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法的验证.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634c87312b3169a551a48b.png)
编号: AB/06-31-B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计数培养基****药厂有限公司标题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编号AB/06-31-B页码共5页、第1页执行200 年月日颁发部门GMP综合办公室分发部门行政管理办公室分发数起草人起草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目录1. 概述 (2)2. 验证目的 (2)3. 验证的范围 (2)4. 验证人员及职责 (2)5. 验证程序和方法 (2)6. 验证可接受的标准 (3)7. 验证步骤 (3)8. 结果分析及评价: (4)9. 验证报告 (5)10. 建议 (5)11. 最准批准 (5)12. 所使用的记录 (6)1. 验证目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适合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
2. 参照标准: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I 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3. 验证项目: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4.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4.1验证小组人员:4.2验证人员职责及要求4.2.1按验证方案及相关文件实施验证。
4.2.2认真观察并做好验证原始记录。
4.2.3对实施验证的结果负责。
4.3验证中各部门的职责4.3.1验证领导组职责4.3.1.1制订验证总计划,负责全公司验证工作的管理。
4.3.1.2确定验证项目及验证项目负责人。
4.3.1.3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工作。
4.3.1.4负责验证资料及结果的审核工作。
4.3.1.5负责验证报告的批准工作。
4.3.2验证工作小组职责4.3.2.1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工作。
4.3.2.2参与验证方案的讨论、确认工作。
4.3.2.3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4.3.2.4负责验证结果的分析、统计、报告工作。
4.3.2.5参与验证结果的评价工作。
4.3.3质量部职责4.3.3.1负责公司验证日常管理工作。
4.3.3.2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工作。
4.3.3.3负责验证过程中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的校验工作。
微生物限度检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与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
![微生物限度检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与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9863efe4fab069dc5022012e.png)
制作人:王丽娟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控制菌检查——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与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
提纲
一、控制菌种类 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与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 三、对照试验
一、控制菌种类
耐胆盐革兰阴性菌
白色念珠菌
大肠埃希菌
控制菌检查项目 梭菌 沙门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与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
1.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包括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或按培养基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 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培养基的促生长、抑制能力和指示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大肠埃希菌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白色念珠菌 生孢Fra bibliotek菌2.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 检查方法及流程同“微生物计数法适用性检查” 所用阳性对照菌液不同 结果判断不同: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制药检出阳性对照菌即可判为无抑菌性
三、对照试验
阳性对照试验 • • • 目的:检查供试品是否有抑菌作用及培养条件是否适宜 操作:同供试品操作,仅加入了不超过100cfu的阳性对照菌 结果要求:应呈阳性 阴性对照试验 • • • 目的:检查操作环境、试验物品、操作技术是否无菌 操作:用稀释剂代替供试品,其余同供试品。 结果要求:应呈阴性
版药典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版药典培养基适用性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4f67acdd3c1ec5da50e270fc.png)
培养基验证文件制药有限公司制药有限公司验证立项申请表验证方案的审批验证方案目录1、概述2、验证目的3、验证范围4、验证项目小组成员及职责5、验证合格标准6、试验材料7、菌液制备8、适用性检查9、验证记录10、验证结论及综合评价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验证方案1. 验证目的: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是否适合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测定。
2. 参照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3. 验证项目: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4.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5. 合格标准: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0.5~2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6. 试验材料:6.1. 被验证产品: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6.2. 仪器设备:6.2.1. YXQ-LS-100G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6.2.2. GHT-00双人净化工作台6.2.3. BSC-110011A2-X 生物安全柜6.2.4.MJ-250I型霉菌培养箱(20~25℃)6.2.5. LRH-250生化培养箱(30~35℃)6.2.6.电热恒温干燥箱6.2.7微波炉6.4. 验证用菌株:(第代)7. 菌液制备按6.4规定程序培养各试验菌株。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成约为50~100cfu∕ml的菌悬液;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将孢子洗脱。
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成约为50~100cfu∕ml的黑曲霉孢子悬液。
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
![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a4bc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9.png)
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是指在培养基的研发过程中,通过实验验证培养基的适用性和质量。
这一过程对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研究以及工业生产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本的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有效性。
一、实验目的1.验证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适用性和稳定性;2.测试培养基对细胞或微生物的生长和增殖的支持程度;3.评估培养基对细胞或微生物的表型和基因表达的影响;4.了解培养基的理化指标,如pH值、渗透压等。
二、实验步骤1.准备培养基和试样:根据所研究的生物体或微生物的需要,准备相应的培养基,包括成分和浓度。
同时,准备不同的试样,如细胞或微生物的悬浮液或分离物等,用于验证培养基的适用性。
2.测定培养基理化指标:测定培养基的理化指标,如pH值、渗透压、离子浓度等,确保其在范围内。
3.测定培养基对细胞或微生物的生长和增殖的支持程度:将细胞或微生物接种于培养基中,通过监测生物体的生长曲线、增殖速率等参数来评估培养基对其的支持程度。
可以使用细胞计数仪、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观察和计数。
4.评估培养基对细胞或微生物的表型和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观察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活力等方面,了解培养基对其表型的影响。
同时,可以通过转录组分析、蛋白质组分析等手段,评估培养基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5.验证培养基的稳定性:将培养基保存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生物体的培养和生长实验,以验证培养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6.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均值、标准差等指标,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呈现实验结果。
三、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室条件要符合要求,包括洁净无菌、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等;2.培养基的配制要精确,注意称量和混合时间;3.使用无菌技术和条件进行细胞或微生物的接种和培养;4.实验过程中要使用适当的控制组和重复实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5.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实验流程进行,避免误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偏差。
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3a996aa32d7375a4178072.png)
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1、验证目的: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应性检查,本次验证的目的是为了确证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适合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测定。
2、参照标准:《2010年版中国药典》
3、验证项目: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4、验证所用培养基:
5、菌液制备
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上。
培养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24小时,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逐级稀释制成每1ml含菌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
6、适用性检查
取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各50~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每株实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另1平皿不接种菌作为空白对照,置35℃培养48小时,计数;
取白色念珠菌50~100cfu,立即倾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每株实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另1平皿不接种菌作为空白对照,置25℃培养72小时,计数。
同时,用相应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同步进行上述试验。
7、结果记录
备注:空白皿均未长菌
8、结果判定:若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
均数的70%,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一致,判该培养基实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9、结论:本次所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70%,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一致,该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规定。
试验人复核者。
103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和方法适用性试验操作规程
![103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和方法适用性试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eedae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7.png)
103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和方法适用性试验操作规程一、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1.目的适用性检查的目的是评估103培养基在特定微生物种类的培养和生长方面的适用性。
该操作规程旨在确保试验能够准确、可靠地评估103培养基的适用性。
2.实验器材和试剂-103培养基-微生物种类样品-混合废液-恒温培养箱-离心机-吸管或移液管-培养皿或试管3.实验步骤3.1.将103培养基根据要求制备好,确保无菌。
3.2.取微生物种类样品分别接种到103培养基上。
3.3.按照正常培养条件进行孵育,如温度、湿度和气氛条件等。
3.4.观察培养基上的微生物生长情况,记录并比较不同菌株之间的差异。
3.5.对比观察培养基和其他培养基的结果,评估103培养基在不同微生物种类上的适用性。
4.结果与分析4.1.分析培养基上不同微生物种类的生长情况,评估培养基的适用性。
4.2.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得出结论,103培养基是否适用于特定微生物种类的培养和生长。
5.结论和建议根据实验结果,验证103培养基的适用性并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如培养基的优点、缺点、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等。
1.目的方法适用性试验旨在评估103培养基在特定微生物检测方法中的适用性,确保能够准确、可靠地检测目标微生物的存在。
2.实验器材和试剂-103培养基-微生物样品-培养皿或试管-移液管或吸管-离心机-过滤膜3.实验步骤3.1.根据目标微生物的检测方法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3.2.用103培养基制备好所需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3.3.取微生物样品,按照检测方法要求处理样品。
3.4.将处理后的样品分别接种到103培养基上,确保无菌。
3.5.按照检测方法要求进行培养和检测。
3.6.观察培养基上的微生物生长情况,并比较不同微生物检测方法的结果。
4.结果与分析4.1.分析不同微生物检测方法的结果,评估103培养基在特定检测方法中的适用性。
4.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103培养基是否适用于特定微生物检测方法。
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报告
![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2b71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15.png)
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报告
微生物计数培养基是一种用于定量分离和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
在微
生物学研究和实验室中,微生物计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
了解微生物的存在数量和分布。
因此,对微生物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进行
验证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告旨在验证一种特定的微生物计数培养基的适用
性并评估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国际标准方法来进行微生物计数。
我们首
先制备了适当的稀释液,并将样本依次进行稀释。
然后,我们将稀释后的
样本分别在微生物计数培养基上平面涂布。
接下来,我们将培养皿放在恒
温培养箱中,并进行恒温孵育。
最后,我们对培养皿上生长的菌落进行了
计数。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对照实验,使用了其他常用的微生物计数培养基。
结果显示,验证的微生物计数培养基的结果与其他培养基的结果一致。
这
进一步证明了所验证的培养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通过本次适用性验证实验,我们证明了所验证的微生物计
数培养基的适用性。
该培养基可以用于各种微生物样本的计数和培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存在差异,所以在使用该培养基前,需要对特定的微生物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
纯化水需氧菌总数计数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纯化水需氧菌总数计数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794d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7.png)
纯化水需氧菌总数计数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纯化水需要氧菌总数计数,是用来检查水中的氧需求微生物的数量。
这项检测可以确认水样品的纯度和卫生质量,以确保水可以安全使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用于验证纯化水需氧菌总数计数用培养基的适用性的方法,包括准备培养基、验证培养基的选择以及验证培养基性能的实验方案。
1.准备培养基首先,需要选择适用于需氧菌的培养基。
通常使用含有可溶性碳源和其他适当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有碳水化合物培养基、富含氨基酸的培养基等。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2.培养基选择验证为了验证培养基的选择是否适用于需氧菌的计数,可以进行以下实验验证。
2.1.培养基对需氧菌的支持能力验证:将需氧菌接种在待验证的培养基上,并进行恒温(通常在30-37°C 之间)和恒氧(使用压力式培养器或其他适当方法)条件下的培养。
培养一段时间(通常为24-48小时),观察生长情况。
如果培养基能够支持需氧菌的生长并产生可见的生长,说明培养基是适合用于需氧菌计数的。
2.2.培养基对其他微生物的选择性验证:将其他非需氧菌或其他微生物接种在待验证的培养基上,并进行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的培养。
观察生长情况,如果其他微生物能够在该培养基上生长,说明培养基存在选择性差异性,可能不适用于需氧菌计数。
3.验证培养基性能实验方案在验证培养基适用性之后,可以进行以下实验方案来验证培养基性能。
3.1.验证培养基的灵敏度:根据纯化水需氧菌总数预期浓度的范围,使用不同的稀释比例将水样接种在培养基上。
根据菌落形成情况和数量,可以确定培养基的灵敏度。
通常,预期浓度越高,菌落数量越多。
3.2.验证培养基的线性范围:在一定的时间内,使用不同浓度的需氧菌接种培养基,观察菌落数量和接种浓度的关系。
如果菌落数量和接种浓度呈线性关系,则说明培养基的线性范围较好。
3.3.验证培养基的重复性:使用相同浓度的需氧菌接种培养基的多个平行样品,进行培养。
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89900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e.png)
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微生物计数是一种重要的质量控制方法,用于评估和监控产品或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
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是为了确认所使用的培养基是否适合特定的样品类型和目标微生物,并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的内容和步骤。
一、背景和目的:在进行微生物计数之前,必须先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不同的微生物对培养基的成分和条件有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当的培养基可能导致微生物无法生长或生长受限,从而影响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验证培养基的适用性是确保测试结果可靠的关键步骤。
二、验证方案步骤:1.确定实验目的和验证对象:明确要验证的培养基和目标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2.设计验证实验方案:选取一批合适的培养基和标准菌株进行验证实验。
可以选择常用的微生物计数培养基,如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肉汤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3.校验培养基成分:检查所选培养基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包括pH值、含水量、蛋白质含量等。
4.检查培养基适宜性:将所选培养基分别接种种菌株,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并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5.验证培养基选择性:将所选培养基分别接种多种目标微生物和一种非目标微生物,观察是否能明确区分出目标微生物。
6.验证培养基的灵敏度: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使用一系列稀释液接种目标微生物,观察在各个浓度下生长的情况,确定培养基的最小检出浓度。
7.比对验证实验结果:将验证实验结果与已有的参考数据进行比较,评估培养基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8.结果分析和报告编写: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编写验证报告,包括验证实验的步骤、结果和结论等。
三、验证结果的解释和处理:验证实验结果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培养基能够支持目标微生物的生长,并与预期结果一致,表明培养基适用性良好;-培养基不能支持目标微生物的生长,可能是培养基成分不合适或有特定成分的抑制作用。
此时,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和优化;-培养基能够分辨目标微生物和非目标微生物,表明培养基具有选择性;-培养基的灵敏度和检出限满足要求,表明培养基可以准确检测目标微生物的数量。
103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和方法适用性试验操作规程
![103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和方法适用性试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794a98afd0a79563c1e728d.png)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和方法适用性试验操作规程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和方法适用性试验
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版本号:C/0 分发号:
受控状态:
编制部门:质管部
编制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日期:
发布实施
分发部门:□总经理□行政部□采购部□销售部□生产部□质管部□研发部□设备部□存档
管数从表3查被测供试品每1g或每1ml中需氧菌总数的最可能数。
6.3.5 结果判断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中,采用平皿法或薄膜过滤法时,试验组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菌落数的值与菌液对照组菌落数的比值应在0.5~2范围内;采用MPN法时,试验组菌数应在菌液对照组菌数的95%置信限内。
若各试验菌的回收试验均符合要求,照所用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及计数方法进行该供试品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
方法适用性确认时,若采用上述方法还存在一株或多株试验菌的回收达不到要求,那么选择回收最接近要求的方法和试验条件进行供试品的检查。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和方法适用性试验操作规程
11/11。
新版GMP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报告
![新版GMP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3ab2e19866fb84ae45c8de8.png)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报告文件编号:VMP-VV-501REP-00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1.概述通过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培养基适合于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测定及控制菌的检查,根据特性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按制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是否符合验证标准。
若符合,按验证的方法和条件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若不符合,重新建立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再进行验证,直至验证结果符合设立的验证标准。
2.验证目的及范围为了确认所采用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的培养基是否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规定要求,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检验方法的完整性。
3.验证风险评估对于本次验证的执行进行了如下的风险分析:4.验证前准备4.1验证人员培训:验证报告起草人有责任在方案批准后(且在验证实施前)对本次验证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人员记录见附件1。
4.2将所有的平皿和稀释剂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消毒,以确保其对试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无菌移液管。
5.验证内容5.1测试环境条件要求所有检查在环境洁净度C级下的局部A级洁净度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隔离系统内进行,其全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能防止微生物污染。
5.2计数培养基5.2.1验证用菌种及培养基:5.2.1.1来源:食品药品检验所5.2.1.2菌落计数用菌种注:编号由菌种首字母-传代代数-配制日期组成。
5.2.2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取市售的脱水培养基,分别按照规定方法进行配制后灌装于洁净的三角烧瓶中,然后加塞灭菌,在实验前加温熔化备用。
5.2.3菌液制备5.2.3.1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10ml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取此培养液1ml,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至10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6~10-7,使菌数约为50~100cfu/ml,做活菌计数备用。
5.2.3.2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10ml改良马丁培养基中,23~28℃培养24~48小时,取此培养液1ml,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至10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6~10-7,使菌数约为50~100cfu/ml,做活菌计数备用。
3.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3.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9cc0341ed9ad51f01df2f8.png)
1.概述:培养基是微生物试验的基础,直接影响微生物试验结果。
适宜的培养基制备方法、贮藏条件和质量控制是提供优质培养基的保证。
供试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
2.验证目的: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检查用的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质量,以及其制备程序、保存条件等是否满足微生物限度检查用要求。
3.验证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9203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4.验证项目: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5.适用范围: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或按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6.验证周期:除另有规定外,在实验室中,若采用已验证的配制和灭菌程序制备培养基且过程受控,那么同一批脱水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试验可以只进行一次。
如果培养基的制备过程未经验证,那么每一灭菌批培养基均要进行适用性检查试验。
7.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验证小组人员:验证人员职责及要求按验证方案及相关文件实施验证。
认真观察并做好验证原始记录。
对实施验证的结果负责。
验证中各部门的职责验证领导组职责制订验证总计划,负责全公司验证工作的管理。
确定验证项目及验证项目负责人。
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工作。
负责验证资料及结果的审核工作。
负责验证报告的批准工作。
验证项目小组职责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工作。
参与验证方案的讨论、确认工作。
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负责验证结果的分析、统计、报告工作。
参与验证结果的评价工作。
质量部职责负责公司验证日常管理工作。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工作。
负责验证过程中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的校验工作。
负责检验仪器及检验方法的验证。
负责验证中各项检测工作,提供验证的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对验证过程中的各项检验工作负责。
负责对验证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
新版GMP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新版GMP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2bcb7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b.png)
新版GMP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导言: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广泛应用的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准则规定了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要求。
其中,培养基是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菌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
因此,对于新版的GMP培养基的适用性进行检查和验证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新版GMP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确保新版GMP培养基在菌种的培养中具有适用性,并满足GMP准则中对培养基的要求,以确保药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二、检查和验证内容1.培养基的配方和成分检查通过检查新版GMP培养基的配方和成分,确认其是否与GMP准则中的要求相符。
包括但不限于:(1)培养基主要成分是否符合GMP准则的规定;(2)培养基配方中的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GMP准则的规定;(3)培养基中可能存在的致病菌、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质是否符合GMP准则的规定。
2.培养基的物理和化学指标检查通过检查新版GMP培养基的物理和化学指标,确认其是否符合GMP准则中的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1)培养基的pH值和渗透压是否符合GMP准则的规定;(2)培养基的可溶性是否符合GMP准则的规定;(3)培养基的凝胶化能力、均匀性和稳定性是否符合GMP准则的规定;(4)培养基的透明度和色泽是否符合GMP准则的规定。
3.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通过对新版GMP培养基进行无菌性检查,确认其是否符合GMP准则中的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1)对培养基进行菌检,确认是否存在任何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污染;(2)对培养基进行代菌试验,确认培养基对于不同种类的菌株是否具有适用性。
4.培养基的性能验证通过对新版GMP培养基进行性能验证,确认其在菌种的培养中的表现是否符合预期。
包括但不限于:(1)通过验证试验确认培养基的培养时间、生长速度和最终菌落数量是否符合预期;(2)通过对不同种类的菌株进行培养,并对培养基的表现进行评估,确认其在不同菌株的培养中的适用性。
5.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汇总
![5.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ae6af160b4c2e3f5627631c.png)
1.概述:培养基是微生物试验的基础,直接影响微生物试验结果。
适宜的培养基制备方法、贮藏条件和质量控制是提供优质培养基的保证。
供试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
2.验证目的: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用的肠道菌增菌液体培养基、紫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质量,以及其制备程序、保存条件等是否满足微生物限度检查用要求。
3.验证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控制菌检查”、“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4.验证项目:肠道菌增菌液体培养基、紫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5.适用范围: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或按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6.验证周期:除另有规定外,在实验室中,若采用已验证的配制和灭菌程序制备培养基且过程受控,那么同一批脱水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试验可以只进行一次。
如果培养基的制备过程未经验证,那么每一灭菌批培养基均要进行适用性检查试验。
7.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7.1验证小组人员:7.2验证人员职责及要求7.2.1按验证方案及相关文件实施验证。
7.2.2认真观察并做好验证原始记录。
7.2.3对实施验证的结果负责。
7.3验证中各部门的职责7.3.1验证领导组职责7.3.1.1制订验证总计划,负责全公司验证工作的管理。
7.3.1.2确定验证项目及验证项目负责人。
7.3.1.3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工作。
7.3.1.4负责验证资料及结果的审核工作。
7.3.1.5负责验证报告的批准工作。
7.3.2验证项目小组职责7.3.2.1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工作。
7.3.2.2参与验证方案的讨论、确认工作。
7.3.2.3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7.3.2.4负责验证结果的分析、统计、报告工作。
7.3.2.5参与验证结果的评价工作。
7.3.3质量部职责7.3.3.1负责公司验证日常管理工作。
7.3.3.2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法的验证
文件编号
制订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云南云科药业有限公司A:验证方案
方案制订
制订日期
方案编号
方案审核
审核日期
方案批准
批准日期
云南云科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
1.验证项目名称
2.验证组织
3.概述
4.验证目的
5.参照标准
6.验证程序
7.验证报告、评价及批准
1.验证项目名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法的验证
2.验证组织:
姓名部门职务分工
3.概述:
通过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根据培养基及菌的特性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按制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是否符合验证标准。
若符合,按验证的方法和条件
进行培养基适应性检查;若不符合,重新建立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再进行验证,直至验证结果符合设立的验证标准。
4.验证目的: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适合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
(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培养基适应性检查,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现有的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
5.参照标准:
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ⅪJ 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6.验证程序:
6.1适用范围:适用于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6.2被验证产品: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6.3试验材料:
6.4试验菌株:
6.5合格标准: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70%,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6.6验证方法:
培养基在使用前应进行适用性的检查,通过对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比较,以确认所采用方法的可行
性。
6.6.1菌液的制备:
6.6.1.1 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30~35℃培养18~24小时。
取上述营养肉汤新鲜培养物1ml加入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5~10-7约为50~100cfu/ml
的菌悬液备用。
6.6.1.2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于23~28℃培养24~48小时。
取上述改良马丁新鲜液体培养物1ml加入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5约为50~100cfu/ml的菌悬液备用。
6.6.1.3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于23~28℃培养5~7天,加入3~5 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50~100cfu/ml的孢子悬液备用。
6.6.2菌液的计数:(每种菌液接种2个平皿)
6.6.2.1分别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各2皿,每皿接种1ml菌液(含菌50~100cfu),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凝固后于30~35℃倒置培养48小时。
6.6.2.2分别接种白色念珠菌2皿,每皿接种1ml菌液(含菌50~100cfu),倾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凝固后于23~28℃倒置培养72小时。
6.6.2.3菌落计数结果(2个平皿计数取平均值)见下表:
菌落计数结果(cfu/ml)
试验
次
数10-
5
10-
6
10-
7
1 2 平均 1 2 平均 1 2 平均
大
肠
埃
希
菌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白
色
念
珠
菌
6.3适用性检查
6.3.1营养琼脂培养基6.3.2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6.3.3胆盐乳糖培养基6.3.4结果(见下表)
6.4结论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记录试验时间年月日试验时间年月日
试验菌株平皿号
供试品组
cfu/ml 对照培养基
组
cfu/ml
回收率应
≥70%
大肠埃希菌
(培养3天计数)
1 2
平均
金黄色葡萄球菌
(培养3天计数)
1 2
平均
枯草芽孢杆菌
(培养3天计数)
1
2
平均
白色念珠菌
1 (培养5天开始计数)
2
平均
黑曲霉
1 (培养5天开始计数)
2
平均
结论:
复核人试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