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植物感病后,其外表所显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病态特征称为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病状和病症。
病状是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
病症是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
由于病原物的种类不同,对植物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所以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也千差万别,根据它们的主要特征,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病状类型1.变色型植物感病后,叶绿素不能正常形成或解体,因而叶片出现黄化、白化或花叶病状,表现为淡绿色、黄色或白色.如:月季花叶病(图1)、郁金香碎色病(图2)。
图1 图22.坏死型坏死是细胞和组织死亡的现象。
常见的有:(1)腐烂:由寄生物分泌的酶把植物细胞间的中胶层溶解了,使细胞离散并且死亡。
如果实、块根等常发生软腐或湿腐;含水较少或木质化组织则常发生干腐,如根干腐(图3)。
(2)溃疡:多见于枝干的皮层,局部韧皮部坏死,病斑周围常为隆起的木栓化愈伤组织所包围形成凹陷病斑,这种病斑即为溃疡。
溃疡是由真菌,细菌的侵染或机械损伤造成的。
如香樟溃疡病(图4)。
(3)斑点:斑点是叶片,果实和种子等局部组织坏死的表现,颜色形状有多种。
斑点主要由真菌及细菌寄生所致,冻害,烟害,药害等也造成斑点.如花生叶斑病的黑斑病和褐斑病(图5)。
图3 图4图 3 图 4 图53.萎蔫型植物因病而表现失水状态称为萎蔫。
典型的萎蔫是指植物的根部或枝干部维管束组织感病,使水分的输导受到阻碍而致植株枯萎的现象.萎蔫是由真菌、细菌或线虫引起的,如线虫导致番茄萎蔫(图6);有时植株受到急性旱害也会发生生理性枯萎,如黄瓜的生理性萎蔫(图7)。
图6 图74. 畸形畸形是因细胞或组织过度生长或发育不足引起的.常见的有:(1)丛生:通常称为丛枝病,病枝一般垂直于地面向上生长,枝条瘦弱,叶形变小。
如由细菌引起的毛根病,使须根大量增生如毛发状.(2)瘿瘤:植物的根,茎,枝条局部细胞增生而形成瘿瘤,如松瘤锈病(图8)。
(3)变形:受病器官肿大,皱缩,失去原来的形状,常见的是由外子囊菌和外担子菌引起的叶片和果实变形病,如桃缩叶病。
常见20种植物病虫害

常见20种植物病虫害常见20种植物病虫害1. 植物病害1.1 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真菌病害,主要感染叶片和花序。
病害初期表现为白色粉状物质覆盖在叶片上,严重感染会导致叶片枯萎变黄。
1.2 黑斑病黑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感染叶片和果实。
病害初期表现为叶片出现黑色斑点,严重感染会导致叶片枯萎掉落。
1.3 灰霉病灰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影响果实和花朵。
病害初期表现为果实或花朵表面出现灰色绒毛,严重感染会导致果实腐烂。
1.4 病害病害是由感染植物引起的疾病,通过叶螨、蚜虫等昆虫传播。
病害表现为叶片出现变色、变形等症状,严重感染会导致植株生长受限。
1.5 根腐病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感染植物的根部。
病害表现为根部腐烂、变黑,严重感染会导致植物死亡。
2. 植物虫害2.1 蚜虫蚜虫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害虫,主要吸食植物的汁液。
害虫大量繁殖会导致植物叶片萎缩、卷曲,严重感染会造成植物死亡。
2.2 白蜡虫白蜡虫是一种吸食植物汁液的害虫,主要寄生在叶片的背面。
害虫分泌的蜡质物质会覆盖在叶片上,严重感染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限。
2.3 蚧蚜蚧蚜是一种以植物汁液为食的害虫,主要寄生在叶片和新梢上。
害虫吸食植物汁液会导致叶片黄化、卷曲,严重感染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2.4 银蝶银蝶是一种以植物为食的害虫,主要影响果实。
害虫吃食果实会导致果实出现凹陷、腐烂等症状,严重感染会导致果实产量下降。
2.5 蚜蚜蚜蚜是一种以植物汁液为食的害虫,主要寄生在叶片和嫩梢上。
害虫分泌的蜜露会吸引蚂蚁等昆虫,严重感染会导致植物生长衰弱。
以上介绍了常见的20种植物病虫害,包括植物病害和植物虫害。
这些病虫害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保护植物健康的重要步骤。
对于大面积感染严重的情况,还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施用农药、清除病虫源等,以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VS
线虫是一种无脊椎动物,它们通常在 土壤中生活,通过伤口或直接侵入植 物体内,引起植物的很多病害,比如 花生根腐病、水稻烂秧病等。
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
症状: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的症状通常包括生长不良、叶片黄化、枝条枯萎和死亡。这些症状可以在植物的地上部分观察到 。
寄生性种子植物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它们通过寄生于其他植物上获取营养,引起寄主的很多病害,比如菟丝子病等。
04
常见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 治
稻瘟病
症状
稻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 叶片、茎秆和穗部。叶片上呈现暗绿色、水 浸状的病斑,病斑边缘褐色,叶片枯黄;茎 秆受害后折断,穗部受害后形成大量瘪粒, 甚至白穗。
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清除田间病残体 ,选择抗病品种,药剂防治可使用三环唑、 稻瘟灵等。
病毒病害
症状:病毒病害的症状通常包括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这些症状可以在植物的叶片、茎秆和花朵 中观察到。
病毒是比细菌更小的微生物,它们通常通过昆虫或其他媒介传播,侵入植物体内,引起植物的很多病 害,比如烟草花叶病、番茄斑萎病等。
线虫病害
症状:线虫病害的症状通常包括植株 矮小、黄化、根部肿大和根腐。这些 症状可以在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 分观察到。
腐烂
湿腐
植物的根、茎或果实被湿霉菌 侵蚀,出现软腐现象。
干腐
植物的根、茎或果实局部干枯坏死 ,被真菌侵蚀。
流胶
植物的茎部或果实流出胶状物,通 常是因为受到细菌或真菌感染。
萎蔫
生理萎蔫
植物因缺水、缺养分或温度不适导致叶片或茎部萎蔫。
畸形
生长畸形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六种常见的植物病害

六种常见的植物病害一、霜霉病(一)症状霜霉病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病害多生于病叶背面。
病状:坏死斑、少数萎蔫病症:由气孔伸出的白色至紫灰色霉状物。
(二)菌属霜霉菌都是寄生在植物上的专性寄生菌,属于为鞭毛菌亚门.主要菌属及代表性病害如下。
1、霜霉属形态特征:孢囊梗二叉状锐角分枝,末端尖锐。
引起病害:板蓝根霜霉病、大豆霜霉病、白菜霜霉病、大黄霜霉病、延胡索霜霉病和附子霜霉病等。
2、假霜霉属形态特征:孢囊梗主干单轴分枝,然后作2~3回不完全对称的二叉状锐角分枝,末端尖细。
引起病害:啤酒花霜霉病、丝瓜霜霉病、黄瓜霜霉病等。
3、单轴霉属形态特征:孢囊梗单轴直角分枝,末端平钝。
引起病害:葡萄霜霉病、苍耳霜霉病等。
(三)发病规律1、病原物越冬场所(1)田间病株如白菜霜霉病菌在北方以休眠菌丝体在采种株内越冬,第二年就在病株内继续生长发育。
(2)种子、其他繁殖材料如洋葱霜霉病,病原物是在鳞茎内越冬,并且是第二年生长季节的初次侵染来源。
(3)病株残体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2、传播方式霜霉菌主要靠气流或雨水传播,有的也可以靠介体昆虫或人为传播.3、发病时期北方一般6月即可发病,8~9月为发病高峰期.4、发病条件偏低温、高湿情况下容易发生。
如田间种植过密、定植后浇水过早、过大、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等容易发病;春未夏初或秋季连续阴雨天气最易发生。
5、侵入途径真菌主要从自然孔口侵入,较少从伤口侵入。
6、病害类型(1)局部性的侵染:产生点发性病斑,生长季中不断产生孢子囊频繁地再侵染,病害流行速度非常快.大多数霜霉病属这种类型.(2)系统侵染:卵孢子从植物的芽鞘侵入后,菌丝随寄主生长点侵入全株,引起全株性症状,病害流行速度较慢,如谷子白发病。
(四)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良种及种子消毒:不要长期种植一个品种;年年选种.(2)田间管理:加强栽培管理适当稀植,采用高畦栽培;浇小水,严禁大水漫灌,雨天注意防漏,有条件的地区采用滴灌技术可较好地控制病害。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类型植物病害是指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病毒、细菌、真菌、线虫、昆虫和其他病原微生物或环境因素引起的病害。
病害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本文将围绕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类型展开讨论。
一、植物病害的症状1.叶片病害:在植物的叶片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斑或斑点,病斑的颜色和形状各异,有的为深色环绕的圆形或不规则的斑点,有的则呈现出黄、褐色或白色的斑点。
病斑扩大后,会导致叶片变黄、枯黄、枯死、掉落等症状。
2.根部病害:引起植株根部发生变异、湿软、腐烂、水肿等症状,导致植株生长缓慢、产量减少、果实生长异常、根系腐烂等情况。
3.茎部病害:植物茎部上出现坏死、裂口、蚀痕、瘤状增生物等症状,导致植株凋萎、生长孱弱、叶片干枯、枯死等情况。
4.花部病害:引起植物花萼、花瓣、花心、花柱、雄蕊等部位出现腐烂、枯黄、变形等异常症状,并影响花药释放花粉和授粉结果等过程。
5.果实病害:植物果实感染病害后会出现畸形、黑斑、糜烂、腐烂、褐变、硬化等症状,导致果实变质、减产或不良品质等情况。
二、植物病害的类型1.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往往比其他病害更为严重。
细菌病害可以感染植物的不同部位,如叶片、茎、根、果实等。
例如,普通黑枯病、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等。
2.立枯病害:立枯病害是由立枯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害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经济作物,会导致植株叶片干枯、穗部蓄积不良,导致大量减产。
3.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指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最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稻瘟病、葡萄根腐病、黄曲叶枯病等。
4.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指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那些感染植物的病毒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和花果质量等方面。
常见的病毒性病害有黄瓜花叶病毒、香蕉花叶病毒等。
5.昆虫病害:昆虫病害一般是由各种危害植物的昆虫引起的,比如蚜虫、螟蛉、蚜虫等。
昆虫病害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同时也会导致传染植物病毒等病害。
了解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及其特征

了解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及其特征植物病虫害是指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异常、产量减少甚至死亡的疾病和害虫。
了解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及其特征对于保护植物健康、提高农作物产量非常重要。
以下是对植物病虫害种类及其特征的详细介绍:1. 植物病害- 真菌性病害:包括霜霉病、锈病、褐斑病等。
这些病害通常通过孢子传播,导致植物叶片、茎干和果实出现斑点、腐烂等现象。
- 细菌性病害:如炭疽病、软腐病等。
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伤口侵入植物组织,导致植物出现褐色病斑、溃疡、软腐等症状。
- 病毒性病害:如花叶病毒、黄化病毒等。
这些植物病害主要由介体(如蚜虫、白粉虱等)传播,导致植物叶片变黄、弯曲、畸形等。
2. 植物害虫- 啮食性害虫:如食叶害虫、食花害虫等。
这些害虫通过啃食植物叶片、茎干和果实,导致植物营养不良、生长停滞。
- 吸食性害虫:如蚜虫、白粉虱等。
这些害虫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叶片变黄、弯曲、畸形等。
- 穴食性害虫:如果实蛀虫等。
这些害虫通过在植物果实中挖洞取食,导致果实腐烂、掉落。
3. 植物病虫害的特征- 病害的特征:通常表现为植物组织出现病斑、病斑扩展快、病斑颜色变化、病斑表面有霉菌菌丝等。
植物感染病害后会出现生长停滞、叶片变黄、凋落等现象。
- 害虫的特征:常见特征包括害虫在植物上活动时留下的啃食痕迹、卵、幼虫和成虫的存在以及植物组织受到害虫吸食或穴食后的变化。
此外,害虫的种类与季节也是识别害虫的重要依据。
为了有效防治植物病虫害,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选用抗病虫品种:培育具有较强抗病虫能力的植物品种,减少植物受到病虫害的损害。
- 建立综合防治体系:结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采取合理的施药和灭虫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 加强病虫害监测:定期巡视植物,观察植物健康状况,及时确认是否有病害和害虫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农田和果园的清洁,及时清除病虫害源,防止病虫害滋生和传播。
总之,了解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及其特征对于农业生产和植物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病毒病害症状有哪些

植物病毒病害症状有哪些
植物病毒病害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引起植物病毒病害的主要病原
体是各种病毒。
植物感染病毒后,会出现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可以帮助农民识别植物是否感染了病毒病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病毒病害症状:
1.叶片变色:感染病毒的植物叶片会出现颜色异常的变化,比如叶片
变黄、变红、变白等。
2.叶片畸形:植物叶片呈现不正常的形态,可能会出现缺花、变形、
卷曲等现象。
3.叶片斑点:叶片上出现大小不一的斑点,颜色可能为白色、黄色、
褐色等。
4.叶片枯萎:感染病毒的植物叶片会逐渐变得枯萎,失去生机。
5.生长迟缓:植物因受病毒侵害而生长缓慢,形成矮小、瘦弱的植株。
6.果实畸形:部分植物病毒会导致果实畸形,如形状不正常、大小不
一等。
7.花叶脱落:植物感染病毒后,花蕾、花朵和叶片可能会脱落较多。
8.整体衰弱:植物受到病毒侵害后,整体生长状况不佳,呈现衰弱状
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植物病毒病害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病毒对植物的
影响也有所不同,同一种病毒感染到不同的植物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因此,诊断植物是否感染病毒病害时,需要结合病情综合判断,以便及时进行防治和控制工作。
对植物病毒病害的防治,主要包括合理的病害防治措施和健康的生长环境管理,以减少病毒传播和发病风险,保障植物的健康生长。
20种常见植物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技巧

20种常见植物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技巧植物病虫害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它们给农民的耕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介绍20种常见植物病虫害的症状,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技巧。
1. 病虫害:白粉病症状:植物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斑点。
防治技巧:及时修剪感染部位,采用有效的防菌剂进行喷洒。
2. 病虫害:黑斑病症状:植物叶片上出现黑色斑点,逐渐扩大。
防治技巧:及时剪除感染的部位,使用适当的防治剂进行喷洒。
3. 病虫害:炭疽病症状:植物叶片或果实上出现黑色病斑,严重侵蚀植物组织。
防治技巧:应定期修剪和清除感染的部分,使用有效的防菌剂进行喷洒。
4. 病虫害:霉菌病症状:植物叶片出现白色或灰色霉斑。
防治技巧:提供足够的通风和光照,使用防霉剂进行喷洒。
5. 病虫害:早疫病症状:植物叶片出现黄斑、褐斑和水浸状斑点。
防治技巧:提供良好的排水条件,清洁杂草,并使用合适的防菌剂。
6. 病虫害:干腐病症状:植物的干茎和根部出现腐烂现象。
防治技巧:确保植物通气良好,避免过度浇水,并使用防腐剂进行处理。
7. 病虫害:蚜虫症状:植物嫩叶和茎部出现蚜虫密集的小绿斑。
防治技巧:小范围感染时,可用水冲洗蚜虫。
大范围感染时,使用有效的杀虫剂。
8. 病虫害:飞虱症状:植物叶片上出现小黑点,叶片黄化和弯曲。
防治技巧:及时剪除感染部位,定期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
9. 病虫害:白蚁症状:植物根部或茎部被白色蚁道包围。
防治技巧:使用白蚁杀虫剂浸泡土壤或土壤表面进行喷洒。
10. 病虫害:蓟马症状:植物叶片表面出现白色或黄色小斑点,形状不规则。
防治技巧: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定期清除植物周围杂草。
11. 病虫害:红蜘蛛症状:植物叶片上出现干枯的小斑点,网状红蜘蛛网覆盖叶面。
防治技巧:增加植物湿度,定期喷洒杀虫剂。
12. 病虫害:蚜虫症状:植物幼叶和嫩枝上出现密集的蚜虫。
防治技巧:使用杀虫剂,定期清洁植物区域。
13. 病虫害:卷叶蛾症状:植物叶片边缘卷曲或破损,叶片被蛾卵覆盖。
植物病害的症状

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感病以后,一切不正常的外部表现称为症状,它包括病状和病症两个方面。
一、病状及其类型病状是指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植物病害的病状归纳起来,有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等几种类型。
1.变色变色症状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整个植株、整张叶片或者叶片的一部分均匀地变色,主要表现为褪绿和黄化。
这种变色有时局限于叶片的一定部位,如单子叶植物的叶尖或双子叶植物的叶缘。
除表现为褪绿和黄化外,叶片变为紫色或红色。
另一种形式是叶片不是均匀的变色,如花叶是指叶片黄绿相间,不同部分之间轮廓明显的变色;斑驳是指各部分轮廓不清的变色;沿着叶脉的变色叫作沿脉变色,主脉和次脉为半透明状的叫作脉明。
病毒病或缺素症往往表现为变色的症状。
2.坏死坏死是一类常见的病状,它表现为植物局部细胞和组织的死亡。
常见的有斑点、穿孔、猝倒和立枯,坏死还表现为溃疡和疮痂的症状。
坏死现象一般不改变植物原来的结构。
3.腐烂腐烂是在细胞或组织坏死的同时,伴随着组织结构的被破坏和分解。
按照腐败组织的质地分为干腐、湿腐和软腐三种。
组织腐烂时,水份能及时消失则形成干腐;如细胞消解的很快,腐烂组织不能失水则形成湿腐;而如果是组织中的中胶层受到破坏,腐烂的组织细胞离析,以后再发生细胞的消解叫软腐。
4.萎蔫萎蔫是指植物由于失水导致枝叶凋萎下垂的一种现象,通常是全株性的。
萎蔫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干旱引起的植株生理性萎蔫,另一种是由于病菌侵染维管束组织引起的病理性萎蔫。
5.畸形植物被侵染后,细胞数目增多或减少,体积增大或变少,导致局部或全株呈畸形,表现类型很多,例如矮化、丛枝,此外还有卷叶、皱叶、蕨叶、扁枝、叶片肥厚、扭曲等。
畸形的病状在病毒病中较为常见。
二、病症及其类型植物发病后,除表现以上的病状外,在发病部位往往伴随着出现各种病原物形成的特征性结构,叫病症。
常见的有下面几种: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脓状物。
1.霉状物霉是真菌性病害常见的病症,不同的病害,霉层的颜色、结构、疏密等变化较大。
植物病症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植物病症的名词解释
植物病症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病原体侵袭或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异常症状。
植物病症的发生会导致植株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不同的病原体和环境因素引起的病症表现也各有特点。
常见的植物病症包括:
1.霉菌病:主要由霉菌引起,常表现为植物叶片上出现白色或灰色霉
菌层,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植物枯萎。
2.细菌性病害: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叶片出现水浸状斑点,逐
渐蔓延并使整株植物受损。
3.病毒病害: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表现为植物叶片出现黄化、畸形等
症状,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4.真菌性病害:由真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植物表面出现霉斑、腐烂
等症状,对植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预防和控制植物病症的方法包括:
1.良种选育: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种植,提高植物的自身抵抗力。
2.合理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无机肥,增强植物的免疫系统。
3.病害监测:定期巡查田间作物,及时发现病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
施。
4.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体、寄生性真菌等控制农作物病害的方
法,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综上所述,植物病症是影响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加强病害防控对于维护农作物生产稳定、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只有在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病害防控意识的同时,才能更好地保护植物的健康和生长。
植物病害的症状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的症状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因素或者病原体的侵入而引发的异
常现象。
植物病害的症状可以分为生理病害和真菌病害两大类。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植物病害的症状名词解释:
1.叶绿素缺乏:植物叶片出现黄化或叶片间脉绿化,叶片颜色不均匀,
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能力。
2.叶片褐变:植物叶片边缘或整个叶片出现褐色坏死现象,可能由于
真菌感染或营养不良引起。
3.畸形生长:植物的茎、叶、花等部位出现不正常的生长,可能是由
于激素失调或病原体感染导致。
4.坏疽:植物组织出现干枯或软化的现象,通常是由于真菌或细菌侵
染引起的。
5.萎蔫:植物整体或部分出现叶片萎缩、茎部软弱的现象,可能是由
于水分不足、营养不良或病原体侵染而引起。
6.灰霉病:植物表面或内部组织上形成灰色或灰白色霉状物,是由灰
霉菌类病原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7.锈病:植物叶片或茎部表面出现红色、橙色、黄色等锈痕,是由锈
菌类病原体引起的病害。
8.霉病:植物叶片、花朵或果实表面出现白色或黑色霉质物,是由霉
菌类病原体引起的病害。
综上所述,植物病害的症状多种多样,正确识别症状有助于及时采取防治和治
疗措施,保护植物的健康生长。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植物病害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拓展研究领域
植物病害防治和管理的研究领域需要不断拓展,针对不同植物、不同 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物病害防治和管理开展深入研究,提高防 治效果和管理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尽量避免使用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同时注意使用方法 和剂量,减少对环境和植物的影响。
进一步研究植物病害的分类及其类型
01
加强分类研究
植物病害分类是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基础,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完
善分类体系,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和精度。
02 03
深入探讨病害类型
3
真菌性病害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气流传播、雨水 传播和昆虫传播等。
细菌性病害
01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通常包括坏死、腐烂、溃疡等。
02
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溃疡病、青枯病、软腐病等。
细菌性病害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气流传播、雨水传播和昆虫传播
03
等,同时也可以通过植物的伤口进行侵染。
病毒性病害
1
病毒性病害的症状通常包括花叶、黄化、畸形 等。
03
播等。
04
植物病害症状与类型的关联
真菌性病害的症状与类型
症状
病状表现为坏死、腐烂和萎蔫等;病征表现为霉状物、粉状物和锈状物等。
类型
根据病症特点,可分为腐霉病、疫病、菌核病、锈病和白粉病等。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与类型
症状
病状表现为坏死、腐烂和萎蔫等;病征表现为脓状物和菌脓 等。
类型
根据病症特点,可分为青枯病、软腐病、溃疡病和角斑病等 。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植物病害是指由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和非传染性因素,如水分,温度,光照等,所引起的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异常状态。
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了解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对精确诊断和控制植物病害也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一、叶部病害的症状及类型1. 病斑病病斑病是常见的叶部病害之一。
病斑通常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颜色可变为浅黄色、灰色、棕色、黑色等。
病斑周围通常呈现出黄化或褐化现象,叶片上也会出现斑点、坑洞和破裂。
2. 枯叶病枯叶病是叶部病害的另一种常见类型。
叶片开始出现黄化,然后逐渐变黄,直到变为褐色并萎缩。
枯叶病通常由真菌或内生菌引起,医治难度大,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3. 黄化病黄化病通常由内生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叶片出现黄化现象后逐渐扩散到整个植物。
受感染的植物会出现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和叶片萎缩等现象,导致植株死亡。
二、茎、根部病害的症状及类型1. 癌病癌病是一种常见的茎部病害,通常由细菌引起。
受感染的植物会在茎部形成肿瘤状的生长体,癌病通常伴随着发黄、萎缩的现象。
癌病难以治愈,对于未受到感染的植物进行防治十分重要。
2. 根腐病根腐病主要由真菌引起,通常发生在过湿的土壤中。
植株的根部会受到侵蚀,根部腐烂,导致植株死亡。
治疗根腐病的方法通常是通过改善土壤通风性和湿度控制,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
3. 抽条病抽条病通常由病毒引起。
它会导致植物的茎部生长缓慢、变矮、叶片发黄。
植株的干瘦程度也明显增加。
抽条病难以治愈,因此,采取预防措施成为了控制抽条病的关键。
三、果实病害的症状及类型1. 腐烂病腐烂病通常由细菌引起,发生在果实表面,如蔬菜、水果等。
感染的果实表面会腐烂,颜色变黑,并产生恶臭,从而导致果实无法食用。
避免过度浇水、提高通风等方法可有效防治腐烂病。
2. 果斑病及炭疽病果斑病和炭疽病都属于真菌引起的果实病害。
感染的果实表面会出现棕黑色的圆形斑点和黑色壳疮。
植物病虫害知识点

植物病虫害知识点
植物病虫害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包括病害和虫害两种类型。
以下是一些关于植物病虫害的知识点:
1.病害:
(1)霜霉病:主要危害叶、果、嫩枝,以叶片最为明显,在叶片背面形成灰白色霜状物。
(2)白粉病:在花、果、叶及嫩枝上覆盖白色粉状物,后期在白粉物上出现散生状针头大的颗粒。
(3)锈粉病:叶、果、枝、干上出现疣状、条状、毛状或毡状突起,后期常破裂,散出淡黄色、桔黄色、锈褐色或黑色粉状物。
(4)腐朽:发生在乔灌木的枝干或根部木质部,使木质部变质、变色、腐朽,树干内因木质部腐朽出现空洞。
2.虫害:
(1)蚜虫:以吸取植物汁液为生,可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2)螨虫:以吸取植物汁液为生,可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3)飞虱:以吸取植物汁液为生,可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4)白绢病:通常危害靠近土面的叶、茎、根颈,环境潮湿时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后期产生油菜籽大小的菌核。
(5)苹果褐斑病:花、果、叶上局部组织患病死亡后出现的症状。
根据病斑形状、颜色、大小名称为圆斑、角斑、灰斑、褐斑、黑斑、轮纹、枯斑等等病名。
以上知识点只是概括性地描述了部分常见植物病虫害的症状和
特点,实际上植物病虫害的种类繁多,每种病虫害都有其独特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植物病害的识别

植物病害的识别1、植物病害的识别植物患病后表现的病态称为症状。
植物病害的症状由病状和病症两部分构成。
病状是指植物本⾝外部可见的异常状态。
病症是指在植物病部表⾯形成的各种形态各异的病原体。
病状类型主要有五种类型:(1)变⾊植物患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绿⾊或发⽣颜⾊变化(2)坏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收到破坏⽽死亡。
(3)腐烂植物细胞和组织发⽣较⼤⾯积的消解和破坏。
(4)萎蔫植物由于失⽔⽽导致枝叶萎垂的现象。
(5)畸形由于病组织或细胞⽣长受阻或过度增⽣⽽造成的形态异常。
2、病症类型主要有六种:(1)霉状物病部形成的各种⽑绒状的霉层,其颜⾊、质地和结构变化较⼤如霜霉、绵霉、青霉、绿霉、⿊霉、灰霉、⾚霉等。
(2)粉状物病部形成的⽩⾊或⿊⾊粉末层,分别是⽩粉病和⿊粉病的病症。
(3)锈状物病部表⾯形成⼩疱状突起,破裂后散出⽩⾊或铁锈⾊的粉状物,分别是⽩锈病和各种锈病的症状。
(4)粒状物病部产⽣⼤⼩、形状及着⾊情况差异很⼤的颗粒状物。
(5)索状物患病植物的根部表⾯产⽣紫⾊或深⾊的菌丝索,即真菌的根状菌索。
(6)脓状物潮湿条件下在病部产⽣黄褐⾊、胶黏状、似露珠的脓状物即菌脓,⼲燥后形成黄褐⾊的薄膜或胶粒,这是细菌病害特有的病症。
3、真菌病害的特点及诊断真菌病害的主要症状:坏死、腐烂和萎蔫,少数为畸形。
真菌性病害代表:菌核病、炭疽病、⽴枯病、⽩粉病、锈病、根腐病、纹枯病、⾚霉病、灰霉病、霜霉病、绵疫病主要判断依据:真菌侵染部位在潮湿的条件下都有菌丝和孢⼦产⽣,产⽣出⽩⾊棉絮状物、丝状物,不同颜⾊的粉状物,雾状物或颗粒状物。
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真菌病害通常在病部组织上的特殊表现:如⿊⾊⼩颗粒(⼩麦⿊穗病、⽟⽶⿊粉病)、轮纹状霉层、絮状物等。
⼩麦⽩粉病在⼩麦叶⽚上出现⽩⾊的霉层,⼩麦锈病则在⼩麦叶⽚上出现红锈⾊的突起,也就是病菌的孢⼦堆。
茄⼦绵疫病则是在茄果表⾯出现棉絮状的丝状物(并伴随着茄果软腐),这是病原菌的菌丝体。
植物病害诊断—植物病害症状(植物保护技术课件)

花 叶
黄化
条纹
斑驳
2、坏死
坏死:发病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坏死。细 胞已死亡。
玉米大斑病
玉米小斑病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 番茄斑枯病
紫斑
轮斑
角斑
穿孔
叶枯
立枯
猝倒
溃疡:植物皮层坏死、腐烂,使木质部外露。 多见于木本植物的枝干。
疮痂:在病斑上有增生的木栓层,表面粗糙, 或病斑枯死后,因生长不平衡,发生龟裂。
4、菌核:真菌病害中丝核菌和核盘菌常见特征。 较大、深色、越冬结构。 5、菌脓:细菌病害常见特征。菌脓失水干燥后 变成菌痂。 6、锈状物:病部表面形成小疱状,破裂后散出 白色或铁锈色的粉状物,分别是白锈病和各种 锈病的病征。 注意:由于植物病毒是细胞内寄生物,因此只 有病状,而不产生病征。
霜
绵
霉
柑橘疮痂病
梨黑星病
3、腐烂
腐烂:植物幼嫩多汁组织大面积坏死,组织或 细胞破坏消解。 (1)干腐:死亡慢,水分快速及时失去。 (2)湿腐:死亡快,水分未能及时散失。 (3)软腐:中胶层破坏,细胞离析。
4、萎蔫
萎蔫:植物根茎的维
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 生的缺水凋萎现象,而 根茎的皮层组织完好。 分为:青枯、枯萎、黄 萎。
霉
青
绿
霉
霉
锈
白锈
白粉 黑粉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白菜白锈病
豇豆锈病
茄子褐纹病
炭疽:是由一类炭 疽病菌引起的,一 般病斑凹陷、变褐 色。斑中有轮状排 列的小黑点,黑点 为病原菌的分生孢 子盘。
番茄灰霉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油 菜 菌 核 病
菌脓
叶片
果实
瘤
瘿
癌
白菜根肿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病状类型病症类型
认识植物病害,首先会注意到它和健康植株不同的变化状态。
如生了散黑穗病的麦株穗部被破坏变成黑粉;棉花枯萎病的病株叶片萎垂枯焦,或整株死亡;患玉米黑粉病的植株上长出了畸形肿大的瘿瘤——“灰包”。
这些能为我们的感官所察觉的异常变化状态,就是植物病害的症状
(symptom)。
植物生病后一般都有症状表现出来,症状包括外部的和内部的,通常只有在外部症状不够明显时,才解剖检验内部症状。
植物病害的症状由两类不同性质的特征——病状和病征组成。
(一)病状及其类型
病状是患病植物本身在受到某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后,由内及外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它反映了患病植物在病害发展过程中的内部变化,它是由致病因素(病原)持续地作用于受病植物体,发生异常的生理生化反应,致使植物细胞、组织逐渐发生病变,达到一定显著程度时而表现出来的。
在观察植物病害时,可看到有两类显然不同的病状,一类只发生在植物器官的局部,同一器官上相同的病状之间,无发展的连续性,称之为点发性病状,如常见的斑点病;另一类病状的发生却不限于局部,可以从一个部位发展到另一部位,从一个器官发展到另一器官,以至整体发病,称之为散发性病状或系统性病状,如多种植物的枯萎病、谷子白发病、病毒病等。
根据内部病理变化阶性质,病状可以分为三类:即坏死性病状、促进性病状和抑制性病状。
坏死性病状是以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死亡为特征,表现为枯斑、腐烂、焦枯等;促进性病状是植物的机体受到病原的刺激发生膨大或增生的病状;抑制性病状和前者相反,植株的生长发育部分或全部受到了抑制。
这样的区分,只是就其主要方面而言的。
许多病害经常是整体表现为抑制性病变,而在其局部则表现为促进性病变。
具体的病状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复合的特征,即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的总和。
把各类病状按其主要特征予以归类,可分为若干典型化的类型。
这些类型的名称已成为特定病状的代词,在描述病害时广为应用,使叙述更为简便。
人们习惯上也用病状来作为一些病害的名称,如枯萎病、腐烂病、花叶病、角斑病、大斑病、丛枝病等。
病状的主要类型如下:
1.斑点(spot)发生在叶、茎、果等部位,患病组织局部坏死,一般有明显的边缘,成为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的斑点;斑点上还可以呈现轮纹、花纹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而称为褐斑、黑斑、紫斑、角斑、条斑、大斑、小斑、胡麻斑、轮纹斑、网斑等。
各种病原都可能引起斑点病状的发生。
炭疽是斑点的一种,斑点中生有轮状排列的小黑点。
疮痂与斑点近似,在病斑上有增生的木栓层,使得表面粗糙,或是病斑枯死后因生长不平衡而发生龟裂。
焦枯是芽、叶、花、穗等器官局部或全部变色枯死,有时是由斑点、条斑等发展联合造成整体的枯死;表现迅速枯焦病状的病害称为疫病或瘟病。
2.腐烂(rot)发生在植物的各个部位。
患病组织崩解、变质,细胞死亡,表现为点发性或散发性。
由于组织分解的程度不同,有软腐、干腐之分。
组织腐烂时,随着细胞的消解而流出汁液,如组织的解体较慢时,腐烂组织中的水分能及时蒸
发消失,使病部表皮干缩而形成干腐。
软腐主要先是中胶层受到破坏,腐烂组织细胞离析,随后发生细胞消解。
根据腐烂的部位,有根腐、基腐、茎腐、果腐、花腐等名称,还伴随有各种颜色变化的特点,如褐腐、白腐、黑腐等。
木本植物枝干皮层坏死、腐烂,使木质部外露的病状称为溃疡。
立枯和淬倒是由于植株幼苗茎基部组织被破坏、腐烂,植株上部表现萎蔫以至死亡。
立枯发病后立而不倒,猝倒因基部腐烂而迅速倒伏。
3.萎蔫(wilt)植物局部或整株由于失水丧失膨压使枝、叶萎垂的现象。
病理性的萎蔫是由于输水组织受到病原的毒害或破坏所致,与生理性的缺水萎蔫不同,不能因供给水分而恢复。
典型的萎蔫病状是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皮层组织还是完好的;萎蔫病害常无外表的病征。
由于病原及病状的不同,萎蔫又细分为枯萎、黄萎、青枯等病状类型。
植物受萎蔫病菌侵染后,不一定都能引起萎蔫,经常是发病初期半边叶片、半个枝条萎蔫,但更常见的是全株性萎蔫。
4.变色(discolour)是植物发病后色泽发生改变。
变色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表现为黄化,是整个植株或叶片部分或全部均匀褪绿、变黄,或呈现其他的颜色,多数伴生有整株或部分的畸形;另一种为花叶,病株叶片色泽浓淡不均,深绿与浅绿部分相间,一般遍及全株,—亡部叶片较为显著,是病毒病害最常见的病状,无病征表现。
5.崎形(malformation)多数促进性和抑制性的病变都可能导致各种畸形病状。
如叶片的膨肿、皱缩、小叶、面叶;果实的缩果及其他畸形;整个植株的徒长、矮缩;局部器官如花器和种子的退化变形和促进性的变态等。
瘤、瘦、癌也是常见的畸形病状。
当患病组织局部的细胞增生,形成不定型的畸形结构,一般称为瘤;瘤内包孕着大量病原物的叫做瘦;某些细菌引起的植物根部肿瘤,具残余输导组织,特称为癌。
病株枝叶或须根密集发生,形如扫帚状或发状则称为丛枝或发根。
病状是一定的寄主植物和病原在一定外界条件的影响下相互作用结果的外部表现,是以各自的生理机能或特性为基础的,而每种生物的生理机能,都是在质上有特异性,并且是相对稳定的。
病变,作为这种相互作用过程的结果,一般说其发展是定向的。
病状作为病变过程的表现,其特征也是较稳定的和具有特异性的。
小麦散黑穗病的症状与小麦腥黑穗病的症状相比较,各具特征,决不会被混淆起来。
这就是利用病状诊断植物病害的基础。
(二)病征及其类型
病征(sign)是生长在植物病部的病原体特征。
由于病原物不同,病征或大或小,显著或不显著,具有各种形状、颜色和特征。
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病害都有病征表现,只有一部分病原物引起的病害才具有病征。
习惯上也用一些病症来命名病害,如白锈病、白粉病、黑粉病、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等。
1.粉状物是某些真菌一定量孢子在病部所表现的特征,因着生的部位、形状、颜色的不同可以分为:
锈状物是各种植物锈病特有的病征,在植物表皮下形成,使表皮隆起成疤状,表皮破裂后散出鲜黄、橘黄以至棕褐色锈状粉末(锈菌的孢子)。
白锈状物在植物表皮下形成,使表皮隆起为白色疤状,破裂后散发出白色粉状物,是白锈菌所致植物白锈病特有的病征。
白粉状物是白粉菌所致植物白粉病的病征,初期在植物表面长出灰白色绒状霉层;以后产生大量白色粉状物(分生孢子)。
黑粉状物是黑粉病所特有的病症。
黑粉状物(冬抱子)着生在被破坏的植物穗
部、籽粒内外、叶和叶鞘组织内以及肿瘤的内部,黑粉数量大,特征显著。
2.霉状物是植物真菌性病害常见的病征,由各种真菌的菌丝、孢子梗及孢子所构成;霉层的颜色、形状、结构、疏密等特点的差异,标志着病原真菌种类的不同。
(1)霜霉是霜霉菌所致植物霜霉病的特有病征,霉层下部较稀疏而上部密集交叉;霜霉层多数是密集地着生在叶片背面的褪绿多角形斑点内,少数较分散地生在褪绿、膨肿的茎、叶病组织上。
多数为白色,也有灰色和紫色的。
(2)绵霉是在高湿情况下发生的洁白、均匀的霉层,有的绒厚丰满如棉絮团,有的细密平展,常伴随腐烂病状。
(3)毛霉是毛霉菌所致腐烂病的病征,霉层丰厚,初期白色,后转为黑白相间,或表面密生一层黑色球状体。
(4)青霉、绿霉一般为青霉菌所表现的病征,发生于多种果实、块根、块茎的腐烂部位,颜色青绿。
(5)灰霉主要是半知菌亚门丝抱目病菌所表现的病征,伴随多种病状,霉层表面特征差异较大,或疏或密,一般较薄,为鼠灰色。
此外,还有多种其他颜色的霉层。
也有很多不显著的各样霉层,伴随着多种病状产生。
在观察时利用实体显微镜或放大镜才能辨别其特征。
这些霉状病征在空气湿度较高时,易于产生和发现。
3.点状物是很多病原真菌繁殖器官的表现,褐色或黑色,不同病害粒点病征的形状、大
小、突出表面的程度、密集或分散、数量的多寡都是不尽相同的。
4.菌核是真菌菌丝交结形成的一种致密的组织结构。
形状大小差别很大,初期为淡色,后期多数是黑色的,少数棕色,常伴随整株或局部的腐烂或坏死病状产生,发生在植物病部体表,或茎秆内部髓腔中,此类病害多称为菌核病。
5.溢脓多数细菌性植物病害在病部表面溢出含菌体的液滴或弥散成菌液层,白色或黄色,干涸时成菌胶粒或菌膜。
病征是由病原微生物的群体或器官着生在病体表面所构成的,它更直接地暴露了病原在质上的特点。
病征的出现与否和出现的明显程度,虽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但既经表现出来却是相当稳定的特征,所以根据病征能够正确地判定病害。
很多种植物病害是直接以其病征的特点而命名的。
如锈病、黑粉病、霜霉病、白粉病、煤污病、绵腐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