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网络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探究内容提要:随着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利用网络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日渐凸现。
这是其他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计算机网络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搭建了张扬个性的平台。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协作意识与能力、自我扩充知识结构的意识与能力及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学习个性的良性发展。
这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
关键词:网络环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个性发展一、问题提出的背景1、探究意义新世纪的到来,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的人必须具备四项基本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种全新的、科学的学习方式,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人类生存的需求,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广大教师正在改变老一套“静听”式的教学模式,努力实施这种新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展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的过程。
这一现象说明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已经融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并且正逐步转化为教者的实际行动。
如何培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每一个教师都要面临的重要任务。
2、网络提供的合作探究学习环境的优势是任何一种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已日渐凸现,网络学习环境提供了多元化的人际沟通,丰富的网际资源,动态(dynamic)的学习,虚拟的学习社群(learning community),全球式多元学习。
计算机网络正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搭建了张扬个性的平台。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摘要: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智慧感悟,可以创设活动化、开放性、参与性强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实现学生思维的自主放飞。
有力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心理,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力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网络环境合作学习能力在先进的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跟学科教学的整合。
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学习体会,就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谈一点认识。
一、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有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心理要想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必须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网络环境下,教学可以提供一种生动、活泼、平等、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
学生可以自由地通过网络等与其它在线学生或老师平等、轻松地探讨各种问题,学生的观点和疑问都可以及时得到反馈和响应,而不是在被动地接受别人灌输给知识,而是自觉地、主动地按照自己的兴趣点去探索和寻求知识。
在学生与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宝藏、充满巨大活力的系统进行交互学习的时候,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枯燥无味,任务艰巨繁重,而是带着浓厚的兴趣、轻松地去学习。
此外,网络环境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消除了现实的环境中人与人交流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人与人之间是完全平等的,人人都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在这样的交流氛围下,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尊、自强、自爱的人格品质。
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熏陶、感染、启迪,逐渐积淀成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志、信念、动机、需要等特定的人格要素,这为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现教学方式转变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可以改变教师一人讲、学生被动听的单一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个别化学习,可以自己查找有关资料,与计算机进行即问即答。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对能力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实行个别化差异化教学。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和工具,通过与他人共享信息、交流意见和协同工作,以实现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的一种学习模式。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线社交工具等进行远程合作,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展了学习的范围和方式。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具有以下特点: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合作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学习者进行合作,分享不同的知识和经验,扩展视野。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习的效果。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进行学习导航和资源推荐。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可以应用于不同领域和不同学习目标的实践中。
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企业培训中,通过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员工可以参与远程培训和在线讨论,提升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科研领域,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在线工具,与国内外的合作者进行跨地区、跨国家的合作研究,推动科研成果的共享和合作创新。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网络素养和信息素养,才能够有效地利用网络工具和平台。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需要学习者具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才能够积极参与和促进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需要学习者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才能够有效地与他人交流和协同工作。
为了促进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的发展和实践,需要教育机构、企业和研究机构等共同努力。
教育机构可以积极引入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设计和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和平台,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和合作学习能力。
企业可以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开展员工培训和知识管理,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研究机构可以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推动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网络环境下在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的设计与初探
网络环境下在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的设计与初探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主要渠道。
尤其在教育领域,网络环境的普及和应用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
信息技术课堂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课程,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实现线上协作,还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和资源进行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
这种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信息技术课堂的合作学习活动,需要结合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案。
本研究旨在探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的设计与实践,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深入研究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探讨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的设计原则,以及对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旨在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促进学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的设计与实践,旨在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深入学习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研究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的设计原则和实践探索,我们希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促进他们在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发展。
该研究也旨在为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网络环境下的挑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所获得的成果,并对该过程进行反思,我们也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合作学习的模式,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升教学效果,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借鉴与启示。
1.3 研究意义在网络环境下,在信息技术课堂进行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网络环境下在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的设计与初探
网络环境下在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的设计与初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环境下的课堂合作学习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之一。
信息技术课堂是一个特别适合进行合作学习的场景,可以通过网络工具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协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围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的设计和初探展开讨论。
1. 教学目标的设计在进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设计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认知、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预期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基础。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可以通过设置合作目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等方式,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技能的提升,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等。
2. 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需要设计合适的合作学习活动。
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包括小组合作讨论、项目合作实践、网络协作研究等多种形式。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可以设计小组项目开发、网络资源共享、在线协作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教学资源的整合要充分整合各类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课堂的合作学习需要利用好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源,提供学习资料、实例、案例等,以便学生进行参考和学习。
还可以利用在线直播、网络课程、虚拟实验室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
4. 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评价与反馈是合作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中,可以通过设立小组评价、自评互评、作品展示、点赞评分等方式,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
1. 利用网络工具促进合作学习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中,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工具促进合作学习。
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利用协作编辑平台进行项目合作,使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等。
探索互联网学习环境下的协作学习与知识共同构建
探索互联网学习环境下的协作学习与知识共同构建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为学习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互联网学习环境所取代,学生们不再局限于课堂内的知识获取,而是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全球范围内的学习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在这个新的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和知识共同构建成为了重要的教学策略。
协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和协调来促进学习的过程。
在互联网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协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讨论学习内容、分享资源和经验。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知识共同构建是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构建知识的过程。
在互联网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协作工具、社交媒体等平台,共同创建和分享知识。
学生们可以共同编辑文档、制作演示文稿、创建博客等,通过互动和合作来构建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互联网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和知识共同构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协作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讨论学习内容,并通过在线平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成果。
教师可以通过监督和引导,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帮助他们共同构建知识。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共同构建。
学生可以通过创建博客、发布微博等方式,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成果。
教师可以通过评论和回复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促进他们的思考和学习。
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资源和工具,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和帮助。
通过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方式,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测验和评估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这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浅谈网络环境下学生协作学习策略
浅谈网络环境下学生协作学习策略摘要:在建构主义理论(de)推动下,协作学习越来越到人们(de)重视,其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如何使学生协作学习,学习如何在协作学习中与提高等策略性问题就为关键所在.关键词:协作学习协作学习策略信息技术随着社会需求和人们知识水平(de)不断提高,特别在建构主义理论和网络技术(de)影响下,协作学习越来越得到人们(de)重视,一直以来,人们也常使用“合作学习”一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协作指“互相配合共同工作,”合作指“同心协力从事一项工作.”基于网络(de)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创造协作学习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针对同一专题内容彼此进行交流、讨论和合作,以达到对内容(de)深刻理解和掌握(de)过程.网上协作学习策略在信息技术课中(de)运用也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备受瞩目(de)焦点.它是计算机支持(de)协作学习发展(de)新阶段.协作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来支持学生之间(de)交互活动,这种交互活动指(de)是以小组形式,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协作,学生通过合作过程共同完成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运用网上协作学习策略进行教学,从以下几点来谈谈自己(de)一些体会:一、教师充分(de)课前准备,是实施网上协作学习策略(de)基本前提.协作性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指学生以多人为单位进行学习,以提高学习(de)效率.在协作性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de)成功与他人学习(de)成功是密不可分(de),学习者之间保持融洽(de)关系、相互合作(de)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性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de)发展,并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de)形成.网上协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使学习过程生动而丰富(de)环境.这种环境有助于维持学生(de)兴趣,而且可以提供一个更加自然(de)学习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作用,而且尽量根据学生(de)需要将教学个性化.协作学习是让学生在相对真实(de)环境里学习,以此激发认知,使学习内容社会化地丰富.要使网上协作学习策略得到有效(de)实施,教师(de)课前准备主要包括教学内容(de)设计和网络软件(de)运用.协作学习对教师和学生(de)要求都比较高.协作学习(de)主体还是学生,任何学生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对同学们(de)提问,要求有问必答,并要求尽可能给出正确(de)答案.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de)品德和良好(de)协作精神.对于教师来说要求则更高,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学习,如果不注意引导、指导,就有可能造成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和其他学生,或者偏离教学目标,反而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特别是巩固知识.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de)形成.问题(de)设计是整个基于问题(de)协作学习模式(de)核心和重点,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明确(de)目标、任务.问题(de)设计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1)问题解决所需(de)知识必须建立在学习者已有经验(de)基础上;(2)问题必须从学习内容中提炼形成.除此之外,课堂内协作学习(de)问题还应该能够基于本地资源解决(de).例如:在“海底世界”中,教师结合课文知识和专题学习资源,提出“乌贼和章鱼是怎样利用水(de)反推力迅速后退(de)”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在设计“下载与保存”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访问一些儿童网站,吸引住学生(de)注意和兴趣.然后,学生在浏览网页(de)过程中自然会有把精彩(de)内容保存下来(de)想法,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为两人或四人小组,让学生在一起查询资料、尝试操作、交流技巧.最终,在课堂里找出下载与保存(de)操作方法,也培养了学生(de)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教学设计(de)出发点应是充分调动学生(de)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de)优势.因此,教学内容(de)设计是网上协作学习策略(de)必要准备.网络软件(de)运用应考虑:1、教师个人运用网络软件(de)能力.2、网络操作系统平台(de)选择.3、网络软件(de)开发与选用.Internet(de)飞速发展标志着未来(de)科技与教育都离不开网络,教育观念(de)变革带动着教学方法(de)改变.如今,教师除了会教书,教好书,还要能够掌握最新(de)网络教学信息和技术,能够在教学中应用自如.教师(de)运用网络软件能力决定着网上协作学习策略相对真实环境(de)形成,也决定着教师与学生之间交互作用(de)产生.在网上进行协作学习,有时教师需要选用和制作符合教学设计(de)软件,网络环境下各种通讯工具,如留言板、聊天室、BBS等为学习者之间(de)交流协作提供了便利.网络还为我们提供丰富(de)信息资源,但网上资源纷繁芜杂,如果不加以筛选,学生容易产生“迷航”.因此,教师必须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并提供相应(de)信息资源和搜索方法,有效地促进学习者对知识(de)建构,提高学习效率.资源(de)设计应该遵循三个原则:(1)信息资源必须与问题解决需要(de)知识密切相关,且信息量要足够;(2)资源结构要合理,有一定(de)深度和广度,同时具有层次性,能够满足不同程度学生(de)需求;(3)资源(de)表现形式要多样(文本、动画、录像、图片等),便于检索和查找.在“海底世界”单元中,教师收集了大量(de)有关海底动物、植物、矿物(de)文字、图片、录像和动画等资料,自制了一个专题学习网站.在网站中设计了留言板、论坛等交互方式来支持学生(de)交流与协作.还根据专题内容(de)知识体系,提供了其他相关网站(de)链接,方便学生查阅资料,拓宽视野.比如:个人网页、网上资源库、网上作品发布台等等,这样教师就需要利用网络开发软件进行软件(de)制作,使学生在进行网上协作学习时有了更大(de)施展空间.因此,网络软件(de)运用是网上协作学习策略(de)软件基础.二、生-生协作式自主学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对社会磋商和对理解发生(de)评估而展开.社会交往有助于形成多种假设,用多种观点看待同一个问题.可见,建构主义特别提倡协作式学习,认为“协作”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de)要素之一.在传统(de)英语教学中,群体活动开展较少,比较多(de)就是齐读、小组背诵、或者表演课文,但能够真正调动学生(de)思维,让学生展开丰富(de)想象力、从而使小学生爱表现(de)个性得以充分张扬(de)做法却少得可怜.现在,校园网络(de)使用,让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展开丰富多彩(de)群体活动来培养学生(de)群体意识、群体活动能力以及竞争和合作能力.学生们之间不再是直接面对,而是教师通过网络把分散在课堂中(de)学生链接成小组学习团体.他们利用网络来传递声音、文本、图像等各种符号,以此来传递信息,从而达到互相交流(de)目(de).这对于克服学生操作(de)自我中心性,促进学生(de)个体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我们把这种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用于基础知识(de)运用阶段.以下是尝试性(de)具体做法:如:在上英语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做了课件,其中里面有几组GOGO学英语(de)动画视频片段.课堂上当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句型、理解课文时,教师分配给各小组一组动画视频,要求各小组在观看之前先关掉声音按钮.然后将视频反复观看,猜测里面发生(de)故事及人物对话.看哪一小组能够编写出最精彩(de)内容.结果是:每一个小组成员都非常认真地观看、揣摩,然后根据自己(de)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每人按“开火车”(de)形式写出一句话或是多句话,力争将故事叙述得有趣、与众不同.最后,各小组成员编写(de)内容五花八门,生动有趣,甚至有(de)令人捧腹,忍俊不禁.当他们按照要求打开声音按钮重新听一遍时才知道:自己写(de)东西相比起原来(de)故事竟有那么大(de)不同这种没有标准答案、没有设计任何限制(de)协作式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de)想象力,对培养学生(de)创造性思维起到不可低估(de)作用.另一方面,协作式目标结构创设了一种只有通过协作小组成功才能使小组成员达到个人目标(de)情境,而小组获得成功(de)唯一途径就是确保小组成员都学会,这样小组成员(de)活动便会集中于相互解释概念、相互帮助进行练习,并相互鼓励以取得成功,从而巩固了其群体(de)合作意识.多个协作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协作者之间互相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或者根据学习任务(de)性质进行分工协作.不同协作者对任务(de)理解及其视点不完全一样,各种观点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从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问题解决.该种模式需要首先确定问题.问题(de)种类多种多样,其来源也不相同.一般根据学生所学学科与其兴趣确定.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竞争、合作、辩论等.问题解决过程中,协作者需要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互联网查阅资料,为问题解决提供材料与依据.问题解决(de)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展示或论文,也可以通过汇报(de)形式.问题解决是协作学习(de)一种综合性学习模式,它对于培养学生(de)各种高级认知活动和问题解决与处理能力具有明显(de)作用三、网络环境下学生协作学习策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应该支持合作,而不是竞争,那么学生自主探究(de)学习模式也同样支持合作.通过协作学习小组(de)形式把学生个体之间(de)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协作,组间竞争”(de)关系,从而使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de)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de)多向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de)主动性,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de)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之间(de)人际合作关系,有助于学生(de)心理品质和电脑技能都得到进步.在此形式下,协作学习小组实质上就是一个完整(de)、相对独立(de)认知主体.协作学习小组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de)机会和实践能力,它是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de)具体体现.课堂内协作学习活动是以本地专题学习资源为依托展开(de).它包括组内协作式学习.在“海底世界”中,有(de)小组研究章鱼,有(de)研究海参,有(de)研究梭子鱼,各个小组围绕不同(de)研究问题,分配任务,有(de)学生负责收集资料,有(de)负责处理资料,有(de)负责制作作品等,然后相互之间协作交流,共同学习资源,达成共识.小组之间还共同分享学习资源,交流经验.小组如果遇到问题,在讨论中无法获得答案,可以将问题发布到论坛中,寻求其它小组(de)帮助.最后各小组根据需要以报告或表演(de)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协作学习小组一般是由学生(2-4名)组成,每位成员在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de)差异,组内成员之间优势互补.为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组内成员彼此分工合作,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协作学习小组确定成员分工,选择探究方法,得出探究结论.在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明确(de)任务分工,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彼此信任,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de)亲密伙伴关系(学习伙伴).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利用网络技术(de)优势和自身(de)优势,与他人充分交流、协商,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和支持,从而形成共享(de)认知技能.在小组探究结论发布(de)阶段,每个成员都应当充分而有效地表达自己(de)观点和见解,求同存异,形成小组(de)探究结论.同时通过小组之间(de)互相交流、补充和启发,使得各小组(de)研究结论更加完善.在整个协作学习过程中,小组协作学习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贯穿于学习过程(de)始终,这不仅需要学习伙伴(de)通力协作,而且更加强调每个合作者必须独立运用电脑知识和操作技能去完成教师布置(de)学习任务.这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在网上协作学习时(de)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为了保证小组协作(de)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在学习中无法解决(de)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和帮助,而且还要对整个协作学习过程进行组织、管理、监控和协调.对各小组工作提供反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de)过程中,帮助小组成员建立良好关系,促进协作学习顺利开展.皮亚杰指出,协作学习在认知建构发展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de)角色.在协作学习中,学习者对自己(de)学习行为负责,80%(de)学生能进行自我反馈,而非协作学习中只有20%(de)学生会有自我反馈行为,学生(de)角色并不是单一(de),这对于增加学生(de)社会角色体验大有益处.因此,在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de)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在学生协作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协作学习小组(de)优势来组织课堂.最终使学生(de)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潜移默化地提高.。
浅谈网络环境下科学课的合作学习.doc
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
首先,倾听与欣赏是网络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
其次,角色分配是网络合作学习的关键。
再次,交流与表达是网络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
最后,教师的引导是网络合作学习的根本保障。
合作学习在网络环境中成为了一种主动的信息追求,学生在双向甚至多向的知识探讨、辩论及总结的过程中,学习与创新得到同步进行,为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提供了崭新的改革前景。
[关键词]网络环境、合作学习、交流互动小学科学课作为科学启蒙教育,重视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
它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还涉及诸如单向型互动、多向型互动、成员型互动等,是多种互动过程的有机统一体,是一种复合活动。
因此,科学的探究应该在同伴间的合作中完成。
互联网络正适应了这种需求,为科学课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广阔的教育资源平台。
网络环境下的科学课教学就是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小学三年级《我们身边的动物》是《寻访小动物》一课的拓展,我将之设计为一节网络环境下的科学课,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进一步认识我们身边的动物,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
本课我选用了学生常见的几种动物,有猫、狗、鸡、鱼、蚂蚁和青蛙,它们分别代表着鸟类、鱼类、昆虫类、哺乳类和两栖类动物。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动物的观察,让他们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通过认真倾听、欣赏同学对动物基本特征的描述,学会博采众长、灵活运用这些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中角色的分配与转换,学会信息的搜集、整理和运用;通过交流、表达与探索,能发现和观察我们身边更多动物的特征。
反观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倾听与欣赏是网络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那种只在乎自己的发言,而不关注别人见解的课堂,无法真正地促进合作学习。
倾听是打开探索之光的钥匙。
倾听就是要细心听取别人的发言、关注他人的见解、接受他人的意见。
对同学的发言不一定要赞同,但起码要做到理解,不随便给予否定,即使持有不同的观点,也要以“我想说……”“我认为……”,“我想补充……”的方式参与交流。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1. 引言1.1 网络环境对合作学习的意义网络环境对合作学习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环境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主要学习和交流平台。
在这样的环境下,合作学习的意义更加凸显出来。
网络环境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让学习者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下进行合作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便利性。
网络环境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为合作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条件。
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和即时性也促进了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网络环境还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加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
网络环境对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便利的学习工具,为合作学习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
1.2 合作学习在网络环境中的发展历程合作学习在网络环境中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人们开始探索如何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合作学习的发展。
最初,合作学习在网络环境中主要以电子邮件、在线讨论论坛等形式展开,学习者通过在网络上分享信息、讨论问题、合作解决难题来提升学习效果。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模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人们开始利用远程实时视频会议、在线协作工具、虚拟实验室等技术手段来支持合作学习的进行,使学习者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远程合作学习。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人们开始探索如何利用智能化的教学系统、个性化的学习推荐算法等工具来优化合作学习的效果,提升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学习成果。
合作学习在网络环境中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简单的文字交流到多媒体互动、从同步协作到异步合作的演进过程,不断推动着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网络环境为合作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资源,为未来合作学习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1. 引言1.1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定义在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和工具,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和共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讨论、分享资料、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通过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与同学进行互动,共同探讨学习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倡导学生之间的平等合作和共同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利用网络技术和工具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合作的教学模式,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趋势,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意义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意义重大,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分享和合作来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信息,不仅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还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倾听、沟通、合作和协商,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意识。
最重要的是,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共同探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激发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手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实践。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模式也成为了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研究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基于网络环境的合作学习。
一、研究1.合作学习理论研究合作学习理论最早提出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效果。
通过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目前,研究者们主要关注于合作学习的效果、合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合作学习过程的管理等方面。
2.合作学习策略研究合作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采用的行为方式和思维策略。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策略通常包括信息共享、讨论和协作等。
研究表明,良好的合作学习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平台研究为了支持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研究者们设计了一系列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平台。
这些平台通常包括在线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和交流平台等功能,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和合作交流的环境。
研究表明,这些平台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二、实践1.在线学习社区建设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习,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在线学习社区建设的实践活动。
通过建立学生交流平台和开展线上讨论活动,学生们可以分享学习经验、解决学习难题,并相互鼓励和支持。
2.网络协作项目实施学校还积极开展了网络协作项目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网络环境下共同参与到各种项目中。
通过协作项目的实施,学生们不仅可以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教师角色转变在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研究和实践正在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与教学模式研究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与教学模式研究一、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的概念与特点1.1 概念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平台,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共享,注重学生们通过协作学习达到共同的学习效果,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成绩的优异。
1.2 特点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时间和地点不再成为限制因素,学习过程更加自由和灵活。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学生们可以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分享资源和经验,并在合作过程中相互促进和共同进步。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兴趣。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从而更好地激发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还具有多媒体和互动性的特点。
学生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学习,例如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2.1 促进交流与合作2.2 个性化学习2.3 提高学习效率2.4 培养创新思维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们可以通过合作和讨论,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3.1 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与教学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有学者从多个角度,如技术、社会、心理等,对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建议。
3.2 未来发展在未来,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与教学模式将会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网络平台将会更加完善和智能化,为协作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社会对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将会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四、案例分析4.1 案例一:MOOC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一种典型的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与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
而在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则是指学习者利用网络技术和工具,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进行协作学习的过程。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在现代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学习者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获取知识,而合作学习则能够创造一个开放、学生中心的学习环境,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
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学习笔记、参与在线讨论等方式来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从而互相借鉴、互相补充,提高学习效果。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者需要自己主动去寻找和筛选学习资源,通过自主学习除了可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习,学习者还可以学会协商、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分工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彼此协调合作、相互信任与支持,从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者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还需要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与合作,这无疑提供了一个锻炼社会交往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还可以提供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学习者可以远程获取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学习者可以通过与其他学习者合作,共同探讨和分享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这样一来,学习者不仅能够拓宽知识面,还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在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习者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以及拓宽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网络化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和协作学习
网络化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和协作学习合作和协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并且它们目前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络环境下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求异思维、批判思维、探索发现精神、与学习伙伴的合作共处能力、自尊自强和培养新世纪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非常重要, 许多国家的教育实践中都已非常重视协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出现与普及,正迅速的改变着这个时代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网络环境已成为学习者学习的重要环境之一。
故本文将对网络化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学习模式、基本理论及教学设计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合作学习基本理论(一)合作学习的历史溯源1、思想溯源二千多年前,我国就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思想。
《诗经·卫风》中指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教育名著《学记》中也提出“相观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许多私塾都采取“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的办法教学;书院更是盛行“切磋”之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小先生制”。
这些提法、行为都体现了合作最基本的理念——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奥勒留、托马斯·阿奎那等人都曾在著作里论述过合作学习的思想。
如:亚里士多德认为营造一种合作式的宽松的学校气氛,能激发人求知的本性,有利于人潜能的发挥。
公元一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获益,他始终强调一个观点“大家一起学习,可以互相激励,促进学习”。
文艺复兴时期捷克的大教育家的夸美纽斯也在其著作中明确提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还可以通过别的学生获取知识。
启蒙时期,法国的卢梭、英国的洛克、美国的杰弗逊和本杰明·富兰克林都曾指出过合作的思想。
2.实践溯源除了在个别教学中小范围实践合作学习的理念之外,十八世纪,约瑟夫·兰开斯特和安德鲁·贝尔开始在英国广泛使用合作性学习小组;19世纪初,合作学习的方式传入美国,并不断发展。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适合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利用网络技术通过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建构者,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又将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实现适应时代要求和促进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
一、构建校园网络,创设形成探究——合作式学习方式的环境建设校园网络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信息方式,培养全校师生对网络文化的体验和感受1、建设专题学习网站。
专题学习网站为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探究——合作式学习方式提供辅助作用,它既可用于课堂教学,又可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学。
2、建设动态师生交流平台。
建设一个可供师生讨论的论坛和聊天室,对学生不易理解与掌握和具有研究价值的内容开设若干主题,让师生在网络上实现跨时间、地域的学习和交流,并提供让学生展示研究结果的平台,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
3、建设班级网页和学生个人博客。
使学生都能加入到网络文化的创作和发展中来,学生在建设的过程中学以致用,把课堂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入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整合网络资源。
目前网上有很多资源可供下载,但鱼龙混杂,有些资源不能用或不适合学生,因此建设一个本校的下载网站,提供常用软件和学习资源的下载,使学生能快速有效地得到自己所需的资源。
二、自学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学科,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软件推出惊人的速度,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而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
教师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不需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将学习者组织起来进行协作式学习,通过共同解决问题、分享经验、建立社交联系等手段,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共同建构与交流。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时空上的解放。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不再受制于时空的限制,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和协作。
二、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网络平台可以轻松地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分享,学习者可以获取到各种知识、经验和技能。
三、个性化学习。
网络平台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服务。
四、协作式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重视协作与共享,注重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以此促进知识的共同建构和交流。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可以应用于各个教育领域,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等。
具体来说,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拓展学习的方式和手段,增强学习者的交流和合作能力,提高学习者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近年来,在教育领域,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高等教育中,一些大学采用了MOOC(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的教育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向数千名学生提供课程内容,并且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协作式学习和交流,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交流能力。
在职业教育领域,各种培训机构和企业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员工培训和教育,通过协作式学习,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促进公司的创新和发展。
在社区教育中,一些社区组织和非营利机构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各种公益活动,通过协作式学习,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能力。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教育模式。
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将在教育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的构建
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的构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环境在高中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也不例外,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探讨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的构建,旨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一、网络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和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一定的组织结构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
网络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其他数字化技术,通过在线平台或软件进行协作学习。
这种学习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跨时空性。
网络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
2.多样化。
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使用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丰富学习体验。
3.互动性强。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实时交流,进行讨论和合作,促进思想碰撞和共同进步。
4.个性化。
通过网络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实现个性化学习。
1.确定学习目标和任务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和任务。
政治课的学习目标包括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而学习任务可以是完成一份课后作业、进行小组讨论、撰写政治观点等。
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确定小组成员和分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可以确定不同的小组成员和分工。
在政治课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组,也可以采取跨年级、跨班级组建小组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确定小组成员后,需要明确每个成员的分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3.选择合适的网络平台或软件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网络平台或软件。
目前,各种在线教育平台和社交软件都可以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工具,比如谷歌文档、微软团队、腾讯文档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
山东省曲阜市实验小学王生
摘要:合作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
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既能极大激发师生潜能,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学层次和质量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本文阐述了合作学习的概念、理论及基于网络学习的教学设计,探讨了一种基于网络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环境合作学习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因此,如何实施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切实转变,就成了当前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它的积极作用是比较明显的。
无论是在教学目标、学习内容、信息来源、学习方式还是对现有教学条件的使用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笔者认为,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一、合作学习概述
合作学习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由某些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学习者之间以融洽的关系,以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主张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各个任务,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进行学习,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
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共享学习资料,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信息社会环境下人们学习、工作所必需的协作精神。
将合作学习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是一种方法的探索,同时也是一种现代教育观念的传播。
二、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
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小组,共同完成某一任务。
网络为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种环境有助于维持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提供一个更加自然的学习场所。
在这个场所中,系统与某个学生交互作用,而且尽量根据学生的需要将教学个性化。
在基于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学习个体,而是以小组成员的角色参与更加广泛的、讨论协商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每个合作学习者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结成了“学习共同体”,它将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学习组织形式。
合作学习小组是在教师协作组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完成某项研究课题为主要学习任务,采用智能互动的、多方交流的方式来建构知识。
在网络中,学生间的多方交流,可以通过基于网络讨论来实现。
三、基于网络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1.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
在网络课堂中,学习任务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它可以是围绕学习目标、源于真实生活的、富有挑战性的某些问题;也可以是为了解决问题、来自于学习需要的真实任务;或者是结合学习内容所提出的研究课题。
在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
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2.合作学习情境设计
合作学习的情境,就是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为合作小组共同学习服务。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Web浏览器、E-mail电子邮件、BBS论坛等认知工具,在网上获取问题的答案。
其次,学生可以利用Web网页技术、Word文字处理、Powerpoint 幻灯制作、Excel电子图表等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处理信息,并以多种媒介方式表达、展现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3.合作学习小组的设计
在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中,建立合作学习的小组非常重要,学生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学习个体,而是以小组成员的角色参与更加广泛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依据整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水平进行分组,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人一台电脑,这样既有利于自主学习,又有利于相互促进,有利于合作学习优势的发挥。
合作学习小组是在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下,学生间的多方交流,以完成某项研究课题为主要学习任务,在网络中,可以通过基于网络讨论来实现。
4.合作学习方式的设计
最常用的是BBS论坛方式。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参与讨论和交流,在其中发表帖子,每个人的发言随时都可以被所有参与讨论的学习者浏览到,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网页浏览并参与讨论、发言。
其次,也可以采用网络聊天室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
参加者建立一个融洽的讨论环境。
在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里,把对某一主题感兴趣或有研究的人集中起来,让每个参与者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以集思广益。
还可以采用E-mail、ICQ等方式来实现讨论和交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基于网络的人机、人人互动交流的方式,将更加受到新技术的支撑而变得更加多媒体化、网络化、个性化。
5.合作学习的评价
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面,我们不能只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该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例如,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态度如何,所完成的作业表述方式是否清晰,陈述理由是否足充,解决方法是否新颖,学习效果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等等。
这些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的方法,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公正的评价,也给学生提供了利用反馈改进学习的方法,并帮助他们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念。
当然,这种过程性评价仍然需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四、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的过程
1.以合作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问题、确定目标、拟订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
为学生获得相关成功体验提供了机会,并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2.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给予或接受帮助,因为提供帮助的人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
在进行解释的过程中,不管是给予帮助还是接受帮助,都促进了给予者与接受者双方的学习。
利用小组合作开展信息技术课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因此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
3.合作学习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集体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而被动学习状况,赋予全体学生远比传统课堂教学中多得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
每个学生都能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研究性课题,并在课题小组中承当一部分研究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潜能得到发挥,获得了新知识,提高了研究、创新能力。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目睹基础好的同学所做的示范;同时,与在那种不承担个人责任的小组中的同学相比,学生具有更多的责任感,有了责任感,就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4.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突出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各小组成员在本班成立学习小组过程中,学生将拥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够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而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仅仅在必要时给予学生研究方法和学习条件方面的支持。
另外,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任务的设计、分工、实践等都由小组成员按自己意愿去完成,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5.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综合能力
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学习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群策群力,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协作式教学可以采用模拟课题式分组教学的形式。
6.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操作能力
利用小组合作并且制定相关的操作任务,使学生充分了解到,计算机其实只是一种工具,这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一些具体的工作,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只介绍一些基本的操作,进一步的操作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完成小组任务过程中探索验证。
比如在字处理软件使用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已掌握基本编辑方法时,对一些修饰性操作可让学生在完成小组任务过程中自己去学习体会,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如何高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显得越来越重要。
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应当看到未来网络教育的发展方向,加大研究力度,促使基于网络的教育应用尽快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魏国生《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贾雪梅杨改学《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及其策略构建》(《中小学电教》2005.2)
[3]赵跃生《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探讨》(《教育信息技术》2005.1.)
2013-12-11 人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