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杨丽萍访谈》阅读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1届高三查漏补缺语文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11届高三查漏补缺试题2011.5一诗歌鉴赏练习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①驿楼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②,疏雨过中条③。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位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
②太华:华山。
在今陕西省华阴县。
③中条: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
(1)“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2 )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
(4分)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少年游早行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
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
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篇两句写景,与柳永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情感相似,异曲同工。
B.“啼鸟两三声”句,营造了山径中幽静清雅的气氛,是以动衬静,以有声衬幽静。
C.下片前两句,借“霜华重迫驼裘冷”与“心共马蹄轻”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的心情。
D.下片后三句运用拟人的手法,令路上的青山流水也有了感情,融情于景,读来赏心悦目。
(2)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
( 4 分)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鹧鸪天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襜[ch m]:短衣。
③夜娖[chu Q :夜里握着。
④胡?(I u)装箭的箭筒。
⑤金仆姑: 箭名。
(1 )请分析词的上阕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3分)(2)这首词整体上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感情?请做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1)表现了诗人出仕为官和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渔樵生活的留恋和怀念之情。
生命的一部分阅读答案五年级
生命的一部分阅读答案五年级阅读理解这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要求在阅读中,对作品的内容和写法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等。
下面是整理的生命的一部分阅读答案五年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命的一部分阅读答案五年级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
每天必看书。
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入厕,入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
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能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最可惜的是带出来的一本心爱的书。
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出差时也同在家里一样,躺到床上后必然要读书,我不能想像,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睡。
但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
忽然,我眼光扫到了屋中书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权且当作一本书么?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了那一摞台历。
那是一份《中外历史知识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就此免去了空虚和寂寞,我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途中,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是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
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榻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
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行书呢?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
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作为重点读。
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虚有其名,粗读可矣。
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无妨翻翻,发现某本书不怎么样、“疯得很”、“瞎胡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构成状况与人生面临抉择态势的道理。
高一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题及答案(2)
高一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题及答案(2)四、阅读下面人物通讯,回答问题。
“自然之友”梁从诫尽管人们在提起梁从诫时,总是习惯性地加上“梁启超之孙”、“梁思成和林徽因之子”的头衔,但他的种种行为却显得颇力“寒酸”。
他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印在用过的废纸上,事先剪成一小叠,做成“名片”。
每次外出吃饭,即便是赶赴香槟酒晚宴,他都随身携带一个大布袋,里面装着勺子、筷子。
他拒绝纸巾,只使用一方发黄的白手帕。
梁从诫明白,环保主义者光做到“身体力行”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能力、有策略去影响他人。
然而,十几年中,人们常常看见梁从诫单薄而无奈的身影,在一个工业发展狂飙突进的国度中显得格格不入。
他像一个孤独的老人,“可他依然坚持着,淡然而从容”。
一名“自然之友”的工作人员记得,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梁从诫经常在国家机关、大学和社会机构进行演讲。
有一次,全场只有5名观众。
他却笑着说:“如果我能在你们5个人的心中种下5颗绿色的种子,我就很欣慰了。
”他甚至感召了一名在五道口服装批发市场摆摊的小伙子。
这个染着金发,崇拜切-格瓦拉的年轻人,每天收摊时,总会穿梭于市场的各个角落,捡拾废弃的塑料袋。
然而,这位温文尔雅的学者,在许多场合,都是“不受欢迎的人”。
一段时间里,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梁从诫,总是这样一个老头:执拗、脾气火暴,不撞南墙不回头。
1999年,他应邀到上海参加全球500强财富论坛。
面对台下的经济巨头,这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毫不客气地说:“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世界工厂’实际上只是‘世界厨房’。
用我们的原料做好饭菜,端上国际大餐桌,给我们剩下一堆鸡乇蒜皮烂骨头,还有烟熏火燎的污染!” 2001年,在北京城市河道治理对话会上,他因为河床干涸的缘由,与一位北京市领导争执得面红耳赤。
他当面斥责:“你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以至于这位官员气得拂袖而去。
然而与外界给予的高度评价相比,梁从诫内心一直有着深深的挫败感。
“我们祖孙三代都是失败者。
”他私下不止一次跟友人感叹。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陕西长安一中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寥廓原生态碟血疾风劲草B。
桀骜声讯台蹙缩沸反盈天C。
问侯顶梁柱榫头目不暇接D。
受理高架桥亢旱粗制烂造【答案】B【解析】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判断字形。
A中“碟血”的“碟"应为“喋”,是“血流出的样子”的意思.C中“问侯"为“问候”.D中“粗制烂造”的“烂”应为“滥”。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从事物本身的逻辑来看,文章应该结束了,但作者又扯到别的问题上去,这实在是弄巧成拙.....B。
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修养、举止言谈等都显得格格不入。
.....为我们想想,就会同情我们的处境,不会对我们C。
你只要设身处地....求全责备了。
D。
小时候,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从没有过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B.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
C。
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 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D。
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成册。
5。
下列各句中,必须删去加点的词的一句是()A.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平均购房面积的.下降,一方面是政策作用的显现,一方面也说明了购房人更加趋于理性。
B.对于有1.28亿人口的日本来说,这个销售量,相当于每.10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人购买了这种高热量的食品。
C.日前,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管理所将.联合对宿州市区的一段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D。
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所评估的55个经济体中,中国内地的竞争力在前一年度的基础上提高了.3位,升至第15位。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月光曲》同步练习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月光曲》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共7题;共29分)1.(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B.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C.在江苏省经济贸易洽淡会上,外商和港澳同胞参观了丰富多彩的展品。
D.家长和老师对我们寄予很高的厚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他们。
2.(2分)“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盲人姑娘就是随便一说,她不喜欢贝多芬。
B.盲人姑娘把自己的愿望说成是“随便说说”,说明了这个姑娘体谅哥哥生活的艰辛。
C.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盲人姑娘对音乐的热爱,但因为生活的困苦,她一直在压抑自己的爱好。
D.盲人姑娘为自己说出的话在做解释,她不希望哥哥因为自己的话而产生压力。
3.(2分)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贝多芬为什么要给盲姑娘再弹一曲?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盲姑娘凭着直觉大胆推测出演奏第一首曲子的人就是贝多芬,这让贝多芬十分感动。
B.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到了知音,产生了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C.贝多芬很喜欢盲姑娘兄妹,所以决定把以前创作好的《月光曲》再弹奏一遍。
4.(2分)下列句式转换有误的是()A.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换个说法,意思不变)月光把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的浪花照得雪亮B.贝多芬弹得很纯熟,感情很深。
改为感叹句:贝多芬弹得多么纯熟,感情多深啊!C.贝多芬被兄妹俩的谈话深深打动了。
贝多芬决定为兄妹俩弹一首曲子。
(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句子)因为贝多芬被兄妹俩的谈话深深打动了,所以他决定为兄妹俩弹一首曲子。
D.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改为转述句: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爱听吗?他再给她弹一首。
5.(4分)随着事情的发展,贝多芬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选一选,填一填。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无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共19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
完成1~5题。
(一)在文字的国度里,英文简洁,俄文神奇,法文浪漫,而最具魅力的,却是汉字。
汉字横平竖直,撇如帚,捺如刀,上下左右,融会贯通。
几千年来,这横竖撇捺的方寸之间、一笔一画的智慧之中,yùn( )育出了多少豪放不羁的文人骚( )客、多少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现在,汉字仍以它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1. 阅读以上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yùn( )育文人骚客( )2.上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
(3分)“语”,《说文解字》中说:“论也,从言吾声。
”一般指谈论。
又引申指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方式或动作;还可做名词用。
表示说的话、表达的言论、写的文字。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能回到过去,感受忠武侯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我们能了解现在,领略文狐汪曾祺“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纯粹;我们能展望未来,慨叹诗人汪国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坚定。
在流变的世界里,纷繁的社会中,文学恰是启蒙个人智慧、帮助群体增加品位、形成更美好的文化爱好的媒介。
3. 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2分)(1) 鞠躬尽瘁:(2) 慨叹:4. 下列从以上(一)(二)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 汉字仍以它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B. “语”又引申指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方式或动作。
C.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能回到过去,感受忠武侯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忠贞。
D. 文学恰是启蒙个人智慧、帮助群体增加品位、形成更美好的文化爱好的媒介。
5. 根据对联的要求和文段的提示,以下联句与古今名人有关,请从中选择一副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杨丽萍舞蹈是种信仰阅读练习及答案
杨丽萍舞蹈是种信仰阅读练习及答案杨丽萍:舞蹈是种信仰曹玲娟执拗地穿着绣花衣、麻布裤和布鞋,身形特别瘦小,说话时语调低沉轻缓。
近日,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杨丽萍带着倾心打磨的歌舞乐《藏谜》,再度艳惊了上海滩。
谈起舞蹈,她冷静又痴迷,“舞蹈是什么?是语言、是信仰、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再度亮相艳惊舞台“我是山里人,跳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沉寂一段时间后,杨丽萍再度亮相舞台,这次,她表演的是藏族唐卡中的荷花度母。
一朵红荷中,荷花度母被老阿妈的虔诚唤醒,翩然轻舞,恍若踏水而行……另一次亮相,她身着黑衣长靴,和藏民们跳起狂放的夏拉舞,舞姿自在快活,几乎颠覆了舞迷们对她的既有印象。
这位从云南深山里走出来的白族女子,完全可以凭《雀之灵》、《两棵树》等作品,满足于“中国当代知名度最高的舞蹈家之一”这个角色。
但之后,她却倾尽全力制作《云南映象》,将一群普通人推上舞台,让原生态歌舞一度成为舞台热潮。
杨丽萍从不认为自己要借这种方式来延长艺术生命,她甚至不乐意别人称自己为舞蹈家。
她说,“我是山里人,我的家人对着山林田野都在起舞,汲水能歌、取火能跳。
跳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永久性的,对吧?”这些年,她拒绝了不少制作演出的邀请,直到藏族歌手容中尔甲找到她,希望能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藏族人打造一部原生态歌舞。
在她看来,舞蹈不再只是创作,而是学习、采集、呈现。
“我走的地方越多,越是心焦。
民间好多好东西都在逐渐消失,再不抢救就来不及了。
”涵盖藏区典型音乐元素。
“做《藏谜》,是件很有福气的事”《藏谜》几乎涵盖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四川五省区藏区最典型的民间歌曲、乐器及舞蹈,比如音色悠扬的六弦琴、祭祀超度的大法号等与藏族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这部作品是我们对藏族文化的虔诚之心”,为此,她走遍了藏区。
《藏谜》的主角,是一年前还在放牧的藏民们。
他们并不知道舞台是什么,他们只是在舞台上自由奔放地舞蹈,纯粹展示着对生活、自然、神灵的歌颂与膜拜。
(完整word)浙江省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
浙江省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n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王国维的阙疑”精神李学勤王国维先生的研究领域广博,成就卓越,在学术史上早有公论。
他一生学风笃实矜慎,不轻易立说,也不任意争辩,虽已多年闻名于海内外,仍然保持谦虚的态度。
大家知道,王国维先生对《尚书》有深入的研究和创造性的贡献。
他的论文集《观堂集林》,开卷《生霸死霸考》、《高宗肜日说》、《洛诰解》,一直到《〈书〉顾命同瑁说》等好多篇,都是关于《尚书》的,可说达到了这方面研究的最高水平。
尽管如此,他却再三声明《尚书》有许多地方不能解”《观堂集林》卷二收有《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其中王国维先生自述说:《〈诗》《书》为人人诵习之书,然于六艺中最难读。
以弟之愚暗,于《书》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
此非独弟所不能解也,汉魏以来诸大师未尝不强为之说,然其说终不可通,以是知失儒亦不能解也。
”王国维坦承他对《尚书》好多文句不能解”并且指出前人的解释不可通”是强为之说”他不能与之苟同。
1924年夏,王国维先生为容庚先生的《金文编》撰序,首先引用孔子讲的多闻阙疑”和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二语,认为:阙疑之说出于孔子,盖为一切学问言。
”接着他讲到《易》和《书》的难解”并说:余尝欲撰《尚书》注,尽阙其不可解者,而但取其可解者著之,以自附于孔氏阙疑之义。
”他于1925年到清华研究院任导师,曾专讲《尚书》,确实体现了阙疑”这一点。
据当时听课的学生吴其昌先生的《王观堂先生〈尚书〉讲授记》和刘盼遂先生的《观堂学〈书〉记》,他上课先讲述历代《尚书》传流和注释的历史,其间便强调其不可通音,终不可通也”。
舞蹈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阅读答案杨丽萍访谈
“舞蹈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阅读答案——杨丽萍访谈“舞蹈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阅读答案——杨丽萍访谈主持人:你到西双版纳歌舞团是哪一年?杨丽萍:1971年。
主持人:听说你到西双版纳歌舞团以后,第二天就上台演出了。
为什么那么急呢?杨丽萍:在这样的艺术团体中,它不要你训练多久才上台,而要你在实践中学习。
主持人:当时有什么不习惯的?杨丽萍:我们的家乡太好了,突然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而且受这么多人的约束管教,好像被禁锢住了的感觉,很难受。
有时候我曾经想回去,因为这种生活太不像我们那种很自然的状态,而且上台表演的一些东西,也不一定是你想表演的,我不太习惯那种生活,到现在也不习惯,到现在都很怕城市的这种感觉。
我还是非常留恋童年时候的那种环境,乡村的那种状态。
主持人:但是你还是一步一步地,从乡村到了西双版纳州歌舞团。
然后又从西双版纳州歌舞团到了中央民族歌舞团。
杨丽萍:我是比较随性的,觉得不管你怎么走,总是要归大海,就是顺其自然。
你只需要永远生活在你的那个空间里面,不要被什么怨恨、不满意,还有人际关系的障碍来堵塞自己,让自己有一个空间,就能活得自在。
像北京这个地方,我觉得虽然不习惯,但是我能生存下来。
主持人:你到中央民族歌舞团以后,好像练功的这种方式和以前不太一样。
杨丽萍:到中央民族歌舞团以后,他们要我去练芭蕾舞,练他们认为科学的基本功。
我去练了一段时间,但我觉得练完了以后我就僵掉了,我的身体被束缚住了,自己支配不了了。
我提出不练。
当时领导和教练都很不满意,觉得一个演员一定要练功。
所以我就发明了自己的一套练法,没再跟他们一起练。
那时这被认为是很不正常的事,那还不是一个个性张扬的年代。
主持人:后来你是在中央民族歌舞团编创了《雀之灵》,并在全国舞蹈大赛当中获得了一等奖。
杨丽萍:孔雀是舞蹈的最佳题材,那时我觉得没有任何一个题材可以胜过它。
所以就认真琢磨孔雀这个形象。
我参加舞蹈比赛时,服装、音乐全都是我自己出钱。
我们的薪水都很低,一条孔雀裙是七百块钱,做音乐需要一千块钱,当时非常困难。
2017年广东省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1 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枕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台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诗人简介:李德裕(787—850),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宰相李吉甫之子。穆宗时﹐因与牛僧孺﹑李宗闵政见不合﹐发展成为党争。武宗即位后﹐得到重用﹐拜太尉﹐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执政 6年﹐内驭宦官﹐外败回纥﹐平泽潞节度使刘稹叛乱﹐朝廷一时呈中兴之势。后宣宗即位﹐牛党执政﹐一反此前政治措施﹐李德裕被贬为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参军﹐于贬所去世。
三儿回到“秋种指挥部”的帐篷时,已是晌午了。
三儿一进门就看见乡长正坐在里面,心便剧烈地顿了一顿。
事情办妥了?乡长问。
三儿呆呆地望着乡长,
是那片玉米,搞掉没有?乡长以为三儿没听明白。
下午,……下午就刨,我我已和那户人家见过面了。三儿都有点儿结巴起来。
乡长狐疑地盯了他一会儿,忽然就笑了。乡长站起来,拍了拍三儿的肩膀说,你是不会拿自己的饭碗当儿戏的,对不对?
三儿无声地点了点头。
乡长急急地走了。
三儿目送着乡长远去后,就站在帐篷前望着这片葱郁的玉米。
天黑了,那片玉米已变成了一片墨绿。晚风拂过,送来一缕缕迷人的馨香,三儿陶醉在玉米的馨香中,睡熟了。
第二天一大早,乡长和县里的检查团来到这片田地时,远远地,乡长就看到了那片葱郁的玉米在朝阳下越发地篷勃。乡长就害怕地看旁边县长的脸色。县长正出神地望着那片玉米,咂了咂嘴说,好香的玉米呵。乡长刚长出了一口气,县长笑着对他说,这片玉米还没成熟,你们没有搞“一刀切”的形式主义,这很好。乡长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一片灿烂,心想待会儿见了三儿那小子一定表扬他几句。
《生命的舞蹈》阅读答案
《生命的舞蹈》阅读答案《生命的舞蹈》阅读答案《生命的舞蹈》这篇文章江苏的是什么?大家一定想知道把?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生命的舞蹈》阅读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生命的舞蹈夜幕降临,对门那人家又传出熟悉的或生疏的音乐,响起时紧时缓的舞蹈脚步。
那是一对才搬来的残疾夫妻,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
那天初次见到他们时,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怎样艰难!这不是我鄙视他们,我认为作为一个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这样的怜悯之心的。
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我大吃一惊,这些天来,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聚会,空气里传来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欢笑。
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热烈。
面对着这样的一群人,我感到世上所有的词汇都变得苍白、不贴切。
说残疾人也爱生活,也需要音乐和舞蹈,这样的解释是那么的无力,词不达意。
只有用火的舞蹈,才恰如其分。
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的张力的表达。
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
熟悉的或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
我透过遥远岁月重又看到生命在另一种形式下的'舞蹈:那是在一座简陋的砖瓦窑,我三十年前下放劳动的地方。
窑师傅的小女儿才七八岁,就开始帮大人做事了。
这个小姑娘一身衣服缀满补丁,正当读书和游戏的年龄,就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艰辛。
当时我也以怜悯的目光注视这个小女孩,但艰辛的劳动在小女孩身上却成了舞蹈,她蹦蹦跳跳舞着工具,全无一点悲愁。
她一下子就让我陷入对生命的沉思和叩问: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生命以这样欢乐的形式前行呢?用童心无邪、用不谙世事、用乐观主义来解释都是不够的。
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
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
这是生命的本质,是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
人类的生命史穿越了数千年,其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都阻挡不了生命欢乐的舞蹈。
民族舞蹈闪烁着生命之光
杨 丽 萍 老 师 的《 云 南 映象 》 它 让 我 们 看 到 表 现 云 南
各 民 族 着 装 的 生 活 原 型 ,展 现 6 2面 鼓 带 来 的 鼓 风 鼓 韵 , 以及 1 2 0个 具 有 云 南 民 族 特 色 的 面 具 … … , 所 有 一 切 都 是 直 接 来 自云 南 当地 , 保 持 了 它 的原 始 风 貌 , 呈 现
涌 现 。为 适 应 人 民 群 众 对 文 化 生 活 的 渴 望 , 新 时 代 精 神 文 明建 设 的要 求 。 专 业 和 业 余 舞蹈 比翼 双 飞 , 让 舞 蹈 成
为 国家 政 治 稳 定 、 经济繁荣 、 国泰 民安 的形 象 标 志 。 4、 对 民族 舞蹈 的保 护 和 发 展 。
作 为 艺 术 工 作 者 , 既 要 感 受 到 民 族 舞 蹈 面 临 的 种 种 挑 战 ,警 觉 到 民 族 舞 蹈 属 性 淡 化 趋 势 ,怀 有 危 机 意 识 , 又 要 认 识 到 民族 舞蹈 的社 会 价 值 和 艺 术 价 值 , 认 识 到 民 族 舞 蹈 自身 的 发 展 规 律 , 勇于坚守 , 敢 于 坚持 , 强 化 舞 蹈 的 民族 属 性 , 在 舞蹈 创 作 中坚持 以“ 我 ” 为主 , 充 分 运 用 民 族 舞 蹈 语 汇 , 使 民 族 舞 蹈 得 到 很 好 的 保 护
基
2 0 0 8年 , 我 单 位 代 表 中 国 赴 法 进 行 文 化 交 流 演 出, 为 此 编 排 了 大 型 民族 歌 舞 集 《 赖 额 嫣 》, 它 是 一 部 将 原 生 的 乡 土 歌 舞 精 髓 和 民 族 经 典 整 合 重 构 的 传 统 舞
蹈 , 它再 现 了怀 化 五 溪 文 化 浓 郁 的 民族 风 情 。 它 既 有 传 统 之美 , 又 有 现 代 时 尚之 魅 力 。 民族 的就 是 世 界 的 , 在 法 国轰 动 一 时 , 并加演了十几场 , 受 到 国 际 友 人 的 高 度 赞 美。
菲翔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3
墨达哥州易旺市菲翔学校华中师大一附中二零二零—二零二壹上学期期中检测高二年级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鲁迅先生曾言:“并非人为美而存在,乃是美为人而存在。
〞这一论断,概括了历代美学家对于美的一共同看法:美离不开人,有了人,世界才有美,美是人在对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过程中诞生的,人是这一审美关系的主体。
“世界的美〞不在于自然,而在于人。
②人何以会成为“世界的美〞?这就涉及人的本质问题。
我们知道,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
因为有意识,人不仅能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而且能认识作为客体的对象,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起种种关系。
这些关系,有的是实用性的,意在满足生理的物质需要;有的是伦理性的,意在满足群体的社会需要,如道德和法律的标准等等。
这些关系,都是外在的,带有强迫性,显得不自由。
而审美关系那么超越了这些关系,使主体和客体之间实现了一种非强迫性的自由关系:主体对客体没有实际利害的要求,只是某种形象的欣赏和精神上的满足。
美就诞生在这种自由性的审美关系之中。
③只有拥有自由意识的人,才能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因此,只有自由的人才能有美。
当人尚处在动物式的自由生命状态,还未能从物质性的需求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当人还是不自由的时候,他即便有了意识,也还不能审美。
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对最美丽的风光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
〞其原因就在于忧心忡忡的穷人和贩卖矿物的商人在美丽的风光和具有审美特质的矿物面前未能建立自由性的审美关系。
正因为如此,所以美虽然产生于人与现实的关系之中,但它却超越了这个关系,使人从现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了。
④从人类的精神发生史来看,人类的意识一方面把自己和客观世界区分开来,建立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另一方面,不断加强了“类〞的意识,在社会标准和公一共意志上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络。
《舞蹈之美》阅读答案
《舞蹈之美》阅读答案《舞蹈之美》阅读答案舞蹈之美①舞之美,是人的美。
它是一种艺术,当然有艺术美,但它所假之物并不是声、色、字、词,而是天生的、自然存在的人,因此它着称是一种自然的美。
②当然,舞台上的演员不同于画室里的模特儿。
舞蹈除自然美外,更重艺术美,于是便要讲到衣饰。
但这衣饰决不像旧戏那样给人套上死板的程式,也不像话剧那样过分地写实。
它不过是为了揭示舞者美的存在,像几片白云说明天空的深蓝;它不过是为了衬托舞者美的形象,像流水绕过幽静的山风。
为了表示飞动,西方艺术中有一种小天使,胖墩墩的孩子,两胁下却生出一对肉翅,显得十分生硬。
这何如我们敦煌石窟里的飞天,窈窕女子,肩垂飘带,升起在天空。
人着衣披带本是很自然的事,但这自然的衣着,顿使沉重的人体化为轻捷的一叶,潇洒、舒展、轻盈、自如,满台生风。
人外形的美,内蕴的美,都因那轻淡饰物的勾勒与揭示而成一种美的理想、美的憧憬而挥发开来。
国画界有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之争,从这个角度观之,舞者真是靠自己的外美之形来写内美之神了。
③再者,飘动的舞者,又决不是静止的雕像,所以造型美外,更讲情感。
这便要借助音乐。
本来,演员在那铃响幕启之前,是先在体内储满一汪情感的,上台后全待那乐声的煦风拂来,才摇曳荡漾,粼粼生辉。
当我们耳闻乐声而目观舞台时,更多体味的已不是形、色、物、体,而是神,是情,是韵,是一种充蕴全场、流动飘浮、深幽朦胧的美,是一种逆接千古、延绵未来、辽阔久远的美。
这时,长袖在台上飘动,音符在空中隐现,舞者所内蕴外观的美,一起随着乐声溶为一股感情的潮流,在观众的前后左右穿流激荡。
对观众来说,此时已不是观看,而是在闭目听,凝神想,用心,用身,去与演员交流了。
这时再看台上的演员,观众已经绕过直观而通过她心灵深处的那一泓秋水,在波光中照见了一个是她,但比她更美的形象。
这便又是以神写形了。
④本来,舞蹈就是因人内心情感的摇荡而不由得手舞足蹈。
明月当空,花间的李白无亲自怜,便起舞清影,举杯邀月;大江上的曹操有雄兵百万,就横槊赋诗,酹酒江心。
落墨花阅读题答案
落墨花阅读题答案①10年前的暮春,芬芳将尽,花事阑珊,和写诗的朋友相约写一首题目叫《落花》的诗。
朋友是个很小资的女子,那首诗写得迷离炫目,“落花的梦里|喧嚣着草儿拔节的歌唱”。
花落春深,花落,春更深罢了。
我却迟迟不能动笔,总觉得思绪太浅,浅到无以承载那一场纷纷扬扬的盛宴。
②王维的诗让心澄明,花也好鱼也罢,总在幽深的底色里,吟唱着生命的静美。
有一首诗,喜欢到无以释怀:“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在无人的山野,花儿开了又落,开时淡淡,落时浅浅。
生命从妖娆炫丽复归宁静平和,日子从舞台上的热烈到落幕后的沉寂,这便是一朵花书写的人生。
如果尽此而已倒也罢了――坠入凡尘,便由着凡尘的轨迹,在众生的眼里,花开花谢只是一次过程。
可如果一朵花的人生是在那样寂寥的山涧,倾尽激情把生命绽放到极致,像舞者在空寂的舞台,越是美到惊心屏息也越是苍凉凄艳。
王维让我感动,简单的字眼,深厚的意蕴,娓娓地就把苍凉都化了,生命来去只是一首歌,那样的落花,是一种境界。
③年少时看看《红楼梦》,林黛玉掩埋茶冢泣残红,一句“花谢花掉飞飞满天,白消香断有谁怜”就要人柔肠百结,后来听到翻拍的歌曲,乐曲声中似存有风萧萧飞花漫舞,一片一片飞旋而下,飘离枝头的姿势轻盈例如雪花斜织,似悠然,却隐忍。
林花谢了春红,无声零落。
所以一直指出落花无声。
④上班必经的`路旁长着两株泡桐,碗口粗的树干支起婆娑的冠盖,和人行道上两排整齐的广玉兰相比,他们是无人问津的野生孩子,在公交车穿梭往来的路边,像流离失所的兄妹,有点落寞寡然。
4月,是泡桐开花的季节,空气中有清甜的气息弥漫,淡紫的桐花像烟雾笼上树梢,从树旁走过,烟雾散去,枝头串起千百铃铛在风中轻舞。
淡紫色有点清冷,淡紫的花儿把自己开成铃铛模样,总有一些更深的孤寂。
开到最盛,有一天他们就落了,从枝头奔向地面,“扑嘟”一声,短暂干净,轻叹般一声喘息。
那是一种静谧的花,只因生如铃儿,便用生命最后的华美完成一生的绝唱。
山东省济南市英才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英才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在西域读李白夏立君①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
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
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
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他为何如此独特与纯粹?②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
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重大的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
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
这个漂泊的家庭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
③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
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④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
⑤唐诗中向往异域的气息是强烈的。
诗人们纷纷奔赴边疆,写下许多境界雄放的诗篇,那些边塞诗实在是唐诗中的金子。
在书房中低声吟哦的诗人,一踏上西北大野,就放开了喉咙。
但所有的人都没法与李白相比,因为与他们的方向相反,李白来自西域,他本是西域人。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
”(李白《前有一樽酒行》)胡人第一次以这么自然深情的形貌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
读着这样的诗句,仿佛感到诗人就是一个胡人。
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
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⑦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诗文。
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
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杨丽萍访谈》阅读答案
《“舞蹈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杨丽萍访谈》阅读答案
“舞蹈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杨丽萍访谈
主持人:你到西双版纳歌舞团是哪一年?
杨丽萍:1971年。
主持人:听说你到西双版纳歌舞团以后,第二天就上台演出了。
为什么那
么急呢?
杨丽萍:在这样的艺术团体中,它不要你训练多久才上台,而要你在实践
中学习。
主持人:当时有什么不习惯的?
杨丽萍:我们的家乡太好了,突然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而且受这么多人
的约束管教,好像被禁锢住了的感觉,很难受。
有时候我曾经想回去,因为这种
生活太不像我们那种很自然的状态,而且上台表演的一些东西,也不一定是你想表演的,我不太习惯那种生活,到现在也不习惯,到现在都很怕城市的这种感觉。
我还是非常留恋童年时候的那种环境,乡村的那种状态。
主持人:但是你还是一步一步地,从乡村到了西双版纳州歌舞团。
然后又
从西双版纳州歌舞团到了中央民族歌舞团。
杨丽萍:我是比较随性的,觉得不管你怎么走,总是要归大海,就是顺其
自然。
你只需要永远生活在你的那个空间里面,不要被什么怨恨、不满意,还有
人际关系的障碍来堵塞自己,让自己有一个空间,就能活得自在。
像北京这个地方,我觉得虽然不习惯,但是我能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