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上《第三节汽化和液化》word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3节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知道生活中的汽化液化现象。
2、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了解沸腾现象的特点。
3、知道什么是沸点,什么因素会影响沸点,沸腾需要什么条件。
4、知道蒸发可以制冷,以及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5、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
解读目标物态变化的判断,主要要弄清楚物质的初始状态和末状态学法指导定向自学1、物理学中,用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叫,从液态到固态叫。
3、晶体熔化需要的条件,温度必须达到,还要继续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必须达到,还要继续热量。
4、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的熔化温度叫_______;晶体的凝固温度叫__________;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是____ __的。
知识准备一、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变为的过程叫做汽化,从变为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汽化时要热量,液化时要热量。
3、地板上的水不见了和水烧开后慢慢变少属于现象;露珠和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二、沸腾1、汽化的两种方式,和。
2、沸腾指的是在温度下,液体的和同时进行的的汽化现象。
3、水沸腾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水沸腾前后的现象和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烧杯、水、实验现象:水沸腾前,温度不断,烧杯底部逐渐产生,水沸腾时,有产生,水的温度。
沸腾时,若撤走酒精灯,水沸腾。
4、液体沸腾的温度变化规律是,沸腾前,吸热温度,沸腾时,吸热温度。
三、沸点1、液体时的温度叫沸点,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2、液体的沸点与液体的和有关,液体不同,沸点,同种液体,不同,沸点也不同,越高,沸点。
3、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要达到,二是要继续热量。
四、蒸发1、蒸发现象:在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只发生在液体的,的汽化现象。
2、蒸发,有致冷作用。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1)、液体的 : 越高,蒸发。
(2)、液体的:液体越大,蒸发。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相关的基本知识。
2.理解汽化和液化的发生条件和过程。
3.能够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二、学习内容1.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汽化和液化的发生条件3.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三、学习步骤1. 概念解释汽化和液化是物质从液态状态到气态状态和从气态状态到液态状态的过程。
汽化是指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变成气体的现象,而液化是指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变成液体的现象。
2. 汽化的发生条件汽化的发生需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温度达到物质的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沸点越低,汽化发生的温度就越低。
•有足够的空气和表面积。
只有液体表面上的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才能克服引力,从而脱离液体形成气体。
3. 汽化的过程汽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从液体脱出分子:当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时,液体表面开始出现蒸发现象,液体表层的分子获得能量克服表面张力和引力的约束,逐渐脱离液体形成气体。
•气化过程: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中蒸发分子逐渐增多,形成饱和蒸气。
密闭容器中,液体与饱和蒸气之间建立平衡,此时液体继续蒸发,但蒸发速度与液体中分子重新返回的速率相等,液面的位置保持不变。
•蒸发结束:当液体完全蒸发,饱和蒸气的压强达到一定数值时,液体内外之间建立平衡,液体不再蒸发。
4. 液化的发生条件液化的发生需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温度低于物质的沸点。
只有温度低于沸点,才能使气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从而使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力起主导作用。
•压强高于气体的临界压强。
临界压强是指气体在一定温度下液化所需的最低压强。
5. 液化的过程液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压缩气体:通过增大气体分子的间隔距离,减小气体的体积,使气体压强增加。
•冷却气体:通过降低气体的温度,使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降低气体的蒸汽压。
•凝聚成液体:当气体的温度低于沸点,并且压强高于临界压强时,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力起主导作用,气体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学案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学案)第 2 页第 3 页征求不同意见,让全班同学参与进来完善答案。
第二部分达标检测1. 用酒精棉球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擦一擦,可看到温度计的示数____,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有___作用.2. 夏天,当我们从游泳池上来后,风一吹感到很凉爽,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身上的水的_____,而水____时要从人体吸收______,使人体的皮肤温度______,所以感到凉爽.3. 用水壶烧水,当水烧开时,在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形成的;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_____.4.电冰箱是家庭重要的电器,在使用中涉及到很多的热学知识,在以下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 从冰箱内取出的鸡蛋,鸡蛋上有水珠,这是汽化现象B. 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可以看到冒“白烟”现象,是冰箱内食品汽化产生的水蒸气C. 从冰箱内取出的冻肉上面有雪花,这是凝固现象D. 冰箱内温度低的原因是冰箱内的制冷剂汽化吸热引起的5、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1吃冰棒解热;○2烧开水时冒“白气”;○3夏天湿衣服晾干;○4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外浸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A.○1○3 B.○2○3 C.○2○4 D.○1○46、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 )A.开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低;B.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C.开水不易散热;D.水蒸气散热快。
7. 同是“白气”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比如: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与烧开水水壶嘴冒出的“白气”进行比较,分析正确的是()A.两种情况中都是汽化现象形成的水蒸气 B.两种情况中冒出的“白气”的方向都向上运动C.两种情况中水蒸气的来源都是空气中水蒸气 D.两种情况中都是液化现象形成的小水滴8时间(分)0 1 2 3 4 5 6 7 8温度(℃)90℃92℃94℃96℃98℃99℃99℃96℃99℃(1气散发到空气中。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学案

汽化和液化【学习目标】1.什么是汽化、液化,明白得液化是汽化的逆进程?2.你观看过水烧开时的现象吗?什么是沸点、沸腾有条件吗?(学习重点)3.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它们有相同点与不同点吗?4.游泳后刚上岸什么缘故感到很冷?【课前预习学案】一、认真阅读讲义第58页《汽化和液化》,完成《想一想做做》中的问题:实验开始时,塑料袋中滴入的是_____态的酒精,将其放入热水中后,袋子有何转变?_______袋中酒精变成了______态。
这种物质从_____态变成______态的进程叫做汽化。
将胀大的袋子从热水中掏出后放在桌面上一段时刻后,袋子又有何转变?______袋中又显现了_____态的酒精。
这种物质从_____态变成______态的进程叫做液化。
【课内活动学案】情景创设(教师完成):任务一:[探讨]水的沸腾A.学生斗胆猜想和假设:1.水沸腾时有什么特点?2.水沸腾后若是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愈来愈高吗?3.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的气泡一样吗?B.实验探讨,验证猜想:小组合作,注意记录数据:依照讲义图3.3-2组装仪器,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入下表,并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刻关系的曲线:联系学过的熔化进程,能够从那个实验取得什么结论?分析与总结:1.水的沸腾是一种猛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需要加热,且达到必然的温度,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________。
2.(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情形如图;(2)沸腾前,气泡上升变小的缘故:沸腾前,烧杯上层水的温度低于烧杯基层水的温度,气泡上升时,气泡中的部份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因此气泡变小。
而沸腾时,烧杯里上、基层达到一致的温度,气泡上升时,外面的水汽化成水蒸气进入到气泡中来,因此气泡变大。
练习:1.什么叫做沸点?读懂讲义第60页中的小资料——几种液体的沸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液态和气态可相互转化,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掌握沸腾和蒸发的特点,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掌握水的沸腾的实验操作过程,能区别沸腾和蒸发;4.掌握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知道蒸发有制冷作用;5.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汽化规律;6.了解生活中有关汽化和液化的例子。
中心任务:理解沸腾实验操作,沸腾和蒸发的过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吸放热过程。
设问导读一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沸腾1、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2、汽化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一种是。
3、什么是沸腾?4、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过程:按图甲安装实验器材。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
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仿照绘制晶体熔化图象的做法,绘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乙。
乙时间/min012345690949899999999水的温度/C(2)实验现象:①(沸腾前或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大变小,如图甲所示;②(沸腾前或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小变大,如图乙所示,到水面破裂开来;③沸腾时,继续,水温。
(3)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5、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了解几种液体的沸点。
6、沸腾的条件:。
7、沸腾的特点:。
知识拓展:液体的沸点除了跟液体的种类有关外,还与气压有关。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高压锅原理);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自我检测一:1、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 (选填“A”或“B”)的高度。
(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
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课题3.3汽化和液化-word文档

课题:3.3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知道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时温度的变化。
3.知道蒸发的特点,加快蒸发的方法,能区别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4.知道什么是液化现象,了解液化的主要方式,能分析常见的液化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活动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提高实验的设计能力,加深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
3.用对比的方法,找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蒸发的特点和蒸发吸热,知道液化现象和液化的方法,以及通过实验总结出沸腾的现象和沸腾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器材计时器、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一张光滑的厚纸、扇子、投影仪、毛玻璃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入1教师演示实验或观看视频——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将一透明的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子把袋口扎紧,然后将其放入80℃的热水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会看到什么现象?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教师提问:怎样解释这些变化呢?引入2一上课,教师在黑板上随手用酒精写下大大的两个字,很快这两个字就不见了,正在学生疑惑不解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液体到哪儿去了呢?”或利用动画,提出问题“水到哪儿去了?”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一)汽化和液化1.理解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
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
2.教师问:同学们举出在实际生活中见到的汽化和液化的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3.3 汽化和液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⑴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能比较两种方式的相同和不同⑵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收热量.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说明沸腾的实质.⑶能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液体沸腾的图象,能根据液体沸腾的图象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⑷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向外放出热量.能说出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能列举液化现象以及液化在实际中应用的事例.:培养学生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的实验技能、初步科学探究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⑴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⑵通过汽化现象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通过液化现象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液体的汽化;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特点;会用汽化和液化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教学难点液体蒸发时吸热,使物体温度降低;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一、引入新课教师在黑板上用沾有水的棉花写两个字,如“好学”过一会儿黑板上的字迹逐渐消失.师提问:黑板上用水写的字怎么没有了?这些水到哪里去了?(水变成水蒸气了)(提问)雨后地上的水坑,一会儿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水到哪里去了?(回答)水也变成水蒸气了.物质不仅可以在固、液态之间相互转化.物质的液、气态在一定条件下,也能相互转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液、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二、新课教学㈠汽化和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反之,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1.汽化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汽化现象?(雨后天晴,地上变干;湿衣服晒干;煮沸的水冒水气……)这些现象好象有些不同,那么不同在哪儿呢?(雨后天晴,地上变干;湿衣服晒干所需时间较长,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不明显,而煮沸的水冒水气比较明显.)虽然这些都是汽化现象,但方式不一样.一般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像雨后天晴,地上变干;湿衣服晒干,属于蒸发现象.那么蒸发有何特点?(学生讨论得出)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⑴蒸发①像这种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洗过的衣服晾干时,有时干得快,有时干得慢,这说明了什么?(蒸发有快慢之分)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呢?(学生分组讨论:建立假设并分别设计实验方案来检验假设、总结出)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练习:下列事实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1.夏天晾衣服比冬天干得快.2.把衣服撑开晾比堆放在一起晾干得快.3.衣服在有风时晾比在无风时晾干得快.⑵沸腾你能否讲一讲水的沸腾现象是怎样的吗?(学生可能有所回答,但回答不完整.)教师指导学生自己选择实验器材,并讲清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液化 汽化气态液态A.按图装配实验装置,用酒精灯对水加热.从水温90℃开始,每隔1分钟测量一次水温,并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后3分钟为止.B.观察、记录:①温度为____时水中开始出现小气泡.小气泡是从水中的_____开始出现的.小气泡出现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②温度为____时水中出现大量气泡.大量气泡是从水中的_____开始出现的.大量气泡出现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③水中大量气泡出现后,温度怎样变化?____________④水中出现什么现象时称为沸腾?___________⑤记录实验数据于表格中温度(℃)时间(分)水的沸腾图象⑶液化液化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液化现象?早晨,我们可以经常见到窗玻璃里边会出现一层水雾而变得模糊不清;冬天,人说话时会有一团“白气”从口中呼出,夏天刚拿出冰箱的饮料瓶外壁上会“出汗”;夏天,剥去冰棍上的包装纸可以看到冰棍在冒“白气”;烧开水时看到“白气”……这些都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的结果.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液化现象.你知道产生液化现象的条件吗?①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②气体液化时,要放出热量.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规律的应用十分广泛.。
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篇: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3.3 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一张光滑的厚纸、●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将酒精抹在毛玻璃片上放在投影仪上投影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现象吗?[生甲]毛玻璃片变干了. [生乙]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 [生丙]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就干了. [师]毛玻璃上的酒精、地上的水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通过下面的想想做做看看能否知道.二、进行新课[师]看课本4.3—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尽量把塑料袋中空气排尽,然后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将塑料袋沉入80 ℃以上的热水中,看到什么变化?拿出来凉一会儿,看到什么变化?[生甲]塑料袋鼓起来了. [生乙]酒精到哪里去了?[生丙]凉一会儿又看到塑料袋瘪了,有小液滴. [师]现在根据观察和所提出问题讨论,得出结论. 1 教师启发、鼓励学生都参与讨论和辩论. [生甲]滴进的酒精是液体,放入热水中变成气体,所以看不见了. [生乙]擦入皮肤上或放在盘子里的酒精,慢慢变干了,我们也没看见酒精的气态,所以气态酒精无色、透明、是看不见得.[生丁]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 [生戊]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师]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形式,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它们. 1.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vaporization).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liguefaction 2.沸腾(boiling)[探究]水的沸腾[师]我们每天要喝开水,开水是水烧开,也就是水沸腾,现在回忆一下烧水时的有关情况,提出想了解什么?[生甲]水开了为什么要冒气?[生乙]水烧开需要哪些条件?[生丙]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生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生戊]水熬干了,水去哪里了?[师]问题提出来,大家先大胆猜测,相互讨论,制定方案,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生甲]水熬干了,水变成了水蒸气. [生乙]我们组的方案是:如课本图4.3—2按装器材.把冷水倒在烧杯里,将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的石棉网上,杯上盖上中心有孔的硬纸板,把温度计穿过纸板孔并使玻璃泡浸入水中,用酒精灯给盛了冷水的烧杯加热,当水温至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5 min为止. [生丙]我们组的方案和上一组基本相同,只是我们把热水倒入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热水加热. [师]两种方案都很好,也可行,我们现在分两大组.一大组用冷水做,另一大组用热水做.仔细观察,最后得出结论.并说出这两种方案的缺点. (学生们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强调,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一切完成后.查看记录,也可参与学生们的讨论.)[生甲]我们组是用冷水做实验的.开始给水加热时,在烧杯的器壁出现了许多小气泡,随着水的温度升高小气泡逐渐变大,并脱离烧杯器壁开始上升,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小,还没有到达液面就消失了,同时听到吱吱的响声,后来发生了变化,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这时水就沸腾了,在沸腾前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沸腾时水的温度是不改变的,把酒精灯撤掉以后,沸腾停止. [生乙]我们组是用热水做实验的.开始给水加热时,水温上升.水沸腾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气泡,气泡越来越大,上升到水面破裂,汽泡里的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水的温度不变,把酒精灯撤去,沸腾停止. [师]开始给冷水加热时,由于水中溶有空气,在器壁上生成气泡,气泡中含有空气和水蒸气,继续加热,气泡受热膨胀,当气泡大到一定程度,由于浮力,气泡脱离器壁开始上升,气泡上升温度降低,气泡内的大部分水蒸气要液化成水,气泡外边压强大于气泡内气体压强,气泡变小.这里边关于压强和浮力我们以后要学到.现在根据观察进行分析总结,找出规律. 2 [生甲]根据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水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生乙]根据气泡上升,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说明水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生丁]根据撤掉酒精灯水不沸腾,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生戊]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boiling point)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师]根据记录数据,在图4.3—3中描点,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图象.然后看课本80页小数据. [生甲]为什么表上标“在标准大气压下”?[师]液体沸点与大气压有关,以后要学.像我们用的高压锅,锅内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压锅内水的沸点也高于100 ℃.而高原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原上水的沸点低于100 ℃.要记住酒精的沸点78 ℃、水银的沸点357 ℃. [想想做做]纸锅烧水[师]我们现在用桌子上那张光滑的厚纸,做成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观察到什么.[师]这是为什么?[生甲]水100 ℃就沸腾,而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 ℃,所以水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 [师]湿衣服无论是在温度高的夏天,还是在温度低的秋天,都能变干,这说明什么?为什么晾晒衣服要把衣服展开并放在通风处?[生甲]说明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生乙]蒸发是比较缓慢的汽化现象. [生丙]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快慢有关.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 [生丁]液体蒸发快慢还与液体温度有关.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师]如果温度计玻璃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会变化吗?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生甲]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不变. [生乙]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先下降后上升. [生丙]这是因为液体在蒸发过程中要吸热使周围和它接触的物体温度降低,所以,温3.蒸发(evapration)(板书)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想想做做][师]把酒精滴在手背上,擦在手背上,或用手扇,有什么感觉?[生甲]滴上、擦上酒精的地方有凉的感觉,用手扇感到更凉. [生乙]这说明蒸发过程需要吸热,蒸发有致冷作用. [生丙]滴在手背上的酒精,比擦在手背上蒸发的慢. [生丁]用手扇酒精蒸发更快.说明蒸发快慢与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生戊]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师]同学们回答地非常好.影响蒸发快慢有三个因素,并且蒸发有致冷作用.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板书) 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3 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 (2)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 [师]看课本图4.3—5,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启发诱导[生甲]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人身体上有水,皮肤上的水分蒸发,水在蒸发过程中需要吸热,就要从人的皮肤吸收热量,使体温下降,所以感觉特别冷. [生乙]天热时,由于狗没有汗腺,不能靠出汗散热,只得伸长舌头,大口喘气,靠加快呼吸,增加蒸发量来散热. [师]同学们回答地很好,前面我们看到,把塑料袋从热水中拿出,凉一会儿,塑料袋变瘪,并且有酒精液滴,这过程说明了什么?大家思考,并相互讨论. [生甲]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生乙]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酒精被液化. [师]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这是液化的一种途径.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这是液化的第二种途径.这我们也不陌生.我们家中用的液化气罐,就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石油气变成液体后装入钢罐的.还有我国长城三号运载火箭的第三级的燃料,用氢作燃料,用氧作助燃剂,这些装在火箭里的氢和氧都是以液体状态存在的.既然液化是汽化逆过程.那它是吸热还是放热?能用例子解释吗?使气体液化有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生甲]液化过程要放热. [生乙]100 ℃水蒸气的烫伤比100 ℃开水烫伤更严重.100 ℃水蒸气要液化就要放热.三、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液化和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四、布置作业P83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 [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参考答案]1.倒一盆冷水,将一只盛有饭菜的篮子搁在离水面稍高处,将一块白纱布缝成圆筒型,下面浸入盒里的水中,上端用夹子夹在篮子柄上,放在通风处效果更好.因为纱布能沿着自身的纤维结构将盒内的水吸上来,随着水的蒸发,周围的温度就会降低,饭菜就不容易变馊了.2.以一般家庭用液化气罐为例,罐内的液化气重15 kg,容积35.5 L,汽化后体积增加16倍.3.把一块金属放在冰箱中冷冻一会儿,取出后发现变湿了.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擦不干.这是因为从冰箱中取出的物体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因遇冷发生凝结,由于液化附着金属的表面上.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金属表面发生液化.所以擦不干. 4.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它的温度不变.五、板书设计第二篇:八年级物理上: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案教科版第3节汽化和液化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word教案

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用具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一张光滑的厚纸、扇子、投影仪、毛玻璃片一、情景引入按照教材中的的实验,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把口扎紧,放入80 ℃以上的热水中。
提出问题:你看到什么现象?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怎么解释这些变化?想提出什么疑问?你的想法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酒精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学生交流: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
设计说明:该实验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做,所用塑料袋要透明,且尽量薄,使滴入的酒精清晰可见。
为了使塑料袋排尽空气,可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
归纳总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个类似?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体的液化和汽化现象。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沸腾创设情景:烧开水时如果不断加热会发现壶里的水会沸腾。
你在家烧过开水吗?水烧开时你发现了什么呢?对于沸腾现象,你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一下沸腾现象吗?归纳小结:物理学中把液态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称为沸腾。
实验探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进一步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水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怎么样?猜想和假设:既然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思考和猜想,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猜想列在黑板上,并进行归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节汽化和液化学案

第3节汽化和液化学习目标:1.知识与目标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过程与方法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液化的两种方式和液体汽化的两种方法难点: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区别导学过程引入: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就干了,地上的水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通过教材58页中“想想做做”看看能否知道。
实验现象:将塑料袋沉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了,酒精变少了。
拿出来凉一会儿,看到塑料袋瘪了,有小液滴出现,小液滴是酒精,因为水没进去。
分析: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物质从变成叫做汽化。
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
从变为叫做液化。
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形式,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它们课前预习预习课本,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晒在阳光下的湿衣服会干,水分去哪了?长时间放在炉火上加热的水也会减少,水分去哪了2.什么叫汽化?什么叫液化?3.在家中认真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请你说出水沸腾时的特点?4.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知识点一:蒸发1.阅读教材“蒸发”有关内容蒸发:生活中的蒸发现象:2.(1)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晒衣服的?请其他学生回答这位同学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讨论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要素。
①②③(2)学生分小组“想想做做”。
请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的感觉,观察到的现象。
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总结出:蒸发、吸热、致冷。
知识点二:沸腾1.实验探究:水的沸腾(1)实验器材:(2)问题讨论: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3)记录表格(4)沸腾: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热,沸腾时温度2.阅读教材:“小资料”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拓展延伸:请学生比较“湿衣服慢慢变干了”与“水沸腾后一直加热,直到把烧杯里的水烧干”,分析出蒸发与沸腾这两种汽化现象的异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3、3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3、3汽化和液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和液化的两种方法。
2.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二、重点: 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难点:能分析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汽化和液化所引起的现象。
三、【自主学习】学习指导一:汽化和液化的定义1.演示课本58页“想想做做”实验,观看滴入几滴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的情况得出:(1)汽化的定义:物质从_____态变为_______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液化的定义:物质从_____态变为_______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汽化和液化现象?学习指导二:沸腾1、汽化的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沸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课本59页:实验探究:水的沸腾部分,思考并完成以下内容。
实验装置中温度计的作用是:烧杯口硬纸板的作用是:纸板上为什么还留一个小孔?如何减少加热时间:3.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温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水沸腾是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温度/℃小组讨论:1、实验中记录温度,并观察水中的气泡的变化情况。
(1)水在沸腾前和沸腾后有什么现象?(2)若水在沸腾时,撒去酒精灯,烧杯中的水还能保持原来的沸腾现象吗?这说明什么?(3)你所测到的水沸腾的温度是多少?在水沸腾的过程中,这个温度是否变化?4.利用图像,探究、寻找规律,总结如下:沸腾:(1)沸腾是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需要热。
(2)液体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沸腾,且液体沸腾时温度,液体沸腾的温度叫。
(3)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在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酒精的沸点是℃。
(4)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也就越。
温馨提示:阅读小资料和科学世界,了解一些沸点值如酒精并要明确沸点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3节 汽化和液化 导学案1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导学案1概述在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变化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汽化和液化这两种相态变化。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汽化和液化的基本概念、条件及相关实验,并通过实例和实验加深对这两种相态变化的理解。
1. 汽化1.1 汽化的定义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相态变化过程。
当物质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其分子能量增加,开始克服内聚力逃离液体表面逸出,形成气体。
1.2 汽化的条件汽化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温度达到沸点:沸点是指在特定气压下,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不同物质的沸点不同,沸点越高,则物质的分子间的引力越强。
•液体内部分子能量达到饱和:当液体内部部分分子能量达到一定水平时,这些分子便能与液面上的分子相互碰撞,从而逃离液体表面形成气体。
1.3 汽化实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观察物质的汽化过程:实验材料:烧杯、水、酒精灯实验步骤:1.将适量水倒入烧杯中,并记录水的初始温度。
2.点燃酒精灯,将烧杯加热。
3.观察水的温度变化以及是否有水蒸气产生。
实验结果:随着烧杯加热,水的温度逐渐升高,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会观察到水开始沸腾,并产生大量水蒸气。
2. 液化2.1 液化的定义液化是指气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相态变化过程。
当气体被冷却或受到压力的作用时,其分子能量减小,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形成液体。
2.2 液化的条件液化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温度达到气体的凝点:凝点是指在特定气压下,气体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不同气体的凝点不同,凝点越低,则气体分子间的引力越弱。
•气体分子受到外界的压缩:当气体受到外界压缩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气体变为液体。
2.3 液化实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观察气体的液化过程:实验材料:气体蒸发瓶、洗涤瓶、醋酸、洗涤剂实验步骤:1.在洗涤瓶中加入适量的醋酸。
2.将气体蒸发瓶插入洗涤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洗涤剂。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3液化与汽化导学案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3液化与汽化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液化和汽化的概念及特点;2.掌握液化和汽化的条件和影响因素;3.能够分析液化和汽化的实际应用。
二、知识回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液化和汽化的过程。
液化是指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而汽化是指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
液化和汽化是物质由一种相态转变成另一种相态的过程,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三、液化与汽化的特点液化和汽化是相变的两个基本过程,它们具有以下特点:1.液化的特点:–温度下降:在液化过程中,气体物质的温度下降。
–体积减小:气体变为液体后,物质的体积减小。
2.汽化的特点:–温度上升:在汽化过程中,液体物质的温度上升。
–体积增大:液体变为气体后,物质的体积增大。
通过液化和汽化,物质可以在不同的相态之间进行转换。
四、液化与汽化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液化和汽化的过程受到一些条件和影响因素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1.液化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温度:气体物质的温度要低于其临界温度,才能发生液化。
–压力:液化需要较高的压力,因为液体的分子间的吸引力要大于气体的分子间的碰撞力。
–物质的种类: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液化条件,如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等。
2.汽化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温度:液体的温度要高于其沸点温度,才能发生汽化。
–压力:液体的汽化和压力也有关系,一般来说,压力越低,汽化的速率越快。
–物质的种类: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沸点温度和汽化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液化和汽化是动态平衡的过程,温度和压力对液化和汽化的速率有较大的影响。
五、液化与汽化的应用液化和汽化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1.液化的应用:–液化石油气:将石油气液化可以方便地储存和运输。
–液态空气:制备液态空气可以用作冷冻剂和推进剂等。
–液化天然气:液化天然气能够大量储存和运输,成为重要的能源来源。
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六、拓展与延伸
1. 拓展阅读材料:
- 《物理世界》杂志中关于汽化和液化现象的专题报道。
- 《生活中的物理》一书中关于汽化和液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章节。
- 《初中物理教学参考》中关于汽化和液化教学策略和案例分析的文章。
- 讲授:讲解汽化和液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及热量变化。
-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观察和思考。
- 案例研究: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实际应用。
- 项目导向学习: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 实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蒸发和沸腾实验,观察并记录数据,分析汽化过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汽化和液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汽化和液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 章节内容:第三章《物质的状态变化》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 汽化的概念与类型(蒸发、沸腾)
- 液化的概念与方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汽化和液化是什么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汽化和液化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水蒸发、沸腾的实验,让学生初步感受汽化和液化的现象。
简短介绍汽化和液化的基本概念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汽化和液化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原理。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本质区别上,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特别是对于能量转化的细节部分。此外,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解释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时,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对于实验操作中的观察和数据记录,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缺乏细致的观察能力而遇到挑战。
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word版】.doc

3.3汽化和液化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4.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5.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二、导学过程温故:1、什么是熔化和凝固?2、什么是晶体和非晶体?3、晶体熔化有什么特点?知新:一:“酒精跑哪里去了?”用一塑料袋装一些酒精,把袋子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放入大烧杯中,倒入热水。
【合作与交流】1、你看到了什么?酒精跑哪里去了?2、酒精由态变成了态,这个过程叫。
这个过程热量。
(填“吸收”或“放出”)二、探究水的沸腾[提出问题]:我们把水烧开叫做沸腾,大家在家里都烧过水吧,大家来回忆一下水烧开的时候有哪些现象?[猜想和假设]:同学们相互讨论、思考和猜想[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通过课本给出的器材,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有什么作用?2、设计实验方案1)、参考课本,体现“既解决能源又节省时间”的意图请选择:我们可以使用使用(热水,凉水)加热:可以使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些2)、注意事项:1、小组长进行组内的分工,如:计时、读温度、记录数据等,各负其责。
2、从水温接近9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至沸腾后3分钟2、实验结束前将酒精灯离开烧杯,看一看水还沸腾吗?[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内:时间0 1 2 3 4 5 6 7 8/min温度90/℃3【合作与交流】现象:开始给水加热时,水温(填“升高”或“不变”)。
水沸腾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越来越,上升到水面后会,气泡里的扩散到空气中,水的温度(填“升高”或“不变”),把酒精灯撤去,沸腾(填“继续”或“停止”)。
结论:1、根据水沸腾时温度,说明水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这个温度叫。
2、根据气泡上升、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说明水沸腾是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根据撤掉酒精灯水不沸腾,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填“吸热”或“放热”)。
新人教版八上《第三节汽化和液化》word学案

新人教版八上《第三节汽化和液化》word学案预习检测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列举生活实例明白什么是汽化和液化,明白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2.通过探究明白得沸点的概念,明白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点。
明白蒸发能够制冷,会查沸点表。
3.通过观看实验明白液化过程吸热。
4.乐于观看自然界中物态变化等自然现象,乐于探究其中包含的物理道理。
预习提纲一、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______。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______。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化的两种方式:________和_________。
二、沸腾1.定义:沸腾是液体_____和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三、蒸发1.蒸发:在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四、液化1.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气体温度。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______的时候都能够被液化。
(2)压缩气体体积。
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一定能使它液化,必须使它的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下。
2.液化放热液化与_____是相反的过程,既然液体气化要吸热,那么气体液化就要放热。
预习自测1.物质由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和________,汽化时要________热量.(填“吸取”“放出”)2.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是:蒸发是在液体___________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_________和_______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是在____________温度下进行,沸腾是在_________温度下进行:蒸发时液体温度____________,沸腾时液体温度_______________.3.物质由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___________热量(填“吸取”“放出”)4.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两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确实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方法,使石油气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课堂学习学案自主学习:1、蒸发与沸腾的异同:2、沸腾⑴观看水的沸腾实验(P87实验探究):①水沸腾时的现象:。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 3.3 汽化和液化学

第3节汽化和液化学习目标1.能记住液化和汽化的概念.2.记住并理解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和液体汽化的两种方法.3.能说出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区别.4.能应用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吸热致冷.自主探究导学一: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过一会儿酒精消失了,酒精由态变成态,这种状态变化叫汽化;给锅中的水加热,会看到锅盖上有小水珠形成,此时的水由态变成态叫液化.向手背吹气时,手背会感到(填“冷”或“热”),这时发生了现象.向手背哈气时,手背会感到(填“冷”或“热”),这时发生了现象.讨论分析:1.夏天,小草上的露水是怎样出现的?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矿泉水瓶很快就“出汗”,矿泉水瓶“出汗”的原因是什么?2.汽化、液化的定义分别是什么?放热和吸热情况如何?并举例说明?导学二:蒸发和沸腾观察两幅图,思考过一段时间会发生的现象.归纳小结:这两幅图中都发生了汽化现象,但方式不一样.甲图中汽化现象为,乙图中汽化现象为.1.蒸发活动1:什么情况下裤子干得快?活动2:通过观察涂有酒精的温度计的示数,讨论总结:(1)蒸发的特点: .(2)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①;②;③.2.沸腾教师演示水的沸腾实验,学生观察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记录数据填入课本的表格中.现象:①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沸腾?答: .②在烧水的整个过程中,观察水沸腾前声音,沸腾时声音.水沸腾前气泡由变,水沸腾时气泡由变.③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停止对水加热,水沸腾.说明沸腾需要.根据以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思考: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和联系,填写下面的表格.蒸发沸腾相同点不同点发生部位温度条件剧烈程度温度变化影响因素(2)什么是沸点?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水银的沸点、酒精的沸点分别是多少?(3)在做本实验时,要使水沸腾的时间缩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4)液体沸腾时的条件是什么?导学三: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能使气体液化.(2)用注射器吸进一些液态的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再向内推压活塞时(压缩体积),注射器内壁又出现了什么现象?(3)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液化现象,并说明是通过哪种方法形成的?小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和.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讨论以下问题:问题1:为什么生活中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用100 ℃的水烫伤更厉害?问题2:生活中“白雾”、“露”、“雾”的形成?【反馈练习】1.室内温度为20 ℃,此时用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涂抹一下温度计的玻璃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各图能比较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2.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 m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 m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封装有适量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为解决“千年冻土”的许多创新和发明之一.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A.汽化液化B.液化汽化C.熔化液化D.液化凝固3.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它有两种方式,分别为和;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它具有作用;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它有两种方法: 和.4.夏天,开空调的房间玻璃上会附有小水滴,这些水滴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成,这些小水滴出现在玻璃窗的(填“里面”或“外面”).课堂检测1.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70%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的解释正确的是( )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手帕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2.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弥漫着“白气”;冬天人口中呼出“白气”.对这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3.小明盛热汤时,戴的眼镜马上变得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了,这是因为水先成水蒸气,又遇冷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4.小明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为此,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观察其蒸发的快慢.实验过程中小明需控制、和相同.5.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6.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下表可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的温度计.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 -39 357 酒精-11778(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 min 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 min 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时间/min 0 1234 5678温度/℃88 90 92 9497 98 98 98(4)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导学一液 气 气 液 冷 汽化 热 液化讨论分析:1.小草上的露水和矿泉水瓶的“汗”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2.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吸热.如: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凉.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放热.如:开水瓶中的水蒸气碰到皮肤时遇冷液化会烫伤皮肤.导学二 蒸发 沸腾1.活动1:衣服展开,在阳光下,有空气流动的情况下干得快; 活动2:(1)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吸热 (2)温度 表面积 空气流动快慢2.沸腾①沸腾停止 ②大 小 大 小 小 大 ③升高 不变 停止 吸热 (1) 蒸发沸腾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能使液体变为气体,都吸收热量不同点发生部位 液面内部、液面同时进行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一定温度(沸点)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温度变化 降低 不变影响因素1.液体温度的高低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面气压的高低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液面气压的高低(2)一标准气压下,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水的沸点:100 ℃;水银的沸点:357 ℃;酒精的沸点:78 ℃.(3)使用热水;减少水的质量.(4)达到沸点;继续加热.导学三(2)乙醚消失了;液体状态的乙醚又出现了.(3)烧开水时,壶嘴冒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医院用的液态氧,是把气态氧压缩体积变成液态后进行储存和运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上《第三节汽化和液化》w o r d学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预习检测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2.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知道蒸发可以制冷,会查沸点表。
3.通过观察实验知道液化过程吸热。
4.乐于观察自然界中物态变化等自然现象,乐于探究其中包含的物理道理。
预习提纲
一、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______。
举例: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______。
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化的两种方式:________和_________。
二、沸腾
1.定义:沸腾是液体_____和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三、蒸发
1.蒸发:在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四、液化
1.液化的两种方法
(1)降低气体温度。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______的时候都可以被液化。
(2)压缩气体体积。
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一定能使它液化,必须使它的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下。
2.液化放热
液化与_____是相反的过程,既然液体气化要吸热,那么气体液化就要放热。
预习自测
1.物质由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_______和________,汽化时要________热量.(填“吸收”“放出”)
2.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是:蒸发是在液体___________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_________和_______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是在____________温度下进行,沸腾是在_________温度下进行:蒸发时液体温度____________,沸腾时液体温度_______________.
3.物质由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___________热量(填“吸收”“放出”)
4.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两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方法,使石油气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课堂学习学案
自主学习:
1、蒸发与沸腾的异同:
2、沸腾
⑴观察水的沸腾实验(P87实验探究):
①水沸腾时的现象:。
②刚加热时与沸腾时气泡的形成及变化区别:刚加热时,气泡里的
是,上升时,体积变(越往上水温越低)。
沸腾时,气泡里的
是,上升时,体积变(越往上里面的水蒸气越多)。
⑵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同一种液体的沸点还跟有关。
(水的沸点一定是100℃吗)
例:高温地区用水银还是洒精温度计,应该用温度计,为什么
①测低温时,温度计中液体的要低,才不会凝固。
②测高温时,温度计中液体的要高,才不会沸腾。
⑶沸腾的特点:①、②。
例:纸锅可以烧水,是因
为。
⑷沸腾的条件:①、②。
例:用一试管装水后放入装水的烧杯中,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水沸腾时,试管中水一定 ____ (“会”或“不会”)沸腾。
3、蒸发
⑴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和
有关。
(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法)例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蒸发的快慢与液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的关系。
⑵蒸发致冷:蒸发热,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例:夏天扇扇子能不能降低气温,扇扇子人觉得凉快,这是为什么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目的:观察沸腾现象和沸腾时的温度情况。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钟表。
实验步骤:(参照课本)
注意观察以下几个方面:①加热过程中,先看到杯底上出现较小气泡,然后上升;②继续加热,观察杯底出现气泡形状、大小、多少与前边的情况有什么不同这些气泡能否升到水面③继续加热,至烧杯水中出现大量气泡,气泡在上升时不断变化,浮到水面爆裂开,这时水的内部和表面进行着剧烈的汽化,认识沸腾现象特征。
④沸腾后再加热一段时间,观察水在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时间012345
温度
结论:
2.蒸发的三个特征:
我们晾衣服、晾粮食时为了使水分尽快蒸发,总是喜欢把它们放在向阳的地方,目的是提高液体的______,加快蒸发;总喜欢把衣服展开,将粮食摊开,这样做是增大水分与空气的_______,加快蒸发;如果有风,衣服、粮食会干得更快,这是因为加快液面上方的_______,加快了蒸发。
由此可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1)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
精讲点拨,跟踪训练
例1: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A.一直降低
B.先降低而后升高
C.一直升高
D.先升高而后降低
例2:某宾馆的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分很开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面积
C.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
例3:关于沸腾和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B.水的沸腾只能在100℃沸点时发生,而蒸发在什么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C.沸腾需要吸收热量,而蒸发不需要吸收热量
D.沸腾和蒸发都是汽化现象
例4.关于沸点,正确的说法是()
A.液体的沸点永远是固定的
B.各种液体的沸点都是一样的
C.加热的越厉害沸点越低
D.水的沸点是100℃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的
归纳总结,应用达标
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课堂达标,基础练习
1.关于汽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化现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B.汽化现象只在沸点发生
C.汽化现象在沸点以上温度才能发生
D.任何温度下,液体都能发生汽化现象
2.关于蒸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B.液体表面越大蒸发越快
C.液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也越快
D.液体越多,蒸发越快
3.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_______,从气态变成为液态叫做
_______,汽化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
4.加快液体蒸发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煽扇子,会使人感到凉快的原因是()
A.使人体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B.加快人身上的热向外辐射
C.加快人体周围空气流动,从而使人身上的汗蒸发加快;蒸发要吸收人身上的热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
6.能降低室内平均温度的最好办法是()
A.打开电风扇
B.向地板上洒些水
C.关上房门,打开电冰箱的门
D.以上方法都可行
课后练习学案
1.如图4-3-1所示,加热烧杯中的水到沸腾时,试管中的水会不会沸腾,
为什么
如何使之沸腾
2.关于气体液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缩体积的办法可以使一切气体液化
B.稍微降降温再压缩体积就可以使一切液体液化
C.氦气降温必须低于-147℃才能用压缩的办法液化
D.最后一个被液化的气体是氦气
3.等量的100°C的水和水蒸气泼在死动物身上,谁烫伤的更利害些为什么
4.物质从______态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液化.通常使用液化的方法是______
5.(开放探究性题)冬天常可以看见人呼出的“白气”这种现象为什么夏季看不到
6.(创新应用题)电冰箱致冷主要靠有蒸发器使低沸点液体气化,然后再在冷凝器使压缩的气体变化,形成不断气化,液化的循环.(1)致冷室应放在蒸发器附近还是放在冷凝器附近(2)冷凝器可不可以致冷(3)室内多安些冰箱是不是可以降低室内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