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政策型”波动及政策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市场调控的演变及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市场调控的演变及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粮食市场调控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
在改革初期,中国的粮食市场调控主要是由政府来实施,通过粮食收购和补贴等手段来保障粮食生产和供应。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开始逐渐放开对粮食市场的干预,引入市场机制,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的自由化和多元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际贸易的全球化,粮食市场调控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市场调控的演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粮食市场调控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通过实行粮食收购政策和粮食价格补贴政策来保障国家粮食供应和农民的利益。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粮食生产和流通的稳定和有序,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由于政府的垄断性和干预性较强,粮食市场调控出现了一些弊端,如粮食价格扭曲、农民收入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开始逐步放开粮食市场,引入市场机制来调控粮食生产和流通。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际贸易的全球化,粮食市场调控面临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粮食价格波动较大,给农民和粮食生产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压力。
国际贸易的全球化导致了粮食市场的国际化,国内粮食市场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粮食进出口贸易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调控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保障粮食供应和农民收入的稳定。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市场调控的演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我们需要认识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弊端。
粮食市场调控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政府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监管和引导,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和问题。
我们需要认识到,粮食市场调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政府需要加强与企业和农民的沟通和合作,制定完善的政策和措施,保障粮食生产和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及调控研究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及调控研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价格波动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粮食市场出现了多次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研究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及调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由于粮食供求关系失衡,粮食价格持续上涨。
为了稳定粮食市场,政府开始实行粮食保护价政策,即政府制定最低收购价,当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政府进行收购,以保障农民的利益。
此后,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总体上呈现波动上涨的趋势。
近年来,我国粮食市场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粮食需求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受限于耕地、淡水资源等因素,我国粮食生产增长缓慢。
这种供求矛盾导致粮食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主要受到供求关系、气候变化、政策调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供求关系是决定粮食价格的基本因素,气候变化会直接影响粮食生产,政策调控则会对粮食市场产生复杂的影响。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及政策调控的影响。
我们需要研究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包括供求关系、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价格的影响。
我们需要研究政策调控如何影响粮食价格,以及政策调控的效率和效果。
我们需要研究如何优化政策调控,以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同时保障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数据收集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深入了解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及调控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了解我国粮食市场的供求状况、气候变化以及政策调控的具体情况。
通过案例分析,具体探讨政策调控对我国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及其优化的可能性。
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收集,我们发现,我国粮食价格波动主要受到供求关系、气候变化和政策调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供求关系是决定粮食价格的基本因素,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产生了不利影响,而政策调控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粮食市场价格。
建国以来粮食购销政策的变革
建国以来粮食购销政策的变革第一篇:建国以来粮食购销政策的变革建国以来粮食购销政策的变革安远县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低山丘陵山区。
气候温和,宜种水稻、烟叶、红薯、大豆、瓜果类等农作物。
农业以水稻为主,是赣州地区的产粮县之一。
由于历代政府不重视农业生产,加之自然灾害侵袭,以致在建国前水稻平均亩产不到200斤,常年粮食产量仅有6500万斤左右稻谷。
广大农民终年辛苦,除饱苛捐重赋的压榨外,还要遭权贵官吏的盘剥,收获之粮,所剩无几。
1949年8月20日安远解放。
县人民政府指派财粮科接管了国民党县政府的“田粮科”和“县仓、公产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县人民政府粮食科”,逐步掌握了粮源,平抑了粮价,打击了不法商人投机倒把活动,控制了粮食市场,稳定了物价。
建国以来,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工作。
为此,制订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对粮食工作,制订了农业税依率计征合理负担和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随后对粮食进行了“三定”,“一定三年”,“一定五年”,“大包干”和“合同定购”政策,多次提高粮油统购价,实行超购加价奖励的办法,采取统购价提高后统销价基本不动的购销价格倒挂政策,以及对城镇居民实行计划供应和定量供应的政策。
使我县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53年全县粮食总产9225万斤,比建国前6500万斤,增产2725万斤,增长14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1978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5820万斤,1983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20054万斤,首次突破二亿斤大关,比1978年增产4234万斤,增长27.4%。
从1985年起,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
定购价格统一实行“倒三七”比例价(30%按统购价,70%按超购价)。
改革的核心,是要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供求的调节作用。
中国粮食政策的发展史
中国粮食政策的发展史
中国粮食政策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面临着巨大的粮食问题。
在
这个时期,政府采取了集体化的农业生产和分配方式,实行“农业税、包产到户”的政策,鼓励农民增加粮食产量,以满足国内需求。
然而,在大跃进运动(1958-1961年)和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时期,中国的粮食政策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由于农
业大规模集体化和政治运动的干扰,粮食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导致了大规模的饥荒和粮食短缺。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农业发展和粮食安
全问题。
1983年,中国启动了农村经济改革试点,推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产量逐渐恢复和增长。
1996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三农”政策,即农业、农村和农民
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
这一政策加大了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提高农业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加强农民素质提升等措施,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2004年,中国政府通过了“农业成本保护价政策”,为农民提
供了一定的粮食生产补贴,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同时稳定了粮食市场价格。
2013年,中国提出了粮食安全战略,将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
这一战略包括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粮食储备和保护等多项举措,为保障国内粮食供应和应对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中国政府继续加大对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投入,通过实施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加强农业保护等措施,努力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
2022年国内粮食市场现状及政策分析
中国粮食政策
中国粮食市场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强粮食安全政 策。具体措施包括
2022年中国粮食市场现状分析:产量增 长与政策调整
2023年国内粮食市场现状及政策
中国粮食市场现状分析
国内粮食市场现状 2022年,中国粮食市场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根据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6865亿 公斤,同比增长0.5%。其中,夏粮产量1474亿公斤, 同比增长1.0%;早稻产量281亿公斤,同比增长1.7%; 秋粮产量5110亿公斤,同比增长0.4%。
3. 粮食加工业快速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消费升级,中国粮食加工业迅速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粮油加工企业1.4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35家。 2021年,全国粮食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7万亿元。
政策背景
1.2022年中国政府加强粮食安全战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稳定粮食生产
2022年加大补贴力度,2023年加强监管和调控,中国政府持 续保障粮食安全
2022年,中国政府继续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加强粮食收储工作。同 时,护粮食市场稳定。 2023年,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加强粮食收储工作。 此外,政府还将加强对进口粮食的监管,加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维护粮食市场稳定。
然而,2023年的国内粮食市场现状却与2022年有所不同。
一方面,随着全球粮食价格高位运行,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也持续 上涨。另一方面,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力度也在加强,通过调 控储备粮投放等手段,稳定市场粮价。同时,国家还在持续推进 土地改革,增加粮食生产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04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供应安全面临风险与政策建议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供应安全面临风险与政策建议1.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粮食供应安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然而,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我国粮食供应安全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
在本文中,我将就新形势下我国粮食供应安全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2. 风险评估2.1 粮食需求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粮食需求不断增长。
随之而来的是对粮食供应的巨大压力,也会导致粮食价格波动和市场不稳定的情况。
需要采取措施增加粮食供应,以应对不断增长的需求。
2.2 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造成了影响,包括干旱、水灾、病虫害等因素,都对粮食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这些因素的存在也加剧了粮食供应的不确定性,给粮食供应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3. 政策建议3.1 提高粮食产量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通过技术和科学创新,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向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以提高粮食产量。
3.2 加强粮食储备和管理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粮食储备体系,保障粮食的供应稳定。
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和管理,防范市场投机和不合理的价格波动,保障粮食市场的稳定。
3.3 加强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针对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政府可以加强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
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以减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4. 总结新形势下我国粮食供应安全面临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保障粮食供应安全。
通过加强粮食产量、储备和管理,以及加强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可以有效降低粮食供应的风险,确保我国粮食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5.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粮食供应安全是一个关乎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问题。
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粮食供应安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供应安全面临风险与政策建议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供应安全面临风险与政策建议摘要:我国人口众多,确保粮食安全历来是治国安民的首要任务,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
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形势复杂,世界经济恢复增长速度还需要时间,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粮食安全正面临严重挑战。
一方面,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粮食生产方式的转变、区域之间的资源差异等,使得粮食供需关系更加紧张、区域间产供销不平衡矛盾更加凸显,另一方面,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形势不容乐观,给经济发展和民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也对粮食应急保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粮食安全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不确定性强的系统工程,受时间、空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制约、多维交互且有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因此,亟需在系统全面地认识粮食安全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新形势下粮食安全的新出路。
关键词:粮食供应;安全;管理引言民以食为天,粮稳安天下。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战略议题。
粮食安全问题贯穿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是一个涉及供应链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复杂适应系统。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出构建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在双循环格局下,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国内粮食自给自足和国际粮食适度进口的有效结合确保了我国粮食供应链安全与稳定。
然而,近年来,反复不断的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灾害、极端天气加之地缘政治冲突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为粮食安全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与不可预见性。
如国际粮价持续飙升,导致输入性通胀加剧引发供需失衡和国内粮食生产与居民粮食消费结构错配等问题层出不穷。
1我国粮食供应安全面临风险1.1国际粮价波动稳定的国际粮价对于我国粮食供应链安全具有深远意义。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粮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关系到国家的粮食供应、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的经济稳定。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粮食产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如何实现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当前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市场需求的变化与粮食产业的转型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品质和营养价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粮食加工方式往往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粮食的需求,因此,粮食产业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提高品质和附加值。
同时,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普及,便利食品等加工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这对粮食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粮食产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型升级:1.提高粮食品种的品质和产量。
种植业可以通过培育高产、抗病虫害的新品种,提高粮食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可以通过科学施肥、科学浇水等措施,提高粮食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2.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
传统的粮食加工方式主要是粮食的初加工,对于一些功能性食品的生产不够灵活。
粮食深加工产业可以将粮食加工成更多样化、高附加值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3.推动粮食流通和销售的现代化。
粮食产业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现代化改革。
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粮食产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提高粮食的流通效率和销售渠道的畅通性。
4.加强粮食安全生产。
粮食安全是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可以通过加强农业技术咨询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加强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监管和检验,确保粮食的安全性。
5.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是实现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可以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强科研人员的培养和团队建设,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转化。
二、政策环境的调整与粮食产业的发展粮食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1.加大农业投入。
粮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农业的投入应该得到合理的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市场调控的演变及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市场调控的演变及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市场调控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从计划供应到多元供求、市场调节的变革。
在此过程中,我国粮食市场调控有了不断创新和完善的改革措施。
首先,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供给意识淡漠,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粮食供应偏低,国家对粮食市场实行计划调控,以保障国家粮食储备。
然而,计划经济下的粮食市场调控存在很多弊端,例如粮食价格过低,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国家对粮食的接受价格和福利价格的悬殊,容易导致粮农之间的矛盾;粮食质量控制不好,导致毒霉菌滋生等问题。
这些问题促使我国开始加快经济改革,逐步走向市场经济体制。
其次,改革开放中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我国对粮食市场的调控逐渐转向市场调节。
1997年国家开始实行“两免一补”政策,鼓励农民多种经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商品粮生产。
同时,政府还通过财政资金、粮食储备资源等方式,积极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和保持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
此外,政府也加强了对粮食市场监管,推行包括加强检测、统计、监管粮食加工、流通、销售等方面的措施,减少对假冒伪劣、不合格产品等负面影响。
再次,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主体意识逐渐增强,我国粮食市场调控仍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中。
2014年通过实施粮食安全战略,为粮食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除了粮食补贴、直接补助等措施,政府还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粮食流通、标准化和消费等措施,使得我国粮食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各项指标不断提升。
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我国粮食市场外贸发展缺乏稳定性,粮食进出口利益分配问题难以解决。
一些粮食大国也在粮食输出、利用等方面竞相发力,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带来一定的冲击。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市场调控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从计划供应到多元供求、市场调节的变革,取得了积极的进步。
今后,我国粮食市场调控应该进一步加大产业的优化和升级,从土地和劳动力的重新配置、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品牌建设到流通市场的销售和服务,努力实现粮食供给有效、消费平衡、生产规模化、产业集群化和地域特色化等目标,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利益。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供应安全面临风险与政策建议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供应安全面临风险与政策建议新形势下我国粮食供应安全面临风险与政策建议1. 引言粮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关系到国计民生。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市场变化、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供应安全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风险。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我国粮食供应安全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国际市场变化对我国粮食供应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供应的影响日益显现。
国际市场波动、价格变化等因素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进口和出口,进而对粮食供应安全构成一定挑战。
3.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供应的影响气候变化给全球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我国也不例外。
特殊天气、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产量和供应。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4. 城乡发展差距对我国粮食供应的影响我国的城乡发展差距导致了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都对我国粮食供应安全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5. 政策建议在面对新形势下我国粮食供应安全面临风险的挑战时,政府应加大对粮食生产、流通、储备等方面的投入,完善现有政策,更加注重保障农民的利益,鼓励农民种粮养殖。
应加强气候变化应对和防灾减灾工作,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促进农产品流通,稳定粮食价格,确保粮食供应安全。
6. 总结粮食是我国的国家命脉,保障粮食供应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只有加强政策支持,积极应对,才能更好地确保粮食供应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和经济全面发展。
7. 个人观点我认为,在全球化、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下,我国粮食供应安全面临着很多风险和挑战,必须及时应对。
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积极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才能更好地保障我国的粮食供应安全。
中国粮食产量的逆袭之路
中国粮食产量的逆袭之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在粮食产量方面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
然而,通过改革开放政策和农业现代化措施的推行,中国粮食产量迎来了逆袭之路。
一、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开放机会1978年,中国决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这一决策为粮食产量的逆袭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了更紧密的贸易往来,将中国的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相连接。
这为中国带来了技术、资金和市场的开放机会,为提高粮食产量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粮食种植结构经历了一轮调整与优化。
过去中国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和玉米。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多样化食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为了满足人们对多样化食品的需求,中国开始逐渐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增加了特色种植品种的种植面积,如蔬菜、水果和经济作物。
这样一来,不仅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国决心在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化,通过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提升了粮食产量。
一方面,中国加大投入,推广耕地的机械化作业,以取代传统的人工劳动。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提高了农田的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另一方面,中国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如粮食新品种、化肥农药等,增强了作物的抗病虫和适应性,有效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四、农民收入的增加与农村发展的改变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实施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政策,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等。
这些政策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农民对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和投入意愿。
同时,农村发展也得到了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升使得农村更加适宜农业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长。
五、粮食供应体系的完善与市场机制的优化中国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不断完善粮食供应体系,并优化市场机制。
通过建立统一的粮食收购、贮藏、加工、流通和销售机构,保障了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市场调控的演变及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市场调控的演变及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市场调控经历了风风雨雨,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改革。
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严格控制到市场化经济时期的放开调节,中国的粮食市场调控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市场调控的演变入手,探讨其历程,并对未来粮食市场调控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通过实行配给制度和计划购销制度对粮食市场进行严格控制。
这种模式下,政府通过国家垄断的方式来购销粮食,实行农产品上调的政策,给农民以一定的政策保障,同时保障城市的粮食供应。
这种模式下的缺点也非常明显,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的局限性,政府难以精确预测粮食市场需求,导致粮食供需严重失衡;由于国家垄断不完善,农产品价格过高,导致农民收入低下,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
计划经济时期的粮食市场调控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为我国农业市场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在粮食市场调控方面,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逐步放开粮食市场,实行市场化调控。
首先是取消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粮食收购计划,逐步建立了市场化的粮食收购和交易体系。
而对于粮食价格的调控也逐渐放开,并试行了直补贴政策,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在粮食市场调控的过程中,中国还试行了一系列政策,如农产品收储政策、农业保险政策等,对于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逐渐建立了农产品市场监管体系,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管。
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粮食市场的稳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市场化调控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粮食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对农民收入造成了一定压力;市场化调控下的粮食市场竞争激烈,农民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与此粮食市场调控中还存在一些不法行为,对市场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在认真总结改革实践的基础上,还需要深入思考未来粮食市场调控的方向和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市场调控的演变及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市场调控的演变及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市场调控经历了漫长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市场机制尚未完善,国家粮食市场调控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和计划经济管理来实现。
这一时期的粮食市场调控主要包括“包产到户”政策、粮食价格补贴和计划收购等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深入发展,国家逐渐推进了市场化改革,粮食市场也不断地改革和完善。
近年来,粮食市场调控的主要手段转向市场机制,价格政策成为主要手段。
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已从过去的“行政干预”转向“市场监管”,强调市场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当前,我国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人口结构变化、经济结构升级、科技创新和全球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对粮食市场调控的发展趋势和思路进行深入思考。
首先,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价格体系。
当前,我国粮食价格体系尚未完全市场化,存在政府干预的问题。
但是,由于国家的粮食储备和补贴政策,使得市场价格波动得到一定的控制,对保障市场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未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机制,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形成稳定、合理的粮食价格,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的作用。
其次,需要加强粮食供应链管理。
粮食是生命之源,粮食供应链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包括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
未来,应强化对粮食供应链的监管,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改善供应链流程,促进粮食质量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不断改进。
再次,需要推进粮食品牌建设。
品牌不仅代表企业的形象,也是产品的生命。
未来,需要加强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和保护,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需要加强粮食市场监管。
粮食市场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领域,需要严格监管,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未来,应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建设,建立健全规范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监控,严格查处各种违法行为,保障粮食市场的安全和稳定。
粮食安全、消费转型与政策调整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城市化推进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人们的食物消费不仅需要谷物, 还需要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其他微量营养元素在内的均衡饮食,由此禽畜产品、水产品、瓜 果等食物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加,谷物消费的比重逐渐减少” 一旦消费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粮 食生产结构(包括品种结构、品质结构等)也必须跟着改变。③中国粮食政策主要支持谷物生 产的政策目标与当今食物消费结构转型之间存在着严重脱节的问题,使得食物供给与需求之间 存在结构性失衡,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缘由”由此在食物消费结构 转型背景下,政府应该重新审视以保障谷物安全为中心的粮食安全观,确立以食物安全为中心 的粮食安全观(以下简称食物安全观)。④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企业社会责任的多渠道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71871110)、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粮食产后损失浪费调查及评估技术研究”(201513004)、江苏省研究 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中国粮食财政补贴效率研究)(1YCX181278)、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高质 量发展测度及转型路径研究)(18EYB002)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农业资源有限、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规模越来越大的大 国!农业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第一位的大问题 。①长期以来!政府针 对我国国情制定了一系列粮食政策!这些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粮食政策对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 食安全以及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②毫无疑问!粮食政策的选择和演变始终与 粮食安全观相适应,粮食安全观决定了粮食政策目标!而粮食政策目标又是粮食政策手段的基 础。③
中国粮食“政策型”波动及政策转型
中国移动通信业的理性竞争战略摘要:随着我国对于开放电信市场承诺的逐步履行,竞争不断加剧,“资费调整”势在必行。
我国民族移动通信企业应把握好机遇,根据博奕论经典模型——豪泰林模型所体现的理性竞争实质来看,在短暂的WTO过渡期内,中国移动通信企业应当尽快掌握理性竞争战略,以增强实力,迎接挑战。
同时,从国外成熟的移动通信业发展来看,定价必须要顾及广大消费者福利,实现公平。
对此,我们采用西方经济学规范分析方法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理性竞争公平定价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令人注目。
到2002年10月底,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已达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部/百人。
按国际惯例,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时,电话(包括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普及率应达到10%左右,而仅从中国的移动电话的普及率来看,已超过这个指标,但人均GDP只有900余美元。
这表明中国的移动通信业发展过快?还是信息化要求提高了这个指标?不争的事实告诉我们,当今世界已经迈入了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中国的信息化程度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普遍发展水平。
因此,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应该是加快,而不是减速。
据新华信市场研究与咨询公司近日在北京实施的一次针对新增手机用户业务使用状况的市场调查显示:2002年上半年,新增用户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用户占80%。
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中国手机用户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年轻人尽管收入低,但家庭、生活负担较轻,对于日常生活中彼此间的沟通和联络更加注重,对于择业信息、获利信息等的获取需求较强,其中,学生群体更有肯为子女花费的父母做坚强的后盾。
这说明,中国的移动通信业的发展是有后劲的,不断扩大的年轻消费群体正日益成为主流。
随着我国对于开放电信市场承诺的逐步履行,竞争不断加剧,“资费调整”势在必行。
而且,从现实的国内市场运行来看,消费者也一直在不断呼吁“资费下调”。
对此,国家一直在考虑适宜的政策,以促进移动通信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保证公共福利的实现。
粮食生产波动与粮食补贴政策完善的方向
试论粮食生产波动与粮食补贴政策完善的方向摘要: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是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以保障较高的粮食自给率。
但粮食产量的频繁甚至大幅度的波动向“必须立足国内实现食物基本自给”的目标提出了挑战。
粮食行业是较为特殊的行业,粮食直接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采取的旨在保护和发展本国粮食产业的重要政策。
我国从2004年开始全面实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
两年多来,产生了一定的政策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寻求完善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粮食生产波动粮食补贴政策影响因素完善方案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使弱质性的农业面临着严峻考验;2009年初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和2010年初发生在西南地区的重大旱灾加剧了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而世界粮食危机余波未平,国际粮食市场不容乐观。
完善粮食补贴政策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是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
一、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现实意义1粮食补贴源于农业保护,也是农业保护的核心所在。
直接补贴有利于发挥市场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粮食贸易的公平竞争。
我国要参与世界竞争就必须按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定执行有关补贴。
2.粮食直接补贴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了粮食安全。
3.粮食直接补贴可以最直接地与农民收入挂钩,直达政策目的,有效地保护农民利益。
这种改革探索为改革财政支农资金方式提供了有益借鉴。
4.直接补贴政策的出台后,国务院要求全国放开粮食收购市场,放开粮食价格,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这说明国家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上坚持了正确的方向,从而有利于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粮食市场,有利于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二、现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局限性由于粮价较低,仅靠出售粮食获取的收入仅能够用于维持家庭必需品的消费,如果考虑到满足农民的妥善就医、农民子女受教育经费等问题,该收入还有较大的差距。
2023粮食政策
2023粮食政策2023年中国粮食政策一、我国粮食供需状况我国粮食供需总体上呈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品种结构矛盾突出。
具体表现为:稻谷结构性过剩,优质品种不足;小麦总量平衡,优质专用品种需求增加;玉米增产,受价格较高和饲料资源紧缺影响,产需出现缺口;大豆需求持续增长,产需缺口扩大。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多样、营养、专用和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需求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内外粮食市场连通,市场竞争加剧,粮食供求正在向多元化、品质化、安全性方向转化。
因此,适应这一转化和需求特点,粮食生产的着力点必须转移到调整和优化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上来。
二、当前粮食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国家掌握粮源不足,调控能力削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挥购销主渠道作用不充分。
自1998年以来,国有粮食企业按照“顺价销售”的原则,销售库存粮油,并承担着保护农民利益和稳定市场的双重任务。
由于当时粮价偏低,加上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销售困难,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库存增加,导致经营性亏损挂帐骤增。
为了帮助企业消化挂帐,减轻经营包袱,国务院决定从XX年开始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经营性财务挂帐实行“分帐核算、责任到省、逐步消化”的办法。
但由于种种原因,企业消化挂帐的进度缓慢。
到XX年底,全国国有粮食企业还有历年经营性亏损挂帐XX 亿元。
其中:中央XX亿元、地方XX亿元。
此外,从XX年5月1日起对挂帐利息在原有基础上减半收取,但部分困难地区由于利息减免没有到位,企业资金紧张,影响了库存粮食的保管和正常经营。
(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实行一体化,加大了企业管理难度和风险多年来粮食流通政策改革的思路是:实行“双轨制”,即对城镇居民实行计划经济定量供应;对农民实行市场经济自由购销。
目前除军供粮、救灾粮等个别特殊品种还由政府进行收购和供应外,其它粮食品种均已放开购销价格和经营。
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指令性计划的品种越来越少。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官商”的体制格局没有改变,指令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行政性职能与社会化服务混为一体,形成政策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相混淆的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中国粮食市场存在政策型波动现象,其根源在于收入目标、安全目标与政策成本的不协调甚至相互冲突。文章试图构建一个三角动力圈模型对此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粮食政策转型的目标与方向。粮食政策的转型,就是要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切断政策目标结构中的动力连接,结合直接补贴政策的改革与完善,建立政策目标分离的、以数量调节为特征的、以最小政策成本为代价的粮食政策框架二元稳定模型。
从这一时期来看,政策目标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粮食产量,从而保证粮食安全,实现两个目标的兼顾。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些年来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目前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必须首先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积极性,在经济上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保证他们的民主权利。1979年粮食购销价格从夏粮上市时提高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同时规定销价一律不动。在政策的拉动下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到1984年达到亿吨,粮食过剩成为全局性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广泛的卖粮难、储粮难和运粮难。为此政府也付出了高昂的政策成本,1984年财政补贴比1979年增长了%,其中收购性补贴增长了%。在粮食丰收的情况下,粮食安全效用下降,政府面临政策成本的压力,政策目标的结构发生了游离,政策的着眼点向减轻财政压力倾斜。从1985年起,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定购的粮食,国家确定按倒三七比例计价收购(即三成按原来的统购价,七成按原来的超购价),定购以外部分可以自由上市。85粮改当年,财政补贴比上年下降%,其中收购性补贴下降%;同时,粮食产量下降2820万吨,降幅达%,是1978年以来降幅最大的年份。这样,中国粮食政策在三角动力结构下完成了第一次拉动与衰减的循环,粮食产量也出现了由升到降的波动周期。
粮食政策型波动的成因
(一)三角动力圈模型一个分析模型
中国粮食政策型波动的形成机制可以用三角动力圈模型来进行模拟。
三角动力圈模型的核心是三角动力结构。农民收入、粮食安全、政策成本构成了粮食市场波动的动力框架。三角动力结构三角形上部为两个政策目标,下部为政策成本。在此结构中,收入目标和安全目标是串联的,即安全目标通过收入的实现而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连带地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粮食安全保障度。这在价格政策上体现为提高收购价,在补贴政策上表现为与粮食交售量相关的挂钩型补贴。在政策目标串联的三角动力结构下,政府以一定的政策成本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其种粮积极性,通过这一过程拉动粮食产量的提高。但是产量拉动到了一定程度必然带来过剩,这种过剩不仅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导致政策成本的剧增。此时政府无力支撑原有的政策体系,不得不对原来的拉动政策进行调整,以降低政策成本。由于政策目标串联结构,新政策减弱了支撑作用,农民收入下降,产量也下降,进而影响到粮食安全。此时政府又会高度紧张,再次拾起政策目标串联结构,通过加大政策投入提高农民收入,以提高粮食产量,从而开启了新一轮的政策循环和波动周期。即政策目标的串联结构使政策在实施到一定时期后产生高额的政策成本,而政策成本的约束使政策效用显现的同时也提出了调整政策、降低政策成本的要求,从而形成了粮食生产波动的三角动力结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粮食波动经历的三个周期正好对应了粮食政策调整的三个周期。拉动性粮食政策使产量上升,而过剩的产量带来的政策成本又对政策提出了调整的要求,调整后的政策对产量的拉动作用下降,引起了产量下降,产量下降引起的市场波动又促成了拉动性粮食政策的再次出台,拉动性政策又一次使产量冲高政策调整与粮食波动如此循环往复。可见,中国粮食波动与政策变动密切相关,中国粮食场存在政策型波动现象。
粮食政策型波动:一个现象描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改革统购统销的体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减少定购数量,使粮食生产实现高速增长。1984年的丰收使粮食供给情况大为改观,粮仓爆满,出现了第一次粮食过剩。1985年将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实行倒三七比例价,新政策对产量的拉动力度减弱,随即出现粮食生产的滑坡。1988年至1989年初一段时间,有的地方库存锐减,出现粮价猛涨的现象。之后国家迅速调整政策,再次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减少定购数量,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到1990年再次出现粮食过剩的现象。在粮食供给较为宽裕的时期,国家进一步深化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1993年,全国粮食经营放开,取消了定量定价供应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但是不久又出现了粮食销区库存紧张、粮价暴涨等现象,影响迅速波及全国。以后在粮价暴涨的阴影和布朗风波的影响下,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先后两次大幅提高收购价格,并开始实行保护价政策。从1996年开始,粮食产量再次增长,出现了连续几年大丰收、库存大增长的局面,粮食价格持续低迷,形成第三次粮食过剩。20XX年之后,为了解决新的过剩问题,国家在保护价政策上逐步退出,先是部分品种退出保护价,后来是部分地区进行市场化改革。此外,国家还鼓励调整种植结构和退耕还林,粮田面积逐步减少,此后连续几年虽产不足需,但粮食价格仍持续低迷,直至20XX年10月,粮食价格才又突发攀升之势。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粮食产量进行移动平均,可以观察到三个波动周期,
【摘要题】时事评论
【关键词】粮食政策/政策型波动/三角动力结构
【正文】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卖粮难、买粮难现象反复交替出现,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十分显著,粮食市场陷入一种短缺与过剩交替发生的循环波动之中,粮食政策陷入了多了放、放了少、少了统的怪圈,政府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财政代价。中国粮食政策与粮食波动是否存在深层次上的?中国粮食波动及粮食政策变迁的内在动力机制是什么?如何通过粮食政策的转型,以更小的政策成本实现更有效的市场调控?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此外,生产波动在市场中存在放大效应。作用于生产领域的三角动力结构,在流通领域没有得到有效的稳定性调整,甚至出现逆向调节,放大了市场波动。
(二)三角动力结构的历史观察
改革开放后,中国粮食政策总的来看是市场化取向,但也经历了三次收、放的反复,粮食产量也经历了三个上升一下降的周期。
1.第一周期的政策变动与生产波动(1979~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