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与行

合集下载

【国学】王阳明: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国学】王阳明: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国学】王阳明: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展开全文记录美好瞬间 2021-02-20 18:17一个人要想有所进步,必须平衡想和做的问题。

只顾低头做事,不停下来思考,容易方向偏差,但如果只一味的思考,而不去实践、不去做事,就如同米兰昆德拉所说,这样的思考只会让上帝发笑,因为想而不做的思考叫自己骗自己。

有人说王阳明是中国五百年来第一等的人物,他不仅是哲学家,同时还是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诗词歌赋也是无一不精。

很难想象,一个人在钻研哲学、精研书画、教育子弟的同时,还能有条不紊地带兵打仗,治国理政。

纵观王阳明一生,他只要想做什么,几乎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

他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么大的成功,都离不开他知行合一的智慧。

只要掌握了知行合一的方法,我们也同样能在庞杂的工作和学习中做到有条不紊,游刃有余,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01 /知行合一:先行动起来王阳明说: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意思是,学习、询问、思考、分辨,这些都是为了学习某一件事,而要掌握这件事,光学不做是不可能的。

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思考,而是因为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行动。

我们通常说,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但是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做事的勇气却一点点被消磨掉,人都有惰性,过度的思考只能带来拖延,而“三思”又是自己拖延下去的绝佳借口,于是事情就一拖再拖,最终等到拖不下去的时候,才仓促行动。

而行动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有很多问题是在行动中才呈现出来的,而此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解决这些问题,只能草草收场。

事前的“三思”其实和事实脱节很严重。

只有先去做了之后,才能知道问题所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王阳明从小就立志做圣人,他的父亲听说这件事之后觉得他是狂妄自大,但是王阳明却从立定志向之后,就一直在行动的路上,他处处寻师访友,学习做圣人的法门,虽然屡试屡败,但是他却一直在不停地尝试。

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的道理,他特地跑去格竹子,虽然没有格出什么道理,而且还大病了一场,但是他却也因此知道了通过外物寻找“理”是行不通的,这对他后来开创心学,不可谓不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观强调知识与行为的统一,即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和实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理论和实践并重,强调实践的作用和价值。

知行观的核心思想包括:
1. 知行合一: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

2. 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实用和实际效果,拒绝空洞的理论,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3. 知行合一、扬善抑恶:通过知识与行动的结合,实践善行、正义和道德。

扬善抑恶强调个人在行动中应当追求善良和公正,同时要抵制恶意和不道德的行为。

4. 功利兼情理:在实践中注重实际效果,但也要注重人的情感和情理方面的关心,注重人性的维护和个人情感的发展。

5.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重视将学到的知识用于行动,并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

6. 见义勇为、行任事而不贵人:鼓励人们在面对正义与公理问题时,勇于站出来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责任和奉献
精神。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观强调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追求实际效果和实践经验的累积,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社会责任的承担。

同时,也强调善良行为、道德价值的追求,鼓励人们在面对正义与公理时,勇于站出来行动。

国学知与行试卷

国学知与行试卷

判断题1、儒家被列为九流十家之首。

(1)2、孔子的思想以“和”为核心。

(X )3、孔子的思想在政治上继承东周以来的敬德保民思想。

(X)4、儒学不仅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髓。

( 1 )5、孔子主张学习内容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

(1)6、范蠡是越王勾践时的大将军。

(1 )7、吕端是南宋时的贤臣。

(X )8、伯夷与叔齐是殷朝末年人。

(1)9、伯夷与叔齐是亲密朋友关系。

(X )10、蒋琬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臣。

(1 )11、“仰之弥高,钻之弥深”是对老师学问的赞美与推崇。

(1)12、《论语·乡党》中言“唯酒无量”是指孔子酒量惊人。

(X )13、《论语》中认为,学诗可以培养集体观念。

(1)14、“过犹不及”出自《道德经》。

(X )1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孟子》。

(X )16、“吾日三省吾身”出自颜回之口。

(X)17、“执中无权,犹执一也”语出《孟子》。

(1 )18、“逝者如斯夫”中逝者是指死去的先烈。

(X )19、“过犹不及”是指事情做过了头就不好了。

(1 )20、“脍不厌细”是指鱼肉不嫌切得细。

(1 )2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出自《论语·乡党》。

(X )2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出自《论语·子罕》。

(1)23、孔子是在楚国闻《韶》乐。

(X)24、孔子认为,无论什么原因,只要“父母在”,都应“不远游”。

(X)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中,后半句是指小人总是忧愁不安。

(1 )26、《论语·子罕》中提到,孔子有固执己见的毛病。

(X )27、佾是指古代的舞蹈,每行八人为一佾。

(1 )28、“君子周而不比”是指君子不喜欢与人比较。

(X )29、“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语出子路。

(X)30、“礼之用,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1 )31、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X )32、“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论语》。

再读《国学知与行》有感

再读《国学知与行》有感

再读《国学知与行》有感
《国学知与行》以摘要的形式介绍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一些诸子的观点与言论。

认真阅读他们的经典语句就会发现:它们大多来自于对生活事件或生活周围一些事物的规律的提炼与升华。

譬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先贤们用他们细致的观察与深刻的反省道出了事物的真理“道”。

令我们现代人顶礼膜拜、奉为经典。

难道说古代人比现代人聪明?非也!
现代人与古人最大的区别是浮躁、盲从。

现代人的智慧大多被外物所困。

古人虽然物质条件较差,但他们有的是内省——明白自己的需求(一箪食,一瓢饮足以)。

而今的现代人多的是对物欲的追求,整天忙忙碌碌,很少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心的需求。

无论是现代的文学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关注最多的不是心灵深处的需求,而是纷繁杂乱的世界。

用现在的话说现在的人大多是“唯物论者”,但遗憾的是现在心里有问题的人越来越多,社会普遍幸福感的指数不断地下滑…,…。

我们应该通过对经典的学习,使自己能够在纷繁杂乱的红尘中停下来,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心需求。

王阳明国学文化精髓:知行并进不分先后

王阳明国学文化精髓:知行并进不分先后

王阳明国学文化精髓:知行并进不分先后王阳明四力三态国学思想认为,知行乃事物的开端和结尾,不能有始无终,更不能虎头蛇尾。

知而不行,亦或行而不知,都将事倍功半,无功而返。

所以我们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王阳明在与徐爱论知行的时候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

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且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王阳明认为,行为实践本属行的范畴,但是从行为是思想的实现,或者实践是观念的完成这一点来说,行也可以看做整个知识过程的终结,即知识过程的最后阶段,从这点来说,它就是知。

一般的知,表示知识、理论,但是在王阳明的哲学中,知也指意识、意念、意欲等知觉形式。

主意与功夫是王阳明学说中常用的一对方法论范畴,他也用此来对知行进行了一番论证。

一般来说,“主意”表示目的、统帅,“功夫”表示途径和手段。

在知行问题上,他比较侧重“功夫”。

王阳明本来就强调“知行并进,不宜分前后。

”本体的合一,正是为了促进“功夫”的并进。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是促进知行并进的一个新的形式。

“知行合一”的实践意义,也是要且知且行,且行且知,即知即行,即行即知。

我们想要知道西红柿好不好吃,必须要吃它,要吃它就是“意动”,是“知”,这就是“知是行的开始”,而西红柿到底味道如何,只有你吃了后才知道,这就是“行是知的完成”。

因此行一件事前,必先有知,而行事必以知为前提。

说得浅显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各种食物的好坏除非经过自己的舌头尝尝,否则无法知道它的真味。

知行合一就是一件事的开始和终结,绝不能有始无终,更不能虎头蛇尾。

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王阳明国学文化精髓:知行一体相即不离

王阳明国学文化精髓:知行一体相即不离

王阳明国学文化精髓:知行一体相即不离王阳明四力三态国学认为,知行本一体不能割裂,知不离行,行不离知,且知且行,即知即行。

一般学者以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为此阶段儒学两大派系心学的代表。

而最具影响力的是程朱理学的“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知行互发”的知行观,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提出知先行后说;而王阳明则强调知行合一,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从道德层面来说,“知” 就是道德意识的自觉程度。

王阳明说:“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并不是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孝悌?”就是说,当“知”用于德性谓词“孝”、“ 悌”等时,不可能与“行”没有关系,只能是对在伦理实践中从事过这类活动的人使用“知孝”、“知悌”。

所以,当我们对人的道德意识使用“知”的时候,也意味着知与行是相联结的。

从一般活动层面来说,:“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又怎么能分得开。

”又说:“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人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只有经历过痛感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痛,只有经历过寒冷的人才知道什么是寒,这些是与我们的感受直接相关的体验之“知”,而这又与我们是否亲身经历(行)相关联。

王阳明的阐述着眼于在认识的来源上,在这一点上强调不行不足以谓之知、知识依赖于实践是正确的。

以此来验证自己提出的“知行合一”的观点。

此外,阳明先生例举了两个通俗易懂的例子说:正常人永远都是这样的,看到一位美女后,马上就会喜欢上她,在“看到”和“喜欢上她”之间没有任何缝隙,没有停顿。

闻到臭狗屎的味道后,马上就会厌恶它,在“闻到”和“厌恶狗屎”之间没有任何缝隙,没有停顿。

这就好像我们突然被火烧到会迅疾产生某些动作一样,有了感知,就会产生行为。

这便是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一体,知与行互相联系、互相包含、本来一体;知行分离,也就背离了知行的本来意义、违背了知行本体。

《国学知与行》练习题标准答案

《国学知与行》练习题标准答案

练习一1、20世纪30年代的中西文化争论的代表性事件是()?A、《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的发表B、《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的发表C、《中国文化之出路》的发表D、《甲中文化宣言》的发表正确答案:A2、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文化热”讨论什么问题?A、信仰问题B、中西文化的问题C、文化大革命问题D、政治问题正确答案:B3、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传统文化热”标志性的事件是()?A、北大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B、“国学热在燕园悄悄兴起”的发表C、“河殇现象”的出现正确答案:A4、下面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哪一种正确?A、现代化等于西化B、现代化不等于西化C、西化包括现代化D、现代化包括西化正确答案:B5、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哪些?A、时代差异B、类型差异C、历史差异D、时代差异和类型差异正确答案:D6、如何对待传统文化A、变成跟现代文化的形式B、解构传统文化C、隔断传统文化D、认同传统文化正确答案:D7、树立文化主体意识强调的是什么?A、迎合现代化B、迎合时代C、我为主,以传统为主D、迎合西方正确答案:C8、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哪个是不正确的?A、传统与现在有联系B、传统会随着时代变化C、传统是现代化的源泉D、传统与现代是割裂的正确答案:D9、西方现代化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的?A、接受传统B、接受外来文化C、接受传统和外来文化D、改变传统正确答案:C10、中国文化要如何进行创新,生命力才会持久?A、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B、猎奇性的创新C、凭空创新D、吸收别人的正确答案:A11、传统习俗是否需要回复?A、不需要B、需要正确答案:B12、重建传统习俗的途径中错误的是哪一个?A、提倡儿童读经B、传播传统文化之忧C、使传播文化适应现代社会D、准备诠释传统文化精神正确答案:C13、如何对待外来文化?A、盲目吸收B、全部排斥C、取长补短D、有选择的吸收正确答案:C14、我们所说的强势文化,说的坦率一点,就是指()。

国学知与行读后感

国学知与行读后感

国学知与行读后感(一)国学经典中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着作选读。

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些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着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

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

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

真正好的老师应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

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老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

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知识”。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

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差的学生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地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只是迟早而已。

国学知与行读后感(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发出这句感叹,已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事情了。

光阴如白驹过隙,在同样的春夏秋冬中,人类走过了不同的悲欢聚散,从古至今没有改变的是对文字的热忱与尊重,从史官秉笔直书,到文人惜墨如金,是我们对古老的文化与生俱来的崇拜与信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上山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无不脍炙人口,每一句都蕴涵着深邃的哲理,它们经过了漫长的时间荡涤与岁月的积淀,包含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知、信、行的含义

知、信、行的含义

知、信、行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观念,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

它们分别代表了知识、信仰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含义。

知:指的是知识和智慧。

在儒家思想中,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能力,通过学习、思考和体验来获得知识和理解。

知的含义还包括了对道德和伦理规范的认知,明白应该如何正确地行事。

信:指的是对道德价值观和伦理准则的坚定信仰。

信仰是人们在面对道德困境和挑战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受外界诱惑和迷惑的力量。

儒家强调信仰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坚守信仰,才能在行为上保持正直和正确。

行:指的是实际行动和行为表现。

儒家思想强调知行合一,即知识和信仰要通过行动来体现出来。

只有将知识和信仰付诸实践,才能真正达到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的目标。

行是评判一个人品德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基础。

综上所述,知、信、行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原则,强调通过知识、信仰和行为来实现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的完善。

《国学知与行》习题

《国学知与行》习题

1、20世纪30年代的中西文化争论的代表性事件是(A)A、《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的发表B、《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的发表C、《中国文化之出路》的发表D、《甲中文化宣言》的发表2、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文化热”讨论什么问题(B)A、信仰问题B、中西文化的问题C、文化大革命问题D、政治问题3、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传统文化热”标志性的事件是(A)A、北大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B、“国学热在燕园悄悄兴起”的发表C、“河殇现象”的出现4、下面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哪一种正确(B )A、现代化等于西化B、现代化不等于西化C、西化包括现代化D、现代化包括西化5、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哪些(D )A、时代差异B、类型差异C、历史差异D、时代差异和类型差异6、如何对待传统文化(D)A、变成跟现代文化的形式B、解构传统文化C、隔断传统文化D、认同传统文化7、树立文化主体意识强调的是什么(C)A、迎合现代化B、迎合时代C、我为主,以传统为主D、迎合西方8、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哪个是不正确的(D )A、传统与现在有联系B、传统会随着时代变化C、传统是现代化的源泉D、传统与现代是割裂的9、西方现代化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的(C )A、接受传统B、接受外来文化C、接受传统和外来文化D、改变传统10、中国文化要如何进行创新,生命力才会持久(A )A、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B、猎奇性的创新C、凭空创新D、吸收别人的11、传统习俗是否需要回复(B )A、不需要B、需要12、重建传统习俗的途径中错误的是哪一个(C )A、提倡儿童读经B、传播传统文化之忧C、使传播文化适应现代社会D、准备诠释传统文化精神13、如何对待外来文化(C )A、盲目吸收B、全部排斥C、取长补短D、有选择的吸收14、我们所说的强势文化,说的坦率一点,就是指(D)。

A、英国文化B、日本文化C、欧洲文化D、美国文化15、“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哪位思想家提出来的(A )A、魏源B、梁启超C、吴虞D、严复16、下面哪一项运动使改革深入到了意识形态这个层次(C)A、西化运动B、洋务运动C、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17、新文化运动最核心的批判集中于对哪个学派的批判(B )A、道家B、儒家C、佛教D、墨家18、《中国文化的出路》这篇文章的作者是(A )A、陈序经B、梁启超C、严复D、康有为1、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什么(B )A、以神为本B、以人为本C、崇尚天地万物D、图腾崇拜2、“人为万物之最灵最贵者”的思想出自哪本典籍(A)A、《尚书》B、《诗经》C、《荀子》D、《道德经》3、荀子认为在天地万物中间,谁居于一个核心的地位(D )A、天B、地C、万物D、人4、在荀子的看来,礼的主要内容就是(B)。

国学知与行选择题及答案

国学知与行选择题及答案

题目答案在《鲁迅与庄子》中对庄子进行高度赞扬的作家是( )。

郭沫若倍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王夫之在学与思的认知上,与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观点相在知与行的认知上,王夫之的观点是( )行先知后,知行并进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有“半部( )治天下”的名言。

《论语》取信于民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汤之《盘铭》曰:“(),日日新,又日新。

”苟日新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取信于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下一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下一句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出自( )。

林则徐恕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孔子的回答是(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 )。

《论语》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 )是非之心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 )是非之心先王治乐的原因是( )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先王治乐的原因是( )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教育《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治国治民,最根本的是( )。

教育《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治国治民,最根本的是( )《韩非子》是一部( )学巨著。

政治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是“六艺”,“六艺”指的是( )礼、乐、射、御、书、数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是“六艺”,“六艺”指的是( )礼、乐、射、御、书、数典故“五十步笑百步”出自( )。

《孟子》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

格物下列属于随着文学理论和学术风气的发展变化而兴起的国学是( 红学孝弟也者,其为( )之本与。

仁家教规范《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成为《韩非子?虚实》中言,“安危在( ),不在强弱”。

是非道德韩非认为不同时代拥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上古时期主要是(民间供奉的财神之一“陶朱公”是指( )。

国学知与行

国学知与行
• 中华文化的三大弊端: • 缺少公共、实证、创新意识。

市场经济初期诚信缺失很正常。不必惊慌失措,猪爱的狗不爱。利益、诉求多样化,价值观实用化 必然是不可逾越的阶段,但不能放任自流,必须教育。过去,我们抢着帮老人过马路。缺货
美的探索,但不能教条
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扬弃国学?
• (一)、在开放中学 • 人有三宝:精、气、神。精力就是权力。 • • • • • 忙=心+亡。 日日新,苟日新,日升日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时来 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见贤思齐,见不屑而自省
• 受到启发,顿悟智慧,以道御术干事业, 交到朋友,整合资源,古浪处处有亲人。 • 但见前额紧锁眉,不知心头在恨谁?
• 口乃心之门户。相随心生。
• 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孝=老—匕+子指“色难”,态度之意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忠、孝、悌、义。 • “——”、“—”是什么?爻。《论语》、 《易经》、《道德经》、《老子》、《孙 子》。 •
生命是宝贵的, 活着是幸福的, 工作是美丽的。
易讲究的是:内方外圆 , 持经达变。
•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 八卦
• • • •
易有三意: 1、简易、变易、不易。 2、日月为易,刚柔相济。 3、生生不已。
• 老子是替高智慧的人解释《周易》的。他 说:“道可道,非常道。”
• (无为到有为。上善若水。)
•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 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 一德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
• 心智不好,知识越多越反动;境界不高, 聪明反被聪明误。 • 学国学,就是要改变自己,变为积极注意 力。

国学知与行多选题

国学知与行多选题

国学知与行多选题1、除了“仁”和“礼”,孔子还注重“( C学)”和“( D思)”的结合。

2、下列作品中属于“四书”的是(A《论语》C《中庸》 D《大学》)。

3、下列作品中属于“五经”的是(B《礼记》D 《周易》)。

5、下列属于儒家的代表性典籍的有(A“四书”B“六艺”C “五经”)。

6、孔子的核心政治思想即“(A“仁”D “礼”)”。

7、《论语》中关于学习的( A态度 B目的C方法)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值得今人借鉴。

8、下列属于孔子提出的治国的基本方法的有( A选才B富国 C育人D立法)。

9、“益者三友”是指(A友直C友多闻D友谅)。

10、“损者三友”是指( B友便辟C友善柔D友便佞)。

11、下列属于《论语·季氏》中提出到“君子有九思”中的有(C事思敬D忿思难)。

12、要做到允执其中,需要做到五忌。

其中包括( A言行过头C失度不足D折中调和)。

13、孔子说“君子道者三”中,道是指(B仁 C智D勇)。

14、以下属于我国古代诚信典故的有( C周成王桐叶封弟D季扎挂剑)。

15、下列属于“负荆请罪”典故中的人物有( A廉颇B蔺相如)。

16、名臣吕蒙历经的朝代有( A、宋太宗C宋真宗)17、下列属于《论语·子罕》中“子绝四”内容的有( A毋意 B毋必D毋我)。

18、下列属于《论语·述而》中“子不语”内容的有( A怪 B力D神)。

19、下列属于《论语·雍也》中描述“智者”特点的有( B乐 C动D乐水)。

20、下列属于《论语·雍也》中描述“仁者”特点的有( A乐山C、静D寿)。

21、《论语·颜渊》中强调违反礼法不要做的事有(A视B听C言D动)。

22、下列属于《论语·阳货》中学诗作用的有(A可以兴 B可以观C可以群D可以怨)。

23、孔子在回答子贡时,提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的三个起码条件有( A食C兵D信)。

24、儒家哲学提出的、、思想,都需要有“仁智勇”的基础作铺垫。

中国哲学中的“知”“行”问题,该如何对待?

中国哲学中的“知”“行”问题,该如何对待?

中国哲学中的“知”“行”问题,该如何对待?知,含有认识、理论等意思;行,含有行动、实践等意思。

知与行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认识与行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二者紧密相连,但究竟是“知行合一”,还是“知行分离”?究竟是“知先行后”,还是“行先知后”?古今哲学家们对此展开过许多辩论。

中国现代有位大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他原来的名字是陶文濬,只因在求学期间信奉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道理,所以改名为“知行”,后来,他在实践过程中得出结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即“行先知后”,正好与王阳明的“知先行后”的主张相反。

从那时起,就有顽皮的学生为他改名,常称他“行知吾师”。

他本人非常乐意接受这个新名字,所以后来干脆就叫陶行知了。

这当然称得上一段有意思的“知与行”的实例。

那么,陶行知为什么有“行先知后”的结论呢?他这样论述: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我以为不对。

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我们先从小孩子说起,他起初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

太阳地里晒过几回,厨房里烧饭时去过几回,夏天的生活尝过几回,才知道抽象的热。

雪菩萨做过几次,霜风吹过几次,冰激凌吃过几杯,才知道抽象的冷。

白糖、红糖、芝麻糖、甘蔗、甘草吃过几回,才知道抽象的甜。

碰着铁,碰着铜,碰着木头,经过好几回,才知道抽象的硬。

才烫了手又冰了脸,那么,冷与热更能知道明白了。

尝过甘草接着吃了黄连,那么,甜与苦更能知道明白了。

碰着石头之后就去拍棉花球,那么,硬与软更能知道明白了。

凡此种种,我们都看得清楚“行之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富兰克林放了风筝,才知道电气可以由一根线从天空引到地下。

瓦特烧水,看见蒸汽推动壶盖,便知道蒸汽也能推动机器。

加利里翁在毕撒斜塔上将轻重不同的球落下,便知道不同轻重之球是同时落地的。

在这些科学发明上,我们又可以看得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知”与“行”在中学教学中的联动关系

“知”与“行”在中学教学中的联动关系

“知”与“行”在中学教学中的联动关系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强调的是知识与行为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中学教学中,知与行的联动关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是学生的基础,行动是学生的实践,只有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知与行在中学教学中的联动关系,并分析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

知与行在中学教学中的联动关系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知识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但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在实践中去运用所学的知识。

比如在物理课上,教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地感受物理定律的原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也培养了动手实践的能力,知识与行动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知与行在中学教学中的联动关系也体现在课外活动中。

学校的各类社团、实践活动等都是学生实践知识的重要途径。

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校组织了一个社区环保活动,学生们可以结合化学、生物等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实践如何保护环境,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知与行的联动关系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知识与行动的结合正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

通过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知与行的联动关系也是中学教育的价值观体现。

中学阶段是学生最关键的成长时期,知与行的结合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不仅强调了实践动手的重要性,更注重了道德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

知与行的关系

知与行的关系

在中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

其主要观点有:第一,行先于知,由行致知。

一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大都认为行先于知,主张由行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

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把“行”放在对知识的掌握(学文)之先。

墨子说:“言足以复行者常(尚)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尚)”。

强调言行一致者值得崇尚。

荀子把“行”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并对“行”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深刻的理解,他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先秦以后,历代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都有关于“行先于知”的论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他建立了“行先后知”、“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的比较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

第二,知之明也,因知进行。

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还辩证地肯定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

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

他认为有两类人:一类人知而后行,以知统行,这是“君子”;另一类人知而不行,知行脱节,这是“小人”。

《礼记?大学》把“格物致知”放在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首。

王夫之指出“知行终始不相离”,他既强调“力行而后知之真”,同时又提出“行听乎知”。

孙中山提出“因知以进行”、“能知必能行”,指出人类的认识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

第三,以行验知,以行证知。

孔子提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墨子认为,判断言论是非真伪的标准有三个,即以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运用于社会政治的实际效果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

荀子认为有价值的知识和言论必定是“有符验而可施行”的。

韩非提出以“参验”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参验”的标准既包括事实的排列比较,经验的互相参照,也包括实践效果的验证。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与行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与行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与行知与行问题是中国哲学中的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

知而后行也好,行而后知也好,探讨的都是知与行的关系问题。

从问题的本身来说,应该有一个在行之外的“知”的存在,也即应该有一个纯粹的“知性”的存在,这一个问题才能成为问题的。

可是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的支配之下,中国哲学的知行关系却是从功用主义的原则出发的,知必须是能够直接在行中带来效果的知才是真知,行而有效果的经验就是真知,而且是唯一的知。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知始终是一个停留在经验层次的“知”,而不可能上升为纯粹理性层次的理论性的“知”,依靠逻辑推导而得出的纯粹意义的“知识”。

这种知识也就难以形成具有超越对现象直接描摩的纯理论的知识,更不用说形成由理念构造而成的理论体系的“纯粹知识“了。

因此,在中国传统的哲学中有的是经验和直接与对象的现象合一的“知”,却无法产生出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所推崇的纯粹的知性来。

这就造成了中国人在思维上以经验思维为基本模式,则缺乏摆脱现象制约的超越经验之上的纯粹的逻辑思维。

中西方哲学方面的理论异趣明显。

中国哲学重视体悟,重视经验与可体验的“隐喻”。

由于现象与经验、隐喻是多变的,所以中国的理论常常会引出众多的理解,难以统一。

西方哲学重视说理,重视抽象的逻辑推理过程,这种理论具有唯一性,少歧意而易把握和传授(传播)。

在中国哲学思维方式支配下,人们重视的是事物的易变而且多样的现象,是人行为中积累的直接的经验,这些往往是“人言人殊”的,也就难以发展出让所有人都能明白无误地接受的科学理论了。

西方对事物的认识,非常强调把握事物中所隐含的超越现象之上的在逻辑中才能把握的相对稳定不变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外在于人的,独立与人的情意之外的东西,所以西方也就比较自然地发展出客观性的理论体系来了。

一种值得深思的现象是,当下的西方后现代主义开始对“客观理性”进行了反思和反动,关注起“隐喻”和个人知识、情境知识。

而中国的哲学开始追求对共性的、超越性客观理性的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知与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多选题)(2011-08-01 10:02:11)分类:资料标签:杂谈多选题1、除了“仁”和“礼”,孔子还注重“( C )”和“( D )”的结合。

A、忠B、孝C、学D、思2、下列作品中属于“四书”的是( ACD )。

A、《论语》B、《尚书》C、《中庸》D、《大学》3、下列作品中属于“五经”的是(BD )。

A、《孟子》B、《礼记》C、《乐经》D、《周易》5、下列属于儒家的代表性典籍的有( ABC )。

A、“四书”B、“六艺”C、“五经”D、“三颂”6、孔子的核心政治思想即“( AD )”。

A、“仁”B、“忠”C、“义”D、“礼”7、《论语》中关于学习的(ABC )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值得今人借鉴。

A、态度B、目的C、方法D、价值8、下列属于孔子提出的治国的基本方法的有( ABCD )。

A、选才B、富国C、育人D、立法9、“益者三友”是指( ACD )。

A、友直B、友善柔C、友多闻D、友谅10、“损者三友”是指( BCD )。

A、友酒肉B、友便辟C、友善柔D、友便佞11、下列属于《论语·季氏》中提出到“君子有九思”中的有( CD )。

A、视思聪B、听思明C、事思敬D、忿思难12、要做到允执其中,需要做到五忌。

其中包括( ACD )。

A、言行过头B、迁怒于人C、失度不足D、折中调和13、孔子说“君子道者三”中,道是指( BCD )。

A、义B、仁C、智D、勇14、以下属于我国古代诚信典故的有( CD )。

A、越王卧薪尝胆B、霸王破釜沉舟C、周成王桐叶封弟D、季扎挂剑15、下列属于“负荆请罪”典故中的人物有( AB )。

A、廉颇B、蔺相如C、楚申君D、信陵君16、名臣吕蒙历经的朝代有( AC )A、宋太宗B、宋高祖C、宋真宗D、宋仁宗17、下列属于《论语·子罕》中“子绝四”内容的有( ABD )。

A、毋意B、毋必C、毋忘D、毋我18、下列属于《论语·述而》中“子不语”内容的有( ABD )。

A、怪B、力C、巫D、神19、下列属于《论语·雍也》中描述“智者”特点的有( BCD )。

A、寿B、乐C、动D、乐水20、下列属于《论语·雍也》中描述“仁者”特点的有( ACD )。

A、乐山B、乐C、静D、寿21、《论语·颜渊》中强调违反礼法不要做的事有( ABCD )。

A、视B、听C、言D、动22、下列属于《论语·阳货》中学诗作用的有( ABCD )。

A、可以兴B、可以观C、可以群D、可以怨23、孔子在回答子贡时,提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的三个起码条件有(ACD )。

A、食B、民C、兵D、信24、儒家哲学提出的、、思想,都需要有“仁智勇”的基础作铺垫。

( BC )。

A、他律B、自律C、内省D、耻感25、下列出自《论语·乡党》中的言论有( CD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不在其位,不谋其政C、食不语,寝不言D、唯酒无量,不及乱26、下列人物中,孔子的弟子有( ABC )A.子路 B.子贡 C.颜回 D.公孙丑27、下列名句中,出自《论语》的有( ABCD )A.不患人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B.朝闻道,夕死可矣C.见义不为,无勇也 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8、下列名句中,出自《论语》的有( ABC )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B.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C.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D.人皆可以为尧舜29、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 AB )A.《孟子》B.《论语》C.《学记》D.《荀子》30、下面哪些表现音乐的道理与政治相通( ABCD )A.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B.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C.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D.以上都对31、下列有关孟子的典故有( BC )。

A、郑人买履B、孟母三迁C、子不学断机杼D、亡羊补牢32、孟子将道德规范概括为( ABCD )。

A、仁B、义C、智D、礼33、下列出自《孟子》的典故故事有( ABC )。

A、揠苗助长B、五十步笑百步C、再作冯妇D、自相矛盾34、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所具有的善端有( ABCD )。

A、仁B、义C、礼D、智35、《孟子》一书是孟子和其弟子( CD )等人共同完成的。

A、子路B、子由C、公孙丑D、万章36、孟子认为诸侯有三样宝贝,分别是( BCD )。

A、军队B、人民C、土地D、政事37、以下有关周武王的典故有( ACD )。

A、玩物丧志B、引而不发C、玩人丧德D、功亏一篑38、古人倡导的“三不朽”是指( ACD )。

A、立德B、立志C、立功D、立言39、下列历史人物中,曾饱受流言之害的有( ABC )。

A、欧阳修B、朱熹C、貉稽D、孟子40、参与《孟子》一书创作的有( ABC )。

A、孟子B、公孙丑C、万章D、子思41、下列名句中,出自《孟子》的有( ABC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B.民事不可缓也C.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D.治大国若烹小鲜42、孟子施教的目标是培养(ABCD )的君子。

A.明人伦B.修身齐家C.治国D.平天下43、孟子的教育内容是( AB )A.人伦教育B.道德教育C.权术教育D.法律教育44、下列人物属于同一个时代的有( ac )。

A、孟子B、老子C、庄子D、韩非子45、庄子的“道”是( BCD )。

A、道义B、天道C、效法自然之道D、自然而然的道46、庄子对( ABCD )等方面都有非常独到而深刻的论述。

A、养生B、仁义C、交友D、快乐47、下列出自庄子的典故有( BC )。

A、有教无类B、朝三暮四C、庖丁解牛D、五十步笑百步48、《庄子》分为( ACD )。

A、内篇B、中篇C、外篇D、杂篇49、下列属于《庄子》内篇的有( ABC )。

A、《齐物论》B、《逍遥游》C、《大宗师》D、《离娄》50、下列适合形容庄子的角色有( CD )。

A、政治家B、军事家C、哲学家D、文学家51、法家思想主要流行于战国时的( BCD )三国。

A、燕B、赵C、魏D、韩52、下列属于法家的代表性人物的有( ABC )。

A、韩非子B、商鞅C、申不害D、太子丹53、汉代继承了秦的( BC ),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A、科举体制B、集权体制C、法律体制D、管理体制54、下列属于韩非子的著作有(ABC )。

A、《孤愤》B、《说林》C、《内外储》D、《子虚赋》55、《战国策》记载,在秦国加害韩非子的人主要是( AB )。

A、李斯B、姚贾C、荀子D、苏秦56、韩非的思想来源颇多,主要包括( ABCD )。

A、儒B、道C、法D、墨57、韩非接受的墨家学说思想有( CD )。

A、非攻B、兼爱C、非命D、富国利民58、韩非否定的墨家学说思想有( AB )。

A、非攻B、兼爱C、非命D、富国利民59、韩非用进化的观点将人类历史分为( bcd )等阶段。

A、太古B、当今C、近古D、中古60、韩非认为不同时代解决不同问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ABC )。

A、道德B、智谋C、气力D、法制61.下列人物中,孔子的弟子有(ABC)A.子路 B.子贡 C.颜回 D.公孙丑62.下列成语典故中,出自《庄子》的有(ABC )A.邯郸学步 B.东施效颦 C.井底之蛙 D.五十步笑百步63.下列名句中,出自《论语》的有(ABC )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B.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C.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D.人皆可以为尧舜64.下列名句中,出自《孟子》的有(ABC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B.民事不可缓也C.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D.治大国若烹小鲜65.下列名句中,出自《老子》的有(ABCD)A.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B.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C.大成若缺,其用不蔽,大盈若冲,其用不穷D.水善利万物而不争66.下列名句中,出自《庄子》的有(abd )A.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B.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67.下列名句中,出自《韩非子》的有(ABCD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B.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C.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D.法不阿贵,绳不挠曲68.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AB )A.《孟子》B.《论语》C.《学记》D.《荀子》69.孟子施教的目标是培养(ABCD)的君子。

A.明人伦B.修身齐家C.治国D.平天下70.荀子的教学思想主要包括(ABCD)A.注重“积”“渐”B.闻、见、知、行结合C.“虚壹而静”,专心有恒D.解蔽救偏,兼陈中衡71.下面哪些表现音乐的道理与政治相通(ABCD)A.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B.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C.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D.以上都对72.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ABCD)。

A.审问之B.慎思之C.明辨之D.笃行之73.《大学》强调的是( abcd )的统一。

A.知B.情C.意D.行74.“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韩愈《进学解》)也就是说“勤”要做到(BCD)A.善于思考B.手勤C.口勤D.脑勤75.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宣扬性三品说,“三品”指(BCD)A.上中下三等人B.上智之人C.下愚之人D.中庸之人76.明清三大学者是(ABC )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张之洞77.下列哪些是对王夫之的称呼(AC)A.船山先生B.梨洲先生C.一壶道人D.饮冰室主人78.古时百姓的称谓有( ABCD )A黔首 B生民 C黎元 D 氓79.月亮的别称有( ABC )A桂魄 B银盘 C婵娟 D曦和80.二十四节气中,春季的节气有( ACD )A立春 B小满 C雨水 D惊蛰81.完备的科举考试包括哪些层级?( BCD )A童生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82.十二生肖包括下列哪些:( ABCD )A鼠 B虎 C龙 D猪83.古代婚姻讲究“六礼”,即六种程序和礼仪,除了纳采、问名,还包括:(ABCD)A纳吉 B纳征 C请期 D亲迎。

84.古代的“五谷”,除了黍,还包括:(ABCD)A稷 B麦 C菽 D稻85.古代的“六畜”,除了马、牛,还包括:(ABCD)A羊 B猪 C狗 D鸡86.古代的“五音”指五声音阶,包括宫(ABCD)A商 B角 C徵 D羽87.“六书”指汉字六种造字方法,除了象形、指事,还包括:(ABCD)A会意 B形声 C转注 D假借88.“花中四君子”指(ABCD)A梅 B竹 C兰 D菊。

89.古代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ABCD)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