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

合集下载

含油气地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含油气地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和 』 分别 为 0

相 态 流 体模 量
对 不 同油 气 水 及 其 混 合 体 的物 理 性 质 进 行 了 广 泛研究
[ 13
,
14
]

目前 计 算 流 体 体 积 模 量 和 密度 较

在 确定 了地 层 的矿 物 成 分 骨 架 模 量 和 流 体模

为 通 用 的方 法 是 验 关 系式 111
化进行了讨论 , 并对含不同流体地层 的地震响应进
行 了分 析 。
s n man弹 性 系 数 , K 和
是 开 放 系 统 的 弹 性
1 计算方法
由流体 和固体相态构成的封闭岩石系统 , 岩石 总体积等于固体相态与流体相态 的体积之和 , 或等
于封 闭系统 中骨架 体 积 与 流 体 可 自 由流 动 的孔 隙
第 4 卷第 6 7 期 20 。 8年 1 月 1




Vo 7 No 6 L4 , .
No ., O 8 v 2 O
GE 0PHYS CAL I PROS EC NG P TI FOR PETROL EUM
文 章 编 号 :。 O 4 12 O ) 6一 5 7 6 1 0 一1 4 (0 80 O 7 一O
常 数 。因此 , 以通 过孔 隙度将 孔 隙介 质骨 架 的作 可
用力与作用于流体 ( 粘度为零) 的流体压力联系 上 起 来 。根据 B t 互 易 性 理 论 _ 研究 压 力 ( 和 et i 】 , P)
应 力 () 孔 隙 骨架 的作 用 力 关 系 , 以确 定 孔 隙 对 可
在 油 田 的勘 探 与 开 发 中 人 们 更 关 注 的 是 不 同

地震波反射成像与油气勘探效果分析

地震波反射成像与油气勘探效果分析

地震波反射成像与油气勘探效果分析地震波反射成像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的应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它通过记录和分析地下地震波的反射信息,可以对地下构造进行成像和解释,从而帮助勘探人员判断油气储层的分布和性质。

本文将围绕地震波反射成像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展开论述。

地震波反射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面或井下发射的震源激发地下介质中的地震波,当波束遇到不同的地层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等现象。

这些反射信号会被接收器记录下来,然后经过数字信号处理和成像算法分析,最终形成地下地质层面或地震剖面的图像。

地震波反射成像技术主要包括震源激发、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成像和解释等几个步骤。

在震源激发方面,常用的方法有人工震源、爆炸震源和振动车震源等。

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包括地震仪器的布放、数据采集和预处理等。

成像阶段是将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应用反演算法和波动方程模拟等手段,将信号转化为地层界面的形态图像。

解释是根据成像结果,分析地震波与地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确定油气储层的分布及其性质。

地震波反射成像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具有多方面的应用效果。

首先,它可以对油气储层的几何形态进行细致刻画,提供了勘探人员进行合理油气勘探区划的依据。

其次,通过分析反射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等特征,可以获得油气储层的物性参数,如孔隙度、饱和度、弹性参数等,从而评估储层的质量和含油气性。

此外,地震波反射成像技术还可以探测油气储层的构造异常,如断裂、岩性变化等,为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然而,地震波反射成像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地震波的解释需要丰富的地质背景知识和专业技术,对勘探人员的要求较高。

其次,成像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震仪器的参数设置、地面与储层之间的介质性质等,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采样点和参数。

此外,地震波反射成像技术在某些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效果可能会受到限制,如在山区和盆地等地形复杂的地区。

尽管存在一些限制,地震波反射成像技术作为油气勘探的主要手段之一,仍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反演技术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反演技术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反演技术地震反演技术是石油勘探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其可以通过数字模拟和分析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规律和反射规律,以获取地下岩层的地质特征信息,对于石油勘探与开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反演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将其划分为几个类别进行介绍。

一、声波反射法声波反射法是采用声波来探测地下物质、获得地质信息的一种勘探技术。

它通过发送一组脉冲性质的声波信号,利用地下介质中不同岩性的反射作用,捕捉石油藏的地质构造和性质等信息。

声波反射法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处理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抽取检波器记录、应用地震勘探处理软件进行反演等。

地震勘探处理软件通常包括反褶积、叠前处理等。

二、地震波散射法地震波散射法是指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下物质的散射作用,从而获取地下物质的结构、性质和构造等信息的一种勘探技术。

地震波散射法的数据处理流程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其中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滤波、相关分析等,分析则可以通过特征参数分析、图像分析等方法进行。

三、地震波反演法地震波反演法可以对地下储层进行高精度的研究和分析,其主要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解释等。

数据处理不仅涉及到对数据的预处理、滤波、矫正等环节,还需要通过反演算法对地下储层进行高清晰度成像,以获取地下储层的地质特征。

地震波反演法中的反演模型通常包括简单的叠加模型、反射系数模型、离散模型等。

目前,反演算法的发展趋势主要是由单参数反演向多参数反演、由确定性反演向非确定性反演转化。

四、地震波速度反演法地震波速度反演法是利用地下物质对不同频率的地震波的反射或折射不同而获得其岩性及构造的一种勘探技术。

地震波速度反演法需要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并且需要设定多个渐变策略、模型等参数才能得到准确的成像结果。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全波形反演、反射波走时反演等。

总之,地震反演技术对于石油勘探和开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的反演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边、曹台潜山储层地震反射特征研究

边、曹台潜山储层地震反射特征研究

边、曹台潜山储层地震反射特征研究【摘要】通过储层特征分析、精细标定技术、产能统计分析,对边、曹台潜山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进行探索研究,认为该区高产油气层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强反射、错段、变形等反射特征。

参考此特征对潜山油藏整体评价部署,其中曹623H,曹625H,曹626H井获工业油流,为该区潜山上报2600万吨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太古宇潜山裂缝性储层地震信息辽河坳陷继辽河油田兴隆台古潜山勘探实现突破以来,陈家古潜山、曙光低潜山、大民屯潜山、茨榆坨潜山勘探开发相继取得突破。

现今潜山油藏已成为辽河油田进行勘探、评价和开发的重点研究对象,是寻找新的储量接替的主要战场。

钻井、录井、取芯和分析化验资料逐渐丰富,测试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地震资料经过多次采集处理,品质得到大的改善,使得潜山储层的特征研究更加深入[1,2]。

1 区域地质概况边、曹台潜山位于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东北部的法哈牛潜山带。

潜山地层由太古宇鞍山群变质岩组成,后期受郯庐断裂影响使基底向西逆冲,分别形成边台潜山带和曹台潜山带[3]。

深大断裂将潜山横向上分割成多个山头,并进一步碎裂形成多个复杂断块。

广泛发育的下第三系暗色泥岩提供优良的油源条件。

早期断层对油气的运移起到通道作用,晚期断层对油气造成封闭作用并控制潜山含油边界。

外动力地质作用使潜山形成多种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裂缝和孔隙两大类,以裂缝性储层为主。

2 储层特征2.1 储层岩石类型变质岩原生孔隙不发育,但经过改造能形成裂缝等次生孔隙而成为储集岩。

岩石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裂缝发育与角闪石、黑云母等暗色矿物含量的多少有关。

随着暗色矿物含量减少及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含量的增加,岩石裂缝密度增大,孔隙度增大,形成储层的潜力更大[4]。

因此,边、曹台潜山变质岩中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浅色矿物含量较高的浅粒岩类、混合岩类以及片麻岩类。

2.2 储集空间潜山储集空间分为孔隙型和裂隙型两大类。

油气储层特征识别的地震反演技术

油气储层特征识别的地震反演技术

油气储层特征识别的地震反演技术油气储层特征识别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勘探人员在油气勘探开发的过程中减少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效率、降低勘探成本。

在油气储层特征识别中,地震反演技术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

地震反演技术是一种基于地震波传播的物理现象,通过貌似正演问题的求解来实现地下介质特征参数的反演,是区域地震学、勘探地震学、工程地震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油气储层的特征识别中,其主要作用就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内传播的特性,推断出地下结构的特征参数,如地质构造、岩石地层类型、地层厚度、流体特性等等。

下面将从地震成像方法、地震学特征参数的反演、地震解释等几个方面展开对地震反演技术在油气储层特征识别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地震成像方法盲区是地震勘探的一个难题。

在传统的地震勘探方法中,数据准确度较低、信息内容较少,导致对于“盲区”的识别难度较大。

而地震反演技术可以在高质量的地震观测数据下,进行高精度地震成像,进一步减少勘探中“盲区”对勘探结果的影响,提高勘探成功率。

地震学特征参数的反演地震反演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介质内传播的特性,推断出地下结构的特征参数。

而在油气储层的特征识别中,地震学特征参数的反演则十分重要,如地质构造、岩石地层类型、地层厚度、流体特性等等。

在进行这些特征参数反演时,需要基于大量的地震观测数据和一定的地质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综合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反射、折射、散射等特性,迭代求解反演问题,最终达到识别油气储层的目的。

地震解释地震解释是勘探地震学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利用勘探地震图像进行地下地质介质结构的识别和油气藏的划分和评价。

而在地震解释中,地震反演技术则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例如对深部构造的识别能力更强、对沉积速度高比值区域的解释能力更强等等。

通过使用地震反演技术进行地震解释,可以有效提高勘探地震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油气储层的特征识别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塔河油田断溶体油藏地震反射特征类型及规律

塔河油田断溶体油藏地震反射特征类型及规律

121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阿克库勒凸起的南部斜坡区[1],自提出“串珠状”反射理论以来[2],大型溶洞及其复合体在地震剖面上形成的“串珠状”地震反射,成为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

2015年,鲁新便等[3]学者提出断溶体圈闭的概念,认为在加里东期、海西期等多期岩溶叠加作用下,沿断裂溶蚀形成板状、柱状等不同三维空间结构的缝洞体,在上覆岩层或侧向致密灰岩遮挡下,油气沿垂向断裂充注聚集而形成特殊的断溶体油气藏。

断溶体油藏理论的提出,极大地提高了塔河油田开发效果,实现了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地质认识的跨越式发展。

在断溶体油藏开发过程中,不同地震反射特征类型对应的储集体规模及油井产能差异较大,制约了开发效果。

本文从地震反射特征分类入手,分析断溶体油藏不同反射特征与缝洞规模、累产的关系,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提供借鉴。

1 地震反射特征分类地震反射特征分类主要考虑地震波形差异和构造差异。

在塔河油田高精度三维资料的基础上,以断裂背景和波形特征相结合作为分类标准。

为更全面反映断溶体油藏地震反射特征,本次研究除考虑实钻反射特征,将中深部(实钻井筒以下)反射特征也一并考虑。

塔河油田断溶体油藏实钻反射特征可分为三大类:杂乱状、连续状、串珠状。

在三大类中可细分为杂乱强、杂乱弱、连续、弱连续、整体串珠等五亚类。

将实钻反射特征与中深部反射特征匹配组合,进一步将断溶体油藏划分为“整体杂乱强”、“杂乱强+深部杂乱弱”、“整体杂乱弱”、“杂乱弱+深部杂乱强”、“连续+深部杂乱弱”、“(构造高)连续+深部杂乱强”、“(构造高)连续+深部杂乱弱”、“弱连续+深部杂乱强”、“弱连续+深部杂乱弱”、“整体串珠+深部杂乱强”等十小类反射特征组合。

从不同反射特征类型占比来看,断溶体油藏以“整体杂乱强、表层整体串珠、杂乱弱+深部杂乱强”为主,这三类反射特征占总数的70.5%。

其中整体杂乱强特征占总井数的35.3%;表层整体串珠、杂乱弱+深部杂乱强均占总数的17.6%;其余类型反射特征所占比例2%~6%(图1)。

油气勘探中地震反射技术的应用

油气勘探中地震反射技术的应用

油气勘探中地震反射技术的应用地震反射技术是油气勘探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通过对地下岩石层反射波的解释,可以帮助勘探者确定油气资源的分布情况。

地震反射技术凭借其高分辨率和灵敏度,成为了油气勘探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首先,地震反射技术是通过地震仪器产生人工震源,使震波在地下岩石层中传播,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

通过分析这些反射信号的特点,可以对地下岩石层的结构进行解释,包括厚度、速度和密度等信息。

在勘探阶段,勘探者将地震仪器布置在待测区域,记录震源激发的震波信号和地下反射信号,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以揭示油气资源的位置和分布。

其次,地震反射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通过地震反射技术,勘探者可以绘制出地下岩石层的横向和纵向剖面图,帮助他们研究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以确定油气藏的类型和规模。

其次,地震反射技术还可以提供油气藏的砂岩厚度、砂岩中的流体饱和度和岩石孔隙度等重要参数,帮助勘探者评估油气储量和生产潜力。

此外,地震反射技术还可以用于发现暗藏的油气藏和识别砂岩与非砂岩岩性界面等关键岩相界面。

然而,地震反射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勘探成本的问题。

在进行地震反射勘探时,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和人力投入,同时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与解释。

这些都需要高昂的投资和专业的技术支持,增加了油气勘探的成本。

其次,地震反射技术对地下岩石层特性的解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不同类型的岩石在反射波特征上各不相同,需要勘探者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准确解释地下反射信号,并得出可靠的结论。

此外,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勘探区域的复杂程度和岩石的异质性也会增加,进一步增加了地震反射技术的难度。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油气勘探者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地震反射技术。

一方面,他们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引进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技术,以提高野外勘探的效率和精度。

另一方面,他们还积极开展科研合作,与地震学家和地质学家等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和合作,以提高对地震数据的解释和地下结构的解析能力。

地震储层及含油气预测解释技术简介

地震储层及含油气预测解释技术简介

地震(资料)解释的概念地震资料解释是把经过处理的地震信息变成地质成果的过程,包括运用波动理论和地质知识,综合地质、钻井、测井等各项资料,作出构造解释、地层解释、岩性和烃类检测解释及综合解释,绘出有关成果图件,对工作区域作出含油气评价,提出钻探井位置等。

做地震资料解释,很重要的一点还要懂得地震资料处理。

如果想做好地震资料解释工作,地质和资料处理方面的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

地震地质解释的基本任务地震地质解释的基本任务:确定解释分层与地质分层的对应关系;确定构造形态及其基本特征;了解地层厚度变化和相互接触关系;分析断层的性质、断距和断面的产状;预测特殊岩性的存在及其分布规律;进行储层分析;进行构造分带;优选有利圈闭;提供各种井位;进行油藏描述与评价。

地震解释流程及注意事项地震解释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目,涵括钻井、录井、测井、物探、地质、油藏描述的方面的知识。

属于综合学科,多学科交叉:1.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教程(孙家振,2002,中国地质大学出版)2.地球物理反演和地震层析成象(杨文采,1989,地质出版社)3.复杂油气藏地震波场特征方法理论及应用(贺振华,1999,四川科学出版社)4.地震勘探原理和方法(何樵登,1986,地质出版社)5.地震勘探原理(上、下)(陆基孟,1993,石油大学出版社)6.陆相断陷盆地区域地震地层学的研究(张万选,1988,石油大学出版社)以上这些书是必须要看的,而从解释方面的流程来说,给个小流程演示如下:地震解释中的亮点和暗点所谓“亮点”指的是地震相对保持振幅剖面上,振幅相对很强的一些“点”,即很强的反射,也称“热点”。

亮点可能是油气藏引起的,也可能源于其他因素。

根据剖面上有无亮点及亮点的分布,分析亮点附近反射波的特征。

结合各种地层参数信息,可以直接判断地下是否有油气存在。

亮点一般在含油气目的层,侵入岩,膏盐层的地震剖面上显示突出,应用亮点技术来识别油气层具多解性。

亮点勘探技术对处理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做好地震数据的保真处理是利用亮点勘探技术来寻找气藏的先决条件,但是,做好地震数据的保真处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波形解释方法与技巧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波形解释方法与技巧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波形解释方法与技巧地震波形解释方法与技巧在石油勘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解释地震波形数据,地震解释师可以确定地下油气储层的位置、大小和分布,从而指导勘探人员在合适的地点进行钻探。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地震波形解释方法与技巧,并探讨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一、地震波形解释方法1. 初动波解释法初动波即P波,是指沿岩石弹性介质传播的纵波,具有较高的速度和频率。

初动波解释法是最常用的一种解释方法,通过分析初动波在地下储层中的传播特征,可以确定储层的位置和边界。

初动波解释法主要依靠速度分析和延迟时间分析,结合地震剖面的形态特征来推断油气储层的分布。

2. 弹性模量解释法弹性模量是指岩石对应力的响应程度,是评估储层性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弹性模量解释法通过分析地震波形的振幅和频率特征,推断储层的弹性模量变化,进而判断储层中是否存在油气。

弹性模量解释法主要依靠幅度分析和频率分析,可以帮助地震解释师区分不同类型的储层和岩性。

3. 偏移距解释法偏移距是指地震波从发射点到接收点的水平距离。

偏移距解释法通过分析地震波形在不同偏移距下的变化规律,可以判断储层的厚度、倾角和连续性。

偏移距解释法主要依靠时间-偏移距剖面的分析,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储层信息。

二、地震波形解释技巧1. 水平对比法水平对比法是指通过对比不同地震剖面上的地震波形数据,寻找相似的特征,来确定储层的分布和连续性。

水平对比法可以帮助地震解释师发现隐藏的储层,较为准确地预测油气藏。

2. 反射事件解释法反射事件是指地震波在岩石界面上发生反射的现象。

反射事件解释法通过分析反射事件的形态和强度,推断储层的性质和边界。

反射事件解释法主要依靠地震剖面上的反射体识别和解析,可以提供详细的储层信息。

3. 地震属性解释法地震属性是指地震波形数据的某些特定属性,如频率、幅度、相位等。

地震属性解释法通过分析地震属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储层之间的关系,来推断储层的性质和分布。

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地震反演技术应用

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地震反演技术应用

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地震反演技术应用地震反演技术是石油地质勘探与开发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它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推断地下岩层结构和性质,为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阐述地震反演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一、地震反演技术的基本原理地震勘探中,通过地震仪器发送数百到数千赫兹频率的短周期脉冲波,当这些波传播到地层中,会在不同地质层界面上反射和折射,产生地震波。

地震勘探中所采用的主要是纵波和横波。

纵波是一种沿波的传播方向产生纵向振动的波,其速度大于横波;横波是一种沿波的传播方向产生横向振动的波。

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的传播速度与不同层岩性、岩相、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应力等因素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和波形信息反演出地层结构和物性。

其中,速度反演又是地震反演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

速度反演是指通过反演试验记录的地震波速度,计算出每一地层中的波速分布与扰动,从而推断地下岩层结构和性质的一种方法。

速度反演方法可以分为单分量速度反演、双分量速度反演和多分量速度反演。

二、地震反演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1. 岩层结构成像地震反演技术可以帮助勘探者通过检测地震波与不同类型岩石及介质的相互作用来产生成像,生成地下结构图像以及其他地下特征的三维模型。

勘探者可以用这一模型来确定地下的结构构造、确定油气的储层分布、预测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域。

2. 油气储量预测在油气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希望了解储层的厚度、延伸程度、结构、岩性、孔隙度、饱和度等信息,以确定油气的储量大小。

地震勘探就可以通过反演分析储层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波形来测定储层的厚度、类型、饱和度等因素,从而判断储层的规模和生产潜力。

3. 确定钻井位置和方向在勘探过程中,钻探井位置的选取是十分关键的。

地震勘探技术中所使用的反演方法可以直接为钻井提供巨大的帮助,帮助勘探者找寻钻井目标点并确定钻井的方向。

4. 确定高地应力岩石的特征和分布高地应力岩石是指地下深部高压重力下的岩石。

油气藏中的地震模拟研究

油气藏中的地震模拟研究

油气藏中的地震模拟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储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其中又以油气藏中的地震模拟研究最为重要,因为地震模拟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了解地下油气储存和运移的情况,为油气勘探开采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本文将重点介绍油气藏中的地震模拟研究。

第二章油气藏地震模拟的基础理论地震模拟研究的基础理论是地震波理论。

地震波理论是研究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规律的理论。

地震波的传播受到地质介质的影响,因此地震波理论实际上就是研究地质介质的声学性质。

地质介质中的声波传播与固体弹性力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固体弹性力学的基础理论是地震波传播理论的基础。

对于油气储藏而言,地震波的传播可以给出很多有用的信息,例如储存层的厚度、有无断层、岩石层的密度等。

因此,地震模拟是油气勘探中重要的工具之一。

第三章油气藏地震模拟的数值方法数值方法是地震模拟研究的基础。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将地震波传播的过程数值化,从而获得信息。

目前主要采用有限差分和有限元方法进行油气藏地震模拟。

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是一种利用差分逼近微分的数值方法。

有限差分法的优点是编程简单,易于理解,但对于不规则的地质介质,使用有限差分法数值计算会有误差。

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是将地震波模拟区域分成许多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内的介质参数被假定为均匀的,在每个小区域内进行方程的求解,最终得到整个模拟区域中的地震波传播规律。

有限元法适用于不规则的介质,但是相对于有限差分法需要编程难度较高。

第四章油气藏地震模拟应用案例1.利用地震模拟研究油气储层的性质通过地震模拟,可以确定储层中不同地层的位置及厚度,并可以对不同岩石类型的密度和速度进行推断。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得到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规律,根据地震数据推断储藏层的大小、分布等信息。

2.油气勘探中的地震反演地震反演是通过观测到的地震数据,反演地下介质的数值模型。

复杂断块油气藏地震解释及构造特征分析方法

复杂断块油气藏地震解释及构造特征分析方法

复杂断块油气藏地震解释及构造特征分析方法【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复杂断块油气藏地震解释及构造特征分析方法。

在对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

正文部分分别介绍了复杂断块油气藏地震解释方法和构造特征分析方法,并探讨了地震解释在复杂断块油气藏中的应用以及构造特征分析在勘探中的作用。

结合案例分析,总结了这些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复杂断块油气藏的地震特征和构造模式,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复杂断块油气藏、地震解释、构造特征分析、勘探、案例分析、应用、研究方向、解释方法、构造特征、地震解释、结论、展望、背景介绍、研究意义。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复杂断块油气藏是指由多个断块构成的、结构复杂的油气藏。

这类油气藏具有地质构造繁杂、非均质性强、储层发育不均等特点,给勘探和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复杂断块油气藏地震解释及构造特征分析方面,一直是地震与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通过地震解释方法,可以有效地揭示复杂断块油气藏的地下构造,识别砂体储层、油气藏的位置、形态和规模,为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地震解释方法在发展的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分析步骤和技术体系。

构造特征分析方法则是通过解析地质构造的形成机制、演化历史,揭示不同岩性的叠加关系和叠加模式,从而为油气勘探提供深入的地质背景。

构造特征分析方法在地质构造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勘探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复杂断块油气藏地震解释及构造特征分析方法的研究,对于解决复杂断块油气藏勘探开发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不断的科研实践中,这些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为石油地质勘探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仍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解决。

1.2 研究意义复杂断块油气藏地震解释及构造特征分析方法的研究对于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复杂断块构造下,油气储集空间错综复杂,方法传统的地震解释和构造分析难以准确揭示地下构造特征。

地震反射地层解释与油气储层

地震反射地层解释与油气储层

地震反射地层解释与油气储层地震反射地层解释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领域的方法,能够帮助地质学家们解释地下地层结构,并找出其中的油气储层。

本文将探讨地震反射地层解释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油气储层的重要性。

一、地震反射地层解释技术的原理地震反射地层解释技术是通过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反射和折射的特性,来获取地层结构信息的一种方法。

当地震波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一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地震反射波。

通过分析地震反射波的特征,地质学家们可以判断地下地层的性质和构造。

二、地震反射地层解释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1. 制作地震剖面图地震反射地层解释技术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地震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制作出地震剖面图。

地震剖面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地下地层的结构和构造,为勘探人员提供重要的油气勘探依据。

2. 定位油气储层地震反射地层解释技术能够帮助勘探人员定位油气储层。

通过分析地震反射波的振幅、频率以及规律性变化,勘探人员可以确定潜在的油气富集区域,并进行详细的勘探工作。

3. 确定储层性质地震反射地层解释技术还可以帮助勘探人员确定储层的性质。

通过分析地震反射波的特征,可以判断地下地层的岩性、孔隙度、饱和度等参数,从而评估储层的储量和产能。

三、地震反射地层解释技术对油气储层的重要性地震反射地层解释技术在油气勘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为勘探人员提供准确的地下地层结构信息,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勘探区域。

其次,它可以定位和确定油气储层,为油气勘探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

最后,它还可以评估储层的性质,为油气开发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四、地震反射地层解释技术的挑战与展望尽管地震反射地层解释技术在油气勘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地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投入。

其次,地下地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解释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预期地震反射地层解释技术将变得更加精确和可靠,为油气勘探提供更多的信息。

复杂断块油气藏地震解释及构造特征分析方法

复杂断块油气藏地震解释及构造特征分析方法

复杂断块油气藏地震解释及构造特征分析方法综合利用地震勘探技术对复杂断块油气藏进行解释,需要采用多种地震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其中,最常用的包括地震反演、剖面解释、反射地震断层解释以及织构分析等。

在进行地震反演时,一般采用全波形反演和双重相干反演方法。

全波形反演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取地震资料中的信息,减小分辨率和模型影响,从而提高解释的准确性。

而双重相干反演技术可以高效地求取反射面和速度模型,实现微地形复杂的多层岩性缝合区等复杂构造的解释。

剖面解释方法通常是基于稳定抗噪声处理算法和多计方法,通过分析地震记录资料特征,可以确定地层的主要属性,包括速度、密度和弹性等。

同时,剖面解释方法还可以对不同的反射层进行特征识别,确定地下构造并建立地质模型,以促进详细解释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空间。

反射地震断层解释方法主要包括线性和非线性的断层识别方法,其中线性断层识别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基于发现和描述断层所造成的异常变化,通过分析地震资料中的振幅、相位和瞬时频率等多种属性,实现了高效识别和描述断层的能力。

而非线性断层识别方法,则侧重于描述断层的非线性变化,通常涉及到非线性比较和滤波等技术手段。

最后,织构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地震资料特征的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油气藏地震解释的准确性。

该方法可以提取图像中各种特征,并将其转化成具有直观意义的形式,以更好地描述构造特征。

同时,织构分析还可以通过对图像的分析,识别复杂的构造关系,从而实现对地下油气分布和赋存状态的分析和预测。

综上所述,这些地震解释和构造特征分析方法可以相互补充,以更好地理解复杂断块油气藏的地质情况。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使用,可以建立精确的地下模型,并实现油气藏的快速勘探和开发。

低渗透率油藏评价中的地震波反射率分析

低渗透率油藏评价中的地震波反射率分析

低渗透率油藏评价中的地震波反射率分析近年来,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勘探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低渗透率油藏评价中,地震波反射率分析成为了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

低渗透率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的油藏,由于油藏的岩性差异较小,对于传统的地震勘探技术而言,难以获取足够的有效信息。

而地震波反射率分析则通过对地震波的反射率进行解释,获取油藏的地质信息,从而有效评价低渗透率油藏的勘探价值。

地震波反射率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震波在介质界面上发生反射的特性,通过对地震波反射率的分析,可以获取油藏的厚度、孔隙度、岩性等地质信息。

在低渗透率油藏中,由于油藏的岩性差异较小,地震波的传播路径较为复杂,反射率的分析难度较大。

因此,需要结合地质资料以及先前的勘探信息,采用多种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综合分析。

地震波反射率分析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资料收集时间、观测网络密度、地震源位置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等。

因此,在低渗透率油藏评价中,如何提高地震波反射率分析的准确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反射率计算方法,如模型演绎法、波动方程反演法等,对不同的反射率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获取更可靠的评价结果。

此外,针对低渗透率油藏的地震波反射率分析还需要考虑与采收率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评估油藏的开发潜力。

通过对地震波反射率分析结果与采收率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精准地评估低渗透率油藏的开发前景。

总之,地震波反射率分析在低渗透率油藏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多种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综合分析,以获取更可靠的评价结果。

同时,还需要考虑与采收率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评估油藏的开发潜力。

准噶尔盆地油气藏地震反射特征

准噶尔盆地油气藏地震反射特征

准噶尔盆地油气藏地震反射特征
徐群洲;王文质
【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
【年(卷),期】1999(020)005
【摘要】根据准噶尔盆地60口井的DSI测井资料和150多口井的声波时差、密度测井资料,地其中的含水砂岩、含油砂岩、含气砂岩的纵、横波速度及密度的统计分析,得出了研究区岩石弹性胡深度变化的规律。

进一步分析的盆地含油气砂岩随深度变化的地震反射特征,同时发现了由含钙泥岩地层组合造成的AVO陷阱。

对呼2井产气层做了正演模型应用分析,并用AVO技术进行了检测验证,与分析结果一致。

【总页数】4页(P390-393)
【作者】徐群洲;王文质
【作者单位】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8
【相关文献】
1.煤层对砂岩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及其地震岩性学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山2
段为例 [J], 赖生华;梁全胜;曾洪流;李鹏飞
2.南黄海盆地海相地层地震反射特征及地震层序地质时代 [J], 杨艳秋;李刚;易春燕;
3.南黄海盆地海相地层地震反射特征及地震层序地质时代 [J], 杨艳秋;李刚;易春燕
4.准噶尔盆地腹部隐蔽油气藏物理模拟及地震响应特征 [J], 王军;刘传虎;段秋梁;
李生杰
5.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属性的研究和应用——以准噶尔盆地永1井区为例 [J], 张延玲;肖高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X地区含油储层地震反射特征及油气预测效果

CX地区含油储层地震反射特征及油气预测效果

CX地区含油储层地震反射特征及油气预测效果
刘传虎;赵玉华
【期刊名称】《石油物探》
【年(卷),期】1997(036)001
【摘要】CX地区沙二段储层为砂泥岩薄互层,埋深在2000-2700m之间,且砂岩速率大于泥岩速度。

过去一直认为;砂岩含油气后,速度降低,含油性好的储层在地震剖面上就表现为弱振幅特征。

【总页数】8页(P13-20)
【作者】刘传虎;赵玉华
【作者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研究所;胜利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相关文献】
1.利用地震属性进行无井条件下的储层及含油气预测 [J], 刘伟方;于兴河;黄兴文;滕团余;张广权
2.塔中地区奥陶系礁滩型储层地震反射特征研究 [J], 王熊飞;何晓松;王祖君;吕东;吕海青;王田野
3.金湖凹陷吕家庄地区地震资料重新处理效果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J], 曾梅;宋国良
4.簰洲地区地震储层预测及含油气性检测 [J], 夏南;王惠宁
5.惠西南地区储层含油气性叠前地震固液解耦识别 [J], 宗兆云;孙乾浩;陈维涛;罗明;贾培蒙;何叶;卫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

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

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储集层物理性质的横向变化、储集层中聚集的石油和天然气对储集层的物理性质的影响,改变了地震波在这些条件下的传播参数,使其顶、底界面上、下的波阻抗差异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理所当然地使相应界面的反射系数也发生了变化。

一般情况下,这些变化的主要表现是:(1)地震波速度发生变化。

在品质较好的储集层中、在聚集了油气的储集层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下降的。

(2)物性界面的反射系数发生了变化。

在品质较好的储集层中、在聚集了油气的储集层中,其顶界面的反射系数要下降,底界面的反射系数要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当顶界面的反射系数下降到“负”以后,其反射能量是增加的,只是方向差180度。

(3)反射波频率发生了变化。

品质较好的储集层和聚集了油气的储集层地震波频率,在横向上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4)在同一储集层中,同时存在的不同性质的流体破坏了所在储层的内部波阻抗相对均一状态,在储集层内部产生了新的波阻抗界面和这类界面上、下波阻抗的差异,形成了相应的地震反射波。

流体存在的静态特征使这种反射波同相轴永远保持在水平状态。

储集条件变好的储集层、聚集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集层造成的地震波的这种变化,在地震剖面上出现了相应的地震信息。

在理论推力方面,这些地震信息的存在是无庸置疑的。

然而实际情况,不尽如此,原因是:它们的出现或出现的程度,要受到探区的地震条件、地震勘探的野外采集参数、地震资料的处理技术等多种因素的控制。

在地震技术发展的现阶段,地震剖面较多见的油气显示地震信息有了很多发展。

现把主要的一些特征及其应用实例叙述如下。

一.亮点剖面特征地震波在物性变好的储集层重或者在聚集了油气的储集层中传播时的“低速”特征,揭示了这些部位的波阻抗值的变化,也揭示了这些部位相应界面上、下波阻抗值差异的变化,还揭示了相应界面地震反射系数的增大或减小,在地震反射系数增大的波阻抗界面上出现了强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这类波的强同相轴就是“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
储集层物理性质的横向变化、储集层中聚集的石油和天然气对储集层的物理性质的影响,改变了地震波在这些条件下的传播参数,使其顶、底界面上、下的波阻抗差异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理所当然地使相应界面的反射系数也发生了变化。

一般情况下,这些变化的主要表现是:
(1)地震波速度发生变化。

在品质较好的储集层中、在聚集了油气的储集层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下降的。

(2)物性界面的反射系数发生了变化。

在品质较好的储集层中、在聚集了油气的储集层中,其顶界面的反射系数要下降,底界面的反射系数要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当顶界面的反射系数下降到“负”以后,其反射能量是增加的,只是方向差180度。

(3)反射波频率发生了变化。

品质较好的储集层和聚集了油气的储集层地震波频率,在横向上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4)在同一储集层中,同时存在的不同性质的流体破坏了所在储层的内部波阻抗相对均一状态,在储集层内部产生了新的波阻抗界面和这类界面上、下波阻抗的差异,形成了相应的地震反射波。

流体存在的静态特征使这种反射波同相轴永远保持在水平状态。

储集条件变好的储集层、聚集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集层造成的地震波的这种变化,在地震剖面上出现了相应的地震信息。

在理论推力方面,这些地震信息的存在是无庸置疑的。

然而实际情况,不尽如此,原因是:它们的出现或出现的程度,要受到探区的地震条件、地震勘探的野外采集参数、地震资料的处理技术等多种因素的控制。

在地震技术发展的现阶段,地震剖面较多见的油气显示地震信息有了很多发展。

现把主要的一些特征及其应用实例叙述如下。

一.亮点剖面特征
地震波在物性变好的储集层重或者在聚集了油气的储集层中传播时的“低
速”特征,揭示了这些部位的波阻抗值的变化,也揭示了这些部位相应界面上、下波阻抗值差异的变化,还揭示了相应界面地震反射系数的增大或减小,在地震
反射系数增大的波阻抗界面上出现了强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这类波的强同相轴就是“亮点”。

相比两侧同一反射波的同相轴,它的强振幅特征相当突出,形成了“粗黑”的强振幅剖面特征,这也是“亮点”最直观、最表面的特征。

见图1。

在理论上,亮点出现在油气储集层段的低界面上,原因时,储集了油气的储集层的地震波速度下降,使底界面的反射系数增强。

在聚集了油气的储集层顶界面上,有时也会出现类似“亮点”的强反射,这种强反射与亮点的根本差别是:只有当储集层与盖层的波阻抗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正常状态下的界面波阻抗差值时,才出现这类反射特征,但方向相差180度,因此,在这类强反射的两端出现了相位转换(极性反转)。

相比之下,在聚集了天然气的储集层顶界面多出现这种反射特征。

在煤层的底界面。

火成岩的顶界面都具有亮点反射,原因是煤层的地震反射波速度特别低、火成岩层的地震波速度特别高。

二.暗点剖面特征
储集层中聚集的油气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储层参数变好造成的储集层物性
的横向变化和地震波在这些“影像”和“变化”了的储集层中传播特征的改变等,决定了地震剖面上的“暗点”和“亮点”必然会常常同时出现(图2)。

“暗点”出现在储集层的顶界面反射中。

相比“暗点”反射波两侧的同相轴,它的弱反射特征相当突出,有时,在两侧的强反射同相轴间,由渐变到见不到同相轴(图3)。

与亮点特征同样的道理,“暗点”出现在含油气储集层的顶界面,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含油气储集层底界都不可能出现“暗点”反射特征。

这个特征可以用来区别含油气层和火山岩层等高速层。

三.平点剖面特征
在同一储集层中,当出现油、气、水等流体时,在各自的底界面,由于物
性的差异、流体性质差异,相邻两种流体间形成了一个反射界面,产生了地震反射(图4),这种反射波的同相轴就是地震剖面上的“平点”。

流体的存在状态决定了平点具有水平产状。

在一些情况下也出现“倾斜”平点,这种状态下的“平点”上倾方向必然是油气泄出点的所在之处,揭示了这种状态下的油气藏“浮”在流动的地层水之上的保存特征。

在“平点”的中心部位应该出现“下凹”的同相轴下弯现象(图5)。

原因是这
里的油气充满度大。

四.油气储集层的低频反射波特征
储集层的孔隙性和储集层中的石油、天然气等流体成分都具有吸收高频成
分的能力,当地震波在这类地层中传播时,其高频成分被吸收的数量与储集层的孔隙性、石油、天然气等流体及其充满程度成正比关系,使地震剖面上的油气藏部位出现低频反射特征。

但是,这种特征在一般的地震剖面上并不多见。

原因时,在多种因素制约的地震剖面上,正常聚集条件和油气的一般运聚程度造成的地震频率下降幅度,还达不到在正常剖面上显示出来的程度。

只有当储集层的储集条件相当好、流体充满程度相当高、吸收地震波高频成分的能力相当强的条件下,地震反射波的低频特征才有可能显示出来,见图6、图7、图8
五.极性转换特征
“极性转换”是油气藏顶界面反射强度由“暗点”变为“负亮点”的条件
下,在油气藏的外边界部位出现的一种地震反射波特征。

当储层中聚集的流体对它的波阻抗影响到一定程度时(油气藏顶界面反射系数小于零的状态下),在相应得油气藏顶界面“负亮点”消失处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地震波反射现象,其主要特征是:油气藏顶界面的“负亮点”波的方向与储集层不含油气部位地震方向相反;它的出现部位明确地指示了储集层中某种性质的流体的分布界限位置,见图9。

六.聚集油气的储集层部位地震同相轴变形特征
1.倾角变化特征
油气层的底界面地震反射波同相轴的倾角变化从某点开始相上顷方向变
小,甚至变成“水平”产状。

反射波同相轴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储集层的倾角不大或油气的充满程度不高或油气层的厚度不大等条件下,是聚集的油气对储集层速度影响而形成的各项应地震信息相互叠合的表现,见图10。

2.负背斜特征
它是聚集的油气使储层倾角变化达到极点之后,进一步发生变化的表现形
式,是一种特例。

多见于储层厚度较大、聚集的油气厚度也较大、储层参数也较好的油气藏。

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是:在背斜构造储集层的底界发生同相轴
的大幅度下凹现象,甚至为杂乱反射。

见图11。

3.同相轴的“喇叭口”组合剖面特征
这是含油气储层反射波同相轴发生变化后,与上覆(或下俯)不含油气地层地震反射波同相轴的剖面的组合特征,在储层的上覆部位,喇叭口的开口方向指向油气藏的主题部位。

七.特征地震剖面上的地震油气显示
在地震剖面上,不是在所有油气藏范围内不都能见到相应的信息,能见到
的部分也因油气藏不同而出现油气显示信息数量、性质的差异。

其原因时,除了这些有用的信息外,多方面的地震地质因素的干扰是主要的。

为了获得这种状态下的地震油气显示信息,对地震资料应进行干扰消除、突出地震油气显示的特殊信息的特殊处理,从而获得反映油气特征的信息,如:速度、振幅、频率、亮点、暗点、平点等。

在这些特殊的地震剖面上,相应的地震信息可以被明显地展现出来,从而提高了研究成果。

以上七个方面,主要是针对储层说的。

而实际上,火成岩体、煤层、高速
沉积岩体等都能形成“亮点”、“暗点”以及多次波造成的“假平点”等信息,在宏观上,不同原因的这类地震信息都是相同的。

这就给在油气方面这些信息的解释带来了多解性、给这些技术的应用带来了麻烦。

典型的例子是:美国佛罗里达州新墨西哥湾有一个标准的大构造,剖面上还有很多好的“平点”。

很多公司标价,结果埃科森公司以500万美元标去,花了几千万美元打了12口井全部是干井!原来“平点”是浅层多次波形成的假象!
对付这些干扰的办法主要有:用正演模拟来验证解释结果,用AVO识别真假亮点,用横波综合解释。

同时油气藏的还具有一些其它岩体(层)不具有的特征,如:储集层底界反射波同相轴(亮点)产状比顶界同相州“变缓”甚至产状相反,“平点”中部下凹以及在层状油气藏种“平点”向油气层上倾方向倾斜等等。

总值为了更好的利用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而不被其误导造成损失,我们就需要找到其更多的特征综合研究,不能从某一个或个某几个现象就仓促的下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