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63808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d.png)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引言振荡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固定频率的信号的电路,它在无线通信、射频电路和其他电子设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振荡器电路,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验证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目的1. 了解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2. 掌握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实验方法3. 观察和分析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输出波形特性实验原理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是由一个LC谐振回路和一个放大器构成的。
当LC回路和放大器达到一定的条件时,就会产生自激振荡。
在振荡器的输出端,通过反馈网络将一部分输出信号送回到输入端,从而维持振荡的持续。
实验器材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4. 电路板和连接线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原理搭建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电路2.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3.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示波器的输出波形4. 测量并记录振荡器的频率、幅度和波形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了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频率为f,幅度为A,波形为正弦波。
在不同的频率和幅度下,振荡器都能够稳定地输出正弦波信号,验证了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搭建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电路,观察和测量其输出波形特性,验证了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振荡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路,对于理解和应用振荡器电路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其工作原理和实验方法。
振荡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验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振荡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反馈式三端式LC振荡器
![反馈式三端式LC振荡器](https://img.taocdn.com/s3/m/878f547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b.png)
如何让振荡器输出由起振时的振幅逐渐加大到最终输出的稳幅振荡? 限幅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开环增益) 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 一般不变 如何让A由大变小?
3.1.2振荡器的平衡条件
01
02
03
04
05
06
07
3.1.2振荡器的平衡条件
工作状态发生改变, 由甲类到丙类! ’
放大器 晶体三极管 场效应管 差分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
选频网络 LC并联谐振回路 RC选频网络 晶体滤波器等
反馈网络 电容分压 电感分压 变压器耦合 电阻分压
振荡器组成
3.1 LC 反馈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如何产生一个振荡?
电容中存储的电能和电感中 存储的磁能就会交替转换而形成振荡。
回路电压方程
LC三端式振荡器组成法则(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准则)
3.2.2 三端式振荡器
回路谐振时,电抗之和为零。
-
-
+
在三端式电路中, LC回路中与发射极相连接的两个电抗元件必须为同性质, 另外一个电抗元件必须为异性质。这就是三端式电路组成的相位判据, 或称为三端式电路的相位平衡判别准则。以此准则可迅速判断振荡电路组成是否合理,能否起振。也可用于分析复杂电路与寄生振荡现象。 与发射极相连接的两个电抗元件同为电容时的三端式电路, 称为电容三端式电路, 也称为考毕兹(Colpitts)电路。 与发射极相连接的两个电抗元件同为电感时的三端式电路, 称为电感三端式电路, 也称为哈特莱(Hartley)电路。
2. LC回路的损耗电阻r=0, 则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与 晶体管参数无关,r越小, 回路品质因数越高, 晶体管参数的影响越小。
3.2.1 变压器耦合LC反馈振荡器
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实验报告
![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c0f00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e.png)
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实验报告引言振荡器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一种电路,其功能是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本实验报告介绍了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的设计和实验过程。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电路,掌握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实验原理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是一种基础的振荡器电路,由电感(L)、电容(C)和放大器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电感和电容组成谐振电路,形成特定频率的谐振回路。
2.在谐振频率下,电路会自激振荡,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3.放大器负责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以保持振荡器的稳定性。
实验材料本实验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如下:•电感(L):1个•电容(C):2个•放大器:1个•示波器:1个•多用途实验板:1个•连接线:若干根实验步骤以下是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的搭建步骤:1.将一个电容连接到实验板的电感端口上,另一个电容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口上。
2.将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出端口上。
3.连接示波器的探头到振荡器电路的输出端口上。
4.打开示波器和放大器,并适当调节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
5.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出波形,并记录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后,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出了稳定的振荡波形。
记录下实验结果如下:•振荡器频率:1000Hz•振荡器振幅:5V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并观察到了稳定的振荡信号。
实验结果表明,该振荡器在特定的频率下能够自激振荡并输出稳定的交流信号。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搭建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电路,对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使用示波器观察和测量振荡器的输出信号。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可以通过调节电容和电感的数值进行调整。
此外,振荡器的稳定性还受到放大器的影响,因此需要适当调节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以获得良好的振荡效果。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对于进一步理解振荡器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基础。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实验报告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82605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6.png)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学习其工作特性和参数影响规律,培养学生对于实际电路的调试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是一种常用的振荡器电路,它由一个LC谐振回路和一个三极管组成。
当谐振回路中的电容和电感相互作用时,会形成一个正弦波信号,而三极管则起到放大信号的作用。
在LC谐振回路中,当电容C和电感L组合成一个谐振回路时,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自激振荡。
此时,谐振回路中会有一定的能量存储,并且不断地从这些能量中提取出一部分来放大形成输出信号。
同时,在输出端口上还需要加入一个滤波网络来过滤掉高频噪声和杂波。
三、实验器材1. 万用表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三极管5.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四、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调整电阻和电容的值,使得输出波形为正弦波。
2. 测量并记录输出波形的频率、幅度和相位。
3. 调整电阻和电容的值,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4. 将三极管更换为其他型号,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在LC谐振回路中,当电容和电感组成一个谐振回路时,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自激振荡。
此时,谐振回路中会有一定的能量存储,并且不断地从这些能量中提取出一部分来放大形成输出信号。
同时,在输出端口上还需要加入一个滤波网络来过滤掉高频噪声和杂波。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调整了电阻和电容的值,使得输出波形为正弦波,并测量了其频率、幅度和相位。
随着参数的变化,我们也观察到了输出波形的变化,并记录了相关数据。
此外,我们还更换了三极管型号,发现不同型号的三极管对于输出信号也有影响。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学习了其工作特性和参数影响规律。
同时,我们也培养了对于实际电路的调试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三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
![实验三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https://img.taocdn.com/s3/m/c0ad6e46a300a6c30d229f25.png)
实验三电容三点式LC 振荡器」、实验目的1、 掌握电容三点式LC 振荡电路的实验原理;2、 了解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品质因数 Q 值对振荡器振荡幅度 和频率的影响;3、 了解负载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电路与工作原理(1) 图3-2克拉泼振荡电路中,串联电容 C1、C2和C 构成总电容。
因为C1( 300p) >>C( 75p), C2( 1000P >>C ( 75p),故总电容约等于 C, 所以振荡频率主要由L 和C 决定。
(2) 图3-3西勒振荡电路中,电容C1、C2和C3的串联值后与电容C 相并。
因为C1(300p)>>C3(75p),C2 ( 1000P)>>(75p),故总电容约等 于C+C3所以振荡频率主要由L 、C 和C3决定。
(3) 反馈系数F=F1: F2,反馈系数F 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经验数据 F~ 0.1〜0.5,本实验取0.32、实验电路如图3-4所示,1K01打到“串S ”位置时,为改进型克拉泼振荡电路,打到图3-2克拉泼振荡电路图3-3西勒振荡电路“并P”位置时,为改进型西勒振荡电路。
开关1S03控制回路电容的变化;调整1W01可改变振荡器三极管的电源电压;1Q02为射极跟随器;1TP02为振荡器直流电压测量点,1W02用来改变输出幅度。
|{iM3三、实验内容1测量“并P”西勒振荡电路幅频特性;2、测量“串S”克拉泼振荡电路幅频特性;3、测量波段覆盖系数。
四、实验步骤(一)模块上电将LC振荡器模块③接通电源,即可开始实验。
(二)测量振荡电路的幅频特性1、西勒振荡电路幅频特性的测量将1K01拨至“并P”侧,此时振荡电路为西勒电路。
示波器接仃P02频率计接1P01。
调整1W02使输出适中。
1S03分别控制1C06( 10P)、1C07(50P)、1C08 ( 100P)、1C09( 150P)接入电路,开关往上拨为接通,往下拨为断开。
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实验报告
![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75153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4.png)
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电路,探究其工作原理,分析振荡频率与电路参数的关系,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理论计算。
实验原理: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振荡电路,由三个主要元件组成:电感(L)、电容(C)和晶体管(T)。
该电路的振荡频率由电感和电容的数值决定,晶体管则起到放大和反馈作用。
实验材料:1. 电感:选择合适的电感,其数值应符合所需的振荡频率范围。
2. 电容: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容,注意电容的极性。
3. 晶体管:常用的晶体管有NPN型和PNP型,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型号。
4. 电源:提供所需的电压,保证电路正常工作。
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搭建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电路,注意连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将电源接入电路,调整电源电压至合适的数值。
3. 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的输出信号,记录振荡频率。
4. 调整电容或电感的数值,观察振荡频率的变化。
5.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振荡频率与电路参数的关系。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电容和电感数值下的振荡频率。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振荡频率与电容和电感的数值成反比关系。
当电容或电感的数值增大时,振荡频率会减小;反之,当电容或电感的数值减小时,振荡频率会增大。
这是因为在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中,电容和电感构成了一个谐振回路。
当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数值合适时,谐振回路会形成共振,从而产生振荡。
而振荡频率与电容和电感的数值有密切关系,数值越大,振荡频率越低,数值越小,振荡频率越高。
此外,晶体管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晶体管在电路中起到放大和反馈的作用,使得振荡信号得以维持和放大。
晶体管的选择和使用也会对振荡频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验证了振荡频率与电容和电感的数值成反比关系的理论计算。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晶体管在振荡电路中的重要性。
实验三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克拉泼振荡器)
![实验三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克拉泼振荡器)](https://img.taocdn.com/s3/m/33e3ce63011ca300a6c390d8.png)
实验三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克拉泼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LC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容反馈式LC三点振荡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参数计算方法。
2、掌握振荡回路Q值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3、掌握振荡器反馈系数不同时,静态工作电流I EQ对振荡器起振及振幅的影响。
二、预习要求1、复习L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2、分析图3-1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并计算晶体管静态工作电流Ic的最大值(设晶体管的β值为50)。
3、实验电路中,L1=3.3μh,若C=120pf,C′=680pf,计算当C T=50pf和C T=150pf时振荡频率各为多少?三、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万用表3、高频电路实验装置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电路见3-1,实验前根据原理图在实验板上找到相应器件及插孔并了解其作用。
图3-1 LC电容反馈式振荡器、检查静态工作点(1)在实验板+12V插孔上接入+12V直流电源,注意电源极性不能接反。
(2)反馈电容C不接,(C′=680pf),用示波器观察振荡器停振时的情况,注意:连接C′的接线要尽量短。
(3)改变电位器Rp 测得晶体管V 的发射极电压V E ,V E 可连接变化,记下V E 的最大值,计算I E 值。
I =设Re = 1KΩ2、振荡频率与振荡幅度的测试实验条件:Ie=2mA 、C=100pf C′=680pf R L =110K(1)改变C T 电容,当分别接为C9、C10、C11时,记录相应的频率值,并填入表3.1。
(2)改变C T 电容,当分别接为C9、C10、C11时,用示波器测量相应振荡电压的峰峰值V p-p ,并填入表3.1。
表3.13、测试当C 、C′不同时,起振点、振幅与工作电流I ER 的关系(R=110KΩ)(1)取C=C3=100pf 、C′=C4=1200pf ,调电位器Rp 使I EQ (静态值)分别为表3.2所标各值,用示波器测量输出振荡幅度Vp-p (峰一峰值),并填入表3.2。
实验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
![实验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https://img.taocdn.com/s3/m/8f37591f650e52ea5518987c.png)
实验 LC 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正弦波振荡器是指振荡波形为正弦波或接近正弦波的振荡器,它广泛应用于各类信号发生器中,如高频信号发生器、电视遥控器等。
产生正弦信号的振荡电路形式很多,但归纳起来,则主要有RC 、LC 和晶体振荡器三种形式。
本实验主要研究LC 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1、理解LC 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振荡性能的测量方法。
2、理解振荡回路Q 值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3、理解晶体管工作状态、反馈深度、负载变化对振荡幅度与波形的影响。
4、了解LC 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仪器1、高频实验箱 1台2、高频信号发生器 1台3、双踪高频示波器 1台4、扫频仪 1台5、万用表 1块6、LC 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板 1块三、预习要求1、复习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指标的计算方法。
2、分析实验电路,理解各元件的作用并计算相关技术指标。
四、实验原理三点式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如图4-1所示。
图中,ce X 、be X 、cb X 为谐振回路的三个电抗。
根据相位平衡条件可知,ce X 、be X 必须为同性电抗,cb X 与ce X 、be X 相比必须为异性电抗,且三者之间满足下列关系:)(be ce cb X X X +-= (4-1)这就是三点式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准则。
在满足式(4-1)的前提下,若ce X 、be X 呈容性,呈感性,则振荡器为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若ce X 、be X 呈感性,cb X 呈容性,则为电感反馈三点式振荡器。
下面以“考毕兹”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为例分析其原理。
1、“考毕兹”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工作原理“考毕兹”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如图4-2所示,图中L 和C 1、C 2组成振荡回路,反馈电压取自电容C 2的两端,C b 和C c 为高频旁路电容,L c 为高频扼流圈,对直流可视为短路,对交流可视为开路。
显然,该振荡器的交流通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https://img.taocdn.com/s3/m/4898e22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a.png)
节电位器RP,测得发射极电压VE的变化范围,记下最大值,
并计算IE的值:
IE
UE RE
振荡频率与振荡幅度的测试
依照实验讲义的方法接线,并满足相应的测试条件,其中 Ie的取值以Ve的取值来决定。测出Ct与振荡频率和振荡幅 度的关系。
3. 起振点、振幅与工作电流之间的关系
1、 依照实验讲义的方法接线,调整电位器Rp的值, 测得IEQ,此处需注意,测静态工作点时,电容C需断开。而 后测振荡幅度时,C再接入。再测其振荡幅度的峰峰值。
实验目的
1. 进一步了解LC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基 本原理;
2. 掌握振荡回路Q值对频率稳定度的 影响;
3. 了解振荡器反馈系数不同时,静态 工作电流IEQ对振荡器起振及振幅的影 响。
实验原理
LC三点式振荡器有两种基本组成形式,即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和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可用下图判定:
本实验主要研究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如图所示。
2、 C和C’的取值共有三组不同的情况。因此表3.2应 该有三个表格。
3、 当IEQ增大到一定的数值之后,振荡波形可能会 产生失真情况,应该如实记录下失真波形,在实验报告中 分析失真的原因。
4. 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1、 改变电阻值,使Q值发生改变,观察对振荡波形 的影响。
观察R取哪种值的情况下稳定度最好。
条件。 此电路的振荡频率为:
f0
1
2π L1C
1
2π L1 1
1 1
1
C C' CT
若电容CT比电容C、C’小得多,则振荡频率为:
f0 2
1 L1CT
它与C、 C, 无关,则结电容对频率的影响可以忽略。
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三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2学时)
![实验三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2学时)](https://img.taocdn.com/s3/m/ee2a99f40029bd64793e2c4a.png)
2. 以IEQ为横轴,输出电压峰峰值Vp-p为纵轴,将不同 C/C’值下测得的三组数据,在同一座标纸上绘制成曲线 。
谢谢!
振荡器是无线电发送设备的心脏部分,也是 超外差式接收机的主要部分。
振荡器简介(2)
实验原理
主 振 荡 器 f0
倍 频 nf0=fp
放 大 fp
调制器
功放
声音
音频 放大
F
拾音器
(a)
无线广播发送设备框图
振荡器简介(3)
实验原理
输入
回路 fs
高频
放 大器
fs
fs
混频
中频 放 大器
fi fi=fl-fs
3)一个控制设备。
实验原理
由正反馈的观点来说明振荡的条件
假设基极电路在S处断开。当输入信 号为Vi时,输出电压为Vo(=-Vc),再 经由反馈网络输出的反馈电压为Vf。
如果将S接通,去掉 Vi ,而以 Vf 代 替它,放大器将继续维持工作。由于 此时没有外加信号,它变成了振荡器。
A
0
Vo
Vi
电子技术实验(Ⅲ) (50403008)
实验三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 振荡器
实验目的
① 振荡器工作原理介绍 ②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性能参数的测
量
振荡器简介(1)
实验原理
振荡器是不需要外信号激励、自身将直流电 源的能量转换成按特定频率变化的交流信号的能 量的装置。
常用的振荡器是由电子管、晶体管等器件与 L、C和R等组成,振荡器用途十分广泛。
实验条件:R=110K, CT=100p,调整电位器RP使IEQ(静态值) 分别为表所标各值,用示波器测量输出振荡幅度Vp-p(峰峰 值)。观察在那一点(静态电流值)出现振荡波形失真或停 振,记录波形严重失真。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报告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29b9b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8.png)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报告通过实验研究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频率稳定性和幅度稳定性,掌握其基本特性和应用。
实验原理: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是由一个电感L和两个电容C1、C2构成的。
其中,电容C1和电感L构成谐振回路,电容C2用于调整振荡频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正反馈产生振荡。
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电路连接图搭建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
2. 调节电感L和电容C1构成的谐振回路,并确保其谐振频率与所需振荡频率相近。
3. 使用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并通过调节电容C2进行微调直至达到所需频率稳定。
4. 使用示波器观察振荡波形,并记录。
5. 测量振荡幅度,并通过调节电容C2进行调整,直至达到所需幅度稳定。
实验结果和讨论:在实验中,我们成功搭建了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利用频率计测量了振荡频率,并使用示波器观察了振荡波形。
实验结果显示,该振荡器能够稳定产生所需的频率,并能够输出稳定的振荡波形。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电容C2的微调对于振荡频率和幅度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调节电容C2,我们可以实现频率的微调,使振荡器达到所需的频率稳定。
同时,电容C2的调整也对振荡的幅度进行了调整,使振荡幅度保持稳定。
另外,在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了由于电感L和电容C1的参数变化或者干扰等原因会导致振荡频率发生改变的情况。
为了提高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可以通过使用选择性比较高的元件或者添加稳定电路等方式进行改善。
结论:通过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实验,我们掌握了其工作原理、频率稳定性和幅度稳定性等基本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能够稳定产生所需频率的振荡信号,并能够输出稳定的振荡波形。
在实际应用中,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无线电通信、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中都有着重要作用。
高频实验2LC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
![高频实验2LC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https://img.taocdn.com/s3/m/e1875efe04a1b0717fd5dd6e.png)
实验二LC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
2、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负载变化对起振和振荡幅度的影响。
3、研究外界条件(温度、电源电压、负载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熟悉振荡器模块各元件及其作用。
2、进行LC振荡器波段工作研究。
3、研究LC振荡器中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4、测试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三、实验仪器1、模块1 1块2、双踪示波器1台3、万用表1块四、基本原理图2-1 正弦波振荡器将插孔B 接B2, C 接2 ,由晶体管构成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振荡器——西勒振荡器,调节可变电容C1可用来改变振荡频率。
)1(211020C C L f +=π振荡器的频率约为 MHz (计算振荡频率可调范围) 振荡电路反馈系数F=2013C C 振荡器输出通过耦合电容(0.01uF )加到由Q 2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端,因0.01uF 容量很小,再加上射随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可以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射随器输出信号Q 1调谐放大,再经变压器耦合从V 0输出。
五、实验步骤1、 根据图2-1在实验板上找到振荡器各零件的位置并熟悉各元件的作用。
2、 研究振荡器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幅度的影响。
1) 将插孔B 接B2, C 接2 ,构成LC 振荡器。
2) 改变上偏置电位器W 1,记下Q1发射极电流I eo (=KV e 1)(将万用表红表笔接C ,黑表笔接地测量V E )填入表2-1中,并用示波测量对应点TP1的振荡幅度V P-P (峰—峰值)填于表中,记下停振时的静态工作点电流值I Q 。
表2-1Ieo Vp-p I CQ分析输出振荡电压和振荡管静态工作点的关系,分析思路:静态电流I CQ 会影响晶体管跨导gm ,而放大倍数和gm 是有关系的。
在饱和状态下(I CQ 过大),管子电压增益A V 会下降,一般取I CQ =(1~5mA )为宜。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455a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4.png)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引言:振荡器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一种设备,它能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研究和探索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的原理和性能。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电路,观察和分析其输出波形,并探究其振荡频率与电路参数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是一种基于LC谐振电路的振荡器。
其电路结构包括一个放大器、一个LC谐振电路以及一个反馈网络。
放大器的作用是提供足够的放大增益,使得电路能够自激振荡。
LC谐振电路由一个电感器和一个电容器组成,它们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谐振回路。
谐振回路的频率由电感器和电容器的参数决定。
反馈网络的作用是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放大器的输入端,以维持振荡的持续进行。
在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中,反馈网络采用电容器,通过调节电容器的值可以改变振荡频率。
三、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搭建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2. 调节电容器的值,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3. 测量并记录不同电容器值下的振荡频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当电容器的值增大时,振荡频率逐渐降低;当电容器的值减小时,振荡频率逐渐升高。
这是因为电容器的值决定了反馈网络的参数,而反馈网络是影响振荡频率的重要因素。
我们还发现,当电容器的值过大或过小时,振荡器无法正常工作,无法产生稳定的输出信号。
这是因为电容器的值过大会导致反馈信号过强,放大器无法提供足够的增益;而电容器的值过小则会导致反馈信号过弱,无法维持振荡的持续进行。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与电容器的值呈反比关系,而且电容器的值需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才能使振荡器正常工作。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并观察到了其输出波形的变化。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振荡器的原理和性能。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proteus仿真实验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proteus仿真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873dd17f18583d04964594f.png)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名称: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姓名:xxx 专业班级xxxxx一、实验目的1:掌握LC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及电路设计和电参数计算2:掌握振荡器反馈系数不同时,静态工作电流I(EQ)对振荡器的起振及幅度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及其结果实验电路如下:1:检查静态工作点(1):改变电位器RV,测得三极管Q的发射及电压V(E),V(E)可以连续变化,记下V(E)的最大值,并计算I(E)=V(E)/R(E).实验结果如下:(1):在V(E)最大时的静态工作电路如下:由上图知:Umax(E)=5.62319V, Imax(E)=5.62319mA.(2):交流通路如下:(3):实验电路中,各元器件作用分析图中:C2,C3与L1构成型LC滤波电路;RV、R2,R4组成分压时偏置电路;R3为集电极直流负载电阻;C1,C4隔直电容,C,C’’,L2,CT构成并联谐振回路;RL是负载电阻。
2:振荡频率与震荡幅度的测试实验条件:U(E)=2V,C=120pF,C’’=680pF,RL=110K.改变电容CT值,记录相应的频率值以及相应的振荡电压的峰-峰值,填入下表。
实验结果如下:X方向一方格代表0.5uS,Y方向一方格表示5V。
CT(pF) F(MHZ) V(p-p)50 3 8.5100 2.5 9150 2 10结果分析:由上表数据可知,与理论推测比较吻合;因为电容CT变化会直接影响三极管Q的等效负载,CT减小,负载也会相应减小,进而使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减小;而对于振荡频率的变化,源于振荡频率f(0)在L2一定时与C(总)成反比,故有CT增大而,F减小。
3:测量C,C’’不同时,起振点幅度与工作电流I(EQ)的关系(1)C=100pF,C4=1200pF,调节电位器RV使U(EQ),用示波器测量输出震荡幅度Vp-p,填入下表。
(2)C=100pF,C4=1200pF,调节电位器RV使U(EQ),重复上述实验。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报告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b4c48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a.png)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报告本次实验主要是为了研究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频率特性,以及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仪器:1、三点式LC振荡器电路板2、双踪示波器一台3、信号源一台4、万用表一只5、导线若干实验原理: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是由三个元件组成的简单的谐振电路,可以输出非常纯净的正弦信号。
通过对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是由电感、电容和放大器组成的,电感和电容串联,构成谐振电路,而放大器则是为了保持振荡的反馈回路。
当振荡器开始工作时,振荡器的输出信号被放大器放大后送回谐振电路中,形成反馈回路。
此时,由于振荡器的自激作用,振荡信号会不断增强,直至达到谐振频率,此时电压振幅达到最大值。
如果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谐振频率发生偏移,那么输出信号的振幅将无限增大或降至最低点,从而无法工作。
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仪器。
首先将三点式LC振荡器电路板、信号源、双踪示波器和万用表连接好,将电路板上的电容和电感的值用万用表测量出来,以便设置信号源的输出频率。
2、设置信号源输出频率。
将信号源的输出频率设置在谐振频率附近,调成适合测量的振幅值。
3、调整示波器。
将示波器的X轴设置为时间基准,Y轴设置为电压基准,此时可以观察到振荡器输出的正弦信号波形。
4、调整电容电感比例。
改变电容和电感的值,使之能够按照预期的谐振频率输出正弦信号,将实验记录下来。
5、测量谐振频率。
当改变电容、电感和信号源的频率时,用万用表来测量产生谐振的频率。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最后求出谐振频率。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信号源的频率频率调至谐振频率附近,调整示波器并调整电容和电感的值,得到了不同的信号波形。
并且测量了不同电容电感比例下的谐振频率。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谐振频率与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参数有关,当变化电感线圈或电容器的值时,谐振频率也会相应地变化。
此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的稳定性也与电容电感比例的大小有关。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报告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397d0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e.png)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报告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报告引言:振荡器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重要元件,用于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其中,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振荡器电路,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搭建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电路,验证其振荡频率与电路参数的关系,并观察其输出波形。
实验目的:1. 理解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原理及工作方式;2. 掌握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搭建方法;3. 验证振荡频率与电路参数的关系;4. 观察并分析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输出波形。
实验器材:1. 电源2. 电阻箱3. 电容4. 电感5. 示波器6. 万用表7. 连线电缆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搭建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电路,确保连接正确可靠;2.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观察振荡频率的变化;3.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并记录观察结果;4.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值,并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在不同电阻值下的振荡频率和输出波形。
观察结果显示,振荡频率与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参数有关,当电容和电感值增大时,振荡频率相应增大;当电阻值增大时,振荡频率相应减小。
这符合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即振荡频率与电路参数成正比关系。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输出波形为正弦波。
这是因为在振荡器电路中,电容和电感构成了一个谐振回路,通过不断的能量交换,实现了正弦波的产生和持续。
实验中我们还测量了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值,以验证其与理论计算值的一致性。
结果显示,测量值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误差较小。
这说明我们的实验搭建成功,并且实验结果可靠。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电路,验证了振荡频率与电路参数的关系,并观察了其输出波形。
实验结果表明,振荡频率与电容和电感参数成正比关系,而输出波形为正弦波。
此外,实验结果还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验证了实验的可靠性。
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电路中的元件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并非线性关系,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第9讲高频 LC三点式振荡器
![第9讲高频 LC三点式振荡器](https://img.taocdn.com/s3/m/c59ed8fa011ca300a7c3903a.png)
5/27/2020 2:52 AM
13
第3章 正弦波振荡器
例3-1:如图所示电路,改正图中的错误
第九讲 LC三点式振荡器
5/27/2020 2:52 AM
14
第3章 正弦波振荡器
电容三点式与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各有优缺点
电感反馈振荡器:反馈系数的改变可通过改变线圈抽头 位置实现,但振荡频率比较低,产生振荡波形不如电容 三点式振荡器。
选频回路的Q值越大,z随增加而下降的 斜率就越大,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也就越高。
第九讲 LC三点式振荡器
5/27/2020 2:52 AM
21
第3章 正弦波振荡器
3 -( A F )的变化
当-( A F )变化
( A F )曲线上下平稳 1
1 1'
• •
A+ F的绝对值越小,频率稳定度就越高。
电容反馈振荡器:反馈系数改变必须改变C1与C2的比值, 振荡频率较高,振荡波形较好。
①线路简单,易起振。 ②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频率调节范围一般比电感三点
式频率调节范围小。
第九讲 LC三点式振荡器
5/27/2020 2:52 AM
15
第3章 正弦波振荡器
差分对管振荡器
T1 和 T2 为差分对管,其中 T2 管的集电极外接 LC 谐振回路, 调谐在振荡频率上,谐振回路上 的输出电压直接加到了 T1 管的 基极上,形成正反馈。
两种改进型的电容反馈振荡器
1 Clapp Oscilltor
右图为 Clapp 振荡器的实际电路 和等效电路,它是在原电容三点式 振荡器中,用 L,C3 的串联电路代替 原来的 L 而构成,C3 和 L 的串联电 路在振荡频率上等效为一个电感, 仍属于电容反馈型电路,振荡回路 的总电容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而v且i C的改变基本–上不影
响1、电振路荡的电波反形路馈不系的好数缺v,。点f 因:L+为2 反馈N电2
压是在电感上获得,而电感对高
(a) 共发电感反馈三端式振荡器电路
次谐波呈高阻抗,(因b)此等对效高电次路谐 波的反馈较强,使波形失真大;
电感三端式振2率、荡不电能电感做路反得馈太三高端,电这路是的因振为荡频频率
实验三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
可编辑ppt
1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基本构成特点。掌握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2. 掌握反馈系数不同时,对起振点的影响。
3. 掌握静态工作电流IBQ对振荡频率fo和振荡幅 度的影响。
4. 掌握振荡回路Q值变化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可编辑ppt
8
4、2 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电路构成
其二为 电感反馈三点振荡器也称为哈特莱振荡器,电路组成特 点是:
c b
e
L1
L2
C
电感反馈三点振荡器
可编辑ppt
由图可见:与晶体管发射极
相连接的电抗性元件L1和L2
为感性, 不与发射极相连接的
另一电抗性元件C为容性, 满
足三端式振荡器的组成原则。 因反馈网络是由电感元件完 成的 ,适当 选择 L1与L2的 比 值,则可满足振幅条件,故称为 电感反馈三点振荡器.
e
X1
X2
X3
遵循以上两个原则才能 满足: 相位条件
适当选择X1与X2的比值就 能满足:振幅条件
可编辑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原则二
不与晶体管发 射极相联结的 另一电抗X3的 性质必须与其 相反。即与
Bc间性质7相
4、2 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电路构成
三端式振荡器有二种基本电路: 其一为 电容反馈三点振荡器也称为考必兹振荡器,电路组成特 点是:
2
二、实验内容
1、熟悉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电路,调整实验静 态工作点。
2、测定实验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与振荡幅度
3、测定反馈系数不同时,起振点、振幅与工作 电流的关系
4、测定负载电阻不同时,振荡器振幅与频率的关系。
可编辑ppt
3
三、实验应知知识
1.振荡器的定义:
在无需外加激励信号的情况下,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具有一定 波形、一定频率和一定幅度的交变能量的电子电路称为振荡器。
f0
21可编C L 辑1pp tC 1C C22
hoe hieC1C2
10
5、2电感反馈三端式振荡器(哈特莱电路)
Rb1
Cb
Rb2
Ce
v1
C L L1
Re
L2
+VCC
哈特莱电路的优点: 1、L1、L2之间有互–感,反馈
较强,容易起振;
调整2、电振容+ 荡C的频大率v小调1 即节可方L。+便1 ,只N要1 C
三端式LC振荡器有多种形式,主要有:
电容三端式,又称考毕兹振荡器(Coplitts); 电感三端式,又称哈特莱振荡器(Hartley); 串联型改进电容三端式,又称克拉泼振荡器(Clapp); 并联型改进电容三端式,又称西勒振荡器(Selier)。
可编辑ppt
5
4.1 LC振荡器的电路组成
LC振荡器的基本电路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点式 (又称三端式)振荡 器。
R b1
+ V CC
Rs
C3
A
C1
Cb
L
R b2
Re
C2
A
电路的振Ccb荡c 频率主C3要由C3
来 容决 (C定b 1,、基Ce 2本C)ce 不的受RC影e1o其响它。L的这R电L对
RL
提高振荡频率C b e的稳定性是有
利的。但也Re 有缺点C2:
B
1、如C1、C2 过大B ,振荡幅
(a)克拉泼电路的实用用电路
c b
e
C1
C2
L
电容反馈三点振荡器
可编辑ppt
由图可见:与晶体管发射极
相连接的电抗性元件C1和C2
为容性, 不与发射极相连接段
另 一 电 抗 性 元 件 X3 为 感 性 ,
满足三端式振荡器的组成原 则。因反馈网络是由电容元 件 完 成 的 , 适 当 选 择 C1 与 C2 的比 值,则可满足振幅条件, 故称为电容反馈三点振荡器.
作为回路的振荡电容。它的工作 频率可做
到几十MHz到几百MHCz的2 甚高v频f 波段范围。
电路的缺+点:
调C1或C2来改变振荡频率时,反馈系
(a)
数也将改变。但只要在L(两b端)并上一个可
电容三端式振变荡电电容路器,并令C1与C2为固定电容,则在
调整频率时,基本上不会影响反馈系数。
电容反馈三端电路的振荡频率
9
5、实际常见LC反馈振荡器电路
5、1 电容反馈三端振荡器(考毕兹电路)
考毕兹电路的优点:
Rs Cc
+ VCC 1)电容反馈三端电路的振荡波形好。
2)电路的频率稳定度较– 高,适当加大
回路的电容量,就可以减小不稳定因素对
Cb
v1
C1
L
Ce
Re C2
振3高)荡,电频可容率直三的接v+端i影利电响用路。振v的1荡工管作C的1+频–输率出可、以输做L入得电较容
2、正弦波振荡器
正弦波振荡器是指振荡波形接近理想正弦波的振荡器。主要有 RC,LC和晶体振荡器三种电路。
3.振荡器的功用:
作为信号源,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通信设备和各种测量仪 器中,是电子技术领域中最基本的电子线路。
可编辑ppt
4
4、三端式LC振荡器
三端式LC振荡电路是实际工程中经常被采用的一种 振荡电路,其产生的工作频率约在几MHz到几百MHz的 范围,频率稳定度约为10–3-10–4量级,采取一些稳频措 施后,还可以再提高一点。
什么是三点或(三端)式振荡器?
晶体管有三个电极(B、E、C) 分别与三个电抗性元件相连接
形成三个接点
c b
e
X1
X3
故称为三点式振荡器
可编辑ppt
X2
6
三点式 (又称三端式)振荡器要实现振荡,必须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与 振幅平衡条件.为此电路组成结构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c b
原则一
与晶体管 发射极相 联结的电 抗X1、 X2性质必 须相同。 即 be、ce间 电抗性质
电感反馈三端电路的振荡频率为
太高,L太小且分布参数的影响 太大。
f021
1
1
C (L1L22 可M 编辑) ppth ho ie(eL1L2M 2) 2
1 LC
11
5、3串I 联m 型N 改a 进o g 电容e 三端式振荡器(克拉泼电路)
下图是克拉泼振荡器的实际电路和交流等效电路。特点是用一电容C3与原 电路中的电感L相串联后代替L,功用主要是以增加回路总电容和减小管子与回 路间的耦合来提高振荡回路的标准性。使振荡频率的稳定度得以提高。
(度b就)太高低平;等效电路
因为C3远远小于C1或C2,所以三电2频容、率串若,减联但小后可C能的3 停,等振以效,提电因高容此振也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