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2000字范文

合集下载

论语读后感2000字4篇

论语读后感2000字4篇

论语读后感2000字4篇《论语读后感2000字4篇》这是优秀的读后感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论语读后感2000字今天,我终于读到论语的第8篇了,回想着原来读的辛苦。

有许多字不会读,都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查,字典翻都翻得想吐。

虽然前面很辛苦,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孔子的仁和礼都在我的心底扎下了深根。

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

我从课前导读上也读到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贵贱,每个人都应有受教育的机会。

我读论语时发现了一句话: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以为并没有什么大的含义便直接看译文了。

译文上是这样写的: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时说话办事的有把握;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凡听到的都能辨别是非;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我从这句子中隐约体会到一个含义。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悟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进过长时间的锻炼和学习,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道德的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的遵说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论语》是一本好书,大家好好读吧,我相信大家。

第2篇论语读后感2000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相信很多人都熟悉这几句话,但是你们知道它出自哪里吗?它就是中国古代巨著《论语》里的第一篇。

论语2000字作文

论语2000字作文

论语2000字作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论语2000字作文论语2000字作文(优秀10篇)论语2000字作文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论语2000字作文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论语2000字作文(优秀10篇)】,供你选择借鉴。

论语的读后感2000字(3篇)

论语的读后感2000字(3篇)

论语的读后感2000字(3篇)论语的读后感2000字(通用3篇)论语的读后感2000字篇1读《论语》使人知仁义。

孔子说“仁者爱人”,“仁”就是爱别人,一个人爱别人,才叫爱心。

成就别人才是无私。

“仁”也就是爱自己,世上没有只爱别人不爱自己的人,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哪里能爱别人呢?仁义必须是快乐的,否则,必将要与人性背道而驰,不会是真的仁义。

真的仁义出自真心,所以就会真正的快乐。

人生真正的成功必然要伴随快乐,如果一个人的财富,名利,各项成就,不能给你带来快乐,那么这些东西还有什么价值呢?由此,我们要学孔子的快乐主义和包含的快乐人生观。

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而“学会做人”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

学会做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不管一个人有多少财富,多少知识,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这个人最终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那么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学习并实践做人的道理,学习孔子的人生观?在不同的时期、通过不同的视觉学习了《论语》,这也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比如人在一生中遇到的困境与不如意的事很多,我们如何看待它们,在《论语》中就能找到答案。

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论语》中说到,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没有。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夏就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代表了《论语》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念:人首先要能够正确地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接受下来。

每个人相对与他人都有不如他人的地方,或者某天不如意的事情“砰”地降临在你的身上。

如去年的地震中的青海玉树人,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甘肃舟曲人。

他们(她们)有的瞬间失去了父母、儿女、兄妹等亲人;有的瞬间失去了熟悉的家园,这时要他们(她们)用怎么的心态来面对?!天灾,人们无法预见、有时又无法避免。

《论语》读后感(11篇)

《论语》读后感(11篇)

《论语》读后感(11篇)《论语》读后感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二十个篇章,言简意赅而又面面俱到地讲述了人世之道。

《论语》的学而第一篇中,我记忆犹新的是这句: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白话文的说法就是:花言巧语,一副讨好别人的脸色,这种人很少有仁慈的。

细想之下,与现实生活非常贴切。

这些人,之所以讨好他人,无非是看在那个人的地位、权利与金钱上,希望这样的虚情假意可以得到他人的赞许,使自己在乌合之众中脱颖而出,得到官职、金钱与权势。

如果所讨好的人失去了金钱,失去了各种权利,这种伪君子就会翻脸不认人,将原先不能称之为交情的“交情”一笔勾销,绝口不提。

就算原先被讨好的人问起,也只会被很不耐烦地打发走。

这时,后悔、愤怒都因为金钱与地位的失去而丧失了发泄的权利。

花言巧语的人,通常都心怀鬼胎。

真心的赞美不需要过于华丽的词藻。

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用关系登上高位,再用言语迷惑当时的上级,讨的欢心,再借此关系高升……如此循环。

这类人,在社会上,更确切地说是在职场上早已数不胜数。

在生活上,这类伪君子也不算少。

一些小贩,为了推销不合格的商品,除了夸大商品的功效外,还会百般讨好客人:事业有成、学习进步、身体健康、万寿无疆、万事如意……说这些话的时候还满脸堆笑。

这些假心假意的祝福让顾客盛情难约,不由自主地掏钱买下。

等到发现商品的劣质后,十有八九,小贩早已不知去向。

做一个真实的人,杜绝虚伪。

脚踏实地,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的努力所换来的一切。

无论如何,都问心无愧。

《论语》读后感2《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

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

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

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

《论语》读书心得和感悟范文5篇

《论语》读书心得和感悟范文5篇

《论语》读书心得和感悟范文5篇《论语》的开头,就明确指出,这本书在于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一个在原始氏族制度瓦解的社会里奔走救赎礼崩乐坏的时代的孔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读书心得和感悟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论语》读书心得和感悟范文一《论语》是本大书,可谓是中华文化之滥觞,影响深邃,寓意宏远。

对于塑造中国社会风尚和中国人人格可以说是影响很大。

《论语》讲“仁人”,讲“君子”,讲“忠君爱民”,讲“父慈子孝”,讲“为学为政为人”的道理,绝对够得上是中国式的百科全书。

为了能够读懂或者说充分理解《论语》书中的道理,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读了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两遍,南环瑾先生的《论语别裁》的大部分,看了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在百度百科中查阅了有关孔子的条目。

《论语》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对它发生兴趣,自郑玄以下注解《论语》历代不乏其人,著作可谓汗牛充栋。

那它到底说了些什么呢?说到底《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笔记,按理这是没什么可推崇的,谁不会记笔记,哪个人一生还感悟不出几条人生哲理或者信条?值得这样大书特书,细加研究吗?答案是肯定的。

这本书高妙就高妙在虽然是往圣先哲的只言片语,但是它却自成一个体系,有一套价值观,有其普世价值。

因而为读书人所推崇,最后发展成了一门道统,成为了孔子以后特别是汉朝以后的主流思想。

可以说它几乎统治了中国社会2000年,因而即便是今天的中国,如果你与人交流,特别是进入社会的最小单位—家庭时,你也会发现处处流露着儒家的思想,也就是《论语》中所宣扬的那些东西。

从《论语》上看,我以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主要有这么几个。

一个是“仁”的思想,这里头包括“仁政”和“仁人”的思想。

另一个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

还有“礼”和“孝”的思想。

就今天看来,孔子的守礼和尽孝似乎达到了近于迂腐的程度,不知道变通,死教条。

但是因为现今社会大家常常失“礼”和不“孝”。

所以也没有单拿出来批判的必要。

论语读后感2000字

论语读后感2000字

论语读后感2000字论语读后感2000字(通⽤24篇) 读完⼀本经典名著后,相信你⼼中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编整理的论语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论语读后感2000字篇1 在《论语》⼀书中,谢了⼈世间愈多的”道理”,⽽我认为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之道”了。

从古⾄今,⼈⽣⼀直是⼈们最关⼼最为重视的,有多少名家感叹光阴的流逝,庄⼦就曾经说过:”⼈⽣天地之间,若⽩驹过隙,忽然⽽已。

”⼈⽣就像⽩驹掠过,稍纵即逝。

杜甫说:”⼈⽣有情泪沾臆,江⽔江花岂终极。

”刘禹锡”⼈⽣⼏回伤往事,⼭形依旧枕寒流。

”⽩居易,曹操也有类似的诗篇“⼈⽣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对酒当歌,⼈⽣⼏何?譬如朝露,去⽇苦多。

”等等。

更有对联说,”五百⾥滇池,奔来眼底”对”数千年往事,汪到⼼头。

” 从古⼈的字字句句之中,我们不难看出,世界上没⼀个⼈都是秒显得,转瞬即逝的⽣命。

所以,在这短暂的⽣命之重,我们更应该去合理的区规划他。

就在孔⼦感叹光阴流逝之时,他给千万代的后⼈描述出了这样的⼀种⼈⽣。

“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的⼤致意思就是:”我⼗五岁的时候⽴志研究学问,三⼗岁确⽴⾃⼰的理想,四⼗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迷惑,五⼗岁的时候我懂得⾃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岁时⽆论听到什么,不⽤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

七⼗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定的程度便可以随⼼所欲地做事,⽽不逾越法度规矩。

” 在我看来,这是⼀个⼤致的⼈⽣的路标,在这些路标上⾯。

有⼏个重要的阶段被孔⼦很重要的强调了出来。

孔⼦所说的”⼗有五⽽志于学”,是他⾃⼰的⼀个起点,也同样是对学⽣的⼀种要求。

孔⼦曾经说过:”我⾮⽣⽽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他是说,⾃⼰并不是⽣下来便了解很多事情的,只不过是对古⼈的经历与事情⾮常感兴趣,⽽⼀直不断的学习。

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5篇(参考)

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5篇(参考)

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5篇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5篇机会‎锻炼成长。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从‎小事做起,小事成就大‎事业。

工作意味着责任‎,岗位意味着任务,只‎要我们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干好每一项工作;‎培养健康快乐的生活情‎趣,平凡中体现不平凡‎,我想我们就是最优秀‎的。

《论语》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用对自己‎的心去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也就是遇事‎先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我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样”。

一个人‎生命中有自信、有从容‎,有一种宽和,多体会‎他人的不容易,就可以‎做得到仁者爱人。

可见‎,读透了论语,就感悟‎了人生。

如果感悟人生‎,找到内心的安宁,快‎乐就会常伴我们左右。

‎虽然自己只写了感悟‎深刻的方面,但是,自‎己的感悟远远不只这些‎。

很多感动是心灵的触‎动,用语言不能表达得‎很清楚。

的确,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时常的‎反思、多一点静静的倾‎听,少一点抱怨的声音‎,多想想生活的快乐与‎感动,少一点不实际的‎言论。

也许,人生的道‎理人人都懂。

我庆幸有‎这本书伴随我成长、生‎活,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时刻提醒着我。

第‎二篇:《读论语的心得‎体会》论语心得体会2‎01X字5篇。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

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 他的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论语读后感2000字5篇

论语读后感2000字5篇

论语读后感2000字5篇《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

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论语》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论语读后感2000字1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之中,任凭他在岁月的风箱里被剥落的斑驳朱漆,任凭他在时间的长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这其中的灵魂所包含的所有美丽文化都以他安详的姿态静静的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

像阳光,播撒我心中知识的种子;像雨露,滋润我向善的灵魂。

读《论语》,本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看好书,写读后感的任务,可看着看着竟在书中发现了一个个灵魂,一个个穿梭于“仁”、“学”、“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灵魂。

我还看见了一个“君子坦荡荡”的孔子,一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孔子,一个“刚、毅、木、讷”的孔子,一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子,一个“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孔子,一个……孔子是很讲究学的,在他的《论语》中就有学而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与“思”之间的相辅相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学习态度才会进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其实学习也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要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地治学:“温故而知新”告诉我们学了就要重新再复习一遍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同样的,孔子也是个孝子,大爱存在他的心中,不只是对人民的博爱,还有对长辈们的孝爱。

可是如今的人们渐渐地对孝这个字的认识越来越淡薄,原本闪光的字眼逐渐褪色逝去了原本的光彩,而人也就因此这样坠入了一个他们自认为的美丽却又失重的世界。

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句话完全颠覆了平日里人们眼中的孝子形象。

也许你以为孝就是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干活,有好吃的就给他吃,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孝,是在心理上的安慰,而不是物质上的丰富;是对得起父母的期望,而不是为了他们的期望而去做一些损害道德的事情;是爱自己,而不是不顾自己的安危让父母担心、忧虑。

读论语读后感2000字6篇

读论语读后感2000字6篇

读论语读后感2000字6篇读论语读后感2000字篇1假期时学校要求读《论语》,刚拿到这本书时,感觉古文深奥、枯燥,没有一点兴趣,后来坚持读了一个晚上,感觉不错,再后来临睡前每天都要看一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

读完后我觉得真是受益匪浅,它是一本能给你正能量,能给你智慧的书,其中几则给我印象颇深。

首先要记住孔子的这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努力吸收新知识以求融会贯通。

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以称为老师,我觉得对于刚调到小学的我来说,确实是没有做到熟读典籍,没有做到温故而知新,以至于这次业务测试中成绩不理想,“业精于勤,荒于嬉”知识只有经常复习,时常巩固,方可积淀下来,如果抛开,它就会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自己对业务知识都不精通,还怎么能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内容呢?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一定要博览群书,知识丰富。

不学习、不温习是难以胜任这项工作的,只有经常温习学过的东西,才会从中获取更多的经验,我们的老师总是抱怨没有时间,鲁迅先生曾说: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每天只要挤出那么一丁点的时间,读读书,才会让知识慢慢沉淀在你的脑海中,只有储备足够丰富的知识,才能带着你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遨游。

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温习,再聪明的人,不通过温习也不可能牢固、系统地掌握好知识,自古以来,不少名人都十分重视复习,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八十岁的时候他依然能背诵出圆周率小数点后面一百位数字,人们就问他如何记得这么清楚,他说:“很简单,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同学,学得快同时也忘的快,需要不断的复习,才能掌握,“复习是学习之母”,一个会复习的孩子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一个会复习的孩子才能获得新的知识与体验。

其次要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读《论语》有感2000字3篇

读《论语》有感2000字3篇

读《论语》有感2000字读《论语》有感2000字精选3篇(一)《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弟子及其学派的言行记录。

作为一部经典的儒家经典,它包含了孔子及其学生的思想和教导,以及他们对于人生、伦理道德和政治治理的见解。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这些智慧与道德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读《论语》之后,我深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论语》中的《学而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子在这一篇中谈到了人的修养和学习的重要性。

他强调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观点,即学习是需要不断坚持和反复实践的。

这种态度和方法不仅适用于经典的学习,也适用于其他方面的修养和技能的获得。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学习经历,我发现只有不断地重复和实践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的掌握和理解。

而且,学习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只有如此才能取得进步。

孔子的这一观点为我提供了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让我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论语》中的《为政篇》是孔子关于政治治理的言论,其中的一些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孔子提出了“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不愠不怒”的观点,强调了处事不紧张和不慌张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充分收敛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等待机会,然后才能采取适当的行动。

这种沉稳和冷静的态度对于解决问题和处理困难是非常有效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也经常感到自己因为过于急躁和着急而犯错或者不知所措。

通过读《论语》中孔子的教导,我认识到了沉稳和冷静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处理问题和做出决策非常关键。

另外,《论语》中的《八佾篇》让我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

孔子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思想,强调了学习的乐趣和兴趣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真正对于知识感兴趣并且乐在其中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收获和成就。

这种观点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当我对某一门学科或者某一项技能充满兴趣时,我会倾尽全力去学习和实践。

相反,当我对某一门学科或者技能没有兴趣时,我会感到疲惫和无动力。

《论语》读后感(通用10篇)

《论语》读后感(通用10篇)

《论语》读后感(通用10篇)《论语》读后感1五千年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而悠悠文明长河中,璀璨至今的依然是那颗“星”——儒家的《论语》。

它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永垂不朽,它就是一部经典,我的成长因它而精彩!说起《论语》,那可是家喻户晓的一部经典作品,不但在我国广为人知,更是举世闻名。

它是儒家的核心著作,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

古人曾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而且,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多也体现出了《论语》中的礼教思想。

由此可观,《论语》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

因此,这更加深了我想去阅读它的欲望。

于是,我漫步到《论语》的世界里,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熏陶自身的心灵。

读后,其中的很多句语录都深入我心,影响我至今。

小学的时候,我并不是很重视学习。

虽然我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老师的问答互动,会动脑思考,可是却很少做笔记,课本十分的崭新,里边除了印刷文字就如同豆腐一般白花花的。

结果,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也得到了我的“报应”,那就是复习时总是无法回忆起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点,于是成绩总是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仿佛一株枯苗不见长势。

到了初中后,由于学业竞争的激烈,我终于明白了成绩的重要性。

于是我上课就一直埋头做笔记,不肯放过一毫秒,就好像头顶千斤重,抬个头都不舍得。

可是成绩却还是不怎么理想,而且虽然做过笔记,但都好像是走个形式化,满足自身的视觉需求,却从未自身动过脑筋自身思考。

这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警示了我。

它告诉我只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却不学就会陷于困境中。

这清楚地反映出我当时的状况,让我明白了要把学与思结合在一起,两者缺一不可,这样的话,即使是事半也会功倍的。

对啊!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立刻调整了自身的学习方式:当老师讲解例题、重点时,我就应该放下笔抬起头仔细听讲、认真思考;当老师停下让我做笔记时,我再拿起笔书写。

果然,经过了几个月的调整,我的成绩逐渐有了起色,直到至今也受益匪浅,在年级里名列前茅!这时,虽然我的成绩有了较大的起色,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却又出现了问题。

《论语》读后感2000字

《论语》读后感2000字

《论语》读后感2000字一提到《论语》就会马上想到孔子,想到他对弟子的教诲。

《论语》这书是全世界的精华宝典,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论语》读后感2000字,欢迎阅读《论语》读后感2000字篇一一提到《论语》就会马上想到孔子,想到他对弟子的教诲。

《论语》这书是全世界的精华宝典,《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

《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

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

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

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闻斯行之。

”因为“求也退,故进之。

”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自从秦始皇的那个时候有“炆书坑儒”,打打打急了《论语》的传播,可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

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精选20篇)

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精选20篇)

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精选20篇)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篇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经典传世之作《论语》,包罗万象,令人无一不回味无穷,否则,何以留芳千古,为世人所称道呢?《论语》之所以称得上是经典,是因为它将中国的国宝级别的人物——孔丘,所言所行完完全全的记录了下来,真正的讲述了中国千年以来所传承的正统学派的真谛,而且,其中大部分还被现代华夏儿女所沿用着,不失为历经风霜而留其真谛。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

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

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

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

孔子师徒颠沛流离20xx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

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

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

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

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

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

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

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读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通用5篇

读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通用5篇

读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通用5篇读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通用5篇读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依据多年的文秘写作阅历,参考优秀的读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共享【读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通用5篇】,供你选择借鉴。

读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篇1天地人之道:就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和感悟的吧.孔夫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圣人.《论语》教给我如何在现代生活中猎取心灵欢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实的,温柔的生活的态度。

“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抱负:既有一片抱负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飞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许多的规章于障锝,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认得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善的整体,人的力气因为无比强大。

我今天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盛,事业胜利的基础,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

什么叫天人合一?我认为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人人都期望过上幸福欢乐的生活,而幸福欢乐只有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在《论语》中子贡曾经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我认为:一个人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

感悟: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

佛家有个小故事: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

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小和尚惊得膛目结舌,又不敢问。

这样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我们的一样: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论语》读后感(精选11篇)

《论语》读后感(精选11篇)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精选11篇)《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读后感(精选11篇),欢迎阅读。

《论语》读后感篇1泡一杯香茗,手捧一卷论语,轻坐于窗前。

悄然翻看,仿佛那哲理底蕴随热气在空中袅袅升腾,氤氲了空气,舒适了心灵。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意思是“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于丹也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不如意的事情很多,但为何总感觉童真和快乐离自己越来越远。

一旦想起过去的种种不愉快和遗憾悔恨便久久不能释怀,深陷在痛苦的泥沼中,总觉得内心压抑着觉得活得很累。

但孔子老先生早在几千年前便看透了人生,留给了后世一条人生的真谛,他告诉了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正确的面对过去的一切,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大意是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总是能听到有同学抱怨说“学习好苦啊”,其实这都是把学习当成别人的事,没有从心底真正热爱学习的表现。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整个生命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中度过。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丰富内涵升华灵魂。

若是把学习当成了一件苦差事,那整个过程实在是艰辛而痛苦的,但是若发现了读书学习的好处,享受这个过程,那便也是件愉悦的事情。

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27篇)

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27篇)

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27篇)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精选27篇)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篇1众所周知《论语》乃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载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言行的语录,传承了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彰显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伟大文化,主要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讲究的是一个仁字。

对于如何去做才为仁呢?孔圣的回答是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简言之就是,能够自己去主动实践礼的规范就是人生的征途,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了,天下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中,任凭历史的风吹雨打,它仍然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屹立在那像阳光播散我心中知识的种子,像雨露滋润我向善的灵魂,《论语》一部能够发人深思的经典,一部能启迪人心的绝唱,一部能荡涤灵魂的盛宴。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孔子也是讲究孝道的,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退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也,还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等,既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改,这样的人可谓尽孝了。

这里讲了孝是什么,同孝父母能竭其力。

有些不同,虽然是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只给父母提供丰富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思,教诲,行事做人,才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也是很讲究学的,在他的《论语》中就有学而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与思之间的相辅相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告诉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学习态度才会进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告诉我们其实学习也是吧一件十分快乐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

《论语》读后感2000字范文

《论语》读后感2000字范文

【导语】书是⼈类获取知识的源泉,提⾼⼈们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涵养静⽓的摇篮。

读书的妙处可谓⽆穷,书⾹更是浸⼈⼼脾,引⼈⼊境不能⾃拔。

⽆忧考为您提供!更多精彩,尽在⽆忧考,欢迎您的关注阅读! 【篇⼀】 《论语》,我在中学时候就曾通读过了,那时候受阶级⽃争为纲的影响,对孔夫⼦的世界观和理论抱着⼀种审视的态度,有些地⽅甚⾄⽤讥笑的眼光看。

如孔夫⼦的“⾃⾏束樇⽽上,吾未尝不诲焉”,觉得迂得可以。

⽤这样的⼼情读书,得到的收获可想⽽知。

今年初丁检在会上推荐读《于丹论语⼼得》,于是在上*了认真看,看了后,有了严肃的思考和⼼得。

于丹是北京⼤学的⼀位⼥教授,她以读《论语》为引领,把⾼深的道理寓于⽣动通俗的语⾔中,抓住了论语的核⼼要义,剖析并展开来,结合我们当前的社会,很有说服⼒和感染⼒。

对《论语》重新认识的体会主要有三⽅⾯。

⼀是把握⾃我,不为外界表象所迷惑。

忠孝礼仪是《论语》对“⼠⼈”的基本标准和要求。

以前的⼈⼀听到“忠孝”,⽴刻肃然起敬,乃⾄于“流涕”。

但*后我们根据学到的理论对这些看法有了变化,对“忠”,认为是愚忠,封建礼教的产物,“孝”是封建社会家长专制的⼯具,“礼”是伪善。

于是,我们没有了⽂化⾏为标准,没有判断是⾮的镜⼦,除了法律因素外,我们的⼯作关系、家庭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社会关系,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上没有,法律上除了基本准则外也没有。

于是,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出现在我们⾝边。

有些掌握了机密的国家⼯作⼈员通敌,出*家机密,背叛了党和⼈民;有的不孝敬⽗母,欺诈⽼⼈的钱财;⽣意场上,有的不讲诚信,要么货到不拿款,要么款到不发货;*上,买官买官,拉帮结派,做⼀些昧着良⼼的事情,乃⾄*受贿。

搞得来使⼈们对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都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了。

其实,《论语》早就把这问题解决了,只是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已,处理好各项关系,就是要讲求“忠孝”。

对党,对国家,对事业,对领导,要“忠”;对朋友,对⼯作,要“诚”,对⽗母,对⽼⼈要“孝”,对⼦⼥,对孩⼦要“悌”,对他⼈,乃⾄敌⼈,要有“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米文库汇编之《论语》读后感2000字范文【1】《论语》,我在中学时候就曾通读过了,那时候受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对孔夫子的世界观和理论抱着一种审视的态度,有些地方甚至用讥笑的眼光看。

如孔夫子的自行束樇而上,吾未尝不诲焉”觉得迂得可以。

用这样的心情读书,得到的收获可想而知。

今年初丁检在会上推荐读《于丹论语心得》,于是在网上* 了认真看,看了后,有了严肃的思考和心得。

于丹是北京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她以读《论语》为引领,把高深的道理寓于生动通俗的语言中,抓住了论语的核心要义,剖析并展开来,结合我们当前的社会,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论语》重新认识的体会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把握自我,不为外界表象所迷惑。

忠孝礼仪是《论语》对士人”的基本标准和要求。

以前的人一听到忠孝”立刻肃然起敬,乃至于流涕”但*后我们根据学到的理论对这些看法有了变化,对忠”认为是愚忠,封建礼教的产物,孝”是封建社会家长专制的工具,礼”是伪善。

于是,我们没有了文化行为标准,没有判断是非的镜子,除了法律因素外,我们的工作关系、家庭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社会关系,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上没有,法律上除了基本准则外也没有。

于是,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出现在我们身边。

有些掌握了机密的国家工作人员通敌,出*家机密,背叛了党和人民;有的不孝敬父母,欺诈老人的钱财;生意场上,有的不讲诚信,要么货到不拿款,要么款到不发货;*上,买官买官,拉帮结派,做一些昧着良心的事情,乃至*受贿。

搞得来使人们对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都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了。

其实,《论语》早就把这问题解决了,只是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而已,处理好各项关系,就是要讲求“忠孝”。

对党,对国家,对事业,对领导,要“忠”;对朋友,对工作,要“诚”,对父母,对老人要“孝”,对子女,对孩子要“悌”,对他人,乃至敌人,要有“礼” 把忠深深植入到心中,不是说说了事,有时候要用生命来解读,有时候要用几十年的苦难解读。

西汉时苏武出使匈奴,单于爱其才,要其归顺,苏武拒绝。

单于为了瓦解苏武意志,将苏武发到北海牧羊,一去就是十九年。

苏武“渴饮雪,饥吞毡”,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始终将汉武帝赐的使节拿在手上。

十九年后,单于儿子即位,突发善心将苏武放归汉朝。

汉武帝开始听说的是苏武已经投降匈奴,大为震怒。

后来得知*后,非常感动,动员了全京城军民出城迎接苏武。

苏武仍拿着当年汉武帝赐的使节,衣着褴褛,仪态从容,他的赤胆忠心感动了所有的人。

二是安贫乐道,淡薄名利思想。

我们工资收入不高是多年的事实,我们都已经“习惯了”。

但有的人却很不适应,有的甚至口出狂言。

所谓“靠山吃山,靠树吃树”,“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等等,言论既已如此,行为上必然出现偏差。

所以看见一些“勾兑”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超越了度,事物本质就发生了变化。

“法律允许范围内”、“违纪”、“违法”悬殊往往在一线间,有的人偏就喜欢在这钢丝上走,思想根源上还是不能正确看待“安贫乐道”思想。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我认为人要真正获得自在、宁静、最要紧的就是安贫乐道。

孔子的学生颜回家境贫寒,住漏雨破屋,三天两头缺粮,“瓦灶绳床”,都还朝不保夕,还得经常依靠子贡的周济。

孔子称赞颜回能在贫困中“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清朝有个清官任满回家时候,因为没有收受*,觉得不好意思,在行李里装了很多石头,以示“宦囊丰富”,居然还被人举报,上面居然还派员“调查”,结果查出了一个清官。

笑话之余,这个清官清政不留名,体现了安贫乐道思想。

我们不排斥富裕,我们不崇尚贫穷,但如果在富贵中,要学子贡一样,要同情、周济贫困的人,并且不要名利。

如果在贫困中,不能怨天尤人,要有安贫乐道精神。

三是爱人犹如爱己,敬人犹如敬己。

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

当做官的人,穿丧服的人,还有盲人路过他面前,他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要从这些人面前经过,他就小步快走,这表示对这些人的一种尊敬。

现代人一般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尊敬。

但自己付出了什么呢?却很少去思考。

有的人挺起个冬瓜一样的大肚,唯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在眼里;有的人“出口成脏”,开口就是粗话脏话,不管他人接受不接受;有的人不讲社会公德,随地乱丢脏物,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喧哗、吸烟、吐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自己心中没有别人,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特别是生活中本来有诸多不如意的人,忧患多于欢乐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爱,并对他人的付出。

美国原总统里根说他在中国的一次经历是他一生中教育的事。

里根访华到西安,当然是微服私访式。

看见街边有个小女孩卖甘蔗,里根突然想买根甘蔗来吃,一根甘蔗一毛钱,里根没零钱,拿出一张10 元“大团结”付钱,小姑娘找不起,涨红了脸。

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开始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对卖甘蔗的来说,10 元相当于巨款了。

里根也知道这个事实,于是以一种“周济”的心情,“美国式的宽容”,摇手说不要了,然后怀着一种对第三世界国家作了贡献的满足离开。

没料到一会儿小姑娘叫喊着,迅速追上来,把该补给的钱补给里根。

里根后来说,他感到了自己的感情贫乏和空虚,他以一种施舍的心去施舍,反而到是自尊自强的中国小女孩对他进行了施舍。

使他先前的施舍成了一种不尊重他人,不礼貌的行为。

里根之所以受人尊敬,除了总统因素外,他以尊重他人心做事,尊重的对象不光是经济巨头、国家首脑,对一个普通老百姓也注意到细节,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诚敬的心,真心赞扬他人,真诚对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

对待不友好的人,要“以德报恩,以直抱怨”。

用《论语》精神指导我们的行为。

看于丹论语心得,重新认真领悟古老理论精华,心里产生许多共鸣。

在多年忽视文化、漠视文化之后,终于发现文化的重要性;在感受了人生百态、生活艰辛之后,更深刻感受到文化的精神,文化的魅力,文化调节社会行为的作用。

但要真正达到论语的境界并不容易,还要靠自己继续深入学习,勇敢实践。

以前只要一谈论语,或者引用一句古话,马上有人说“宝气”,更不用说身体力行了。

“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我们应该重新解读论语,重新认识论语,让论语成为一面镜子,时时对照自己的行为。

【2】印象中,自己以前从没有完整地读过《论语》,所幸多少知道里面的一些*名句。

这次寒假,利用学校开展“同读一本书”的活动机会,我才能静下心来系统地读了一遍《论语》。

语录体的《论语》文字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内容包罗万象。

除了记载*、教育、政治、文学、哲学、艺术这些大的方面之外,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不乏闪烁智慧、蕴含精深思想的语句。

所以,它不愧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至于“《论语》之在中国,犹如《圣经》之在西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相关赞誉,并非没有根据。

读《论语》,各方面的收获太多了,三言两语是讲不清的。

这倒颇像该书语言简练而精髓不断的特点。

俗话说,文能会人,读着《论语》,孔子的伟大形象就像是穿越了两千年的时光隧道,栩栩如生地立在你的眼前:一位身怀各种谋生技能、又对生命、政治、教育有深隧洞见的能人;一个不因自己地位的卑微而随波逐流,不停反省自己去伪存真,终生提醒自己除恶向善的高尚贤人(我觉得称为“圣人”还是夸大了点);一个平生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论语》就让后人受用终生,并因之敬仰和传诵的奇人;一个自强不息,处于乱世而不放弃追求,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来殉人生的理想的教育家、思想家。

他的言行广阔地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因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得以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与人类文化长河中的其他现象一样,虽历经沧桑,却总是生命之树常青,不断创造着人类文化的奇迹。

所有的一切,皆得益于多才多艺的孔子扎根于民族文化又立足于个人所创造出来的大智慧。

读《论语》,不外乎在读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

当然,这期间要辩证地看待这些学说,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要独立思考一些自古以来有争议的处世交友论调,比如“中庸之道”,比如“无友不如己者”。

而且,我们还会发现,当今许多为人、治学、从政的原则都出自古老的《论语》。

譬如:父母在,不远游。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道不同,不相为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政者,正也……啊,太多了,不胜枚举。

于是乎,对孔子及其弟子又多了几份敬仰之情。

在其位,谋其政”。

身为教师,读《论语》过程中我最感兴趣、最为关注的,自然是孔子在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事实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也最为辉煌。

从教育的视角来理解《论语》,我们就会领悟到孔子智慧中的个体价值,以及孔子尊重个体、弘扬主体,限度实现个体社会价值的良好愿望。

首先,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

他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君子儒”,为此孔子将教育内容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而置德行于诸科之上。

孔子认为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就需要提高个体的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以达仁”的境界。

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

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他的这种教育理念,和孔子提出的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

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前后相隔两千多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修养与品德。

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所以,我们也要牢记教育的使命,努力培养当今社会主义需要的人才,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

毕竟,智育不好出的是次品,而德育不好出的则是危险品。

孔子主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

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无疑需要极大的革命勇气与魄力,值得后人钦佩。

由于孔子教学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故此,相传他门下的学生竟达三千人之多。

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循循善诱、循序渐进,教学相长……凡此种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无不给我们带来启迪和思考,它们至今仍在我国甚至世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