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与量词的搭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与量词的搭配
在现代汉语中,量词是特有的一种类型,也是汉语词汇体系中最具有民族性的词类。汉语不依赖严格的形态变化,因此在表示数量关系时,量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量词在汉语研究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名词与量词的搭配关系也逐渐受到重视。名词可以和哪些量词搭配,名词与量词间的搭配制约关系如何,是量词研究中值得深入分析的问题。除名词与量词的常规搭配以外,使语言艺术化的名词与量词超常搭配也值得探究。本文在研究名词与量词常规搭配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从两大方面力图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进而丰富名词与量词的搭配研究。
标签:常规搭配超常搭配制约类型价值
一、引言
虽然名词与量词搭配关系是现代汉语语法中最常见的现象,但也较容易让人忽略。名词有许多特点,在它和量词的搭配组合中更能体现出名词的特点,这也是区别名词与其他词类的重要标志。量词数量多,用法较为灵活,是区别汉语与印欧语的重要标志。它和名词搭配使得语言更有条理和形象性,所以名词与量词的搭配组合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早期研究名词与量词的搭配制约关系时,有三种说法:一是陆志伟的“名词限制说”。陆志伟《北京话单音词词汇》:“北京方言的名词是材料性的,数量上没有限制。那限制必得另用一种类乎名词的词来表达它。”①二是高名凯的“辅名词说”。他在《汉语语法论》中写道:“辅名词作用在于辅助说明事物的单位或单位的特点。数位词也是给具有名词功能的词一个范围,表明其特性之所属——表示每一个事物的具体的形状而加以范围。”②三是廖庶谦认为的名词决定量词的选择学说。他的研究使量词更有逻辑性和形象性。
在前人研究的常规搭配基础上,本文将从名词与量词的相互制约关系上进行探究。在探究名词与量词的常规搭配时,我们不难发现,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使得语言更加富有色彩。前人从认知与语义方面进行了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研究,因此本文增加了对其在语法和语用层面的探究。在超常搭配中,我们可以根据语境变换量词,语言表达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在日常运用中,人们通常根据习惯选择量词和名词搭配,这恰恰反映了每个人不同的认知范畴应用与理解。在每个人的认知领域中,都有有意识或无意识记的名词、量词制约条件。由此看来,将名词与量词的搭配组合放在认知学的层面进行研究更能丰富其价值。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同的量词因为与不同的名词搭配,附有不同的意义。在与名词的正常搭配中,量词通常具有计量的功能,而在与名词的超常搭配中,量词通常更侧重语言艺术化功能。
二、名词与量词的定义
在了解某事物时,我们应对其定义做出一定解释。名词:①表示人或事物名
称的词,如“人、牛、水、友谊、团体、今天、中间、北京、孔子”。②(~ㄦ)术语或近似术语的字眼(不限于语法上的名词):化学~|新~ㄦ。③表达三段论法结构中的概念的词。名词一般可以受数量词组的修饰。
量词: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如“尺、寸、斗、升、斤、两、个、只(zhī)、支、匹、件、条、块、种、双、对、副、打(dá)、队、群、次、回、遍、趟(tàng)、阵、顿”等。量词经常跟数词一起用。量词可以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物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专用的物量词有度量衡单位(如“尺”“寸”等)、个体单位(如“个”“只”等)、集体单位(如“双”“对”等)和不定单位(如“些”“点儿”)。借用的物量词有借用名词、借用动词。数词和物量词组成的词组一般作定语,如果它不在句首且其中有数词“一”时,“一”往往能够省略,如”你去提桶水”。动量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动量词也包括专用和借用的,其中借用的动量词是借用名词去表示动作的量。如“顿”、“吃顿饱饭”“打了一顿”。
三、名词与量词常规搭配的制约作用
(一)量词对名词的制约作用
不同的名词应和特定的量词配合,如“一艘帆船”。和其搭配的量词也不唯一,所表示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如“下了一阵雨”和“下了一场雨”。它们通过量词的搭配必须反映出对象的某些特征,从量词映射出的具体形象及词的意义特点也反映出了名词和量词的搭配规律。邵敬敏(1993)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中》指出名词和量词在组合时有制约和反制约的关系,表现出组合的复杂性、语境性、可能性、现实性等等。量词在20世纪50年代末才在《“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中被单独列为一个词类并加以正名,所以量词与名词的搭配也是从那之后开始进行研究的。
量词的数量是封闭的,而名词的数量不计其数,甚至还在随着新事物的产生逐渐增加,所以,量词和名词的搭配也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量词可以搭配多个名词,反之,一个名词也可以与几个不同的量词搭配。在量词选择搭配的名词时,通常受以下几方面的制约:
1.量词自身的语体色彩
如“群”“批”“伙”“帮”“窝”,这些集体量词是同义词,有时可以通用;但“帮”和“窝”多用于贬义,如“警察端了一窝小偷”。这些集体量词虽然也有[+人数众多]的义项,但其含有混乱之感。“群”和“批”多用于褒义,如“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这次又提拔了一批干部”“伙”或者“帮”多用来表示不明身份或是含否定性质的人。如“远处来了一伙人”,往往附有猜疑、恐慌的色彩。在“四人帮”等类词中,对“帮”的解释也往往含有贬义。
2.量词自身的意义
大多数量詞都是由名词或动词等词转变过来的,所以通常也含有原来名词或
其他词的本义,在选择名词搭配时,也往往受其语义的制约。如个体量词大概包含所搭配名词的外在形式特点,像“片”,指平而薄的东西,一般不很大;一~树叶|几~面包;“颗”,指多用于颗粒状的东西:一~珠子|一~子弹。可见,这些量词选择搭配的名词事物要具有该量词含有的外形特征。
(3)量词的习惯及固定搭配
如“卡(卡路里)”,是专门记录热量的单位,只能跟特定的名词类搭配。再如“锅”,人们习惯说“做了一锅饭”“热了一锅汤”等,与此类容器量词搭配的名词多有[+黏稠]/[+数量多]/[+液体]等8项。(二)名词对量词的制约作用
反之,名词对量词也有制约作用。
平时阅读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很多量词与名词搭配不一致的情况,如“奈何闲人仍继续用一身感慨唱一树凋零,宛如一叶落下就升上一枝愁,为愁而忙……”(许达然《也看萧瑟》)。“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出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一支愁”“一船星辉”等都产生了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变异现象,其实这些现象大部分是受语境的制约,使一些本来不能搭配起来的量词与名词有了更多搭配的可能性。所以,除了名词与量词的常规搭配以外,还有一种艺术表达手段的搭配——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
四、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
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问题,是建立在名词与量词的常规搭配基础之上的,前人对超常搭配也有一定的研究。如武仲波在其论文《汉语文学作品中量词名词超常搭配的认知隐喻探析》中提出汉语中名词和量词的超常搭配是一种特殊的隐喻表达。他将名词与量词的搭配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量词的反常使用产生的超常搭配;另一类是从其他词类借用的量词产生的超常搭配。廖敏敏《从语义的看名词和量词的超常搭配修辞》一文通过名词与量词在语义层面上的匹配度问题进一步探究了修辞问题。她认为名词与量词在语义上的“不匹配”具体分为4种情况:1.部分细节上的不匹配;2.可数与不可数语义的不匹配;3.褒贬义的不匹配;
4.抽象与具体语义的不匹配。在对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给出定义时,不同的研究者也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名词与量词是双向选择的交互网络模式,当网络错乱相配就造成了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有人认为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就是名词与量词的搭配突破的它们本来的常规搭配,还有些人认为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是为了创造新的修辞来丰富语言艺术手法,提升语言表达效果。通过他们的研究,我们可大致将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定义为:一种由于某种需要并处在特定语境中,用不符合常规语义或语法的组合来表达特殊言语义,造成特殊表达效果的超常搭配类型。
(一)名词与量词超常搭配的原因
1.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