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光现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箭头
传播方向
直线
传播径迹
真空或空气中光速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光速
光年是长度(距离)单位
反射定律
三线共面 两线分居
两角相等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 光垂直射向物体表面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0°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垂直入射时
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
光路可逆
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
实例
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 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
鱼在云中游、潭清疑水浅、海市蜃楼
虚像
∠i>∠r ∠i<∠r
七种色光 色散现象 色光的三原色
红、橙、黄、绿、蓝、靛、紫 彩虹
红、绿、蓝
两种反射
镜面反射 漫反射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实例分析
下雨天迎光走要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
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像
成像的特点 成虚像的原因
像和物对应的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 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远小近大
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这 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
光现象
光沿直线传播
光源 条件
应用
光线
天然光源(水母、太阳) 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
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光的原理与应用思维导图

光的原理与应用思维导图

光的原理与应用思维导图1. 光的基本概念
•光的定义
•光的传播
•光的速度
2. 光的波动理论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长
•光的频率
•光的振动方向
3. 光的原理
•光的反射
–定义
–角度关系
•光的折射
–定义
–斯涅尔定律
–折射角计算
•光的干涉
–定义
–构成干涉的条件
–干涉条纹形成原理
•光的衍射
–定义
–衍射现象的条件
–衍射的角度关系
•光的偏振
–定义
–偏振的种类
–偏振的应用
4. 光的应用
•光的传输
–光纤通信
–光纤传感器
•光的成像
–光学仪器
–摄影与相机
•光的显示
–光电显示器
–激光投影仪
•光的治疗
–激光医学
–光疗技术
5. 光的探索与发展
•光的研究历史
•光的未来应用展望
6. 结论
以上是对光的原理与应用的思维导图的详细梳理。

通过这个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光的基本概念、波动理论和原理,以及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充分认识到光的重要性,对于我们认识和利用光的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光的探索与发展也会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挑战。

希望这个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光的原理与应用。

2020版初中物理光现象思维导图

2020版初中物理光现象思维导图

含义:太阳光用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
黄、绿、蓝、靛、紫的色光的现象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由反射色光决定,
透明物体由透过色光决定
颜料的混合:混合色由反射色光决定
规律:三线一面,两线分居,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实例: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
时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比实际位置高光源
条件:同种均匀介质光速:c=3×108m/s
现象
应用
定义: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分类: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特点: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化学作用强
应用:验钞机、杀菌消毒
激光准直
射击瞄准中的“三点一线”
光的色散
平面镜
成像
含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
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的介质中,使光
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定律: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类型
紫外线
红外线
光现象
看不见的光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特点:成正立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像
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
镜面的距离相等应用: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
小孔成像
日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
镜面反射
漫反射
特点:使被照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穿透力强应用:红外夜视仪、遥控探测、红外烤箱
月亮不是光源
光路的可逆性原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思维导图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思维导图

光现象思维导图光的基本规律在生活中应用直线、反射、折射光的三个基本规律思 维 导 图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 象 ①夜空探照灯的光柱 ②手影游戏,人的影子 ③日食、月食成因 ④小孔成像、站队现 象 ①平静湖面上的倒影 ②光滑物体表面反光 ③成语典故猴子捞月 ④照镜子(生活中)现 象①河水变浅 ②水中的筷子变弯 ③雨后彩虹 ④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v=3×108m/s在其他介质中传播速度比真空和空气中小。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路是可逆的。

镜面反射和漫发射。

A.平面镜成像规律①成等大正立的虚像 ②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B.光的基本规律在生活中应用潜望镜应用; 凹面镜的应用; 探照灯; 汽车观后镜; 手电筒上的聚光灯等。

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发生光的色散把光分成 红橙黄绿蓝靛紫。

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紫外线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一、光的直线传播一节主要内容导学1. 了解光源的种类2.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规律3. 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特点来说明生活中的直线传播现象(1)日食、月食的形成;(2)影子的形成;(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4)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4.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二、光的直线传播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1.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

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如太阳、萤火虫属于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属于光源。

思维导图——4.2~4.5光现象

思维导图——4.2~4.5光现象

成像 特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等大)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等距) 像物对称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垂直)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3、像的特点:正立的、虚像。
4、实像、虚像 (1)实像:从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光学仪器后,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如:小孔成的像。 (2)虚像:从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光学仪器后,进入人眼,由光线的反向 延长找到交点,确定为物体的像。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有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看到。
(4)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5)光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0°),传播方向不变
(折射角=0°),但也折射。(v变)。
ɑ真空 > ɑ气 > ɑ液 > ɑ固 v真空 > v气 > v液 > v固 光路的可逆性: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像的特点:光的折射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现象
(1)筷子“弯折”;
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两线分居)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
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总之,空气中的角大。
漫 反射:光线照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发生的反射。 特征: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不平行,向四面八方。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如:黑板上的字。

初中物理《光现象》单元评价思维导图及单元评价量规

初中物理《光现象》单元评价思维导图及单元评价量规
正确选用实验器材,只明白玻璃板的作用其一。
正确使用实验器材,不知道玻璃板的作用。
2
20
设计方案合理,易操作,有说服力
实验方案设计较合理,但不易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可操作,但无法顺利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结论。
3
15
实验操作规范严谨,小组合作意识强,分工合理,参与度高。
实验操作规范,小组内有名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主题单元名称
《光现象》
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
评价量规:针对评价要素3平面镜成像规律探究活动,设计如下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权重
评价标准分级描述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
好(1—0.8)
合格(0.8—0.6)
需改进(0.6—0)
1
30
正确选用实验器材,明白玻璃板的作用:1.成像2.透明可以观察到蜡烛B
实验操作混乱,小组内交流少,合作程度差。
4
35
实验现象、数据处理得当,能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现象明显,但对图像,数据处理不到位,得出的结论比较牵强。
无图像、数据处理,没有得出实验结论。
评语和总分

光思维导图:知识线索

光思维导图:知识线索

几何光学——就是要画图
三重空间,幽灵传说。

智慧传说。

精灵传说。

1.本质:光的本质规律:光源,物体,虚像,实像,眼睛,光线,直线传播,折射,反射。

2.规律:光的考点:知识与方法,方法就是要画图。

3.体验:光的探究实验:小孔成像,影的形成,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

1.物体的颜色
2.月光下的积水,平面镜和白纸在桌面上
3.凸透镜折射原理——三棱镜
4.折射的原理——空气中的那个角
5.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画图法
6.眼睛原理,远视眼和近视眼
7.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
8.潜望镜原理
9.平面镜成像原理
10.已知两条光线,要求画镜面。

实像
迎着月光走,何处是水?何处是干处?背着月光走,何处是水?何处是干处?
侧面看,何处亮?。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思维导图无水印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思维导图无水印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反射现象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现象
光的概念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在同种介质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约为300000000m/s光的三原:红绿蓝可见光光
红外线:遥控器 夜视仪等
不可见光
紫外线:杀菌机 洗碗机等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平面镜成像
折射:光从一个介质斜射入另一
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概念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
折射角>入射角 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
规律
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与反射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 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