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十个案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三、教材内容分析 《胡同文化》是一篇极具人文特色的文章。它是“
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但不是平常意义上 的序言。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现在这样一篇充分 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而这篇小品文带给我 们的是一种文化气息,一种健康的休息。像这类文 章最适合学生作为课外知识拓展来阅读。我们不仅 仅学习文章本身,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中对其它 信息的接收。所以我们要了解北京的胡同,还需了 解北京的文化,这大大地拓宽了学习本课的视野, 也为学生了解更多胡同知识、北京知识以及胡同文 化提供了一次契机。
(四)信息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寻找有用信息, 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8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 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情 感。 (二)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 胡同文化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 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利用网络环境,进行交互学习,搜寻网络中 有用信息为己所用,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品味作品语言,揣摩作者情感。
14
四 《雷雨》
【教学目标】 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
个性。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情境进入人物内心 世界,感受周朴园形象。
15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
解读?
【教学方法】 朗读、设问、点拨、讨论。
【教学媒体】 powerpoint 课件。
4
二、自主自学合作探究 1.选择学法:在教师提供的学法资源库中了 解学习的几种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合 适的方法自学。 2.合作交流:组内交流段中最欣赏的语句, 说明原因,把自己的体会向全班同学讲解。 3.朗读指导
4.理清文章叙述顺序:在课件画面的引领下, 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叙述的前后顺序,体会 文字的优美。
11
三 《故都的秋》
目标设计: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 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 入课文的情景当中去,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 蕴含的思想感情。
过程设计:《故都的秋》是一篇语言优美、 典雅的美文。应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品 赏景物描写,揣摩精警的语句,赏析散文优 美的语言,消除时代的隔阂,感受人文精神, 感受文学形象,培养学生散文鉴赏中的审美 情趣。
13
知识与技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揣摩文章语 言,把握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从而领悟作者的深沉感情
过程与方法: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范读, 学生品读,师生共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解读课文,领悟作者对故都 的秋的深深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散文写 作方法。
16
二、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戏剧语言的揣摩, 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感受了《雷雨》的魅 力。一个周朴园就令人捉摸不透,更何况其他 人物呢?总之,《雷雨》是一部内涵丰富、有 点说不清的伟大杰作,因为它写出了人性的复 杂性和丰富性。 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阅读《雷 雨》全剧,细细揣摩人物语言,读出一个属于 你心中较完整的周朴园或其他人物。
【教学策略】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形象展示,通过
“自主自学,合作探究”达到教学目标。
3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题导入
1、创设情境课题导入1.猜谜游戏:“美丽小姑 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衬衫,绿裙水中漾。 ” 2、观看《荷花》录像片段,试用优美的语言 来描述画面上美景,引出课文;通过画片简单 介绍作者叶圣陶。 3、初读课文:如果有特别喜欢的部分可多读 几遍,想想喜欢的理由。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十个经典案例
一 、《荷花》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
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优美语
言。wenku.baidu.com
2
【教学重难点】 理解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像出 “一大幅活的画”的景象;体会作者“忽然觉得 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的 思想感情。
10
教学对象分析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 对待事物有自己接收信息的方式。所以进行 交互学习是迫切需要进行的。 学生现有的知识层次还不能独立承担起研究 一个课题的重任,但是我们的学生经过半个 学期的研究性学习,关于自主学习方面,多 多少少有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因此,我在上 课的过程中(课件)中贯穿老师引导
17
五 《再别康桥》
教学目的: 一、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 建筑美,绘画美。 二、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1、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 美。 2、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 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5.指导背诵 6.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5
二 《胡同文化》
设计思想及知识背景描述: 现在正在大力提倡和进行素质教育,
老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和大胆思维的能力。 现代时代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课堂上已经 不再需要单纯的粉笔教学,学生需要的是一 种新的理念,新的学习模式。本课拟采用信 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式,利用网络资源, 让学生有更新的思维方式和接收信息的手段。
12
方法设计:本文采用美读式、讲解式、探究式相结合的教 学方法。
本文是一篇非常精美的散文,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 宜采用美读法(配上优美的曲子)。同时教师要注意讲 解精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去鉴赏文本的语言所以采用讲 解式的教学方法。进入高中阶段,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 的训练,尤其是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采用启 发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教学。本文语言优美,本文采 用朗读式的教学方法。
6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作者的行文思 路。 2、学习作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 法。 (二)技能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 生的文化品味。 2、习得在既定主题下对材料进行适度收放的 散文写作技巧。
7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 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2、通过网络学习,学会一种新的获取知识的 方式。 3、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旧 和超脱。
三、教材内容分析 《胡同文化》是一篇极具人文特色的文章。它是“
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但不是平常意义上 的序言。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现在这样一篇充分 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而这篇小品文带给我 们的是一种文化气息,一种健康的休息。像这类文 章最适合学生作为课外知识拓展来阅读。我们不仅 仅学习文章本身,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中对其它 信息的接收。所以我们要了解北京的胡同,还需了 解北京的文化,这大大地拓宽了学习本课的视野, 也为学生了解更多胡同知识、北京知识以及胡同文 化提供了一次契机。
(四)信息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寻找有用信息, 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8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 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情 感。 (二)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 胡同文化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 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利用网络环境,进行交互学习,搜寻网络中 有用信息为己所用,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品味作品语言,揣摩作者情感。
14
四 《雷雨》
【教学目标】 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
个性。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情境进入人物内心 世界,感受周朴园形象。
15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
解读?
【教学方法】 朗读、设问、点拨、讨论。
【教学媒体】 powerpoint 课件。
4
二、自主自学合作探究 1.选择学法:在教师提供的学法资源库中了 解学习的几种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合 适的方法自学。 2.合作交流:组内交流段中最欣赏的语句, 说明原因,把自己的体会向全班同学讲解。 3.朗读指导
4.理清文章叙述顺序:在课件画面的引领下, 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叙述的前后顺序,体会 文字的优美。
11
三 《故都的秋》
目标设计: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 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 入课文的情景当中去,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 蕴含的思想感情。
过程设计:《故都的秋》是一篇语言优美、 典雅的美文。应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品 赏景物描写,揣摩精警的语句,赏析散文优 美的语言,消除时代的隔阂,感受人文精神, 感受文学形象,培养学生散文鉴赏中的审美 情趣。
13
知识与技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揣摩文章语 言,把握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从而领悟作者的深沉感情
过程与方法: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范读, 学生品读,师生共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解读课文,领悟作者对故都 的秋的深深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散文写 作方法。
16
二、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戏剧语言的揣摩, 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感受了《雷雨》的魅 力。一个周朴园就令人捉摸不透,更何况其他 人物呢?总之,《雷雨》是一部内涵丰富、有 点说不清的伟大杰作,因为它写出了人性的复 杂性和丰富性。 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阅读《雷 雨》全剧,细细揣摩人物语言,读出一个属于 你心中较完整的周朴园或其他人物。
【教学策略】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形象展示,通过
“自主自学,合作探究”达到教学目标。
3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题导入
1、创设情境课题导入1.猜谜游戏:“美丽小姑 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衬衫,绿裙水中漾。 ” 2、观看《荷花》录像片段,试用优美的语言 来描述画面上美景,引出课文;通过画片简单 介绍作者叶圣陶。 3、初读课文:如果有特别喜欢的部分可多读 几遍,想想喜欢的理由。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十个经典案例
一 、《荷花》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
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优美语
言。wenku.baidu.com
2
【教学重难点】 理解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像出 “一大幅活的画”的景象;体会作者“忽然觉得 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的 思想感情。
10
教学对象分析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 对待事物有自己接收信息的方式。所以进行 交互学习是迫切需要进行的。 学生现有的知识层次还不能独立承担起研究 一个课题的重任,但是我们的学生经过半个 学期的研究性学习,关于自主学习方面,多 多少少有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因此,我在上 课的过程中(课件)中贯穿老师引导
17
五 《再别康桥》
教学目的: 一、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 建筑美,绘画美。 二、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1、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 美。 2、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 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5.指导背诵 6.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5
二 《胡同文化》
设计思想及知识背景描述: 现在正在大力提倡和进行素质教育,
老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和大胆思维的能力。 现代时代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课堂上已经 不再需要单纯的粉笔教学,学生需要的是一 种新的理念,新的学习模式。本课拟采用信 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式,利用网络资源, 让学生有更新的思维方式和接收信息的手段。
12
方法设计:本文采用美读式、讲解式、探究式相结合的教 学方法。
本文是一篇非常精美的散文,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 宜采用美读法(配上优美的曲子)。同时教师要注意讲 解精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去鉴赏文本的语言所以采用讲 解式的教学方法。进入高中阶段,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 的训练,尤其是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采用启 发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教学。本文语言优美,本文采 用朗读式的教学方法。
6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作者的行文思 路。 2、学习作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 法。 (二)技能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 生的文化品味。 2、习得在既定主题下对材料进行适度收放的 散文写作技巧。
7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 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2、通过网络学习,学会一种新的获取知识的 方式。 3、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旧 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