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质分散剂对重质燃料油沥青质分散稳定作用研究

合集下载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沥青质分散剂是一种能够改善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化学材料,近年来,随着交通道路建设的持续发展和对道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和应用也成为了热点领域。

本文将对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沥青质分散剂的定义、作用机理、种类和应用研究等方面,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沥青质分散剂的定义沥青质分散剂是指一种加入到沥青混合料中,能够改善沥青质和骨料之间粘结性能的化学材料。

通过与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质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使得沥青质与骨料颗粒能够更好地结合,从而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稳定性和耐久性。

沥青质分散剂可以是一种单一的化学成分,也可以是由多种功能性成分组成的复合材料。

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掺量通常在0.3%~2.0%之间。

沥青质分散剂改善沥青混凝土性能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改善沥青质与骨料颗粒的粘结性能,使得沥青质能够更好地附着在骨料表面;2. 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水性能,减少水分对沥青混凝土的侵蚀;3. 减少沥青混凝土的老化程度,延长道路使用寿命;4. 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

根据沥青质分散剂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可以将沥青质分散剂分为以下几类:1. 聚合物型沥青质分散剂:主要包括聚丙烯酸酯、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等。

这类沥青质分散剂通过与沥青质发生化学反应,改善沥青与骨料的粘结性能;2. 防水型沥青质分散剂:主要包括石蜡、沥青乳化液等。

这类沥青质分散剂主要通过填充骨料空隙和减少孔隙度,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水性能;3. 抗老化型沥青质分散剂:主要包括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这类沥青质分散剂主要通过抑制沥青的氧化和老化,延长道路使用寿命;4. 复合型沥青质分散剂:即包括多种功能性成分,能够综合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各项性能。

1. 沥青质分散剂的合成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不同类型的沥青质分散剂的合成方法和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聚合物型沥青质分散剂的合成工艺优化、防水型沥青质分散剂的改性研究等;2. 沥青质分散剂的性能测试:对已经合成的沥青质分散剂进行了各项性能测试,包括粘结性能测试、抗老化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等;3. 沥青质分散剂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国内外一些交通道路建设工程中,已经开始采用沥青质分散剂作为混凝土添加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对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首先介绍了纳米技术在沥青质分散剂中的应用,探讨了纳米材料对沥青性能的改善效果。

接着讨论了聚合物改性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不同聚合物对沥青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影响。

然后探讨了超分子化学在沥青质分散剂中的应用,阐述了超分子结构对沥青性能的调控作用。

还讨论了微观结构对沥青质分散剂性能的影响,深入探讨了微观结构与沥青性能的关联。

最后介绍了新型沥青质分散剂的研发与应用,展望了未来沥青质分散剂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梳理,可以看出沥青质分散剂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沥青质分散剂、纳米技术、聚合物改性、超分子化学、微观结构、新型研发、应用、结论、研究进展1. 引言1.1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沥青质分散剂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在道路建设、涂料加工、沥青混凝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也日益显著。

在过去的几年里,众多学者和研究人员积极探索新的沥青质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和性能提升途径,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研究表明,采用纳米技术在沥青质分散剂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沥青质分散剂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其在道路建设中的性能表现。

聚合物改性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合成不同类型的聚合物改性剂,可以有效改善沥青质分散剂的黏度、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

超分子化学在沥青质分散剂中的应用以及微观结构对沥青质分散剂性能的影响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研究不同的超分子结构和控制沥青质分散剂的微观结构,可以进一步优化其性能并拓展其应用领域。

新型沥青质分散剂的研发与应用也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不断推动沥青质分散剂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和技术,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将会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和机遇。

2. 正文2.1 纳米技术在沥青质分散剂中的应用纳米技术在沥青质分散剂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赵红丽;姚丽珠;丛玉凤;黄玮;段月英;白双福;唐东【摘要】The reasons of fouling in petroleum processing were analyzed,and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scale removal methods were compared.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deposition mechanism of asphaltene were summarized. The types and mechanism of asphaltene dispersant were described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dispersant at home and abroad.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sphaltene dispersant was prospected.%分析了石油加工过程中的结构原因并比较了各种除垢方法的特点,综述了沥青质的组成、结构和沉积机理,阐述了沥青质分散剂的类别、作用机理以及沥青质分散剂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最后对沥青质分散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7(046)006【总页数】4页(P1204-1206,1210)【关键词】石油加工;沥青质;沉积;分散剂【作者】赵红丽;姚丽珠;丛玉凤;黄玮;段月英;白双福;唐东【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辽宁抚顺 1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21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的生命线[1]。

沥青四组分对沥青影响的研究

沥青四组分对沥青影响的研究

沥青四组分对沥青影响的研究摘要:沥青组分可分为沥青质、胶质、饱和分和芳香分四种,组分含量决定沥青的物理力学性能与流变性能,甚至对微观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本文针对沥青四组分的分离、沥青组分对沥青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对沥青老化后性能的变化进行了解释,这对于分析不同油源沥青性质的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沥青四组分、沥青性能0 前言沥青主要用于沥青路面的修筑,沥青性能的好坏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不同油源和不同加工过程的沥青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这造成了沥青性质的变化多样,也为我们分析沥青的性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对于沥青而言,沥青的内部组成是影响沥青性能与稳定性的重要因素[1],更好的研究沥青内部组分的构成对我们分析沥青的性质、提高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人员根据组分极性和化学性质将沥青分成了四个组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简称SARA)。

其中沥青质和胶质中极性分子较多,被称为极性组,而饱和分和芳香分中由于非极性分子较多,被称为非极性组。

沥青的四组分对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许多研究。

有学者利用沥青四组分对性能的影响,根据各种沥青中四组分含量的差异对沥青按照比例混合,以实现优化沥青性能的目的[2]。

还有研究将沥青的四组分分离,按一定比例重新添加原基质沥青中,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组分含量的衍生沥青,以此研究沥青组分对性能的影响[3]。

1 四组分对沥青性能的影响沥青作为一种粘弹性材料,其流变性能是一个重要的性能表征指标。

研究人员将宏观性能与微观性能结合起来,对宏观性能进行测试,并通过手段将其与微观性能结合起来,分析沥青内部组分差异的宏观表现,有利于分析沥青中各组分的作用,沥青的流变性能一般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进行测定。

研究人员通过灰色分析将沥青的性能与沥青组分相关联[4],通过对基质沥青老化前后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为将来根据沥青组分不同预测沥青高低温性能提供可能性。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沥青质分散剂是一种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到分散作用的化学添加剂,能够改善沥青的分散性能,提高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一、沥青的分散性沥青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属于非晶态固体物质。

由于其分子间的吸引力较强,沥青在常温下呈现出较高的粘度和黏度,分散性较差。

而且在受到温度变化和外界力的作用下,沥青容易发生凝聚和结块,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1. 分散作用:沥青质分散剂可以减小沥青分子间的吸引力,增加沥青分子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沥青的流动性和分散性。

2. 稳定作用:沥青质分散剂可以降低沥青混合料的粘结能力,增加其稳定性,防止沥青在高温下流失和在低温下脆化。

3. 抗老化作用:沥青质分散剂能够减缓沥青的老化速度,延长沥青的使用寿命,提高混合料的耐久性。

根据其化学性质和作用机制的不同,沥青质分散剂可分为有机质分散剂和无机质分散剂两大类。

1. 有机质分散剂:有机质分散剂多为聚合物或表面活性剂类化合物,能够通过与沥青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的方式,改善沥青的分散性能。

常见的有机质分散剂有聚丙烯酸酯、聚氨酯等。

近年来,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新型分散剂的研发:为了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型的沥青质分散剂,如聚合物改性的有机分散剂和针对特定场合设计的无机分散剂。

2. 分散机理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意识到,沥青质分散剂的作用并不是单纯通过改变沥青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来实现的,而是通过调控沥青分子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从而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进行分散机理的深入研究,对于掌握沥青质分散剂的作用规律和提高分散效果至关重要。

3. 沥青质分散剂的应用技术研究:随着沥青混合料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新型沥青质分散剂的问世,为了更好地发挥沥青质分散剂的作用,人们需要不断改进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施工和养护技术,并深入研究其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

劣质重油中沥青质沉积机理及稳定性检测的研究进展

劣质重油中沥青质沉积机理及稳定性检测的研究进展

0引

含量 的多少 及其 稳定 性往往 被供 油商 、 生产 厂家 及船东 所 忽视 , 而燃 油 中沥青
劣质 重 油 中所含 的沥 青质 是一 种 重碳氢 燃 料混 合物 , 易造 成不 稳定 而沉 积, 从而 改变其 性质 并堵塞 管道 、 过滤器 、 燃 烧喷油 嘴等 , 已严重 影 响了其生 产 、 加工 、 储运 和使 用 。 因此 , 采油站 、 炼 油厂 、 船舶 以及劣 质重油 使用 单位等均 需经 常 测试油 品 的稳定 性 , 以便 改进 生产 工艺 , 提 高生产 效率 , 安 全运 输与 使用 。 因 沥青 质的 不稳 定所 造成 的间接 损失 使得全 球相 关行 业每 年都 需花费 几 十亿美 元用 于化 学药 品投 放和 管道保 温 , 以及 解决 因添 加剂 投放 带来 的设备 报废 、 额 外动 力开 销等 一系 列 附加 问题 。 因此 , 如何 量 化确定 和检 测劣质 重油 沥青 质稳
的追踪 识别 原则 如下 : ① 通过古 龙 1 井对 火山岩 的顶 、 底 标定后 , 先 解释 过井剖 面和 近火 山 口的
① 火山锥 表现 为丘形 或锥 形反射结 构 , 上部 强振幅 、 较连 续 , 内部弱 振幅 、 断续 反射 ( 爆 发相 火 山岩 ) , 火 山锥上 部 出现 披覆 构造 或具 有披 覆构 造特 征 ; ② 平行一亚平 行 , 中强振 幅 、 中高 连 续反 射 ( 溢 流相 火山 岩 ) ; ③ 火 山岩体 下部 往往存 在基底 断裂 , 火 山岩体呈楔 形依 附在大 断裂两 侧 ; 此外, 岩 浆通 道 附近 的基底 断 面的 反射 产状 突变 , 反 射变 得 断续杂 乱 , ④火 山机构 顶部 对 应位 置 中浅层 往往 有对 称 式地 堑带 发育 【 2 】 ;

沥青质分散剂对重质燃料油沥青质分散稳定作用研究

沥青质分散剂对重质燃料油沥青质分散稳定作用研究

Ab s t r a c t : T h e d i s p e r s i b i l i t i e s o f f o u r d i f e r e n t d i s p e r s a n t s ( d o d e c y l b e n z e n e s u l f o n i c a c i d , d o d e c a n o l , d o d e c y l a mi n e a n d
d i s p e r a b i l i y t t o a s p h a l t e n e i n h e a v y ue f l o i l .a n d mo r e t h a n 9 9% a s p h a l t e n e a g g r e g a t i o n c a n b e r e d i s p e r s e d wh e n
关 于沥 青质 在石 油 开采 和加 工过 程 中 的沉 积行 为 及其 引起 的 问题 已经 引起 了许 多研 究者 的关 注 ,
础上,对该模型进行 了修正和发展 { 。目 前 ,普遍 的观点认为 ,重质油是一种胶体体系,分散相 由沥 青 质和其 表 面或 内部 吸 附的部 分胶 质构 成 ,分 散介 质则为余下的可溶组分 。典型的沥青质一 胶质胶束 的基本特征是 :沥青质分子相互缔合形成胶核 ;油 相中部分共存胶质分子吸附于胶核表面形成溶剂化 层 ;胶束 中沥青质分子和胶质分子分别于油相 中各 自单体分 子 处于 动态 平衡 。该 体 系的稳 定性 取决 于 各组分在各相之间的相互作用 ,任何引起胶束与胶 束 之 间的平 衡移 动 的因素 ,如 加热 、掺 混和 稀释 , 都有可能破坏胶体体系的稳定性 , 从而导致沥青质 聚集沉淀。 针对石油胶体稳定性和沥青质在该体系中的分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沥青质分散剂是一种重要的道路建设材料,能够有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沥青混合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沥青质分散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生产工艺、理化性质、应用优势等角度,分析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一、生产工艺制备沥青质分散剂的方法较多,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 溶剂法。

即将活性物质添加到溶剂中,制成沥青质分散剂。

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分散效果较好,但溶剂对环境污染较大。

2. 乳化法。

通过机械剪切将沥青质分散剂乳化形成小颗粒,稳定性较好,且绿色环保,但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且需要专门设备。

3. 超声波制备法。

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和剪切力,将沥青质与分散介质彼此振动,沥青质逐渐成为互不相连的微观颗粒,形成沥青质分散剂。

该方法能够制备高质量、低粘度的沥青质分散剂,且工艺简单、容易操作,但需要较长时间的处理。

二、理化性质沥青质分散剂是由活性物质和分散介质组成的复合材料,在使用前需要测试其理化性质。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表面张力测试、高温稳定性测试、流动性测试、溶解性测试等。

1. 表面张力测试表面张力测试能够衡量沥青质分散剂所需的表面张力,以及分散和分散过程中带给液体分子的吸附和分离能力。

该测试通过测量沥青质分散剂和分散介质之间的接触角度来评估表面张力。

2. 高温稳定性测试高温稳定性测试能够检测沥青质分散剂在热稳定性方面的性能表现。

该测试主要是通过将沥青质分散剂放置于烘箱中加热,然后观察其稳定性。

3. 流动性测试流动性测试能够衡量沥青质分散剂的粘度、密度等流体特性。

该测试可以帮助确定沥青质分散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能。

溶解性测试能够衡量沥青质分散剂与沥青混合料的相容性。

该测试通过将沥青质分散剂与沥青混合料混合,在一定温度下观察其相溶性能。

三、应用优势沥青质分散剂在道路建设中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有效地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增加其使用寿命,减少施工噪音。

新型沥青质分散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新型沥青质分散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种新型超支化表面活性剂# HMPS)。采用红外光 谱、核磁、差热-热重、元素分析及凝胶渗透色谱对
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将HMPS与重芳桂油、异 戊醇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沥青分散剂 ,研究了分散 剂对顺北油田井筒取样沥青的溶解性。
1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Brukar ADVANC III 400 MHz 型核磁共振仪
Synthesi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Novel Asphalteee Dispersant
FAN Wei-dong1,2, CAO Chang1,2, LII Lei1,2, XING Yu1,2, YAN Ke-ju1,2, SUN Huan1,2 , CHENG Zhong-fu1,2 , CHEN Si-fa3, YAN Xuv-min3 *
pH(7,烘,加
无 醇,析 NaCi固
,,
48 h 得 HPMS。
吸收峰;8 7.61 -7.85 ( m, 5H )为苯环氢的吸收
峰;87.21〜7.4(s, H)为7-(4质
基)马来
中NH的 吸收峰。
1.3沥青质分散剂的制备
将10 G% HMPS溶解在异戊醇和重芳S油
成的混合溶剂中,其中m(异戊醇)/m(重 S
烯二酸酹和二乙醇胺为原料,采用“伪一锅法”合成了端径基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胺,并对其末端活性基团进行
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超支化表面活性剂(HMPS) o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差热-热重、元素分析及凝胶渗透色谱
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将HMPS与重芳桂油、异戊醇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沥青分散剂,该分散剂对顺北油田井
脂及聚合型表面活性剂。近年来,聚酰胺-胺树状 大分子类分散剂的研究引起了研究者的关 注[15-16],该类分散剂可以通过与沥青质分子或聚 集体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借助非极性基团形成的 空间位阻,阻止或减弱沥青质分子的聚集。

稠油沥青质分散剂

稠油沥青质分散剂

稠油沥青质分散剂
在稠油开采、运输和后处理过程中,由于不同采油助剂的加入和采油手段的实施,或由于稠油开采过程中稠油所处环境的变化,稠油中胶质对沥青质的稳定作用极易被打破,导致稠油沥青质聚沉,严重影响稠油开采,因而,通常需要加入沥青质分散剂来改善稠油的稳定性。

本品是一种多羟基超支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极性与稠油中胶质的极性相近,能够与胶质发生作用,并同胶质一起吸附在沥青质表面,同时,吸附在沥青质表面上的该种表面活性剂,能够与沥青质分子中的S、N等杂原子形成氢键,阻碍沥青质分子间的自缔合作用,分散沥青质聚集体从而达到改善稠油胶体稳定性的作用。

使用方法:
将该表面活性剂与异丙醇按1:4~8溶解均匀做成分散剂,然后按3~6%将分散剂加入稠油中。

技术参数
外观: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活性物:≥99%
小样免费邮寄提供技术支持。

重质船用燃料油稳定性评价方法

重质船用燃料油稳定性评价方法

重质船用燃料油稳定性评价方法薛倩;刘名瑞;张会成;李遵照;王晓霖【摘要】调合燃料油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管路和过滤器堵塞、燃烧不良、腐蚀磨损加剧等问题.因此,找出适用于调合重质船用燃料油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很有必要.采用渣油、页岩油、煤制柴油调合出了符合行业标准的船用180号燃料油,并采用P 值法、K值法、斑点试验、混兑试验以及梯度黏度法考察了调合后燃料油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值法、K值法不适合调合燃料油稳定性的预测,斑点试验和混兑试验属于定性试验,不能用于定量预测调合燃料油的稳定性,梯度黏度法可用于预测调合燃料油的稳定性评价.【期刊名称】《炼油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6(046)008【总页数】4页(P48-51)【关键词】船用燃料油;稳定相容性;评价方法【作者】薛倩;刘名瑞;张会成;李遵照;王晓霖【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省抚顺市11300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省抚顺市11300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省抚顺市11300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省抚顺市11300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省抚顺市113001【正文语种】中文燃料油调合是指按照油品的质量要求、炼油厂的生产能力以及市场的订单要求将组分油调合为合格的燃料油,是改善油品品质,拓展陆上炉用及船用燃料油资源和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1-2]。

目前由于船用油市场竞争激烈,调油行业管理薄弱,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调油商不遵循ISO 8217—2012和GB 17411—2012标准中规定的燃料油应是由石油获取的烃类均匀混合物[3-4]。

大量的煤制油以及劣质油被用做调合原料制备燃料油,虽然调合后的油品也满足GB 17411—2012中各项指标,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管路和滤器堵塞、燃烧不良、腐蚀磨损加剧等问题[5-6]。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沥青质分散剂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地铁建设、桥梁建设等领域,可用于互易黏度、粘附剂和表面活性剂等方面。

虽然沥青质分散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但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提高其性能和应用效果。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沥青质分散剂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公路建设是沥青质分散剂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研究表明,沥青质分散剂可以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黏度和强度,并改善混合料的品质。

在公路修建工程中,若使用沥青质分散剂,可以显著降低石子的脱落和松动程度,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此外,沥青质分散剂还可以降低路面的噪音和污染,改善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

沥青质分散剂的制备方法是其性能和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沥青质分散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加热法、超声波法、机械剪切法等。

研究结果表明,加热法可以提高沥青质分散剂的质量和稳定性;超声波法可以提高沥青质分散剂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同时可以降低制备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机械剪切法可以有效提高沥青质分散剂的黏度和强度,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制备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

三、沥青质分散剂的性能分析沥青质分散剂的性能分析是其应用效果的关键。

研究表明,沥青质分散剂的性能与分子结构、组分比例、分散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组分比例方面,优化沥青质分散剂的组分比例是提高其性能的有效途径。

在分散方式方面,采用适当的分散方式可以提高沥青质分散剂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对于沥青质分散剂的分子结构,应加强其化学结构设计和分子结构研究,从而提高其性能和应用效果。

总之,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相关的研究工作将有助于提高其性能和应用效果,在公路建设、地铁建设、桥梁建设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沥青质分散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沥青质分散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沥青质分散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连响;郑延成;吴川;谢谦;元平南;文龙【摘要】针对重质油开采过程中沥青质沉积造成的堵塞及稠油黏度高的问题,以脂肪酸和三乙烯四胺为原料合成了脂肪酸酰胺(FTA),以乙二胺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合成了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2.0G-PAMAM).结合十二胺(DAN)、三乙醇胺(T3A)以及轻质煤焦油的沥青质沉淀实验,通过正交试验选出了最佳分散剂体系,并进行了沥青质分散性能和稠油降黏实验.优化分散剂APD配方为:m(2.0G)∶m(T3A)∶m(DAN)∶m(FTA)=0.4∶0.3∶0.1∶1,该分散剂在加量为0.6 mg/g时可稳定94%的沥青质于正庚烷溶液中.在新疆FC稠油中加入1.6 mg/g优化分散剂,40℃时稠油降黏率为75.6%,80℃时稠油降黏率为78.4%.【期刊名称】《精细石油化工》【年(卷),期】2018(035)005【总页数】6页(P10-15)【关键词】沥青质分散剂;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脂肪酸酰胺;正交试验;降黏【作者】连响;郑延成;吴川;谢谦;元平南;文龙【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9随着轻质油的不断开采和消耗,其储量逐渐减少,稠油和超稠油的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

我国有非常丰富的稠油资源,但稠油的沥青质含量较高加上开采过程中油藏流体的组成变化、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破坏了原油体系的相平衡状态,使沥青质析出并沉淀,造成油管、渗流通道堵塞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稠油的开采工作[2-4]。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常用的方法有定期刮管清除、溶剂处理、注入分散剂等,其中注入分散剂由于具有分散效果好、施工安全等特点成为研究的热点[5-7]。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沥青质分散剂是一种用于改善沥青混合物性能的化学物质,其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成为公路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

本文旨在对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做出概述。

首先,沥青质分散剂的种类可分为石油系和水系两种。

石油系分散剂通常包括石蜡、A型沥青衍生物及其衍生物。

水系分散剂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复合型四类。

在这些分散剂中,A型沥青衍生物被认为是最常用的一种,其具有改善弯曲疲劳和耐水性的作用。

其次,沥青质分散剂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主要作用包括:提高沥青的黏度、改善沥青的稳定性、增强沥青与填料的粘结、减少氧化损失等。

这些性能的提高对于公路建设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寒冷地区,分散剂可以显著提高沥青的低温性能,增强路面的抗裂性能。

此外,沥青质分散剂的使用方法也有很多类型。

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是在生产沥青混合料过程中加入分散剂。

例如,在混合热拌沥青生产过程中,将分散剂与沥青一起添加到搅拌釜中进行混合。

另一种应用方式是在翻新和维修现有路面时通过表面喷涂的方式加入分散剂。

这种应用方式可以在现有路面上增加抗裂性能,同时有助于防止水分渗入路面。

最后,关于沥青质分散剂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着重研究其基本特性,尤其是对沥青的影响。

同时,需要开发更加环保和经济高效的新型分散剂,其中包括生物质衍生物、固体界面活性剂等。

此外,需要对分散剂的性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获得更高质量的沥青混合物,从而为公路交通安全和高效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其机理和性能,并开发新的分散剂,以满足公路建设的持续需求。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沥青质分散剂是一种能够改善沥青混凝土性能的特殊材料,它可以在沥青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起到助剂的作用。

近年来,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新的材料和技术不断涌现。

本文将对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其在沥青混凝土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一、沥青质分散剂的基本原理沥青质分散剂是一种能够在沥青混凝土中改善沥青分散状态、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特殊材料。

它可以通过改善沥青的黏度和流动性,减少沥青内部的聚集现象,提高沥青与骨料的粘结力,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和抗老化性能。

沥青质分散剂的主要作用包括:改善沥青的流动性和可铺性、提高沥青与骨料的粘结强度、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和抗老化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服务寿命等。

二、沥青质分散剂的分类及性能根据其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沥青质分散剂可以分为:石油基沥青质分散剂、聚合物基沥青质分散剂、界面活性剂和微泡沥青质分散剂等。

不同种类的沥青质分散剂具有不同的性能和作用机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散剂进行混凝土设计和施工。

石油基沥青质分散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它主要是利用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和添加剂,通过提高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降低表面张力等方式,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聚合物基沥青质分散剂则是利用高分子聚合物和聚合物添加剂,通过增加沥青的黏度和流变性,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抗老化性能。

界面活性剂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通过增加沥青与骨料之间的黏附力和表面活性能力,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能。

微泡沥青质分散剂则是利用气泡和微泡技术,通过将微泡沥青质分散剂添加到沥青中,产生微泡结构,形成一种疏水和保水层,提高混凝土的抗老化性能和耐久性。

不同类型的沥青质分散剂在沥青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和性能表现各有不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近年来,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新的材料和技术不断涌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型材料的研发。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沥青质分散剂是一种可以将沥青质分散于水中的化学剂。

其主要作用是促使沥青质与水分子发生作用,使其分散稳定在水中,从而获得更宽广的应用范围。

近年来,在建筑、道路、水泥和颜料等领域中已经广泛使用。

沥青质分散剂可以用于沥青工程中的许多方面。

例如,它可以通过将沥青质与水混合,并使用清洗或搅拌设备将其混合,形成一个稳定的混合物,然后再将其应用于路面。

这可以极大地降低使用沥青量,减少CO2排放,并大大缩短工期。

此外,沥青质分散剂还可以被用作防腐剂。

许多材料都需要防腐以保护其长期使用,特别是木材和金属。

沥青质分散剂可以将沥青质分散在水中,从而制备防腐沥青涂料。

在建筑领域中,沥青质分散剂也广泛用于涂料、面漆、壁纸等生产中,增加其粘附性和耐水性。

特别是在水性涂料和墙纸中,沥青质分散剂可以作为分散剂和粘附剂使用,使得涂料和墙纸有更好的粘附性和稳定性。

在过去的几年里,有很多关于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

有很多学者研究了沥青质分散剂的制备和应用。

例如,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分散剂,并将其应用于水基沥青混合料中。

结果表明,新型分散剂可以有效地加强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抗水性。

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将沥青质分散剂与纳米颗粒材料结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纳米复合材料。

该材料具有优异的抗紫外线性能和防水性能,可用于涂料和墙纸生产中。

此外,在研究领域中还有一些关于沥青质分散剂的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如何提高新型沥青质分散剂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如何应用于大规模建筑工程等。

此外,应该注意分散剂的环保性问题,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沥青质分散剂在多个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分散剂的性能和环保性,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工业和生活。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LI Jie;JI Lu;MENG Yan【摘要】沥青质沉积对油田生产会造成严重危害.介绍了常用的沥青质清除方法:机械清除、化学清除和微生物清除,其中化学清除的沥青质分散剂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清除方法.还总结了沥青质分散剂的不同评价方法,包括流体力学参数法、光谱法、压差法等;归纳了近年来研究的沥青质分散剂的种类,主要有含羟基衍生物、烷基苯衍生物类、高分子类、离子液体等,阐述了不同种类的沥青质分散的抑制机理;最后对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精细石油化工进展》【年(卷),期】2018(019)006【总页数】5页(P45-49)【关键词】沥青质;沉积;分散剂;评价方法;作用机理【作者】LI Jie;JI Lu;MENG Yan【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沥青质是原油中的一种可溶的、无规则的有机大分子。

在原油开采、储存、输运、加工等过程中,由于CO2、富气、pH值、有机化学成分、增产措施、剪切能力、压力和温度等因素的改变,沥青质热力学平衡状态会被打破,在储层、井筒、管道或者地面设备中易发生沥青质聚合、沉积、结焦现象[1-2]。

沥青质沉积会产生很多危害[3-6]:1)容易使储层表面的大小孔道被填满,储层狭小的缝隙也易被沥青质的碎屑堵塞、缩小甚至堵死喉道,严重破坏储层性质;2)沥青质会随着原油抽提黏附在井筒管柱上,造成原油采出困难,甚至堵井;3)使原油的黏度进一步增大,造成稠油开采和运输困难; 4)在原油输送中,高含沥青的原油输送能耗压力大。

1 沥青质清除方法沥青质常用的清除方法有物理清除法、化学清除法、微生物清除法等。

机械清除技术是利用铣刀和类似的切削工具,在抽油杆或钢丝的带动下上下运动,完成对胶结物的刮削[7]。

TORRES等[8]针对委内瑞拉东部油井管线沥青质堵塞的问题,采用连续油管泵注液体冲刷携带出脱落的沉积物。

机械解堵法优点在于能保证较好的物理清除效果,清除成本较低;缺点是费时,清除有效周期短,清除位置受限,可能堵塞射孔孔眼。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能够在沥青质中形成分子级别的分散态,从而提高沥青质的黏度和稳定性,改善沥青的性能。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发展得越来越成熟,其应用已经广泛涉及到沥青混合料、路面修整、建筑防水材料、涂料和沥青乳化等领域。

根据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沥青质分散剂可分为烃类和非烃类两种。

烃类分散剂包括多环芳烃、蜡和沥青沥青质,非烃类分散剂则包括胶体、化学品和生物分散剂。

沥青质分散剂能够形成分子级别的分散态,是由于其在天然沥青中的化学成分出现的特殊情况,例如某些物质的化学结构含有类似于溶剂的亲和力成分,能够将沥青质的分子形态分解成分散的状态。

同时,沥青质分散剂对沥青质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分散剂可以在沥青质分子间形成弱而稳定的键,改变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和组成,从而影响沥青质的黏度、粘度和渗透性能。

(1)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适量的沥青质分散剂,可以显著提高混合料的抗水性和耐久性,降低沥青质在混合料中的渗透性,提高混合料的黏着力和凝聚力。

(2)路面修整中的应用:在路面修补过程中,添加沥青质分散剂能够让沥青质更加稳定,防止其在填补路面裂隙时发生漏油现象。

(4)涂料中的应用:沥青质分散剂可以用于各种沥青制品的涂料中,例如铺路用的沥青石油沥青、建筑外墙用沥青漆和屋顶防水漆等。

(5)沥青乳化中的应用:沥青质分散剂可以用于沥青乳化中,加速沥青乳化的速度,并使乳化后的沥青质颗粒更加细小、均匀。

结论。

沥青质分散剂对沥青质的稳定及缔合的影响

沥青质分散剂对沥青质的稳定及缔合的影响
h ptn ou o a n e tg td b e a e s lt n w s i v s ae y UV — s s cr m . A t d ft e d s r i n g r g to f a ph le i i Vi pe tu su y o ipe son a d a g e a n o s atne h i
文章编 号: 2320 ( 0 8 0 - 6 -5 0 5 -4 9 2 0 ) 10 50 0
沥青 质 分 散剂 对 沥 青质 的稳 定及 缔 合 的影 响
周 迎梅 ,王 继 乾 ,张 龙 力 ,阙 国和
(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 化学化工学院 重质 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 东 营 27 6 ) 50 1

要: 采用 紫外 一可 见光谱法研究 了沥青质分散剂对 甲苯 一正庚烷 一沥青质体 系中沥青质 的稳定 作用 , 通过黏 度法考察 了
沥青质分散剂对沥青质溶液 中胶束缔合度 的影响 。结果 表明 , 十二醇 ( A 、 D L) 十二烷 基苯磺酸 ( B A) 十二烷基 苯酚 ( ) D S 、 DP 对沥青质都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三种沥青 质分散 剂 的稳定作 用顺 序 为 D S B A>D P>D L。DA DP及 DB A 浓度 较低时 A L、 S
a p le e a g e a i n s ha t n g r g to Z oU Y n — i W A i i , H NG L n — , E G oh H igme, NG J qa Z A o g l QU u —e — n i
( tt K yL b rtr Sae e a oa yo o fHev iP oes g C l g hmir &C e c l n ier g C iaU iesyo e oem ayO l rcsi , ol eo n e fC e s t y hmi gn ei , h nvr t fP t l aE n n i r u ( at hn ) D n y g 2 76 ,C i ) E s C i , og i 5 0 1 hn a n a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沥青质分散剂是一种能够将沥青质颗粒均匀分散在水相中的剂型,广泛应用于沥青路面施工和改性沥青的制备过程中。

近年来,随着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沥青改性技术的不断发展,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从沥青质分散剂的类型、作用机制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根据沥青质分散剂的来源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化学合成类分散剂和天然聚合物分散剂两类。

化学合成类分散剂主要是通过合成化学方法得到,如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酸酯等;天然聚合物分散剂则是从植物或动物中提取或制备得到的,如胶凝聚合物、黄原胶等。

这些分散剂具有不同的分散性能和作用机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使用。

沥青质分散剂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物理分散和化学交联两种方式。

物理分散主要是通过分散剂与沥青质颗粒之间的作用力,使得沥青质颗粒在水相中分散均匀,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

化学交联则是通过分散剂与沥青质颗粒之间的化学反应,使得沥青质颗粒在水相中发生交联反应,形成胶体颗粒。

这些作用机制可以提高沥青质和水相的相容性和稳定性,从而优化沥青质分散剂的性能。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试验和模拟计算两种方式。

实验室试验主要是通过测试分散剂对沥青质分散性的影响,包括分散度、分散稳定性、分散剂用量等指标。

还可以通过表征分散剂和沥青质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如表面张力、吸附性能等,来研究分散剂的作用机制。

模拟计算则是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密度泛函理论等方法,模拟分散剂分子与沥青质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预测分散剂的分散性能和作用机制。

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分散剂的种类、作用机制和研究方法上。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索分散剂与沥青质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优化分散剂的性能,并通过模拟计算等方法设计和筛选更好的分散剂。

这将为沥青路面施工和改性沥青的制备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ffect of Asphaltene Dispersants on Asphaltene Dispersibility in Heavy Fuel Oil
LIU Xin-liang,ZHANG Jian,YIN Hai-lia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Shandong Dongying 257061,China) Abstract: The dispersibilities of four different dispersants (dodecylbenzenesulfonic acid,dodecanol,dodecylamine and dodecyl phenol) to asphaltene in heavy fuel oil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the potential total sediment as the index, and the possible dispersing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odecylbenzenesulfonic acid has the highest disperability to asphaltene in heavy fuel oil, and more than 99 % asphaltene aggregation can be redispersed when dodecylbenzenesulfonic acid dosage is 4% (wt). Key words: Heavy fuel oil; Potential total sediment; Dispersant
[6-8]
收稿日期: 2013-09-12 作者简介: 刘新亮(1978-) ,男,山东青州人,讲师,博士,2011 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方向:从事燃料 油添加剂和油田化学品的研发。E-mail:liuxl@。
370




附方式的研究表明双亲结构分子在沥青质上的吸附 分两步进行,首先是双亲分子在沥青质表面的单层 的吸附,之后,双亲分子在沥青质表明形成半胶束 从而形成稳定的空间结构,进而起到分散稳定沥青 质的作用。 过去针对沥青质分散剂的分散机理和性能的研 究, 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将沥青质从油品中分离出来, 之后,通过表面张力法、小角 X 射线和小角中子散 [10-12] 射法等对沥青质进行分析 。该方法对分散机理 的研究效果较好,能准确的反映各类不同分散剂对 沥青质的分散作用机理。但是对其分散性能的表征 方面,不够准确,难以反应真实油品的情况,同时 表面张力法的研究也不再适用于添加了表面活性组 分的油品,小角 X 射线和小角中子散射法需要大型 设备,操作复杂。 本文针对船舶燃料油掺混后因沥青质析出而导 致的总潜在沉淀物超标现象,直接通过测定油品中 总潜在沉淀物的变化,分析总潜在沉淀物的组成, 评价沥青质分散剂对沥青质的分散稳定效果, 筛选、 实验选用的沥青质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十二 烷基苯酚、十二烷基醇和十二烷基胺。
过剩量迅速增加,吸附曲线属于双平台 LS 型,吸 附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分散剂通过头部极性官能 团吸附在极性沥青质表面,第二步溶液中的分散剂 通过与沥青质表面的分散剂相互作用,大量的吸附 在胶束上形成所谓的半胶束。 FTIR 分析 针对分散效果最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对其进 行了红外光谱分析,以分析分散剂与沥青质的相互 作用,对比十二烷基苯磺酸、吸附了沥青质的十二 其中 S=O 双键的四个特征 烷基苯磺酸的红外谱图, -1 吸收峰 1 176、1 100、1 037 和 1 008 cm 分别发生 了不同程度的位移,出现在 1 176、1 124、1 035 和 -1 说明分散剂的酸性官能团上的 S=O 1 008 cm 左右, 与沥青质上的杂原子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酸碱作用和 氢键作用。对比沥青质和吸附了沥青质的分散剂的 -1 红外谱图,沥青质分子中在 3 456 cm 附近由 O-H 和 N-H 引起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向低频区进行了移 -1 动,出现在 3 418 cm 附近,而且强度变弱,其主 要原因可能是 O-H 和 N-H 中的 H 与磺酸基中的 O 形成分子间氢键,改变了 O-H 和 N-H 的力常数, 使其伸缩频率降低。 2.5 分散剂分散机理分析 大量研究表明,沥青质分散剂对沥青质的分散 作用主要是靠其与沥青质分子间形成更为稳定的相 互作用或是形成空间位阻,从而破坏沥青质分子间 的相互作用,达到抑制沥青质沉降和清除沥青质聚 集体的效果,因此在分析沥青质分散剂对沥青质分 散作用机理时,有必要了解导致沥青质分子沉降的 沥青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沥青质沉降的主 要分子作用力主要有偶极相互作用、电荷转移作用 和氢键作用三种。偶极相互作用是由于杂原子的存 在而导致的沥青质分子中局部的电荷不平衡,致使 沥青质分子中产生永久偶极子,进而在偶极子间产 生静电相互作用。电荷转移作用主要表现在芳香分 子间的π-π电荷转移相互作用,氢键相互作用是 与电负性原子 O、S、N 等相连的氢和另外的电负性 原子或富电子中心之间的相互作用。沥青质分散剂 的加入,使得不同类型的沥青质分子结构模型间的 以上三种作用力收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失去了 沉降的推动力。 按照 Takanohashi 等构建的沥青质平 均分子结构模型理论,沥青质分子包含 A、B、C 三 [13] 种不同构型的分子模型(图 3-图 5) ,十二烷基 苯磺酸中苯环的存在容易与沥青质分子 A-B 间形 成π-π相互作用,从而减弱了二类分子之间的ππ电荷转移相互作用, 导致沥青质分子不容易沉降; 2.4
2014 年 3 月 表 1 船舶重质燃料油性质 Table 1 The properties of heavy oil
项 目 1
-1 #
2
#
3
#
密度/(g·mL ) 闪点/℃ 水分,% 运动粘度/(mm ·s ) 凝点倾点/℃ 硫含量,% 灰分,% 残炭,% 铝(ppm) 硅(ppm) 矾(ppm) 总潜在沉淀物,% 钙(ppm) 磷(ppm) 锌(ppm)
础上,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和发展 。目前,普遍 的观点认为,重质油是一种胶体体系,分散相由沥 青质和其表面或内部吸附的部分胶质构成,分散介 质则为余下的可溶组分。典型的沥青质-胶质胶束 的基本特征是:沥青质分子相互缔合形成胶核;油 相中部分共存胶质分子吸附于胶核表面形成溶剂化 层;胶束中沥青质分子和胶质分子分别于油相中各 自单体分子处于动态平衡。该体系的稳定性取决于 各组分在各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任何引起胶束与胶 束之间的平衡移动的因素,如加热、掺混和稀释, 都有可能破坏胶体体系的稳定性,从而导致沥青质 聚集沉淀。 针对石油胶体稳定性和沥青质在该体系中的分 散性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20 世纪 60 年代, 人们开始研究双亲分子对沥青质的稳定作用,所涉 及的种类包括烷基苯磺酸、脂肪酸、脂肪胺、脂肪 醇、对烷基苯酚等。研究结果大都表明烷基苯磺酸 和对烷基苯酚类双亲分子对沥青质有很好的稳定作 用。对于双亲分子与沥青质的作用机理,研究者提 [9] 出了酸碱作用、氢键作用、电荷转移等机理 。吸
2 -1
1016.8 >120 0.5 693.10 3 1.480 0.021 18.30 13 36 25 0.080 10 <1 2
930.2 >120 0.1 168.20 3 0.313 0.003 4.40 2 19 4 0.010 4 2 2
972.3 >120 0.1 308.80 12 0.893 0.012 11.10 8 14 14 0.680 8 1 1
关于沥青质在石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的沉积行 为及其引起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重质燃料油存储和使 用过程中的沥青质沉降问题涉及较少。 相比于原油, 重质燃料油经过多次热加工、调和,其中沥青质含 量更高,结构成分更复杂,胶体体系更不稳定,容 易引起沥青质和燃料油的相分离,产生沉降,以总 潜在沉淀物的形式被检测到,从而导致燃油锅炉和 船舶低速柴油机工作异常。 对沥青质在石油及其产品的存在形式,目前, 广为接受的观点是原油沥青质体系的胶体学说。自 [1,2] 从 1924 年 Nellensten 首先报道了沥青质极稀溶液 的 Tyndall 效应,并提出了原油沥青质体系的胶体学 [3] 说。后来,Mack 在 1932 年提出分散相为沥青质, [4,5] 分散介质为胶质和油分的混合物,之后,Pfeiffer 在研究石油沥青流变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 Mack 的沥青胶体模型,并提出沥青质处于胶束中 心,其表面或是内部吸附有可溶质,可溶质中相对 分子量最大、芳香性最强的分子最靠近胶束中心, 外层吸附有芳香性较低的组分。其他研究者在此基
式中:C0 —加入分散剂前燃料油中总潜在沉淀物; C —加入分散剂后燃料油中总潜在沉淀物。
1.2 原料和试剂 燃料油样为天津某燃料油公司提供的重质船舶 燃料油 1#和 2#按照 1∶1 掺混后的油样 3#。 其基本 性质见表 1。所用沥青质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 (DBSA) 。 1.3 实验仪器和方法 1.3.1 总潜在沉淀物的测定 实验采用 SHZ 型残渣燃料油总沉淀物测定仪 (上海阳光科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按照 SH/T0702-2001 标准进行测定, 每个试样测定 2 次, 取平均值。 二烷基苯酚(DP) 、十二醇(DAL)和十二胺 (DA) ,其它试剂为正十六烷、正庚烷、甲苯,以 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DOI:10.13840/21-1457/tq.2014.03.018
第 43 卷第 3 期 2014 年 3 月
当 代 化 工 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
Vol.43,No.3 March, 2014
沥青质分散剂对重质燃料油沥青质 分散稳定作用研究
1 实验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