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 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及考核标准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及考核标准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幼儿心理学》2.课程代码:05132503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4.适用专业: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5.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2学时,实践学时8学时。

6.建议开课学期:2020级,三年制大专第1学期二、课程标注基本结构(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基本理念:按照“以理论思想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促进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幼儿园实践需要为中心构建学前教育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幼儿园对教师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幼儿园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向学生一味的讲授理论,而在于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指导他们以后的工作实践,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幼儿教育,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幼儿园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有效地教育创新和改革,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学》将有助于要从事前教育事业的学生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根据本门课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有针对性的列举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加深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来发现问题、归纳总结问题,找出某些心理现象背后的规律。

采用小组教学模式,针对问题学生共同讨论,小组间交流,教师引导。

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教育方法、策略的运用。

教师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幼儿游戏教学的新路子,为学生提供发展广阔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幼儿教师的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6020737 建议课时数: 56 学分:3.5 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先修课程:幼儿卫生与保育开课单位: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组一、课程性质《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群的专业平台课,是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性质为必修。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备的学前儿童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学前教育实际的实践能力。

该课程的前置课程为《幼儿卫生与保育》,为本课程学习提供基础。

《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等为后续课程,这些课程的基本原理都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出发点,探讨的是如何据此推进儿童的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年龄 特征、心理过程的发展、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三大方面。

二、课程目标通过《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基 本规律,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相关现象,在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时,能联系本课程中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后续的见习、实习以及工作岗位上,能有意识运用本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观察儿童、理解儿童,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培养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

具体体现在:(一)专业知识●掌握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掌握观察、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掌握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掌握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掌握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掌握学前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二)专业能力●能运用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能运用观察、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求●能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学前儿童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能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分析教育的适宜性●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学前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二)专业素质●具有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幼儿心理学》课程简介

《幼儿心理学》课程简介

《幼儿心理学》课程介绍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时期(0-6岁)人的心理发展的学科,它揭示了幼儿时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于教育工作者了解幼儿、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以及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

一、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幼儿时期人的心理发展,包括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具体来说,幼儿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幼儿的认知发展:包括幼儿的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幼儿的言语发展等。

2.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包括幼儿的情感表达、情感认知、社交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幼儿的性别角色、同伴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3.幼儿的行为问题:包括幼儿的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发展性问题等,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二、幼儿心理学的学习方法和意义学习幼儿心理学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经验。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学术讲座、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进行学习。

学习幼儿心理学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育水平: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可以更好地制定教育策略和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2.促进亲子关系:了解幼儿的情感需求和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与幼儿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预防心理问题: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可以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4.提升职业素养:幼儿心理学是教育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学习这门学科可以提升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职业素养,更好地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三、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调查法、案例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取关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客观资料和数据,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供支持。

具体来说,观察法是在自然环境下,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的方法;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的方法;案例法是对单个或多个幼儿进行深入了解的方法;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幼儿进行干预的方法。

幼儿心理学教学计划

幼儿心理学教学计划

幼儿心理学教学计划[正文]幼儿心理学教学计划一、引言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的学科,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幼儿的关爱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幼儿心理学教学计划,旨在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幼儿心理学知识,提供指导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计划,使教师能够:1. 掌握幼儿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点。

2. 理解幼儿的行为和情绪表现,能够正确认识和引导幼儿的情绪体验。

3. 学会运用幼儿心理学知识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培养教师的关怀和倾听能力,与幼儿建立积极而健康的师生关系。

三、教学内容1. 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1 儿童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1.3 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的基本规律2. 幼儿的情绪和心理问题2.1 儿童情绪表达的方式和特点2.2 异常情绪和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干预方法3. 幼儿教育与心理学3.1 幼儿教育的目标和要求3.2 幼儿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3.3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和合作的策略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习参考资料,传授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帮助教师建立知识框架。

2. 案例研讨: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讨论幼儿情绪和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教师的问题解决能力。

3. 视频观摩:观看幼儿心理学相关案例视频,进一步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和教师引导的方法。

4. 实践活动:组织教师进行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提高教师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测试: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进行课堂测试,检测教师对幼儿心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个案分析:教师针对幼儿个别情况,进行情绪和心理问题分析,并给出相应解决策略,通过评估教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课本资料:选用经典的幼儿心理学教材,作为教师的学习参考资料。

2. 专业论文:提供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前沿研究。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适用对象:普高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制(修)定时间:2022.05.23课程代码:360118 二级学院(部):公共管理学院学分:3 学时:48学时合作企业:先修课程:幼儿卫生与保育后续课程: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幼儿园班级管理制定人:批准人:二、课程的性质与定位本课程属于专业核心课。

本课程包括24学时的理论教学和24学时的实践教学,在校内完成。

本课程适用于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专业(群),让学生在先修幼儿卫生与保育等课程的基础上,为学习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等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幼儿园教师岗位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学习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形成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基本技能,同时通过对幼儿园相关工作任务的学习提升分析解决幼儿教育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等方法,使学生形成探索发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职业素质。

实施课程思政。

深度挖掘提炼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从课程所涉及的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具体目标及要求(1)专业能力目标1)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能理解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熟悉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2)关键能力目标1)能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行为、解决实际问题。

2)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结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基础。

3)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能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科学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1、能够分析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2、能够识别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3、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为幼儿教育和幼儿保健等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三)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对幼儿的关爱和理解,提高对幼儿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幼儿教育工作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幼儿教育团队提供积极的贡献。

本课程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幼儿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将来的幼儿教育工作提供帮助。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一)课程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等。

同时,本课程还将介绍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以适应当前幼儿园教育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教师将通过讲授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引导学生分析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四、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的表现等。

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职业能力发展程度和职业素质发展程度等方面。

1.能够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心理状态,以便做出正确的应对。

2.根据幼儿不同的性格特征,采取适当的对待方式。

3.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对其进行有效的意志培养。

4.具备良好的纪律观念,遵守行业法律法规。

5.具备教育教学安全意识和良好的节约意识。

6.能够解决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

幼儿心理学教学计划

幼儿心理学教学计划

幼儿心理学教学计划一、引言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的科学。

它关注儿童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本篇文章旨在提出一份幼儿心理学教学计划,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并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

二、背景知识1. 幼儿认知发展阶段- 感觉期(0-2岁)- 运动期(2-7岁)- 操作期(7-11岁)2. 幼儿情感与社交发展- 自我认同与情绪管理- 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三、教学目标基于幼儿心理学的教学计划将有助于实现以下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认知能力,包括观察、记忆、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自我认同与情感管理能力,提升情绪调节和表达的技巧。

3. 促进幼儿社交交往能力的发展,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 利用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以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2. 示范教学法- 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和模仿来帮助幼儿学习并模仿目标行为。

- 提供真实情境和案例,让幼儿在模拟中学习。

3. 合作学习法- 鼓励幼儿通过合作与他人互动,共同完成任务。

-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交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内容1. 认知发展- 利用图画、故事书等资源,帮助幼儿观察和解读信息。

- 结合实物教具,让幼儿参与操作,培养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情感管理- 教导幼儿辨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 倾听幼儿的心声,鼓励他们分享并表达感受。

- 利用绘画、游戏等活动,帮助幼儿情感表达和情绪调节。

3. 社交交往- 设计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幼儿互相扮演不同角色并进行交流。

- 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 组织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和归属感。

六、评估与反馈教师应及时评估幼儿学习的成果,并给予正确的反馈。

1. 利用观察记录、作品集等方式进行评估。

2. 鼓励幼儿自我评价,并帮助他们发现进步之处。

七、结论本文提出了一份幼儿心理学教学计划。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指通过对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的研究,以及对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学科。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轨迹,掌握一些基本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于教师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课程目标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模型,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2. 掌握与幼儿心理发展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能够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幼儿的心理问题;3. 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设计和干预;4. 培养对幼儿心理发展和幼儿教育的热爱和关注,具备持续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模型a. 脑神经发展理论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b. 基于儿童的发展任务理论;c. 幼儿言语发展理论及其实际应用;d. 社会认知理论对幼儿教育的指导意义。

2. 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a. 幼儿感知与认知能力的发展;b. 幼儿情感与社交发展的特点;c. 幼儿性别认同与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d. 幼儿自我概念的建立和发展。

3. 幼儿心理问题分析与解决a.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途径;b. 幼儿自卑、焦虑、攻击等心理问题的干预方法;c. 幼儿自闭症、多动症等特殊心理问题的教育干预;d. 幼儿共情能力和冲突解决的培养。

4.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应用a. 幼儿情绪教育设计及实施;b. 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c. 幼儿行为规范和自我管理的训练;d. 幼儿教育评估与个别化教育方案设计。

三、课程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掌握情况,可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 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于幼儿心理学理论和模型的理解程度;2. 论文写作:鼓励学生针对幼儿教育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3. 实践报告:要求学生参与实际的幼儿教育活动,撰写活动设计和心理观察报告;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幼儿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讨论。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研究0—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一门科学,是为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些理论课程(如学前教育理论)和有关专业课程(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等)奠定理论和知识基础的课程。

幼儿心理学既属于理论课程,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从出生到6岁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成长、变化规律,探究其认知、情绪、自我意识、语言以及社会化等特殊领域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特殊领域与一般发展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理论引领实践,让学生在紧密联系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和学前儿童教育活动的实际中去学习,从而培养起学生运用学前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学前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一般理论性问题,初步建立学前心理理论的知识框架。

(2)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

(3)了解国内外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全面了解学前儿童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情绪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规律,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及其表现的条件、原因和培养策略。

2.能力目标(1)学会观察和分析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的主要表现和特点。

(2)学会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解释和分析儿童发展的实例。

(3)引导学生结合学前儿童的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的现状,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运用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适应儿童心理特点实施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引发学生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关注和对相关问题探索的兴趣。

(2)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改变以往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传统习惯和看法,培养学生热爱儿童、对学前教育工作感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一、引言幼儿教育是培养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指导幼儿教育实践,制定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十分必要。

本文旨在介绍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了解和理解幼儿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能力;2. 培养学生了解和熟悉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能力;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幼儿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应用心理学知识,设计和实施幼儿教育方案的能力;5.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以及教育观察和评估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幼儿发展心理学1.1 幼儿认知发展1.2 幼儿语言发展1.3 幼儿社会情感发展1.4 幼儿运动发展2. 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2.1 行为主义理论2.2 认知发展理论2.3 社会文化理论2.4 生态系统理论3. 幼儿教育实践与评估3.1 幼儿教学设计3.2 幼儿教学评估3.3 幼儿教育中的特殊需求3.4 家园合作与幼儿发展支持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讲座和教材阅读,全面介绍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幼儿教育问题的能力。

3. 教育观察:要求学生进行教育观察,并结合幼儿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估。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深入探讨幼儿教育心理学相关话题。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幼儿教育实践活动,如观察幼儿游戏,参与教学设计等。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1. 教材:- 《幼儿发展心理学导论》- 《幼儿认知发展与学习》- 《幼儿社会情感发展与教育》- 《幼儿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2. 参考书目:- 《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导论》- 《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 《儿童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六、评估方式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考试、论文、小组项目和幼儿教育实践报告等。

《婴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

《婴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

《婴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为学习者提供婴幼儿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帮助学习者了解婴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和特点,掌握婴幼儿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为婴幼儿家长和教师提供科学的教育指导。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婴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了解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3. 掌握婴幼儿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4. 能够根据婴幼儿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实施有效的教育措施。

三、课程内容1.婴幼儿生理发展: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营养与健康、感觉运动发展等;2.婴幼儿认知发展:感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认知过程;3.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情感表达、情感调节、社交技能等;4.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如何与婴幼儿互动、如何培养婴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品德;5.教育环境创设:为婴幼儿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游戏环境和社交环境;6.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问题,提出教育建议。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婴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帮助学习者建立基础认知;2.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情境和案例分析,让学习者掌握婴幼儿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3.小组讨论:组织学习者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4.家庭合作:邀请家长参与课程,共同探讨婴幼儿的成长和教育问题。

五、考核方式1.平时作业:完成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报告;2.期末考试: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进行综合考核。

六、课程资源1.教材:《婴幼儿心理学》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籍;2.网络资源:相关教学视频、讲座、论坛等,便于学习者随时学习;3.实践基地:与幼儿园、早教机构等合作,提供实践机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婴幼儿家长和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同时,本课程也将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婴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

《婴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

《婴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婴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旨在帮助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了解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行为表现和干预策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婴幼儿心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目标1.了解婴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心理发展特点;2.掌握婴幼儿心理健康的评估方法;3.熟悉婴幼儿心理干预的策略和方法;4.培养婴幼儿的观察、互动和引导能力;5.具备基本的婴幼儿心理研究和教学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婴幼儿认知发展:介绍婴幼儿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发展特点,以及教育方法;2.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阐述婴幼儿情感表达、情感联系、依恋关系、社会交往等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特点,以及培养方法;3.婴幼儿心理健康评估:介绍常用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和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测试法等;4.婴幼儿心理干预:介绍常见的婴幼儿心理干预策略和方法,如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等;5.教学与实践:组织实践教学,让学生观察婴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案例分析,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解;2.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交流互动,分享经验;3.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动态过程;4.安排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五、课程评估方式与标准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比30%;2.测验与考试:对学生掌握婴幼儿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情况进行考核,占比50%;3.实践成绩:考察学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情况,以及观察婴幼儿行为表现的能力,占比20%。

六、课程实施建议与补充说明建议将婴幼儿心理学纳入早期教育等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此外,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场地、时间、师资等方面的支持措施。

2024版幼儿心理学教案(共6)

2024版幼儿心理学教案(共6)

03
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情绪理解与表达
情绪识别
通过故事、图片等多媒体手段, 引导幼儿识别基本情绪,如快乐、
悲伤、愤怒等。
情绪表达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情、动作等 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情绪
表达能力。
情绪调节
教授幼儿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 如深呼吸、数数等,帮助他们平
复情绪。
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
亲子依恋
注意是记忆的前提,幼儿 只有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 事物上,才能更好地记住 它。
思维与想象发展
思维的发展
幼儿开始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 力,能够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和
时间顺序。
想象的发展
幼儿的想象力逐渐丰富,能够创造 出自己的想象世界,并通过想象来 理解和解决问题。
思维与想象的关系
思维和想象相互促进,幼儿在想象 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同时思维 能力也影响着想象的内容和质量。
尊重幼儿的话语权,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 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阅读理解能力提升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如绘本、故 事书等。
教授阅读技巧
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图画、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关系,培养他们的阅 读理解能力。
鼓励幼儿自主阅读
为幼儿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自主阅读,培养他们 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想象力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想象力有助于幼儿理解抽象概念、发展语言和社交技能,同时 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压力。
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方法
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
鼓励自由探索和尝试
为幼儿提供多种感官体验,如阅读图书、听 音乐、观看戏剧等,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 想象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幼儿心理学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1、前言
1. 1课程性质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期(3—6、7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1.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学前教育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本课程主要探讨幼儿心理发展中主要问题。

教材分为4编共12章节。

内容分别为幼儿心理学的一般问题;幼儿的认知和言语发展;幼儿的情绪、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幼儿的活动心理。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分别讨论,强调幼儿园的活动设计、游戏更多地是为促使其心智健康发育服务,本着更好地突出教材的时代性、职业性、专业性,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学生能力培养的思想,教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

本在教材中,不仅增加了适应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需要,反映幼儿教育时代精神的内容,而且对原教材过时的内容那个了删减,力求反映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

本课程参考学时为72学时。

2、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需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的年龄特点、发展趋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初步能力,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幼儿心理学的一般问题,了解幼儿的认知和言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幼儿的情绪、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以及幼儿的活动心理。

能依据幼儿特点,利用所学相关知识,初步具备幼儿园基层岗位幼儿老师的工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在此基础上达到以下主要职业能力目标:

● ● ●
了解幼儿心理学的一般问题,建立理论框架熟悉幼儿的认知和言语发展的有关知识
了解幼儿的情绪、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熟悉幼儿在活动中的心理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1教材编写
(1)本课程教材编写应打破传统的学科式内容体系,构建以任务引领和职业能力培养以及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内容体系。

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

(2)教材编写应以行业专家对物流业务流程所涵盖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体现基础性、趣味性和开拓性相统一的课程思想,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的热爱与追求,鼓励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

并应为教师留有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的空间。

(3)教材内容应凸显实践性、应用性和层次性的特征,不求体系的完整性,强调与岗位业务相吻合,并使学生易学、易懂、易接受。

(4)教材提倡图文并茂,增加直观性,有利于初学者引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持续性。

2教学建议
(1)精讲与见习实践相结合。

(2)加强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项目活动中理解儿文基本概念、启发幼儿思维和培养幼儿语言表达。

(3)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做出示范,
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幼儿园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掌握本课程要求的职业能力。

(4)应注重工作情境的模拟,以挂图、多媒体、录像、案例分析、现场见习实习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5)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探索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
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教学评价
(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评价宜以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
为主。

(3)教学效果评价重点评价学习者的职业能力。

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资源,通过搭建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
性得以充分发挥。

同时联合各校开发多媒体课件,努力实现跨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

(2)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
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3)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
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4)利用幼儿园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培训相结合、教学与实训相结合,满足学生综
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5学习评价与考核
1.考核在第一学年末进行。

2.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注重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实作能力。

3.考核具体内容、标准(待定)
6、教材使用说明
使用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教学用书《幼儿卫生保健》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第一版)
幼儿心理学专项能力细目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