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药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八单元 泻下药PPT课件
![第八单元 泻下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0fb47d195f312b3169a5bb.png)
细目四 峻下逐水药
甘遂
【功效应用】
⑴泻水遂饮——能通利小便为泻水遂饮要药。治疗胸腹 积水,疗效最强。善行经隧之水湿,泻下逐饮力峻。
⑵水肿散结——本品研末外敷有除热毒、消肿散结之效。 用于湿热肿毒。
【用法用量】0.5-1.5g,多入丸散,生品外用。醋制降 低毒性。
【使用注意】
①毒性大,非正壮邪实者不能用。
芒硝
【性味归经】苦、咸,大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应用】
⑴软坚泻下——本品苦寒可降泄火热,味咸软坚可通燥 结,故能泻热通便,软坚润燥,为治实热积滞,大便 秘结的要药。
⑵清热泻火——本品苦寒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用 治:痈肿疮疡(化水外用),口舌生疮(混砂为散, 冰硼散),咽肿止赤等证(豆腐上蒸化取液点眼)。
⑵消肿散结——本品能攻疮毒,通结滞,用于痈 肿疮毒及痰核。
【用法用量】1.5-3g,多作丸散剂,每次1g。 【使用注意】同甘遂。
芫花
【功效应用】 ⑴泻水逐饮——本品类似甘遂,芫花有峻下遂水
之功,但作用稍次。其花性轻扬,善泻上部胸 胁之水,且以治痰饮见长。用于:痰饮停聚胸 胁(咳喘、胁肋引痛)及水肿胀满等证。 ⑵杀虫——本品有杀虫疗癣之功,可以驱杀蛔虫, 治疗头癣。
⑶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
四、使用注意:
⑴里实兼有表证者应先解表后攻里,或者表里双解,以 免表邪内陷。
⑵里实而正虚者,应与补养药同用,以免攻邪伤正。
⑶攻下药和逐水药多有毒性,易伤正气,须严格掌握剂 量。不可久用,临床应用时当“中病则止”。对年老 体虚、脾胃虚弱者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经期当忌用。
细目一 攻下药
巴豆 【功效应用】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蚀疮。 用于:寒积便秘,腹满胀痛,以腹水膨胀。 【用法用量】制霜:其毒性和泻下力减小。 宜作丸散:0.1-0.3g。 【使用注意】性热大毒,力量峻猛,非寒积实证以及体
(精)《中药药理学》第七章 泻下药PPT课件
![(精)《中药药理学》第七章 泻下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b1738450e2524de4187e0b.png)
(4)利尿、改善肾功能
大黄酸、大 黄素、芦荟 大黄素po.
利尿 Na+,K+ ↑
抑制肾髓质Na+,K+-ATP酶
大黄
改善肾衰动物模 型的指标异常
氮质血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
疗效肯定
▸ 泻下---- 肠道氨基酸吸收减少 ▸ 血中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合成↑ ▸ 抑制体内蛋白质分解 --- BUN来源↓ ▸ 促进BUN、Crea随尿液的排泄 ▸ 抑制肾代偿性肥大、缓解高代谢状态
煎煮和炮制方法 久煎蒽苷水解 继发性便秘、鞣质“泻剂结肠”
临床上慢传输性便秘患者绝大多数有长期服用接 触性泻剂如大黄、酚酞、番泻叶等病史,开始时多为 小剂量偶而服用,逐渐演变为长期应用,到后期则是 靠大剂量泻剂维持排便,不服泻剂不排便,形成“泻 剂结肠”(肠黏膜、平滑肌和肠内神经病变)。
(2)保肝、利胆
大量研究表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 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导致。目前, 消化科医生已经可以通过内窥镜检查和呼气试验等诊 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抗生素的治疗方法已被证明能 够根治胃溃疡等疾病。马歇尔和沃伦的发现,革命性 地改变了世人对胃病的认识,大幅度提高了胃溃疡等 患者获得彻底治愈的机会,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作出 了贡献。也有人称幽门螺旋杆菌为幽门螺杆菌或幽门 螺旋菌。
免疫调节 显著提高感染模型动物的免疫功能。
(7)抗过氧化及抗自由基作用 大黄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
是一种抗氧化剂,能清除O2-和·OH,并能抑 制·OH诱导的小鼠肝脏匀浆上清液过氧化脂质
生 成。
生品>酒炙品>清炒品。
2. 其他药理作用 抗精神病、强心、解热、延缓衰老、减肥等。
综上所述,大黄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与其荡涤 肠胃,攻积导滞,清热凉血解毒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 是泻下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免疫调节以及清 除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等作用;通过降低血液黏度、 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作用而逐瘀通经。大黄功效 的物质基础是蒽醌类衍生物。大黄对急慢性肾功能衰 竭的作用、降血脂作用、抗肿瘤作用,则是大黄功效 的现代进展。
9-3泻下药 PPT课件
![9-3泻下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3e0d5d25c52cc58bd6be7d.png)
第三节 泻下药
第三节 泻下药
第三节 泻下药
甘遂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大肠、肺、肾经。 [功效应用] 1.峻下逐水,用于水肿,胸水,腹水。 2.消散痈肿,用于疮痈肿痛。
第三节 泻下药
第三节 泻下药
第三节 泻下药
牵牛子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大肠、肺、肾
经。 [功效应用] 1.峻下逐水消肿,用于水肿,腹水,胸水
咳喘等。 2.泻下攻积,用于便秘及胃肠积滞证。 3.驱蛔虫。
第三节 泻下药
第三节 泻下药
第三节 泻下药
第三节 泻下药
第三节 泻下药
第三节 泻下药
芒硝 [性味归经]咸、苦、寒。归大肠、胃经。 [功效应用] 1.软坚泻下,用于积滞便秘。 2.清热消肿,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三节 泻下药
第三节 泻下药
火麻仁 [性味归经]甘、平。归大肠、脾经。 [功效应用] 1.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常用中药
第三节 泻下药
第三节 泻下药
大黄 [性味归经]苦、寒。归大肠、脾、胃、心、肝经。 [功效应用] 1.泻下通便,攻下积滞,用于便秘及胃肠积滞证。 2.泻火解毒,用于脏腑火热上炎证及热毒疮痈。 3.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 4.活血化瘀,用于内外妇科瘀血证。 5.清利湿热,用于湿热黄疸,淋证。
泻下药 ppt课件
![泻下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939ac151e79b8969022638.png)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利尿、改善肾功能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抗感染作用 抗肿瘤 抗衰老作用
ppt课件
8
[现代应用]
1. 便秘及各种急腹症 2.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3. 急性感染性疾病 4. 各种出血性疾病
[不良反应]
鲜大黄;大鼠长期毒性实验----肝毒性
ppt课件
9
谢谢!
ppt课件
ppt课件
2
二、药物分类
润下药:泻下作用缓和,主要用于年老、体虚、胎 前产后由于血虚或津液不足所至肠燥便秘,润下药 主要有:火麻仁、郁李仁。常配养阴益血之品,滋 补肠燥,加强润下作用,补充津液不足。
攻下药:作用较强,用于大便燥结或热结肠胃所至 的里热实证。攻下药主要有:大黄、芒硝、番泻叶, 常配行气药。
(1)胃肠推进运动实验法: ①小肠推进运动实验法。本法利用炭末、墨汁或卡
红在小肠内的移运速度观察泻下药对小肠蠕动功能的影 响,是常用的筛选方法之一。
②大肠推进运动实验法。本法原理同上,主要观察 药物对大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③肠道对炭末排出时间和数量的影响。本法可以直 接观察泻下药作用出现的时间、粪便的性状和数量,以 便分析泻下效果,这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筛选方法,也称 直接观察法。
ppt课件
23
• 作用机理
小肠吸收
结合型蒽苷
肝脏
未经小肠吸收
大肠
大肠
苷元
细菌酶
苷元
刺激肠黏膜及肠壁肌层内神经丛
肠蠕动↑
致泻ppt课件
24
蒽酮的胆碱样作用:M-R兴奋 → 肠蠕动↑
抑制肠平滑肌上 Na+,K+-ATP酶
肠腔内Na+ ↑
肠腔内渗透压↑
肠容积↑
ppt课件
8
[现代应用]
1. 便秘及各种急腹症 2.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3. 急性感染性疾病 4. 各种出血性疾病
[不良反应]
鲜大黄;大鼠长期毒性实验----肝毒性
ppt课件
9
谢谢!
ppt课件
ppt课件
2
二、药物分类
润下药:泻下作用缓和,主要用于年老、体虚、胎 前产后由于血虚或津液不足所至肠燥便秘,润下药 主要有:火麻仁、郁李仁。常配养阴益血之品,滋 补肠燥,加强润下作用,补充津液不足。
攻下药:作用较强,用于大便燥结或热结肠胃所至 的里热实证。攻下药主要有:大黄、芒硝、番泻叶, 常配行气药。
(1)胃肠推进运动实验法: ①小肠推进运动实验法。本法利用炭末、墨汁或卡
红在小肠内的移运速度观察泻下药对小肠蠕动功能的影 响,是常用的筛选方法之一。
②大肠推进运动实验法。本法原理同上,主要观察 药物对大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③肠道对炭末排出时间和数量的影响。本法可以直 接观察泻下药作用出现的时间、粪便的性状和数量,以 便分析泻下效果,这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筛选方法,也称 直接观察法。
ppt课件
23
• 作用机理
小肠吸收
结合型蒽苷
肝脏
未经小肠吸收
大肠
大肠
苷元
细菌酶
苷元
刺激肠黏膜及肠壁肌层内神经丛
肠蠕动↑
致泻ppt课件
24
蒽酮的胆碱样作用:M-R兴奋 → 肠蠕动↑
抑制肠平滑肌上 Na+,K+-ATP酶
肠腔内Na+ ↑
肠腔内渗透压↑
肠容积↑
(医学课件)泻下药
![(医学课件)泻下药](https://img.taocdn.com/s3/m/1e58eed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f.png)
02
泻下药的应用
泻下药的使用方法
1 2
口服给药
口服是泻下药最常用的给药方式,一般按照医 生或药剂师的建议服用。
直肠给药
对于不能口服或口服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 直肠给药,如灌肠或栓剂。
3
外用给药
部分泻下药也可以通过皮肤外用给药,如敷贴 、软膏等。
泻下药的治疗范围
便秘
01
泻下药主要用于治疗便秘,可以帮助患者排出大便,缓解肠道
02
合成法
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泻下药的有效成分或其类似物。
03
混合法
将提取物和合成药物混合制备成泻下药。
泻下药的质量控制
含量测定
对泻下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 以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
稳定性试验
对泻下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稳定性的测 定,以确定药品的有效期。
安全性评价
对泻下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以确保药 品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
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泻下药的适 应症、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
04
泻下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泻下药的安全性评价
1 2
药物成分安全
泻下药应由安全的成分组成,无毒或低毒,减 少对人体的损害。
适用人群
泻下药适用于年龄范围广,不同性别和生理状 态的人群,无明显禁忌。
3
药物相互作用
泻下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应避免相互作 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
泻下药的有效性评估
症状缓解时间
01
评估泻下药缓解便秘或其他肠胃不适症状所需的时间,以判断
药物的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
02
制定明确的疗效判定标准,如大便性状改善、排便次数增加等
中药学课件第三章泻下药
![中药学课件第三章泻下药](https://img.taocdn.com/s3/m/2790a8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5.png)
中药学课件第三章泻下药
contents
目录
• 泻下药概述 • 泻下药的种类及特点 • 泻下药的配伍与应用 • 泻下药的现代研究 • 泻下药的常见误区与正解 • 泻下药的正确选用与使用方法
01 泻下药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泻下药是指能够引起腹泻或滑利 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主要用 于治疗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 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
忌与补益药同用
孕妇及月经期女性体质特殊,对泻 下药应慎用或禁用,以免损伤胎气 或导致月经过多等不良反应。
孕妇及月经期慎用
在使用泻下药期间,应注意饮食禁 忌。如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 性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 药效发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 应用泻下药应根据病情、药性,在有效剂量范围内,确定适宜的用量及疗程,不可过剂,以防耗伤正气,甚至 发生“脱证”或休克等。
• 润下药多含油脂,能润肠通便,使缓下而不伤正气,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 燥便秘。但火麻仁食入量大,可引起中毒。
• 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能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潴留的水液从大便排出,部分药物兼有利尿作用,使体内潴留 的水液从小便排出,适用于水肿、膨胀、痰饮积聚等证。但本类药物多有毒性,易伤正气,故体虚者当慎用, 且不宜久服,使用时常配伍补益药以保护正气,并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免过量而发生中毒或伤 正。孕妇忌用。
服药时间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性质,合理安 排服药时间。如攻下药宜清晨空腹 服用,以便借肠胃空虚之际,药物 迅速入肠发挥作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注意观察反应
使用泻下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 反应。如出现腹痛、腹泻过度等不 良反应,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contents
目录
• 泻下药概述 • 泻下药的种类及特点 • 泻下药的配伍与应用 • 泻下药的现代研究 • 泻下药的常见误区与正解 • 泻下药的正确选用与使用方法
01 泻下药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泻下药是指能够引起腹泻或滑利 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主要用 于治疗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 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
忌与补益药同用
孕妇及月经期女性体质特殊,对泻 下药应慎用或禁用,以免损伤胎气 或导致月经过多等不良反应。
孕妇及月经期慎用
在使用泻下药期间,应注意饮食禁 忌。如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 性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 药效发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 应用泻下药应根据病情、药性,在有效剂量范围内,确定适宜的用量及疗程,不可过剂,以防耗伤正气,甚至 发生“脱证”或休克等。
• 润下药多含油脂,能润肠通便,使缓下而不伤正气,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 燥便秘。但火麻仁食入量大,可引起中毒。
• 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能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潴留的水液从大便排出,部分药物兼有利尿作用,使体内潴留 的水液从小便排出,适用于水肿、膨胀、痰饮积聚等证。但本类药物多有毒性,易伤正气,故体虚者当慎用, 且不宜久服,使用时常配伍补益药以保护正气,并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免过量而发生中毒或伤 正。孕妇忌用。
服药时间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性质,合理安 排服药时间。如攻下药宜清晨空腹 服用,以便借肠胃空虚之际,药物 迅速入肠发挥作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注意观察反应
使用泻下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 反应。如出现腹痛、腹泻过度等不 良反应,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泻下
作用机制
由于芒硝主要成分是硫酸钠,口服后 硫酸钠水解产生大量硫酸根离子,不易被 肠壁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阻止肠腔 内水分吸收,致肠容积扩大,肠腔扩张, 刺激肠壁引起肠蠕动增加而致泻。
芒硝
[药理作用]
2、其他药理作用
利胆:口服小剂量,可刺激小肠壶腹部,反射性地引 起胆囊收缩,胆道括约肌松弛,故促进胆汁排出。
别名:巴菽、刚子、江子
巴
巴豆霜
豆
巴 豆
巴豆
主产于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秋 季果实成熟,果皮尚未开裂时采摘,晒干 取出种子。以饱满、种仁色黄白者为佳。 用仁或制霜用。
[功效]
巴豆
[主治]
峻下冷积 寒积便秘急症
功 逐水退肿 效 祛痰利咽
腹水膨胀 寒实结胸及喉痹痰阻
蚀疮
痈肿成脓未溃及疥癣恶疮
歌括:巴豆开闭,专治冷积,逐水祛痰,腹水喉痹。
– 用于疮痈肿痛。外用能消肿散结。治疮痈肿
毒,可用甘遂末水调外敷。
甘遂
[用法用量]
有效成分不溶于水,故 不入汤剂,宜入丸散服 ,每次0.5~1g,醋制以
减低毒性。 外用适量,生用。
甘遂
[使用注意]
① 体虚及孕妇忌用。 ② 反甘草。
巴豆
为大戟科植物巴豆
Croton tiglium L. 的成熟种子。
[成分]
结合型:蒽苷、双蒽酮苷、 包括蕃泻苷A、B、C、D、E
蒽醌衍生物 大黄酸
游离型:苷元 大黄素 芦荟大黄素
大黄鞣质 鞣质 没食子酸
儿茶精(d-儿茶素)
大黄药理作用 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泻下作用 保肝、利胆 抗急性胰腺炎
胃黏膜保护 利尿改善肾功能 对血液系统作用 抗氧化抗自由基
抗病原体 抗炎、抗肿瘤
泻下
实验研究
① 生大黄:对整个结肠电活动匀有明显兴奋作用, 活动频率↑、幅度↑, 对小肠几乎无影响。
② 在小肠-大肠交界处结扎,将蒽苷注入小肠,药物 仍在大肠发挥作用,是大肠蠕动(小肠吸收后又作用 于大肠)。
泻下
作用机制
大黄(结合型蒽苷)
大部分 大肠细菌酶
直接刺激神经从,促进胃肠运动
苷兴元奋肠平滑肌M受体 蠕动↑ 抑制肠细胞膜Na-K-ATP酶 钠、水吸收↓
2.特点:① 性味多苦寒,主归大肠、肺、胃经,均有 毒。② 泻下作用峻猛,能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滞 留的水液随大便排出,部分药物兼有利尿作用。
3.应用:适用于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等正气未衰者。 4.注意:
① 药力峻猛,易伤正气,当“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② 体虚者慎用,孕妇忌用。
③ 注意本节药物的炮制、剂量、用法及禁忌等。
泻下药共同的药理作用
1.泻下作用
泻下药及其复方均能使肠蠕动增 加,具有不同程度的泻下作用,根 据作用特点可分为刺激性泻药、容 积性泻药及润滑性泻药。
分类及成分
(1)刺激性泻药 结合型蒽苷(大黄、番泻叶、芦荟)、 牵牛子苷(牵牛子)、巴豆油(巴豆)、芫花酯(芫 花)
(2)容积性泻药 硫酸钠(芒硝) (3)润滑性泻药 脂肪油(火麻仁、郁李仁)
泻下药共同的药理作用
利尿作用
某些泻下药具有较强的利尿作用。 以峻下逐水药为主,尿量↑;大黄
泻下药共同的药理作用
抗病原体
某些泻下药及其有效成分,对多种致病 菌、真菌、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大黄、芦荟 --- 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虫 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
◆ 商陆、芫花、番泻叶、巴豆--G+球菌、G-杆菌、真菌
巴豆
[用法用量]
①入丸散服,每次0.1~0.3g。 ②大多数制成巴豆霜用,以减 低毒性。
巴豆
[使用注意]
①孕妇及体弱者忌用。 ②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③服巴豆时不宜食热粥、饮开 水、酒等热物,以免加剧泻下。
泻下药
[分类]
根据其药性和功效不同可分为:
1、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常配养阴益血药合用; 2、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常配行气药用; 3、峻下逐水药:甘遂、大戟、商陆、巴豆、牵牛子、
芫花
泻下药的药理作用 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1.泻下作用
2.利尿作用
3.抗病原体
4.抗炎作用
5.抗肿瘤作用
应用:适用于年老津枯、久病、产后血虚、热
病伤阴或失血等所致的肠燥便秘等。
润下药
功能
主治
润滑大肠
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 及失血等所致的肠燥津枯便秘
配伍应用:
热盛津伤而便秘者 血虚者 兼气滞者
清热养阴药 补血药 行气药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1.概念:峻下逐水—指以作用峻烈的泻下药攻逐水饮, 用治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等病证的方法。
泻 下
•
小部分 肝脏代谢
大黄(结合型蒽苷)
注意
① 结合型蒽苷
加热(炮制) 久煎(>10 min)
小肠
苷元
分解
泻下
②鞣质有止泻作用 停药后便秘 ③不能长期用,可引起肠道神经病变
小结:
泻下作用 利胆作用 荡涤肠胃、攻积导滞 促进胰液分泌 大黄 止血 抗菌、抗病毒 泻火凉血 降低高氮质血症 调整免疫功能 活血化瘀 逐瘀通经 改善微循环
常用药物
大黄
芒硝
番泻叶
芦荟
大黄
药用来源:
北大黄,主产于青 海、甘肃等地
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
南大黄,主产于四川
干燥根及根茎
生用,或酒炒,酒蒸,炒炭用
别名:川军、锦纹、将军
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 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将军
[功效]
大黄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大黄
歌括:甘遂有毒,痰水皆逐,水臌癫痫,虚者莫服。
甘遂
[药理作用]
本品能引起剧烈腹泻,并有镇痛、抗 早孕等作用。
甘遂
[现代应用]
– 用于全身水肿或胸水、腹水等胀满实证 。本品能引起剧烈水样腹泻,使停留于体内
的水饮从大肠排除。可单用或与牵牛子同用, 如“二气汤”;或与大戟、芫花为末,枣汤送服 ,如“十枣汤”。
泻下药课件
第一节 概述
一. 含义
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
泻下通便 消除积滞 通腑泻热 祛除水饮
药物分类
里实证候
肠胃实热内结 阴亏津枯 水饮内停
多种急 腹症
体弱、术 后及产后
便秘
胸腹部 积水
常见疾病
1、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胆道感染、急 性囊性尾炎、急性肠梗阻 2、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性肝炎、 暴发性痢疾 3、内科疾病:肝硬化腹水、渗出性胸膜炎、 老人、幼儿及产后便秘等。
[现代应用]
大黄
便秘、急腹症状、肾功能衰竭、 急性感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
[不良反应]
大黄
生大黄服用过量有胃肠道反应、头昏,长 期使用有肝毒性。
芒硝
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芒硝的精 制结晶,又称玄明粉、元明粉
芒硝
[功效]
泻下
功 效
软坚
[主治]
实热积滞,大便燥结
清热
咽痛、口疮、目赤、痈疮肿痛
入散剂,吹喉 或涂患处
利尿:4.3%无菌硫酸钠静脉注射,有利尿作用。 抗肿瘤:可酸化肠内环境,减少脱氧胆酸含量,抑制
肠上皮细胞DNA合成,降低对致癌物地敏感性。 抗炎作用:10%~25%硫酸钠外敷可加快淋巴循环,
增加网状内皮细胞地吞噬功能,而具有抗炎作用。
芒硝
[现代应用]
便秘、急性乳腺炎、肛肠病、泌尿科病。
芒硝
[不良反应]
玄明粉,润燥软坚,性寒降火,泻积通便。
[成分]
芒硝
硫酸钠(Na2SO4 · 10H2O),约占96%~ 98%,尚含少量硫酸镁、硫酸钙和氯化钠等。
芒硝药理作用 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泻下作用
其他药理作用
芒硝
[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⑴泻下 有效成份:硫酸钠--硫酸根离子 作用特点:容积性泻下
免疫调节
大黄
[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泻下
本草经称:大黄能“涤荡胃肠,推陈出新、通利水 谷”等。常用于大便燥结,热结便泌,功效确实,一 般在服药后6-10小时排出稀便。
泻下
大黄
致泻主要成分:结合型 蒽甙,其中番泻苷A
(sennoside A)作用最强, 苷元作用较弱。
部位:主要在大肠,能 提高中段和远段结肠的 张力,便其运动加强。
甘遂
为大戟科植物甘遂
Euphorbia kansui T.N.Liou et T.P.Wang的块根。
甘遂
主产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秋春二季 采挖。撞去外皮,晒干。以块根肥大、色 白、粉性足者为佳。生用或醋制用。
[功效]
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
甘遂
[主治]
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等证 风痰癫痫
疮痈肿毒(研末水调外敷)
泻下药共同的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
某些泻下药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 大黄、商陆:作用明显
抑制炎性细胞因子; 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
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 统,可的松
泻下药共同的药理作用
抗肿瘤
◆ 大黄、芦荟、商陆、芫花、大戟均具有 抗肿瘤作用。 ◆ 抑制肿瘤细胞蛋白质合成
第一节 攻下药
凡泻下作用较强,能攻下通便,荡涤 积滞,以治疗便秘及胃肠积滞证为主的药 物,称为攻下药。
本类药物通便作用较强,适用于各种便秘 及湿热积、食积、虫积等多种胃肠积滞证。
本类药物兼有清热泻火作用,适用于 温热病,高热神昏,谵语发狂;火热上 炎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牙龈 肿痛,及吐血、衄血、咯血等血热妄行 之上部出血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