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新版)
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交通安全影响因素人:人是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在交通事故中,有的是因驾驶员引起的,有的是行人引起的。
(1)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对于车辆来说,如果速度越快,在拐弯时的离心力就会大,被甩出马路的危险也就会越大。
同时,车辆的高速度也意味着需要较长的刹车距离。
此外,汽车的速度越快,车体碰变形和人员损伤也将越大。
超载及疲劳驾驶所造成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客观上,驾驶员在高速、疲劳驾驶条件下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特征变化:动视力下降,影响了对道路标志、标线的识别;当车速提高时,识认距离明显缩短、行车视野变窄,驾驶员对道路两侧的情况来不及看清,出现“管视现象”;随着驾驶时间的增加,驾驶员的注意力会不自觉地分散,准确判断能力降低,使其对车速的敏感性降低;高速行驶容易使驾驶员出现将同向行驶车辆处于静止还是行驶的判断错误,还会把近物视为远物,出现“虚幻近视”的现象。
以上种种生理特征的变化都对高速行车安全十分不利,往往因驾驶员对车速和车间距的判断失误而酿成交通事故。
(2)驾驶人员驾驶技术和素质现如今驾驶人员的素质问题往往得不到太多人的关注,驾驶员的不良驾驶习惯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部分驾驶员将普通公路行驶中的不良驾驶习惯带人高速公路行驶中。
如没有观察路面情况便直接驶入了行车道,结果与后面疾驰而至的小车发生追尾,造成追尾车辆司乘人员受伤;又如盲目开快车,无理超车,甚至出现“见车就追,逢车便超”,这些都是事故的严重隐患。
另外,驾驶员的公路交通法规意识淡薄,违法、违章行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
由于绝大多数驾驶员长期行驶于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混合的交通环境,对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标志、标线的意义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与重视,部分驾驶员甚至是视而不见。
再有防范意识不强,忽视对车辆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检查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不严,防火意识淡薄。
此外。
目前酒后驾车已经成为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为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司机朋友在酒后切忌驾驶车辆。
交通事故中人为因素分析
交通事故中人为因素分析汽车自诞生以来的100年时间,以其特有的优越性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汽车给人类以舒适和便捷等正面效应的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事故频繁等负面效应,尤其是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居高不下,经济损失的日益加大。
如何预防交通事故,以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从我国大量的交通事故统计可以看出,由于人为失误导致的事故占了90%左右,道路交通环境条件引起的占30%左右,而因汽车技术状况诱发的事故约为10%。
人作为各种社会活动的主体人既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同时又是交通事故的制造者,事故导致的各种人间悲剧都将降临在人的身上,由此可见分析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对于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交通事故中人因分析交通安全取决于人、车、路、环境、管理、法律、教育等道路综合系统的各个环节连续的协调工作,交通事故的发生是这一系统中各个环节耦合失调的综合反应。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包括:人的危险因素和物质危险因素。
物质危险因素是指道路交通系统依赖的物质条件所固有的危险性质和潜在的消极性能,包括车辆本身的安全状况,道路设计的合理性,自然气候条件,车辆设计的科学性等方面;人的危险因素是指参与交通活动的人的意识障碍以及交通管理人员等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因素。
交通事故中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因素可以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先说直接原因,指事故发生前一瞬间驾驶员的行为和故障,它们增大了事故的危险。
直接原因又分为超速行驶、酒后驾车、驾驶差错等几种情况。
超速行驶中驾驶员反应能力迟钝,应急能力差。
从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过程:发现外界刺激信息—注意—分析—判断来看,注意、分析、判断三者属于思维范畴,是每个驾驶员从接受外界刺激信息进行心理活动的必然程序和规律。
驾驶员接收信息是为分析判断提供材料,驾驶员的动作措施则是分析判断的结果。
在超速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注意力和判断机能降低,接收外界信息减弱,随之而来的分析、判断、动作就容易产生失误,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驾驶员行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驾驶员行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驾驶员行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摘要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和道路交通的不断加强,驾驶员行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通过对驾驶员的行为特点、驾驶员行为与事故发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驾驶员行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
关键词:驾驶员行为,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引言交通安全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造福人民的基本利益,近年来交通事故频频发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不小的伤害。
其中,驾驶员错综复杂的行为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全行车要求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但实际情况是,驾驶员在日常行车过程中,往往存在违章行为和不良习惯,这些行为成为交通事故发生的隐患。
因此,探究驾驶员行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成为保障道路安全的重要一环。
一、驾驶员行为特点分析1. 驾驶员行为的时空分布驾驶员的行为受到小时、天、周、月、年等时间尺度的影响,日内高峰期、周末、节假日等都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
此外,城市与农村、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也有不同的行为特点。
2. 驾驶员行为与个人特征有关驾驶员的性别、年龄、驾驶经验等个人特征与驾驶员行为存在一定关系,年轻驾驶员、男性驾驶员和新手司机是交通事故的高风险人群。
3. 驾驶员行为的类型驾驶员的行为类型很多,例如:超速、闯红灯、不礼让行人、酒驾、疲劳驾驶等。
这些行为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事故风险,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驾驶员行为与事故发生关系驾驶员的不良行为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事故发生时往往存在多因素叠加的情况。
研究发现,以下驾驶员行为与交通事故发生的关系较为密切:1. 超速超速是导致车辆翻滚、碰撞的常见原因之一,超速时减速距离变长,制动距离变远,反应时间减短,不易控制驾驶车辆。
2. 疲劳驾驶长时间驾驶易使驾驶员疲劳,反应迟钝,增加失误发生概率,是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
3. 酒驾饮酒后驾驶,会使驾驶员判断力降低,对视觉、听觉、肌肉协调等方面产生影响,严重了驾驶员对交通状态的感知能力。
环境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环境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一、道路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道路条件对交通安全存在着显著影响,这主要反映了在正常驾驶过程中,再生不能满足驾驶员的视觉要求、心理、反应等方面的需要。
道路因素主要包括:道路设计、道路质量、道路绿化以及与周围建筑物的协调等。
(一)道路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是:(1)直线与曲线长度的比例不合理。
应限制高速公路直线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直线与曲线的长度设置应合理,否则容易形成驾驶单调感,对驾驶员起到催眠作用,引发交通事故。
纵坡及纵坡长度不合规范。
坡度大、坡长小的坡段事故率相对较高。
(2)弯道超高不合理。
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入口的匝道路段,曲线超高设置不足或曲线反向超高可能导致车辆侧翻等事故。
(3)影响路面设计安全的主要方面有:路面强度、路面稳定性、路面平整度、路面抗滑性能等。
(二)道路质量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主要如下::(1)路面坑槽、断板严重影响路面平整度,由于高速车辆的方向不准确,很容易造成事故。
(2)路基沉降引起的道路积水现象是行车事故的一大隐患。
(3)“桥头跳车”这一现象也严重影响了驾驶安全。
(三)道路绿化绿化具有诱导视线、防眩、降低噪音、缓冲、遮蔽、协调、指路标记、保护破面、沿线保护等功能。
有效的道路绿化可以掩盖道路线形中影响驾驶行为的一些不良场景,使驾驶员,行车视野集中,设计不合理容易使驾驶员产生视线涣散,思想不集中,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四)与周围建筑物的协调一条道路的景观好坏,建筑是否与道路协调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建筑与道路宽度的协调则是关键。
若建筑高度为H与道路宽度为D。
一般认为,1<D/H<2时,即具有封闭空间的能力,又不会有压迫感。
在这种空间比例下行走和驾驶可以达到一定的亲密感和活泼的氛围,而且绿化为两侧建筑群体空间提供了一个过渡,使两侧高大建筑群之间产生了一种渐进关系,而避免了两侧建筑群体的空间离散作用,使人感到突然和单薄。
二、气候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气候条件与交通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持续发展,交通管理已经成为了人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虽然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交通事故的发生仍然无法避免,这时候就需要深入分析交通事故的原因和影响。
人为因素是交通事故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面将从驾驶行为、道路交通规则和制度以及驾驶员心理状态三个方面逐一分析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驾驶行为是交通事故的重要成因之一。
许多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员的过错而导致的。
一些不负责任的驾驶员可能会出现酒驾、疲劳驾驶、超速等不安全行为,这些驾驶行为不仅影响到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行程安全,同时也会带来严重的道路交通事故。
驾驶人员应该时刻注意保持警惕,不要接听电话或在开车时与其他人聊天。
此外,驾驶过程中应遵守交通规则和道路标志。
一些驾驶员喜欢快速开车,甚至违反交通规则。
这种不负责任的驾驶行为是由于驾驶员对安全驾驶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道路交通规则和制度对交通安全也有很大的影响。
道路交通规则和制度是指一系列的交通法规,在交通中为各类车辆和行人规定不同的行动规则。
不合理的交通规则和制度错误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不合理的行驶限速、有问题的道路标志和路口未做好交通管制等都会危及交通安全。
此外,交通管理方面的缺失和道路建设上的疏漏也会造成交通事故,例如地下道的缺口未封,道路的背光设计不好等都会造成交通事故。
驾驶员心理状态对交通安全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驾驶人员经常会面对各种压力和情绪困扰。
这些压力和情绪困扰都会影响到他们的驾驶行为,从而影响交通安全。
例如面临失业、婚姻破裂等情况的驾驶员都会试图在驾驶中释放自己的压力。
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可能会忽视交通规则和道路标志,从而造成交通事故。
因此,驾驶员应及时处理和化解自己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
人为因素是交通事故的重要成因之一。
驾驶人员应当尊重交通规则和道路标志,合理驾驶并保持警惕。
同时,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修订交通规则和制度,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作者:陈启平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3期摘要:为了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从根本上降低和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发送,就必须客观全面、科学地分析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本文从交通工程学的角度对影响交通安全的各种要素进行了基本的分析,认为从人、车、道路和环境四个角度着手,方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关键词:交通工程学;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一、交通安全的现状当前,我国正处于道路交通建设的告诉发展时期。
截止2015年末,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45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为12万公里,仅次于美国(10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道路里程的飞跃式增长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却也使交通事故数量大幅度增加,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始终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及社会秩序,是不容忽视的。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从2004年开始有了初步改善的趋势,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下降,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率逐年下降,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率依旧比较突出。
事故增长速度却非常惊人,从1990年至2010年平均每年约增加3.69%。
从万车死亡率(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机动车拥有量)来看,2005年德国是0.8,美国是1.77.日本是5.38,而我国是7.6,相当于发达国家的4至6倍。
由此看出,我国交通的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
二、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我国的交通安全在发展中国家处于中等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发达国家交通安全形势的改观得益于一系列相关措施的实施。
但我国在这方面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道路。
随着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全社会机动化水平的提高,若不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交通事故仍有可能呈爆发式增长。
因此,我国应从现在开始,更加重视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研究工作、重视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吸收,采取针对性措施,逐年改善我国的交通安全实行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浅谈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与对策
196AUTO TIMETRAFFIC AND SAFETY | 交通与安全浅谈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与对策万伟扬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6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
一方面,汽车给人们带来了交通、运输的方便、快捷,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事故的频发,也让社会、家庭蒙受经济损失,产生家庭悲剧和人生痛苦,交通安全已成为社会问题。
在涉及交通安全的人、车、道路、环境的诸多因素中,人是交通安全的核心,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对能否安全行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据此,从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主要心理特征出发,分析导致驾驶员心理变化的原因,提出如何提高驾驶员心理素质,消除不良心理行为的策略,以更好地预防交通事故,确保行车安全。
关键词:心理特征 心理分析 心理素质 行车安全我们强调交通安全,就是要人们加强安全意识,防止交通事故。
有些交通事故,好像是偶然的,但仔细分析,其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
这种必然性包含人、车、道路、环境四个方面的因素,其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因为车辆是人驾驶的,道路是由人选择和使用的,环境又是人所要接受并受其影响的。
车辆、道路、环境是客观的、无意识的,而人是主动的、有意识的,因此交通安全关键在人,人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核心,尤其是人的心理素质更是影响交通安全的最主要的因素。
为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必须做好对驾驶人员驾驶心理活动过程的了解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1 驾驶员行车安全的主要心理特征分析机动车驾驶员的心理特征与交通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
心理特征是指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存在着个性差异。
1.气质。
气质大致有四类:一是兴奋型,这一类型的人,性情比较暴躁、缺乏耐心,在行车中遇事不冷静、处理不理智。
二是灵活型,这一类型的人虽然敏捷、灵活,但是性格不稳定,往往草率行事,也不利于安全行车。
交通事故人的因素
交通事故中的人因分析及其对策1、引言从我国大量的交通事故统计可以看出,由于人为失误导致的事故占了90%左右,道路交通环境条件引起的占30%左右,而因汽车技术状况诱发的事故约为10%。
人作为各种社会活动的主体,人既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同时又是交通事故的制造者,事故导致的各种人间悲剧都将降临在人的身上,由此可见分析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对于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交通事故致因理论交通安全取决于人、车、路、环境、管理、法律、教育等道路交通综合系统的各个环节连续的协调工作,交通事故的发生是这一系统中各个环节耦合失调的综合反应。
总的说来道路交通事故原因是基于二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的危险因素和物质危险因素。
物质危险因素是指道路交通系统依赖的物质条件所固有的危险性质和潜在的消极性能,其包括车辆本身的安全状况,道路设计的合理性,自然气候条件,车辆设计的科学性等方面;人的危险因素是指参与交通活动的人的意识障碍以及交通管理人员等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因素。
物质危险因素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基础,人的危险因素是事故发生的激发条件,如果它继续作用还会使交通事故进一步扩大和蔓延。
交通事故原因在交通过程中如果不受到激发,那么它始终是事故隐患而不会转化成事故现象。
人的危险因素作用于物质危险因素,就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人的意识危险因素越多激发事故原因的条件就越具备,发生事故的次数也就越频繁,意识危险因素作用的时间越大,激发事故损害后果严重的可能性就越大。
2 交通事故中人因分析交通事故中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因素可以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1 直接原因分析直接原因是指事故发生前一瞬间驾驶员的行为和故障,它们增大了事故的危险。
2.1.1 超速行驶超速行驶中驾驶员反应能力迟钝,应急能力差。
道路因素对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道路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摘要:道路交通建设正以良好的态势向前发展,与此同时道路交通的安全状况要更加引起重视,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如何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率,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在道路交通的“人、车、路、环境”系统中,“路”的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公路线形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更是十分重要。
道路线形安全水平直接影响着公路交通的安全状况。
本文从道路几何线形,路面情况,交通安全设施几个方面简单的来说明这些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交通安全几何线形安全设施“人、车、路、环境”系统。
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和交通环境构成的动态复杂系统。
系统中,驾驶员从道路环境中获取信息,这种信息综合到驾驶员的大脑中,经判断形成动作指令,指令通过驾驶操作行为,使汽车在道路上产生相应的运动,运动后汽车的运行状态和道路环境的变化又作为新的信息反馈给驾驶员,如此循环往复,完成整个行驶过程。
人,车,路这三个道路交通基本要素必须相互协调,才能达到整个系统安全、快速、经济、舒适的要求。
道路交通事故就是人(驾驶员、行人)、车(机动车、非机动车)、路(道路及其周围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体系一般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分别为驾驶员因素、道路因素,交通流与车辆因素和环境因素。
应该说交通事故是道路交通不可避免的产物,不发生任何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人是交通系统中的主要部分,驾驶员的可靠性对交通安全有决定性影响。
但是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道路因素是引发事故的更深层次的原因,会直接或间接的诱发交通事故,它与驾驶员因素相互作用而引发事故的比重达到28%~34%[1]。
因此,作为道路交通的基础设施和车辆行驶的基本条件,道路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道路几何线形对交通安全影响1、平曲线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驾驶员一般错误的认为直线是道路上最安全的线形[2],但事实上过长或过短的直线都存在着安全隐患。
人的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性别 、 年龄 以及体质 的不 同 , 使得驾驶员 在其生理感
知、 分析 、 判断和反应上均 不相 同, 由于感 知迟钝 、 断 而 判 不准 、 操作失误 等因素造成 的交通事故 , 在交 通事故 中 占 绝大多数 比例 。其 中感知迟缓 , 又在 由驾驶 员因素 造成的 交通 事故 中 占 6 %的比例 , 疲劳驾驶 、 0 如 超速 行驶和酒 后 开车等。 判断 的失误在 由驾驶员 原因造成 的交通事故中 占 3 %左右 , 0 主要是 对过街行人行 动 的方 向、 速度 判断失 误 以及看错 了前方的道路线形 , 判了对方的驾驶企 图等所 误
l主 观 因 素 、
( ) 制意识淡薄 , 1法 执法观念不强。 道路 交通 安全法》 《 及其配套法规与规章 的颁布和实施 ,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
各市、 县级公安交通管理部 门及交通警察的执法行为。但 是, 在其贯彻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依法履行告
知 义务 , 不能充分听取当事人的 申辩 , 不严格按 照《 道路交
维普资讯
人的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孙 力
(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 山西 太原 0 0 0 3 0 6)
横穿 。随着非职业驾驶员 队伍 的逐渐 庞大 , 道路交通安全
的形势越来越复 杂 , 们对道路 陌生 , 他 处置突发 事件经验 不足, 因而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 ( )驾驶员在 动态行驶 的过程 中各种 感官具有 极限 2 性。 驾驶 员很难做 到在任何时刻 、 任何地点都集中注意力, 时刻注意周边各种交通动态。 作为一个生理上没有驾驶缺
客 观 两 方 面 的 原 因造 成 。 l 主观 方 面 、
人民的生命 财产安全 。
本文主要就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分析 :
浅谈驾驶员情绪因素对安全驾驶的影响(最新版)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of work safety, take preca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work safety.(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浅谈驾驶员情绪因素对安全驾驶的影响(最新版)浅谈驾驶员情绪因素对安全驾驶的影响(最新版)导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车辆的日益增多,交通的迅速发达,道路交通建设日新月异,这些变化无疑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一步的要求,新手司机的逐渐增多、视道路交通法规如空气的人大有存在、斗气车赌气车等等这些复杂情况考验着司机们技术和素质两方面能力。
但随之而来的道路交通多样化、复杂化等种种不确定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驾驶员的心理压力。
在行车过程中,某种突发的不确定因素也会对驾驶员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
接下来我将从疲劳驾驶、不良心态、侥幸心理以及应当如何应对这三种情况,将举例具体说明,揭示以上三点对我们行车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不良心态情绪因素安全驾驶目录内容摘要2一、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惨案41、产生疲劳驾驶的主要原因42、通过真实案例分析疲劳驾驶的严重后果4二、不良心态所引发的交通事故51、不良心态的微作用52、通过案例讲解开“斗气车”存在的危害5三、存在侥幸心理或不遵守交通法规情况下出现的交通事故61、侥幸心理的作怪62、侥幸心理-酒后驾车的严重后果6四、改善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对策71、必须具备良好的驾驶习惯72、驾驶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73、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74、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7参考文献8一、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惨案1.产生疲劳驾驶的主要原因有过长期驾驶经验的老司机应该有所体会,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
驾驶员心理及道路交通安全
在行车过程中,有的驾驶员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按照操作要领驾驶车辆,遇到可能发 生车祸的情况,或已经预感到可能发生的问题,不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而是靠碰“ 运气”。明知超速超载、车辆带“病”上路、无证驾驶等严重违章行为的危害,但是由于 他们存在侥幸心理,自认为技术高超而又未必能被交警查到,只要运气好就可万事大吉, 因而强化了他们的侥幸保险心理,对违章作业根本不予重视,但他们却在极度紧张的情况 下驾驶车辆,行车中心理一直处在复杂、多变、波动的状态之下,深怕被查处或发生事故 ,遇到险情时很难全神贯注,沉稳操作,不是惊慌失措,就是反应迟缓。
(二)、行车中遇到各种情况会引起驾驶员恐慌和焦躁心理
驾驶员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心情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 行车时,驾驶员要受到外界的,人为的和出乎意料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使驾 驶员心理发生变化。如车内环境变化会引起驾驶员情绪不稳定;道路平坦会诱发驾驶员 驾驶单调形成道路催眠;弯曲道路由于车辆连续转弯产生厌烦心情;车辆拥挤和堵车会 使驾驶员产生急躁情绪;遇交通事故会使驾驶员产生恐慌心理。
驾驶员特征
四、驾驶员的心理特征 1 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 ,在头脑中引起的反应。(视觉、听觉、平衡觉、运动觉 )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反 应。(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驾驶员特征
2 注意 注意就是人们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对象的指向和集
中。 注意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对象的指向性,二是意识
人的心理情绪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个性差异
① 性别差异: 男性:外倾,反应快、易冲动、忽视危险和困难,有身体优 势; 女性:内向,反应慢、谨慎、依赖性强、无身体优势;
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理解
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理解一、引言道路交通安全是指在道路上进行交通活动时,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一系列措施。
交通安全事关每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理解。
二、认识道路交通安全1. 定义道路交通安全是指在道路上进行交通活动时,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建设合理的道路和设施,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则,加强对驾驶员、行人等各类参与者的管理和教育等。
2. 意义(1)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道路交通事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甚至会导致人员伤亡或死亡。
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和规范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促进经济发展。
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通过加强对道路交通建设和管理,能够提高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3)维护社会稳定。
道路交通事故往往会引起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出现,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和规范能够减少事故发生,维护社会稳定。
三、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1. 驾驶员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交通环境的安全。
驾驶员应该具备良好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和法律法规,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 车辆车辆是道路交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车辆应该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确保行车过程中不出现故障或事故。
3. 道路环境道路环境是指道路本身以及周围建筑物、设施等因素。
良好的道路环境可以提高行车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
而恶劣的道路环境则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4. 天气条件天气条件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如雨雪等,行车过程中会出现视线不良、路面湿滑等情况,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四、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措施1. 建设合理的道路和设施建设合理的道路和设施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和设计道路,建设符合标准和规定的交通设施。
道路交通环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及改善措施
道路交通环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及改善措施道路交通安全涉及人车路三大要素,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与日剧增,而对道路环境的研究与实践落后于道路的快速发展,因此,道路交通环境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本文论述了环境影响交通安全的具体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标签:道路交通环境;人文环境、交通安全;影响因素;解决对策引言道路交通环境系指道路交通规划、建设者为交通参与者提供的、可供交通参与者利用的交通条件,是通过人的行为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为交通参与者营造的适宜于交通的“小环境”。
通过交通环境的营造,可以使交通得以快捷、舒适、安全的实现。
1 交通环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1.1 标志标线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交通标志标线的相对完善,能够起到交通语言的作用,对车辆驾驶人员的诱导和行人、骑车人的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道路上交通标志标线数量上明显不足,致使信息提供不充分;新旧标准的标志同时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易对驾驶人造成不必要的误导;交通标志上的内容繁多或表述含糊,易导致信息模糊;交通标志的位置设置不合理,失去存在的价值;多个交通标志并设,造成信息过载或信息忽略;普遍存在道路中线和地面标线不清晰或退化且更新不及时的问题,这些都容易造成驾驶人对交通规则的忽视,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1.2 道路线形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线形几何要素的不合理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过长的直线段,易使驾驶人因景观单调而产生视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等一旦有紧急情况出现,会措手不及而肇事。
另外,驾驶人在长直路段不自觉地超速行驶,致使车辆进入直线路段末段后的曲线部分速度仍较高,若遇到弯道车辆重心偏移,超高车辆往往导致倾覆或其他类型的交通事故。
1.3 生活习惯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交通参与者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会有一个畅通、安全的交通环境;相反,就会影响交通环境的畅通和安全。
轨道交通运营中人员因素对安全管理的影响116
轨道交通运营中人员因素对安全管理的影响摘要: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系统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轨道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安全管理对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因素包括人员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
而在各类轨道交通事故中,绝大多数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
据相关部门统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中,由于人员因素造成的事件占90%左右。
可见,人员因素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营;人员因素;安全管理;影响1当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现状1.1轨道交通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轨道交通事业在国内尚处于发展阶段中,各个方面设备和技术均不成熟,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处于落后地位,整体面临较大上升空间。
具体表现在进行交通规划和设计中,核心技术、设备以及运营管理理念有一定不足和缺陷,可以说国内轨道交通技术和先进水平之间相距较远。
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全管理工作依旧不到位。
1.2应急预案不够细化、未落到实处据相关调查显示,有些交通事故的发生与运营单位事故应急预案不够细化并缺乏演练有直接的关系。
工作人员因为缺乏对交通轨道在试运营期间的救援、抢修、抢险、消防等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致使在安全事故将要发生时不能沉着应对、合理调度,导致不必要的事故发生,给轨道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1.3轨道交通运营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低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速,导致运营关键岗位上新员工数量较多。
普遍存在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低、工作经验不足等现象。
另外,一些工作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这是很多事故发生的根源,人的侥幸心理、疏忽行事、麻痹大意都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很多事故都是由于人的疏忽造成的。
1.4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是轨道交通得以安全运营的基础,为轨道的正常工作和运作提供制度保障。
当前,部分轨道运营单位缺乏法律和安全意识,漠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轨道交通运营前,未制定合理安全管理制度,由此导致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缺乏制度上的约束和指导,操作流程不规范,最终引发突发性安全意外事件,造成严重后果。
注册安全工程师 电子版教材 第六章:运输安全技术(2011年新版)
第六章运输安全技术第一节运输事故主要类型与预防技术一、公路运输事故主要类型与预防技术(一)公路运输事故主要类型公路运输事故主要包括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和撞固定物等类别,按事故严重程度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和轻微事故4类。
1.碰撞碰撞指交通强者的正面部分与他方接触。
碰撞主要发生在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行人之间,非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以及车辆与其他物之间。
根据碰撞的运动情况,机动车之间的碰撞可分为正面碰撞、迎头碰撞、侧面相撞、追尾相撞、左转弯相撞和右转弯相撞。
2.碾压碾压指作为交通强者的机动车对交通弱者的推碾和压过。
3.刮擦刮擦指相对交通强者的车辆侧面与他方接触。
刮擦与碰撞的判断均从强者着眼,不管弱者,若有强者正面的部分接触即为碰撞。
4.翻车翻车指两个以上的侧面车轮离开地面,在没有发生其他事态的情况下而造成的车辆翻转。
翻车一般分为侧翻(两个车轮离开地面)和大翻(四个车轮均离开地面)两种。
5.坠车坠车通常理解为车辆掉下去。
坠车与翻车的区别主要看车辆驶出路外翻车的全部过程是否始终与地面接触,如果始终与地面接触,不论翻得多深或情况多么严重均属于翻车;如果离开地面的落体过程,便可认为是坠车。
6.爆炸爆炸指由于把爆炸物品带入车内,在行驶过程中因为振动等原因引起爆炸造成事故。
行驶过程中由于轮胎爆炸引起的事故,不应理解为爆炸。
7.失火失火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人为的、车辆的原因引起的火灾:引起火灾的原因很多,人为原因如吸烟、明火、违反操作规程等;车辆的原因如发动机回火或排气管过热,并且其上有可燃物,电路系统漏电产生火花等。
8.撞固定物撞固定物指车辆与道路上的作业结构物、路肩上的灯杆、交通标志杆、广告牌杆、建筑物以及路旁的树木等相撞。
(二)公路运输事故预防技术l,人为因素控制人作为交通活动的主体,既是交通事故的制造者又是交通事故的直接受害者。
人为因素是导致公路运输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人为因素的控制非常重要。
驾驶员的心理活动和生理特性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驾驶员的心理活动和生理特性对安全行车的影响作者:王勇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年第09期摘要驾驶员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差错失误少,工作效率高;而在消极的状态下,会对安全行车带来的危害。
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的部分机能有所下降,造成反应迟钝,遇到情况时,措施采取不及时。
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举例驾驶员的心理活动和生理特性,对安全行车的影响进行阐述。
希望广大驾驶员能够借鉴,在今后的行车安全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心理活动生理特性情绪变化安全行车中图分类号:B845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运输车辆和私家车辆日益增加,驾驶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交通事故的频发已构成一大社会“公害”,车祸的灾难给人民的生命,国家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尤其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精神痛苦,乃至对构建和谐社会、国家经济建设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无法用数据估量的。
交通事故已经警示整个社会,因此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尤为重要。
交通事故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人、车、路和交通环境等因素。
单纯提高车辆安全性能,增加道路安全设施,强化交通安全管理等等,这些虽然都是必要的,它提供了安全行驶的外部(客观)环境,但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驾驶员本身所具备的安全可靠度才是交通安全的根本保证。
根据资料统计70%以上的事故是由驾驶员人为因素造成的,这是人们的共识。
因此,对驾驶员在各种交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来预防事故显得尤为重要。
二、心理学教育应视为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人的行为总是与心理活动息息相通的,驾驶员的心理活动则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
因此,驾驶员的思想情绪的好坏直接对行车安全构成影响,现实中每当驾驶员发生事故后,别人就会说,遇情况为什么不踩刹车?为什么不打一把方向?为什么看着过不去还要硬往前闯?盲目冒险?等等。
看起来这些都是属于技术方面因素,其实它是人的心理活动所反映出来的必然结果。
驾驶人的交通特性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驾驶人的交通特性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摘要:在道路交通诸要素中,驾驶人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驾驶人驾驶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其交通安全就把握在驾驶人手中。
研究驾驶人的交通特性,对于保证交通安全十分重要。
关键词:驾驶人;交通特性;交通安全驾驶人的交通特性,主要体现在其生理和心理特性上。
我国在驾驶人管理相关规定中,规定了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的身体条件这些生理素质的基本要求。
其实,除了视力、色觉、听力、身高以外,驾驶人的神经系统机能、脉搏、心率、体力机能与疲劳、视野、血型、操纵机能等,这些反映驾驶人生理素质的项目指标,在交通安全管理和研究时也需要关注。
研究驾驶人的心理特性可从驾驶人的知觉特性、注意特性、反应特性、操纵特性等诸多心理学特性方面入手。
对驾驶人心理素质的要求,目前国家还没有规定,但是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践中,人们已经意识到驾驶人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力求通过宣传教育的途径,提高或改善驾驶人的心理素质。
下面针对驾驶人的交通特性进行论述。
一、视觉特性眼是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理器官,视觉为驾驶人提供约80%的交通信息。
因此,驾驶人的视觉机能直接影响到信息获取和行车安全。
1.视力。
在驶过程中,与交通安全相的视力主要有静视力、动视力和夜视力三种。
(1)静视力。
根据我国《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申请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无轨电车或者有轨电车准驾车型的,两眼裸视力或者矫正视力应达到对数视力表5.0以上;申请其他准驾车型的,两眼裸视力或者矫正视力应达到对数视力表4.9以上。
(2)动视力。
是指机动车运行过程中驾驶人的视力。
机动车在行驶中,驾驶人观察道路上的任何障得物都是在一定相对速度条件下进行的,架势人的动视力是随机动车行驶速度的增大而迅速降低的,且年龄越大,动视力越差。
(3)夜视力。
据研究,照度与视力呈线性关系,即照度减小,视力下降。
太阳落山前,道路上的照度较高,驾驶人能准确地判明车况和路况。
交通安全与行人文明的关系
交通安全与行人文明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和出行需求的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愈加凸显。
而行人文明作为交通参与者的一部分,也与交通安全密不可分。
本文将探讨交通安全与行人文明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如何提高行人的文明素养以促进交通安全。
一、行人文明对交通安全的意义行人文明是指行人在交通参与中遵守交通规则和道德行为准则的行为表现。
行人文明不仅包括遵守红绿灯信号、使用人行横道等交通设施,还包括注意行人安全、礼让车辆和其他行人等行为规范。
行人文明对交通安全的意义在于:1.减少交通事故。
合理利用交通设施和交通规则,行人能够避免与车辆碰撞及其他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2.改善交通流畅性。
行人文明的表现包括避让车辆、排队等待等行为,这有助于保持交通秩序,减少交通堵塞现象,提高交通流畅性。
3.促进城市文明形象。
行人文明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素养水平,对外传递出城市的形象和价值观。
文明的行人行为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二、行人文明的重要性行人文明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行人是交通参与者中最脆弱的群体之一,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行为直接关系到他们自身的生命安全。
其次,行人的文明行为也会直接影响到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和心态,进而影响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效果。
行人在道路上的行为举止,不仅是一种道德约束,更是一种个人品质和社会责任的体现。
只有每个行人都能够从小事做起,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交通信号和道路设施,才能够形成文明出行的良好风尚。
三、提高行人文明的途径为了提高行人文明素养,促进交通安全,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教育宣传。
通过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普及交通法规和安全知识,引导行人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和文明行为。
学校、社区、家庭、媒体等多方面合力,在不同的场合和形式下进行宣传教育活动。
2.建设合理的交通设施。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改善人行道、人行横道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升行人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人的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
响(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人的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新版)
在物质生活迅速提高,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道路交通安全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关键性因素。
就目前我省的道路交通安全情况来看,汽车拥有量和城市道路总体水平已经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交通秩序仍然不容乐观。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人的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人对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主要是针对驾驶员、乘车人、进入公路的行人。
驾驶员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一)直接原因:又称为一次原因,它是直接导致事故的原因,或者说是在时间上最接近事故发生的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人)以及设备的不安全状态(车)、环境的不安全条件(道路)都属于直接原因。
如酒后驾车、无证驾驶、超速超载、违法超车等。
例如:2004年因机动车驾驶人超速行驶造成18410人死亡,占死亡总数的17.2%;
因酒后驾车造成4658人死亡心,占总数的4.4%;因违法超车造成4554人死亡,占总数的 4.3%;无证驾驶人驾驶机动车肇事共造成22371人死亡,占死亡总数的20.9%。
人体的生理机能有缺陷,比如视力、听觉差,辨色力失常等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外界事物信息本身有误或人无法感知信息的刺激,比如道路线形设计的缺陷引起人的判断失误;因知识和经验缺乏而造成思维判断失误。
近年来由于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有很多人加入了驾驶员的队伍,因此因驾驶知识和经验缺乏而造成的事故也屡屡发生,2004年约三分之一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因低驾龄驾驶人交通肇事所导致。
(二)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是指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事件的引发原因,它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
如1.身体方面的原因;2.精神方面的原因;3.管理原因;4.教育原因;5.社会方面的原因。
乘车人因素①在机动车驾驶室以外的车厢违章载人。
②个别旅客闯入高速公路等候长途客车。
③客车超员并在高速公路上随意上下旅客。
行人因素行人事故多数是因为行人进入行车道而造成的。
在行
人事故中,最常见的驾驶员错误是视觉探测不当或停在路旁的车辆引起驾驶员的知觉延误导致对行人发现的延误。
(直接)间接原因与行人的条件和状态有关。
如饮酒和年龄因素对行人事故的影响就是一个重要的间接原因。
如①周边群众贪图方便,擅自进入高速公路行走,随意横穿高速公路。
还有一些无行为能力人和流浪人口任意进入高速公路。
②高速公路养路工、施工人员未按规定穿反光衣,随意走动,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对交通安全中人因素所采取的对策:①严格把好培训关,提高驾驶员素质,新的交通安全法取消了实习驾驶员不可以上高速公路的规定,这就要求在报考、培训、考试环节中严格高速公路的驾驶技能、安全知识、及心理和生理素质的要求。
②加强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严禁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章驾驶、疲劳驾驶。
③加大对违法行为如超速行驶、低速行驶、违法停车、违规修车、严重超载、严重超员等处罚力度,形成严管的高压态势。
④加强对高速公路安全的宣传力度,通过电台广播等媒体向群众普及高速公路安全知识,特别是沿线居民的教育,要使他们清楚不能随意在高速公路上行走、
逗留或穿越高速公路,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这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