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
中药中先煎药的正确步骤
中药中先煎药的正确步骤
先煎是中药煎煮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某些硬质或难以溶解的中药材,以及一些补益药。
先煎药的正确步骤如下:
1. 将需要先煎的药物单独拿出来,用水浸泡20~30分钟。
如果是粉末状中药需要用纱布包着煎(以免造成药材的流失)。
2. 先煎的药物需要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煎煮20~60分钟。
3. 一般来说,先煎的药物可以煎煮2~3遍,充分的提取其药物成分。
4. 先煎的药物煮完后,然后把其他已经泡好的中药和煎好的药汤一起倒入锅中,大火煎开,小火煎煮30~40分钟即可。
以上就是先煎药的正确步骤,按照以上步骤操作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取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保证药效。
中药的熬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熬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熬制方法:
1、分配中药:根据诊断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药,中药用量药量应以伤寒论定;
2、洗米法:根据病情要求洗米,洗取清水;
3、开水煎煮:将中药加入清水,放入锅中,用慢火加热,沸腾后减小火力熬煮;
4、裹药熬煮:将中药和水放入药袋中熬煮;
5、蒸煮:用沙锅中加水加热,将中药放入沙锅,加盖封住, 用慢火蒸煮;
6、加条熬煮:将中药放入清水中加热,待熬煮,再放入条料,继续熬煮。
二、注意事项:
1、要选择优质的中药,以保证其药效。
2、按照药物方剂量熬制,中药以温暖,苦酸适度为宜,不宜过热,过熬过煎。
3、防止中药中毒,尽量使用新鲜的中药。
4、中药液要温热,不宜过热,中药以温暖,苦酸适度为宜,药液发酸后若能完全混匀即可服用,如果不能及时服用,应改用冷开水冲服。
5、煎煮时留意时间,在熬制过程中要随时观察,不要过度煎煮损失中药的药效。
6、学会熬制中药时的技巧,比如:增湿药如海参、蟹壳是先加热再熬煮,燥药和涩药如甘草则先熬煮后加热,以及煎药时要不断搅拌以保持药效等。
传统中药如何正确煎煮
悦读生活·百科Family life guide -43-王海山(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中药属于我国传统医疗,其具有价格低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特点。
现在,中医院已经设置专门的煎药房,门诊开具处方后由专业人员负责中药煎煮,并以小袋形式包装,一次一包,患者用药十分方便,非常适合快节奏生活状态下的人们。
不过也有部分人愿意自己煎煮中药。
那么,传统中药要怎样正确煎煮呢?传统中药的正确煎煮方法(1)煎煮前。
①清洗。
一般来说,煎煮前无需清洗,不过中药材中若有泥沙,可用水迅速漂洗一下即可,不可浸洗,以免丢失水溶性成分。
②浸泡。
煎煮前通常需要用凉水浸泡中药材,时间大约30分钟,促使水溶性成分析出渗透至汤水中,可增加汤药浓度。
(2)煎煮中。
①用水。
一般来说,添加的水量以水浸过药材表面大约2-3厘米为准,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刚漫过手背合适。
大多数情况下,部分花草类药物的吸水量比较大,在浸泡30分钟后水位显著下降,可另外加凉水到标准水位再煎煮。
②火候。
一般中药材煎煮,先用武火煮沸后改文火。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治疗外感的中药,煮沸后需要继续武火煎煮15分钟即可。
③时间。
一般的中药头煎大约20-25分钟,二煎大约15-20分钟。
其中解表类中药头煎大约10-15分钟,二煎10分钟左右;滋补类中药头煎需要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左右。
④复煎。
一副中药煎煮两遍之后,所含有的有效成分大大降低,因此,一般建议煎煮两遍即可。
但是滋补类的中药建议煎煮三遍。
另外,一些药量比较大的处方也可煎煮到三遍。
(3)煎煮后。
煎煮结束后立即滤取。
药汤煎煮好之后趁热过滤倒出,不应该长时间放置在锅中,因为含胶体过多的药液,随着温度下降可能出现胶凝现象,难以过滤,对药效产生影响,容易导致酸败。
传统中药煎煮的注意事项(1)注意煎煮器选择。
传统中药煎煮一般建议选择砂锅或者瓦罐,也可选择不锈钢、玻璃、搪瓷等器具,但是不宜选择铁、铝质地的器具,因为中药的成分与金属器具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中药的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1、清洗:煎煮前一般无须清洗。
如果草药中有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丢失。
2、浸泡:煎煮前用凉水浸泡药材约半小时,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汤水中,同时也能增加汤药的浓度。
3、用水:以水浸过药材表面2~3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
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4、火候:一般的中药应先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
但一些治疗外感的中药,可以在煮沸之后,继续用武火煎煮15分钟左右即可。
5、时间:一般中药,头煎应在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类中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类中药,头煎应在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6、复煎:一服中药在煎煮两遍后,所含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
但滋补类中药,可以煎煮3遍。
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煎煮3遍。
7、搅拌:煎煮过程中需搅拌2~3次,以防底层药物焦糊。
熬中药的正确方法时间
熬中药的正确方法时间
煎煮中药的时间取决于药材的性质和药方的要求,一般来说,煎煮中药的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初煮、中煮、收汁。
1. 初煮:将药材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煮,煮15-20分钟,有些高温性的药材如黄芩、黄连等,煮5-10分钟即可。
2. 中煮:将初煮后的药汁再次煎煮,一般需要煎煮20-30分钟,有些药材需要长时间煎煮,如熬制当归需要煎煮1-2小时。
3. 收汁:将中煮后的药汁继续收汁,以浓缩药液,一般需要煮10-20分钟,直到药液呈浓稠状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药材需要的煎煮时间会有所不同,还需根据具体的药材和配方来确定煎煮的时间。
另外,在煎煮中药时,建议使用砂锅或陶瓷锅,避免使用金属锅,以免影响中药的煎煮效果。
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
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
中药煎煮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更好地保证中药煎煮的质量和疗效。
下面介绍几点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选择合适的煎煮器具。
煎煮中药时必须使用陶瓷、玻璃或不锈钢等无毒、无味的容器。
二、用清水清洗煎煮器具。
在煎药前先将煎煮器具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在煎煮过程中受到污染。
三、中药的煎煮时间。
一般情况下,中药的煎煮时间需要按照配方要求和药性特点来决定。
对于常见的药材,需要煎煮2-3个小时左右。
四、中药的煎煮火候。
煎煮中药时火候的掌握非常重要,一般火力应该逐渐加大,但也不能烧开,以免破坏中药的有效成分。
五、中药的煎煮顺序。
在煎煮中药时,需要根据中药的性质和煎煮时间的长短来确定中药的煎煮顺序,一般是先煎硬的药材,后煎软的药材。
六、中药的煎煮次数。
中药的煎煮次数也需要按照中药的性质和药性特点来决定,一般需要煎煮2-3次左右。
七、中药的煎煮温度。
煎煮中药的温度不能太高或太低,正常情况下需要保持在80℃以上。
八、中药的煎煮量。
中药的煎煮量需要根据需要用药的人数和药物的剂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需要煎煮一定量的中药汁液。
九、存储中药汁液。
中药煎煮后的汁液需要在密封的容器中存放,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以上是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遵照这些方法能够更好地保证中药煎煮的质量和疗效。
中草药的煎服方法
中草药的煎服方法
中草药基本分为一般中草药和特俗中草药。
一般中草药的煎煮方法如下:
1、冷水浸泡:冷浸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用水量以浸过药面2-3厘米为宜。
2、煎煮:第一次煎煮时间,从药水沸腾起计时:
一般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15-20分钟。
滋补药物:40-60分钟。
其他普通药物:30分钟左右。
第二次煎煮加水量、煎煮时间,比第一次略少。
将两次煎药汁混合,分两次服用。
3、药汁量:儿童服用一般煎50-150毫升,成人服用一般煎取200-300毫升。
特殊中药煎服方法如下:
先煎:先煮沸10-15分钟后,再投入其他药同煎。
后下:在其他药即将煎好前,投入后下药同煎5分钟即可。
烊化:一般药煎好后,滤取药汁,再将烊化药加入药汁中,微火加热并搅拌,融化即可。
泡服:将泡服药加入半杯开水或刚煎好的其他热药汁中,加盖10-15分钟即可。
冲服:将冲服药调入开水或其他药汁中,即可服用。
包煎:将包煎药装入纱布袋扎紧后投入其他草药中同煎。
中药的煎煮方法及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
中药的煎煮方法及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
1.先加水煮沸:将适量的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煎煮。
2.慢炖煎煮:将药材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炖煮约20~30分钟。
在慢炖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适量加水。
3.加水煎煮:将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水沸腾时再加入一定量的水,保持适度煮沸。
4.倒煮:将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然后倒入另一个锅中煮沸,反复倒煮数次,以提取更多有效成分。
5.点煮:先将药材放入几倍水量的锅中煮沸,煮沸后立即用小火继续煮沸10~15分钟,然后立即倒掉水,再重新加入药材和水煎煮。
1.黄芩:先用凉水浸泡黄芩15分钟,然后加水煮沸,用小火煎煮
30~60分钟。
2.板蓝根:将板蓝根先用水煮沸,水沸腾后用小火煮沸5分钟,然后焖煮约30分钟,最后滤出板蓝根渣。
3.木通:将木通先用开水加热,煮沸后焖煮约10分钟,煮熟后焖煮约30~60分钟。
4.乌梅:将乌梅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改用小火焖煮5分钟,再用大火煮沸,最后滤出药渣。
5.石斛:将石斛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改用小火焖煮15分钟,然后用大火煮沸10分钟,最后滤出药渣。
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主要是因为这些药材的性质特殊,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时间才能提取出药效成分。
而传统中药的煎煮方法虽然简单,但也可以根据不同药材的特点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煎煮效果。
总之,中药的煎煮方法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制剂方法,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煎煮方法,选择合适的煎煮方法可以更好地提取药效成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也需要注意煎煮的温度和时间,以免影响药效或造成药材的损失。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一、煎药方法1.准备药材: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处方,准确准备所需的药材,注意药材的保存,应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霉变。
2.洗净药材:将药材用清水洗净,去除杂质,注意不要用肥皂水或洗涤剂清洗,以免对药材产生污染。
3.切割药材:将药材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或薄片状,切削时应注意刀口的清洁与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4.加水煎煮:用陶瓷、砂锅或炖盅等容器,加入适量的清水,将药材放入容器中,将火调至大火加热,待水开后改成小火焖煮,时间一般不低于半小时。
在整个过程中,应注意调整火候和水量,保持药材的完整性和药性不被破坏。
5.过滤药液:将煮好的药液通过棉纱袋或细糙布过滤,以去除杂质和药渣。
6.药液冷却:将煮好的药液放置在通风处,待其自然冷却至适宜温度后,即可服用。
二、注意事项1.服用前的准备:服用中药前,应先洗净双手,不要碰触其他物品,以避免交叉感染。
2.药材的选择与保存:药材的选择应注意完整度和质量,并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购买。
已过期的中药应立即丢弃,避免食用。
3.药材的切割:切割药材应尽量避免手指与药材直接接触,以防止污染。
切削时要注意刀具的锋利和稳定性,以确保安全。
4.煎药时的火候:煎药时,应注意人工调节火力,控制火候,避免煮沸过久或过短。
应根据药材的性状和药性,合理控制煎煮时间。
5.药液的过滤:药液过滤时,应使用干净的、无棉屑的棉纱袋或细糙布,以确保药液的净化。
6.药液服用温度:服用药液时,应注意药液的温度,不要太烫,以免烫伤口腔黏膜。
7.准确服用用量:服用中药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准确掌握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8.调整饮食:在服用中药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的摄入,以免影响药效或产生副作用。
9.调整生活方式:对于服用中药的病人,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快等,以提高康复速度。
中药煎煮的七种方法
中药煎煮的七种方法
中药煎煮是中医经典治疗方法之一,它可以将中药的有效成分煎煮
出来,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中药煎煮的七种方法。
1.水煎法:将中药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改小火继续煮,使中药药性逐渐煮出。
这种方法适用于药材结构松散易煮烂的草本植物。
2.浸泡法:将中药放入水或酒中浸泡数小时,让药材慢慢释放药效。
这种方法适用于药效短暂的中草药。
3.红烧法:将中药和其他药材一起烧到入味,然后添加肉类或者海鲜一起红烧,可以增强药效。
这种方法适用于补益药材。
4.蒸煮法:将中药放入蒸锅中蒸煮,利用水蒸汽的温度和湿度慢慢煮药,保留药品的有效成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数中药。
5.泡茶法:将中药和茶叶混合泡茶,可以增加茶叶的茶韵和药材的功效,是一种极为适宜的饮用方式。
6.烧煮法:将中药和其他药材放入煲汤中烧煮,时间久一些,可以将中药的有效成分完全煮出,适用于中药汤制。
7.浸泡醋法:将中药放入醋中浸泡,利用醋的酸性可以更好地溶解药材
的有效成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治疗皮肤病。
总之,中药煎煮是一种经典的中药应用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殊的适用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煎制中药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
在煎制中药时,还需要注意煮药的时间和火候,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药效。
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
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一、煎药前的浸泡一般加冷水漫过药面,浸透后再煎煮,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
花、草、叶可浸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
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准。
二、煎药用具的选择煎煮容器与药液质量关系非常密切,历史记载认为,“银为上,磁者次之”,不主张用锡、铁之类的锅煎煮。
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锡、铁等金届后会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
目前多主张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铁锅、铜锅,最好也不用铝锅及不锈钢、搪瓷容器来煎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三、煎药用水的选择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最常用溶媒,一般宜选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僻水等。
用水量应视药物的重量、体积、吸水能力、煎煮时间、火候及所需的药量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
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十了再加水重煎,煎十的药应弃掉。
四、煎药的火候煎煮中药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为“武火”,慢火煎之为“文火”。
一般先武后文,即开始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
不同的方剂需用不同的煎煮时间。
治疗外感表证的发汗解表药煎煮时间宜短,治疗虚证的滋补药煎煮时间宜长。
五、服法有讲究煎好的汤剂一般宜在饭前一小时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慢性病宜定时服。
一般一剂分2〜3服,一日一剂,如遇特殊情况, 可以一日连服两剂,以增强疗效。
通常中药汤剂应当温服,而针对具体情况也可凉服。
六、服药有禁忌中药历来就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说法,因此绝不能盲目使用民间偏方、秘方,切莫自当“郎中”酿“苦洒”。
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配方抓药。
以妊娠为例,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甚至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视为妊娠禁忌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螯、麝香、三棱、莪术、水蛭等。
孕期应慎用的有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十姜、肉桂等。
中药汤剂的正确煎煮方法
中药汤剂的正确煎煮方法
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的重要药剂形式之一,其煎煮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药效能否有效释放。
以下是中药汤剂的正确煎煮方法: 1.选择合适容器:应选择不易粘糊、耐热、易清洗的陶瓷、玻璃煮药壶、不锈钢锅等。
2.浸泡药材:将药材洗净后,用适量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待药材软化后再进行煎煮。
3.水量的控制:一般来说,煎药的水量应该是药材的5至10倍,具体用量看医生开方而定。
4.火力的掌握:先用高火加热至开锅后,改用小火煎煮20至30分钟,期间不可离开,防止煮干或水煮过头。
5.多次煎煮:将第一次煮出的药液倒掉,再加水煮,直至药材全部煮完,最后将所有药液混合。
6.注意卫生:煮药前应该将煮药器具彻底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以上就是中药汤剂的正确煎煮方法,希望各位读者在使用中药汤剂时能够掌握好这些要点,保证药效得到最大化的释放。
- 1 -。
中药煎药的正确方法
中药煎药的正确方法
中药煎药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下面是中药煎药的正确方法:
1. 准备煎药器具:包括煎药锅、药材袋、火源、辅助工具等。
煎药锅一般选择不锈钢锅或陶瓷锅,要与药材量相匹配,避免因锅太小导致溢煎。
2. 准备煎药材:根据医生的处方或药方,准备好需要的中药材。
药材根据煎药的要求可以选择切片、研粉、研磨等方式。
3. 清洗煎药材:将中药材放入漏网下,用清水将杂质冲洗掉,并沥干。
4. 加水煮药:根据药方的要求,将清洗好的中药材放入煎药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通常是8-10倍的比例(药材与水的比例)。
5. 开火煎煮:将煎药锅放在火源上,大火煮沸后改为小火煎煮。
中药材煎药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到1小时。
6. 注视煎煮:煎药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注意火候和水位的控制,避免药液沸腾过大或水煮干,以免影响煎药效果。
7. 药液沉淀:煎药完成后,将药液倒入另一个容器中,待其沉淀一段时间,通常是10-15分钟。
8. 药液分离:用漏网或其他过滤器将药液分离,将悬浮在上部
的药渣滤掉。
也可以使用纱布包住漏网或过滤器来进行分离。
9. 存放和服用:将分离后的药液装入容器中,密封保存。
在服用时按医生的指导方法服用。
总的来说,中药煎药需要掌握合适的火候、水量和煎药时间,同时还要注意卫生和功效的保持。
在煎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调整,确保中药的煎煮效果和质量。
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
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中药煎煮是将中药材加热煮沸后去除渣滓,提取所需有效成分的过程。
中药煎剂作为传统的中药用于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特点。
正确地进行中药煎煮非常有必要。
下面就是关于中药煎煮的十条正确方法,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1.选用优质中药材。
选择优质中药材是中药煎煮工作的基础。
应该选择质量好、干燥度高、新鲜度好的中药材,并严格按照配方要求使用。
2.浸泡材料。
将要煎煮的中药材料放入瓶子或盆中,加入足够的清水,隔夜浸泡。
这样可以充分吸收水分,有利于释放有效成分。
3.洗涤清洁。
将浸泡后的中药材洗净,确保消除表面尘土和杂质。
4.切碎材料。
将中药材在干燥的条件下切碎,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煎剂效果。
5.掌握好煮开时间。
将材料加入锅中,先用中火加热,水温不超过70℃,然后逐渐转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煮20-30分钟左右。
6.严格注意火候。
在煮药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火,避免火候不足或过度,产生不良影响。
7.时间应适度。
煎药时间应该根据煎剂的配方而定,一般情况下,宜掌握在30-60分钟之间。
8.避免中途加水。
中途加水会导致煎剂成分的稀释,从而降低煎剂的功效。
9.煮煎时间要分装。
将药材过滤出煎剂之后,不宜使用同一药液反复煎制不同的药材,需按照煎剂数量及次数煎制,保证药液浓度稳定。
10.注意煎剂贮存。
煎剂剩余应密封保存在冰箱中,不要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以保证其疗效。
煎药技术是中药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关系到中药剂型的稳定性和药效的发挥。
正确的中药煎煮可以充分挖掘中药的治疗效果,避免产生副作用,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
简述中药的煎煮方法
简述中药的煎煮方法中药煎煮方法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制药技术,它包括药材的选配、破碎、清洗、浸泡、炖煮等多个步骤。
下面将介绍10种常用的中药煎煮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
1.水煎法:将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慢炖,直至药液浓缩。
2.浸泡煎煮法:将药材用适量清水浸泡数小时或过夜,使其充分吸水。
然后将浸泡的药材一同加入锅中,进行水煎煮法。
3.煎煮时间控制法:不同的中药材需要不同的煎煮时间。
如易溶性药物,需要短时间的煎煮,而不易溶性药物则需要长时间的煎煮。
4.冷水煎法:将药材加入冷水中,然后再煮沸。
这个方法适用于一些带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5.蒸煮法:将药材放入蒸汽锅内,用蒸汽加热,使其药液浓缩。
6.砂锅煎煮法:将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将砂锅放入炉上,用小火慢炖。
7.多次煎煮法:将药材用水煎煮一次,然后过滤药液,再用相同的药材再次煮沸。
重复煎煮多次,直到药材的性能发挥完全。
8.滚煮法:将药材放入锅中,加水至刚刚淹没药材,然后用大火煮沸。
此后调小火慢慢煮沸,直至药材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水中。
9.盐煎法:将药材与适量盐混合,然后加水煎煮。
盐的存在可以提高药材的药效。
10.筛选煎煮法:将药材用适量清水煮沸,然后将煮沸后的药液倒入另一个容器中,将渣滓去除,再进行第二次煎煮。
以上是10种常用的中药煎煮方法的简要描述。
煎煮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不同药材的性质和用途需求。
中药煎煮是一门技术活,掌握好煎煮方法可以更好地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增加中药的疗效。
中药煎煮的关键在于火候的控制,需要注意火力大小、煎煮时间以及加水的分量等因素。
只有熟练掌握中药煎煮方法,才能制备出质量优良的中药制剂,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医学和中医药学的发展。
中药饮片煎熬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煎熬方法及注意事项一、中药饮片煎熬方法:1.准备工作:首先要准备好药材饮片、器皿、水和火源。
选择形状深碗状的锅具,以提高煎煮效果。
2.加水:将药材饮片放入锅中,倒入足够的水。
水的量要根据药材的特性和配方的比例而定,一般来说,水量要稍多于药材的总质量,以确保药性的充分溶出。
3.入锅开火:将锅放在火上,用中小火加热。
为了保证有效成分的保留,应该选择慢炖的方式煎药。
4.沸腾:药材煮沸后,继续保持中小火,保持药液的微沸状态。
这样可以减少营养素、有效成分在高温下的损失。
5.煎煮时间控制:煎煮时间根据药材的特性、制剂要求以及医师的建议而定,一般时间在30至60分钟之间。
煮制过程中,应随时观察药液的沸腾情况,防止溢出。
二、中药饮片煎熬注意事项:1.药材的分层:一些中药饮片在煮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分层现象,这时应采取适当方法,如用木勺轻轻搅拌,使其均匀煎煮。
2.加水量的控制:水的数量应根据药材的特性来决定,但是一般来说,最好略多于药材总质量。
过少的水量会导致药材出汤不充分,影响药效。
过多的水量会导致药液稀释,影响提取的效果。
3.温火慢炖:选择中小火煎熬中药饮片,既可充分发挥中药的药效,又能维持药物的营养成分。
高温煮药会使药材中的活性成分损失过多。
4.注意湿度:药材在日光下暴晒后会吸湿,煎煮的时候需注意控制好湿度,以免影响煎煮效果。
总结:中药饮片的煎熬是制备中药汤剂的重要工艺环节,正确的煎熬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提高药效,避免药材的过度煎熬和致使有效成分损失。
此外,煎熬过程中应注意药材的质量、煮药的时间和火候,以保证中药饮片汤剂的质量和安全。
简述中药汤剂正确煎煮的方法
简述中药汤剂正确煎煮的方法
中药汤剂的正确煎煮方法是一种独特的煮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配药:根据医嘱将所需的中药材准备好,按照方剂的比例配好。
2. 沉浸:将药材放入适量的冷水中,浸泡20-30分钟,待药材充分吸水。
3. 加热:将浸泡后的药材连同浸泡的水一起放入煎药锅中,温度逐渐升高,最终达到沸腾状态。
4. 炖煮:保持药材的沸腾状态并保持一定的沸腾时间,一般约煮30-60分钟,使药材充分煮熟。
5. 过滤:将煎好的药汤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利用纱布或滤网去除药渣,获得纯净的药汁。
6. 盖盖:将药汁盖好,保持密封状态,防止药汁氧化或受到外界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在煎煮中药的过程中,应控制好煮药的火力和时间,避免出现煮沸过度或煮沸不足的情况。
同时,在煎药过程中应注意火候的掌握,避免溢锅和煎煮时间过长。
此外,对于有些需要先炒或煮沸后添加的中药材,也需要按照具体的煮
药方进行处理。
总之,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保证中药药效的最大发挥,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与炮制时间
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与炮制时间中药材作为传统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特殊的炮制方法和煎煮过程之后,才能发挥出其最佳的药效。
正确地掌握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与炮制时间,对于保证中药疗效的发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材的煎煮方法和炮制时间,供读者参考。
一、煎煮方法1.水煎法水煎法是中药煎煮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其步骤包括:(1)将中药材加入适量的冷水中,用中火煮沸。
(2)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煮,使药材浸泡在水中,继续加热。
(3)根据药材的特殊情况,适时加热保温,保持水位不变。
(4)煎煮一段时间后,取出煎好的药液,将渣滓滤去,即可使用。
2.醋煎法醋煎法适用于一些药材中所含的有效成分不稳定的情况,醋的加入可以改变药性,增强药效。
其步骤如下:(1)将中药材加入适量的水中,加入适量的醋,用中火煮沸。
(2)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煮,保持水位稳定,药材浸泡在水中。
(3)煎煮一段时间后,取出煎好的药液,将渣滓滤去,即可使用。
3.蜜炙法蜜炙法常用于一些寒凉性的中药材,通过与蜂蜜炙烤,提高药材的温热性,改变药性。
其步骤如下:(1)将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
(2)将调制好的药材加热至材料外表稍微泛黄。
(3)取出调制好的药材,晾干后即可使用。
二、炮制时间1.炙炮炙炮是一种将中药材暴露在直接火焰下进行炙烤的炮制方法。
一般适用于寒凉性药材,炙炮可以温热药材,增强其药性。
炙炮时间以药材变色或出现焦香味为宜,常见炙烤时间为2-3分钟。
2.炒炮炒炮是将中药材放入干热锅中进行炒制的炮制方法。
适用于寒凉性药材,可以改变药材性味,增加药效。
炒炮时间一般为2-3分钟,根据药材的情况酌情调整。
3.烘炒烘炒是将中药材放入烤箱或炉火中进行烘炙的炮制方法。
适用于一些潮湿的药材,通过烘炒可以去湿、驱寒、干燥药材。
烘炒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根据药材的湿度和需要酌情调整。
总结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与炮制时间是保证中药疗效的关键环节。
中药学知识 中药煎煮方法
中药学知识中药煎煮方法中药学知识:中药煎煮方法一、传统煎煮方法•水煎法:将中药材与适量清水放入煮药锅中,煮沸后改用文炉小火炖煮,持续煎煮一段时间,直至提取出有效成分。
•冲泡法:将中药材与适量开水冲泡,轻轻搅拌一段时间后,即可饮用。
适用于饮片剂等。
•先煮法:将药材先用水煮沸,煮沸后立即捞出,将药汁倒掉。
然后再次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煮煎,以提高药物的有效成分。
二、新煎煮方法•微波煎煮法:将中药材与适量水放入微波炉中,使用微波炉设定好的煎煮模式进行炖煮,便于控制时间和温度。
此法省时省力,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高压蒸煮法:使用高压蒸锅进行煎煮,将中药材放入气密的容器中,在高压蒸煮下提取药物有效成分。
该方法能更好地保存中药的活性成分。
•超声波煎煮法:利用超声波的振荡和微流动效应,加速中药药材的煎煮过程,缩短了煎煮时间,并提高了提取效率。
三、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尽量避免使用金属容器进行煎煮,以免与中药材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煎煮过程中,要时刻保持监控,避免煮沸过程中产生溢出或烧焦。
•煎煮时间长短需要根据具体的药材和药方而定,不同药材及其功效各异。
•制作中药时,应选择优质的中药材,遵循合理的用量和比例,以确保中药煎煮的药效和安全性。
结语中药的煎煮方法是传统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的煎煮方法能有效地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中药的药效。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煎煮方法也逐渐出现,为人们的煎煮过程带来了更多便利。
但在任何煎煮方法中,重要的是保持合理的用药原则和注意药物的质量安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中药的独特优势,改善人们的健康问题。
四、传统煎煮方法的优缺点1. 水煎法•优点:–简单易行,易于掌握技巧;–提取率高,能充分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适用于大部分中药材。
•缺点:–煎煮时间较长,耗费时间;–容易出现煮沸过程中的溢出和烧焦问题。
2. 冲泡法•优点:–方便快捷,适用于饮片剂等;–提取效果较好。
•缺点:–无法充分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适用范围较窄,不适用于许多复杂的药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
一、煎药前的浸泡
一般加冷水漫过药面,浸透后再煎煮,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
花、草、叶可浸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
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准。
二、煎药用具的选择
煎煮容器与药液质量关系非常密切,历史记载认为,“银为上,磁者次之”,不主张用锡、铁之类的锅煎煮。
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锡、铁等金属后会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M 至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
目前多主张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铁锅、铜锅,最好也不用铝锅及不锈钢、搪瓷容器来煎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三、煎药用水的选择
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最常用溶媒,一般宜选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镭水
等。
用水量应视药物的重量、体积、吸水能力、煎煮时间、火候及所需的药量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
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四、煎药的火候
煎煮中药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为“武火”,慢火煎之为“文火”。
一般先武后文,即开始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
不同的方剂需用不同的煎煮时间。
治疗外感
表证的发汗解表药煎煮时间宜短,治疗虚证的滋补药煎煮时间宜长。
五、服法有讲究
煎好的汤剂一般宜在饭前一小时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
服,安神药宜在唾前服,慢性病宜定时服。
一般一剂分2〜3服,一日一剂,如遇特殊悄况,可以一日连服两剂,以增强疗效。
通常中药汤剂应当温服,而针对具体惜况也可凉服。
六、服药有禁忌
中药历来就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说法,因此绝不能盲目使用民间偏方、秘方,
切莫自当“郎中”酿“苦酒”。
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配方抓药。
以妊娠为例,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英至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视为妊娠禁忌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螯、麝香、三棱、莪术、水蛭等。
孕期应慎用的有桃仁、红花、大黃、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七、服药时的“忌口”问题
服药期间凡属生冷、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
此外,除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蟹肉,茯苓忌酷,蜂蜜忌生葱等常规外,还应根据具体病IW按医嘱执行。
八、煎中药为什么要加锅盖
一些人在煎中药时,为了操作方便,常不盖锅盖。
为此,中医师提醒患者,煎中药时莫
忘盖锅盖。
经硏究,绝大多数植物类中药,如木兰科、芸香科、菊科等植物都含挥发油。
挥发油在
医学上具有驱风、抗菌、消炎、镇痛等作用。
但是,挥发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绝大部分挥发油的比重都比水轻,所以很容易随水蒸汽一起蒸发出来,如果煎中药不盖锅盖,中药内的有效成分便易随水蒸汽“跑”出去,降低药物疗效。
九、煎中药怎样掌握火候
煎中药很讲究火候,也就是说很注意煎药火力及煎药时间的长短。
火候的掌握也要根据
药物的性质。
解表类药物气味芳香,含挥发油的有效成分居多。
久煎能使之过度挥发而造成损失,一般宜用武火急煎法,煎煮时间要短,头煎药煎沸13分钟即可,二煎药煎沸10分钟即
可。
补益类药物,因其滋腻质重,需久煎方能出汁,一般用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煎熬,头煎药煎沸后,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二煎药煎沸后用文火煎熬30-40 分钟。
煎煮时间长的药物,在煎煮过程中需搅拌2〜3次,以防底层药物焦糊。
有些人不小心将中药煎糊了,便乂加水再煎,给病人服用,这样做是不妥当的,甚至会发生危险。
因为焦糊的药物可能会发生质的改变。
十、煎煮中药并非越久越浓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以为中药煎煮越浓效果越好,煎煮时间越长,有效成分越多,其实不然。
煎中药是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一过程就停止了,再连续不断地煎,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溶解,反而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
山此可见,中药并非煎得越久越好,不同的处方,煎开后的时间要求也不同,应遵医
嘱。
十一、中药煎煮之前可别洗
中药煎煮前不要清洗。
这是因为:
1、水洗可使药材的水溶性成分丢失:由于不少药材中含有糖和式类,可溶解于水中,经水洗后,将丢失一部分的有效成分,导致药效降低。
2、水洗可使粉末类药材丢失:中药中乂不少药材是粉末类的,也有的在配药时需研
碎,如桃仁、龙骨、滑石粉等,如果用水洗,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流失。
3、水洗可致部分药材辅料丢失:山于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蜜、酒、胆汁等辅
料,而这些辅料易溶于水中,若用水冲洗,可导致部分辅料丢失。
如常用药材中的胆南星、酒制大黃等。
因此,在煎煮中药之前,不宜用水冲洗药材,以免造成药材成分的丢失,影响药物的疗效。
十二、煎糊的中药请丢弃
中药能治疗疾病的道理,就在于它含有生物碱、皂素、蹂质等有效成分。
中药所以要煎熬,忖的在于要把药物中有效成分煎熬出来,以利于治疗疾病。
煎药的方法是否适当,对其疗效有很大关系。
煎熬时间短了,药物的有效成分煎熬不出来,影响治病效果;煎熬时间过长,会使有效成分(例如挥发性成分)遭到破坏或丢失,并且还会把药煎糊。
中药一旦煎糊,其性质就会发生改变。
例如,滋补性中药煎糊后,其性味会由甘甜变成苦涩,不可能再起到滋补作用;活血化瘀药物煎糊后,会变成具有止血作用的药物。
大部分中药煎糊后,有效成分都会遭到破坏,甚至效果相反,该清热的不能清热,该滋补的不能滋补。
因此,中药煎糊后应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