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大纲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大纲(xinchuan)[修改版]
第一篇: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大纲(xinchuan)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传、影视方向)教学大纲【说明】一、教学目的任务外国文学是新闻传媒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以讲授西方古代至现当代文学发展史和分析鉴赏名家名为基本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系统地掌握外国文学发展史,并能够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外国文学史上的各类文学现象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和鉴赏水平。
二、教材选用依据本课程选用国家级重点教材——由朱维之等主编的《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本教材简洁、系统全面地总结了欧美文学的发展全貌,并对重点的作家作品进行了全面分析,有利于对处于东方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学生对欧美文学的主体接受;有利于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美学及文学理论知识对欧美文学现象进行具体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原则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的教学方式,由“预习提示、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评议总结,课后思考”五个环节构成,引导学生阅读原著。
四、教学总学时及学分72学时;4学分。
【本文】第一章欧洲古代文学教学目的: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发展概况及所涉及作品的基本内容,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掌握古希腊神话和悲剧的特征,深入分析《荷马史诗》的思想艺术价值。
内容要点:古希腊文学各发展时期的主要成就;古希腊神话的特征;《荷马1 史诗》的思想艺术价值;《俄狄浦斯王》及古希腊悲剧的特征。
古罗马文学的成就,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第一节古希腊文学概述一、古希腊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成就。
二、古希腊神话的内容、特点及对欧洲文学的深远影响。
第二节荷马史诗一、《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
二、《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与主要人物。
三、《荷马史诗》的思想与艺术成就。
第三节希腊戏剧一、悲剧与喜剧的起源;戏剧的繁荣与奴隶主民主制的关系。
二、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古希腊悲剧的贡献。
比较文学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专业)
《比较文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学时数:24大纲执笔人:一、课程定位和目标课程定位:本课程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程,属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二级学科理论教学课程之一。
其内容包括比较文学的理论、比较文学的性质意义、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比较文学的学派、比较文学主要的研究方法、比较文学研究在国外的发展史、比较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史、比较文学在新世纪的发展前景等有关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的知识。
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比较文学学科的性质、特点与发展历史,并懂得从宏观角度认识和把握文学在世界范围发展的共通规律,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化及文学关系的认识。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习开阔视野,具有一定的比较思维,最终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绪论(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比较文学的特质、研究对象以及可比性问题。
教学难点:比较文学的可比性问题。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了解比较文学历史概念、研究对象。
2、理解比较文学的性质、研究方法和“可比性”问题。
3、掌握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基本概念。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比较文学的历史概念;跨越性特质;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可比性问题;对象和方法;民族文学、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比较文学的定义。
(二)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举例说明各个学派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各个学派主要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对整个比较文学历史的影响。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了解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的大概历史。
2、理解各个学派产生发展的不同历史原因。
3、掌握各个学派主要的研究方法。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前比较文学时期重要的代表人物,代表性作品;法国学派的历史;影响研究的重要类型;美国学派的历史;平行研究;俄苏比较文学的历史;俄苏历史比较文艺学的特色;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中国学派的建立;阐发研究;比较文学的现状。
比较文学教学大纲
比较文学教学大纲比较文学教学大纲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与差异的学科。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比较文学的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比较文学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拓宽视野,增加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比较文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比较文学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文学作品背后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创作动机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比较文学教学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主题、风格、叙事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
2. 文学作品与历史背景的关系:通过对文学作品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比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动机和所传达的思想。
3. 文学作品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比较文学作品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对社会变革的反应和影响。
4. 跨文化比较: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增加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比较文学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1. 阅读与讨论:学生应该阅读并讨论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讲解,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理解和观点,拓宽视野。
2. 比较分析:学生应该学会通过比较分析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他们可以比较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主题、风格、叙事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
3. 研究项目: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通过独立研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四、教学评估比较文学教学的评估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课堂讨论和小组演示: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演示来展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比较文学》教学大纲
《比较文学》教学大纲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是比较文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三大学派及其理论主张和研究方法,比较文学的可比性,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对话。
绪论:知识点: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和研究领域,总体文学。
第一章影响研究:第一节流传学:知识点:流传学定义,渊源和发展;流传学的实证性特征,研究范围及类型;流传学研究的模式。
第二节渊源学:知识点:渊源学的定义和特征;渊源学和流传学的区别;渊源学研究方式。
第三节媒介学:知识点:媒介学的学科归属;媒介学的地位;媒介学应有的品格;媒介学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变异研究:第一节文学变异与文化过滤:知识点:文学变异研究的主要内容;文化过滤的定义与内含;文化过滤的理论基础;文化过滤的作用机制;文学误读。
第二节译介学:知识点:译介学的兴起;译介学的研究范畴;译介学的“文化转向”。
第三节形象学:知识点:形象学的定义及特点;形象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及前景。
第四节接受学:知识点:比较文学接受学的定义及其学科渊源;比较文学接受学与接受理论、影响研究;比较文学接受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五节文学的他国化研究:知识点:文学他国化的定义和特点;文学他国化的现实性和可能性;文学的他国化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文学他国化研究在学科理论建设上的意义。
第三章平行研究:第一节类型学:知识点: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类型学的基本研究范畴;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问题与前景。
第二节主题学:知识点:主题学的发展;主题学研究范畴;题材研究。
第三节文体学:知识点:比较文学文体学的定义与学科发展;文体的划分及缺类现象研究;文体的平行研究;文体的影响研究。
第四节跨学科研究:知识点:跨学科研究的历史回顾;跨学科研究的内涵;跨学科对话的途经;跨文明视野中的跨学科研究。
第四章总体文学研究:第一节从单元到多元的总体文学研究:总体文学的概念;西方中心的总体文学研究的局限;跨文明的总体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1
《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Comparative Literature)一、基本信息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2、课程学时:54 学时3、学分:3学分4、适用专业: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5、考核方式:考查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比较文学学科的发生、发展及其基本理论。
本课程帮助学生在全面了解比较文学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已有国别文学和文学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开拓视野,打通学科界限,以比较文学的视野和胸怀,来从事文学研究,并具有开放性和融通性思维,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讲授比较文学学科的发生、发展及其基本理论,要求学生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开阔视野,具有开放性思维,对已学中外文学和文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以比较文学的视野和胸怀,来从事高层次的文学研究。
在讲授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上,以比较文学研究实例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在文学研究中选题、选视角、选方法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比较文学方法和视野,进行具体的文学解读和研究。
四、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绪论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比较文学的定义、基本特征,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比较文学研究的学养准备,理解比较文学跨越性的基本特征,掌握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类型教学重点:比较文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类型。
教学难点: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世界文学”、“总体文学”、“比较文学”三个术语之间的区别。
教学内容:一、比较文学的定义二、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三、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类型四、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五、比较文学研究的学养准备六、教材、大纲、教学目的、学习要求七、参考书目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学科形成的背景,国外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理解学科形成的标志,苏联学派理论主张、研究特点,掌握法国学派、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和理论主张,中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和理论主张、研究特点。
《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讲比较文学的定义一、法国学派的定义二、美国学派的定义三、中国学者的定义第二讲比较文学的历史一、比较文学的欧洲阶段二、比较文学的美洲阶段三、比较文学的亚洲阶段第三讲比较文学的特点与方法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二、比较文学的三大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第一章文学的国际关系与相互影响第二讲流传学一、流传学(一)流传学的定义与特征(二)流传学理论的历史发展(三)流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四)文学流传的五种形态第二讲渊源学与媒介学一、渊源学(一)渊源学的定义与特征(二)渊源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三)渊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四)渊源学研究的四种对象(五)渊源学研究的三种类型二、媒介学(一)媒介学的定义、特征与历史发展(二)媒介的四种类型(三)文学媒介展开的三种方式(四)媒介学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第三讲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一、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翻译(一)早期比较文学研究视野中的翻译(二)东方比较文学的崛起与翻译地位的上升(三)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二、创造性叛逆与翻译(一)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二)创造性叛逆的类型(三)创造性叛逆与文学经典的形成三、文化意象的失落与变异(一)中外文学和文化中的文化意象(二)翻译与文化意象的失落、扭曲、变异(三)文化意象的跨民族传递四、翻译文学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新视角(一)文学的跨国传播及其身份认同(二)翻译文学概念及其国籍归属(三)文学翻译史与翻译文学史第四讲变异学(一)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基本原理(二)跨国变异研究(三)跨语际变异研究(四)跨文化变异研究(五)文学的他国化研究第三章文学的类型研究与比较诗学第一讲类型学与主题学一、类型学的类似与内涵(一)类型学定义与研究对象(二)文学现象类似的原因(三)文化同步发展中的文学二、文学主题与主题学(一)主题和主题学的联系与区别(二)主题学研究的分类(三)主题学研究的主题(四)主题学的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第二讲比较诗学一、诗学范畴的历史生成(一)诗学概念的古今差异(二)诗学概念的中西区分(三)理论跨界失效与比较研究需求二、比较诗学的学科建构(一)比较诗学的历史与现状(二)比较诗学的基本方法与研究类型(三)研究案例分析三、走向比较诗学的新疆域(一)文化语境变迁与问题意识转换(二)理论旅行与诗学变异(三)文论对话与互释:比较诗学的新空间第四章文学的跨学科研究第一节文学与艺术一、文学与音乐二、文学与绘画三、文学与戏剧及影视第二节文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一、文学与哲学二、文学与历史三、文学与社会学四、文学与心理学第三节文学与自然科学一、文学与科学的关系及其历史二、文学中的科学三、科技影响下的文学第五章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第一讲跨文明研究一、跨文明比较文学提出的现实意义(一)当代的“文明冲突”与“文明对话”(二)文明的“异质性”与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转机二、人类文明的多源和多元性(一)文明在世界不同区域的产生(二)文学在不同文明中的意义(三)多元文明观三、跨文明研究:比较文学的新拓展(一)跨国别与跨区域(二)“西方中心论”的局限和危机(三)跨文明比较文学: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交往和对话四、文学的跨文明比较方法(一)文明异质性与文学的差异性比较(二)文明对话与文学话语比较(三)文明的互补与异质文明文学的融合研究第二讲文学人类学的中国历程一、领域交叉:文学与人类学的相互走进二、“文学”之问:对汉词翻译的反思三、“人类学”追问:对西式学科的考察四、四个问题:文学人类学的内部构成五、类型开放:文学人类学在当代中国的探索和实践。
比较文学 课程教学大纲
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学作品和文学体裁之间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批评能力,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通过文学作品的比较和对比,加深对各种文化和文学形式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学概论1.1 文学的定义和分类1.2 文学作品的创作要素及其表现形式1.3 文学的功能和意义2. 比较文学的理论与方法2.1 跨文化比较文学的概念和意义2.2 比较文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工具2.3 跨文化比较文学的困难和挑战3. 主题比较研究3.1 选取主题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3.2 分析主题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表达形式和意义3.3 比较研究的深入和拓展4. 文学作品的比较4.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4.2 分析作品之间的共性和差异4.3 探讨作品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5. 文学批评的比较分析5.1 比较不同文学批评方法的理论基础5.2 选取文学作品进行批评比较5.3 分析不同批评方法对作品的解读和评价三、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1.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多元参与为特点的教学方法,包括讲座、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
通过阅读、分析和比较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 学时安排本课程共设45学时,根据不同内容和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和讨论。
建议每节课的时间为90分钟。
四、评估方式与考核要求1. 课堂参与和讨论(20%)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独到的见解,与他人展开良好的学术交流。
2. 作业和小组项目(30%)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和小组项目,包括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比较,以及对文学理论和方法的批评和评价。
3. 期中考试(25%)学生参加期中考试,测试对课程内容和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期末论文(25%)学生提交期末论文,篇幅不少于2000字,内容要求包括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和批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大纲
【说明】
1.外国文学是指我国传统文学以外的全部世界文学,它包括欧美文学(西方文学)和亚非文学(东方文学)两大部分。
本课程重点介绍和学习欧美文学部分。
2.本课程是中文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各个国家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以及不同时
期的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情况。
本课程的教学,意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外国
文学的鉴赏能力,进而培养和提高其对本学科的评论和研究的能力。
3. 本课程总课时数为54学时,平均周3课时
【本文】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欧美文学的本源、特质,以及古希腊罗马文学的概况。
内容要点:一、古希腊罗马文学概况。
二、希腊神话。
三、荷马史诗。
四、古希腊戏剧。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结合
教学手段:影视资料与书本相结合
授课时数:8课时。
作业与思考:如何理解古希腊文学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教学目的:一般性了解中古文学的总体特点
内容要点:一、中世纪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与基本特征。
二、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
三、但丁和他的《神曲》。
教学方法:以讲为主, 思辨结合。
教学手段:介绍故事,解读分析。
授课时数:3课时。
作业与思考:如何理解《神曲》主题的双两重性。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资产阶级的第一个思想文化体系人文主义,了解莎士比亚的伟大文学成就。
内容要点: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二、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和薄伽丘。
三、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和塞万提斯。
四、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和
莎士比亚。
教学方法:以讲为主, 思辨结合。
教学手段:影视资料与书本相结合,介绍故事,解读分析。
授课时数:5课时。
作业与思考:1、《堂吉诃德》的哪些特质使它成为世代流传的世界文学经典?
2、莎士比亚的高度。
第四章、17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教学目的:了解古典主义的概念和特点。
内容要点:一、17世纪欧洲文学概况。
二、清教徒文学和弥尔顿。
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和莫里哀。
教学方法:以讲为主,思辨结合。
教学手段:影视资料与书本相结合,介绍故事,解读分析。
授课时数:3课时。
作业与思考:达尔杜弗形象分析。
第五章、18世纪启蒙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和把握启蒙主义思想,了解歌德的创作和浮士德形象的深意。
内容要点:一、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
二、启蒙文学在英国的发展。
三、法国启蒙文学和卢梭。
四、德国启蒙文学和歌德。
教学方法:以讲为主, 思辨结合。
教学手段:影视资料与书本相结合,介绍故事,解读分析。
授课时数:3课时。
作业与思考:浮士德精神之我见。
第六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大致情况,了解雨果的伟大创作。
内容要点: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和拜伦。
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和雨果。
三、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和海涅。
四、俄国浪漫主义文学和普希金。
五、东欧浪漫主义文学和裴多菲。
六、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和惠特
曼。
教学方法:以讲为主,思辨结合。
教学手段:影视资料与书本相结合,介绍故事,解读分析。
授课时数:6课时。
作业与思考:1. 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2. 浮士德难题:灵与肉的矛盾、善与恶的辩证法、不断追求与追求无果的悲剧性。
第七章、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大致脉络,掌握巴尔扎克、狄更斯、列夫·托尔斯泰等诸多作家的重要创作。
内容要点: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二、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和司汤达、巴尔扎克。
三、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和狄更斯。
四、
北欧现实主义文学和易卜生。
五、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和托尔斯泰。
六、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和马克·吐温。
教学方法:以讲为主, 思辨结合。
教学手段:影视资料与书本相结合,介绍故事,解读分析。
授课时数:14课时。
作业与思考:1.巴尔扎克的艺术高度。
2、为什么《简·爱》在中国女性读者中保持了经久不的阅读热情?谈谈您的阅读感受3、由安娜
的悲剧探讨女性的生命存在方式
第八章、20世纪文学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20世纪俄苏文学的特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
学的区别
内容要点:
第一节、一、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和萧伯纳、劳伦斯。
三、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和罗曼·罗兰。
四、美国现实主
义文学和海明威。
第二节、一、20世纪俄苏文学的特点。
二、前苏联重要作家简介。
三、高尔基。
四、肖洛霍夫。
第三节、一、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二、后期象征主义和艾略特。
三、乔伊斯、福克纳等人的意识流。
四、卡夫卡和他的《变形记》。
第四节、一、现代与后现代。
二、存在主义文学和萨特。
三、《等待戈多》的荒诞。
四、黑色幽默和海勒。
五、魔幻中的现实与“垮掉”中的崛起。
教学方法:以讲为主, 思辨结合。
教学手段:影视资料与书本相结合,介绍故事,解读分析。
授课时数:12课时。
作业与思考:1. 《老人与海》的层面分析法例解。
2、20世纪俄苏文学的特点。
3、从《变形记》看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4、从《第二十二条军规》可以看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
文学在人生态度与艺术特征方面的不同
【参考书目】
一、作品
《希腊神话与传说》(选读)
荷马《伊利亚特》
荷马《奥德修纪》
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但丁《神曲》
彼得拉克《歌集》
薄伽丘《十日谈》
拉伯雷《巨人传》
法国故事集《列那狐的故事》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罗米欧与朱丽叶》
密尔顿《失乐园》
高乃伊《熙德》
拉辛《安德洛玛克》
莫里哀《伪君子》、《悭吝人》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格里佛游记》
狄德罗《拉摩的侄儿》
卢梭《忏悔录》、《爱弥尔》、《新爱洛绮丝》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席勒《阴谋与爱情)
《华兹华斯诗选》
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堂·璜》、《拜伦诗选》(选读)雪莱《雪莱诗选》(选读)
雨果《悲惨世界》、《九三年》、《巴黎圣母院》
司汤达《<红与黑》
巴尔扎克《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安徒生童话故事选》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波德莱尔《恶之花》
夏绿蒂·勃朗特《简·爱》
爱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狄更斯《双城记》、《大卫·科波非尔》
易卜生《玩偶之家》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普希金《叶普盖尼·奥涅金》
果戈理《钦差大臣》、《死魂灵》
屠格涅夫《父与子》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陀斯妥也夫斯基《罪与罚》
高尔基《母亲》、《底层》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海明威中短篇小说集
T·S·艾略特《荒原》
卡夫卡短篇小说集、《城堡》《变形记》
乔依斯《尤利西斯》
伍尔芙《墙上的斑点》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加谬《局外人》萨特《苍蝇》《间隔》
贝克特《等待戈多》
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二、教材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陶德臻主编世界文学名著选读(1册——5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杨周翰主编《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蒋承勇主编《世界文学史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铁夫《新编比较文学教程》
三、杂志
《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世纪文学》、《比较文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