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一节力(202011091742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②知道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③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④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②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用眼护眼教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三、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四、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橡皮泥、弹簧、磁体、铁块、钢球、平板、小车、旱冰鞋、斜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
举重运动员灵活运用抓、推、举等动作,用“力”将杠铃举起。
那什么是力呢?
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力”吧。
弓I入新课:第七章力第1节力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力
(1)什么是力
举重运动员把杠铃高高举起有什么感
觉?
人们最早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感觉
中得到的。
播放图片,并对每一张图片进行分析,说明:
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举、压、吸
引、排斥等都叫做力的作用
展示图片,引导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生活中说的推、拉、提、举、吸引等概括为作用。前面的物体施加力称为施力物体,后面的物体受到力称为受力物体。所以: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有力的作用,就一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2)力的单位
“ N ”是力的单位,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 N ” 。
1 牛顿的力多大?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就是 1 N。
简单介绍牛顿
(3)对力的认识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产生力的条件: 至少要有两个物体;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
(1)运动状态的改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由动到静,由静到动,由快到慢,由慢到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由直线变为曲线,由曲线变为直线,不断地做曲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2)物体的形变形状改变(拉伸、压缩或弯曲)体积改变
(3)力的作用效果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
播放视频和图片,结合课本里的插图以及教学VCD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三要素
(1)力的三要素
学生探究活动:①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
②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
③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长铁片,每次手的位置离
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长铁片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
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叫做力的示意图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的力。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
(1)拉开弹簧时,有没有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
手?
(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
(3)观察书本图12.4-4,能得到什么启示?播放图片
三、课堂小结
疔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休的作用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力的两个柞用效果f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示意
图'使物体的运动狀态改变力的
三要素乂大小、方向、作用点
J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2)(3)(4)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让
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并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