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科技专项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财务验收操作问答-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财务验收操作问答2015年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等专项已经陆续完成任务目标,2016年进入结题验收阶段。
为使先导专项课题财务验收工作顺利实施,确保财务验收的科学性、公正性和规范性,依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管理办法》、《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及国家有关制度规定,2016年5月,条财局制定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财务验收规程》。
近期,部分课题承担单位提出了一些财务验收具体操作的问题,现统一予以解答。
一、财务验收的依据是什么?关注的重点是什么?(一)财务验收的依据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管理办法》;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实施细则(试行)》;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财务验收规程》;5、先导专项课题任务书、年度计划书、年度预算书,以及经法定程序调整后的预算;6、国家相关科技管理政策、财务制度等。
(二)关注的重点1、课题的年度预算书,即经院条财局与各专项、项目等签订的年度预算书,以及按照规定签订的各子课题预算书,这是整个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
2、先导专项实行年度预算,各年度签订课题预算书合计数就是总预算。
3、经费审计和财务验收以年度总预算为依据,不单独对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二、因故终止的课题也要进行财务验收吗?关注的重点是什么?1、根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财务验收规程》第二十九条“课题实施过程中因故被终止的,应按照本规程进行结题财务验收”的规定,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因故终止的课题,或其他原因终止的课题(包括合并后取消的),也应进行财务验收。
2、对因故终止课题,关注的重点是书面终止的文件,即由各专项总体组或领衔科学家出具书面文件(加盖依托单位公章),并载明终止课题的名称、编号,终止的时间。
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
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是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CAS)针对重大科研项目的一种认可和奖励。
该证书是对在先导专项项目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团队或个人的一种表彰。
首先,中科院先导专项是中国科学院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和国家重大需求而设立的一种科研项目。
该项目旨在挖掘和培育具有重大影响和前瞻性的科技创新方向,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和引领。
A类先导专项则是在先导专项中具有重要创新成果、技术突破或科研贡献的项目。
获得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通常意味着项目团队或个人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成果。
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科学研究成果,获得该证书的团队或个人可能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他们可能发表了高水平的科研论文,获得了专利或其他科研成果。
2. 技术创新贡献,获得该证书的团队或个人可能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可能开发了新的技术或方法,解决了科技领域中的难题,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
3. 重大应用推广,获得该证书的团队或个人可能在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应用或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研究成果可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效益。
4. 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获得该证书的团队或个人可能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他们能够组织和管理团队,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了优异的研究成果。
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的获得对于团队或个人来说是一种荣誉和肯定。
它不仅可以增加团队或个人的知名度和声誉,还可以为进一步的科研项目申请、职称评定等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这也是中国科学院对科研人员的一种激励和鼓励,促进科技创新和国家的科技发展。
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管理办法
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实施“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的意见》(科发人字﹝2015﹞64 号),进一步提高我院科技队伍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做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率先行动“百人计划”作为我院培养引进优秀人才的主干计划,坚持引进杰出人才与青年优秀人才相结合,坚持引进科研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相结合,强调各类人才的协同发展。
第三条率先行动“百人计划”面向海外公开招聘,重点支持以下三类人才:学术帅才(以下简称A 类);技术英才(以下简称B类);青年俊才(以下简称C类)。
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支持、分类管理、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
第二章岗位设置与任职条件第四条岗位设臵必须与用人单位的“一三五”规划、科技目标、学科发展紧密结合,优先支持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和特色研究所(以下简称“四类机构”)的建设。
(一)A 类岗位主要围绕国家重大专项和先导专项设臵,包括研究所学术所长(副所长)、“四类机构”相当的学术负责人岗位、国家级实验室或中心主任岗位,及院重要学科方向的带头人岗位。
按照年度工作部署,用人单位根据需要提出岗位需求,人事局会同院相关局进行审核、报批。
A 类岗位由院统一发布(二)B 类岗位主要围绕用人单位的重大突破方向与目标,结合关键工程技术工作需求设臵,与现有科研团队紧密结合。
按照年度工作部署,用人单位根据需要提出岗位需求,人事局会同院相关局进行审批。
B 类岗位由院统一发布。
(三)C 类岗位由用人单位根据科技规划和重点领域的发展需要,在院核定的指标范围内自主设臵招聘岗位。
C 类岗位由用人单位发布。
第五条岗位职责(一)A 类入选者应准确把握学科动态和发展方向,所从事的工作应符合院“三个面向”的要求;作为研究单元的负责人,应注重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组织带领科研团队,促进具有重要影响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的产出;组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扩大本领域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积极培养青年人才。
中科院百人计划ABC类区别
中科院百人计划ABC类区别作为一个卓越的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CAS)于2015年启动了一个伟大的计划,即“百人计划”。
中科院百人计划旨在支持青年学者和科学家在学术研究、开展前沿研究和学术交流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为建设知识创新型国家培养领军人才。
据悉,该计划共分为ABC三类,分别按照不同年龄和学科框架归类,不仅构建起一条新兴科学家的职业发展路径,也为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创新研究中心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A类百人计划主要面向35岁以下的青年学者,旨在支持对基础科学理论、以及技术和管理等领域有重大创新成果的应用研究学者。
A类百人计划支持的青年学者主要以研究员为主,他们在中国科学院的基础研究部门、重点实验室和创新研究中心中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以及与国际学者的学术交流。
A类百人计划希望能支持青年学者有效地发挥其才能,建立专业的科学家职业发展体系,为国际学术合作、前沿科学技术的研究、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等学术领域奠定坚实的基础。
B类百人计划主要面向35岁至55岁的研究人员,旨在支持对基础科学理论、以及技术和管理等领域有重大创新成果的研究学者。
B类百人计划将支持学者进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学术交流和技术指导,提升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和研究成绩,构建新的学术研究体系,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B类百人计划也将支持学者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中心和国际学术机构中进行重点研究,推动学术的交叉学科研究,以及技术研发和转化。
最后,C类百人计划支持55岁以上科学家,旨在充分发挥青年和中老年科学家的科学智慧,支持他们进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学术交流和技术指导。
C类百人计划将支持中老年科学家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推动学术的交叉学科研究,以及技术研发和转化。
同时,C类百人计划也将支持科学家走出实验室,担任科学家职业发展计划的教育咨询、科学管理、学术研究和科学技术传播等工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中科院召开A类先导科技专项2017年度工作会
国 内知名旅游专家 ,重点考量科技 内容、旅游资源 、环境容 量、基础设施 、市场潜力等方面 , 遴选 出贵州黔 南 5 0 0米口 径 球 面 射 电望 远 镜 、 中科 院 西 双 版 纳 热 带 植 物 园 、湖 北 宜 昌 长 江 峡 水 利 枢 纽 工 程 、 中科 院 南 京 紫金 山 天文 台 、 中 科 院 青 岛海洋科考船 、巾困科技馆 、甘肃 酒泉卫 发射 基地 、巾 科院安徽合肥董铺科学 岛、中科院 西安国家授时 r { 一 心、I f 】 科 院遥感 卫星接 收站三亚站等 1 O家单位 , 作为 “ 批L } | 陶十 大科技旅游基地 ” 。 据介绍 ,“ 首批 中国十 人科技旅游基地 ”的推 出 ,有利 于推动科技支撑旅游发展 、旅游促进 科技传 播 ,营造科技旅 游发展新氛 围。 F 一步 , 双方将在 “首批 巾圈 卜大科技旅游
SCI ENTl S T 前 沿 科学家
中科 院召 开 A类先 导 科 技 专 项 2 0 1 7年 度 工作 会
3月 2 l几 , 中国科学 院 A类战略性先 导科技 专项 2 0 1 7年度工作会征北京举行 , 中科 院副院长、 党纰成 员相里斌 出席 会议 并讲话 会议听取 了 1 1 个 A类 先导专项 2 0 1 6年工作进展及 2 0 1 7年 工作 计划报告 , 听取 了中科 院重 大科 技任务局 、发展规划 局、条件 保障与财务局 、档 案馆等 部门和项 目躲理 部关于专项组织管理、检查验收、财务管理、档案验 收及监理工作报告 ,听取 了中科院 国 家薯 ! 间科学中心关于专项依托单位管理经验交流报告 , 举行 了专项分管副院长与专项依托单位法人代表签订任务实施责任书仪式。 相里斌在总结讲话 I 1 对2 0 1 6 年A 类先 导专项 _ J 作 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 对监 理报 告r { 1 关于专项工作存在 的问题表达 荚注, l : 要 求院机关 、专项任 务承研 单位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进行改进完善 , 形成闭环。关于后续工作 。 相里斌强调 :第一 , 各专项 负责人和 依托 单位 的领 导要 以高度 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更加严格管理承担的 ^类先导专项 ,确保专项产出与国家投入相旺配 ;第二 ,在专项 执行过 程中 ,高度 关注 经赞使用情况 ;第三 , 进一步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 加强档案管理 : 第四 , 高质量地完成仟务 , 做 出精 品 , 形 成 A类先导专项的品牌 ;第五 。 做好与国家计划 的有机衔接 , 充分体现先导性优势 ,同时 , 酷准产业化 , 面 向国民经济 主战场 ,做好成果的推J “ 和转 化 : 第 六 ,注承重大成果 的梳理 , 加 强宣传 ,营造 良好的氛嗣 ,树立 良好 的形 象 ; 第七 ,群策群力 , 提出具有前瞻性、颠覆性、突破性的想法 ,加紧论证、肩动新的先导专项 ,确保科研成 果不断产 出、重 犬成绩 断涌现 。
中国科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中国科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国科学院决定在“率先行动”计划框架下,在建设“科技服务网络”和“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启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遵循“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办院方针,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以我院知识、技术、人才和科技资源为核心,努力支撑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把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摆在我院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导向引领。
关注重大需求,建立问题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关注重大产出,建立贡献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1引领我院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
——开放融合。
进一步加强院企、院地合作,推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融合、知识创新与区域创新融合,促使我院科技创新资源与社会生产要素更紧密结合,加快形成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有效联动的融合发展体系。
——保障改革。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保障;建立健全“院领导—院机关—分院—研究所”统筹协调的工作体系,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组织保障;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经费保障。
(三)主要目标通过实施“专项行动”,努力探索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使我院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转化效率显著提升,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
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新一轮“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布局,结合在北京、上海等优势地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重大举措,准确把握相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重点推动一批基础好、见效快、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成2果转化应用,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型发展做出有显示度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实施细则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实施细则为规范战略先导专项项目经费的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根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管理暂行办法》和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先导专项管理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概预算编制第一条概预算是反映任务经费需求和确定财政经费投入的重要依据,是专项各项目间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
先导专项实行五年概算与年度预算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执行期限不足 5 年的,按照执行期限编制概算。
第二条概算主要用于初步框定五年期内的经费投入总额。
年度预算主要用于确定当年的经费投入总额,应于上年9月15日编制完成预算评估评审应于每年9 月30 日前完成。
第三条概预算应根据实施方案由子课题、课题、项目、专项逐级编制汇总。
概算纳入任务书签署范围,经批准的年度预算签署预算书。
第四条概预算由总体组(部)及各承担单位共同编制,由计划财务局聘请中介机构评估评审。
各专项应根据评估评审意见,对概预算进行调整。
调整后的概预算应经专项领导小组审定,必要时计划财务局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复评。
第五条计划财务局将专项领导小组审定的年度预算报财政部。
每年11 月底前,将财政部下达的年度预算通知各承担单位。
下达的年度预算与申请预算不一致时,由总体组(部)组织各承担单位修订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预算书。
第六条计划财务局会同相关专业局根据确定的年度预算,组织专项任务承担单位按照任务书签署层级签署预算书。
签署的年度预算书是先导专项承担单位预算执行的依据。
第七条先导专项经费预算直接下达到课题(子课题)承担单位。
总体组(部)可以根据实施方案任务分解情况以及年度考核情况,对项目、课题(子课题)的年度预算提出意见,对于未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项目、课题(子课题)可以提出调减预算安排的建议。
第二章预算执行第八条先导专项应根据确定的年度预算和工作任务编制分月预算执行计划,确保当年预算当年执行,当年未能执行的预算一律冲抵下年度预算。
中科院先导专项绩效评价指标
中科院先导专项绩效评价指标一、绩效评价的背景和意义1.1 绩效评价的定义和作用绩效评价是指对某个组织、项目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评价对象了解自身的工作表现,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1.2 中科院先导专项的背景和意义中科院先导专项是中国科学院为推动科技创新而设立的一项重要科研计划。
该专项旨在支持科学院院士和优秀青年科学家的前沿科学研究,提升我国在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因此,对中科院先导专项的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背景和意义。
二、绩效评价指标的体系构建2.1 绩效评价指标的分类绩效评价指标可以分为输入指标、过程指标和输出指标三个层面。
输入指标主要衡量科研项目所获得的资源投入,包括经费、人力等;过程指标关注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如研究设计、实验操作等;输出指标则关注科研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如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
2.2 绩效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针对中科院先导专项,可以制定一系列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
例如,对于输入指标可以考虑经费投入的多少、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等;对于过程指标可以考虑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等;对于输出指标可以考虑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专利申请的数量等。
三、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3.1 权重分配的原则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和准确。
常见的原则包括重要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来确定权重;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根据指标的可操作性来确定权重;公平性原则是指确保评价过程对各个评价对象公平公正。
3.2 权重分配的方法权重分配的方法可以采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主观赋权法是指由评价者根据其专业经验和判断来确定权重;客观赋权法是指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来确定权重。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综合使用两种方法,以达到更准确和公正的结果。
四、绩效评价的实施步骤和流程4.1 绩效评价的准备阶段在绩效评价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先导专项 a类、b类、c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先导专项a类、b类、c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先导专项是指为加快科技创新和发展经济而采取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政策措施。
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先导专项被分为a类、b类和c类。
这些先导专项的目标是推动相关科技领域的发展,提高我国在关键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
先导专项a类主要针对的是我国在特定领域已经取得一定科技优势的情况下,继续深入攻关,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这类专项研究的重点是提高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旨在实现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和持续发展。
先导专项b类则主要聚焦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短板领域,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和关键技术瓶颈,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的研究工作。
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相关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在关键领域弥补我国科技发展的短板。
先导专项c类是对于尚未解决的科技难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性研究,旨在培育新的领域和方向的科技创新,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提供科技支撑。
这类专项的开展不仅仅关注科技成果的输出,更注重推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深度融合,形成创新生态系统。
通过先导专项的开展,我国将能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领域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创新转型和升级。
同时,这也将促进相关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共同进步。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先导专项的推动,我国将迈向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每个部分都有相应的子部分,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引言部分主要目的是引入先导专项的概念,简要介绍文章的主题和重要性。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概述先导专项的背景和基本情况,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包括了先导专项a类、b类和c类的详细内容。
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三类先导专项,并重点讨论各自的要点和特点。
中国科学院召开A类先导专项“种子精准设计与创造”启动会
第14期·3·中国科学院召开A类先导专项“种子精准设计与创造”启动会本刊记者获悉,2020年5月11日,中国科学院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种子精准设计与创造”启动会。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专项领导小组组长相里斌出席会议。
“种子精准设计与创造”先导专项于2020年1月3日经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正式立项。
该专项针对我国新时期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及供给侧改革等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主要农作物(水稻和小麦)和水产动物(鱼),通过理论精准控制、技术精准设计和产品精准创造,创制“一增两减”(增产提质、减投提效、减损促稳)设计型新品种,引领育种技术从分子育种到精准设计育种的跨越。
会议听取了种子创新研究院院长、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关于专项实施方案及2020年度工作计划的报告和种子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杨维才关于专项组织管理方案的报告。
专项总体组、协调组、监理组和领导小组成员代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里斌在总结讲话中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勇于迎接新时代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新要求,发挥专项引领作用,进一步整合资源、深化改革,通过专项的组织实施,充分发挥种子创新研究院建制化队伍办大事的优势,形成跨单位、跨领域、大团队协同攻关模式,为探索国家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先行,力争在种业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突破,抢占种子创新科技的制高点,培育“一增两减”设计型品种,满足人民群众“好吃”“绿色”“可持续”的基本需求,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种业核心竞争力。
相里斌要求,专项攻关团队、依托单位和机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率先行动”计划为统领,严格过程管理,确保专项任务目标圆满实现,产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原创成果,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重大创新贡献。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为规范和加强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先导专项”)的管理,根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任务书签订第一条先导专项通过院长办公会审批立项后,相关各级责任人须签订专项(项目)任务书,以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
专项和项目任务书按照5年期限,由计划财务局会同各专业局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签订;课题和子课题任务书可根据任务的需要自行设定执行期限,由专业局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签订,并报计划财务局备案。
各级任务书自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第二条专项任务书由专项负责人(首席科学家或总指挥)、专项依托单位法人代表、主管专业局、计划财务局和相关专项领导小组组长共同签署。
专项任务书正式文本,留存计划财务局和主管专业局各两份,专项依托单位两份,有关单位各一份,专项负责人一份。
第三条项目任务书由项目负责人、项目承担单位法人代表、专项负责人(首席科学家或总指挥)、主管专业局及计划财务局共同签署。
项目任务书正式文本,留存计划财务局和主管专业局各两份,项目承担单位两份,有关单位各一份,专项负责人一份,项目负责人一份。
第四条课题(子课题)任务书由课题(子课题)负责人、课题(子课题)承担单位法人代表、项目(课题)负责人及主管专业局共同签署。
课题(子课题)任务书正式文本,留存计划财务局和主管专业局各两份,课题(子课题)承担单位两份,有关单位各一份,项目(课题)负责人一份。
第二章年度计划管理第五条先导专项管理实行年度计划管理制度,每年9月15日前完成下一年的年度工作计划和预算编制,年底对年度计划内容及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经费决算、工作总结并考核。
年度考核结果是拨付后续经费的重要依据。
第六条专项总体组(部)负责编制年度计划及预算,确定年度工作任务,专项各级负责人按照专项、项目、课题、子课题分别向上一级提交年度进展情况(含经费决算)报告和下年度工作计划(含经费预算)。
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
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
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是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CAS)针对一些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创新性的研究项目设立的一种荣誉证书。
该证书旨在表彰在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并鼓励他们在科学研究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获得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的项目通常具备以下特点:
1. 科学意义重大,项目在科学理论、技术方法或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 创新性突出,项目在科学思路、实验设计、技术手段等方面具有创新性,为相关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3. 学术水平高,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可能获得了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
4. 团队合作强,项目由一支具有协同合作精神和较强实力的研
究团队完成,团队成员之间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项目中发挥了各自的专长。
获得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对科学家和研究团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学术荣誉,证书的获得是对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在相关领域杰出贡献的认可,是对他们学术成就的肯定和鼓励。
2. 影响力提升,获得证书后,科学家和研究团队的声誉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资金支持。
3. 资源支持,获得证书的项目通常会得到更多的科研经费和资源支持,有利于项目的持续开展和进一步发展。
4. 学术交流,证书的获得也会使科学家和研究团队更容易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促进学术合作与交流。
总之,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是对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的一种荣誉表彰,对于科学家和研究团队来说具有重要的学术和职业意义。
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
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是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中科院)针对具有重大科学研究和创新潜力的项目或课题组进行的一种认定和资助。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进行全面解答。
1. 什么是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是中科院为了推动科学研究和创新,支持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项目或课题组而设立的一种认定和资助机制。
该证书的颁发对象是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或具有重大研究潜力的科研团队或个人。
2. 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的颁发是对科研团队或个人在相关领域取得成就的认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资金支持,获得该证书的团队或个人将获得中科院的资金支持,用于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项目。
学术声誉,该证书的获得将提升团队或个人在学术界的声誉和地位,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资源。
资源优先,获得该证书的团队或个人在中科院内部将享有资源优先分配的权益,包括实验设备、人才支持等。
推动科技创新,该证书的设立旨在推动科技创新,通过资金和资源的支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如何获得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获得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需要经过以下步骤:申请,科研团队或个人需要向中科院提交申请,包括项目或课题组的研究计划、成果和创新性等相关材料。
审核评审,中科院将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和审核,评估其科研成果和创新潜力。
决策和颁发,经过评审合格的申请将提交给相关决策机构进行最终决策,决策通过后,中科院将颁发A类先导专项证书给获得者。
4. 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的影响和效果如何?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证书的影响和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金支持,获得该证书的团队或个人将获得中科院的资金支持,有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取得。
合作机会,证书的获得将提升团队或个人在学术界的声誉,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资源,促进科研合作和交流。
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实施方案论证会召开-中科院上海微
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实施方案论证会召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05次常务会议关于“组织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形成重大创新突破和集群优势”的要求,保证“创新2020”组织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加快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推进,10月25日至30日,总专项办在北京召开论证会,对7个A类先导科技专项进行实施方案论证。
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李家洋、李静海、詹文龙、阴和俊出席会议。
来自科技部、环保部、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局、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基金委、有关工业部门、高等学校、有关企业和院属单位等部门的99位专家参加论证会。
中科院秘书长邓麦村、副秘书长潘教峰分别主持论证会。
会上,以中科院院士金怡濂、方守贤、沈文庆、陈俊武、叶叔华、林其谁、刘光鼎、吴国雄等为主任的8个论证委员会分别听取了“面向感知中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钍基核能系统”“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空间科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深部资源探测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7个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承担单位关于实施方案的报告,认真审阅了相关材料,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质询和讨论。
按照“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组织实施方案”的要求,各论证委员会从立项依据、现有工作基础、研究目标及预期成果、研究方案、人才队伍建设方案、组织管理方案及资源配置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证,对实施方案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在此基础上,各论证委员会分别形成了论证意见。
与会专家认为,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与国家科技计划、重大专项等相互协调与衔接,集科技攻关、队伍孕育和平台建设于一体,集中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经过长期稳定的科技攻关,一定能够取得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占据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并形成集群优势,促进技术变革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发展,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科技专项和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简介一、A类先导科技专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是中科院在中国至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基础上,瞄准事关我国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提出的,是集科技攻关、队伍和平台建设于一体,能够形成重大创新突破和集群优势的战略行动计划。
2010年3月31日,国务院第10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规划,确认中科院组织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形成重大创新突破和集群优势。
1.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是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2011年中科院已将其列为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之一。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实施以来,在“细胞谱系的建立与发育调控”、“功能性细胞获得的关键技术”、“人工组织器官构建”、“干细胞应用策略的集成研究”四个项目取得的阶段性进展。
2.未来先进核裂变能中科院于2011年启动了"未来先进核裂变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其中ADS嬗变系统项目和钍基熔盐堆(TMSR)核能系统项目作为其两大部署内容。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以加速器产生的高能强流质子束轰击靶核(如铅等)产生散裂中子作为外源中子驱动和维持次临界堆运行,具有固有安全性。
ADS系统的中子能谱硬、通量大、能量分布宽,嬗变长寿命核素能力强,既可大幅降低核废料的放射性危害,实现核废料的最少化处置,同时还有能量输出,可以提高核资源的利用率,被国际公认为核废料处理的最有效手段。
钍基熔盐堆(TMSR)核能系统项目研究目标是研发第四代裂变反应堆核能系统,计划至2020年之前建成2MW钍基熔盐实验堆,形成支撑未来TMSR核能系统发展的若干技术研发能力,并解决钍铀燃料循环和钍基熔盐堆相关重大技术挑战,研制出工业示范级钍基熔盐堆,实现钍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核能的综合利用。
3.空间科学国务院第10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规划后,中科院即启动实施的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将部署以下7个研究项目。
(略)4.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作为2011年首批启动的A类先导科技专项之一。
该专项针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与碳减排的国际谈判以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最佳途径选择等重大科技需求,有效组织中科院和相关高校及部委相关单位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力量,深入研究我国的陆地碳收支定量认证、碳增汇潜力与速率、增汇技术与措施以及未来全球增暖情景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关系的不确定性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由此形成支撑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减排增汇、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的数据资源体系、科学知识体系和技术支持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在温室气体排放认证方法论与技术体系、陆地碳收支定量评估与认证、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生态系统增汇技术与措施、区域碳收支调控管理政策等研究领域的整体科学研究水平,实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外交谈判的话语权;形成一支具有扎实研究基础,并适应重大多学科交叉的科技队伍,实现我国科学家进入世界前沿科技舞台的战略目标。
专项将着力回答如下核心科学问题:(1)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2)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有多大的固碳潜力和速率(3)在温室气体减排的"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问题上我们如何应对(4)如何认识气候变暖对大气CO2浓度的敏感性(5)如何认识气候变暖对生态和环境变化的影响(6)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发展战略和政策。
5.面向感知中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2012年8月14日至15日,中国科学院“面向感知中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在北京召开启动大会。
面向感知中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先导专项面向“感知中国”的战略需求,紧紧抓住“人机物”三元融合所带来的新机遇,以构建“海云创新试验环境”为驱动,旨在变革信息技术研究模式,促进一批信息技术与科学研究的重大创新,奠定信息资源与物理资源、社会资源深度融合与综合利用的技术基础,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建设与发展普惠、智能、安全、服务型的信息社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专项的科学意义在于,通过变革性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针对当前信息系统面临的终端规模可扩展性、海量数据性能、能耗和安全的四大根本性挑战,创建满足“人机物”融合需求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系。
专项的战略意义在于落实“感知中国”战略构想、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引领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
通过综合利用“人机物”三元世界资源的智能服务,扩大普惠增值消费需求,引领信息技术新兴市场;培育出中国自己的芯片、设备、网络、信息服务领域的国际领先企业,大幅度降低对外技术依存度;促进安全可信与隐私保障的统一,满足国家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战略需求,构建和谐信息社会,推动节能环保,有力支撑国家信息化发展进程。
6.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2012年9月13日,中国科学院“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在北京启动。
中科院针对低阶煤清洁利用通过多次研讨、反复论证,结合国家“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以高效热解技术为先导,先提取煤中业已存在的油气资源,再将半焦燃烧、或经气化定向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化学品,是实现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的必然选择”思路,为体现提效优先、系统集成,形成热解—油气提质—燃烧—发电、热解—气化—合成和热解—气化—费托合成—油品共处理转化三条清洁高效梯级利用途径,汇聚中科院全部优势单位,广泛吸纳中科院内外重要科技力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工业示范。
拟重点在以下八个方面开展研究:(1)低温热解分级转化技术研发与示范。
突破煤热解制备油气技术工业化中的各种关键技术及其装备,发展过程装备与过程工艺的设计放大技术,构建实现褐煤/次烟煤等高挥发分煤定向热解转化制备轻质油气的煤炭分级转化综合利用新型技术工艺,建立可稳定运行的煤热解定向制备油气产品的成套技术及装备,形成煤处理量10万吨级煤热解分级利用示范。
(2)热解油提质深加工技术研发。
立足煤热解油利用产业,针对我国目前煤热解油利用中污染严重、技术落后、资源浪费等问题,研究开发煤热解油高值化学品分离、煤热解油加氢、煤热解油沥青及提取物深加工等技术,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热解油清洁高效利用成套技术。
(3)半焦/煤清洁高效燃烧技术与示范。
突破超临界与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瓶颈,构建大型试验平台和计算平台,掌握半焦高效清洁燃烧关键技术,完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600MW等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工程技术示范,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超)临界发电与热解耦合的技术方案。
(4)CO2捕获、利用与封存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
通过技术创新和过程集成,以CO2低成本捕获、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开发经济高效的CO2减排、捕集、封存和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形成CO2低成本吸收/吸附捕集、CO2资源化利用、大规模地质封存工程示范技术方案,捕集分离CO2的成本比现有技术降低30%以上。
(5)新型分级转化半焦/煤气化技术及工业示范。
针对系统中热解产生的半焦,通过中试试验和工业示范,形成适合于化工/天然气合成的日处理千吨级半焦/煤的“多段分级转化流化床煤气化技术”、“气化灰渣和细粉灰CFB再燃技术以及高温水蒸气制备技术”、“超细化粉煤安全制备技术”和“输运床气化关键技术”。
(6)分级液化制备油品关键技术的工业示范。
在深入系统研究褐煤脱水、部分加氢液化和加氢半焦气化特性的基础上,通过与间接液化的系统集成,实现全系统能量的梯级利用和提高油品品质。
通过在1万吨/年褐煤分级液化的中试运行,形成百万吨级工艺包和能效评价软件,系统能效提升5—8个百分点。
(7)煤基大宗化学品和燃料合成技术。
通过实施该项目,使我国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大宗化学品和燃料合成技术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有两项燃料和燃料添加剂合成技术(甲醇制汽油和甲醇制多醚含氧化合物)和三项化学品合成技术(甲醇制丙烯、合成气制乙醇、合成气制乙二醇)用5年时间完成工业性试验,并进入工业化示范阶段,同时培育6—7项有较好前景的技术,使其在10年左右时间进入工业示范。
(8)过程模拟与系统仿真集成。
针对该专项工艺过程的特点,建立准确、高效、快速的虚拟过程通用平台(包括多尺度通用软件、仿真硬件与测量平台),实现煤热解、燃烧、气化、合成等典型工艺装置中的宏观传递和反应过程的准实时模拟,为专项提供基础研发和模拟放大平台,推动虚拟过程工程新兴产业的形成和示范应用。
7.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2013年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在北京启动。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专项面向我国粮食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水稻为主,小麦、鲤等为辅,解析并获得一批调控复杂农艺性状的分子模块,建立模块耦合组装的理论和应用模型,实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模块的有效组装,培育一批水稻、鲤等初级模块分子设计型新品系(种)。
创建新一代超级品种培育的系统解决方案和育种新技术,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核心战略支撑。
专项依托单位为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8.变革性纳米产业制造技术聚焦2013年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变革性纳米产业制造技术聚焦”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在北京启动。
变革性纳米产业制造技术战略性先导专项依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集聚了中科院25个研究单位的优势力量,围绕有重要产业影响的纳米产业制造技术的研发与系统集成,致力于提升传统产业的创新水平。
专项将促进长续航动力锂电池和纳米绿色印刷等产业技术的变革性创新,同时培育和推动一批核心技术在特定能源、环境与健康领域中的应用,解决若干制约国家骨干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9.江门中微子实验2013年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江门中微子实验”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在北京启动。
(略)10.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2013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院“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WPOS先导专项)在北京启动。
(略)二、中科院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核高基”等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科院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完善的科研体系,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承担了比较重的任务。
1.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专项2008年4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专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