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答案整理汇总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答案整理汇总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答案整理汇总第一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P2问题探讨1、可以将大熊猫和冷箭竹几种器官、组织制成裝片或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组织是否由细胞构成。

2、评价时注重证据获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P4思考与讨论1、科学家获取证据的方法和获得的证据是:通过对人体进行解剖和观察,认识到器官是有第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的:通过显微镜的观察认识到植物的木栓组织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通过观察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认识到细胞的存在:用显微镜广泛观察动植物的微细结构,如细胞壁和细胞质。

2、可信因为在科学研究中经常应用不完全归幼法,在进行归纳时不可能对所有植物和动物的组织进行观察。

当然,在应用不完全归納法时也要保持警惕,因为可能存在例外的情况,这一結论实际上阐释了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的统一性。

由此突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也推动了人们对细胞的深入研究。

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当然暗示着你的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因为他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4、(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P6思考题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不是一个生命系统,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要有多个组成成分,每个组成成分都执行一定的功能,他们之间相互配合,完成生命活动,而一个分子或原子不具有生命系统的功能。

P7思考与讨论1、叶的表皮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心肌细胞是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心肌细胞收缩舒张使得心脏得以搏动。

2、冷箭竹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叶肉细胞中,因为这些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大熊猫的血液运输氧的功能靠红细胞完成。

3、大熊猫和冷箭竹繁殖后代,关键是靠生殖细胞完成的。

4、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都有关系,因为基本上每个细胞都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细胞和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普通生物学课后答案

普通生物学课后答案

普通生物学课后答案【篇一: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3版课后答案】.生命体细胞作为基本单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元。

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由一层质膜包被:质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来,并成为它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转换的关口。

在化学组成上,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细胞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外,还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分子,特别是起关键作用的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

由这些分子构成的细胞是结构异常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在一个细胞中除了可以进行生命所需要的全部基本新陈代谢活动外,还各有特定的功能。

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其组成细胞的功能的总和。

2 . 分类阶元和界的划分?生物分界代表性人物?如二界系统为瑞典林奈。

界、门、纲、目、科、属、种(递减)林奈:二界系统、海克尔:原生生物界惠特克:五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3 .在五界系统中,为什么没有病毒?五界系统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病毒不具细胞形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实现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基本系统,不包含在五界系统中。

4 .在二界或三界系统中,细菌、真菌均隶属于植物界,在五界系统中,它们都从植物界中划出来,或独立或为原核生物界和真菌,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二界系统中,细菌和蓝藻属于植物界,但是它们的细胞结构显然处于较低水平,它们没有完整的细胞核(染色体是一个环状的dna 分子,没有核膜), 也没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蓝藻和某些细菌有光合作用,但不应因此就把它们放入植物界。

它们有光合作用只是说明生命在进化到原核生物阶段就有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真菌是是进化的产物,腐食营养,独立为真菌界。

6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于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所有生物的细胞是由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分子所构建的。

细胞内代谢过程中每一个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所催化的,而酶是一种蛋白质。

七年级上册生物习题与答案(1)

七年级上册生物习题与答案(1)

生物的特征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 × "。

(1)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

(×)(2)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3)" 一猪生九仔 ,连母十个样 ",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 )(4)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2、(略)3、(1) 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

珊瑚不是生物 ,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 ,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 ,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动物 ,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 × "。

(1)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2)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3)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 )(4)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2、"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你能对这句诗描述的自然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吗?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由于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

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 ,4 月就已经凋谢 ,而山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3、"牛喜欢吃三叶草 ;三叶草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 ,捣毁土蜂的巢 ;猫捕食田鼠 ,因此养牛的农民爱养猫。

" 这是达尔文描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

(1)请用图解表示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

(2)假如猫减少了, 对三叶草有什么影响?(1)(2)假如猫少了 ,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 ;田鼠以土蜂的蜜和幼虫为食 ,并破坏它们的巢 ,因此 ,土蜂数目减少 ;三叶草靠土蜂传粉 ,土蜂减少后 ,影响三叶草的传粉 ,从而影响三叶草的繁殖后代 ,三叶草的数量就会减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书生物知识点归纳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书生物知识点归纳大全

七年级上册全书生物知识点归纳大全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

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初中一年级生物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初中一年级生物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初中一年级生物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是指在地球上存在的各种有机体,而动物则是其中的一类。

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结构和功能,这些结构和功能有效地适应了动物们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从生物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物动物的结构1. 细胞结构生物动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它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

细胞膜是保护细胞的外层薄膜,同时也起到物质交换的作用。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其中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

细胞核是细胞中的控制中心,负责DNA的复制和转录。

2. 器官系统结构生物动物的身体由多个器官系统构成,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每个器官系统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共同维持着生物的正常运作。

比如呼吸系统包括鼻腔、气管和肺部,它负责动物的氧气摄取和二氧化碳排出。

3. 拟态结构某些生物动物具有特殊的拟态结构,能够模仿其生存环境中的其他物体,达到躲避敌害或捕食的目的。

例如,有些昆虫具有与树叶相似的翅膀颜色和形状,能够在树叶上很好地隐藏起来,不易被发现。

二、生物动物的功能1. 运动功能生物动物具有运动功能,能够在有限的范围内改变位置。

不同的动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实现运动。

有些动物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来实现运动,如人类;有些动物则依靠触须或尾巴的摆动来移动,比如鱼类。

2. 感知功能生物动物具有感知能力,可以通过感官器官感知外部环境的信息。

这些感官器官包括眼睛、鼻子、耳朵、舌头和皮肤等。

通过感知,动物能够判断食物的品质、危险的存在以及环境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3. 繁殖功能生物动物具有繁殖能力,可以繁衍后代。

不同的动物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繁殖,包括卵生、胎生和孢生等。

例如,鸟类通过产卵以及雌雄双方的协同抚育来繁衍后代。

4. 代谢功能生物动物具有代谢功能,可以从食物中获取能量并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通过新陈代谢,动物能够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和废物,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植物学课后思考题

植物学课后思考题

植物学课后思考题《植物学》教材中的主要复习思考题[9987]绪论⼀、地球上的⽣命是如何产⽣的?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地球上⽣命的起源?⽣物进化是否仍在进⾏?答:1、太阳系云团分散出地球云团冷却(H和O结合)地壳和原始海洋放电、紫外线等在原始海洋⾥形成了“有机物”(含蛋⽩质、核酸、脂肪和碳⽔化合物)原始⽣命体光合⾃养细菌。

2、原始海洋、太阳光、有机物的形成、臭氧层。

3、仍在进化。

⼆、⾃氧植物与异氧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各⾃在地球上的作⽤如何?答:1、⾃养植物光合⾊素能进⾏光合作⽤,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于有机物中;异养植物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作为⽣活的能量来源。

2、⾃养植物是地球上有机物质的⽣产者,异养植物是分解者。

三、您认为“五界系统”划分的优缺点是什么?有⽆更好的划分⽅法?答:1、五界系统将⽣物划分为原核⽣物界、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其优点是在纵向显⽰了⽣物进化的三⼤阶段,即原核⽣物、单细胞真核⽣物(原⽣⽣物)和多细胞真核⽣物(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同时⼜从⽣物演化的三⼤⽅向,即光合⾃养的植物,吸收⽅式的真菌和摄合⽅式的动物,其缺点是它的原⽣⽣物界归⼊的⽣物⽐较庞杂、混乱。

2、1974年黎德尔(Leedale)提出了⼀个新的四界系统,他将五界系统中的原⽣⽣物分别归到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中,解决了原⽣⽣物界庞杂、混乱的缺点,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三原界系统(古细菌原界、真细菌原界、真核⽣物原界)正受到⼈们的重视。

四、什么是植物?动植物有何主要区别?答:1、具细胞壁,含叶绿体,终⽣具分⽣组织能不断产⽣新器官,不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运动反应的⽣物。

2、具运动性和吞⾷性者为动物,⾏固着⽣活能⾃养者为植物。

五、您认为今后植物学的发展趋势如何?答:在宏观⽅⾯,已由植物的个体⽣态进⼊到种群、群落以及⽣态系统的研究,甚⾄采⽤卫星遥感技术研究植物群落在地球表⾯的空间分布和演化规律,进⾏植物资源的调查。

从生命的起源谈生命的本质

从生命的起源谈生命的本质

从生命的起源谈生命的本质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如树木花草、飞禽走兽、人、微生物等;另一类是无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山川河流、泥土、水、金属、钟乳石、珊瑚等。

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地球上先有非生物,后有生物。

生物是从非生物进化而来的,也就是说,生命是从无生命中进化来的。

地球上有了生物,生命现象就出现了。

我们先来谈谈生物和非生物的关系。

就某种意义上说,生物和非生物本质上没有区别,不要把生命看过于神秘,它们都是由电子、质子等微粒子构成,质子随机组合,组成不同的原子,不同原子通过力的作用组成不同的分子,再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不同的分子构成不同的物体,主要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有机物通过复杂的结合形成最简单的病毒结构,也就是原始生命,原始生命在外界环境不断作用下形成高级生命,高级生命不断变化形成人类。

有个最好的证据,就是任何的生命经过高温煅烧都会再次转化成无机物,经科学分析,其中物质都是自然界常见元素,没有任何神秘的东西存在。

如果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信人类能够将无机物转化成生命。

生命是怎样进化来的呢?关于地球上生命的产生,或者说是生物的出现,有许多说法,其中的“化学进化学说”被较为普遍接受,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在地球形成的早期,那时的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在紫外线、闪电、高温等条件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等。

这些物质随着降雨汇入原始海洋。

在原始海洋中,有机小分子物质经过长期积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

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与周围海水隔开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

这种独立的体系不断完善,它们一旦能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便意味着原始生命诞生了。

原始生命从原始海洋中诞生后,就开始了生命进化的漫长历程。

生命起源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①从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②从有机小分子发展成有机大分子;③由有机大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④由多分子体系发展成原始生命。

认识细胞和细菌

认识细胞和细菌

认识细胞和细菌认识细胞和细菌科学家发现,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大小一样的细胞组成的。

大象和蚂蚁的细胞是一样大的,只不过大象的细胞多而已。

人体是由近100亿个细胞组成的,分为200多个专门种类,包括肌肉细胞、血细胞、骨细胞、脑细胞、肝细胞和生殖细胞等等。

细胞在时刻进行着新陈代谢,不断地死亡、再造和替换,人体每秒制造大约1,000万个新细胞。

细胞是所有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微生物的细胞一般比动植物要小。

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物是由微生物组成的,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等。

细菌是最简单的细胞,没有细胞核,目前发现的细菌有3,000种以上。

真菌可以看作是最低级的植物,具有细胞核。

真菌有万种以上,小到霉菌和酵母菌,大到蘑菇和茯苓等等。

所谓的病毒实际上是一种基因或基因组,即包含遗传信息的有机物。

病毒里面是核酸,外壳一般是蛋白保护层。

病毒只携带一种核酸,DNA或RNA。

它没有核糖体(合成蛋白)和酶系统,因此不能独立进行自己的新陈代谢,只能寄生在别的细胞上生活和复制繁殖(不能分裂)。

病毒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是一种半生物或半生命物质。

换句话说,病毒是最初的、最原始的生命形式,应该是一切生命的祖先。

我们为什么要害怕我们的祖先(包括病毒和细菌)呢?生命的进化应该从病毒的出现开始,演化到细菌,再到(真核)细胞,从厌氧细胞到需氧细胞,形成真菌、植物和动物,最后进化到人。

科学家认为,大约30-40亿年以前,地球上最初没有氧气,那时只有不需要氧气的生物可以生存,例如蓝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等。

这些不需要氧气的原始生物叫做厌氧菌,靠(糖的)发酵取得能量和营养,靠无性复制繁殖,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倍增长。

厌氧菌群中最可爱的要数蓝细菌了。

蓝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

于是,地球上氧气渐渐多了起来,需氧细胞出现了。

它们靠有氧呼吸制造能量,效率大为提高。

例如,每个葡萄糖分子在无氧酵解时只能产生2个ATP,而在有氧氧化时可以产生30个ATP。

生命起源于单细胞生物体

生命起源于单细胞生物体

生命起源于单细胞生物体生命,这个神奇而不可思议的存在,从何而来?这是一个悠久而令人着迷的问题,然而,科学的发展和对生命的研究揭示了一个基本而引人注目的答案:生命起源于单细胞生物体。

单细胞生物体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形态,它们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基石。

这些微小的生物体,由单独的细胞组成,通常只有几微米大小,却具备了独立的代谢和繁殖能力。

它们靠吸收养分、利用能量进行生理活动,并通过自身分裂繁殖,从而延续自己的物种。

在数十亿年前的地球,原始环境条件极其恶劣,高温、强辐射和严重污染的气候使得地球上只有极少数的化学物质可以存在。

在这样的环境下,单细胞生物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驾驭原始环境的过程中发展和进化。

通过适应环境的压力,它们不断地改变形态和功能,逐渐演化出更为复杂的生物形态。

然而,关于单细胞生物体如何演化成多细胞生物体的过程,科学界目前还没有完全明确的答案。

有一种学说认为,多细胞生物体的演化过程是由原始的单细胞生物体不断聚集和合作形成的。

这种合作使得细胞可以分担更多的功能和任务,共同面对环境的挑战。

在合作的过程中,细胞之间渐渐发展出不同的特化功能,如摄取、运输、分泌等,从而形成了多细胞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系统。

随着多细胞生物体的出现,生物在历史上的进化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多细胞生物体的出现使得生物可以更好地适应和利用环境资源,增强了生物的生存能力和繁殖速度。

同时,多细胞生物体的出现也为生物的进一步演化开辟了更广阔的可能性。

在多细胞生物体的基础上,生物进一步演化出了不同的种类和形态,从微观的细胞到宏观的动植物,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多样而繁复的生态系统。

从单细胞生物体到多细胞生物体的演化过程中,基因的变异和选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承载者,同时也决定着生物形态和功能的发展。

在单细胞生物体的演化过程中,基因的突变和重新组合导致了不同生物形态的出现。

一些突变使得单细胞生物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并且能够通过繁殖将这些有益的特征传递给后代。

2024年初一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初一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初一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是理科的一门重要学科。

初一生物主要介绍了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组织和器官、生物的营养物质和代谢等基础知识。

下面是初一生物基础知识点的总结:一、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生物是指地球上所有有机体,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

生物可以根据自身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中真核生物可以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生物还可以根据其营养方式分为光合生物和异养生物。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围结构,起到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

细胞质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有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液。

细胞核是细胞中的控制中心,包含有遗传物质DNA,可以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发育等功能。

三、组织和器官细胞可以组合成组织,不同的组织可以合并成器官,不同的器官可以组合成系统。

常见的组织有细胞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常见的器官有心脏、肺、肾、胃等。

不同的器官通过神经和血管相互联系,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

四、生物的营养物质和代谢生物需要通过摄入营养物质来获取能量和维持生命活动。

常见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无机盐等。

生物的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

物质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合成代谢是指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分解代谢是指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能量代谢是指生物利用营养物质中的能量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

五、生物的繁殖与发育生物可以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进行繁殖。

有性生殖是指两个个体之间进行交配,产生新生个体。

无性生殖是指一个个体自身产生新生个体,不需要交配。

生物的发育包括生长、发育和衰老三个阶段。

生长是指生物从出生到成年的过程,发育是指生物从幼体到成体的过程,衰老是指生物逐渐老化和死亡的过程。

六、生物的适应与变异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会产生适应和变异的现象。

王金发《细胞生物学》网络课件讲义全集

王金发《细胞生物学》网络课件讲义全集

王金发《细胞生物学》网络课件讲义全集课程学习:1.细胞概述>>目录1. 细胞概述1.1 细胞的发现及细胞学说的创立1.1.1 细胞的发现1.1.2 细胞学说(cell theory)的创立1.1.3 细胞学理论对细胞学发展的推动作用1.1.4 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1.2 细胞的基本功能和特性1.2.1 细胞的基本功能1.2.2 细胞结构上的相似性1.2.3 细胞的形态1.2.4 细胞的大小及体积的恒定1.2.5 细胞及细胞器的计量单位1.3 细胞的分子基础1.3.1 水是细胞中最主要的物质1.3.2 无机盐1.3.3 小分子有机小分子1.3.4 生物分子的功能分类1.3.5 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1.4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体系1.4.1 原核细胞1.4.2 真核细胞的两种主要类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1.4.3 真核细胞的结构体系1.4.4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1.5 病毒--非细胞的生命体1.5.1 病毒是比细胞更小的生命体1.5.2 病毒的生活史1.6 细胞生命的进化1.6.1 细胞生命的起源与进化1.6.2 真核细胞的起源1.6.3 从单细胞向多细胞进化1.7 我国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战略1.7.1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1.7.2 我国细胞生物学发展战略学习指导课程学习:1.细胞概述>> 1.1.1 细胞的发现1. 细胞概述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cell)构成的。

除了病毒、类病毒等是非细胞的生命体以外,其它生命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

细菌、酵母等微生物是以单细胞的形式存在,而高等动、植物则是由多细胞构成的,如人大约有3 ×1013个细胞,这些细胞组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研究细胞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科学称为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1.1 细胞的发现及细胞学说的创立第一个发现细胞的是英国学者胡克(Rorbert Hooke),相隔170多年后,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Mathias Schleiden)和动物学家施旺(Theodor Schwann)创立了细胞学说。

普通生物学课后答案

普通生物学课后答案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1 .生命体细胞作为基本单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元。

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由一层质膜包被:质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来,并成为它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转换的关口。

在化学组成上,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细胞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外,还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分子,特别是起关键作用的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

由这些分子构成的细胞是结构异常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在一个细胞中除了可以进行生命所需要的全部基本新陈代谢活动外,还各有特定的功能。

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其组成细胞的功能的总和。

3 .在五界系统中,为什么没有病毒?五界系统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病毒不具细胞形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实现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基本系统,不包含在五界系统中。

4 .在二界或三界系统中,细菌、真菌均隶属于植物界,在五界系统中,它们都从植物界中划出来,或独立或为原核生物界和真菌,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二界系统中,细菌和蓝藻属于植物界,但是它们的细胞结构显然处于较低水平,它们没有完整的细胞核(染色体是一个环状的DNA 分子,没有核膜), 也没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蓝藻和某些细菌有光合作用,但不应因此就把它们放入植物界。

它们有光合作用只是说明生命在进化到原核生物阶段就有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真菌是是进化的产物,腐食营养,独立为真菌界。

5.三叶草-蝴蝶-蜻蜓-蛙-蛇-鹰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链,但其中没有分解者,试将分解者以适当的方式加到这个食物链中。

6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于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所有生物的细胞是由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分子所构建的。

细胞内代谢过程中每一个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所催化的,而酶是一种蛋白质。

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0 种氨基酸以肽键的方式连接而成。

动物机体构成

动物机体构成

动物机体构成动物机体构成对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包括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以及各种生理功能的协调和调控。

下面将从细胞、组织和器官系统三个方面来探讨动物机体构成的奥秘。

一、细胞是构成动物机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通过不同的形态和功能来适应各种环境。

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它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的完整性。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胶状物质,其中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它包含着遗传信息的DNA,通过转录和翻译来调控细胞的生命活动。

二、组织是由相同或相似细胞组成的功能单位。

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它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常见的动物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上皮组织主要覆盖在机体表面,起到保护和吸收的作用。

结缔组织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具有支持和连接的功能。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纤维组成,具有收缩和运动的功能。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元组成,具有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功能。

三、器官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成的功能系统。

不同的器官系统协调工作,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

常见的动物器官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呼吸系统主要由鼻腔、气管和肺组成,它们共同完成气体的交换和呼吸的功能。

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它们共同完成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和代谢产物的排除。

消化系统主要由口腔、食管、胃和肠组成,它们共同完成食物的摄取、消化和吸收。

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膀胱和尿道组成,它们共同完成废物的排泄和体液的平衡调节。

神经系统主要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它们共同完成信息的传递和调控。

动物机体构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动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每个细胞、组织和器官系统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们相互配合、相互调节,共同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

动物机体构成的奥秘正是在于它们的多样性和协调性。

普通生物学课后思考题 解答

普通生物学课后思考题 解答

绪论新陈代谢::同化作用: 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异化作用:将自身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异化作用。

应激性:生物感受体内或体外物理或化学变化并做出有利于保持其体内稳定,维持生命活动的应答,称为应激性。

适应性:生物和它具有的某些遗传性状使它具备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能力四、问答题1. 简述生物的同一性(生命的基本特征)6 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此外还具有以下一系列特殊基本特性;(1)有序性;(2)新陈代谢;(3)生长和发育;(4)反应;(5)运动;(6)适应性;(7)生殖;(8)进化。

2.请从低层到高层写出生命的结构层次。

亚原子颗粒原子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3.生命体同非生命体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1、特定的组构2、新陈代谢3、稳态和应激性4、生殖和遗传5、生长和发育6、进化和适应2、4.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生命科学?为什么非生物专业的学生也要学习生命科学?8、9 生物学和农学、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农学和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生物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处理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生物学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

时代在发展,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把生命科学的发展放在首位, 在这样一个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的大变革时代, 我国的高等教育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与时俱进, 就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第一章二、问答题1. 分类在外太空寻求生命的时候,最关注的就是有没有水的存在,为什么?请说明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水在生命活动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1)水是细胞的良好溶剂(2)水在生物体内可以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3)细胞内的代谢都在水中进行(4)细胞中的结合水是细胞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生物体内60%~70%都是水,故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21篇)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21篇)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21篇)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名词:1、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

如:Fe(铁)、Mn(门)、B(碰)、Zn(醒)、Cu(铜)、Mo(母),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2、大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如:C(探)、0(洋)、H(亲)、N(丹)、S(留)、P (人people)、Ca(盖)、Mg(美)K(家)巧记: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

3、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4、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差异性。

语句:1、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大约有200万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①C、H、O、N、P、S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的97%。

②有的参与生物体的组成。

③有的微量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名词:1、原生质: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

不包括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

如:一个植物细胞就不是一团原生质。

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3、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

4、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5、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之分。

a、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

动、植物细胞中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b、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植物细胞中有蔗糖、麦芽糖,动物细胞中有乳糖。

c、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

【课件】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课件】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 而来,并 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 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科学家是如何通过获得证据来说明 动植物体由细胞构成这一结论的?
通过对动植物体的解剖和显微观察获得证据, 通过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问题1:比利时的维萨里《人体构造》在什么水平上揭示了 人体结构。 问题2:法国的比夏认为器官是由什么结构组成?
1:器官 2:组织
(二)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显微观察资料的积累——认识细胞
问题1:1665年,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是由什么 构成的? 问题2:从资料一与资料二,分析出生物体的生命结构层次?
讨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也是一个系统吗? 如果是,它们是不是生命系统?如果不是,说明 你的理由。
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 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 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 动的。
无论从结构上还是功能上看,细胞都是属于最 基本的层次,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 运转,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以细胞为基 础。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 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 的生命活动。
动植物以
为基础的各种生理活动;

为基础的生长发育;

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叶的表皮细胞 叶的保护组织
叶(器官)
冷箭竹(个体)
心肌细胞 心肌(肌肉组织) 心脏(器官)
Ⅰ.创立了细胞学说
b.虎克

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高一生物必修1讲的是细胞方面的知识,全书一共有六个章节,大家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总结知识点,这样才能有效学习。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相关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白了这两个原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单个细胞的大动物了,因为那相当于一个大细胞,难以有效地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地球上的单细胞生物是很“聪明”的,它们一般不朝着巨大细胞的方向走,而是先聚合在一起,形成群体。比如团藻,就是由几千个到几万个衣藻类细胞连成的一个单层细胞的球形空腔。每个细胞仍然很小,但是团藻却可以大到一两个毫米。身体一大,就不容易被其它动物吃掉了,而且上万个细胞长出的鞭毛一起划动,运动起来也更有效率。团藻还进行了细胞分化,由一些细胞专管繁殖。这些进步就使团藻比单个细胞有优势了。
为什么最热的天是在“三伏”,而不是在夏至?
为什么知识和技能不能遗传?
蛋白质的“十九般兵器”
飞机为什么要“绕着”飞?
宇宙没有目的
分子之间怎样相互“认识”?
我们能请外星人吃饭吗?
祖宗何处寻
沉静下面的喧嚣
人能不能微缩?——具有深远影响的几何关系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细胞是那么小,一般在微米的范围内。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几何上的,另一个是物理上的。
几何上的原因就是,一个物体变大时,表面积是按线度的平方关系增加的,而体积(也就是重量)却按线度的立方关系增加(见我在这个专栏里的另一篇文章,《人能不能微缩?》)。体积越大,单位体积所拥有的表面积就越小。细碎的白砂糖在水里溶解得比较快,但是如果把这些白砂糖变成一块冰糖,在水中溶解就慢多了,因为糖的总表面积(也就是糖与水接触的面积)变小了。细胞也是一样。细胞的体积越大,单位体积拥有的表面积就越小。而细胞要维持生命,必须和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而这这种交换只能通过细胞表面来进行。细胞越大,相对的表面积越小,到一定程度就不能维持细胞的生理需要。只有细胞的尺度在微米级,相对的表面积才能满足物质交换的需要。
回复
朱钦士 said on 19-08-2012
是的。大的东西是由小的东西组成的。小的东西不完善,大的东西也不可能完美。
回复
留言
点击这里取消回复。
名字 (required)
邮箱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物理上的原因是分子在水里向一个方向移动的速度很慢。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放一勺糖到水里,如果不搅动,过了很长时间上层的水仍然没有什么甜味,尽管在水底部的糖已经完全溶化。细胞所需要的物质(比如氧气和葡萄糖),就算是它们的分子进入细胞了,这些分子移动的速度也很慢,因为它们要和细胞内的水分子及其它分子不断地碰撞。这就像一个人在街上走路,如果街上没有什么行人,你可以很快地从街的一头走到另一头。但是如果街上挤满了人,你走到另一头就要花很多时间。细胞里是充满了水溶液的,相当于挤满了人。如果细胞太大,这些分子从细胞表面走到细胞里需要它们的地方(比如细胞的“动力工厂”,一种叫“线粒体”的细胞器)就要花太长的时间,相当于工厂的原料和燃料供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就不能维持了。
网站
知识采蜜
朱钦士的个人专栏
访问统计最近文章为什么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为什么每个人都是特别的?——谈谈基因的“洗牌”
我们能不能通过“克隆”自己而达到“永生”?
自然规律对我们“好不好”?
为什么镜子里的自己左右相反,上下却相同?
如果人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总的表面积(也就是皮肤的总面积)只有两平方米左右。这样小的面积是不足以进行气体交换的(如果气体交是通过体表进行的话)。我们的肺脏由大量的肺泡组成,总面积有70平方米左右,接近半个网球场的大小,这才能满足人体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需要。同理,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是通过体表的皮肤来吸收的,而主要是通过小肠。小肠壁不仅形成了许多皱褶来增大面积,肠壁细胞上还长出大量的绒毛来进一步增进表面积,使得小肠吸收养料的总面积达到200平方米左右。肺泡和小肠都是和身体的外部相通的,所以人体是由这些通进身体里的,巨大的“内表面”来和外界交换物质。而这样大的“内表面”是单个细胞难以拥有的。
沿着这样的聚集——分化的途径,单细胞生物在一起就可以形成越来越复杂的结构。尽管生物体的总尺寸可以越来越大,但是每个细胞还是在微米水平。大的动物身体里面还发展出巨大的“内表面”(比如人的肺泡和小肠绒毛)来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并且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养料“送”到每个细胞面前,又把细胞产生的废物带走(植物细胞消耗的能量比动物少得多,所以用叶片来扩大表面积和用脉管系统来输送物质就可以满足各种细胞的需要)。不同类型的细胞分工合作,形成高度复杂的有机体,看来这是生物进化更有效的途径,也是地球上的绝大多数比较大的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的原因。
知识采蜜 Blog Archive 为什么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主页-
关于作者 为什么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作者: 朱钦士 | 分类: 未分类 | 发表于: 30-07-2012
地球上的生物看上去千差万别。从蚂蚁到青蛙,从蚯蚓到鳄鱼,从蝴蝶到斑马,从海藻到玫瑰,不仅大小悬殊,模样也大不相同。但是从分子水平看,它们又是高度一致的。除了一些病毒以外(如果认为病毒也是生物的话),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用脱氧核糖核酸(DNA)作为遗传物质;用同样的四种核苷酸来“编写”生命的“密码”;用同样的20种氨基酸来组成蛋白质;都用磷脂来构建生物膜。也就是说,所有这些生物身体构造的“基本零件”都是相同的(见我在这个专栏里面的另一篇文章,《我们能请外星人吃饭吗?》)。
到了16世纪中期,英国的物理学家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的薄片,发现里面密集地排列着许多小孔。他把这些小孔叫做“小室”(和后来英文的“细胞”是一个词)。尽管他看到的只是已经死亡的细胞的细胞壁,但是也开始发现植物组织是由很小的单位组成的。与虎克同时代的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制作了放大倍数更高的显微镜(现存的他制作的显微镜可以放大275倍)。用这些显微镜,他在取自池塘的水中观察到了各式各样的微生物。这使得人们大吃一惊,原来在这么小的尺度上还可以有独立的生命。列文虎克还观察到了动物的红血球和精子,这些都是实际观察到的来自动物身体的活细胞。
环境纵观 科学探险日历2012 八月一二三四五六日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您可以执行的操作登录
文章 RSS
评论 RSS

知识采蜜
朱钦士的个人专栏
2012 知识采蜜. All Rights Reserved. | Theme Provided by kepu
细胞学说认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命形式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而且所有的新细胞都从已有的细胞分裂而来。这个学说把对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放到了坚实的基础上,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其意义不亚于物质结构的原子分子理论。
细胞学说陈述的是事实,所以大家都能接受。但是如果我们问一句,为什么地球上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为什么没有看见不分成细胞的大型生物?答案就不是那么容易得出的了。
能不能把草履虫这样的原生动物进一步“放大”,进化成体型更大的生物体呢?也就是说,不走多细胞生物这条路呢?比如用伸出的突起和通向内部的管道系统来扩大表面积,在细胞内建一个专门的“搅拌机”来加速物质循环,等等。但是这些非细胞的大型结构在实际上建得成建不成还很难说。
就算这样的内部结构建得成,在地球上,这样的单细胞大生物却很少有生存的机会。因为地球上充满了多细胞生物,而多细胞生物是高度有效,竞争力很强的。走另外一条路的单细胞大生物在多细胞生物的竞争面前,会很快被淘汰,只有在多细胞生物难以达到的地方,巨大的单细胞生物才有可能发展出来。比如在深达1万多米的玛利亚纳海沟的底部,科学家们就发现了直径达10厘米的单细胞生物。它的表面长满了皱褶,说明这种生物也“懂得”用这种方式可以增大表面积。不过大的单细胞生物只能“躲”在深海这个事实也说明,走单细胞放大这条路不是很成功的。只有走多细胞分工合作这条路才能产生出高度复杂的生物,包括人类自己。
有趣的是,在特殊情况下,多细胞生物也可以产生出巨大的细胞来。比如没有受精的鸡蛋的蛋黄就是一个细胞,但是里面绝大部分是原先为胚胎发育准备的营养物质,基本上没有什么代谢活动。桔子瓣里面梭形的透明颗粒也是细胞;西瓜瓤里面的细胞也比较大,眼睛都可以看见。但是这些细胞都是准备让其它动物吃的,以便传播种子,长成以后也没有多少代谢活动。要成为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多细胞生物体活跃的一部分,每个细胞还得是“微米级”的。评论:
细胞之间的分化可以形成更为复杂的结构。比如水螅,它的身体是由两层细胞组成的一根空管,一端是“口”,周围长着几根“触手”,可以用来捕食。另一端是堵住的,下有“基盘”,可以附着在水草的枝叶上。里面的空腔可以用来消化食物,残渣也由“口”排出,所以“口”同时也是“肛门”。它既可以用出芽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也可以长出“精巢”和“卵巢”,进行有性繁殖。
(4)
水晶吊坠 said on 16-08-2012
博主的写作水平不错啊!
回复
朱钦士 said on 19-08-2012
谢谢。
回复-2012
好文,一下就明白了。。忽然想起当今社会特别是政府的一大问题,什么都追求大而全,却忽视小方面的建设,最终也只是昙花一现,不能持续
地球上的生物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点,就是除了病毒以外,它们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许多微生物只由一个细胞组成,叫单细胞生物。更多的生物由多个细胞组成,叫多细胞生物。比如人就是多细胞生物,身体由大约60万亿个不同类型的细胞所组成。
生物的身体可以很大。比如美洲红杉可以长到100多米高,在地面处的周长可以达到31米,要十几个人手牵手才围得过来。蓝鲸可以有33米长,180多吨重。但是细胞却很小,从细菌的几个微米到“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的细胞)的几十个微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的肉眼是看不见它们的。所以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都不知道细胞的存在。在许多人的眼中,跳蚤蚂蚁就是很小的生物了,难以想象在小得眼睛都看不见的尺度上还会有生命,那“胳膊腿”得多小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