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与电位电动势

合集下载

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关系

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关系

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关系一、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本领的物理量。

电动势使电源两端产生电压。

在电路中,电动势常用E 表示.单位是伏(V).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板移到正极板时要对电荷做功,这个做功的物理过程是产生电源电动势的本质。

非静电力所做的功,反映了其他形式的能量有多少变成了电能。

因此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过程是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

电动势的大小等于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经过电源内部移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

如设W为电源中非静电力(电源力)把正电荷量q从负极经过电源内部移送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跟被移送的电荷量的比值,则电动势大小为:.如:电动势为6伏说明电源把1库正电荷从负极经内电路移动到正极时非静电力做功6焦.有6焦的其他其形式能转换为电能.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从电源的负极经过电源内部指向电源的正极,即与电源两端电压的方向相反。

二、电压(voltage),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 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

此概念与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压”相似.需要指出的是,“电压”一词一般只用于电路当中,“电势差”和“电位差”则普遍应用于一切电现象当中。

电压是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势差(电压差)的定义:电荷q 在电场中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W AB 与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AB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称为电位差),用U AB表示,则有公式:其中,W AB为电场力所做的功,q为电荷量。

同时也可以利用电势这样定义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之为稳恒电压或恒定电压,简称为直流电压,用大写字母U表示。

关于电源电动势和电压的关系

关于电源电动势和电压的关系

电源电动势和电压的关系
电动势是电源内部产生的推动电流的力量,所以在电源未接入电路时电动势等于电压。

电压是两点间的电位差,我们实际使用的是电压,实际测量的电压,是两点间的电位差,没有包括内电压,所以不用考虑电源内阻。

接入电路后,当电动势等于外电路和电源的电压之和,就要考虑电源内阻,即电动势等于内电压+外电压。

电压表不能直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而实际测量开路电压时,电压表的内阻不可能无穷大(未真正开路),所测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实际应用中当外电路电流变化的时候,内电阻也在变化,像蓄电池、发电机、变压器等提供的电源,内电阻很小,对电压的损失变化影响也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电位与电压与电动势的异同点

电位与电压与电动势的异同点

电位与电压与电动势的异同点有哪些?
电位与电压、电动势单位都是伏。

(1)电位只有在理论探讨电能的强度因素时,“电位”这一概念才有用。

定义:空间中某一点的电位是把单位正电荷从无限远处(假设此处电位为零)带到该点时所消耗的电能。

当单位正电苛通过一个物质相A的相界面时,因在A的相界面上存在着表面电势,是不定值,故一个物质相中某一位置的“绝对”电位无法确定,也不能测量。

(2)电路中因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所引起的电位差,叫做电动势。

用字母E表示,单位是伏特。

在电路中,电动势常用符号δ表示。

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时所做的功。

公式:E=W/q(E为电势能)
(3)电压是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的电压。

电压用符号"U"表示。

电压的高低,一般是用单位伏特表示,简称伏,用符号"V"表示。

电压用来表示电位的高低,也用来表示电动势的高低差别。

(4)电动势与电势差(电压)是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前面已讲过,电动势是表示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正极所做的功;而电势差则表示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场中的某一点移到另一点所做的功。

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电压是用来表示电势强弱的单位。

3项目三 电流、电位与电压的计算

3项目三  电流、电位与电压的计算
任务五 电位的计算
电位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要计算该点与参考零电位间的电压,要注意该路径计算某点的电位的绕行方向和参考方向间的关系。绕行方向和参考方向相同电压值为正,绕行方向和参考方向相反电压值为负;绕行时如遇到电源,则先经电源正极时加上电源的电动势,反之减去电动势。
1)电阻元件电压降写成 RI 形式,当电流I的方向与路径绕行方向一致时,选取“ +”号; 当电流I的方向与路径绕行方向相反时,则选取“ -”号。 2)电源两端电压降方向:高电位(正极)指向低电位(负极)写成 E 形式: 电源两端电压降方向与路径绕行方向一致时,选取“ + ”号; 电源两端电压降方向与路径绕行方向相反时,选取“- ”号
任务二 电压
4、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1 kV = 103 V 1 mV = 10-3 V
单位:
1千伏(kV)=1000伏(V)
1伏(V)= 1000毫伏(mV) 1毫伏(mV)= 1000微伏(μV)
实际方向:
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参考方向 :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压的正方向, 也称参考方向。
接上电池后,它们就受到了推动力,出现了定向移动。
任务一 电流
电路中的电流的方向: 正极→用电器→负极
2、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任务一 电流
a
b
I
a
b
Iab
* 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在规定的参考方向下,若计算结果 I > 0 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 I < 0 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任务四 电动势

电压、电位、电动势及其参考方向

电压、电位、电动势及其参考方向

电压、电位、电动势及其参考方向1.电压的一般含义金属导体中有许许多多的自由电子,在没有外加电场作用时,这些自由电子的运动时无规则的,则不能形成电流。

要使自由电子作有规则的运动必须要有外加电场,电场力使自由电子作有规则的定向运动而形成电流。

电场力移动电荷就对电荷做了功。

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为了衡量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能力,引入电压这个物理量。

电压的定义为: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路中的a 点移到b 点做的功称为a 、b 两点之间电压。

电压通常用U 表示。

设正电荷Q 由a 点移至b 点电场力做的功为ab W则QW U ab ab =(1-3) 式中 ab W ——电场力所做的功,单位为焦耳,J ;Q ——被移动正电荷的电量,单位为库仑,C ; ab U ——电路中a 、b 两点间的电压,单位为伏特,V 。

它的大小可以这样理解:如果1库仑正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所做的功为1J ,则该两点的电压为1V 。

电压的单位有:伏特(V )、千伏(kV )、毫伏(mV )、微伏(μV )。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3110kV V =, 3110mV V -=, 6110V V μ-=与电流一样,把大小、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压称为恒定电压或直流电压,用大写字母“U ”表示;把实际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压称为交表电压,用小写字母“u ”表示。

2.电位在电路中可取任一点为参考点,如选择0点为参考点,则由某点a 到参考点0的电压u a0,称为a 点的电位,用Va 表示。

电位参考点可以任意选取,一般选择大地、设备外壳或接地点作为参考点并规定参考点电位为零。

在一个电路中,一旦参考点确定后,电路中其余各点的电位也就确定了。

电位的SI 单位也是伏特。

电压和电位的关系为:a 、b 两点之间的电压等于a 、b 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即ab a b U V V =- (1-4)由式(1-4)可知,如果ab U >0,当Q >0时ab W >0,电场力做正功,电荷减少能量。

电压、电动势、电位

电压、电动势、电位

电压、电动势、电位区别
利用等电位关系化简混联电路
张贵中
一、教学目的:
1、区别电压、电动势、电位的关系。

2、掌握等电位关系化简混联电路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电位的概念,对等电位关系进行判断。

三、教学内容:
1、电压和电位的关系
(1)电位是电场中某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电压则是电场中某两点间的电位之差。

(2)电位值是相对的,它的大小与参考点有关;电压值是绝对的、固定的,它的大小和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3)电压和电位的单位都是伏特。

2、电压和电动势的关系
(1)电压是衡量电场力做功本领的物理量,其方向为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电压存在于电源内、外电路
(2)电动势是衡量电源力做功本领的物理量,其方向为在电源内部由负极指向正极,且仅存在于电源内部。

(3)电压和电动势的单位都是伏特。

3、判断等电位点化简混联电路
R2
R3R4
化简为: _。

电路理论2-1要讲

电路理论2-1要讲

电路基础
实验室使用的直流稳压电源
电路基础
示波器
稳压电源
用示波器观测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
1.6 电压源与电流源
实际电压源) 一、电压源 (实际电压源 + 实际电压源
电路基础
Ro越小 特性越平
实际电源:电池、发电机、信号源等 实际电源:电池、发电机、 U a 1.6.1 电压源 i U
i = = u2G G
WR = ∫ pdξ = ∫ uidξ = ∫ Ri 2 dξ
t0 t0 t0
t
t
t
电路基础
4. 开路与短路
i R
对于一电阻R 对于一电阻 : ,视其为短路。 当R=∞,视其为开路。 当R=0,视其为短路。 ∞ 视其为开路。 u为有限值时,i=0。 为有限值时, 。 为有限值时 i为有限值时,u=0。 为有限值时, 为有限值时 。
电路基础
电容器
电池 晶体管 电阻器 运算放大器
线圈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内部结构
电路基础
电路基础
1.5 电阻元件
电阻是一种将电能不可逆地转化为其它形式能量 如热能、光能等)的元件。 (如热能、光能等)的元件。 电阻: 电阻:反映电能消耗的电路参数 1. 符号
R i + R u -
2. 欧姆定律 (Ohm’s Law)
I ≡ IS
I a
Uab =IS RO 特点: 特点: (1)输出电流不变, )输出电流不变, 恒等于电 其值恒等于 其值恒等于电 流 源电流 I=IS; 0
电 流 源
恒 流 源 I
+外
IS Uab 电 - 路 b
伏安特性
IS
(2)输出电压由外电路决定。 )输出电压由外电路决定。 (3)IS= 0,电流源相当于开路 ) ,来自实为发出20W 实为发出

电位、电压、电动势的概念解读

电位、电压、电动势的概念解读
电位、电压、电动势的概念
自动化工程系 崔红红
电位、电压、电动势
1)电压
由于AB两个水槽的水位有高低之差,水位差形成了水压, 导致了水流的定向流动,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类似地, 由于电池正极(A)的电位比负极(B)的电位高,这个 电位差产生的电场力会移动电荷从A经过导线流向B形成 了电流,对电荷作了功。为了衡量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 能力,引入了电压这个物理量。所以电压指任意两点之 间的电位差,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所作的 功,叫做电压,记作:
电动势和电压的单位都是伏特,都是反映电位差, 都有方向,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①、电动势与电压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电动势 是衡量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这一本领 的物理量,表示非电场力(外力)做功的本领, 而电压是衡量电路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能这一 本领的物理量,表示电场力做功的本领。
②、对一个电源来说,既有电动势又有电压, 但电动势仅存于电源内部。电动势的大小决定 于电源本身,与电源材料和结构有关,而与外 电路的负载无关。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 电源两端的开路电压,即电源两端不接负载时 的电压。
③、电动势与电压的方向相反。电动势是从低 电位指向高电位,即电位升高的方向;而电压 是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即电压降低的方向。
谢谢观看
相似的,在电路中任选一个参考点,电路中某一 点到参考点的电压就称为该点的电位。电位的符 号用V表示,电位的单位也是伏特(V)。
电压和电位都是表征电路能量特征的物理 量,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别。电压是指电路 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因此,电位是相对 的,它的大小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电压 是绝对的,它的大小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与电流一样,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的实际 方向往往是不能预先确定,因此在对电路进行分 析计算之前,先要设定该段电路电压的参考方向, 若计算电压结果为正值,说明电压的参考方向与 实际方向一致;若计算电压结果为负值,说明电 压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C、测量电流做功多少的仪表 D、测量电能转化为多少其他 形式能的仪表
电能的转换是在电流作功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电 流作功所消耗电能的多少可以用电功来量度。电功:
W UIt
式中单位:U【V】;I【A】;t【s】时,电功W为焦耳【J】
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电能(或电功)也常用
度作为量纲:1度=1KW•h=1KV•A•h =3.6×106 J
1000W的电炉加热1小时; 1度电的概念 100W的电灯照明10小时;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电路基本物理量: 电流、 电压、 电位、 电动势、 电能和电功率
一、电荷及特性
同种电荷相排斥 异种电荷相吸引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电流
一、电流的形成
电流概念
带电粒子或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的定 向运动形成电流。
二、电流大小
1.电流的大小
电荷的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人们习惯规 定以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作为电流的实际方向。(电流动 画)
在许多电气设备中,所需要的并不是电流本身,而 是伴随着电流电压的电场能量因为电能可以转化为 热、机械能、光能、化学能等。




么 用
电能→机械能


电能→机械能
电能→机械能
电能→热能
电能→机械能
下列各图中,电能分别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
电能→ 机械能
电能→ 热能
电能→光能、声能 电能→ 化学能 电能→机械能
量。在指定的电压参考方向下,电压值的正和负
就可以反映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三、电压的测量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电动势
(1)定义: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所做的功W与被移送的电荷q 的比值叫电源的电动势。

电路基础分析知识点整理

电路基础分析知识点整理

电路分析基础1.(1)实际正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2)参考正方向:任意假定的方向。

注意:必须指定电压参考方向,这样电压的正值或负值才有意义。

电压和电位的关系:U ab=V a-V b2.电动势和电位一样属于一种势能,它能够将低电位的正电荷推向高电位,如同水路中的水泵能够把低处的水抽到高处的作用一样。

电动势在电路分析中也是一个有方向的物理量,其方向规定由电源负极指向电源正极,即电位升高的方向。

电压、电位和电动势的区别:电压和电位是衡量电场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电动势则是衡量电源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电路中两点间电压的大小只取决于两点间电位的差值,是绝对的量;电位是相对的量,其高低正负取决于参考点;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源内部。

3.参考方向(1)分析电路前应选定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并标在图中;(2)参考方向一经选定,在计算过程中不得任意改变。

参考方向是列写方程式的需要,是待求值的假定方向而不是真实方向,因此不必追求它们的物理实质是否合理。

(3)电阻(或阻抗)一般选取关联参考方向,独立源上一般选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4)参考方向也称为假定正方向,以后讨论均在参考方向下进行,实际方向由计算结果确定。

(5)在分析、计算电路的过程中,出现“正、负”、“加、减”及“相同、相反”这几个名词概念时,切不可把它们混为一谈。

4.电路分析中引入参考方向的目的是为分析和计算电路提供方便和依据。

应用参考方向时,“正、负”是指在参考方向下,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前面的正、负号,若参考方向下一个电流为“-2A”,说明它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参考方向下一个电压为“+20V”,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加、减”指参考方向下列写电路方程式时,各项前面的正、负符号;“相同、相反”则是指电压、电流是否为关联参考方向,“相同”是指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相反”指的是电压、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

5.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结点电流定律(KCL)和回路电压(KVL)两个定律,是集总电路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

关于电位电压等概念的诠释

关于电位电压等概念的诠释
-I 医B
旦 鸯 星
关才电位 电压等概念的诠释
文◎
摘 要 : 电 位 和 电压 是 Ⅸ电 工基 础 课 程里 的基本慨念 ,也 是一 个教 学中的一 个难 点 ,学生往往 难 以明 白和 区分 本文就 它们 概念 的诠释及 其区别作一探讨说 明。

李子青 ( 南工业技 术学院) 湖
() 3

电动 势
1 .电源 中的非静 电力 电路 中维持稳桓 电流 的条件 是必须存 在稳桓 电场 。如果 没有 其 他 力 的 作 用 , 正 电 荷 在 静 电力 作 用 下 只 能 从 高 电 势 处 向 低 电 处 势 移 动 ,这 样 电荷 的 分 布 将 发 生 改 变 , 因此 在 静 电 力 作 用 下 不 能 维 持 稳 恒 电 场 和 产 生 稳 恒 电流 。 如 果 在 电 路 某 部 分 存 在 一 种 对 电 荷 有 非 静 电 力 作 用 的 装 置 ,这 种非静 电力 能够把 正 电荷从 低 电势处 移送到 高 电势 处 ,用 以补偿 由于静 电力 作用 时高 电势处 正电荷 的耗损 ,这种 电路中 就能

,j j l
四 、 电位 与 电压 区别
28 6
在 实 际 应 用 中 ,经 常 遇 到 的 是 两 点 间 的 电 势 差 , 式 () 计 算 电 场 力 作 功 和 计 算 电 势 6是 能 增减 变 化 时 是 常用 的 公式 。 三 、 电 位 的 诠 释
电 漉 参 考 方 向
( 2)
也 就 是 说 电 源 电 动 势 等 于 把 单 位 正 电荷 沿 闭 合 电路 移 动 一 周 时 非静 电 力所 作 的 功 。 电动势是 反映 电源 内非静 电力作功 本领

电压 电动势 电位 电阻

电压 电动势 电位 电阻
1、电位的定义: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具 有的电位能,用V表示。
V W q
W——功(电位能)单位:J V——电位 单位:V q——电荷量 单位:C
2、参考点:电场中不同点的电位值的大小不一 样,为了方便比较,需要指定一个参考点,参 考点的电位为零,参考点不同,电路中各点的 电位有不同的数值。
例:在一段导体中,已知电场力将3C的正电荷 从a点移到b点做功9J,由b点移到c点需做功6J, 试计算,1、以c点为参考点时,a点和b点的电 位是多少?2、若以b点为参考点时,a点和c点 的电位是多少?
2.电动势:用以反映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本领 强弱的物理量 定义:指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电源内部送到正极 所做的功与被移送的电荷量的比值。用E表示
E W q
E的单位是 :V
3.电动势的方向:是指非静电力做正功时,正电 荷的运动方向,即由电源的负极指向正极。
4.电源电压与电动势的关系如图(1-3-4)
3、电阻的计算公式 R=ρl/s
ρ是电阻率,单位欧姆·米
4、电导 电导是电阻的倒数,电导越大,物质导电性能越 好,反之差之。
公式:G=1/R
电导单位:西门子,字母S表示。
解:1、以C点为参考点,Vc=0
Vb
Wbc q
6 3
2V
Wac Wab Wbc 15J
Va
Wac q
15 3
5V
2、以b 点为参考点
Vc
Wcb q
Wbc q
6 3
2V
Va Wab 9 3V q3
可见,参考点不同,各点电位的数值不同,只 有确定参考点之后,各点电位才有确定的数值。
V a
V b
可见,电压就是电场或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电 压与路径无关。

电位、电压和电动势

电位、电压和电动势
两点之间的电位差,
字母:U表示,单位:V, 1 kV=103V =106 mV
2.电压的方向 规定电压的方向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可以用
极性“+、-”表示或箭头表示。
如果UAB>0,说明A点电位比B点电位高;如果UAB=0,说明A点 电位与B点电位相等;如果UAB<0,说明A点电位比B点电位低。
例题讲解
如图所示电路中,如果分别以O、A为参考点,求A、B 、O点的电位值及A、B两点的电压。
学生练习
电压和电位的区别
(1)单位都是V (2)
①电压是两点间的电位差,即UAB=VA-VB,它 是绝对值,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②电位是某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如 VA=UAO(o点为参考点)或VA=UAB
二、电位、电压和电动势
• 教学目标 1.理解电压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常用单位。 2.明确测量直流电压的方法与步骤。
•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 情感与态度目标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合作的能力
• 教学重点 电压的基本概念;电压的大小与方向。
• 教学难点 电压的基本概念及其方向;
(1)电压参考方向:
在电路计算时,若事先无法确定电压的实际方向,常常 先假设电压的参考方向,用“+、-”标在电路中,
1.如果计算结果的电压为正值,则电压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 一致;
2.如果计算结果的电压为负值,则电压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 相反;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想一想:图2-3-4(a)、(b)中分别标出了电压的参 考方向和计算结果,请判断电压的实际方向。
电位是如何计算的?
你能说出电池 3.7V,1.2V代表什 么?
常用电池电动势的标注
课堂小结 1.电压的大小和方向 2.电压的测量

电位、电压、电动势.

电位、电压、电动势.

电位、电压、电动势
1. 电位和电压
电位反应了电荷在电路中运动时所处的位置,正电荷从高电位向低电位运动,这恰好就是我们规定的电流的方向,也就是电流从高电位向低电位。

如果电路两点间电位不同,这两个电位的差值叫做电路两点间的电压。

电压的单位名称是“伏特”,其简称及中文单位符号是“伏”,其国际单位符号是“V”。

电压的符号是“U”。

电压的单位有:kV(千伏)、mV(毫伏)、μV(微伏)。

单位基本换算:1kV=1000V ;1V=1000mV;1mV=1000μV
2. 电动势
电荷在电路中运动,动力来源是电源。

电源的负极是低电位,正极是高电位,电源把正电荷从低电位通过电源内部搬运到高电位。

反映电源搬运电荷能力的物理量,叫电源的电动势。

电动势的单位也是伏,与电压的单位相同。

电动势的符号为“E”。

用电位差计测电动势和电压

用电位差计测电动势和电压

用电位差计测电动势和电压【实验目的】1.掌握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学会其使用方法。

2.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

3.测量电阻值。

【实验原理】一、补偿法测电动势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动势E X ,其实测量结果是端电压,不是电动势。

因为将电压表并联到电源两端,就有电流I 通过电源的内部。

由于电源有内阻r ,在电源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电位降I r ,因而电压表的指示值只是电源端电压(U =E X -I r )的大小,它小于电动势。

显然,只有当I=0时,电源的端电压U 才等于电动势E X 。

怎样才能使电源内部没有电流通过而又能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呢?在图3.4.1所示的电路中,E X 是待测电源。

0E 是电动势可调的电源,E X 与0E 通过检流计并联在一起。

调节0E 的大小,当检流计不偏转,即电路中没有电流时,两个电源的电动势大小相等,互为补偿,即E X =0E ,电路达到平衡。

若已知平衡状态下0E 的大小,就可以确定E X ,这种测定电源电动势的方法,叫做补偿法。

图3.4.1补偿法原理图电位差计就是应用补偿法的原理将待测电动势与标准电势进行比较而进行测量的。

其 原理如图3.4.2所示,它由两个回路组成,上部ERBAE 为工作回路,下部DGE N CD (或D GEXC D ''')为补偿回路。

当有一恒定的工作电流I 流过电阻R 时,改变滑动头C 、D 的位置,就能改变C 、D 间的电位差V CD 的大小,测量时把滑动头C 、D 两端的电压V CD 引出与未知电动势进行比较。

为了使R 中流过的电流是工作电流I ,先将开关K 接通DGE N CD 回路,根据标准电势E N 的大小,选定C 、D 间的电阻为R N ,使E N =I R N (3.4.1)调节R 改变工作回路中的电流,当检流计指零时,R N 上的电位降恰与标准电势E N 相等。

由于E N 和R N 都已知,这时工作回路中的电流就被准确地校准到所需要的I 值,即I=E N /R N(3.4.2) 测量时把开关K 倒向D GEXC D '''回路,只要E X ≤IR ,总可以滑动C D ''’使检流计再度指零,这时C D ''间的电位降恰和待测电动势E X 相等。

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关系

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关系

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关系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关系一、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本领的物理量。

电动势使电源两端产生电压。

在电路中,电动势常用E表示。

单位是伏(V)。

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板移到正极板时要对做功,这个做功的物理过程是产生电源电动势的本质。

非静电力所做的功,反映了其他形式的有多少变成了。

因此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过程是相互转化的过程。

电动势的大小等于把单位从电源的负极,经过内部移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

如设W为电源中非静电力(电源力)把正电荷量q从经过电源内部移送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跟被移送的电荷量的比值,则电动势大小为:。

如:电动势为6伏说明电源把1库正电荷从负极经内电路移动到正极时非静电力6焦。

有6焦的其他其形式能转换为电能。

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从电源的负极经过电源内部指向电源的正极,即与电源两端电压的方向相反。

二、电压(voltage),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其大小等于单位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

此概念与水位高低所造成的“”相似。

需要指出的是,“电压”一词一般只用于电路当中,“电势差”和“电位差”则普遍应用于一切电现象当中。

电压是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差)的定义:q 在中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W AB与q 的比值,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AB两点间的之差,也称为电位差),用U AB表示,则有:其中,W AB为电场力所做的功,q为电荷量。

同时也可以利用电势这样定义如果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之为稳恒电压或恒定电压,简称为,用大写字母U表示。

电位 电势 电压 电动势 电流 概念理解

电位 电势 电压 电动势  电流  概念理解

1.电压(电位差电势差电压降)电荷流动时,电荷所具有的能量在电路中释放,电路及电路中所连接的元件将吸收电荷的能量。

经过能量吸收,电荷释放能量其本身所含的能量后变小,人们用电压降落来衡量电荷在电路中释放能量的能力大小。

当电流流过电路时,将在电路的每一小段中产生一定的电压降落,用来表示电荷流过该小段释放(或该小段电路吸收)的电能的大小。

电压降落简称电压。

两点之间的电压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源的作用下经过这两点时所做的功。

电压的单位和电动势一样是伏特(简称伏,用英文字母V表示)。

电压是一个绝对量,是两点电位差的绝对值,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2.电位(电势)在电路中某一点的电位是指该点与人为在电路中选择的一个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某点的电位表示的就是电荷从该点移动(或流动)到人为选择的(某个确定的)参考点时,电荷对电路(及其电路元件)所做的功。

通常人们规定大地作为标准的零电位,也就是说在一个包括电源、负载及连接导线的完整电路中,如果电路的某点与大地相连,则电路中该点的电位为零。

没有与大地相连接的电路,参考点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就是说是可以随便选择的)。

但是一个电路,参考点只能选择一个。

从这个定义可以知道,在某个电路中一旦选择一个确定了的参考点后,在该电路上某个确定的点(例如A点)的电位也能唯一地确定。

但是,若对该电路重新进行参考点的选择,重新选择后,原来某点(A点)已经确定的电位将也会发生变化(变为另外一个数值的电位)。

从电位的定义可知,电位是一个“相对的量”,是某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物理量。

参考点发生变化后,该点的电位这个物理量,也将发生“相对的”变化。

在一个参考点已经选定的电路中,高于参考点的电位为正电位,低于参考点的电位为负电位。

电位的单位也是伏特。

由地位的概念还可以得出: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之差。

因此,电压还可称为“电位差”。

3.电动势电能可由其它能量转换而来,电源是将其它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电动势和电压的区别是什么

电动势和电压的区别是什么

电动势和电压的区别是什么
电动势和电压有什么不同
电动势是表示电源特征的一个物理量,电源中非静电力对电荷作功的能力称为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低电位端经电源内部移到高电位端所作的功.是能够克服导体电阻对电流的阻力,使电荷在闭合的导体回路中流动的一种作用.
电压,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在电场中,单位正电荷在电场力下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所作的功称为a,b两点间的电压.也称a,b两点间的电位差.
电压是什么意思
电压(voltage),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

此概念与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压”相似。

需要指出的是,“电压”一词一般只用于电路当中,“电势差”和“电位差”则普遍应用于一切电现象当中。

电动势是什么意思
即电子运动的趋势,能够克服导体电阻对电流的阻力,使电荷在闭合的导体回路中流动的一种作用。

这种作用来源于相应的物理效应或化学效应,通常还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因为电流在导体中(超导体除外)流动时要消耗能量,这个能量必须由产生电动势的能源补偿。

如果电动势只发生在导体回路的一部分区域中,就称这部分区域为电源区。

电源区中也存在着电阻,称为电源的内阻。

电源区之外部分导体回路中所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导体中的电磁场,但是这时电磁场的能量仍然来自电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压与电位、电动势讲授课
2
空调01 02
1、掌握电压、电位及其关系
2、掌握电动势及其与端电压的关系
重点:电压、电位及其关系,电动势及其与端电压的关系难点:电压、电位及其关系,电动势及其与端电压的关系措施:用图示、结合生活实例说明
《电工学及其教学参考书》
习题册P 2-4
§1-3 电压与电位
一、电压:
①、概念:电压又称电位差是衡量电场力作功大小的物理量
在电场中若电场力F将点电荷Q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为
A ab=FL ab
A ab与电荷Q的比值就称为该a、b两点之间的电压。

用U ab表示。

②、单位:伏用符号V表示,常用的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③、方向:
对于负载来说,电流流进端为电压的正端,流出端为电压的负端,电压的方向由正指向负。

④、方向表示:用箭头或极性
⑤、测量工具:电压表
⑥、测量应注意的问题:
A、对交、直流电压应分别使用交流电压表和直流电压表
B、电压表必须并接在被测量的电路中
C、直流电流表表壳接线柱上标明的“+”“-”应和电路的极性相
一致。

D、合理选择电压表的量程。

二、电位:
①、概念:是指电路中某点与参考点O 之间的电压。

参考点O 的电位规定为零。

电位用符号ϕ表示
a 点电位: ϕa=
ao ao
U q A = b 点电位: ϕb=
bO bo
U q
A =
二、电压与电位的关系:
①、以O 点为参考点,则a 点和b 点的电位为
ϕa=ao U
ϕb=bO U Uab=ϕa-ϕb
即是说: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等于这两点间的电位之差。

又称电位差。

Uab=ϕa-ϕb
②、电位具有相对性: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值随参考点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电位差具有绝对性: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值与电路中参考点的位置选取无关。

电位有正电位与负电位之分,当某点的电位大于参考点电位时称其为正电位,反之称之为负电位。

三、讲解P6例1-3
§1-3 电动势:
一、电动势: 1、电源力:
①、概念:指在电源内部由于其它能量的作用,产生对电荷的作用力。

外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移动到电源正极所做的功。

用符号E 表示。

②、作用:正电荷在电源力的作用下,从低电位移向高电位。

③、来源:电池的电源力是电解液,发电机制电源力是电磁力。

④、工作状态:在电源外部,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源的正极经过负载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正电荷在电源力的作用下,克服电场力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2、电动势:指在电源内部,电源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移互正极所做的功。

用符号E 表示。

表达式:Q
W E 外
方向:在电源内部从负极指向正极。

二、电动势与端电压的关系:
1、电动势:指在电源内部,电源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移互正极
所做的功。

端电压:是指电源两端的电位差。

也称为电源电压。

2、方向:电动势的方向在电源内部从负极指向正极。

电压方向是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在电源内部电动势的方向与电压的方向是相反的在不接负载时,电动势与电压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即:E=U
若取电动势与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同,则E=-U
3、区别:电动势仅存在于电源内部,电压既存在于电源内部也存在于电源外部。

电阻和电阻率 1、概念:
①、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用符号R 表示。

单位:欧,用符号Ω表示
电阻率:是指长度为1m 、截面各为1 mm 2的导体,在一定温度下的电阻值。

用ρ表示,单位为欧·米(Ω·m)
②、金属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其几何尺寸及材料有关:
R=S
L
式中:L :导体的长度,单位:米(m )
S :导体的横截面积,单位平方毫米(mm 2) ρ:电阻率
③、讲解P6例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