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的康复评定(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康复评定——偏瘫

康复评定——偏瘫

病因
• 偏瘫病因多样复杂,总的来说都与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等疾病有不可 分割的关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 1.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高脂血 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 2.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 • 3.脑血管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 • 4.心脏病,如:心内膜炎,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心动过缓则可能引起脑供
因。颅脑外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肿瘤、脑内感染、脑变性病及脱 髓鞘病均可出现偏瘫。
流行性病学调查
• 据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 • 年发病率:200/100万 • 新发病例150万 • 每年死于脑卒中者80~100万 • 存活者中约75%致残 • 5年内复发率高达41%。
治疗
• 1.物理治疗 • 包括功能性点刺激、电子生物反馈、关节活动度训
• 2.感觉功能评定 • (1)浅感觉 • ①轻触觉②痛觉③温度觉 • (2)深感觉 • ①位置觉②运动觉③震动觉 • (3)复合感觉 • ①两点辨别觉②图形觉③实体觉④定位觉
⑤重量识别觉⑥质地识别觉
3.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
• Brunnstrom认为中枢性损伤引起的瘫痪是一 种失去了运动控制的质变过程,常将此过 程分为驰缓、痉挛、共同运动、部分分离 运动、分离运动和正常六个阶段。
1. 选中模版中的图片(有些图片与其他 本身,而不是组合)。
2. 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改图片”,选
3. 在“替换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字体。 4. 点击“替换”按钮,完成。
PPT放映 设置 PPT放映场合不同,放映的要求也不同,下面将例举几种常用的放映设置方式。

偏瘫患者常用康复评定【范本模板】

偏瘫患者常用康复评定【范本模板】

偏瘫患者常用康复评定1.肌张力1)定义: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

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

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

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

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称为运动性肌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2)评定:改良Ashworth分级法0级正常肌张力。

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

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

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

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2.Brunnstrom技术1)是由70年代的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 创立的一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针对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

主要依据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各个不同阶段,提出了“恢复六阶段"理论:即肌张力由低逐渐增高,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状态逐渐显著,随着共同运动的完成,出现分离运动、精细运动等,直至完全恢复正常.此疗法利用各种运动模式诱发运动反应,再从异常运动模式中引导、分离出正常运动的成分,达到恢复患者运动功能的目的。

2) 技术包括:Brunnstrom技术主要包括:体位摆放及床上训练,坐位训练,引导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引导分离运动,行走训练,日常生活练习。

3)对它的理解:评定作用比它的技术更常用;既可以做评定标准,也可以是治疗方法.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六级分期评定表3.脊髓损伤的评定1)损伤类型:①脊髓震荡:脊髓损伤后出现短暂性功能抑制状态。

偏瘫的康复PPTppt

偏瘫的康复PPTppt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62岁,因脑梗死 导致右侧偏瘫
治疗过程
发病后1个月开始接受康复治疗, 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针灸 等
结果
经过4个月的康复治疗,患者右侧 肢体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质量明显提高
案例三:一位儿童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
患者基本信息
患儿男性,9岁,因外伤导致右 侧偏瘫
治疗过程
康复治疗在偏瘫患者中应用广泛,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水平。
康复治疗包括多种手段,如运动疗法、物理疗法、职业疗法等,应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进行选择。
康复治疗师应与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确保患者 得到全面的康复。
偏瘫康复治疗的不足与挑战
康复治疗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这使得治疗效果存在一 定的差异。
案例五:一位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性,31岁,因车祸 导致脊髓损伤
治疗过程
发病后3个月开始接受康 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矫形器适配等
结果
经过1年的康复治疗,患 者站立、行走功能基本恢 复正常,生活质量明显提 高
05
偏瘫康复治疗的结论与展望
偏瘫康复治疗的现状与成效
未来将有更多的研究关注康复治疗技 术在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以发现更有 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03
康复治疗师的职业发展和培训将得到 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治 疗水平。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 会的发展,康复机器人、虚拟现实等 技术将在康复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为偏瘫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 效果。
偏瘫的康复治疗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偏瘫康复治疗概述 • 偏瘫康复治疗的评估 • 偏瘫康复治疗的方法 • 偏瘫康复治疗的案例分析 • 偏瘫康复治疗的结论与展望

偏瘫康复病例范例

偏瘫康复病例范例

XXXX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病历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46岁诊断:脑出血;左侧偏瘫发病时间:2017-04-28 ;检查时间:2018-9-17 (病后:约17个月)家庭住址:X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一般情况:患者神智清楚,言语流利,左侧偏瘫,可独立翻身、转移、步行,生活完全自理。

现病史:患者于2017年4月28号突发头痛后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后急送XXXX医院就诊,诊断为“脑出血”,对症保守治疗后转至XX二院行6 个月康复治疗。

于2018年8月28日在XXX医院行左侧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踇长屈肌、趾短屈肌肉毒素注射治疗,治疗后左侧肌张力由2级将至1+级,部分肌张力降至正常,为求进一步康复治疗转入我院,门诊拟“脑出血后遗症”收治入院。

现患者可独立步行,生活完全自理。

既往史:患者既往应酬较多,每天饮酒约4两,烟一包,身高170cm体重83千克,余无。

一般临床资料:生命体征稳定。

康复功能评定:1)综合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右侧正常,左侧上肢-手-下肢:2)肌张力(Ashworth ):右侧:正常左侧:肱二头肌1+级,肱三肌1+级,旋前肌1级,掌屈肌1 级股四头肌1 级、小腿三头肌1+、胫骨后肌1级、趾长屈肌0 级、趾短屈肌0 级、踇长屈肌0 级3)Lovvett :肌力评定右侧: 正常左侧:前屈肌群3+、外展肌群3+,腕背伸肌3 级、指伸肌3 级、指屈肌3级髂腰肌2级、臀中肌2级,臀大肌4级、腘绳肌3-级,胫前肌3-级,腓骨长短肌1 级4)PROM右侧正常左侧踝关节背伸0°5)反射:左侧腱反射:肱二头肌腱反射、肱三头肌腱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均(+++);原始反射:阳性支撑反射(+)病理反射:Babinskin (+)霍夫曼征(+)6)平衡评估:坐位/站位:皿/ II Berg 评分:45分7)感觉评估:右侧正常左侧:轻触觉减退(左足底轻触觉基本正常),下肢重于上肢;手指位置觉、足趾位置觉均减退。

偏瘫病人的评定

偏瘫病人的评定

步态分析
基本概念 步行周期(gait cycle):正常行走时,从一腿迈向 前以足跟着地时起,至该腿足跟重新着地,为一个 步行周期。 站立相(stance phase):步行时,一腿的足跟着 地到该腿的脚尖离地的时期,为站立相,又称支撑 相。 摆动相(swing phase):步行时,一腿的脚尖离地 到该腿的足跟着地的时期,为摆动相。
分级 I级(静态平衡)
在没有外界的干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 自己的能力维持平衡,但此时的自己的躯体 活动将破坏平衡。
平衡评定4
II级(自动动态平衡) 在没有外界的干扰的情况下,可以完成相当 的躯体活动,并维持平衡。
III级 (他动动态平衡) 在外界一定的干扰(不一定与正常人一样) 下可以维持躯体平衡。
手 I级 弛缓,无随意运动 II级 稍出现手指屈曲 III级 能全指屈曲,但不能伸展 IV级 能侧捏,拇指带动松开,手指能小范围伸展 V级 能杯状抓握,但不熟练,手指能大范围伸展 VI级 能进行各种抓握,手指能全范围伸展,
可进行单个手指活动,但比健侧稍差。
耐力 肌耐力 体耐力 失语评定 心理评定
偏瘫病人的评定
林海丹
康复评定1
定义:应用康复医学方法对残疾者或功能障 碍者的残存功能或恢复潜力进行评定,作出 康复诊断,制定康复计划,对治疗结果及随 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
康复评定2
Assessment Evaluation Assessment vs Evaluation
康复评定3-作用
检查主要内容:浅感觉和深感觉 原则:左右对比;上下对比;内外对比;先
感觉正常区域,后感觉障碍区域;少重复
感觉3
28皮节浅感觉关键点

(完整版)偏瘫康复病例范例1

(完整版)偏瘫康复病例范例1

XXXX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病历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46 岁诊断:脑出血;左侧偏瘫发病时间:2017-04-28 ;检查时间:2018-9-17(病后:约17个月)家庭住址:X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一般情况:患者神智清楚,言语流利,左侧偏瘫,可独立翻身、转移、步行,生活完全自理。

现病史:患者于2017年4月28号突发头痛后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后急送XXXX 医院就诊,诊断为“脑出血”,对症保守治疗后转至XX二院行6个月康复治疗。

于2018年8月28日在XXX医院行左侧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踇长屈肌、趾短屈肌肉毒素注射治疗,治疗后左侧肌张力由2级将至1+级,部分肌张力降至正常,为求进一步康复治疗转入我院,门诊拟“脑出血后遗症”收治入院。

现患者可独立步行,生活完全自理。

既往史:患者既往应酬较多,每天饮酒约4两,烟一包,身高170cm,体重83千克,余无。

一般临床资料:生命体征稳定。

康复功能评定:1)综合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右侧正常,左侧上肢-手-下肢:Ⅴ–Ⅴ–Ⅴ2)肌张力(Ashworth):右侧:正常左侧:肱二头肌1+级,肱三肌1+级,旋前肌1级,掌屈肌1级股四头肌1级、小腿三头肌1+、胫骨后肌1级、趾长屈肌0级、趾短屈肌0级、踇长屈肌0级3)Lovvett:肌力评定右侧:正常左侧:前屈肌群3+、外展肌群3+,腕背伸肌3级、指伸肌3级、指屈肌3级髂腰肌2级、臀中肌2级,臀大肌4级、腘绳肌3-级,胫前肌3-级,腓骨长短肌1级4)PROM:右侧正常左侧踝关节背伸0°5)反射:左侧腱反射:肱二头肌腱反射、肱三头肌腱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均(+++);原始反射:阳性支撑反射(+)病理反射:Babinskin(+)霍夫曼征(+)6)平衡评估:坐位/站位:Ⅲ/Ⅱ Berg评分:45分7)感觉评估:右侧正常左侧:轻触觉减退(左足底轻触觉基本正常),下肢重于上肢;手指位置觉、足趾位置觉均减退。

偏瘫评定量表治疗前后评估

偏瘫评定量表治疗前后评估

偏瘫评定量表治疗前后评估篇一:偏瘫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 for Upper Extremity)是一种常用于评估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程度的工具。

该评定量表包含了一系列任务,涵盖了上肢的运动、协调、感觉和力量等方面。

治疗前后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和治疗师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在偏瘫治疗前的评估中,医生和治疗师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包括肌力测试、关节活动度测试和神经系统评估等,以确定患者的上肢功能受损程度。

然后,根据Fugl-Meyer量表的要求,患者会被要求进行一系列的上肢任务,如握拳、抓取物体、上举等。

根据患者的表现,医生和治疗师会给出相应的评分,从而评估患者的上肢功能状态。

治疗期间,患者通常会接受多种康复治疗手段,如物理治疗、运动训练和康复器械的使用等。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和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以促进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

治疗后的评估是在一定的治疗周期后进行的。

通过与治疗前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客观地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

治疗后的评估可能包括重复一系列的上肢任务,以及重新检查肌力、关节活动度和神经系统功能等。

根据治疗后的评估结果,医生和治疗师可以了解治疗效果,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延长治疗周期。

偏瘫评定量表治疗前后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展,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程度。

通过定期的评估,医生和治疗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提供精准的康复治疗,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篇二:偏瘫评定量表是一种用于评估偏瘫患者康复进展的工具。

偏瘫是一种常见的中风后遗症,它导致身体的一侧肢体失去力量和运动功能。

使用偏瘫评定量表可以帮助医生和康复师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并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提供指导。

治疗前的评估是为了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康复的潜力。

偏瘫评定量表通常包括多个项目,如肌力、协调性、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

《一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康复治疗个案报告2300字》

《一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康复治疗个案报告2300字》

一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康复治疗个案报告目录一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康复治疗个案报告 (1)一、病例资料 (1)二、康复评定 (1)三、康复计划 (2)(一)床上体位管理 (2)(二)肩关节活动 (2)(三)平衡功能训练 (3)(四)物理治疗 (3)一、病例资料张某,男性62岁,于2021年9月因突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受入院治疗,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不能持物,且难以自行行走,存在明显头晕、头痛,且意识障碍明显,为进一步诊治将其收入神经内科接受检查,入院体格检查显示体温为36.5℃,脉搏为76次/min,呼吸为20次/min,血压为123/71mmHg;常规检查显示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有一定的光敏感反射度无眼震,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歪斜,伸舌偏右,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右侧肢体偏瘫,Brunnstrom分期显示上肢Ⅳ期,手Ⅲ期,下肢Ⅴ期,右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五级,左侧肢体肌力正常,头颅磁共振呈现显示:(1)右侧放射冠及右侧额颞顶叶多发较为新鲜脑卒中,双侧基底节区、丘脑、放射冠等部分显示陈旧性梗死,(2)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软化灶形成。

送入医院后对患者采取溶栓治疗,将溶栓药物阿替普酶在50ml无菌水内溶解,先将10%的量采用肌肉注射,并将剩余90%液体稀释持续静脉滴注;完成溶栓后可在之后的两周内口服100mg阿司匹林和75mg氯吡格雷,此外,给予甘露醇、自由基清除剂、改善循环类药物等进行对症干预治疗。

二、康复评定发作时间为2021年9月3日,并于当天入院接受治疗,均为首次脑卒中发作,影像学资料显示右侧放射冠及额颞顶叶多发新鲜脑卒中,而双侧基底节、丘脑、放射脑等部位陈旧性梗死,存在多发腔隙性梗死。

对其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显示,上肢运动量表(FMA)入院时为29分,康复第一周显示为33分,康复第二周显示为35分,康复第三周显示为39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显示为入院时31分,康复第一周显示为36分,康复第二周显示为39分,康复第三周显示为42分;Brrthel指数计分法显示患者日常活动功能入院时为44分,康复第一周显示为47分,康复第二周显示为50分,康复第三周显示为53分;动作活动记录量表(MAL)包括动作使用频率和动作质量两个分量表,其中动作使用频率入院时显示0分,康复第一周显示为2分,康复第二周显示为4分,康复第三周显示为6分;动作质量量表在入院时显示为0分,康复第一周显示为2分,康复第二周显示为3分,康复第四周显示为4分。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及标准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及标准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表一、身体结构与功能(一)填写部分视觉:正常有视野缺损偏盲全盲语言:正常 Broca失语 Wernick失语混合性失语构音障碍全哑听觉:正常减退耳聋患侧忽略:有无病前的自理能力:完全自理大部分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病前的移动能力:可走动:无辅助使用拐杖、助行器等不可走动:坐轮椅卧床(二)表格部分1.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级别痉挛程度0 无肌张力的增加I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I+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或呈现最小的阻力II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在>50%ROM范围,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III 肌张力严重增高:全ROM被动运动困难IV 僵硬;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硬状态而不能动2.感觉功能评定(1)浅感觉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

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

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

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

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③温度觉:包括冷觉与温觉。

冷觉用装有5—10 c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一45C的温水试管。

偏瘫患者的康复评定

偏瘫患者的康复评定

偏瘫患者的康复评定?
答:偏瘫患者的康复评定包含以下方面:
1. 运动功能评定: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等。

2. 感觉功能评定:检查患者是否有感觉障碍,如触觉、痛觉、温度觉等。

3. 认知功能评定:评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判断力等。

4. 言语功能评定:检查患者的言语表达和理解能力,是否存在失语症或构音障碍等。

5. 吞咽功能评定:评估患者的吞咽能力和是否存在吞咽障碍,以避免误吸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6. 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心理需求和社交能力等,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7.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评估患者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时的自理能力,如穿衣、进食、洗澡等。

8. 并发症评估: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肩关节半脱位、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偏瘫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后患者康复评定分析

偏瘫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后患者康复评定分析
srk .M eh d:8 e p ei ainswi t k n o r o ptl rm a u r n2 0 OJ n a n2 0 t e o to 4 h milgap t t t s o e i u s i o J n ay i 0 6 t a u r i 0 8 e h r h af y
唐 国 文 , 李 丹 , 张 国锋
( 东 省 徐 闻 县 人 民 医 院 , 广 东 徐 闻 广 541 0) 2 0
摘 要 : 目的: 探讨早期功能锻练对脑卒 中后偏 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 选取 20 06
年 1月 至 2 0 0 8年 1月 间在 我 院住 院 的脑 卒 中偏 瘫 患 者 8 4例 , 机 分 为 康 复 组 和 对 照 组 , 复 组 给 予 随 康 早 期 肢 体 功 能 锻 炼 , 照 组 给 予 常 规 的 医护 措 施 。 结 果 : 组 治 疗 后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程 度 评 分 均 优 于 入 对 两 院 时, 两者 比较 差 异 均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复 组 入 院 2周 、 P< . 5) 康 4周 及 出 院 时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程 度 评 分 均 优 于 对 照 组 , 者 比较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疗 后 康 复 组 患 者 B u n t m 分 级 上 两 P . 5) 治 rn s o r
i mp i n ft e r h b l ain go p we e s p r rt a f h o t lg o p a tr2 we k - e k n c i ar me to e a i tt r u r u e i t t e c n o r u e e s 4 w e s i h i o o oh o t r f

偏瘫患者的康复评定(案例分析)

偏瘫患者的康复评定(案例分析)
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3年,血压最高160/90mmHg, 现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否认结核肝 炎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2016-12-24曙光医院)头颅MRI示右侧额 叶、颞叶、顶叶、基底节区大面积急性脑梗塞,提示右 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塞。
19
三、评定
偏瘫患者康复评定 (案例分析)
概念
评定是把握患者所持症状和障碍,对情报进行 分析,设定治疗方针,对治疗结果进行确认, 对患者的将来进行预测的过程。
目的
把握患者的整体性 治疗计划的参考 帮助设定目标
3
评定过程
收集情报(搜集) 分析和整理 设定目标和制定计划
4
有关评定的要点
38
五、治疗目标
近期目标:
1.维持扩大ROM。 2.提高上肢肌肉力量,促进上肢分离运动。 3.提高患侧下肢负重及步行控制能力。
远期目标:
ü 1.提高步行效率,室内外稳定、协调行走 。 ü 2.回归家庭、社会 。
39
六、治疗计划
近期计划:
1.主被动ROM,关节松动术。 2.上肢诱发肌力训练,抗重力训练,肩肘控制能力训练。 3.下肢负重训练,重心转移训练,步态训练。 远期计划: 1.下肢控制力训练,步态训练,步行速度训练,平衡协
动态步态内容观察要点步行周期时相是否合理左右是否对称行进是否稳定和流畅步行节律节奏是否匀称速率是否合理疼痛是否干扰步行部位性质与程度与步行障碍的关系发作时间与步行障碍的关系肩臂塌陷或抬高前后退缩肩活动度降低躯干前屈或侧屈扭转摆动过度或不足骨盆前后倾斜左右抬高旋转或扭转膝关节摆动相是否可屈曲支撑相是否可伸直关节是否稳定踝关节是否可背屈和蹠屈是否下垂内翻外翻关节是否稳定足是否为足着地跟是否为足趾离地是否稳定足接触面足是否全部着地两足间距是否合理是否稳定35?视频?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坐站?正面步行?侧面步行?背面步行36正面及后面观

康复评定:偏瘫评定

康复评定:偏瘫评定

90°前臂旋前和旋后;肘伸直前臂取中间位,上肢上举过头;

痉挛基本消失,运动协调近于正常,动作的运动速度达健侧2/3;
Brunnstrom运动分期
分期 Ⅰ Ⅱ Ⅲ Ⅳ Ⅴ

手 无任何运动; 仅出现极细微屈伸; 能全指屈曲,可作勾状抓握,但不能伸指,有时由反射引起伸展; 能侧捏及松开拇指,手指有半随意的小范围伸展活动; 可作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但不能单独伸展;能随意全指伸开,但范围大小 不等。 能进行各种抓握,全范围伸直,但速度和准确性比健侧差;
踝(背屈、柘屈)
指(屈、伸)
趾(内、外翻)
前臂(旋前、后)
偏瘫手功能评定
实用手(functional hand):指虽然上肢和手有功能障碍,但患手单独或与另一只手配 合,保持着实用的功能。 辅助手(assistive hand):指因存在上肢和手的功能障碍,患手的功能不充分,但保持 着辅助另一只手的能力。 废用手(nonfunctional hand):指因存在上肢和手的功能障碍,使患手丧失了单独或 辅助另一只手的功能。
0分表示完全不能执行
50~80 明显运动残损
1分表示部分不能执行
85~95 中度运动残损
2分完全执行
96~99 轻度运动残损
Fugl-Meyer 评定法
感觉:总分24;
平衡:总分14;
关节活动度/疼痛:总分88(运动44/疼痛44);
肩(屈、外展、外旋、内旋) 髋(同左)
肘(屈、伸)
膝(屈、伸)
腕(屈、伸)
偏瘫手功能评定
2.偏瘫患者实用手、辅助手和废用手的评定方法之二
患者按规定逐项完成以下5个动作: ①健手在患手的帮助下剪开信封; ②用患手在空中拿住钱包,健手从钱包中取出硬币,包括拉开、合上拉链; ③用患手把伞在空中垂直支撑10秒钟以上; ④患手用未经改造的大剪指甲刀(长约10厘米)剪健手指甲; ⑤用患手系健侧衬衫袖口的钮扣。

偏瘫运动功能的评定

偏瘫运动功能的评定

偏瘫运动功能的评定偏瘫是指中枢神经系病变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通常表现为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或完全丧失,伴有对侧一侧神经反射亢进、病理反射与舞蹈样动作等。

运动功能评定是评估偏瘫患者运动康复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和评价康复效果。

以下是关于偏瘫运动功能评定的详细介绍。

一、常用的偏瘫运动功能评定量表1. Fugl-Meyer评定(FMA):是一种较为广泛应用的评定量表,包括肌力、运动协调、肌张力和功能活动等评估项目,通过观察患者在各个项目上的表现,综合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状况。

2. Brunnstrom运动阶段评定:根据肢体动作的协调性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共分为6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评估项目,如手指灵活性、手臂过程性动作、肩部前部上升动作等。

3.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肌力评级量表(MRC):该量表用于评估患者的肢体肌力,根据肌肉收缩的能力和活动范围,将肌力分为6个等级,从0级表示无运动功能到5级表示正常肌力。

4. Ashworth肌张力量表:用于评估患者的肌张力,通过手动检查患者肌肉的抵抗程度,将肌张力分为0级表示无肌张力到4级表示非常明显的抵抗。

上述评定量表可以结合使用,互相补充,以获取更全面的运动功能评估结果。

二、偏瘫运动功能评定的方法与步骤1.视觉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姿势、对称性、动作协调性、肢体活动范围等来评估运动功能的损伤程度。

2.肌力评定:使用MRC量表评估患者的肌力,根据手动检查患者受损肢体的主要肌肉群的收缩能力和活动范围,将其分级。

3. 肌张力评定:使用Ashworth肌张力量表评估患者的肌张力,手动检查患者萎缩肢体的主要肌肉群,评估其肌张力的程度。

4. 动作评定:使用FMA和Brunnstrom量表评估患者的动作协调性和功能活动。

观察患者的手指活动、手臂、肩膀和腿部的动作,评估其运动协调程度和能力。

5.功能评定:根据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如握笔、握取物品、抓取食物等,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程度。

偏瘫手功能康复吕成龙8.22

偏瘫手功能康复吕成龙8.22
⑤手臂上举,肘关节伸直,前臂分别做旋前、旋后动作带动拇指与食指、无名指与小指, 3组,15-20次/组 ⑥利用吊环器械,健手助力,患手主运运动, 5组,20次/组
2.加强右手深、复合感觉的输入训练: ① pnf:上肢屈伸模式 ②站立位手部支撑墙面。 ③右上肢负重训练时,采用不同材质的支撑面
①单桥运动:患健侧交替支撑,3组/侧,2-5min/组 ②下肢分开站立,将身体的重心向患侧和健侧交替倾斜,使患健侧下肢单腿负重, 3组/侧, 3min/组 ③上下台阶训练,重心移到患侧,健侧抬起放到前面的台阶上,然后放下(患健侧交替进行) ,3组/侧,20次/组

• • • •
1、手腕部给予助力让其做屈伸运动;,
2、固定上臂,腕部做主动运动 3、前臂旋前旋后主动训练 4、手摸鼻子训练(先肩部轻度外展,肘部屈曲,肩部屈曲,手腕屈曲) ③等长收缩练习:让其手腕部伸出床沿,手上分别放不同重量的沙袋,3组,2-3min/组

• •
④联合反应:健手手指弯曲(抑制动作),诱发患手手指弯曲;伸展同上, 3组,10-15次/组
康复宣教
1、运动时动作轻柔避免疼痛,运动量以第二天不感觉到疲劳为准,训练顺序由易到难。 2、注意饮食,防止暴饮暴食,控制血糖,血压,定期监测。 3、预防跌床,预防跌倒。
康复疗效
入院 手功能Ⅱ期 深感觉障碍 旋前2+级旋后3-级 腕部屈伸尺偏桡偏2级 出院 手功能Ⅴ 深感觉正常 旋前旋后5级 各4级
谢谢
6、右手深、复合感觉障碍 7、支撑相长,走路拖沓
康复目标
1、增强右侧手腕部屈伸及肘部旋前旋后肌力。 2、加强右手深、复合感觉的输入训练 3、增强平衡功能
康复治疗措施
• • • • • • • • 2、增强右侧肢体肌力 ①Brunnstrom技术: 1、利用伸展协同模式和紧张性迷路反射、不对称紧张性颈反射等进行伸肘的训练;屈肌训练反之。 2、将前臂摆在旋后的位置,抓住患手拇指鱼际,将大拇指从掌心拉出。活动大拇指的掌指关节。 ②ROOD技术:1、反复拍打右手屈伸肌群,持续挤压腕关节。 2、轻触摸 用手触摸手部背侧皮肤,可引起回缩反应。 3、冰刺激 在患肢弛缓的肌肉表面,利用冰块进行快速地冰刺激,科促进肌肉收缩。 ②肌力训练:3组,15-20次/组 3组,15-20次/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患者情报
16
临床案例分析
17
一、患者基本情况:
姓名: 徐某
性别: 男
年龄: 50 民族: 汉
职业:个体,厨师
文化:中学
利手: 右
发病时间: 2016-12-24
入院时间: 2017-05-02
临床诊断:脑梗塞 左侧肢体功能障碍
18
二、病史:
现病史:患者于2016年12月24日晨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 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不能站立,开步困难,并口角歪斜 口齿不清,神志清醒,认知功能良好,查体配合,入曙 光神经内科对症支持治疗。
31
32
立位前面观: 头颈中立,左肩略下沉,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手
指屈曲,躯干向患侧倾斜,左侧骨盆向后旋转,左髋关节 略外旋,左膝关节伸直,重心倾向健侧腿支撑。 立位侧面观:
头部前屈,左肩后撤,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手指 屈曲,髋伸展,骨盆前倾,膝过伸。 立位后面观:
头前倾略右偏,颈部左突,左肩略下沉后撤,脊柱稍 向患侧弯曲,左侧骨盆向前旋转,左膝关节伸直。
“活动限制”(Activity limitations):个体整体水平 的功能障碍(如完成一般任务个体的活动能力、生活自 理能力等);
“参与局限性”(Participation restrictions):患 者的社会功能障碍(如家族生活人际交往和联系、接受 教育和工作就业等主要生活领域、参与社会、社区和公 民生活的能力等)
5
物理疗法评定
感觉方面检查 反射检查 协调性检查 关节活动度检查 MMT测试 形态学检查
对患者第一印象
运动功能分级 肌张力检查 平衡功能 ADL功能 功能动作分析
步行能力 步态分析
6
评价内容(1)
对患者第一印象
患者用何种方式来训练室 情绪如何 是否意识清醒 是否合作 语言表达是否清楚
从前、后、侧方观察
平衡能力
坐位平衡维持、立位 平衡维持:重心转移
平衡功能Fugl-Meyer 评价法评分
Berg量表 标出扣分项目及得分
11
评价内容(6)
运动功能分级
功能动作分析
布氏分级(Brunnstrom) 翻身、起坐、轮椅《=》 床转移、步行
上、下肢功能级别
ADL评定
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3年,血压最高160/90mmHg, 现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否认结核肝 炎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2016-12-24曙光医院)头颅MRI示右侧额 叶、颞叶、顶叶、基底节区大面积急性脑梗塞,提示右 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塞。
19
三、评定
1.整体印象:
患者由家属搀扶来治疗室,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语 言表达清晰,语速慢,配合评价,可以独立完成移乘。
20
21
3.反射检查:
22
23
5.关节活动度检查:
24
6.肌张力评定(改良Ashworth):
上肢肌张力
下肢肌张力
肩胛带内收肌群:Ⅰ
腰方肌: Ⅰ
胸大肌: Ⅰ
髋屈肌: Ⅰ
站起等时有无张力升 高现象
9
评价内容(4)
关节活动度、肌力检查
列表:主动、被动 用“符号”标出受限
关节及度数、具体原 因
有无伴疼痛 残存肌力级别
协调能力检查
指鼻、指指实验、跟 膝胫实验
与健侧相比较
10
评价内容(5)
姿势观察
仰卧位、坐位(长坐 位、端坐位)、立位: 头部、双肩、髋水平
偏瘫患者康复评定 (案例分析)
概念
评定是把握患者所持症状和障碍,对情报进行 分析,设定治疗方针,对治疗结果进行确认, 对患者的将来进行预测的过程。
目的
把握患者的整体性 治疗计划的参考 帮助设定目标
3
评定过程
收集情报(搜集) 分析和整理 设定目标和制定计划
4
有关评定的要点
14
治疗目标、训练计划及方法的制定
治疗目标的制定 短期目标:近期一个月内治疗目标 长期目标:预期达到的所能恢复的最大功能水平
治疗计划及训练方法 讨论:针对你对患者的评定,分析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
点,何因素导致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低下;针对患者存 在的主要问题,你所选择的训练方法其作用、理由等;
FMA(Fugl-Meyer)
Barthel指数评分
上田敏
标出:分数;不能完成 的项目;残疾程度等
12
评价内容(7)
步行能力和步态分析
能否步行 稳定性如何?需任何介助?独立? 步行姿势的分析 步行速度和耐力的测定(6分钟步行距离和10米步
行速度)
13
患者主要问题点的抽出
“损伤”(Impairments ):是身体功能或结构出现问题: 感觉功能、心肺功能、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功能;
7
评价内容(2)
反射检查:
注意左右对称检查 腱反射 病理反射:Hoffman征,Babinski征 姿势反射:坐立位平衡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
8
评价内容(3)
感觉检查:
注意左右对称检查
深、浅感觉worth法 安静状态下: 运动时:翻身、起坐、
肱二头肌: Ⅰ+
髋内收肌:Ⅰ
旋前圆肌: Ⅰ
腘绳肌: Ⅰ
掌屈肌: Ⅰ
腓肠肌:Ⅰ+
手指屈肌: Ⅰ
足底肌: Ⅰ+
25
7.平衡评定:
Berg量表评分 : 48分 提示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可以保持一定的平衡,但有轻 度功能障碍。
26
8.ADL评定:
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65分 提示患者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有中度的功能缺陷
27
28
29
11.姿势评定:(静态)
30
坐位前面观: 头部直立,左肩略后撤下沉 ,躯干轻度左旋,左肘关节
屈曲,左手指屈曲。下肢屈髋屈膝,髋关节有轻微的内收内 旋,踝轻度内翻足下垂。 端坐位侧面观:
头颈部略前屈,躯干微弯曲,髋屈曲大于90º,骨盆后倾 端坐位后面观:
头中立位,脊柱无弯曲,左肩略下沉后撤。
33
12.步态分析:(动态)
步态内容 步行周期 步行节律 是否干扰步行
肩、臂 躯干 骨盆 膝关节 踝关节
足 足接触面
时相是否合理 节奏是否匀称 部位、性质与程度 与步行障碍的关系 塌陷或抬高 前屈或侧屈 前、后倾斜 摆动相是否可屈曲 是否可背屈和蹠屈
是否为足着地跟 足是否全部着地
观察要点 左右是否对称 速率是否合理 发作时间与步行障碍 的关系 前后退缩 扭转 左、右抬高 支撑相是否可伸直 是否下垂/内翻/外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