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烦恼调查报告
新生调查报告
新生调查报告新生调查报告随着新学年的开始,学校迎来了一批新生。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生们的需求和期望,学校决定进行一次新生调查。
本文将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新生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学习压力和适应困难调查显示,新生们普遍感到学习压力较大,并且在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上遇到了一些困难。
这主要归因于高中和大学之间的差异,以及新生们对未知事物的不确定感。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新生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首先,开设适应大学学习的课程,帮助新生们了解大学的学习方式和要求。
其次,提供学习指导和辅导资源,帮助新生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长学姐与新生们进行交流,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建议。
二、社交困难和寂寞感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新生们在校园社交方面遇到了困难,感到寂寞和孤独。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离开了熟悉的社交圈子,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
为了帮助新生们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交活动。
例如,组织迎新晚会、社团招新、运动比赛等,为新生提供一个结识新朋友的机会。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一个新生互助平台,让新生们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困难,从而减轻寂寞感。
三、学业规划和未来发展调查发现,新生们对自己的学业规划和未来发展缺乏清晰的认识。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刚刚进入大学,对各种专业和职业的了解较少。
为了帮助新生们更好地进行学业规划和未来发展,学校可以开设一系列的职业规划课程和讲座。
通过这些课程,新生们可以了解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前景,从而更好地选择自己的专业。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校友回校分享他们的职业经验,为新生们提供实际的指导和建议。
四、心理压力和情绪管理调查显示,新生们普遍面临心理压力和情绪管理的困扰。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面临着学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同时还要适应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
建立一个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为新生们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10篇)
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10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调查报告篇1一、前言大学四年,我们学生的主阵地是大学校园,但以后的人生舞台则是千变万化的大千社会。
也许你真的很努力,但通往成功的道路,一直是在施工中;你或许拿到成功的钥匙,但别人或许把成功的锁给换了。
不管怎么样,每天的生活都是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压力,在这个匆忙的社会,压力从来都很勤奋,一直压着跑,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应对压力的方法。
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可能会经历理想主义的大一、浪漫主义的大二、超现实主义的大四。
经历各种苦于甜,见证自我的成长。
无论哪个阶段对于自身的成长而言,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同事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如大学生活的适应、专业知识的学习、交友恋爱、就业等。
但由于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故本研究小组专门针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
二、调查的目的、对象、方式、时间、内容1、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学习压力情况及处理压力的情况2、调查对象:中国计量学院本部校区学生(不包括研究生)3、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文献调查的方式。
问卷调查采取随机问卷与网上调查问卷结合的方式,在中国计量学院本部校区随机挑选教室和寝室让学生当场填写问卷并当场回收问卷。
纸质问卷共发出140份,有效回收116份,回收率达82.9%,网上问卷实际填写57份,有效问卷57份回收率为100%。
本次调研共计回收173份问卷。
4、调查时间:20xx年3月—5月5、调查内容:主要调查大学生产生压力的原因,学习的态度及对学习压力的处理方式,问卷共向学生提出13个问题。
大一调查问卷报告参考5篇
大一调查问卷报告参考推荐文章•大学生调查报告热度:•教育调查报告热度:•社会调查报告热度:•社会调查的报告热度:•旅游市场现状调查报告热度:大一调查问卷报告参考5篇问卷调查实际上是一种发掘事实现况的优秀研究方式,最大的目的是搜集、累积某一目标族群的各项科学教育属性的基本资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一调查问卷报告,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大一调查问卷报告参考(篇1)工作乃是生存之道,对工作及工资有个良好的考虑能帮助尚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有个客观地自我认识与反思。
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自身发展的期望与预计,本小组特地展开了以“大学生对于第一份工作和工资的期望”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主要以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针对大一至大四学生乃至研究生展开调查,在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应用学院等多个高校进行,对象多样且极具代表性。
针对这一主题展开了多个相关问题以充分研究大学生对待该主题的看法,全面而深入地掌握最原始最真实的信息。
不仅从年级分析也从性别等多方面因素考量不同人对同样问题的看法。
调查过程中,共发放104份问卷,收回100份有效问卷,具有较好的说服力。
通过对各个问题严格的统计和计算,整理出了相关数据。
下面就每一个结果展开分析与讨论,并就某些突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的观点与见解。
一、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考虑的因素数据显示有35%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第一份工作,有22%的人会选择与专业对口的工作,20%会考虑工资待遇和16%的是工作环境,7%的是其他因素。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兴趣爱好占的比重最大,说明大多数人还是希望找打自己喜欢的工作作为人生的职场起点。
但是其他各方面都很均匀,差异不大。
其中大二学生比较注重兴趣爱好这方面的因素,占了百分之七十二。
不过,在问到会不会因为优越的工资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时,有36%的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在经济和爱好这两者之间,有一部分人会坚持高薪就职。
试析大一新生常见心理困惑调查及对策
试析大一新生常见心理困惑调查及对策1 大一新生常見的心理困惑1.1 期望值过高引起的失落空虚心理有一部分学生在高考时把进入一流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非“清华、北大”不上,当填报志愿时不得不因为成绩填报一般本科院校;还有部分学生因为家长原因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当他们置身于新的、陌生的环境之中,独自承担起自己的学习、生活重任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体验和感受,有一部分同学会发现,大学与自己想象中的会有差距,不满足所学专业。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主观与客观的碰撞,使他们处于两难境地,无法调整好心态,从而陷入彷徨、困惑之中。
还有一些同学高中的时候一直担任班干部,但是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刚开始彼此都不了解,竞选班委干部、学生会等一些面试时落选了,或者职位不中意,就产生了失落的心理,导致心理失衡。
1.2 学习目标的缺失、方式的转变导致的焦虑、迷惘心理一般来说,小学的时候目标是上中学,中学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
由于有明确的目标,再苦再累也能忍受。
进入大学后,既定目标已经实现,尚未明确新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发现与自己憧憬的生活有距离,无收获感,导致心理苦闷、压抑。
同时也存在不适应大学学习方式的问题:大学课堂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为主,重点在于传授学习的方法,大量学习时间由学生自主支配。
对于刚迈入大一的新生来说,感觉失去了学习的拐杖:课堂上不知如何记笔记,考试前不知如何复习,自己感觉碌碌无为、内心充满挫折感;试图改变现状,但因为学习阻力、周围环境等又回到原来状态,内心更加痛苦,逐步失去了学习兴趣。
1.3 环境改变引起的人际交往问题大一新生离开父母,来到异地独自求学,在人际关系方面容易产生困惑。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的是一些口音不同、性格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的新同学,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学习如何与人相处。
大一新生在人际交往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语言问题。
由于大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地区,语言不同,表达能力不同,有时候会因为表达不适而无意伤害了对方。
大学新生心理调查
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和主旋律。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而高校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的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正处于青年中期。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
1.新生心理状况及原因分析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比较大。
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关系敏感、躯体化、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因子等方面。
能否顺利渡过适应期,对大学新生的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若有些问题处理不当或认知错误,就会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
新生心理不适应或出现心理问题,究其原因,有原有生活、学习环境和个人心理素质原因,还有进入大学校园后的不适应引起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新生的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二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导致学生心理失衡。
如学生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
有的学生填报志愿时受到老师、家长的左右,所上大学并非自己所愿;三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教学模式与自己以往的生活环境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四是人际关系不适应是大学新生比较普遍的问题。
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需要建立新的交际圈,由于他们各自的生活习惯、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在人际交住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
有的同学为了避免不愉快,经常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害怕与他人交往的矛盾之中。
还有的是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同学中不被了解而被排斥,其中一部分不愿意主动接触别人,使很多大学新生产生了压抑、孤寂和烦闷的抑郁心理;五是大学新生呈现出失去奋斗目标的迷茫心理。
大一新生不适心理的调查研究及对策
新性 ,和高中的学 习有 比较大 的区别 。很 多大学生 已经适应 高 中的填鸭 式教学 , 人大学 后 ,不 了解 大学的学 习方式 和 进 方法 ,面对 大学的教学 方式 。感 觉老师讲 的很多书本上都 没 有 ,听课抓 不住重点 ,笔记也 记不全 。同时 ,缺少 自己动 手 脑海 中就构 建了一个理想 中的校 园的概念 。但同学们考人 大 搜索查找资料 的能力 ,仍 然沿用 高 中的学 习方式 ,老师讲 到 学后 ,看到 现实 中的校 园 ,与 自己脑海 中的校园差别很 大 , 哪 ,自己就学 到哪 。而 大学所 培养的是一 种 自己动手思考 的 没有脑海 中的那 么美 ,那 么大 ,也 没有那 么气派的 图书馆 , 能力 ,同时 ,课程表也 有很多 实践课 。很 多同学和高 中比起 也不是高 中老师 说 的是一 个环境 幽雅 ,充满 浪漫情调 的伊甸 来 ,感 觉 到很 不适 应 ,久 而久 之 就产 生 了学 习焦虑直 至厌 学。 园 ,于是 , 免会 产生失 落感 ,高涨的情绪一落千丈 。 难 32对宿舍住宿条件的不满 -. 4不适 心理 相应 解决 方法 . 很 多高 中时 候住 在家 里 的 同学 ,来 到大 学 ,第一 次人 住学生宿舍 ,看 到学校住 宿的实 际条件 ,没有 空调 ,没有 电 视 ,没有洗 衣机 等 ,与 自己家里 或 自己脑海 中 的宿舍 有差 异 ,难免产生不满情绪 。 33 由时间过多 .泊 很多 同学进人 大学后 ,由于大 一课程安排 的 比较松 ,业 余 时间 比较多 ,从 紧张的高 中时候进 入到这 么多 自由时 间的 大学 ,面对这么 多的时间 ,很 多 同学 显示 出了茫 然 。不知所 41 . 对大一新生进行入学教育 大学 入 学教 育是 完 成从 中学 生 到大 学生 角 色转换 的一 个重 要环节 ,对大一新生 来说是 一个必不 可少的阶段 。入学 教育开展的成 功与否对 大学生整 个大学 阶段 的发展起一个至 关重要 的作用 ,所 以要制 定详细 周到切实 可行的教学 日程 。 入学 教育的 内容 不仅包括 形势政 策教育 、学 校学院的发展概 况 、专业的培养规 划 ,还 包括学 生的管理手册及 其它评优评 先办法 。同时 ,要 根据专业 及教 育内容的需要来邀 请一些专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范文心理测试结果新生心理问题存在合理常见心理症状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神经衰弱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反应过度兴奋或迟缓状态。
主要表现:精神不足和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头脑昏沉,睡眠不好。
抑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
常会表现出情绪上的改变,忧郁、易哭泣;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感觉前途无望;自责,没有自信。
也会伴有焦虑不安、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
焦虑是每个新生都会体验到的,这是对入学事件的本能反应,只有部分同学持续时间较长,形成一种心理症状。
主要表现为莫名的恐惧、惶惶不可终日、时时处于紧张应付状态、感觉危机就在眼前等。
引发以上这些心理症状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在刚刚完成从中学到大学转变时的不适应。
新生在应付以前未遇见的事情时持久地处于紧张状态,使神经系统超载;专业志向、经济条件、地域等自身条件上的不如意和挫折总是萦绕在头脑中,增加了思维负荷;个人个性特质,如敏感、多疑、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心、任性、急躁、好强等在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中得到释放,如果学生自我调整能力不强的话,就容易出现心理症状。
缓解的对策三级防护网XX市东加西人才咨询研究所所长张静琏介绍说,由于目前各高校具体情况不一,市教委暂时还未能设置统一的教材、课程来辅导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不过各高校都设有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
而且高校内也开设了心理辅导方面的选修课,向学生们讲解心理问题的症状(如出现消极心态、失眠、人变得消瘦等)该如何克服、如何寻求帮助等等。
张静琏认为,高校学生的心理辅导应通过三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也是最主要的阶段,就是要学生提高自我意识,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调节自己,从自我的角度来摆脱心理症状;第二阶段,如果自己无法摆脱,可以找好友倾诉,或者进行相关的心理咨询,宣泄后可以缓解心理的压力;第三阶段,就是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药物治疗。
在校大学生精神压力难题的调研报告范文
在校大学生精神压力难题的调研报告范文在校大学生承担的精神压力是非常大的,下边我为大伙儿用心收集了有关在校大学生精神压力难题的调研报告范文,期待本文对大伙儿有一定的协助!一、序言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发展趋势,社会发展市场竞争日益猛烈,而做为青年一代,也是遭遇了愈来愈多的工作压力,家中、学生就业、与人相处等各层面的要素,让在校大学生好像喘不过气。
假如疏忽大意,在校大学生身心健康会导致一定得危害,其不良影响起伏不定,小即造成抑郁症、自闭症、暴力行为,愈大引起自尽,近些年经常发生的高等院校学生自杀状况则证实了这一点。
为进一步掌握在校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协助其能够更好地解决和解决精神压力难题,特开展了本次调查问卷。
二、调研時间、方式、目标1. 调研時间2. 调查法在网络上开展电子器件调查问卷,共派发100份问卷调查,合理问卷调查100份3.调研內容对于不一样性別、不一样地域的在校大学生从压力的大小水平、工作压力关键来源于层面开展调研4.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对于在校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主要是对于专科和本科在校大学生三、调查报告剖析伴随着全球的飞速发展,社会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人际关系日趋承担,在校大学生们担负了来源于各层面的工作压力,家中的工作压力、爸爸妈妈的期待、学生就业的工作压力和人际交往的繁杂在无形之中让在校大学生人体心理状态层面都遭受了一定的危害,在校大学生学好提升承受能力更具备趣味性和不容忽视。
本次的调研的目标并不是同一间院校,只是来源于多家高等院校,一共合理问卷调查100份,在非常大水平上面有一定的稳定性,而根据本次的调查问卷,大家汇总出了现阶段在校大学生普遍现象的精神压力难题以下:(一)从在校大学生精神压力水平上看:调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在在校大学生精神压力水平上61%的在校大学生表明对现阶段的学习培训有时候有工作压力,而觉得工作压力十分大的占了22%,仅有13%的在校大学生觉得非常少有工作压力,这结果显示,针对现阶段的学习培训,广泛在校大学生都存有工作压力,感觉工作压力十分大的比例不可忽视。
调查报告: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困惑及现状的调查报告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困惑及现状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大学新生因适应不良而引起的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凸显,着实令人担忧。
大学新生入学后,随着生活环境、理想目标、学习内容、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在适应期上容易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为他们的大学生活埋下隐患。
心理适应性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通过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同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一种能力。
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不仅会左右他们的学业和人格,而且会影响他们未来的社会适应。
据统计,我国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发生率高达20%,且有逐年攀升的趋势。
因此,了解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适应问题及原因,找到应对策略就显得尤为必要。
所以我们小组对于大学新生在适应期时遇到的心理困惑进行调研,致力于帮助这些有心理困惑的同学,同时也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调查方案(一)方案设计本次研究内容是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困惑及解决办法分析。
其中,在遇到的心理困惑问题上,我们从经济方面、情感方面、人际关系和学业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调研。
在新生的解决途径上,我们又从辅导员老师、学长学姐和心理咨询室这些学校的帮助组织来进行分析,调查比对最对新生受用的方法并进行了总结。
(二)问卷设计本次问卷分为四大部分:大学生基本信息统计,新生刚入校所面临的各方面的困惑调查,化解困惑的途径调查以及最终的解决办法的效果。
本调研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问卷发放调查,通过对我校的100多名学生的入校时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经过统计分析得出我校大学生新生入学时所面临的各方面的具体困惑和分析出对他们有效的解决途径。
第二阶段是对几个群体进行实地或在线采访,分别是辅导员老师、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学长会的学长学姐和大一新生。
我们想通过对他们这几类人群进行采访,得出大家入学时普遍会遇到的问题,然后提出解决办法,方便以后的新生避免这些问题。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研主要才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在新生入学时所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进行了调查。
大学新生身心困扰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关 键 词 :大 学新 生 ;身 心 困扰 ;调 查
中 图分 类 号 :G44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 132 1 )6 0 4 — 4 6 1 25 (0 10 — 06 0
一
、
前 言
细致 和具体 的方式 来关注 大学新 生 的心 理 ,调 查
新生在 生活 、 时间管理 、 生涯 、 习 、 学 家庭 、 际 、 人 感 情、 情绪 、 神 和生理 的全 方 位 的 困扰 。 精 而不 是 仅 仅局 限于精 神方面 。之所 以包 括生理 困扰 , 是因为
生理 困扰也容 易影 响心理层 面 。本 研究希 望通 过 对大 学新生 身心 困扰的分 析 ,了解 他们心 理 困扰 来源 和严重程 度 , 提供对 策 , 并 以期为更好 地 了解 大学新生并展 开针对性心理辅 导提供参考 。
5 不 能 善 用 时 间 03 1 担心 .8 5 未来就业竞争、 职场竞争 03 . 3 6 生 活 不 够 充 实 03 1 不知就读专 .8 6 业毕业后的出路 03 -1
7 睡 眠 不 足 03 1 不知 如 何 安排 大学 生 活 03 _8 7 . 0
在新 生入 学 3个月 后 ,以集体 施测 的形 式收 集数据 。 所收集数 据通过 S S 1. PS1 0进行 处理 , 以供
二 、 究方 法 研 1 研 究 对 象 .
选 取 浙江 某 民办 大学 一 年级 新 生 5 6名 , 2 其 中男生 2 0名 , 5 女生 2 6名 。所 有研 究对象 的平均 7
年 龄 为 M= 9 6 S = . 。 1. ,D 0 8 5 7
2 .研 究 工 具
大一新生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大一新生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一、研究的目的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尤其表现在新生这个特殊群体之中,他们面临着学业、家庭、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常常处于焦虑不安当中,表现出敏感多疑、自卑、偏执、抑郁等,如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因此,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15名大一新生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调查研究,为做好大一新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帮助。
二、研究方法1、施测对象随机抽取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语言系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45人,占39%,女生70人,占61%;文科生65人,占57%,理科生50人,占43%。
2、施测工具与方式(1)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被调查的一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专业、生源、民族、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建立贫困生档案、是否学习过心理健康课程、自己早年生活幸福与否.(2)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Derogatis,L。
R。
,1973)作为测试工具.该量表共90道题,分为10项因子: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及其它项目。
用此量表测量个体的心理症状,从而推断个体心理的健康状况,因子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因子分越低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整个测验都是在一个比较宽松安静的环境下完成的。
三、结果与对照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50份,收取有效问卷115份,并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得出结果如表1、2、3所示。
表1 大一新生SCL—90测试因子呈阳性项目的人数分布情况表2 大一新生SCL—90测试结果与正常人18-29岁年龄组常模比较表3 大一新生各亚群体之间的比较大一新生SCL-90量表测试统计结果表明,呈阳性症状(至少一项因子分大于等于2)的个体共89人,出现症状最多的是强迫症,共36人,占总人数的31%;其次为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抑郁、敌对和偏执,人数占15%以上;症状最少的为焦虑、躯体化、精神病性和其它,人数在10%以下(见表1)。
2019年关于大一新生烦恼的调查报告
一、新生现状及问题
现状一: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转换 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在上大学前不少学生 没有远离过家门饮食起居多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而进 入大学后失去了往日家庭的特殊照顾有的学生因缺乏独立生活的能 力一时生活上不能自理; 有的学生开支无计划时常出现 “经济危机”; 有的学生因缺乏集体生活的习惯总希望组织与他人的照顾和帮助不 知道、也不会关心他人; 还有的学生不适应学校水土和饮食方面的差
从问卷完成的质量上看我们欣喜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认真对 待并且许多同学都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这对我们这一次的新生 调研是莫大的帮助和鼓励在此次调研中我们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和 不恰当的地方对此我们用我们的真诚来弥补希望这一个月的调研总 结报告反映出来的信息能够为学校的相关工作所用同时也能为同学 们带来真正的效用
现状二: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形成的失落心理 在进入大学前许多学生想象的大学都是校园风景如画充满着浓 厚的人文氛围教室宽敞明亮师生团结友爱处处欢歌笑语充满诗情画 意然而进入大学经过短暂的兴奋期之后这些学生却发现现实中的大 学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有的学生感到自己所考上的大学与自己 梦想的大学相去甚远; 有的学生因为自己的高考失利或是填报志愿时 受到老师、 家长的左右所上大学并非自己所愿; 有的学生对自己所学 的专业不甚了解或者根本就不是自己选择的因而没兴趣也学不进去 这些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致使一些学生常常怅然若失忧心忡忡情绪低 落感到前途渺茫困惑失望从而形成失落心理
大一新生问卷调查表统计分析报告
大一新生问卷调查表统计分析报告为了掌握新生的基本情况,以期通过结果反馈来掌握新生最真实的情况,为学院招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事实依据,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征集了2013级三年制大专新生的一些建议及意见。
一、调查方式为了更好地掌握新生的基本情况,本次问卷调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发出调查问卷,每人一份。
二、样本情况本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7份,有效回收率为82.83%。
三、调查统计结果(一)在对“你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本校的”问题调查中,有165名新生是通过报考计划本了解到我院的,占33.12%,118名新生是通过学校的招生简章了解到我院的,占23.74%,电话和网络、同学介绍、班主任推荐、报纸、电视、学院老师介绍分别为15.29%、6.04%、5.63%、1.01%、1.41%和13.68%详情见下表:(二)在对选择大学重要原因的问题调查中, 1、父母、家人或其他亲属的影响或建议方面 34人选择完全不重要,占6.84%,63人选择不太重要占12.67%,201人选择重要,占40.44%,85人选择非常重要,占17.10%。
完全不重要不太重要重要非常重要2、中学教师及其他非亲属长辈的影响或建议方面 50人选择完全不重要,占10.60%,116人选择不太重要占23.34%,167人选择重要,占33.60%,50人选择非常重要,占10.60%。
3、朋友、同学、学长(姐)的影响或建议方面30人选择完全不重要,占6.04%,98人选择不太重要占19.72%,171人选择重要,占34.41%,67人选择非常重要,占13.48%。
4、学校的声望方面32人选择完全不重要,占6.44%,98人选择不太重要占19.72%,260人选择重要,占52.31%,101人选择非常重要,占20.32%。
5、离家较远方面98人选择完全不重要,占19.72%,239人选择不太重要占48.09%,98人选择重要,占19.72%,70人选择非常重要,占14.08%。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困惑及现状的调查报告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困惑及现状的调查报告【摘要】本文针对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困惑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到新生适应期困惑普遍存在,但缺乏详尽调查。
在分析了新生适应期心理困惑的表现及现状调查方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进一步研究了影响因素并提出心理疏导和帮助措施。
结论部分总结了调查报告,提出建议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大学新生在适应期的心理困惑,为大学社会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帮助,促进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困惑,调查报告,现状,影响因素,心理疏导,帮助措施,建议,展望1. 引言1.1 调研目的调研目的:本报告旨在探讨大学新生在适应期间可能面临的心理困惑,分析其现状及影响因素,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信息。
通过对新生适应期心理困惑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新生在面对大学生活新环境时可能出现的困惑和挑战,为大学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有效的心理疏导服务和帮助措施。
本研究也旨在引起社会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促进大学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调查结果,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1.2 研究意义大学新生适应期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阶段,新生在经历高考的繁重压力后,面对新的学习环境、社交圈子和生活方式,往往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困惑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便为新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帮助措施。
研究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困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了解新生的心理困惑情况可以帮助学校和社会更好地关注和支持新生的心理健康,提升教育质量和社会稳定。
针对新生的心理困惑问题,开展心理疏导和帮助工作,可以有效减轻新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学习和生活质量。
通过深入研究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困惑,可以为未来进一步深化相关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数据支撑。
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调查报告
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调查报告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尤其是在进入大学这个全新的环境之后,一些新生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如适应环境、学习压力、社交压力等。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一次调查来了解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为高校心理教育提供参考和支持。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无记名、自愿的方法,全校共有500名大一新生参与了本次调查。
问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性别、年龄、专业等基本信息。
2.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压力源、压力程度、应对方式等情况。
3.情绪状态、消极情绪的频率和强度等情况。
4.对心理健康支持与服务的需求和期望。
调查结果性别分布样本中女生占比高于男生,占比为57%,男生占比43%。
性别分布图性别分布图年龄分布样本中大部分的新生为18岁,其次是19岁,其他年龄段的新生占比不高。
年龄分布图年龄分布图专业分布样本中理工类专业占比相对较高,其中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比例最高。
专业分布图专业分布图压力源大一新生最常见的压力源是学习压力,占比达到了80%以上。
其次是生活压力和社交压力。
压力源图压力源图压力程度对于每个压力源,我们进一步询问了学生们感受到的压力程度。
其中,学业压力是最明显的,有超过一半的新生认为学业压力大。
压力程度图压力程度图应对方式在面对压力时,学生们采用了不同的应对方式。
最常见的是睡眠和健身,其次是自我调节、关注心理健康、娱乐等。
应对方式图应对方式图消极情绪在消极情绪方面,学生们的表现有所不同。
有超过50%的学生曾感到无助、焦虑和抑郁等情绪。
消极情绪图消极情绪图心理健康需求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学生们普遍持肯定态度,占比达到了90%以上。
此外,他们将心理健康支持的主体归结于学校,希望学校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服务,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需求图心理健康需求图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大一新生普遍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情绪困扰。
大一新生调查报告
大一新生调查报告大一新生调查报告4篇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一新生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一新生调查报告1九月是大一新生报到的日子,他们怀揣着梦想,来到大学这座象牙塔。
作为一个独立,开放,自由的校园,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欢迎90后新生的到来。
而90后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具有更加开放的思想,更加独特的性格,更加个性的见解,然而他们作为新生的一代,有许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缺乏面对挫折的能力,缺乏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挑战,更加缺乏自理和自立的能力。
那么如何适应新的生活,“走出第二断奶期”,本文就是我在今年国庆假期中,对我校11级新生进行的调查,调查涉及大一新生的学习,生活和情感上所遇到的问题。
90后作为新生的一代,他们是幸运的,他们活在更加独立,开放,和谐的世界里,具有开放的思想,个性的见解。
然而他们作为计划生育的产物,他们又是不幸的,因为他们养尊处优,娇生惯养,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淋。
然而大学注定要远离亲人,没有老师父母的叮嘱和管制。
通过派发问卷和与新生交谈(调查人数:男女各50人),着重了解到学习,生活感情等问题。
一、在生活上的问题军训是大一新生刚来的第一节课,然而今年则没有往年的残酷难耐,更多的则是秋风瑟瑟,偶尔天气也会突变,乍来的锦锦秋雨也会让他们手足失措,几天下来的军训也让他们留下宝贵深刻的记忆,没有集体自觉性和集体荣誉感是很难满足社会需要的,大多数同学认为军训是必要的,大学生应具备军人优秀的品质。
通过军训磨砺了他们的意志和品质。
不少人还说军训期间教官很幽默,通过军训也让他们认识了好多新同学,然而部分女生认为军训很累,每天都做一样的动作,不仅无奈,乏味,而且军训穿的迷彩服也很单薄,很容易感冒。
平时总是宅在家里,军训几天都晒黑了许多。
寝室是大学生活的极为重要的场所,对于从小就住惯了一人间,在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90后来说如何度过寝室生活。
大一新生的烦恼
大一新生的烦恼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发期是在大一和大四。
大四学生是由于感情、就业等问题困然,而大一学生则是由于学习环境的巨变引起的,高中三年的苦读跟大学宽松的氛围完全不一样,有些学生也由此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
每年9月后,医院临床心理科都会陆续诊治多名不适应新环境、存在人际交往困惑或是有精神障碍的大学生心理疾病患者。
小徐今年刚考入南京某大学,这两天刚开学,从小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的他,面对大学新的环境,感到特别陌生,觉得无法跟身边的同学相处,并为此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不得不到医院进行心理调适和心理疏导。
大学新生或是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焦虑、抑郁、孤独等。
焦虑主要是指分离性的焦虑,离开父母的臂膀,难以适应独立的生活,以及对学习及考试、人际交往方面的焦虑。
抑郁是指进入大学后,学习成绩相对平均,原先的优越感丧失,自卑感增加,加上缺乏有效的适应,导致情绪低落。
抑郁达到极点,容易发生自杀。
孤独是指由于人生阅历和经验少,缺乏与人交往的合理方式而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另外还有恋爱问题,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却相对缺乏情感上的成熟及责任感,在处理恋爱问题时易冲动,情感大于理智,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影响心理的健康及发展。
另外也有一些学生在经过三年高中学习的压抑后,有意放纵自己,导致目标、理想、方向的迷失,这也是诱发心理问题的症结之一。
专家表示,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大学生需要不断调适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顺利地度过人生的“第二断乳期”。
人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可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这是正常的现象。
心理问题不等同于精神病,心理问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通过自我调整一般都可以调节过来,但如果任由心理问题的发展不管,那么心理问题就有可能发展成为精神病。
面对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如果觉得不适应要及时调整好自身,另外也可以寻求家人、同学的帮助,或者进行心理咨询。
总之,出现心理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
由爸妈在线福建省心理发展中心整理提供。
关于女大学生心情烦躁现象的调研报告
摘要:心情烦躁是一种情绪表现,在大学生这一年轻群体里心情烦躁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作为大学生群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女大学生,因与男大学生的性别差异,决定了该群体在情绪方面的特殊性。
本文对在校女大学生心情烦躁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得出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周期、原因及其影响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解女大学生心情烦躁的建议。
关键词:女大学生心情烦躁现象调研报告1概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曾表述:人会烦是因为某些“能量”没有得到发泄,这些“能量”可以用力比多来表示,当力比多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外化为烦恼、焦虑等情绪表现出来。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子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而处于这一阶段的女大学生,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由此产生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也接踵而至。
因此,关注女大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对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分必要。
为了探寻女大学生心情烦躁产生的原因及其发泄形式,特进行了本次的“女大学生心情烦躁现象调研”。
本次调研以咸阳市十所高校的在校女大学生为样本,随机抽样选择了255名在校女大学生,共发放问卷调查255份。
调查对象涵盖大一至大四的女大学生,年级层次分布均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调研结果及其分析2.1女大学生心情烦躁现象存在范围大你有过莫名其妙的心情烦躁情绪?答题人数255偶尔:37.45%没有:4.38%有:58.17%从这个图表可以看出,在调查的255名在校女大学生中,其中莫名其妙心情烦躁的占58.17%,只是偶尔会发生心情的占37.45%,还有4.38%的女生没有发生此类现象。
对于女大学生来说,有过情绪烦躁的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占比95.62%。
一方面,女大学生群体共同处于大学阶段,其生活和学习环境具有一定的共性,在年龄和心理成熟度上也相互接近;另一方面,大学校园生活本就是集体生活,作为群居的女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绪肯定会相互影响。
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女大学生心情烦躁现象波及范围扩大。
2.2女大学生心情烦躁现象的发生频率较稳定由下图表可知,女大学生心情烦躁的频率是一个月一次的占31.87%,排在第一;其次是半个月一次占28.29%;第三的是无规律的占17.13%;两个月一次以上的占12.35%、两个月一次占1.99%;一个半月一次占8.3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一新生烦恼调查报告
每年的开学时节,大学校园总会注入一股股新鲜的血液。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生们带着激情与梦想,开始了他们真正的大学生活。
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事、陌生的学习机制和文化氛围,新生们多少会感到茫然和困惑,能否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并找准方向对他们来说将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大一新生,究竟有什么困在心里的问题?又有什么无法走出的迷茫?
为了了解大一新生初入大学校园的生活学习状况,了解大一新生遇到的烦恼及迷茫,我小组四人——刘绘如,于佳妮,李卉,惠文——在本校范围内开展了“大一新生你问什么烦恼”调查。
我组采取调查问卷普查的方式,共发放3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312份,回收率为89.1%,为增强调查可信度,与部分学生又进行了面对面的谈话。
调查显示,大一新生中有大部分人不能很快转换角色,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及学习模式,大一新生的心里普遍存在一些不适应及迷茫的问题。
一、新生现状及问题
现状一: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转换。
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
在上大学前,不少学生没有远离过家门,饮食起居多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
而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往日家庭的特殊照顾,有的学生因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时生活上不能自理;有的学生开支无计划,时常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学生因缺乏集体生活的习惯,总希望组织与他人的照顾和帮助,不知道、也不会关心他人;还有的学生不适应学校水土和饮食方面的差异以及气候、语言环境与作息时间的变化等。
大学新生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郁郁寡欢,致使有的学生出现烦、痛苦、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从调查中发现,64%的新生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基本能够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8%的新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能力,对于新环境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应对自如,能很快地跳出困惑的圈子,适应大学生活,为其人生理想的实现打下坚固的基础。
但是,仍有7%的新生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很强,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容易影响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现状二: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形成的失落心理。
在进入大学前,许多学生想象的大学都是校园风景如画,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氛围,教室宽敞明亮,师生团结友爱,处处欢歌笑语,充满诗情画意。
然而,进入大学,经过短暂的兴奋期之后,这些学生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
有的学生感到自己所考上的大学与自己梦想的大学相去甚远;有的学生因为自己的高考失利,或是填报志愿时受到老师、家长的左右,所上大学并非自己所愿;有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甚了解,或者根本就不是自己选择的,因而没兴趣,也学不进去。
这些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致使一些学生
常常怅然若失,忧心忡忡,情绪低落,感到前途渺茫,困惑失望,从而形成失落心理。
调查数据显示,63%新生认为理想与现实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现状三: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的抑郁心理。
大学新生在中学阶段一般都有自己稳定的交际圈。
到了大学之后,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初来乍到,彼此陌生,加之大学生青春期“闭锁性”的心理特点,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同学之间交往较谨慎。
不少学生涉世不深,社会阅历浅,不是交往范围狭窄,就是不能与人坦诚相待、开诚布公地交流思想。
由于不愿意主动接近别人,思想情感得不到及时沟通和表达,很多大学新生出现人际关系不协调,感到“知音难觅”,产生了压抑、孤寂和烦闷的抑郁心理。
据调查显示,58%的新生表示能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团结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但我们不能忽视还有35%的新生不够主动与他人沟通,4%的新生不能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往,甚至不懂得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对于没接触过的人会产生一种抵触或茫然的心理。
现状四:角色转换难以适应形成的自卑心理。
能考上大学,得到了亲戚朋友一致的赞扬,但到了大学,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很多人原有的优势和平衡被打破,从鹤立鸡群变成了平庸之辈。
许多学生在中学时的优势感被削弱甚至丧失,导致自我评价失调,由强烈的自尊心转变为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