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乐中学习,在感悟中提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快乐中学习,在感悟中提升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案例及评析

【案例背景】

2010年11月14日,“同上一堂课”——浙江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在金华市东苑小学隆重进行。来自全省11个地区的12名教师紧紧围绕“解决问题”这一主题,在情境创设、信息处理、结构梳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我们展示了风格迥异、富有数学思考的精彩课堂。其中,嘉兴南湖国际实验学校王建良老师的《速度、时间与路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王老师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以积极探索的态度,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通过合作、交流,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构建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三者之间的变化规律,并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整节课让学生学会理性地思考,在经历与探索中完成知识的建构,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品味生活,感悟真谛。

【案例描述】

片段一从生活引出速度

出示课件:小明上学走了6分钟,小红上学走了8分钟,他俩谁走得快?

师:你们认为谁走得快?

生1:小明快,因为小明用得时间少。(师不语)

生2:我觉得光凭时间不能比,可能小明的家离学校近。

生3(急切):对,不能比,还需知道路程!

师转而面向生1:你现在觉得怎么样?

生1:我同意他们的意见。

补充条件:小明上学6分钟走了360米,小红上学8分钟走了560米。他俩谁走得快?

师:现在你能比了吗?

生:小明每分钟走360÷6=60(米),小红每分钟走560÷8=70(米),70比60大,所以小红比小明快。

师:360÷6=60(米) 560÷8=70(米)都是在算什么?

生:360÷6=60(米)是计算小明每分钟走的路程,560÷8=70(米)是计算小红每分钟走的路程。

师:哦,你们是在算小明和小红每分钟走了多少米。象这样小明、小红每分钟所走的路程我们把它叫做速度。速度和什么有关?

生:与路程和时间有关

师:我们刚才是怎样计算速度的?

生:路程÷时间=速度。

师:路程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分,那么速度的单位是什么呢?是米/分,读作米每分。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就记作60米/分。小红的速度呢,怎么写?怎么读?

片段二丰富对速度的认识

师:世界上110米跨栏跑得最快的是谁--—刘翔,他的速度是8.5米/秒,能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生:刘翔每秒跑8.5米。

师:你们知道,他跑得有多快吗?老师现在站在台上,到台下大约有8米左右,滴答一秒,刘翔就飞到台下去了。

师:动物中跑得最快的是谁?——猎豹。

师:猎豹的速度是1800米/分。看到这个速度你有什么想法?

生:人外有人。

师:与刘翔比,谁快?怎么比?

生:先把单位化相同。猎豹的速度是1800÷60=30(米/秒),猎豹快。

师:你知道30米/秒有多快吗?老师的位置到会场后面大约有30米,滴答一下,猎豹就蹿到场外去了。

师:也有的动物爬得很慢。

生:蜗牛、海龟。

师:蜗牛的速度8米/时,它的速度怎么样?

生:刘翔用一秒就能跑完,蜗牛却要爬1时。(台下鼓掌)

师:(指着板书)刘翔8.5米/秒,猎豹的速度是1800米/分,蜗牛8米/时……,象这样物体在1小时、1分钟、1秒钟……所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片段三探索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

师:你能算算下面这两个问题吗?

课件出示:蜗牛爬行的速度大约8米/小时。(1)蜗牛一天大约可以爬行多少米?(2)蜗牛从会场东爬到西约24米,大约需要几小时?

学生独立计算。

师:(1)蜗牛一天大约可以爬行多少米?

生:8×24=192(米)

师:你们怎么想的?

生:蜗牛每小时爬行8米,一天有24小时,就可爬行24个8米,8×24=192(米)。

师:可见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应该怎样计算?

生:速度×时间=路程

师:(2)蜗牛从会场东爬到西约24米,大约需要几小时?

生:24÷8=3(小时)

师:你怎么想的?

生:只要看24米里有几个8米,就是几小时。

师:可见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时间,应该怎样计算?

生:路程÷速度=时间

师:最近有一种像子弹头一样的火车,动力组的,速度可快了!

课件出示:(1)从北京到上海大约1500千米,约10小时到达,火车的速度大约是多少?

生独立做后反馈:1500÷10=150(千米/小时)

师:你们知道1968年北京到上海要多少小时吗?

课件展示:(2)1968年时火车速度约为60千米/小时

生独立做后反馈:1500÷60=25(千米/小时)

师:预计到2012年,从北京到上海只要5小时,那你猜猜那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少?

生:300千米/小时。

师:你们怎么想的?

生:因为时间只有原来的一半

师:你们理解吗?

生:路程不变,时间是原来的一半,速度就要是原来的2倍

师:现在你知道了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汇报: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片段四深化理解,拓展思维

出示问题情境:老师8﹕00从嘉兴出发,9﹕00到杭州,嘉兴到杭州全长80千米,杭州到金华全长210千米,你估计老师能在12﹕00时到金华吗?

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1:由题意可知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3×80=240千米,240>210,估计能到。

师:你们听懂了吗?他是在比什么?

生:比路程。

师:还可以怎么比?

生2:210÷3=70千米/时,80>70,估计能到。

师:他是在比什么?

生:比速度

师:还有不同方法吗?

生3:210÷80=2时……50千米,不到3时,估计能到。

师:他又是在比什么?

生:比时间。

【案例评析】

“如果学生快乐,学生就会变得聪明;如果老师快乐,老师就会变得年轻。”俞正强曾这样说。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快乐中学习,在感悟中提升,是我们数学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大家所共同追求的课堂。王老师《路程、时间与速度》的精彩演绎,让我们感受到了俞正强老师所说的学生的快乐和聆听者的年轻。

(一)快乐中的比较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它是数学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比较中引入概念、理解概念、掌握概念,理清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王老师在本课教学中运用得最多也是最成功的做法。

1、无法比较的比较

小明上学走了6分钟,小红上学走了8分钟,比较两者谁走得快。

教者针对学生实际,创设了一个无法比较的情景——直接根据行走时间的长短进行快慢比较,由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发现光凭路程或时间一个量的多少是无法比较的,必须要有另外一个量——路程,通过计算才能确定谁跑得快。这种快慢问题也就是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速度问题,从而自然引出“速度”这一概念。这样的设计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认知起点的关注、需求的把握,而且使学生体会到速度的快慢跟时间、路程有关,从而为新课的学习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相对速度的比较

速度的快慢是一个相对概念,学生最难把握的就是具有相对性的一些概念,尽管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速度及其单位,但也不乏存在有部分学生会忽视速度单位的大小,仅凭数目的大小去判断速度的快慢。如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速度的概念,这是摆在执教者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

教者从体验入手,选取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刘翔速度8.5米/秒、猎豹速度1800米/分、蜗牛速度8米/时,并以刘翔的速度为参照标准,赋予具体的事例,滴答1秒,刘翔就能从台上跑到台下,不愧是亚洲第一飞人。猎豹相对于刘翔却是“人外有人”,蜗牛相对于刘翔,真不愧是慢跑冠军,1小时只能爬刘翔1秒的路程。教师用少得不能再少的三个信息,淋漓尽致地演绎着课堂,丰富了速度所包含的内涵,使学生对速度快慢相对性的理解发挥到了极致,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的概念——速度。尽管教者选用的材料比较少,也仅仅是人与动物的速度,但他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学习环境,注重课堂中信息的生成,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空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在轻轻松松的氛围中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二)快乐中的体验

新课程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经历、体验,希望通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