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5节第1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全等和轴对称的知识,具有了初步的推理证明能力。本节课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推理能力;而“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也是今后证明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也是学习等边三角形的预备知识。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课时安排和说明

“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这一节安排三课时,本次教学内容为第一课时,探索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3.教具准备

多媒体、长方形纸片,剪刀。

二、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学生已掌握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这将成为学生研究和探索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基础知识。

能力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知识学习,已初步具备一定的操作、归纳、推理和论证能力,但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尚需要进一步培养。

情感分析: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与研究,但合作交流意识方面,有待加强;少数学生主动性不够强,需要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探究,归纳,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经历剪纸,折纸等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了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和应用。

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推理证明。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一些具有三角形的图片,提问: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设计意图:由日常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引出课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2、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等腰三角形还有其他的特殊性质吗?教师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教师要让学生对探索的目标、意义有十分明确的认识,做好探索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

(二)、合作探索,获得新知

活动一:1.剪一剪

如下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并剪下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三角形ABC有什

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剪纸,获得图形的直观感受,并为下面的折纸操作做好铺垫,

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2.议一议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设计意图:学生思考、回顾剪纸过程,把等腰厶ABC沿折痕对折,容易回答△ ABC是轴对称图形,折痕AD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2)、把你剪的等腰三角形沿折痕AD对折,你能找出有哪些重合的线段、重合的角?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我采取分组合作,动手实践等活动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让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B D C

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交流结果。学生很容易发现/ B=Z C, / ADC h ADB, / CAD M BAD, 线段除了两腰相等外还有CD=B D老师顺势引导,除了两腰相等外,你还能发现等腰三角形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学生经过合作交流后归纳出来等腰三角形的折痕很特殊,既是顶角的平分线,又是底边的中线和高,老师对以上结论进行完善,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三线合一。

(设计意图: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所以我在这里力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表达,使学生充分感知等腰三角形性质。_)

性质1:如图①,••• ___________

性质2:如图②,

① ••• AB = AC , AD 丄 BC ,

______ =Z

② ••• AB = AC , AD 是中线,

• ______ 丄 _____ ,/ ______ =Z ________

③ ••• AB = AC , AD 是角平分线,

(三)尝试推理,证明性质

尝试证明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用数学符号

如何表达条件和结论?如何证明?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采取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思考要证/

B=/

C,就要 证明以/

B 、/

C 为元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要证要求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添加辅助线。而 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作顶角/ BAC 的平分线,或作底边BC 上的中线,或作 底边BC 上的高等,让学生选择一种辅助线并完成证明过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与验证 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让学生经历性质证明的过程,体验性质的正确性和辅助线在几何 论证中的作用,在学生的自主探索中,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

(四)运用性质,体验成功

1 •小试牛刀

为巩固以上知识,特设计以下练习:

⑴、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0° ,它的顶角为 __________ .

⑵、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0° ,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______________ .

⑶、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10° ,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________________ .

(设计意图:该联系考察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同时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在等腰三角形中①

顶 角度数+2X 底角度数=180°② 顶角度数=180° -2 X 底角度数③ 底角度数=(180 ° -顶角度 数)-2.)

2、例题精讲

例1.已知:如图,房屋的顶角/ BAC=100 o,过屋顶A 的立柱AD - BC ,屋椽AB=AC.求顶

(设计意图:例1应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和性质2同时它是一道实际问题,进一步体现 数学来源于用几何语言表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