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浅谈科学与伪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科学与伪科学
摘要:关于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问题,从历史上看,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科学哲学家对科学进步的理解不同,因而也出现了许多划界标准。科学与伪科学原本就是一对形影相随却又针锋相对的冤家对头,在学术的法庭上一直是争吵不休的难题。本文拟从伪科学于当今的表现以及在伪科学批判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科学的批判态度。
关键词:科学;伪科学;区别
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科技的负面效应逐渐突现出来,特别是核危机、生化武器、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让我们感到了担忧。同时作为科学的对立科学伪科学,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气功治病理论、国内某些大师鼓吹的辟谷养生理论等。伪科学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最终危及到国家科学现代化的进程,危及到两个文明的建设,危及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不能任其发展因此,作为青年知识分子,我们必须对科学与伪科学有清醒的认识。
现在,我们对科学伪科学用自然辨证法的理论作个初步界定。
1.科学及其判断标准
有人认为科学是“真”,科学是真理的化身,以真来规定科学的本质。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科学的每个阶段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非科学的成分,每一时刻都伴随着谬误,尤其是在科学开始的阶段,更是如此。例如,天文学中的“日心说”、化学中的“燃素说”,物理学中的“原子说”、生物学中的“精原论”和“卵原论”等。因而,我们对真理与对科学的把握同样有难度,同样具有模糊性。有人认为科学是“善”,即从科学的功能与效用方面出发,认为科学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给人们带来利益,人们通过掌握和利用各种自然规律来为人类服务,满足自身的需求,求得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可是当我们沉浸在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安逸与舒
适中时,我们怎能忘记原子弹给人们带来的恐惧,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克隆,三聚氰胺等食品添加剂给人造成的难以消除的伤痛?还有人认为科学的本质是“美”。科学的目的是臻美,科学系统内部有自恰性,有一种和谐的美,有一种精确而简洁的美。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系统并非时时刻刻都呈现出和谐,它表现更多的是非系统性、不和谐性等特征。在同一个科学理论内部,它时常会出现库恩所说的“危机”和“反常”,如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在不同的科学理论体系间,往往具有库恩所说的“不可通约性”,如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理论和牛顿的力学理论,牛顿的时空观与爱因斯坦的时空观。
科学是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由于科学本性严谨而又包容、严肃而又开放,要对科学做一个精确的定义几乎是不可能的。总体而言,科学是一种认识论,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潮或一种社会现象。不过,我们可以对其做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在《辞海》中写道: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这指的是广义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工程科学。而我们通常意义上科学即自然科学,亦即与非科学相对的科学,指得是研究自然界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人类生产实践与科学实验经验和知识的概括,是关于自然界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强大手段。在科技哲学史上关于科学的划界问题一直是个难题,正如费耶阿本德所言是个虚无缥缈的“神话”。了解科学的特征对于我们区分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反科学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2.伪科学及其影响
所谓伪科学[1][2],就是用虚假的不充分的事实,以对应的方式而不是以逻辑的方式证明一个预设原理的存在,并用它来冒充科学,这种以科学的面目出现的理论、方法和体系就叫伪科学。伪科学是一种特殊的非科学,他的本质在于欺骗,打着科学的旗号,扮成科学的样子,而且往往标榜自己不是传统的科学,而[2]是更新的科学。它借用、歪用甚至捏造一些科学术语,利用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和一些科学家或有影响力的名人的声誉粉墨登场、招摇撞骗。伪科学具有虚伪性、迷惑性、煽动性,因而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科学追求的是“真”,伪科学追求的是“利”。很多伪科学有的是实践中已被证明不是科学,但仍打着科学旗号;有的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提出实践不能检验或不能重复实验的理论或知
识,却打着科学旗号;有的是理论各部分间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但仍打着科学旗号。伪科学多种多样:有些占卜、算卦、看风水、看相等封建迷信打着“周易应用研究”、“生命信息研究”、“电脑算命”的旗号,披着科学预测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外衣;有些神学、灵学打着“超心理学”旗号,冒充科学;有些“追求人体超常功能”的巫术披着“人体科学”、“人体特异功能”外衣,或者打着强体健身的旗号。占卜、算卦、神学的历史比科学的历史更久远,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广泛影响,一般会得到某些不明真相群众的支持,在早期往往与科学相混淆。它利用人们对旧观念和科学的双重信赖进行活动,使缺乏科学知识的人上当。在科学发展史上,伪科学与科学混杂出现,相伴而生。当前中国伪科学有以下特点:第一,现代化。将现代科学的名词“相对论”、“量子力学”、“场”、“信息”纳入玄学体系中,给人以现代科学理论的感觉。第二,经济化。有些人借伪科学、伪气功赚到大把的钞票。第三,大众化。参与伪科学活动的人员有高级知识分子,如教授、研究员,有领导干部,也有中学生。伪气功报告的听众有时人数多达上百、上千。可见,被伪科学欺骗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第四,政治化。伪科学“大师”在拥有雄厚经济实力后,想拥有政治地位。第五,国际化。国际上也有种种伪科学活动,极力向其他国家渗透。
3.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分
如何区分科学与伪科学,或者说怎样鉴别伪科学活动,是伪科学批判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与科学的本质[3]相比较而言,伪科学的共同特征是主观性、特设性、独立性、神秘性与反规范性。尽管伪科学的伎俩花样百出,但是它们内心清楚,作为一种反动的非科学,自身的理论是空洞、贫乏、站不住脚的,往往借助于超验的东西或异常现象以自圆其说,故意违反当前科学的规范以转移公众注意力,但是在科学检验面前,它们总是因害怕原形毕露而显得畏首畏尾[4],远不像它们当初叫嚣的那般风光得意。伪科学与科学活动中的不成熟乃至失误根本不同。科学允许失误而且在所难免,它是走向科学真理的一种试探。而伪科学则是背离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道德的倒行逆施。尽管伪科学拥有七十二般变化,但终究掩饰不住其致命的弱点,只要我们坚定科学信念,站在科学的立场,运用科学的方法,一切伪科学都会在科学的阳光下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