋,又称“个体所有制房屋”。
个体所有制房屋属于农民个人所有,具有私有产权。
农民有激励去维修和改善自己的房屋,加强了他们对自己房屋的管理和维护。
四、农村自建住宅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进行农村改革开放,这为农村居住方式的变迁创造了条件。
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提高了他们改善住房的能力。
同时,政府也开始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民自建住宅,促进农村居住方式向自主管理、自主维修的方向发展。
这样,农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求自行修建或改建房屋,并且有私有产权。
这种住宅方式的出现,使农民在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理念。
五、住宅小产权1980年代以后,我国农村住宅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城市居民一直拥有的“住宅产权”制度的启发下,农村地区也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居住方式——“住宅小产权”房屋。
古村落_精品文档
古村落古村落是一座具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的古老村落,是我国传统乡村建筑和生活方式的代表。
每个古村落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吸引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一、历史背景古村落通常都有悠久的历史背景,一些甚至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这些村落往往是由历史事件、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共同塑造而成的。
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承载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民俗传统。
二、建筑特色古村落的建筑风格常常保留了乡村传统民居的特点,包括屋顶的形状、墙体的材料、门窗的造型等。
这些传统的建筑风格不仅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居住需求和审美观念,也反映了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过程。
一些古村落还有独特的建筑群落,包括庙宇、祠堂、古井等,展示了当地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组织形式。
三、生活方式古村落的生活方式与现代化都市截然不同,它代表了古代的乡村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在古村落中,人们过着简朴的生活,依靠耕作和渔猎为生。
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节令和习俗,举办着丰富多彩的传统庆典和民俗活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留着古代的礼仪和传统习俗,通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将这些乡土文化悉心保留下来。
四、自然环境古村落常常位于自然环境优美的地区,被山川湖泊环绕,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这些村落中,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依赖着自然的恩惠。
村庄周围的田野和农田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生计来源,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和食材。
这些村落保存了丰富的原生态,呈现出一幅宜人的乡村画卷。
五、文化遗产保护古村落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自然成为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修缮古建筑、保护古井、整治环境等。
此外,一些古村落还开展了文化产业开发,如举办传统手工艺品展销、乡村旅游等活动,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古村落无论是从历史、建筑、生活方式还是自然环境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它们承载了民族的记忆和文化的底蕴,是乡村文化传承与现代化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报告从居住环境
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报告从居住环境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乡村的变迁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乡村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社区,逐渐向外扩张和发展,乡村的居住环境也从传统的农村房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从居住环境来探讨中国乡村的变迁情况。
一、传统农村房屋逐渐消失中国农村的房屋以传统的砖木结构为主,外观简朴、结构粗糙,面积也比较小。
这种传统的农村房屋近年来已经不再适应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现代化的社会要求,因此被逐渐取代。
在中国的农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改造和装修房屋,一些新的房子建成后,旧房子就被拆除或者废弃了。
这也是乡村环境逐步向现代化和城市化方向发展的一个标志。
二、新型乡村住宅的兴起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新型乡村住宅得到了建设和发展。
这些住宅在外观和结构上与传统农村房屋大不相同,其主要特点是设计科学、安全性强、舒适度高、风格多样化。
新型乡村住宅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用,他们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比起传统农村房屋,这些新型住宅的居住舒适度、雨水排水、采光照明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户外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在过去,中国农村的村庄环境卫生条件很差,空气质量不佳,道路狭窄、崎岖不平,村庄垃圾的积累量也比较大。
然而,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高度重视,乡村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比如,乡村道路的改建、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河道的疏浚等。
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也为农村旅游、乡村农业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农村教育条件得到提升过去,中国农村的学校教育条件很差,学校的环境落后,学习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教育资金、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较大。
但是,在国家教育政策的鼓励下,乡村教育条件得到了提升。
政府大力支持和投入乡村教育,提高乡村教育的硬件建设和师资力量,逐步改善了乡村教育条件。
这也是乡村环境得到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中国乡村的变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进程,这个过程中乡村的居住环境也在变化中不断更新和提升。
乡村生活的变迁
乡村生活的变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乡村地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迁在许多方面可以看到,从居住环境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乡村生活正在逐渐融入现代社会的步伐当中。
首先,从居住环境来看,乡村的住房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过去,农民的居住条件很差,多数家庭住在土坯房里,缺乏舒适和安全性。
然而,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和政府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加大,乡村住房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现在,农民可以通过租赁或出售土地来改善住房条件,许多农民都住进了新式的砖混结构房屋,生活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其次,乡村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传统的农耕生活模式正在被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所取代。
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下,农村地区的农民开始采用机械化种植、灌溉和收获等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同时,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也使得乡村地区的人们能够更方便地获取信息、开展电子商务等活动。
这些变化不仅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效率,还为他们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
最后,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乡村居民提供了更便利的生活条件。
过去,乡村地区面临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的短缺问题。
但是,如今,政府加大了对乡村地区的投入,乡村医疗机构、学校和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和建设。
乡村居民可以更方便地就医就学,出行也更加便利和安全。
这些改变不仅提高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他们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乡村生活的变迁体现在多个方面。
从居住环境的改善到生活方式的转变,再到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提升,乡村地区呈现出与过去完全不同的面貌。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相信乡村生活的变迁还将持续,为乡村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乡村居民居住方式的历史变迁人类在产生之初主要是依靠天然洞穴作为防风御寒的栖息之所,秦以降乡村住所形制主要是土木结构的建筑物,民国时期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开始出现。
新成立后30年乡村居住形式变化不大,其形式大致为草房、瓦房、石板房、平顶房等。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乡村居住形式发生了巨变:房屋由草木结构向砖瓦结构再向钢筋水泥结构;居民点由集中向分散发展,单家独院日益增多;农民在市郊购房、城镇建房的数量日渐增多;一些富村或乡镇对一些弱村穷村进行兼并;室内家具由传统式向新式、组合式发展;一场不甚起眼但又与居住形式密切相关的“厕所革命”在广大乡村悄然兴起。
当前乡村族居方式变迁中存在的主要是:乡村住房、市郊私房买卖、村庄兼并、农村房屋建筑、乡村聚居环境等均须实行规范化。
“安居乐业”是中国的一句老话。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地穴———草屋———砖瓦房———钢筋水泥楼,居住形式的变化反映了人类创造历程,一部人类的居住史正是凝聚在了这不同的建筑之中。
本文仅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居住方式的演进作一粗浅探讨。
一、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乡村居住形式的渐变人类在产生之初主要是依靠天然洞穴作为防风御寒的栖息之所,至春秋战国,社会下层庶民的居住状况略有改善,简陋的草舍茅屋乃是常见的存身之处。
秦以降,在华夏人即后来的汉族人生活的传统农业区,住所形制主要是土木结构的建筑物。
到晚清、民国时期,在广大乡村主要保留传统的土木结构立体院落式低层建筑的同时。
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开始出现,这是中国乡村居住史上的一场革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乡村农民住的大凡仍是旧房老屋,居住条件无甚改变。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的开始好转,改善居住条件被村民提到了议事日程,有不少农户开始了翻建新居。
但总的来看,直至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乡村居住形式变化不大。
据对河南省典型农村的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乡村房屋居住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草房。
这是对最古老建筑形式的承袭。
草房一般是土墙草顶,为使其牢固结实,墙基一般在山区用石头砌成,平原地区则用砖砌而成。
墙基一般离地面二三尺高,用砖往往是五层、九层、十一层。
还有条件好一些的村庄,不仅墙基用砖,四个角也用砖砌成砖柱,一直垒到屋檐,老百姓称其为“砖垛子”。
同时门窗的边沿也用砖砌,叫做“镶门镶窗”。
草房的房盖结构,一般是在柱上架梁,梁上架檩,檩上架椽,椽上铺笆。
笆有多种,豫东、豫南一带多用秫秸编织,豫北林州山区则用荆条编笆,另外也有用苇子、棉花柴、谷草等编织而成。
这种草房是中原地区农村人家的主要住房,约占60%以上。
2瓦房。
因其房顶用瓦盖成而得名。
瓦房的地基亦用砖或石头砌成,墙壁次者用土坯垒就,稍好者采用双层,即里边是土坯,外面用砖砌,俗称“里生外熟”,最好者是全部用砖砌成,民间称之谓“混砖到顶”。
墙壁之上是房架,其基本组成亦是梁上架檩,檩上架椽,椽上铺笆。
而有钱人家的大瓦房,一般不是用笆。
而是用专门烧制的方形薄片砖,俗称巴砖。
也有用木板代替笆的,叫苫板。
至20世纪70年代,这种瓦房在河南农村大约发展到30%以上。
3楼房。
这是与今天现代化楼房具有很大差别的传统式楼房,一般为两层。
一种楼房是带开放式走廊(也可叫晾台)的楼房,高大明亮,这种楼房是大户富有人家才有;一种是民间的楼房,其高度约高出一般房屋13,是封闭式的,不设明走廊,从外部看,只比一般房屋上面多几个小窗户,门开在里边,建筑上采用低梁高弧柱或高梁低弧柱两种。
在两道梁之间平放三四根檩木,上棚以木板,俗称木板楼。
楼房由于较一般房屋高,所以均是砖瓦结构,不过也有以草覆顶的,群众呼其为草楼。
据调查,在河南农村这种楼房为数不多,1978年时仅占10%左右。
4.石板房。
这是用石头充当瓦盖顶的一种房屋建筑。
它主要分布在山区,因为这些地方土是金贵的,石头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河南林州(原林县)地区,男子几乎人人都是石匠,他们选好片层岩石,往岩纹四周打进钢钎,插入铁棍,于是便撬起了一块一丈长、三尺宽、一寸厚的石板。
盖房时,将石板吊上屋顶,最后在脊上和石板块之间的衔接处平放上小石板,一座石板房便告完成。
这种石板因溜水快,不会存水,梁、檩、椽子等木质不会因潮湿而腐烂,所以坚固耐用,一般都可住两百来年。
在著名的石板岩乡,村庄绝大部分是由石板房组成,清一色的石砌房子掩映在绿树丛中,真堪称是河南民居中的一绝。
5平顶房。
这种房屋是顶不起脊,不成坡,呈平面形,其余部位则与起脊房大致相同。
平顶房的顶不是用瓦,而是用石头、细黄土和煤炉灰细渣按一定比例掺和的三合土。
这种房屋的房顶亦是农户晒晾粮食衣物等、逢夏避暑乘凉的好场所。
在豫北的安阳、濮阳一带,平顶房是农村居住的主要形式,这不仅是因为该地区与华北平原的河北省相接,其民居建筑受其较深,更是这一带雨量较少、气候较干燥的地理特点所致。
根据中国农村家庭调查组对14省(市)的调查资料[1],1978年我国农村住房样式情况如表1:二、改革开放20多年来乡村居住形式的巨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农民居住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1房屋由草土结构向砖瓦结构再向钢筋水泥结构发展,由低矮阴暗的平房向高大明亮的楼房发展。
据在河南的典型农村调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居住形式的平顶房出现了突破性革命,墙体混砖到顶,顶部钢筋水泥预制板取代了檩、椽、笆和三合土,房前檐设有走廊,宽三四尺,亦用钢筋水泥预制板的立柱支撑。
这种新式平顶房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有向两层发展的趋势。
房屋内部从墙到顶用“888”等新式涂料粉刷。
地面用水泥漫过或用地板瓷砖铺就,外部除用水泥勾砖缝外,有不少人家还用各种颜色瓷片镶贴门窗,形成华美的外观。
尤其是头门、堂屋门的门楣上边,用瓷砖镶上带有花卉松鹤等吉祥图案的匾额,更给房屋增添了温馨亲切的气氛。
实际上,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短短几年间,农村住房形式就发生了可观的变化,这里不妨再看一下中国农村家庭调查组对14省(市)的1986年农村住房样式汇总统计[1](P ,117)(见表2):近些年来这种钢筋水泥结构楼房逐渐取代砖木结构平房的变迁过程,不仅意味着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居住空间的扩大,同时也意味着屋内的空间布置更趋向合理化和专门化,大有向城市现代化公寓或别墅发展的趋向。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978年为8.1平方米,1997年为22.5平方米。
时至2000年,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就达到15平方米,基本上达到了小康阶段的生活要求。
“50年代住草房,70年代住瓦房,80年代住楼房,90年代住洋房”,这句话正是农民居住形式变化的生动写照。
2居民点由集中向分散发展,单家独院日益增多。
据对鄂西州利川市28个典型村的调查资料:其总人口由1949年的14966人发展到1999年的39348人,增加了1.6倍。
由于人口的增长,居民点也由1258个增加到3115个,增加了1.5倍。
如元宝乡小塘村,人口由解放初的700人增加到1999年的1797人,居民点由60个发展到152个;平镇乡桂花村由210人增加到512人,居民点由9个发展到74个。
同时,从利川市的家庭结构来看,核心家庭中四口之家占2192%,五口之家占22.22%,六口之家占14.38%,七口之家占6.86%,八口之家占3.4%.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无疑使村民居住日益分散,单家独院的数量日益增多。
[2]3农民在市郊购房、城镇建房的数量日渐增多。
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商的需要,加之城乡差别依然存在,全国各地均有部分农民在城镇建房定居。
以上海市郊奉贤县为例,据统计,至1996年底,该县登记在册的外流人员28554人,购买农村私房的有609户,暂居人口1786人,占全县外来流动人口的67%,其中购买农民两层楼的518户、平房91户,总建筑面积84609平方米,房价824.5万元。
这些外来购房户中,来自浙江的366户,安徽的126户,江苏的89户,还有的来自四川、江西、山东、河南、宁夏、吉林等地。
其中从事务农的656人,务工的358人,经商的55人,种、养殖业的53人,服务业的35人,其他629人。
关于购房时间,1990年前外来人员购买农村私房的只有5户,1996年达到609户,年增幅60%以上。
关于分布情况,涉及奉贤县21镇200多个行政村,其中江海、庄行、青村三镇就有344户,占全县购房数的56%.[3]4一些富村或乡镇企业对一些弱村或穷村进行兼并。
村庄兼并现象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山东省,正从我国东部发达的沿海地区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推进。
这种现象出现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富村和强企业不满足自己的发展空间,有继续扩张和膨胀的需要;二是市场经济发展对资源流动与重组提出的新需求;三是村与村之间贫富差距的扩大及政府探索扶贫开发的新路子;等等。
概括山东省的村庄兼并形式主要为:一是扩张式兼并,即主要是指一些经济强村或企业出于扩大规模、加快发展的需要而兼并弱村、穷村。
如龙口市的经济强村前宋村,从1994年10月开始,先后对与之相邻的西马村、达沟村、后隋村3个弱村、穷村进行了兼并。
二是扶贫式兼并,即主要是指有组织地将一些地处边远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脱贫致富无望的弱村、小村合并到城市郊区或本乡镇的富村、大村,整村或部分人口迁户转移。
如博山区山头镇河北北村是一个城郊乡镇发达的富裕村,1994年7月,经区委、区政府的协调,兼并了距该村50公里的山区穷村———李家乡的东白石村,投资60多万元建起了30多套新房,使东白石村的33户人家、近百口人一次性全部搬迁下来,并入河北北村。
截止到2000年初,与博山地区条件类似的淄川区已利用这种扶贫式兼并将3万多山区人口转移到城区近郊。
三是联合式兼并,这是一种渐进性的村庄兼并形式。
主要是在村与村之间原有社区组织和管理体制暂时不变的条件下,在经济发展和村落建设上采取合同契约或其他方式进行合作,使人口逐渐向中心村或企业驻地集中,使自然村走向萎缩。
如莱州市神堂镇丁家村,靠发展乡镇企业致富,成立了宏祥集团公司,为进一步扩张发展,他们与邻近的贾家村等15个村联合,使人口和土地逐渐集中,集团规模不断扩大。
到1995年,丁家村人口已由过去的600余人发展到3500多人,人均收入达到4600元,产值完成8.8亿元,建成了36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