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1.2.1函数的概念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5
河北省承德市高中数学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1.2.1 函数的概念(2)学案(无答案)新人教A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
2.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会判断两个函数是否是同一个函数.
重点难点
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函数的定义域.
方法
自主探究
一.探知部分:阅读课本17页18页内容.思考下面问题:
求函数定义域就是求使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集合,必须考虑那些情形?
B.y= -1与y=x-1
C.y=x0(x≠0)与y=1(x≠0)
D.y=x+1,x∈Z与y=x-1,x∈Z
四.巩固部分:
1.下列各组函数相同的是( )
A.f(x)= 与g(x)=x+1B.f(x)= 与g(x)=x·
C.f(x)=2x+1与g(x)= D.f(x)=|x2-1|与g(t)=
2.已知函数f(x)= ,又知f(t)=6,则t=________.
3.函数f(x)=( -2)0+ 的定义域是________.
4.函数y= 的定义域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
5.(2020·高考安徽卷)下列函数中,不满足:f(2x)=2f(x)的是( )
A.f(x)=|x|B.f(x)=x-|x|
C.f(x)=x+1D.f(x)=-x
6.已知函数f(x)= + .
(1)求f(2),g(2)的值;
(2)求f(g(2)),g(f(2))的值;
(3)求f(g(x))的表达式.
2.函数f(x)= + ,则函数f(x+1)的定义域为( )
A. [0,+∞)B. [1,+∞)
C. [2,+∞)D. [-2,+∞)
3.下列各组函数表示相等函数的是( )
A.y= 与y=x+3
探究3.下列各对函数中,是相等函数的序号是________.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 函数的概念
集合函数及其表示1.2.1函数的概念[新知初探]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定义: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2)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函数y=f(x)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显然,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点睛]对函数概念的3点说明(1)当A,B为非空数集时,符号“f:A→B”表示A到B的一个函数.(2)集合A中的数具有任意性,集合B中的数具有唯一性.(3)符号“f”它表示对应关系,在不同的函数中f的具体含义不一样.2.区间概念(a,b为实数,且a<b)3.其它区间的表示[点睛]关于无穷大的2点说明(1)“∞”是一个符号,而不是一个数.(2)以“-∞”或“+∞”为端点时,区间这一端必须是小括号.[小试身手]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区间表示数集,数集一定能用区间表示.( ) (2)数集{x |x ≥2}可用区间表示为[2,+∞].( )(3)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 ) (4)函数值域中每一个数在定义域中一定只有一个数与之对应.( ) (5)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定是无限集合.( ) 答案:(1)× (2)× (3)√ (4)× (5)× 2.函数y =1x +1的定义域是( ) A .[-1,+∞) B .[-1,0) C .(-1,+∞) D .(-1,0)答案:C3.已知f (x )=x 2+1,则f ( f (-1))=( ) A .2 B .3 C .4 D .5 答案:D4.用区间表示下列集合:(1){x |10≤x ≤100}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 (2){x |x >1}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答案:(1)[10,100] (2)(1,+∞)[例1] (1)设M ={x |0≤x ≤2},N ={y |0≤y ≤2},给出下列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从集合M 到集合N 的函数关系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D .3(2)下列各题的对应关系是否给出了实数集R 上的一个函数?为什么? ① f :把x 对应到3x +1; ② g :把x 对应到|x |+1; ③ h :把x 对应到1x ; ④ r :把x 对应到x .(1)[解析] ①中,因为在集合M 中当1<x ≤2时,在N 中无元素与之对应,所以①不是;②中,对于集合M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N 中都有唯一的数与之对应,所以②是;③中,x函数的判断=2对应元素y =3∉N ,所以③不是;④中,当x =1时,在N 中有两个元素与之对应,所以④不是.因此只有②是,故选B.[答案] B(2)[解] ①是实数集R 上的一个函数.它的对应关系f 是:把x 乘3再加1,对于任一x ∈R,3x +1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如x =-1,则3x +1=-2与之对应.同理,②也是实数集R 上的一个函数.③不是实数集R 上的函数.因为当x =0时,1x 的值不存在.④不是实数集R 上的函数.因为当x <0时,x 的值不存在.[活学活用]1.下列对应或关系式中是A 到B 的函数的是( ) A .A =R ,B =R ,x 2+y 2=1B .A ={1,2,3,4},B ={0,1},对应关系如图:C .A =R ,B =R ,f :x →y =1x -2D .A =Z ,B =Z ,f :x →y =2x -1解析:选B A 错误,x 2+y 2=1可化为y =±1-x 2,显然对任意x ∈A ,y 值不唯一.B 正确,符合函数的定义.C 错误,2∈A ,在B 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数.D 错误,-1∈A ,在B 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数.相等函数[例2]下列各组函数中是相等函数的是()A.y=x+1与y=x2-1 x-1B.y=x2+1与s=t2+1C.y=2x与y=2x(x≥0)D.y=(x+1)2与y=x2[解析]对于选项A,前者定义域为R,后者定义域为{x|x≠1},不是相等函数;对于选项B,虽然变量不同,但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均相同,是相等函数;对于选项C,虽然对应关系相同,但定义域不同,不是相等函数;对于选项D,虽然定义域相同,但对应关系不同,不是相等函数.[答案] B[活学活用]2.下列各组式子是否表示同一函数?为什么?(1)f(x)=|x|,φ(t)=t2;(2)y=x2,y=(x)2;(3)y=1+x·1-x,y=1-x2;(4)y=(3-x)2,y=x-3.解:(1)f(x)与φ(t)的定义域相同,又φ(t)=t2=|t|,即f(x)与φ(t)的对应关系也相同,∴f(x)与φ(t)是同一函数.(2)y=x2的定义域为R,y=(x)2的定义域为{x|x≥0},两者定义域不同,故y=x2与y=(x)2不是同一函数.(3)y=1+x·1-x的定义域为{x|-1≤x≤1},y=1-x2的定义域为{x|-1≤x≤1},即两者定义域相同.又∵y=1+x·1-x=1-x2,∴两函数的对应关系也相同.故y=1+x·1-x与y=1-x2是同一函数.(4)∵y=(3-x)2=|x-3|与y=x-3的定义域相同,但对应关系不同,∴y=(3-x)2与y=x-3不是同一函数.求函数的定义域[例3]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 =(x +1)2x +1-1-x ;(2)y =5-x |x |-3.[解] (1)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x 的取值必须满足⎩⎪⎨⎪⎧x +1≠0,1-x ≥0.解得x ≤1,且x ≠-1,即函数定义域为{x |x ≤1,且x ≠-1}.(2)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x 的取值必须满足⎩⎪⎨⎪⎧5-x ≥0,|x |-3≠0,解得x ≤5,且x ≠±3,即函数定义域为{x |x ≤5,且x ≠±3}.[活学活用]3.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 =2+3x -2;(2)y =3-x ·x -1; (3)y =(x -1)0+2x +1. 解:(1)当且仅当x -2≠0,即x ≠2时,函数y =2+3x -2有意义,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2}.(2)函数有意义,当且仅当⎩⎪⎨⎪⎧3-x ≥0,x -1≥0.解得1≤x ≤3,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x |1≤x ≤3}.(3)函数有意义,当且仅当⎩⎪⎨⎪⎧x -1≠0,2x +1≥0,x +1≠0.解得x >-1,且x ≠1,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1,且x ≠1}.[例4] (1)已知f (x )=11+x(x ∈R ,且x ≠-1),g (x )=x 2+2(x ∈R),则f (2)=________,f (g (2))=________.(2)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①y =x +1;②y =x 2-2x +3,x ∈[0,3); ③y =3x -1x +1; ④y =2x -x -1. (1)[解析] ∵f (x )=11+x, ∴f (2)=11+2=13. 又∵g (x )=x 2+2, ∴g (2)=22+2=6, ∴f ( g (2))=f (6)=11+6=17. [答案] 13 17(2)[解] ①(观察法)因为x ∈R ,所以x +1∈R ,即函数值域是R.②(配方法)y =x 2-2x +3=(x -1)2+2,由x ∈[0,3),再结合函数的图象(如图),可得函数的值域为[2,6).③(分离常数法)y =3x -1x +1=3x +3-4x +1=3-4x +1. 求函数值和值域∵4x +1≠0,∴y ≠3, ∴y =3x -1x +1的值域为{y |y ∈R 且y ≠3}. ④(换元法)设t =x -1,则t ≥0且x =t 2+1,所以y =2(t 2+1)-t =2 ⎝⎛⎭⎫t -142+158,由t ≥0,再结合函数的图象(如图),可得函数的值域为⎣⎡⎭⎫158,+∞.[活学活用]4.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y =2x +1+1;(2)y =1-x 21+x 2.解:(1)因为2x +1≥0,所以2x +1+1≥1,即所求函数的值域为[1,+∞). (2)因为y =1-x 21+x 2=-1+21+x 2,又函数的定义域为R ,所以x 2+1≥1, 所以0<21+x 2≤2,则y ∈(-1,1].所以所求函数的值域为(-1,1].层级一 学业水平达标1.函数y =1-x +x 的定义域为( ) A .{x |x ≤1} B .{x |x ≥0} C .{x |x ≥1或x ≤0}D .{x |0≤x ≤1}解析:选D 由题意可知⎩⎪⎨⎪⎧1-x ≥0,x ≥0,解得0≤x ≤1.2.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M ={x |-2≤x ≤2},值域为N ={y |0≤y ≤2},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可能是( )解析:选B A 中定义域是{x |-2≤x ≤0},不是M ={x |-2≤x ≤2},C 中图象不表示函数关系,D 中值域不是N ={y |0≤y ≤2}.3.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A .y =x -1和y =x 2-1x +1B .y =x 0和y =1C .f (x )=(x -1)2和g (x )=(x +1)2D .f (x )=(x )2x 和g (x )=x(x )2解析:选D A 中的函数定义域不同;B 中y =x 0的x 不能取0;C 中两函数的对应关系不同,故选D.4.设f (x )=x 2-1x 2+1,则f (2)f ⎝⎛⎭⎫12=( )A .1B .-1 C.35D .-35解析:选B f ( 2 )f ⎝⎛⎭⎫1 2 =22-122+1⎝⎛⎭⎫122-1⎝⎛⎭⎫122+1=35-3454=35×⎝⎛⎭⎫-53=-1.5.下列函数中,值域为(0,+∞)的是( ) A .y =x B .y =1xC .y =1xD .y =x 2+1解析:选B y =x 的值域为[0,+∞),y =1x 的值域为(-∞,0)∪(0,+∞),y =x 2+1的值域为[1,+∞).6.若[a,3a -1]为一确定区间,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3a -1>a ,则a >12.答案:⎝⎛⎭⎫12,+∞ 7.已知函数f (x )=2x -3,x ∈{x ∈N|1≤x ≤5},则函数f (x )的值域为________. 解析:∵x =1,2,3,4,5, ∴f (x )=2x -3=-1,1,3,5,7. ∴f (x )的值域为{-1,1,3,5,7}. 答案:{-1,1,3,5,7}8.设f (x )=11-x ,则f ( f ( x ))=________.解析:f ( f (x ))=11-11-x =11-x -11-x =x -1x . 答案:x -1x (x ≠0,且x ≠1) 9.已知f (x )=x 2-4x +5. (1)求f (2)的值.(2)若f (a )=10,求a 的值. 解:(1)由f (x )=x 2-4x +5, 所以f (2)=22-4×2+5=1. (2)由f (a )=10,得a 2-4a +5=10, 即a 2-4a -5=0,解得a =5或a =-1. 10.求函数y =x +26-2x -1的定义域,并用区间表示.解:要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需满足:⎩⎪⎨⎪⎧ x +2≥0,6-2x ≥0,6-2x ≠1,即⎩⎪⎨⎪⎧ x ≥-2,x ≤3,x ≠52,所以-2≤x ≤3且x ≠52.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x ⎪⎪-2≤x ≤3且x ≠52. 用区间表示为⎣⎡⎭⎫-2,52 ∪⎝⎛⎦⎤52,3. 层级二 应试能力达标1.下列式子中不能表示函数y =f (x )的是( )A .x =y 2+1B .y =2x 2+1C .x -2y =6D .x =y解析:选A 对于A ,由x =y 2+1得y 2=x -1.当x =5时,y =±2,故y 不是x 的函数;对于B ,y =2x 2+1是二次函数;对于C ,x -2y =6⇒y =12x -3是一次函数;对于D ,由x =y 得y =x 2(x ≥0)是二次函数.故选A.2.若集合A ={x |y =x -1},B ={y |y =x 2+2},则A ∩B =( )A .[1,+∞)B .(1,+∞)C .[2,+∞)D .(0,+∞)解析:选C 集合A 表示函数y =x -1的定义域,则A ={x |x ≥1},集合B 表示函数y =x 2+2的值域,则B ={y |y ≥2},故A ∩B ={x |x ≥2}.3.若函数f (x )=ax 2-1,a 为一个正数,且f ( f (-1))=-1,那么a 的值是( )A .1B .0C .-1D .2解析:选A ∵f (x )=ax 2-1,∴f (-1)=a -1,f (f (-1))=f (a -1)=a ·(a -1)2-1=-1.∴a (a -1)2=0.又∵a 为正数,∴a =1.4.函数y =1-x 22x 2-3x -2的定义域为( ) A .(-∞,1]B .[-1,1]C .[1,2)∪(2,+∞)D.⎣⎡⎭⎫-1,-12∪⎝⎛⎦⎤-12,1 解析:选D 由题意得⎩⎪⎨⎪⎧1-x 2≥0,2x 2-3x -2≠0, 解得⎩⎪⎨⎪⎧-1≤x ≤1,x ≠2且x ≠-12,即-1≤x ≤1且x ≠-12,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1,-12∪⎝⎛⎦⎤-12,1.故选D. 5.函数y =1x -2的定义域是A ,函数y =2x +6 的值域是B ,则A ∩B =________(用区间表示).解析:要使函数式y =1x -2有意义,只需x ≠2,即A ={x |x ≠2};函数y =2x +6 ≥0,即B ={y |y ≥0},则A ∩B ={x |0≤x <2,或x >2}.答案:[0,2)∪(2,+∞)6.函数y =6-x |x |-4的定义域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 解析:要使函数有意义,需满足⎩⎪⎨⎪⎧ 6-x ≥0,|x |-4≠0,即⎩⎪⎨⎪⎧x ≤6,x ≠±4, ∴定义域为(-∞,-4)∪(-4,4)∪(4,6].答案:(-∞,-4)∪(-4,4)∪(4,6]7.试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1)f (x )=(x -1)2+1,x ∈{-1,0,1,2,3};(2)f (x )=(x -1)2+1;(3)f (x )=5x +4x -1; (4)f (x )=x -x +1.解:(1)函数的定义域为{-1,0,1,2,3},则f (-1)=[(-1)-1]2+1=5,同理可得f (0)=2,f (1)=1,f (2)=2,f (3)=5,所以函数的值域为{1,2,5}.(2)函数的定义域为R ,因为(x -1)2+1≥1,所以函数的值域为{y |y ≥1}.(3)函数的定义域是{x |x ≠1},y =5x +4x -1=5+9x -1,所以函数的值域为{y |y ≠5}. (4)要使函数式有意义,需x +1≥0,即x ≥-1,故函数的定义域是{x |x ≥-1}.设t =x +1,则x =t 2-1(t ≥0),于是f (t )=t 2-1-t =⎝⎛⎭⎫t -122-54.又t ≥0,故f (t )≥-54.所以函数的值域是⎩⎨⎧⎭⎬⎫y ⎪⎪y ≥-54.8.已知函数f (x )=x 21+x 2. (1)求f (2)+f ⎝⎛⎭⎫12,f (3)+f ⎝⎛⎭⎫13的值; (2)求证:f (x )+f ⎝⎛⎭⎫1x 是定值;(3)求f (2)+f ⎝⎛⎭⎫12+f (3)+f ⎝⎛⎭⎫13+…+f (2 018)+f ⎝⎛⎭⎫12 018的值. 解:(1)∵f (x )=x 21+x 2, ∴f (2)+f ⎝⎛⎭⎫12=221+22+⎝⎛⎭⎫1221+⎝⎛⎭⎫122=1, f (3)+f ⎝⎛⎭⎫13=321+32+⎝⎛⎭⎫1321+⎝⎛⎭⎫132=1. (2)证明:f (x )+f ⎝⎛⎭⎫1x =x 21+x 2+⎝⎛⎭⎫1x 21+⎝⎛⎭⎫1x 2=x 21+x 2+1x 2+1=x 2+1x 2+1=1. (3)由(2)知f (x )+f ⎝⎛⎭⎫1x =1,∴f (2)+f ⎝⎛⎭⎫12=1,f (3)+f ⎝⎛⎭⎫13=1,f (4)+f ⎝⎛⎭⎫14=1,…,f (2 018)+f ⎝⎛⎭⎫12 018=1. ∴f (2)+f ⎝⎛⎭⎫12+f (3)+f ⎝⎛⎭⎫13+…+f (2 018)+f ⎝⎛⎭⎫12 018=2 017.。
【金版新学案】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练习:1.2.1函数的概念(含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每题 5 分,共 20 分 ) 1.以下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x 2- 9A . y = x - 3 与 y = x + 3B . y = x 2- 1 与 y = x - 1C . y = x 0(x ≠ 0)与 y = 1(x ≠ 0)D . y = 2x +1, x ∈ Z 与 y = 2x -1, x ∈ Z分析: A 项中两函数的定义域不一样; B 项, D 项中两函数的对应关系不一样.应选 C.答案:C2.以下会合 A 到会合 B 的对应 f 是函数的是 () A . A = { - 1,0,1} , B = {0,1} , f : A 中的数平方 B . A = {0,1} , B = { - 1,0,1} , f : A 中的数开方 C . A = Z , B = Q , f : A 中的数取倒数D . A =R , B = { 正实数 } , f : A 中的数取绝对值分析:依据函数定义,选项B 中,会合 A 中的元素1 对应会合 B 中的元素 ±1,不符合函数定义中一个自变量的值对应独一的函数值的条件;选项 C 中,会合 A 中的元素 0 取倒数没存心义, 也不切合函数定义中会合A 中随意元素都对应着独一函数值的要求;选项 D中,会合 A 中的元素 0 在会合 B 中没有元素与其对应,也不切合函数定义.只有选项 A 符合函数定义.答案:Ax 2- 1= ( ),则 f13.设 f(x)= x 2+ 1f2A . 1B .- 133C.5D .- 522- 1 3分析:f=22+ 1 =5=3×-5=- 1.1 1 2-1 3 53f 22 -41 2+ 152 4答案:B4.若函数 y= f(x)的定义域M ={ x|- 2≤x≤ 2},值域为 N= { y|0 ≤y≤ 2},则函数 y= f(x)的图象可能是 ()分析: A 中定义域是 { x|- 2≤x≤0},不是 M= { x|- 2≤x≤2}, C 中图象不表示函数关系,D中值域不是 N= { y|0 ≤y≤2}.答案: B二、填空题 (每题 5 分,共 15 分 )5.已知 f( x)由下表表示x123f(x)211则函数 f(x)的定义域是 ________,值域是 ________.分析:察看表格可知函数f(x)的定义域是 {1,2,3} ,值域是 {1,2} .答案:{1,2,3}{1,2}6.若 [ a,3a- 1]为一确立区间,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分析:由题意知1 3a- 1>a,则 a> .2答案:1,+∞21,则 f(f(a))= ________.7.设 f(x)=1-x 分析:f( f(a))=1=1=a- 11 a.1- a-11-1- a1- a 答案:a- 1a ( a≠0,且 a≠ 1)三、解答题 (每题 10 分,共 20 分 ) 8.求以下函数的定义域.(1)y=2x+ 1+3- 4x;1 (2)y =|x + 2|-1.12x +1≥0? x ≥- 2,分析:(1)由已知得33- 4x ≥0? x ≤ ,413∴函数的定义域为 - ,.(2)由已知得:∵ |x + 2|- 1≠0,∴ |x + 2| ≠1,得 x ≠- 3, x ≠- 1.∴函数的定义域为 (- ∞,- 3)∪ (- 3,- 1)∪ (- 1,+ ∞).69.已知函数 f(x)= - x + 4,(1)求函数 f(x)的定义域;(2)求 f(-1), f(12)的值.分析:(1)依据题意知 x - 1≠0且 x +4≥0,∴ x ≥- 4 且 x ≠1,即函数 f(x)的定义域为 [- 4,1)∪ (1,+ ∞).6- 1+ 4=- 3- 3.(2)f(- 1)=- 2-6- 12+4= 6 -4=-38f(12)= 12- 11111.。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一:1.2.1 函数的概念 课件 (共16张PPT)
3 两个函数相同:当且仅当三要素相同。
例1 y= x 3 + 2 x 是函数吗?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均为非空的数集
例2 y=± x 是函数吗?
——对于函数定义域中每一个x,值域中都有 唯一确定的y和它对应。(不是函数)
练习:下列图形哪个可以表示函数的图象?
y
0x
A
y
0x
B
y
0x
C
四、如何求函数的定义域
想 f(1)表示什么意思? 一 想 f(1)与f(x)有什么区别?
一般地,f(a)表示当x=a时的函数值,是一个常量。 f(x)表示自变量x的函数,一般情况下是变量。 14
例:已知函数f(x)=3x2-5x+2.求f(0),f(a)和 f(a+1)
想一想 f[f(0)]等于多少?
练习:f(x)=|x+1|,则f(-1) +f(1)等于多少?
六、小结
1 函数的概念
2 定义域的求法 3 对函数符号y=f(x)的理解
七、布置作业
一、复习回顾
初中时学过函数的概念,它是怎样叙述的? 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
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 它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 其中x叫做 自变量,y是函数值。
想一想
y=1(x∈R)是函数吗?
Go to 13
研究函数y 1 x
为了研究的方便,取几组特殊的x值和对应的y值
当x=1时,y=1
当x=2时,y
1 2
当x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时,y 1
3
A
B
y1
x
1
1
1
2
2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必修+选修)【很全面】
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必修+选修)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1.3 函数的基本性质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小结复习参考题第四章圆与方程4.1 圆的方程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4.3 空间直角坐标系小结复习参考题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割圆术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2.2 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小结复习参考题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y=Asin(ωx+ψ) 的图象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小结复习参考题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探究与发现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1.2 应用举例阅读与思考海伦和秦九韶1.3 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数列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阅读与思考斐波那契数列阅读与思考估计根号下2的值2.2 等差数列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 等比数列2.5 等比数列前n项和阅读与思考九连环探究与发现购房中的数学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阅读与思考错在哪儿信息技术应用用Excel解线性规划问题举例3.4 基本不等式2abba+≤小结复习参考题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探究与发现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信息技术应用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2.2 双曲线2.3 抛物线阅读与思考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变化率与导数3.2 导数的计算探究与发现牛顿法──用导数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3.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图形技术与函数性质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实习作业走进微积分小结复习参考题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阅读与思考科学发现中的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小结复习参考题第四章框图4.1 流程图4.2 结构图信息技术应用用Word2002绘制流程图小结复习参考题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2.2 椭圆探究与发现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信息技术应用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2.3 双曲线探究与发现2.4 抛物线探究与发现阅读与思考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阅读与思考向量概念的推广与应用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小结复习参考题选修 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 变化率与导数1.2 导数的计算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 定积分的概念1.6 微积分基本定理1.7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 数学归纳法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小结复习参考题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探究与发现子集的个数有多少1.2 排列与组合探究与发现组合数的两个性质1.3 二项式定理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中的一些秘密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探究与发现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取何值时概率最大2.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4 正态分布信息技术应用μ,σ对正态分布的影响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统计案例3.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选修3-1数学史选讲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一古埃及的数学二两河流域的数学三丰富多彩的记数制度第二讲古希腊数学一希腊数学的先行者二毕达哥拉斯学派三欧几里得与《原本》四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一《周髀算经》与赵爽弦图二《九章算术》三大衍求一术四中国古代数学家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一坐标思想的早期萌芽二笛卡儿坐标系三费马的解析几何思想四解析几何的进一步发展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一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二科学巨人牛顿的工作三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一分析的化身──欧拉二数学王子──高斯第七讲千古谜题一三次、四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发现二高次方程可解性问题的解决三伽罗瓦与群论四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的解决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一古代的无穷观念二无穷集合论的创立三集合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一中国现代数学发展概观二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三当代几何大师──陈省身学习总结报告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一平面与球面的位置关系二直线与球面的位置关系和球幂定理三球面的对称性思考题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一球面上的距离二球面上的角思考题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一极与赤道二球面二角形三球面三角形1.球面三角形2.三面角3.对顶三角形4.球极三角形思考题第四讲球面三角形一球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二、球面“等腰”三角形三球面三角形的周长四球面三角形的内角和思考题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1.“边边边”(s.s.s)判定定理2.“边角边”(s.a.s.)判定定理3.“角边角”(a.s.a.)判定定理4.“角角角”(a.a.a.)判定定理思考题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一球面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公式二简单多面体的欧拉公式三用球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证明欧拉公式思考题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一球面上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二用向量方法证明球面上的余弦定理1.向量的向量积2.球面上余弦定理的向量证法三从球面上的正弦定理看球面与平面四球面上余弦定理的应用──求地球上两城市间的距离思考题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一平面几何与球面几何的比较二欧氏平行公理与非欧几何模型──庞加莱模型三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的意义阅读与思考非欧几何简史学习总结报告选修3-4对称与群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一平面刚体运动1.平面刚体运动的定义2.平面刚体运动的性质思考题二对称变换1.对称变换的定义2.正多边形的对称变换3.对称变换的合成4.对称变换的性质5.对称变换的逆变换思考题三平面图形的对称群思考题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一n元对称群Sn思考题二多项式的对称变换思考题三抽象群的概念1.群的一般概念2.直积思考题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一带饰和面饰二化学分子的对称群三晶体的分类四伽罗瓦理论学习总结报告附录一附录二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一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四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圆周角定理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三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四弦切角的性质五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一平行射影二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三平面与圆锥面的截线学习总结报告选修 4-2矩阵与变换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一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一)几类特殊线性变换及其二阶矩阵1.旋转变换2.反射变换3.伸缩变换4.投影变换5.切变变换(二)变换、矩阵的相等二二阶矩阵与平面向量的乘法三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一)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二)一些重要线性变换对单位正方形区域的作用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一复合变换与二阶矩阵的乘法二矩阵乘法的性质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一逆变换与逆矩阵1.逆变换与逆矩阵2.逆矩阵的性质二二阶行列式与逆矩阵三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矩阵形式2.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探究与发现三阶矩阵与三阶行列式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一变换的不变量——矩阵的特征向量1.特征值与特征向量2.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二特征向量的应用1.Anα的简单表示2.特征向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习总结报告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引言第一讲坐标系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二极坐标系三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四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简介第二讲参数方程一曲线的参数方程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三直线的参数方程四渐开线与摆线学习总结报告选修4-5 不等式选讲引言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一不等式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基本不等式3.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二绝对值不等式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第二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一比较法二综合法与分析法三反证法与放缩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一二维形式柯西不等式阅读与思考法国科学家柯西二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三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一数学归纳法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学习总结报告选修4-6 初等数论初步引言第一讲整数的整除一整除1.整除的概念和性质2.带余除法3.素数及其判别法二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1.最大公因数2.最小公倍数三算术基本定理第二讲同余与同余方程一同余1.同余的概念2.同余的性质二剩余类及其运算三费马小定理和欧拉定理四一次同余方程1.一次同余方程2.大衍求一术五拉格朗日插值法和孙子定理六弃九验算法第三讲一次不定方程一二元一次不定方程二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特解三多元一次不定方程第四讲数论在密码中的应用一信息的加密与去密二大数分解和公开密钥学习总结报告附录一剩余系和欧拉函数附录二多项式的整除性选修4-7 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引言第一讲优选法一什么叫优选法二单峰函数三黄金分割法——0.618法1.黄金分割常数2.黄金分割法——0.618法阅读与思考黄金分割研究简史四分数法1.分数法阅读与思考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2.分数法的最优性五其他几种常用的优越法1.对分法2.盲人爬山法3.分批试验法4.多峰的情形六多因素方法1.纵横对折法和从好点出发法2.平行线法3.双因素盲人爬山法第二讲试验设计初步一正交试验设计法1.正交表2.正交试验设计3.试验结果的分析4.正交表的特性二正交试验的应用学习总结报告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选修4-9 风险与决策引言第一讲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一风险与决策的关系二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1.风险(平均损失)2.平均收益3.损益矩阵4.风险型决策探究与发现风险相差不大时该如何决策第二讲决策树方法第三讲风险型决策的敏感性分析第四讲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一马尔可夫链简介1.马尔可夫性与马尔可夫链2.转移概率与转移概率矩阵二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三长期准则下的马尔可夫型决策理论1.马尔可夫链的平稳分布2.平稳分布与马尔可夫型决策的长期准则3.平稳准则的应用案例学习总结报告附录。
新课标人教A版数学必修5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新课改教案(必修五)新郑三中高二数学备课组2009年8月数学5 第一章解三角形章节总体设计(一)课标要求本章的中心内容是如何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工具,最后落实在解三角形的应用上。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当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能够熟练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
(二)编写意图与特色1.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章重视与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并且在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示范、引导。
本章的两个主要数学结论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它们都是关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结论。
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边角关系的定性的知识,就是“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如果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两条对应边及其所夹的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科书在引入正弦定理内容时,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提出探究性问题:“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我们是否能得到这个边、角的关系准确量化的表示呢?”,在引入余弦定理内容时,提出探究性问题“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所夹的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个三角形是大小、形状完全确定的三角形.我们仍然从量化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也就是研究如何从已知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计算出三角形的另一边和两个角的问题。
”设置这些问题,都是为了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2.注意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加强与前后各章教学内容的联系,注意复习和应用已学内容,并为后续章节教学内容做好准备,能使整套教科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提高教学效益,并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本章内容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基本关系,已知三角形的边和角相等判定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有着密切联系。
【优化课堂】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 学案:第一章 1.2.1 函数的概念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1.2函数及其表示1.2.1函数的概念[学习目标] 1.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出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数学概念中的作用.(重点、难点)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重点).3.能够正确使用区间表示数集.(易混点)一、函数的有关概念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的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结论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 相关概念定义域x的取值范围A值域函数值的集合{}f(x)|x∈A二、两个函数相等的条件1.定义域相同;2.对应关系完全一致.三、区间的概念及表示1.一般区间的表示设a,b∈R,且a<b,规定如下:2.特殊区间的表示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定是无限集合.( )(2)根据函数有定义,定义域中的一个x 可以对应着不同的y .( ) (3)f (a )表示当x =a 时函数f (x )的值,是一个常量.( ) 【答案】 (1)× (2)× (3)√ 2.已知f (x )=x +1,则f (3)=( )A .2B .4C .±6D .10 【解析】 ∵f (x )=x +1,∴f (3)=3+1=2.【答案】 A 3.函数f (x )=11-2x有定义域是________(用区间表示). 【解析】 由题意,需1-2x >0,解得x <12.故f (x )的定义域为⎝⎛⎭⎫-∞,12. 【答案】 ⎝⎛⎭⎫-∞,12 4.集合{}x |1<x ≤10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 【解析】 集合{}x |1<x ≤10用区间表示为(1,10]. 【答案】 (1,10]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1)(2014·长沙高一检测)设M =x -2≤x ≤2,N =}y 0≤y ≤2,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M ,值域为N ,对于下列四个图象,可作为函数y =f (x )的图象为( )(2)下列函数中,f (x )与g (x )相等的是( ) A .f (x )=x ,g (x )=(x )2 B .f (x )=x ,g (x )=x 2 C .f (x )=x +2,g (x )=x 2-4x -2D .f (x )=x ,g (x )=3x 3 (3)判断下列对应是否为函数. ①A =R ,B =R ,f :x →y =1x 2;②A =N ,B =R ,f :x →y =±x ; ③A =N ,B =N *,f :x →y =|x -2|;④A ={1,2,3},B =R ,f (1)=f (2)=3,f (3)=4.【解析】 (1)由函数定义可知任意作一条直线x =a 与函数图象至多有一个交点,故选项C 错误.由题设定义域中有元素-2,2知选项A 错误.由值域为{}y |0≤y ≤2知选项B 错误. (2)对于A ,f (x )=x 的定义域为R ,g (x )=(x )2的定义域为{}x |x ≥0,两函数的定义域不相同,所以不是相等函数;对于B ,g (x )=x 2=|x |,与f (x )=x 的对应关系不相同,所以不是相等函数;对于C ,g (x )=x 2-4x -2=x +2(x ≠2),与f (x )=x +2的定义域不同,所以不是相等函数;对于D ,g(x)=3x3=x,与f(x)=x的对应关系和定义域都相同,所以是相等函数,故选D.【答案】(1)D(2)D(3)①因为A=R,B=R,对于A中的元素x=0,在对应关系f:x→y=1x2之下,在B 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因而不能构成函数.②对于A中的元素,如x=9,y的值为y=±9=±3,即在对应关系f之下,B中有两个元素与之对应,不符合函数定义,故不能构成函数.③对于A中的元素x=2,在对应关系f的作用下,|2-2|=0∉B,从而不能构成函数.④依题意,f(1)=f(2)=3,f(3)=4,即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对应关系f之下,在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虽然B中有很多元素在A中无元素与之对应,但依函数的定义,仍能构成函数.1.判断一个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的步骤:(1)判断A,B是否是非空数集;(2)判断A中任一元素在B中是否有元素与之对应;(3)判断A是任一元素在B中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2.判断函数是否相同的步骤:(1)看定义域是否相同;(2)看对应关系是否相同;(3)下结论.(1)f(x)=1x-2;(2)f(x)=3x+2;(3)f(x)=x+1+12-x.【思路探究】解答本题可根据函数解析式的结构特点,构造使解析式有意义的不等式(组),进而解不等式求解.【解】 (1)∵x ≠2时,分式1x -2有意义,∴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x |x ≠2. (2)∵3x +2≥0,即x ≥-23时,根式3x +2才有意义,∴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x ⎪⎪x ≥-23. (3)∵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x +1≥02-x ≠0⇒⎩⎪⎨⎪⎧x ≥-1,x ≠2.∴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x |x ≥-1且x ≠2.1.求解析式给出的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求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集合.已知函数y =f (x ):(1)若f (x )为整式,则定义域为R ;(2)若f (x )为分式,则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实数的集合;(3)若f (x )是偶次根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根号内的式子不小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4)若f (x )是由几个部分的数字式子构成的,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5.若f (x )是由实际问题列出的,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解析式本身有意义且符合实际意义的实数的集合.(2014·济宁高一检测)函数y =1-x2x 2-3x -2定义域为( )A .(-∞,1]B .(-∞,2]C.⎝⎛⎭⎫-∞,12∪⎝⎛⎭⎫-12,1 D.⎝⎛⎫-∞,-12∪⎝⎛⎦⎤-12,1 【解析】 要使函数y =1-x 2x 2-3x -2有意义,则⎩⎪⎨⎪⎧1-x ≥0,2x 2-3x -2≠0,即⎩⎪⎨⎪⎧x ≤1,x ≠-12且x ≠2,所以x ≤1且x ≠-12,故选D.【答案】 Df (2x +1)的定义域;(2)已知函数f (2x +1)的定义域为[1,3],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思路探究】 (1)函数f (2x +1)的自变量是x ,而非2x +1,解不等式1≤2x +1≤3即可.(2)函数f (2x +1)的自变量是x ,本题实质是知1≤x ≤3,求2x +1的取值范围. 【解】 (1)∵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3],即x ∈[1,3],函数f (2x +1)中2x +1的范围与函数f (x )中x 的范围相同,∴2x +1∈[1,3],∴x ∈[0,1], 即函数f (2x +1)的定义域是[0,1]. (2)∵x ∈[1,3],∴2x +1∈[3,7], 即函数 f (x )的定义域是[3,7].若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a ,b ],则f (g (x ))的定义域可由a ≤g (x )≤b 求出;若已知f (g (x ))的定义域为[a ,b ],则f (x )的定义域为g (x )在x ∈[a ,b ]时的值域.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1),则f (2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解析】 因为f (x )的定义域为(0,1),所以要使f (2x )有意义,须使0<2x <1,即0<x <12,所以函数f (2x )的定义域为⎩⎨⎧⎭⎬⎫x ⎪⎪0<x <12.【答案】 ⎝⎛⎭⎫0,12已知f (x )=11+x (x ∈R ,且x ≠-1),g (x )=x 2+2(x ∈R).(1)求f (2),g (2)的值; (2)求f [g (3)]的值.【思路探究】 (1)令x =2代入f (x ),g (x )→得出f (2),g (2) (2)求g (3)→求f [g (3)] 【解】 (1)∵f (x )=11+x ,∴f (2)=11+2=13, 又∵g (x )=x 2+2,∴g (2)=22+2=6.(2)g (3)=32+2=11,∴f [g (3)]=f (11)=11+11=112.1.f (x )表示自变量为x 的函数,如f (x )=2x ,而f (a )表示的是当x =a 时的函数值,如f (x )=2x 中f (3)=2×3=6.2.求f {f [f (x )]}时,一般要遵循由里到外的原则.在题设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求g [f (3)]的值. 【解】 ∵f (3)=11+3=14, ∴g [f (3)]=g ⎝⎛⎭⎫14=⎝⎛⎭⎫142+2=3316.1.函数的本质:两个非空数集间的一种确定的对应关系.由于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一经确定,值域随之确定,所以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等,只须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一致即可.2.f(x)是函数符号,f表示对应关系,“y=f(x)”为“y是x的函数”这句话的数学表示,它仅仅是函数符号,并不表示“y等于f 与x的乘积”.3.对于用关系式表示的函数.如果没有给出定义域,那么就认为函数的定义域是指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自变量取值的集合,这是求某函数定义域的依据.相等函数判断中的误区下列各组函数相等函数的是()A.y=x+1与y=x2-1 x-1B.y=|x|+1和y=(x-1)2+1 C.y=2x和y=2x(x≤0) D.y=x2+1和y=t2+1【易错分析】 易失分点一:忽视函数定义域,误认为y =x 2-1x -1=x +1,而误选A.易失分点二:忽视对应关系,误认为定义域和值域相同就是相等函数,而误选B. 【防范措施】 1.判断函数相等时,对较为复杂的函数解析式的化简要慎重,注意其等价性,本例对选项A 中第二个函数解析式的化简易把定义域扩大,由解析式相同而误认为是相等函数.2.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的两个函数才相等.【解析】 A 错误,由于函数y =x 2-1x -1中要求x -1≠0,即x ≠1,故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不同,故不表示相等函数.B 错误,虽然定义域和值域相同,但对应关系不相同,因而不是相等函数.C 错误,显然定义域不同,因此不是相等函数.D 正确,虽然表示自变量的字母不同,但它们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相同,因此是相等函数. 【答案】 D——[类题尝试]————————————————— 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为相等函数的是( ) A .f (x )=x +1·x -1,g (x )=(x +1)(x -1) B .f (x )=(2x -5)2,g (x )=2x -5 C .f (x )=1-x x 2+1与g (x )=1+x x 2+1D .f (x )=(x )4x 与g (t )=⎝⎛⎭⎫t t 2 【解析】 A 中,f (x )=x +1·x -1的定义域为{x |x ≥1},g (x )=(x +1)(x -1)的定义域为{x |x ≥1或x ≤-1},它们的定义域不相同;B 中,f (x )=(2x -5)2的定义域为⎩⎨⎧⎭⎬⎫x ⎪⎪x ≥52,g (x )=2x -5的定义域为R ,定义域不同,不是相等函数.C 中,f (x )=1-xx 2+1与g (x )=1+xx 2+1的对应关系不同,不相等.D 中,f (x )=(x )4x =x (x>0)与g (x )=⎝⎛⎭⎫t t 2=t (t >0)的定义域与对应关系都相同,它们相等.【答案】 D。
新人教A版必修1高中数学§1.2.1函数的定义学案
高中数学 §1.2.1函数的定义学案 新人教A 版必修1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函数的定义域;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学习重点:函数的概念及求函数的定义域 学习难点: 求函数的定义域 知识链接:一、函数的定义:设A 、B 是 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 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
那么就称f: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f(x), x ∈A 其中x 叫做自变量,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 ,与x 的值相对应的值y 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 ∈A}叫做 。
注意1、 A 、B 必须是 的数集;且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只有有 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2、f(x)的符号含义:y=f(x)为“y 是x 的函数”的数学表示,仅是一个函数符号,表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特殊对应,并非表示f(x)是f 与x 相乘 ;3、函数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 、 缺一不可。
是两个实数,且a的集合叫 区间;满足不等式a<x<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 区间;满足不等式a ≤x<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都叫区间. 实数集R 用区间表示为 ,其中“∞”读“无穷大”; “-∞”读“负无穷大”;“+∞”读“正无穷大”.例题剖析: 例1、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 的值; (3)当a>0时,求f(a), f(a-1)的值。
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1()47f x x =+ (2)()1f x = (3)3()4xf x x =-1()2f x x =+2(3),()3f f -小结:1、求函数定义域的规则:①整式:②分式:③偶次根式:④零次幂式:⑤如果f(x)是由几个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的2、求定义域步骤:列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当堂检测:1. 函数2,{2,1,0,1,2}y x x=∈--的值域是 .2. 函数2yx=-的定义域是(用区间表示)3.下列图形哪个可以表示函数的图象?。
人教版A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1)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第五章《三角函数》,本节课是第3课时,这是节关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课.三角函数是高中范围内继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之后学习的函数,是函数的一个下位概念,与指对数函数、幂函数属于同一抽象( 概括)层次。
它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学习数学中其他知识内容的基础。
在初中,学生已学过锐角三角函数,知道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等于相应边长的比值。
在此基础上,随着角的概念的推广,引入弧度制,相应地将锐角三角函数推广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此时它与三角形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研究一个实数集( 角的弧度数构成的集合)到另一个实数集( 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或其比值构成的集合)的对应关系。
认识它需要借助单位圆、角的终边以及两者的交点这些几何图形的直观帮助,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由锐角三角函数到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再到单位圆上的点的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直至得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体现了合情推理的思想方法。
本节课将围绕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展开,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能够利用单位圆认识这个概念是解决教学重点的关键。
A.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B.根据定义认识函数值的符号,理解诱导公式一;C.能初步运用定义分析和解决与三角函数值有关的一些简单问题;D.体验三角函数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领悟直角坐标系的工具功能,丰富数形结1.教学重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2.教学难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的建构过程。
多媒体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 1. 1弧度角的定义【答案】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 2.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答案】︒︒︒≈==30.571801180)(弧度,ππ3. 关于扇形的公式【答案】.21)3(;21)2(;12lR S R S R l ===αα)( 4.在初中我们是如何定义锐角三角函数的? 【答案】.tan ,cos ,sin abc a c b ===ααα二、探索新知探究一.角α的始边在x 轴非负半轴,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
新人教A版必修5高中数学第一章1.1.2余弦定理(二)导学案
1.1.2 余弦定理(二)课时目标1.熟练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2.会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有关问题.1.正弦定理及其变形(1)a sin A =b sin B =csin C=2R . (2)a =2R sin_A ,b =2R sin_B ,c =2R sin_C .(3)sin A =a 2R ,sin B =b 2R ,sin C =c2R.(4)sin A ∶sin B ∶sin C =a ∶b ∶c .2.余弦定理及其推论 (1)a 2=b 2+c 2-2bc cos_A .(2)cos A =b 2+c 2-a 22bc.(3)在△ABC 中,c 2=a 2+b 2⇔C 为直角;c 2>a 2+b 2⇔C 为钝角;c 2<a 2+b 2⇔C 为锐角.3.在△ABC 中,边a 、b 、c 所对的角分别为A 、B 、C ,则有:(1)A +B +C =π,A +B 2=π2-C2.(2)sin(A +B )=sin_C ,cos(A +B )=-cos_C ,tan(A +B )=-tan_C .(3)sin A +B 2=cos C 2,cos A +B 2=sin C2.一、选择题1.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边长,若满足(a +b -c )(a +b +c )=a b,则∠C的大小为( )A .60°B .90°C .120°D .150° 答案 C解析 ∵(a +b -c )(a +b +c )=ab , ∴a 2+b 2-c 2=-ab , 即a 2+b 2-c 22ab =-12,∴cos C =-12,∴∠C =120°.2.在△ABC 中,若2cos B sin A =sin C ,则△ABC 的形状一定是 ( )A .等腰直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 答案 C解析 ∵2cos B sin A =sin C =sin(A +B ),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0, 即sin(A -B )=0,∴A =B .3.在△ABC 中,已知sin A ∶sin B ∶sin C =3∶5∶7,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小外角为 ( )A .30°B .60°C .90°D .120° 答案 B解析 ∵a ∶b ∶c =sin A ∶sin B ∶sin C =3∶5∶7, 不妨设a =3,b =5,c =7,C 为最大内角,则cos C =32+52-722×3×5=-12.∴C =120°.∴最小外角为60°.4.△ABC 的三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b 2=ac,2b =a +c ,则此三角形是(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答案 D解析∵2b=a+c,∴4b2=(a+c)2,即(a-c)2=0.∴a=c.∴2b=a+c=2a.∴b=a,即a=b=c.5.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若C=120°,c=2a,则( )A.a>b B.a<bC.a=b D.a与b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答案 A解析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c2=a2+b2-2ab cos 120°=a2+b2+ab.∵c=2a,∴2a2=a2+b2+ab.∴a2-b2=ab>0,∴a2>b2,∴a>b.6.如果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增加同样的长度,则新三角形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由增加的长度确定答案 A解析设直角三角形三边长为a,b,c,且a2+b2=c2,则(a+x)2+(b+x)2-(c+x)2=a2+b2+2x2+2(a+b)x-c2-2cx-x2=2(a+b-c)x+x2>0,∴c+x所对的最大角变为锐角.二、填空题7.在△ABC中,边a,b的长是方程x2-5x+2=0的两个根,C =60°,则边c=________.答案19解析由题意:a+b=5,ab=2.由余弦定理得:c2=a2+b2-2ab cos C=a2+b2-ab=(a+b)2-3ab=52-3×2=19,∴c=19.8.设2a+1,a,2a-1为钝角三角形的三边,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2<a<8解析 ∵2a -1>0,∴a >12,最大边为2a +1.∵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a 2+(2a -1)2<(2a +1)2, 化简得:0<a <8.又∵a +2a -1>2a +1, ∴a >2,∴2<a <8.9.已知△ABC 的面积为23,BC =5,A =60°,则△ABC 的周长是________.答案 12解析 S △ABC =12AB ·AC ·sin A=12AB ·AC ·sin 60°=23, ∴AB ·AC =8,BC 2=AB 2+AC 2-2AB ·AC ·cos A =AB 2+AC 2-AB ·AC =(AB +AC )2-3AB ·AC , ∴(AB +AC )2=BC 2+3AB ·AC =49, ∴AB +AC =7,∴△ABC 的周长为12.10.在△ABC 中,A =60°,b =1,S △ABC =3,则△ABC 外接圆的面积是________.答案 13π3解析 S △ABC =12bc sin A =34c =3,∴c =4,由余弦定理:a 2=b 2+c 2-2bc cos A =12+42-2×1×4cos 60°=13, ∴a =13.∴2R =a sin A =1332=2393,∴R =393.∴S 外接圆=πR 2=13π3. 三、解答题11.在△ABC 中,求证:a 2-b 2c 2=A -Bsin C.证明 右边=sin A cos B -cos A sin B sin C =sin Asin C·cos B -sin Bsin C·cos A =a c ·a 2+c 2-b 22ac -b c ·b 2+c 2-a 22bc =a 2+c 2-b 22c 2-b 2+c 2-a 22c 2=a 2-b 2c 2=左边.所以a 2-b 2c 2=A -B sin C.12.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的长,cosB =53, 且·=-21. (1)求△ABC 的面积; (2)若a =7,求角C .解 (1)∵·=-21,∴·=21.∴· = ||·||·cosB = accosB = 21.∴ac=35,∵cosB = 53,∴sinB = 54.∴S △ABC = 21acsinB = 21×35×54 = 14. (2)ac =35,a =7,∴c =5.由余弦定理得,b 2=a 2+c 2-2ac cos B =32, ∴b =4 2.由正弦定理:c sin C =bsin B. ∴sin C =c b sin B =542×45=22.∵c <b 且B 为锐角,∴C 一定是锐角. ∴C =45°. 能力提升13.已知△ABC 中,AB =1,BC =2,则角C 的取值范围是( )A .0<C ≤π6B .0<C <π2C.π6<C <π2D.π6<C ≤π3 答案 A解析 方法一 (应用正弦定理)∵AB sin C =BC sin A ,∴1sin C =2sin A∴sin C =12sin A ,∵0<sin A ≤1,∴0<sin C ≤12.∵AB <BC ,∴C <A ,∴C 为锐角,∴0<C ≤π6.方法二 (应用数形结合)如图所示,以B 为圆心,以1为半径画圆,则圆上除了直线BC 上的点外,都可作为A 点.从点C 向圆B 作切线,设切点为A 1和A 2,当A 与A 1、A 2重合时,角C 最大,易知此时:BC =2,AB =1,AC ⊥AB ,∴C =π6,∴0<C ≤π6.14.△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b 2=ac 且cos B =34.(1)求1tan A +1tan C的值;(2)设· = 23,求a+c 的值.解 (1)由cos B =34,得sin B =1-⎝ ⎛⎭⎪⎫342=74.由b 2=ac 及正弦定理得sin 2 B =sin A sin C .于是1tan A +1tan C =cos A sin A +cos C sin C=sin C cos A +cos C sin A sin A sin C =A +C sin 2 B=sin B sin 2B =1sin B =477. (2)由· = 23得ca ·cosB = 23 由cos B =34,可得ca =2,即b 2=2.由余弦定理:b 2=a 2+c 2-2ac ·cos B , 得a 2+c 2=b 2+2ac ·cos B =5,∴(a +c )2=a 2+c 2+2ac =5+4=9,∴a +c =3.。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学案:1.2.1函数的概念(2)
1.2.1函数的概念(2)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体会函数概念;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集合。
过程与方法: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掌握判别两个函数是否相等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用区间符号正确表示数的集合,求简单函数定义域和值域及函数相等的判断。
难点:求函数定义域和值域。
三、学法指导:阅读教材, 熟练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四、知识链接:1. 写出函数的定义:注:(1)对应法则f(x)是一个函数符号,表示为“y 是x 的函数”,绝对不能理解为“y 等于f 与x 的乘积”,在不同的函数中,f 的具体含义不一样;y=f(x)不一定是解析式,在不少问题中,对应法则f 可能不便使用或不能使用解析式,这时就必须采用其它方式,如数表和图象,在研究函数时,除用符号f(x)表示外,还常用g(x)、F(x)、G(x)等符号来表示;f(a)是常量,f(x)是变量,f(a)是函数f(x)中当自变量x=a 时的函数值。
(2)定义域是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值域是全体函数值所组成的集合,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定义域和对应法则确定,函数的值域也随之确定。
2.集合的表示方法有: 。
五、学习过程:A 问题1. 区间的概念 (1)满足不等式b x a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 ,表示为 ;(2)满足不等式b x a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 ,表示为 ;(3)满足不等式b x a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 ,表示为 ;(4)满足不等式b x a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 ,表示为 ;在数轴上,这些区间都可以用一条以a 和b 为端点的线段来表示,在图中,用 表示包括在区间内的端点,用 表示不包括在区间内的端点;实数集R 也可以用区间表示为 ,“∞”读作“ ”,“-∞”读作“ ”,“+∞”读作“ ”,还可以把满足x ≥a, x>a, x ≤b, x<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表示为 。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第2节《函数的概念》学案
函数的概念※ 知识梳理 1.函数的概念:设A ,B 是非空的_____,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________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________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 =f (x ),x ∈A .其中x 叫做______,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y =f (x )的______;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_____,函数值的集合{f (x )|x ∈A }叫做函数y =f (x )的______,则值域是集合B 的____. 2.常见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函数关系式图象定义域值域反比例函数y =kx(k ≠0)一次函数y =kx +b (k ≠0)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3.相等函数: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其中值域是由______和________决定的.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________完全一致,我们就称这两个函数相等.(1)只要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对应法则相同,其值域就________.故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等时,一看定义域,二看对应法则.如y =1与y =xx 不是相等函数,因为____________.y =3t +4与y =3x +4是相等函数.(2)求函数的定义域,一般是转化为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问题,注意定义域是一个集合,其结果必须用集合或区间来表示.4.区间与无穷大:(1)区间的几何表示定义 名称 符号 数轴表示{x |a ≤x ≤b } 闭区间 [a ,b ] {x |a <x <b }开区间(a ,b ){x |a ≤x <b }半开半 闭区间 [a ,b ){x |a <x ≤b } 半开半 闭区间(a ,b ]这里的实数a 与b 都叫做相应区间的端点.(2)实数集R 的区间表示:实数集R 可以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____,“∞”读作“无穷大”,“-∞”读作“负无穷大”,“+∞”读作“正无穷大”.(3)无穷大的几何表示定义 符号 数轴表示{x |x ≥a } [a ,+∞) {x |x >a } (a ,+∞) {x |x ≤b } (-∞,b ]{x |x <b }(-∞,b )※ 典例分析【题型一】函数的基本概念【例1】1. 如图所示,能够作为函数y =f (x )的图象的有________.[答案] ①⑤ 解:根据函数的定义,一个函数图象与垂直于x 轴的直线最多有一个交点,这是通过图象判断其是否构成函数的基本方法.2. 下列对应或关系式中是A 到B 的函数的是( )A .A ∈R ,B ∈R ,x 2+y 2=1 B . A={(x ,y)|x ,y ∈R },对任意的(x ,y)∈A ,(x,y)→x+y.C .A =R ,B =R ,f :x →y =1x -2D .A ={1,2,3,4},B ={0,1},对应关系如图:答案:D3. 下列各对函数中,是相等函数的序号是________.① f (x )=x +1与g (x )=x +x 0 ② f (x )=22x 1)+(与g (x )=|2x +1| ③ f (n )=2n +1(n ∈Z )与g (n )=2n -1(n ∈Z ) ④ f (x )=3x +2与g (t )=3t +2 ⑤ y =x -1与y =x 2-1x +1[答案] ②④4. 已知一个函数的解析式为2)(x x f =2,它的值域为{1,4},这样的函数有 个.[答案]9[解析]列举法:定义域可能是{1,2},{-1,2},{1,-2},{-1,-2},{1,-2,2},{-1,-2,2},{-1,1,2},{-1,1,-2},{-1,1,-2,2}.【课堂练习1】1. 下列对应是否为A 到B 的函数:①A =R ,B ={x|x>0},f :x→y =|x|; ②A =Z ,B =Z ,f :x→y =x 2; ③A =Z ,B =Z ,f :x→y =x ; ④A =[-1,1],B ={0},f :x→y =0.答:(1)①③不是 ②④是2. 以下给出的同组函数中,是否表示同一函数?为什么?(1)f 1:y =xx ;f 2:y =1.(2)f 1:y =⎩⎪⎨⎪⎧1,x ≤1,2,1<x <2,3,x ≥2.f 2:x x ≤1 1<x <2 x ≥2 y123(3)f 1:y =2x ;f 2:如图所示.【解】(1)不同函数.f 1(x )的定义域为{x ∈R |x ≠0},f 2(x )的定义域为R .(2)同一函数,x 与y 的对应关系完全相同且定义域相同,它们是同一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 (3)同一函数.理由同(2).【题型二】 求函数定义域 【例2】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①y =4-x ; ②y =1|x |-x ; ③y =5-x +x -1-1x 2-9.[解析] (1)①4-x ≥0,即x ≤4,故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4}.②分母|x |-x ≠0,即|x |≠x ,所以x <0.故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0}.③解不等式组⎩⎨⎧ 5-x ≥0,x -1≥0,x 2-9≠0,得⎩⎨⎧x ≤5,x ≥1,x ≠±3.故函数的定义域是{x |1≤x ≤5且x ≠3}.【课堂练习2】1. 将长为a 的铁丝折成矩形,求矩形面积y 关于一边长x 的解析式,并写出此函数的定义域.解:设矩形一边长为x ,则另一边长为12(a -2x ),所以y =x ·12(a -2x )=-x 2+12ax ,定义域为(0,a2).2. (2016年高考江苏卷) 函数y =232x x --的定义域是 .【答案】[]3,1-3. 若函数86-)(2++=m mx mx x f 的定义域为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4. 已知函数32341++-=ax ax ax y 的定义域为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题型三】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例3】1. 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0),则函数f (2x +1)的定义域为( )A. (-1,1)B. )21,1(--C. (-1,0)D. )1,21(解析:由题意知-1<2x +1<0,则-1<x <-12.答案:B2. 已知f (x 2-1)的定义域为[0,3],则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解析:∵0≤x ≤3,∴0≤x 2≤9,∴-1≤x 2-1≤8,∴函数y =f (x )的定义域是[-1,8].【课堂练习3】1. 已知函数f (2x +1)的定义域为(0,1),则f (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解析]因为f (2x +1)的定义域为(0,1),即其中的函数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1,令t =2x +1,所以1<t <3,所以f (t )的定义域为{t |1<t <3},所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x |1<x <3}.2. 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0,1],求g(x)=f (2x )+f (x +23)的定义域;解: 解不等式组0212013x x ≤≤⎧⎪⎨≤+≤⎪⎩,∴g(x) 的定义域是[0,13]. 【题型四】求函数的解析式 【例4】1. 已知f (x )=21xx+,求f (2x +1); 解析:f (2x +1)=244122+++x x x .2. f (x +1)=x +2x . 求f (x )的解析式;解:方法一:设u =x +1,则x =u -1(u ≥1),∴f (u )=(u -1)2+2(u -1)=u 2-1(u ≥1),即f (x )=x 2-1(x ≥1). 方法二:∵x +2x =(x +1)2-1,由于x ≥0,所以x +1≥1.∴ f (x )=x 2-1(x ≥1)3. y =f (x )是一次函数,且f (f (x ))=9x +8,求f (x )的解析式;解:由条件可设f (x )=ax +b (a ≠0),∵f [f (x )]=9x +8,∴有a (ax +b )+b =9x +8.比较系数可得⎩⎨⎧ a =3,b =2;或⎩⎨⎧a =-3,b =-4.故f (x )=3x +2或f (x )=-3x -4,4. f (x )=2f (1x)·x -1,求f (x )的解析式;解:在f (x )=2f (1x )x -1中,用1x 代替x ,得f (1x )=2f (x )1x -1,将f (1x )=2()f x x-1代入f (x )=2f (1x)x -1中,可求得f (x )=23x +13.(x>0) 5. f (0)=1,并且对任意实数x ,y ,有f (x -y )=f (x )-y (2x -y +1),求f (x )的解析式.解:令x=0,y=-x,则f(x)=f(0)+x(0+x+1)=1+2xx +课堂小结:函数解析式的求法:(1)凑配法:由已知条件f (g (x ))=F (x ),可将F (x )改写成关于g (x )的表达式,然后以x 替代g (x ),便得f (x )的表达式;(2)待定系数法:若已知函数的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可用待定系数法;(3)换元法:已知复合函数f (g (x ))的解析式,可用换元法,此时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4)方程思想:已知关于f (x )与f (1x )或f (-x )的表达式,可根据已知条件再构造出另外一个等式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f (x ).(5)赋值法:赋x,y 特殊值,适用于解抽象函数。
新人教A版必修5高中数学第1章《解三角形》函数的周期性问题教案
高中数学 第1章《解三角形》函数的周期性问题教案新人教A 版必修5一、教学目标:理解周期函数的概念并能运用函数的周期性知识解题。
1.周期函数定义: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D ,T 为非零常数,若对任意x D ∈,都有()()f x T f x +=成立,则()f x 是周期函数,T 是()f x 的一个周期。
若在所有的正周期中存在最小值,则称此值为最小正周期。
2.从定义表述中可发现,周期函数不一定存在最小正周期。
二、问题举例 例1.设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选题目的: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周期函数的不同表现形式,感受抽象函数递推式与周期函数的联系; 思路分析:以第(3)小题为例,因为()()12f x f x +=-中的x 是任意的,可2x +替代x ,就可得到()()()()11412f x f x f x f x +=-=-=+-,从而()f x 的一个周期为4;其它几个问题也同样可求得结果。
例2.设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求解下列问题(1)直线x a =和x b =是函数()y f x =图象的两条对称轴,问()f x 是否为周期函数,若是,其周期为多少?(2)直线x a =是函数()y f x =图象的对称轴,点(),0b 是函数()y f x =图象的对称中心,问问()f x 是否为周期函数,若是,其周期为多少?选题目的:两条对称轴就如人的前后各放置了一面镜子,会在镜子里出现无数多个像,正如周而复始的现象;指导学生研究函数图象对称性与周期性的内在联系,从而能更好地运用对称性和周期性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思路分析:以第(1)题为例,因为x a =和x b =都是函数()y f x =图象的对称轴,所以必有:()()2,f a x f x -=()()2,f b x f x -=则有()()22,f a x f b x -=-用2b x -替代x 可得到()()22,f a b x f x -+=由周期函数的定义可知,()f x 的一个正周期为2a b -。
人教A版高中数学第一册(必修1)学案2:5.4.1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5.4.1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了解由单位圆和正、余弦函数定义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象的步骤,掌握“五点法”画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的方法.(重点)2.正、余弦函数图象的简单应用.(难点)3.正、余弦函数图象的区别与联系.(易混点)1. 通过做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培养直观想象素养.2.借助图象的综合应用,提升数学运算素养.『自主预习』1.正弦曲线正弦函数y =sin x ,x ∈R 的图象叫正弦曲线.2.正弦函数图象的画法 (1)几何法:①利用单位圆画出y =sin x ,x ∈『0,2π』的图象; ②将图象向左、右平行移动(每次个单位长度). (2)五点法:①画出正弦曲线在『0,2π』上的图象的五个关键点,⎝⎛⎭⎫π2,1,,⎝⎛⎭⎫3π2,-1,,用光滑的曲线连接;②将所得图象向左、右平行移动(每次个单位长度). 3.余弦曲线余弦函数y =cos x ,x ∈R 的图象叫余弦曲线.4.余弦函数图象的画法(1)要得到y =cos x 的图象,只需把y =sin x 的图象向左平移π2个单位长度即可.(2)用“五点法”画余弦曲线y =cos x 在『0,2π』上的图象时,所取的五个关键点分别为,⎝⎛⎭⎫π2,0,,⎝⎛⎭⎫3π2,0,,再用光滑的曲线连接.思考:y =cos x (x ∈R )的图象可由y =sin x (x ∈R )的图象平移得到的原因是什么?『基础自测』1.用五点法画y =3sin x ,x ∈『0,2π』的图象时,下列哪个点不是关键点( ) A.⎝⎛⎭⎫π6,32 B.⎝⎛⎭⎫π2,3 C .(π,0)D .(2π,0)2.函数y =cos x 与函数y =-cos x 的图象( ) A .关于直线x =1对称 B .关于原点对称C .关于x 轴对称D .关于y 轴对称3.请补充完整下面用“五点法”作出y =-sin x (0≤x ≤2π)的图象时的列表.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4.函数y =cos x ,x ∈『0,2π』的图象与直线y =-12的交点有________个.『合作探究』类型一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象的初步认识 『例1』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y =sin x ,x ∈『0,2π』的图象关于点P (π,0)成中心对称; ②y =cos x ,x ∈『0,2π』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成轴对称; ③正、余弦函数的图象不超过直线y =1和y =-1所夹的范围. A .0B .1个C .2个D .3个(2)函数y =sin|x |的图象是( )『规律方法』1.解决正、余弦函数的图象问题,关键是要正确的画出正、余弦曲线.2.正、余弦曲线的形状相同,只是在坐标系中的位置不同,可以通过相互平移得到. 3.正、余弦曲线的对称性对称中心 对称轴 y =sin x (x ∈R ) (k π,0),k ∈Zx =k π+π2,k ∈Zy =cos x (x ∈R )⎝⎛⎭⎫k π+π2,0,k ∈Zx =k π,k ∈Z提醒:对称中心处函数值为0,对称轴处函数值为-1或1. 『跟踪训练』1.关于三角函数的图象,有下列说法:①y =sin x +1.1的图象与x 轴有无限多个公共点; ②y =cos(-x )与y =cos |x |的图象相同; ③y =|sin x |与y =sin(-x )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 ④y =cos x 与y =cos(-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类型二用“五点法”作三角函数的图象 『例2』 用“五点法”作出下列函数的简图. (1)y =1-sin x (0≤x ≤2π);(2)y =-1+cos x (0≤x ≤2π).『思路点拨』 列表:让x 的值依次取0,π2,π,3π2,2π→描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规律方法』用“五点法”画函数y =A sin x +b (A ≠0)或y =A cos x +b (A ≠0)在『0,2π』上简图的步骤 (1)列表:(2)描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五个点(0,y 1),⎝⎛⎭⎫π2,y 2,(π,y 3),⎝⎛⎭⎫3π2,y 4,(2π,y 5),这里的y i (i =1,2,3,4,5)值是通过函数『解 析』式计算得到的.(3)连线:用光滑的曲线将描出的五个点连接起来,就得到正(余)弦函数y =A sin x +b (y =A cos x +b )(A ≠0)的图象.提醒:作图象时,函数自变量要用弧度制,x 轴、y 轴上尽量统一单位长度. 『跟踪训练』2.用“五点法”画出函数y =12+sin x ,x ∈『0,2π』的图象.类型三正弦(余弦)函数图象的应用 『探究问题』1.方程sin x =x 的实根个数有多少个?2.函数f (x )=x -cos x 在『0,+∞)内有多少个零点?『例3』 (1)函数y =2sin x -1的定义域为________.(2)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函数y =sin x 和y =lg x 的图象,根据图象判断出方程sin x =lg x 的解的个数.『思路点拨』 (1)列出不等式→画出函数图象→写出解集 (2)画出y =sin x 和y =lg x 的图象→找准关键点(10,1) →判断两个函数图象的公共点个数→判断方程sin x =lg x的解的个数『母题探究』1.本例(1)中的“sin x ”改为“cos x ”,应如何解答?2.本例(1)中函数改为y =lg ⎝⎛⎭⎫sin x -12+3-2sin x ,应如何解答?『规律方法』1.用三角函数的图象解sin x >a (或cos x >a )的方法 (1)作出y =a ,y =sin x (或y =cos x )的图象. (2)确定sin x =a (或cos x =a )的x 值. (3)确定sin x >a (或cos x >a )的解集.2.利用三角函数线解sin x >a (或cos x >a )的方法(1)找出使sin x =a (或cos x =a )的两个x 值的终边所在的位置. (2)根据变化趋势,确定不等式的解集.『课堂小结』1.作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可以借助单位圆,用几何法作出,也可以用“五点法”作出简图. 2.“五点法”是一种作图思想或策略,它不只限于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也可用于画复合型正、余弦函数的简图.3.由三角函数图象求三角不等式的解集,是另一种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它常化归为三角函数图象位于某直线上方(或下方)的问题.结合图象就可以写出其规律.『当堂达标』1.思考辨析(1)正弦函数y =sin x 的图象在x ∈『2k π,2k π+2π』(k ∈Z )上的图象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 )(2)正弦函数y =sin x (x ∈R )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 ) (3)余弦函数y =cos x (x ∈R )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 2.函数y =sin x ,x ∈『0,π』的图象与直线y =0.99的交点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不等式组⎩⎪⎨⎪⎧sin x <0,π2≤x ≤5的解集是________.4.用“五点法”画出y =-2cos x +3(0≤x ≤2π)的简图.——★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2.正弦函数图象的画法 (1) ②2π (2) ① (0,0) (π,0)(2π,0)②2π4.余弦函数图象的画法 (2) (0,1) (π,-1)(2π,1)思考:提示:因为cos x =sin ⎝⎛⎭⎫x +π2,所以y =sin x (x ∈R )的图象向左平移π2个单位可得y =cos x (x ∈R )的图象.『基础自测』1.A 『五个关键点的横坐标依次是0,π2,π,3π2,2π.』2.C 『由『解 析』式可知y =cos x 的图象过点(a ,b ),则y =-cos x 的图象必过点(a ,-b ),由此推断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3.π 0 1 『用“五点法”作y =-sin x (0≤x ≤2π)的图象的五个关键点为(0,0),⎝⎛⎭⎫π2,-1, (π,0),⎝⎛⎭⎫3π2,1,(2π,0)故①为π,②为0,③为1.』4.2 『由图象可知:函数y =cos x ,x ∈『0,2π』的图象与直线y =-12有两个交点.』『合作探究』类型一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象的初步认识 『例1』(1)D (2)B 『(1)分别画出函数y =s i n x ,x ∈『0,2π』和y =cos x ,x ∈『0,2π』的图象,由图象(略)观察可知①②③均正确.(2)y =sin|x |=⎩⎪⎨⎪⎧sin x ,x ≥0,-sin x ,x <0,结合选项可知选B.』『跟踪训练』1.②④ 『对②,y =cos(-x )=cos x ,y =cos |x |=cos x ,故其图象相同; 对④,y =cos(-x )=cos x ,故其图象关于y 轴对称;作图(略)可知①③均不正确.』类型二用“五点法”作三角函数的图象『例2』『解』(1)①取值列表如下:x 0π2π3π22πsin x 010-101-sin x 1012 1 ②描点连线,如图所示.(2)①取值列表如下:x 0π2π3π22πcos x 10-10 1 -1+cos x 0-1-2-10 ②描点连线,如图所示.『跟踪训练』2.『解』取值列表如下:x 0π2π3π22πsin x 010-1012+sin x 123212-1212描点,并将它们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类型三正弦(余弦)函数图象的应用 『探究问题』1.提示: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作出y =sin x ,y =x 图象(略)可知在x ∈『0,1』内,sin x <x 没有交点,当x >1时不会相交,所以方程只有一个实根为0.2.提示:令f (x )=0,所以x =cos x ,分别作出y =x ,y =cos x 的图象(略),可知两函数只有一个交点,所以f (x )在『0,+∞)内只有一个零点. 『例3』(1)⎩⎨⎧⎭⎬⎫x ⎪⎪π6+2k π≤x ≤5π6+2k π,k ∈Z 『由2sin x -1≥0得sin x ≥12, 画出y =sin x 的图象和直线y =12.可知sin x ≥12的解集为⎩⎨⎧⎭⎬⎫x ⎪⎪π6+2k π≤x ≤5π6+2k π,k ∈Z .』 (2)『解』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先用五点法画出函数y =sin x ,x ∈R 的图象. 描出点(1,0),(10,1),并用光滑曲线连接得到y =lg x 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方程sin x =lg x 的解有3个.』 『母题探究』1.『解』 由2cos x -1≥0得cos x ≥12,画出y =cos x 的图象和直线y =12.观察图象可知cos x ≥12的解集是⎩⎨⎧⎭⎬⎫x ⎪⎪2k π-π3≤x ≤2k π+π3,k ∈Z .2.『解』要使原函数『解 析』式有意义,必须满足12<sin x ≤32.首先作出y =sin x 在『0,2π』上的图象,如图所示,作直线y =12,根据特殊角的正弦值,可知该直线与y =sin x ,x ∈『0,2π』的交点横坐标为π6和5π6; 作直线y =32,该直线与y =sin x ,x ∈『0,2π』的交点横坐标为π3和2π3. 观察图象可知,在『0,2π』上,当π6<x ≤π3或2π3≤x <5π6时,不等式12<sin x ≤32成立,所以12<sin x ≤32的解集为⎩⎨⎧ x ⎪⎪ π6+2k π<x ≤π3+2k π或 ⎭⎬⎫2π3+2k π≤x <5π6+2k π,k ∈Z . 『当堂达标』1.『提示』 由y =sin x (x ∈R )图象可知(1)正确,(2)错误; 由y =cos x (x ∈R )图象可知(3)错误. 『『答 案』』 (1)√ (2)× (3)×2.B 『观察图象(略)易知:有两个交点.』 3.(π,5』 『当π2≤x ≤π时0≤sin x ≤1,当π<x ≤5时sin x <0,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π,5』.』 4.『解』 列表: x 0 π2 π 3π2 2π -2cos x -2 0 2 0 -2 -2cos x +313531描点、连线得出函数y =-2cos x +3(0≤x ≤2π)的图象:。
最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
人教A版高中数学目录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割圆术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2.2 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y=Asin(ωx+ψ)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应用举例1.3实习作业第二章数列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2等差数列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等比数列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三章不等式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基本不等式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椭圆2.2双曲线2.3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变化率与导数3.2导数的计算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第四章框图4.1流程图4.2结构图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2.2椭圆2.3双曲线2.4抛物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变化率与导数1.2导数的计算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定积分的概念1.6微积分基本定理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2排列与组合1.3二项式定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4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选修3-1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第二讲古希腊数学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五讲微积分的诞生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第七讲千古谜题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选修3-2选修3-3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第四讲球面三角形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选修3-4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选修4-1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选修4-2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选修4-3选修4-4第一讲坐标系第二讲参数方程选修4-5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第二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选修4-6第一讲整数的整除第二讲同余与同余方程第三讲一次不定方程第四讲数伦在密码中的应用选修4-7第一讲优选法第二讲试验设计初步选修4-8选修4-9第一讲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第二讲决策树方法第三讲风险型决策的敏感性分析第四讲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高中人教版(B)教材目录介绍必修一第一章集合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第二章函数2.1 函数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2.3 函数的应用(Ⅰ)2.4 函数与方程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3.1 指数与指数函数3.2 对数与对数函数3.3 幂函数3.4 函数的应用(Ⅱ)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 空间几何体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2.2 直线方程2.3 圆的方程2.4 空间直角坐标系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的相关性第三章概率3.1 随机现象3.2 古典概型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 概率的应用必修四第一章基本初等函(Ⅱ)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向量的线性运算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4 向量的应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和角公式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必修五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第二章数列2.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均值不等式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与量词1.2 基本逻辑联结词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2.2 双曲线2.3 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3.2 导数的运算3.3 导数的应用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选修4-5第一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2 基本不等式1.3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4 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1.5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第二章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2.1 柯西不等式2.2 排序不等式2.3 平均值不等式(选学)2.4 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第三章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3.1 数学归纳法原理3.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
人教A版高中数学第一册(必修1)学案1:3.1.1 函数的概念
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3.1.1函数的概念课前自主学习知识点1函数的定义及相关概念(1)函数的定义:一般地,设A,B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实数x,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 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2)相关概念:x叫做,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 显然,值域是集合B的.(3)同一个函数:如果两个函数的相同,并且完全一致,即相同的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相同,那么这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微思考』(1)任何两个集合之间都可以建立函数关系吗?(2)什么样的对应可以构成函数关系?知识点2区间及相关概念(1)一般区间的表示设a,b是两个实数,而且,我们规定:定义名称符号数轴表示{x|a≤x≤b}闭区间{x|a<x<b}开区间{x|a≤x<b}半闭半开区间{x|a<x≤b}半开半闭区间(2)实数集R可以用区间表示为,“∞”读作“无穷大”,“-∞”读作“负无穷大”,“+∞”读作“正无穷大”.(3)特殊区间的表示定义区间数轴表示{x|x≥a}{x|x>a}{x|x≤b}{x|x<b}『微体验』1.下列区间与集合{x|x<-2或x≥0}相对应的是()A.(-2,0)B.(-∞,-2』∪『0,+∞)C.(-∞,-2)∪『0,+∞)D.(-∞,-2』∪(0,+∞)2.下列集合不能用区间的形式表示的个数为()①A={0,1,5,10};②{x|2<x≤10,x∈N};③∅;④{x|x是等边三角形};⑤{x|x≤0或x≥3};⑥{x|x>1,x∈Q}.A.2B.3 C.4D.53.{x|x>1且x≠2}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课堂互动探究探究一函数关系的判断例1 下列对应中是A 到B 的函数的个数为( ) (1)A =R ,B ={x |x >0},f :x →y =|x |; (2)A =Z ,B =Z ,f :x →y =x 2; (3)A =『-1,1』,B ={0},f :x →y =0;(4)A ={1,2,3},B ={a ,b },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5)A ={1,2,3},B ={4,5,6},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A .1B .2C .3D .4『方法总结』判断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判断 (1)A ,B 必须是非空数集;(2)A 中任何一个元素在B 中必须有元素与其对应; (3)A 中任何一个元素在B 中的对应元素必须唯一. 跟踪训练1 对于函数y =f (x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y 是x 的函数;②对于不同的x 值,y 的值也不同;③f (a )表示当x =a 时函数f (x )的值,是一个常量;④f (x )一定可以用一个具体的式子表示出来.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探究二 求函数定义域问题 例2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 =(x +1)2x +1-1-x ;(2)y =5-x |x |-3;(3)y =ax -3(a 为常数).变式探究 将本例(1)改为y =(x +1)2x +1-1-x 2,其定义域如何?『方法总结』求函数定义域的常用依据(1)若f (x )是分式,则应考虑使分母不为零; (2)若f (x )是偶次根式,则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3)若f (x )是指数幂,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指数幂运算有意义的实数集合; (4)若f (x )是由几个式子构成的,则函数的定义域要使各个式子都有意义; (5)若f (x )是实际问题的『解 析』式,则应符合实际问题,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跟踪训练2 (1)设全集为R ,函数f (x )=2-x 的定义域为M ,则∁R M 为( ) A .(2,+∞)B .(-∞,2)C .(-∞,2』D .『2,+∞)(2)函数f (x )=xx -1的定义域为________.探究三 求函数值和函数值域问题例3 已知f (x )=11+x (x ∈R ,且x ≠-1),g (x )=x 2+2(x ∈R ).(1)求f (2),g (2)的值; (2)求f (g (2))的值; (3)求f (x ),g (x )的值域.『方法总结』求函数值域的原则及常用方法(1)原则:①先确定相应的定义域;②再根据函数的具体形式及运算确定其值域.(2)常用方法:①逐个求法:当定义域为有限集时,常用此法;②观察法:如y=x2,可观察出y≥0;③配方法:对于求二次函数值域的问题常用此法;④换元法:对于形如y=ax+b+cx+d的函数,求值域时常用换元法,令t=cx+d,将原函数转化为关于t的二次函数;⑤分离常数法:对于形如y=cx+dax+b的函数,常用分离常数法求值域;⑥图象法:对于易作图象的函数,可用此法,如y=1x-1.跟踪训练3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3x-1,x∈{1,3,5,7};(2)y=-x2+2x+1,x∈R;(3)y=x+1-2x.探究四同一个函数的判定例4 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个函数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f(x)=-2x3与g(x)=x-2x;②f(x)=x0与g(x)=1x0;③f(x)=x2-2x-1与g(t)=t2-2t-1.『方法总结』判断同一个函数的三个步骤和两个注意点(1)判断函数是否相等的三个步骤.(2)两个注意点.①在化简『解析』式时,必须是等价变形;②与用哪个字母表示变量无关.跟踪训练4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个函数?(1)y1=(x+3)(x-5)x+3,y2=x-5;(2)y1=x+1·x-1,y2=(x+1)(x-1).随堂本课小结1.对函数概念的五点说明(1)对数集的要求:集合A,B为非空数集.(2)任意性和唯一性:集合A中的数具有任意性,集合B中的数具有唯一性.(3)对符号“f”的认识:它表示对应关系,在不同的函数中f的具体含义不一样.(4)一个区别:f(x)是一个符号,不表示f与x的乘积,而f(a)表示函数f(x)当自变量x取a时的一个函数值.(5)函数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是函数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2.求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求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列不等式(组)是求函数定义域的基本方法.3.求函数的值域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配方法、换元法、分离常数法、图象法等.——★参*考*答*案★——课前自主学习知识点1函数的定义及相关概念(2)自变量定义域函数值值域子集(3)定义域对应关系『微思考』(1)提示:不一定,两个集合必须是非空的数集.(2)提示:两个非空数集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或多对一可构成函数关系.知识点2区间及相关概念(1)a<b『a,b』(a,b) 『a,b) (a,b』(2) (-∞,+∞)(3) 『a,+∞)(a,+∞)(-∞,b』(-∞,b)『微体验』1.C『『解析』』集合{ x|x<-2或x≥0}可表示为(-∞,-2)∪『0,+∞).2.D『『解析』』用区间表示的集合必须是连续的实数构成的集合,只有⑤是连续实数构成的集合,因此只有⑤可以用区间表示.3.(1,2)∪(2,+∞)『『解析』』{x|x>1且x≠2}用区间表示为(1,2)∪(2,+∞).课堂互动探究探究一函数关系的判断例1 B『『解析』』(1)A中的元素0在B中没有对应元素,故不是A到B的函数;(2)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整数x,按照对应关系f:x→y=x2,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整数x2与其对应,故是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3)对于集合A中任意一个实数x,按照对应关系f:x→y=0,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0和它对应,故是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4)集合B 不是确定的数集,故不是A 到B 的函数;(5)集合A 中的元素3在B 中没有对应元素,且A 中元素2在B 中有两个元素5和6与之对应,故不是A 到B 的函数. 跟踪训练1 B『『解 析』』①③正确,②是错误的,对于不同的x 值,y 的值可以相同,这符合函数的定义,④是错误的,f (x )表示的是函数,而函数并不是都能用具体的式子表示出来. 探究二 求函数定义域问题例2 解 (1)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x 的取值必须满足⎩⎪⎨⎪⎧x +1≠0,1-x ≥0,解得x ≤1,且x ≠-1,即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1,且x ≠-1}.(2)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x 的取值必须满足⎩⎪⎨⎪⎧5-x ≥0,|x |-3≠0,解得x ≤5,且x ≠±3,即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5,且x ≠±3}.(3)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使ax -3≥0.当a >0时,原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3a ; 当a <0时,原函数的定义域为⎩⎨⎧ x ⎪⎪⎭⎬⎫x ≤3a; 当a =0时,ax -3≥0的解集为∅,不符合函数的定义,故此时不是函数.变式探究 解 由⎩⎪⎨⎪⎧x +1≠0,1-x 2≥0,解得{x |-1<x ≤1}.跟踪训练2 (1)A『『解 析』』由2-x ≥0,解得x ≤2,所以M =(-∞,2』,所以∁R M =(2,+∞). (2){x |x ≥0,且x ≠1}『『解 析』』要使xx -1有意义,需满足⎩⎪⎨⎪⎧x ≥0,x -1≠0,解得x ≥0,且x ≠1,故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x |x ≥0,且x ≠1}.探究三 求函数值和函数值域问题例3 解 (1)∵f (x )=11+x ,∴f (2)=11+2=13.又∵g (x )=x 2+2,∴g (2)=22+2=6.(2)f (g (2))=f (6)=11+6=17. (3)f (x )=11+x 的定义域为{x |x ≠-1},∴值域是{y |y ≠0}.g (x )=x 2+2的定义域为R ,最小值为2,∴值域是{y |y ≥2}.跟踪训练3 解 (1)(逐个求法)将x =1,3,5,7依次代入『解 析』式,得y =2,8,14,20.∴函数的值域是{2,8,14,20}.(2)(配方法)∵y =-x 2+2x +1=-(x -1)2+2≤2, ∴函数的值域是(-∞,2』.(3)(换元法或配方法)令1-2x =t ,则x =1-t 22,且t ≥0,∴原函数化为y =1-t 22+t =-12t 2+t +12=-12(t -1)2+1≤1.∴所求函数的值域是(-∞,1』. 探究四 同一个函数的判定 例4 ②③『『解 析』』①f (x )=-x -2x ,g (x )=x -2x ,对应关系不同,故f (x )与g (x )不是同一个函数;②f (x )=x 0=1(x ≠0),g (x )=1x 0=1(x ≠0),对应关系与定义域均相同,故是同一个函数;③f (x )=x 2-2x -1与g (t )=t 2-2t -1,对应关系和定义域均相同,故是同一个函数. 跟踪训练4 解 (1)两函数定义域不同,所以不是同一个函数.(2)y 1=x +1·x -1的定义域为{x |x ≥1},而y 2=(x +1)(x -1)的定义域为{x |x ≥1或x ≤-1},定义域不同,所以不是同一个函数.。
(人教版)高中数学 第一章1.2应用举例(二)学案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解
1.2(二)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设四个内角 A、B、C、D 的大小为 3x、7x、4x、10x(x>
0),由四边形内角和为 360° 可得,
3x+7x+4x+10x=360° ,∴x=15° ,
=AB2+AD2- 2AB· AD.
练一练· 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1.2(二)
同理,在△ABC 中有 AC2=AB2+BC2-2AB· BC· cos ∠ABC =AB2+BC2-2AB· BC· cos 135° =AB2+AD2+ 2AB· AD
AC2· BD2=(AB2+AD2+ 2AB· AD)· (AB2+AD2- 2AB· AD) =(AB2+AD2)2-2AB2· AD2 =AB4+AD4.
在△CBD 中, 利用正弦定理, BC sin∠BDC = .② CD sin∠DBC
研一研· 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2(二)
∵BD 是角 B 的平分线,
∴∠ABD=∠CBD,
又∵∠ADB+∠CDB=180° ,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sin∠ADB=sin∠CDB, AB BC BA AD 所以①=②,得 = .即 = 成立. AD CD BC DC
∴20-16cos A=52-48cos C.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又 cos C=-cos A, 1 ∴cos A=-2.∴A=120° . ∴S=16sin A=8 3.
小结 本题将四边形面积转化为三角形面积问题,将实际问
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 函数的概念自主学习1.理解函数的概念,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2.通过实例领悟构成函数的三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3.了解区间的概念,体会用区间表示数集的意义和作用.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2.函数的三要素是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3.由于值域是由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同.4.(1)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b].(2)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为(a,b).(3)满足不等式a≤x<b或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表示为[a,b),(a,b].(4)实数集R用区间表示为(-∞,+∞).(5)把满足x≥a.,x>a,x≤b,x<b的实数x的集合分别表示为[a,+∞),(a,+∞),(-∞,b],(-∞,b).对点讲练判断对应是否为函数【例1】判断下列对应是否为函数:(1)x→2x,x≠0,x∈R;(2)x→y,这里y2=x,x∈N,y∈R;(3)集合A=R,B={-1,1},对应关系f:当x为有理数时,f(x)=-1;当x为无理数时,f (x )=1,该对应是不是从A 到B 的函数?分析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对应,要检验给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函数关系,只要检验:(1)定义域和对应关系是否给出;(2)根据给出的对应关系,自变量x 在其定义域中的每一个值,是否都有唯一确定的函数值y 与之对应.解 (1)对于任意一个非零实数x ,2x被x 唯一确定,所以当x ≠0时,→2x是函数,这个函数也可以表示为f (x )=2x(x ≠0).(2) 当x=4时,y 2=4,得y=-2,不是有唯一值和x 对应,所以,x →y (y 2=x )不是函数.(3)是函数,满足函数的定义,在A 中任取一个值,B 中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 规律方法 判断函数的标准可以简记成:两个非空数集A 、B ,一个对应关系f ,A 中任一对B 中唯一(即多对一或一对一).变式迁移1 判断下列对应是否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函数:(1)A=R ,B=R ,对任意的x ∈A ,x →x 2;(2)A={(x ,y )|x ,y ∈R},B=R ,对任意的(x ,y )∈A ,(x ,y )→x+y ; (3)A=B=N*,对任意的x ∈A ,x →|x-3|. 解 (1)是.(2)不是,因为集合A 不是数集.(3)不是,因为当x =3时,在集合B 中不存在数值与之对应.已知解析式求函数的定义域【例2】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 =31-1-x ; (2)y =-x 2x 2-3x -2; (3)y =2x +3-12-x +1x.分析 求函数定义域,其实质是求使解析式各部分都有意义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解 (1)要使函数有意义,需⎩⎨⎧1-x ≥0,1-1-x ≠0⇔⎩⎪⎨⎪⎧x ≤1x ≠0⇔x ≤1且x ≠0,所以函数y=31-1-x的定义域为(-∞,0)∪(0,1].(2)要使函数有意义,需⎩⎪⎨⎪⎧-x ≥0,2x 2-3x -2≠0⇔⎩⎪⎨⎪⎧x ≤0,x ≠2且x ≠-12⇔x ≤0且x ≠-12.故函数y =-x2x 2-3x -2的定义域为⎝ ⎛⎭⎪⎫-∞,-12∪⎝ ⎛⎦⎥⎤-12,0. (3)要使函数有意义,需⎩⎪⎨⎪⎧2x +3≥0,2-x >0,x ≠0.解得-32≤x <2且x ≠0,所以函数y =2x +3-12-x +1x的定义域为⎣⎢⎡⎭⎪⎫-32,0∪(0,2). 规律方法 求函数定义域的原则:(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2)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式)为非负数;(3)零指数幂的底数不等于零等. 变式迁移2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f (x )=6x 2-3x +2; (2)f (x )=3x -1+1-2x +4; (3)f (x )=x +0|x |-x .解 (1)由x 2-3x +2≠0,得x ≠1,x ≠2. ∴f (x )=6x 2-3x +2的定义域是{x ∈R |x ≠1且x ≠2}.(2)由⎩⎪⎨⎪⎧3x -1≥01-2x ≥0,得13≤x ≤12.∴f (x )=3x -1+1-2x +4的定义域是⎣⎢⎡⎦⎥⎤13,12.(3)由⎩⎪⎨⎪⎧x +1≠0|x |-x ≠0,得⎩⎪⎨⎪⎧x ≠-1|x |≠x ,∴x <0且x ≠-1,∴原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0且x ≠-1}.两函数相同的判定【例3】下列各题中两个函数是否表示同一函数:(1)f(x)=x,g(x)=(x)2;(2)f(x)=x,g(x)=x2;(3)f(t)=t,g(x)=3x3;(4)f(x)=x2-4x-2,g(x)=x+2.分析要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关键在于看函数的两要素:定义域和对应关系是否相同,两者只要有一个不同,两个函数就不是同一函数.解(1)f(x)的定义域为R,g(x)的定义域为{x|x≥0},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不同,故不是同一函数.(2)g(x)=x2=|x|,两个函数对应关系不同,故不是同一函数.(3)g(x)=x,两者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相同,故是同一函数.(4)f(x)的定义域为(-∞,2)∪(2,+∞),g(x)的定义域为R,故不是同一函数.规律方法只有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都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这就是说:(1)定义域不同,两个函数也就不同;(2)对应关系不同,两个函数也是不同的;(3)即使是定义域和值域分别相同的两个函数,它们也不一定是同一函数,因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不能唯一地确定函数的对应关系;(4)两个函数是否相同,与自变量是什么字母无关.变式迁移3 试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1)f(x)=x·x+1与g(x)=x x+;(2)f(x)=x2-2x与g(t)=t2-2t;(3)f(x)=1与g(x)=x0(x≠0).解(2)是,(1)、(3)不是.对于(1),f(x)的定义域为[0,+∞),而g(x)的定义域为(-∞,-1]∪[0,+∞).(3)也是定义域不同.求函数的值域【例4】 (1)已知函数f(x)=x2-2x,定义域A={0,1,2,3},求这个函数的值域;(2)求函数f(x)=1x2+1,x∈R,在x=0,1,2处的函数值及该函数的值域.解 (1)函数的定义域为A ={0,1,2,3},分别令x =0,1,2,3得相应的函数值分别为0,-1,0,3,于是知,函数的值域为{-1,0,3}. (2)f (0)=1,f (1)=12,f (2)=15.容易看出,这个函数当x =0时,取得最大值,当自变量x 的绝对值逐渐变大时,函数值逐渐变小并无限接近于0,但永远不会等于0. 从而可知,这个函数的值域为(0,1].规律方法 (1)求函数的值域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两点:一是值域的概念,即对于定义域A 上的函数,其值域是指集合C ={y |y =f (x ),x ∈A };二是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对应关系相同,而定义域不同,其值域肯定不同,如f (x )=x 2-2x ,x ∈[0,2]与f (x )=x 2-2x ,x ∈R .(2)求函数的值域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就目前阶段主要用观察法求值域,但函数的图象在求函数的值域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变式迁移4 (1)函数f (x )=x -1(x ≥1)的值域为________(用区间表示); (2)函数y =2x(1≤x ≤2)的值域为______(用区间表示).答案 (1)[0,+∞) (2)[1,2]1.函数符号y =f (x )是难以理解的抽象符号,它的内涵是“对于定义域中的任意x ,在对应关系f 的作用下即可得到y ”.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认识到函数概念的整体性,而将函数单一地理解成函数中的对应关系,甚至认为函数就是函数值.2.正确理解函数的三要素,其中对应关系是函数的核心,而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指能使这个解析式有意义的所有实数的集合,在实际问题中,还必须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应符合实际意义.3.区间是某些数集的一种重要表示形式,具有简单直观的优点,因此是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及不等式解集的重要工具.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集合A ,B 及对应关系不能构成函数的是( )A .A =B =R ,f (x )=|x | B .A =B =R ,f (x )=1xC .A ={1,2,3},B ={4,5,6,7},f (x )=x +3D .A ={x |x >0},B ={1},f (x )=x 0答案 B解析 在B 项中f (0)无意义,即A 中的数0在B 中找不到和它对应的数.2.设f (x )=x 2-1x 2+1,则ff ⎝ ⎛⎭⎪⎫12等于( )A .1B .-1 C.35 D .-35答案 B解析 ∵f (2)=22-122+1=35,f ⎝ ⎛⎭⎪⎫12=⎝ ⎛⎭⎪⎫122-1⎝ ⎛⎭⎪⎫122+1=-35∴ff ⎝ ⎛⎭⎪⎫12=-1.3.函数y =x -0|x |+x的定义域是( )A .(0,+∞)B .(-∞,0)C .(0,1)∪(1,+∞)D .(-∞,-1)∪(-1,0)∪(0,+∞) 答案 C解析 由⎩⎪⎨⎪⎧x -1≠0|x |+x >0,得x >0且x ≠1.4.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y =x 2-9x -3与y =x +3 B .y =x 2-1与y =x -1C .y =x 0(x ≠0)与y =1(x ≠0) D .y =2x +1,x ∈Z 与y =2x -1,x ∈Z 答案 C解析 A 中的两函数定义域不同,B 中的两函数值域不同,D 中的两函数对应关系不同,C 正确.5.给出四个命题:①函数就是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关系;②若函数的定义域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值域也只含有一个元素;③因f (x )=5(x ∈R ),这个函数值不随x 的变化而变化,所以f (0)=5也成立;④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值域也就确定了. 以上命题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 D二、填空题6.将集合{x |2≤x ≤8}表示成区间为____________. 答案 [2,8] 7.若f (x )=5xx 2+1,且f (a )=2,则a =________. 答案 2或128.函数y =x 2-2的定义域为{-1,0,1,2},则其值域为________. 答案 {-1,-2,2} 三、解答题9.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f (x )=5-x |x |-3; (2)y =x 2-1+1-x2x -1.解 (1)要使函数有意义,需满足⎩⎪⎨⎪⎧5-x ≥0|x |-3≠0,即⎩⎪⎨⎪⎧x ≤5x ≠±3,在数轴上标出,如图,即x <-3或-3<x <3或3<x ≤5.故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3)∪(-3,3)∪(3,5]. 当然也可以表示为{x |x <-3或-3<x <3或3<x ≤5}.(2)要使函数有意义,需满足⎩⎪⎨⎪⎧x 2-1≥0,1-x 2≥0,x -1≠0,解得x =-1∴函数的定义域为{-1}. 10.已知函数f (x )=x 21+x2.(1)求f (2)与f ⎝ ⎛⎭⎪⎫12,f (3)与f ⎝ ⎛⎭⎪⎫13; (2)由(1)中求得结果,你能发现f (x )与f ⎝ ⎛⎭⎪⎫1x 有什么关系?并证明你的发现; (3)f (1)+f (2)+f (3)+…+f (2 010)+f ⎝ ⎛⎭⎪⎫12+f ⎝ ⎛⎭⎪⎫13+…+f ⎝ ⎛⎭⎪⎫12 010.解 (1)∵f (x )=x 21+x2,∴f (2)=221+22=45,f ⎝ ⎛⎭⎪⎫12=⎝ ⎛⎭⎪⎫1221+⎝ ⎛⎭⎪⎫122=15, f (3)=321+32=910,f ⎝ ⎛⎭⎪⎫13=⎝ ⎛⎭⎪⎫1321+⎝ ⎛⎭⎪⎫132=110. (2)由(1)可发现f (x )+f ⎝ ⎛⎭⎪⎫1x=1,证明如下: f (x )+f ⎝ ⎛⎭⎪⎫1x =x 21+x 2+⎝ ⎛⎭⎪⎫1x 21+⎝ ⎛⎭⎪⎫1x 2=x 21+x 2+11+x 2=1. (3)由(2)知:f (2)+f ⎝ ⎛⎭⎪⎫12=1,f (3)+f ⎝ ⎛⎭⎪⎫13=1,…, f (2 010)+f ⎝⎛⎭⎪⎫12 010=1, ∴原式=12+1+1+1+…+12 009个=2 009+12=4 0192. 【探究驿站】11.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0,1],求g (x )=f (x +a )·f (x -a ) (a ≤0)的定义域. 解由已知得即用数轴法,讨论(1)当a =0时,x ∈(0,1];(2)当a ≤-12时,x ∈∅,即函数不存在;(3)当-12<a <0时,x ∈(-a .,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