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泥石流调查报告
泥石流调查报告总结
泥石流调查报告总结
根据对泥石流的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泥石流是一种由降雨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坡上。
陡峭的地形、松散的土壤和植被缺乏是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
2. 气象条件是泥石流发生的重要因素。
降水量的增加会增加土壤的湿度,导致土壤失去稳定性,从而引发泥石流。
3. 土地利用变化也是泥石流发生的关键因素。
过度的土地开发、砍伐和建筑活动可以削弱地表的稳定性,并增加泥石流的发生概率。
4. 存在预防和减轻泥石流的措施。
包括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开展工程建设、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等措施。
5. 预警系统的建立和有效的应急响应措施可以大大减轻泥石流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加强对泥石流的监测和预防措施,以减少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影响。
同时,需要加强公众的教育意识,提高对泥石流的认识,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024关于认识泥石流暑期实践报告范文
2024关于认识泥石流暑期实践报告范文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关于泥石流认识的暑期实践活动。
此次实践的目的在于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了解泥石流的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同时培养团队协作和实践能力。
在实践开始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我们对泥石流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了解。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典型的泥石流发生地作为考察对象,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测量。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例如:泥石流的冲刷力很强,容易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泥石流的运动速度很快,给抢险救灾带来很大困难;泥石流的发生还与人类活动有关,如乱砍滥伐、开山挖矿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实践。
首先,我们认识到泥石流的防治需要从源头上抓起,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工作。
其次,在灾害发生时,要及时采取抢险救灾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我们还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参考。
此次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泥石流的危害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实地考察和团队合作,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还锻炼了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防治泥石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每个人都要有环保意识,爱护自然环境,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此外,我深感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团队成员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克服了许多困难。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对于我而言,此次实践是一个宝贵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挥实践精神,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此次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我们对泥石流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研究。
其次,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的观察和记录还不够细致全面,需要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最后,我们还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成果的总结和提炼,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经验和启示。
泥石流地质灾害勘察报告
泥石流地质灾害勘察报告泥石流的相关概述一、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
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并以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它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
泥石流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
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
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县发生泥石流灾害[1]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二、泥石流类型划分及危害性分级2.1泥石流类型划分2.1.1按水源成因及物源成因可分为暴雨(降雨)泥石流、冰川(冰雪融水)泥石流,溃决(含冰湖溃决)泥石流;坡面侵蚀型泥石流、崩滑型泥石流、冰碛型泥石流、火山泥石流、弃渣泥石流、混合型泥石流等(参见附录A表A.1)。
2.1.2按集水区地貌特征可分为沟谷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参见附录A表A.2)。
2.1.3按暴发频率分:高频泥石流(一年多次至5年1次)、中频泥石流(1次/5~20年)、低频泥石流(1次/20~50年)和极低频泥石流(1次/>50年)。
2.1.4按泥石流物质组成,可分为泥流型、水石型和泥石型泥石流(参见附录A表A.3)。
2.1.5按流体性质可分为粘性泥石流(重度1.60~2.30t/m3)和稀性泥石流(重度1.30~1.60t/3)。
(参见附录A表A.4)。
泥石流灾害的情况报告
泥石流灾害的情况报告泥石流灾害的情况报告泥石流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其严重程度可能导致大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泥石流是由于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造成的,通常在山区、森林地带和峡谷中发生。
然而,在一些已经开发的地区,由于过度的城市化和人为干预,如在导致泥石流的场所建造过多的水泥结构等,泥石流灾害可能会更频繁和更严重。
面对泥石流的威胁,政府和社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和预防措施来减轻其影响。
但是,由于泥石流的性质,许多灾害仍然无法预测或有效控制。
最近,一些国家的泥石流灾害表明,泥石流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人道主义的灾害。
诸如此类的事件,保护和减轻泥石流带来的影响,无疑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情况:中南美洲:2005年,哥伦比亚圣弗利切纳坍方,导致泥石流,其中包括400多名受害者。
其灾害损失超过10亿美元。
2008年,秘鲁伊卡发生了平原泥石流灾害,导致了超过600名受害者。
2015 年,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州布尔切站发生的泥石流灾害给国家带来了重大影响。
灾害导致超过100人死亡,几千人失踪。
欧洲:2002年,奥地利蒂罗尔圣乔治山谷发生泥石流灾害,导致了数十万欧元的损失,并造成1人死亡。
2009年,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遭受泥石流灾害,造成数十人死亡。
2015年,意大利布里恩查芬斯发生了泥石流灾害,导致至少5000人被掩埋或失踪,损失超过10亿欧元。
中国:1998年,中国四川茂县发生泥石流,导致3200多人死亡,数千人失踪。
此次灾害与洪水造成的严重灾害合并青海省玉树发生地震。
2008年,中国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牵涉到数以万计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在地震之后,大面积的泥石流灾害进一步加重了灾情。
2017年,中国四川宝兴县发生的泥石流灾害已造成超过50人失踪,10多人死亡。
泥石流灾害对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非常大,尤其在自然环境恶劣、山区地区开发活跃的地方,往往更加明显。
在采取积极的减轻措施和适当的环境规划方面,各国政府和人民应该充分动员其力量,实现更好、更稳定和更健康的发展。
“5·10”岷县特大暴雨洪水调查
从 全县 非 工 程措 施 自动监 测 点 8 7处 雨量 站 监 测 数 据 来 看 。麻 子 川 乡 上 沟 村 1 h降水 量 达 6 5 . 4
m m, 6 h降水 量 达 9 4 . 0 mm,为 本次 降雨 最 大值 ; 1 h
・
水文水资源・
“ 5 ・ 1 0 " 岷县 特大暴 雨洪水调查
凡炳文 , 牛最荣 , 胡建勋 , 杜 克胜
( 甘 肃省 水文 水 资源局 ,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摘要 : 2 0 1 2年 5月 1 0 日, 受 蒙古 低 压 前 部 分 裂 的 冷 空 气和 当地 高 原 对 流 云 团的 共 同影 响 , 岷 县 山 区骤 降 历 史罕 见 的
从 岷县 境 内建有 自动 气象 站 的乡镇监 测数 据来
河、 渭 河一 级支 流 榜 沙河 上 游 闾井 河及 其 支 流 申都 河 发生 山洪泥 沙 流 。 当地 人 民 的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命 财 产 和工 农业 生产 遭 到严重 损害 。本 文将对 “ 5 ・ 1 0 ” 暴 雨洪水 及其 成 因进 行 分析 。 以便 了解 区 域 内暴 雨洪 水 的变 化特
万人 。北秦 岭 山地横 贯全 县大部 分地 区 。 南 有 长江 、 黄河 分水 的大拉 梁及 岷峨 山 。 北 有洮 、 渭分 水 的木寨
岭与 岭罗 山 , 主 峰海拔都 在 3 0 0 0m 以上 。全境地 势 由东 南 向西 北倾 斜 , 地 表切 割 较少 , 河谷 宽 浅 , 属 高 原地 形 。 主要河 流 有洮 河及 其 支 流 迭藏 河 , 榜 沙 河 支 流闾井 河 等 。受 大尺 度环 流和 气候 影 响 , 岷 县气 候 处 于 大陆性 气 团 和副 热带 暖湿 气 团 的交 替带 内 , 年平均气温 5 . 5℃ , 年均降水量为 5 9 6 m m, 旱、 霜、 雹、 洪灾 害 时有 发 生 , 是 甘肃 主要 暴雨 区之 一 。 2 0 1 2年 5月 1 0日。岷 县 山 区骤 降历 史 罕见 的
甘肃岷县“5·10”特大山洪灾害调查
甘肃岷县“510”特大山洪灾害调查何秉顺;郭良;左吉昌【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2(000)015【摘要】2012年5月10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渭源等地普降冰雹和强降雨,引发严重的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其中岷县损失最为严重.岷县是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首批实施县之一.灾后调研组专程赴甘肃省岷县,对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情况及其在“5·10”特大山洪灾害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认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发挥了重大防灾减灾作用,但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通过总结此次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为大规模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提供借鉴参考.【总页数】3页(P23-25)【作者】何秉顺;郭良;左吉昌【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38,北京;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管理办公室,100038,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38,北京;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管理办公室,100038,北京;国家防总办公室,100053,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77【相关文献】1.岷县"5·10"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后重建堤防工程技术 [J], 宋军军2.云南华坪"915"特大暴雨山洪灾害调查分析 [J], 和菊芳;丁德美3.抚顺市“8·16”特大暴雨山洪灾害调查分析 [J], 张宏建;李贵阳;潘俊;蔡恩冬4.甘肃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建设研究——以“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7.22”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为例 [J], 李喜童;马小飞5.这里是岷县!——甘肃省岷县5·10特大雹洪灾害抢险保通侧记 [J], 谢丁;金海;赵海宁;李志洁;喻建平;付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省岷县特大雹洪泥石流灾害成因分析
量超 过 2 0 m m ,6 h降水 量超 过 3 0 m m ,局 部 地 区冰
雹粒径达 1 5 m m以上 。
此 次 暴 雨 过 程 具 有 范 围广 、时 间 短 、强度 大 、 突 发 性 强 的 特 点 , 暴 雨 中 心 位 于 麻 子 川 乡 上 沟 村 、 闾 井 镇 大 庄 村 , 上 沟 村 1小 时 和 6小 时 降 水量 分 别 为 多年 均 值 的 2 . 8倍 和 2 . 9倍 , 大 庄
作 者 简 介 :王 生 辉 ( 1 9 6 2年 一 ) ,男 ,工 程 师 。
・
2 2・
水 文 水资 源
水 利 规划 与 设计
2 0 1 4年 第 9期
流 域 、闾 井 河 及 其 支 流 申都 河 流 域 为 山洪 泥 石 流
重灾 区。
河 道汇 集 , 使 得 干 流 洪 水 迅 猛 增 长 ,表 现 出起 涨
水文水资源
水利规划与设计
2 0 1 4 年第 9 期
甘肃 省岷 县 特 大 雹洪 泥石 流 灾 害成 因分析
王 生 辉
( 甘肃省定 西水 文水 资源勘测局 甘肃定 西 7 4 3 O 0 0 )
【 摘要 】 通过 分析岷 县 “ 2 0 1 2 0 5 1 0 ” 暴雨 洪水 的特 性 ,指 出短历 时强降水 是形成本 次灾害 的动力 因素 ,特殊 的地 表地 质特 征是 形成本 次灾 害 的物 质基 础 ;沟 道 防洪标 准低 、人水 争地 等因素 加大 了灾情 ;气象 预警 能力低 ,未 能
村 l 小时和 6 小 时降水量 分别为多年均值 的 2 . 1 倍和 1 . 9倍 。 麻 子 川 站 (自动 监 测 点 ) 降 水 量
岷县泥石流调查报告
关于岷县“5.10”特大雹洪灾害的调查调查目的:实地调查岷县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原因分析。
为防治灾害提供建议,减轻灾害损失。
丰富假期生活,锻炼社会实践能力。
实践时间: 2012年7月15日至 2012 年8月25日实践地点: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实践内容:实地调查岷县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
调查路线:岷阳镇——茶埠镇——西寨乡——中寨镇[一] 岷县概况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定西市西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地处定西、天水、陇南、甘南几何中心,享有陇原“旱码头”和“千年药乡”“当归之乡”的美誉。
地理座标:东径103°41′29″—104°59′23″,北纬34°07′34″—34°45′45″之间,西北与临潭、卓尼、迭部三县相邻;东北和漳县、武山接壤;东南与宕昌、礼县毗邻,地处甘南高原东缘与陇中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接壤区,在甘肃地理单元上划归甘肃洮岷区。
海拔在2040—3747米之间,地形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起伏较缓,相对高差为500米,东西狭长120公里,南北最窄处15公里,总面积3578平方公里。
[二] 岷县地质构造岷县属西秦岭地槽皱系的北支秦岭海西褶皱带。
经历了中生代的燕山运动隆起和新生代的喜马拉雅山运动上升,方形成今日地貌的格局。
其岩性以上古生代的海陆交相互层的灰岩、砂岩、泥炭、泥岩为主。
在县西南部有新生代第三纪的红色岩层以及第四纪的黄土。
黄土以洮河域为深厚。
岷峨山、莫遮梁及闾井镇下草地出露的花岗岩为印支运动的侵入岩。
境内地层,从晚古生代泥盆纪中期开始至新生代第四纪,均有出露。
中生代缺失白垩纪。
除第三纪和侏罗纪分别属于大陆山麓相和内陆湖沼相沉积外,其它各纪地层均属滨、浅海相沉积、变质程度较浅。
侏罗纪以前的地层均为浅变质的板岩、砂岩、灰岩等。
仅在浸入体的边缘和断裂带的两侧有接触变质的黑云母片岩、绢片岩、千枚岩和角岩以及动力变质的糜棱岩、角砾岩、压磷岩等。
泥石流灾害的情况报告
泥石流灾害的情况报告概述泥石流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常发生在地形陡峭的山区或岩石较不稳定的山区,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对泥石流灾害的情况进行简要报告。
泥石流的定义泥石流是指在陡峭的山区或岩石不稳定的山区,由于地震、暴雨等原因,地面上的泥土、石头和其它物质被冲刷而形成的一种混合物流。
泥石流流速快、力量大,能够冲刷掉建筑物和道路,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
泥石流的成因泥石流的形成条件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1.山区地形陡峭,水、草、土地等外因条件合适。
2.暴雨或暴雪等强降水天气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
3.地震或其它自然灾害导致地质体固结度较弱,地表发生塌方。
4.新垦荒或开矿造山等人为原因。
泥石流的特征泥石流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流速较快,一般在每小时数十公里到数百公里之间。
2.流量大,有时能够迅速将周围建筑物和道路冲刷掉。
3.泥石流流体黏度小,不仅可以渗透入建筑物之中,还能够通过人体的缝隙钻进体内。
4.泥石流内含有大量的沙、石、泥等物质,会对人体造成创伤。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区或地势较高的地区,形成的时间也比较突然,给人们的戒备时间比较短。
泥石流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泥石流灾害往往来得突然,给人们的戒备时间比较短,造成的人员伤亡惨重。
2.财产损失:泥石流一般流速快、深度大、流量大,沿途的建筑物、道路、桥梁都会遭受到严重破坏,损失惨重。
3.生态环境破坏:泥石流带着大量泥土、石头等漂流而下,会对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防治措施1.建立出山入城制度,加强人员的排查管理,严格控制山区人口密度。
2.安装泥石流感测设备,进行泥石流风险研判和预警。
3.在泥石流易发区建立应急防护设施和疏散通路。
4.开展流域治理工作,加强山体植被、水土保持力度,改善地质环境。
结论泥石流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能够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了减少灾害的损失,必须加强泥石流监测和预警,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泥石流情况汇报
泥石流情况汇报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对泥石流情况的汇报:
一、灾情概况。
根据最新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本次泥石流灾害共造成了XX人死亡,XX人受伤,XX人失踪,XX间房屋倒塌,XX公路中断,XX座桥梁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XX万元。
灾情严重,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灾害原因分析。
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降雨量过大,地质条件脆弱,植被破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在降雨量过大的情况下,山体的土壤松动,形成泥石流,加上地势陡峭,泥石流的速度和破坏力都非常大,因此造成了如此严重的灾害。
三、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一旦发生泥石流灾害,我们第一时间组织了救援人员和物资,全力展开救援工作。
同时,我们也积极开展了灾后重建工作,对受灾地区的房屋、道路、桥梁等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和重建。
并且加强了对植被的保护和山体的治理,以减少类似灾害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四、预防措施。
为了减少泥石流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加大对植被的保护和山体的治理力度,加强对易发生泥石流地区的规划和建设管理,以及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提高我们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五、结语。
泥石流灾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将从灾害中汲取教训,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范和应对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损失,让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甘肃岷县“2012.5.10”山洪泥石流灾害及防治措施
生产、 基础 设施 和 群 众生命 财产 造成 严重 损 失 。 分析 了岷县 工程 措 施和 非 工程措 施 现状 及 沟道现 状 和存 在 的 问题 , 提 出修 建堤 防 、 排 洪渠 , 进行 清 淤疏 浚等 工程措 施 与 非工程 措施 相 结合 的防 治措施 , 保 障人 民生命财 产安 全 。
地横贯全县大部分地区。 南有 长江 、 黄 河 分 水 的 大 拉 梁
山 洪 灾 害 防 御 非 工 程 措 施 项 目于 2 0 1 1 年 正 式 启 动 实
施, 已在 2 0 1 1 年主 汛 期 前 建 成运 行 。 项 目在 岷 县 境 内 的
及岷 峨山 , 北 有洮 、 渭分水的木寨 岭与岭罗 山, 主 峰 海 拔都在 3 0 0 0 i n以上 。 多年 平 均 降 水 量 5 6 4 . 1 mm , 蒸 发 量1 1 9 9 . 6 mm, 受 大 气 环流 影 响 , 降水 时 空分 布 差异 大 , 主 要集 中在 每年 7 ~9月 , 降水量 占全 年 的 7 0 %~8 0 %。
2 基 本 概 况
岷县位于甘 肃省定西市南部 , 地处甘 南高原东缘、 陇 中黄 土高 原 及 陇 南 山地 接壤 区 , 平均海拔 2 5 0 0 m, 最 高3 7 4 7 m, 最低 2 0 4 0 m, 相对高差 1 7 0 7 m。 北 秦 岭 山
山洪 灾 害 防治
甘肃岷县“ 2 0 1 2 . 5 . 1 0 " 山洪泥 石流 灾害 及 防 治 措 施
许禄 世 ( 甘 肃 省水 利 水 电勘 测 设 计研 究院 , 兰州 7 3 0 0 0 0)
摘 要: 2 0 1 2年 汛期 , 甘 肃省 暴 雨 洪水 多发 重发 , 特 别是 “ 2 0 1 2 . 5 . 1 0 ” 岷 县特 大冰 雹暴 雨 山 洪泥 石流 灾害 , 给 工农 业
甘肃省岷县耳阳沟_5_10_泥石流基本特征及危险度评价_郭富赟
第50卷第5期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50No.5文章编号:0455-2059(2013)05-0628-05甘肃省岷县耳阳沟“5·10”泥石流基本特征及危险度评价郭富赟1,2,孟兴民1,尹念文2,曾润强1,王思源1,陈冠1,谢正团11.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2.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兰州730050摘要:耳阳沟泥石流是甘肃省岷县具有代表性的泥石流沟之一.2010年5月10日,短时强降水导致耳阳沟暴发特大型泥石流.耳阳沟具有支沟泥石流发育、比降大,主沟沟谷宽阔、比降小的特点.泥石流是从其支沟快速冲出,多处堵断主沟又多级溃决、集中冲出形成大规模泥石流,造成严重灾害.关键词:泥石流;危险度;耳阳沟中图分类号:P642.23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14.05.008Formation mechanism and risk assessment of debrisflow of“5.10”in Eryang Gully of Minxian County,Gansu ProvinceGUO Fu-yun1,2,MENG Xing-min1,YIN Nian-wen2,ZENG Run-qiang1,WANG Si-yuan1,CHEN Guan1,XIE Zheng-tuan11.Key Laboratory of Western China’s Environmental Systems with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73000,China2.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stitute of Gansu Province,Lanzhou730050,ChinaAbstract:Eryang Gully debrisflow was one of the typical debrisflow gullies in Mingxian County.A rainstorm triggered a debrisflow hazard in Eryang Gully on May10,2010,with the debrisflow developing continuously, the lower main gully debrisflowbeing wide,and the slope being small.The large debrisflow started from the ditch,main trench caused multi-point dam-breakage and the pull trough was incised,causing serious disasters.Key words:debrisflow;risk;Eryang Gully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在全世界广泛分布,中国是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甘肃中东南部是中国泥石流高易发区之一[1]. 2012年5月10日17:32−18:15,位于甘肃省中部的岷县发生了大范围冰雹及强降雨,45min降雨量达69.2m,引发群发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59人死亡和失踪,直接经济损失72亿元[2].此次群发性泥石流发生时间(年内)之早、灾情之严重均属罕见.其中岷县茶埠镇耳阳沟泥石流由于规模大、灾害严重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耳阳沟泥石流出山口后汇入纳纳河,至国道212线公路桥使桥孔淤塞,固体物质沉积于公路桥上游,形成堆积量约42×104m3的堰塞体.致使泥石流溢出沟道,冲毁耳阳村、淤埋大半个茶埠镇,造成9人死亡, 440多间房屋受损或毁坏,经济损失约1.3亿元[3]. 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发生后,发现震后流域内岩土体进一步松动,泥石流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加,因此开展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对该沟泥石流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耳阳沟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及断路堵江的具体原因,预测了泥石流发展的趋势,并对不同频率泥石流危险度进行评价,以期指导灾后重建,并为同类泥石流的防治提供参考.1研究区概况岷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洮河中上游,西秦岭山脉北支中段,山势陡峻,河谷深切,沟谷主要呈“V ”型谷特征,为典型的中高山侵蚀地貌,是甘肃省泥石流活跃区之一[4].研究区属西秦岭构造带的北支西伸部分,著名的临潭宕昌断裂带主断裂穿过本流域.该断裂带全新世活动强烈,地震活动水平较高,历史上在本区内曾发生过5次6级以上强震[5].本区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是泥盆系、二叠系、侏罗系、古近系的灰岩、板岩、碳质页岩、砂岩、砾岩和页岩等,岩石经受多次构造运动作用,褶皱、裂隙、节理比较发育,很容易风化形成岩屑.区内第四纪沉积物主要为河流冲积物(阶地)、泥石流堆积物、重力侵蚀堆积物、残坡积物及黄土等.研究区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向高寒湿润气候的过渡带,年均温5.7◦C .年均降水量560.8mm ,年最大降水量709.3mm .降水量主要集中于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8%以上.汛期降雨强度大,雨量非常集中,属于甘肃多暴雨地区.日最大降水量94mm (2012年5月10日),1h 最大降水量69.2mm ,10min 最大降水量30.4mm .大于25mm/d 降雨多年平均频率2.1次/年.耳阳沟位于洮河一级支流纳纳河的左岸,茶埠镇的东南侧,下游直接穿过茶埠镇,汇人纳纳河(图1).耳阳沟是一条中频泥石流沟,流域面积55.63km 2,发育有大小支沟22条.据调查,自建国以来的65年间,耳阳沟曾经暴发过大规模的泥石流6次,平均约11年暴发1次[6].图1耳阳沟泥石流流域分区图Figure 1Eryang debris flow valley zoning2泥石流形成条件2.1物源条件受构造运动和地震的影响,耳阳沟流域内崩塌、滑坡较为发育,坡面侵蚀严重,支沟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十分发育,部分支沟内的人工采矿、采石场形成的堆积物总量较多.其松散物源主要包括崩塌滑坡堆积物、坡面堆积物、沟道泥石流堆积以及人工采石堆积.流域内共发育滑坡7处,滑动面积0.52km 2,滑坡总体积约350×104m 3.发育崩塌体128个,方量约1800×104m 3.沟内还发育滑塌、坍塌和沟道堆积物约2020×104m 3.二马沟内有4家采石场,开采石料被剥离的土壤和岩屑直接倒入沟道,开采的块石和成品石料以及加工的设备也全部堆积在沟道中,堆积量约为10×104m 3,出龙沟上游形成的采矿废渣堆积约2×104m 3.以上各项共计4182×104m 3,其中可以直接补给泥石流的松散固体物质约为2503×104m 3,单位面积补给量为44.45×104m 3/km 2.2.2地形条件受构造控制,整个耳阳沟流域形态呈长条状,地形呈东南向西北倾斜,山高谷深,地形陡峻.流域最高点海拔为3275m ,最低点沟口与纳纳河交汇处海拔为2280m ,相对高差995m .耳阳沟支沟呈不对称发育,有主要支沟22条(表1),沟壑密度大于2km/km 2.左岸支沟沟道较长,山坡平均坡度35◦∼50◦;右岸支沟沟道短浅,山坡陡峻,普遍超过40◦.支沟沟道沟床比降大于12%,主沟沟床比降为6.3%.主支沟两岸山体裸露,植被稀疏,地表径流极易汇流,为泥石流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表1耳阳沟主要支沟地形要素Table1Eryang Gully mainly ditch topographic feature序号沟坡流域面山坡坡主沟长流域高主沟比名称积/km2度/(◦)度/km差/m降/‰耳阳村17:20−18:1050.5下游半沟村17:00−18:1560.4下游谈河村17:30−18:1561.8中游寨子坡村17:30−23:0057.8中游青山村17:30−23:0057.8上游流域内强降雨持续45∼50min,雨量达50.8∼61.8mm,小时降水量频率接近100年一遇[7],最大过程降雨量出现在耳阳沟上游的谈家河,降雨量88.2mm.在有利的地形条件影响下,强降雨迅速产流汇聚,当土的含水量过饱和时,抗剪强度迅速下降,斜坡土体滑动,泥石流就逐渐形成[8].耳阳沟泥石流在中下游支沟首先形成坡面泥石流,接着转化为沟谷泥石流,冲入主沟形成堰塞体,而后主沟更大的洪水逐级冲决堰塞体,形成主沟泥石流.3泥石流基本特征3.1泥石流的形成特征耳阳沟受沟谷特征、地表形态、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主要是地膜覆盖种植当归,面积190hm2),流域内不同区域地表径流系数显著不同,地表径流系数在无地膜覆盖处为0.45,在地膜覆盖处高达0.95[9],为降水的快速汇集奠定了基础.2010年5月10日泥石流的形成由于暴雨强度大、汇流迅速、流速快、侵蚀力强,入渗的雨水迅速饱和坡面松散堆积体(以砂砾碎石为主),降低其力学强度,增加其自重,导致坡体松散堆积层失稳启动形成泥石流物源.从现场调查情况来看,无论是主沟还是支沟坡面,坡面的小冲沟一次侵蚀深度达2∼3m,多在坡底形成小型的类似崩塌倒石锥样的堆积体.在流域内2500m以上种植当归的陡坡耕地中,多形成平行的多条侵蚀细沟(耳阳沟流域有旱坡地420hm2,大量的陡坡耕地容易形成面状侵蚀),坡面溯源侵蚀,残坡积物垮塌,快速汇流,形成坡面泥石流,流入主沟.这种快速的起动模式与“快速激发型”的降水特征是一致的[10].坡面泥石流与支沟沟道内汇流的洪水耦合,并在流动中不断侵蚀支沟沟岸土体和沟槽松散堆积物,从而形成沟道侵蚀型泥石流,流域内大多数支沟具有此特征.而耳阳沟最大支沟二马沟则较为特殊,由于沟道内堆积了大量的采石废渣及分选石料,泥石流爆发后,将沟道内的废渣和石料全部挟裹带走,形成了大规模泥石流,属于典型的沟道侵蚀性泥石流.支沟泥石流起动模式的主要表现为侵蚀下切的扩沟模式,即“溯源侵蚀侧蚀坍塌3.2泥石流搬运与堆积特征耳阳沟泥石流的显著特点是支、主沟泥石流叠加形成的阵发性堵溃,导致泥石流峰值流量放大效应.根据现场调查和遥感解译发现,主沟多处被支沟泥石流堵塞或挤占,二马沟泥石流最为典型,沟内冲出固体物质总量达15×104m3,形成堰塞体堵塞耳阳沟主沟道,造成局部断流,并在短时间内发生溃决,造成泥石流瞬时洪峰流量猛增.溃决后的泥石流具有强大的侵蚀力,浆体裹挟巨石强烈铲刮沟床,致使沟道下切加深拓宽,泥石流体沿程不断获得更多物质补给.耳阳沟支沟泥石流多为黏性泥石流,重度大多为17.0∼17.6kN/m3,其搬运特点主、支沟有所不同.支沟泥石流虽然流域面积小、沟道长度短,但其表现出的输移能力不可忽视,直径为2∼3m 的巨石在堆积扇上缘、出山口附近和主沟道中游比比皆是.支沟堆积扇上调查所见漂砾的粒径最大为4.3m,碎石和块石含量都较大.耳阳沟主沟泥石流为黏性泥石流,重度为17.0kN/m3,尽管沟道比降较支沟的小,为6.3%,泥石流搬运5km后在沟口漂砾粒径也达3.2m.2010年5月10日泥石流一次冲出量高达42×104m3,属于巨型泥石流.由于泥石流挟带的树木等堵塞212国道公路桥,致使在公路桥上游形成宽120m、长1750m、淤积厚度1.5∼4.0m的堰塞体.泥石流溢出沟道,冲毁耳阳村房屋、道路,并使大半个茶埠镇淤积了0.4∼0.8m厚的泥浆,造成严重灾害.4泥石流危险度评价4.1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方法泥石流危险度是指潜在泥石流发生后可能对人类社会和当地地质环境造成的最大损害程度[12].本次采用刘希林[13]改进后的评价模型对不同频率(1%,2%,5%,10%)的泥石流危险度进行评价.危险度的评价选取了7个评价因子:泥石流规模(M)、发生频率(F)、流域面积(S1)、主沟长度(S2)、流域相对高差(S3)、流域切割密度(S6)、不稳定沟床比例(S9).评价公式如下:H=0.29M+0.29F+0.14S1+0.09S2+0.06S3+0.11S6+0.03S9.(1)其中,H为危险度得分,M,F,S1,S2,S3,S6,S9分别为m,f,s1,s2,s3,s6,s9的转换值(表3),m, f,s1,s2,s3,s6,s9分别为泥石流规模、发生频率、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流域相对高差、流域切割密度、不稳定沟床比例的实际测量值.表3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因子及转换函数Table3Single debrisflow risk assessment factor and conversion functions转换赋值权重数权重系数转换函数F100.29F=0f 1F=log f/21<f 100F=1f>100 S230.09S2=0.2903s0.527210<s2 10S2=1s2>10 S640.11S6=0.05s60<s6 20S6=1s6>201Q B=13.5F0.7956.3321.430.78572.152700429452 2Q B=11.8F0.7856.3269.900.78480.422700360604 5Q B=8.93F0.7856.3204.260.78363.582700272905 10Q B=7.36F0.7756.3161.720.78287.862700216068 4.2.2泥石流频率及其他参数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可以根据某一历史时期泥石流发生的次数而估计出一个泥石流发生的平均间歇期,从而得出泥石流发生的频率.流域面积(S1)、主沟长度(S2)、流域相对高差(S3)、流域切割密度(S6)、不稳定沟床比例(S9)等参数采用现场测量获得[15].根据表1的转换函数,对实际值进行转换,得到单个评价因子的转换值(表5).表5耳阳沟不同频率泥石流危险度评分Table5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debrisflow hazard rating scale of Eryang Gully频率/M/F/S1/S2/S3/S6/S9/得分危险性%104m3%km2km km km−1%冲刷刨蚀混合裹挟”.主沟泥石流阵发性堵溃导致流量放大,使流体具有强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3)耳阳沟泥石流总量达210×104m3,固体物质一次最大冲出量42×104m3,规模属巨型泥石流.由于下游公路桥阻塞,耳阳沟泥石流形成堰塞体,导致泥石流越桥漫流冲毁城镇村庄,形成严重的灾害.4)根据对耳阳沟泥石流的危险度评价结果,当其频率为1%,2%时,为极高危险泥石流;而当其频率为5%,10%时,为高危险泥石流.因此应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参考文献[1]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2]甘肃省减灾委专家组.“5·10”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灾情评估报告[R].兰州:甘肃省人民政府减灾委员会,2012.[3]郭富赟,张永军,黎志恒,等.“5·10”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R].兰州: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前方指挥部,2012.[4]李鸿琏,曾思伟.甘肃泥石流[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杜,1982.[5]何文贵,郑文俊,王爱国,等.临潭−−宕昌断裂新活动特征与岷县漳县MS6.6地震关系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3,35(4):751−760.[6]甘肃省岷县志编纂委员会.岷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7]凡炳文,牛最荣,胡建勋,等.“5·10”岷县特大暴雨洪水调查[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3,49(2): 5−8.[8]袁斌,和法国,李军鹏,等.甘肃武都区泥石流活动与降雨特征关系[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48(6):15−20.[9]陈瑾,孛永明,张佰林,等.从耳阳沟流域综合治理看水土保持措施在抗御暴雨洪灾中的作用[J].中国水土保持,2013(8):31−33.[10]黄勋,唐川,乐茂华.汶川震区银厂沟区域“8.18”暴雨泥石流灾害成灾机理与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 2013,21(5):761−769.[11]何秉顺,郭良,左吉昌.甘肃岷县“5·10”特大山洪灾害调查[J].中国水利,2012(15):23−25.[12]宁娜,舒和平,刘东飞,等.基于熵权和模糊评判的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0(3):369−375.[13]刘希林.沟谷泥石流危险度计算公式的由来及其应用实例[J].防灾减震工程学报,2010,30(3): 241−246.[14]郭富赟,蔡桂星,黎志恒,等.甘肃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S].兰州: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15]杨访弟.甘肃省岷县小流域洪峰流量经验公式初步探讨[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3,49(2):5−8.(责任编辑:王春燕)。
岷县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其发育特征分析
,
、
次忍
5
年
,
个 别 沟 谷 十 几 年或 几 十 年 暴 发 一 次
。
锁龙及 l 司井 镇 东 部 地 区
, ,
眠 县 泥 石 流 形 成 条件 泥 石 流 的 活 动 强度 主 要 与 地 形 地 貌
、
规模多 以中 大 型 为 主 ; 蒲 麻 一 申都 及 l 司井 镇 西 北 地 区 发 育 有 泥 石 流 沟 1 7 条 区 内 山坡 平 缓 植被 覆 盖 率 较 高 泥石 流 暴发 频 率 低 规
弱
,
,
在 眠 县 东 部 的 马坞
,
、
、
l 司井 一 带
,
,
植被 较 好
,
土 壤 覆盖 层 薄
,
这 一带 多 爆 发 稀 中部
、
当地 的 生 态 环 境脆
,
性泥石 流
,
所 造 成 的 沟 口 面 积 也相 对 较 少
,
;而在
北部一
沟 壑 纵 横 地 震 活 动 频 繁 导 致 以泥 石 流 为 主 的 地 质 灾 害 现 象极 为 严 重 根 据 眠 县 国 土 局 所 提 供 的 加 之 山高谷 深
1
:
,
泥 石流 灾 害发 育特 征 眠县 目前 有 泥 石 流 沟
%
,
峨县
;
泥 石流
;
泥石 流灾 害
数的 8 0 锁龙
,
巨型
、
中小 型 泥 石 流 占其 泥 石 流 总 大型 泥 石 流 占 其 泥 石 流 总 数 的 0 Z % 根据
14 8
条
,
。
泥 石 流 的物 质 组 成 以及 流 体 性 质 等 因 素 眠 县 泥 石 流 沟 概况 眠 县 所 处 地域 的 地 质 条 件 较 为 复 杂
甘肃岷县“5·10”特大山洪灾害调查
措 施项 目建设提 供借 鉴 参考
关 键 词 : 县 ; 雨 ; 洪 ; 石 流 ; 警 岷 暴 山 泥 预
I v s i a i n o u e o nt i o d dia t r n 1 f M a f M i u y i n u P o i c / i g h n n e t to fs p r m u a n f o s s e s o 0 o g l y o n Co nt n Ga s r v n e/ He B n s u ,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0 1 2 (0 2)5 0 2 — 3 10 — 13 2 1 1— 0 3 0
21 0 2年 5月 1 日傍 晚 至 夜 间 . 0 甘 肃 省 定 西 市 岷 县 、 县 、 源 等 地 漳 渭
洪 灾 害 中发 挥 的 作 用 进 行 了专 题 调 研 。 研 组 认 为 . 洪 灾 害 防 治 非 工 程 措 施 项 目发 挥 了 重 大 防 灾 减 灾 作 用 , 调 山 但
有 待 进 一 步 完 善 。 外 . 过 总 结 此 次 山 洪 灾 害 防 御 工 作 中 的 经 验 教 训 . 大 规 模 开展 山 洪 灾 害 防 治 县 级 非 工 程 此 通 为
c unte . o i s
Ke r s y wo d :Mi u t ;t u d r tr n Co n y h n e so m;mo n a n fo d u t i o ;mu f w;e ry wa n n l dl o al r ig
中图分 类 号 :v 7 T 87
Gu in , u ih n on 1 a 01 ,c t r a d sr n i f l o c re i o n y Z a gCo n ya dW ey a f n x t s r c : 0 M y 2 2 i eso m n to gr n a l c u r d i M n C u t , h n u t n iu n o g i y a n Di Ci i n u P o i c a s l n e e emo n a nfo d a dmu fo ia t r , a sn a u li s n s e . nGa s r v n et t e u t g i s v r u t i o n d w d s se s c u i gc s a t dl s s Amo gt e e h r i n l l e a o n s h cu t s o n i .Mi u t u f r d t e mo t I e c u t a e n l td i h is g o p o i t o mp e n i g n n— e n Co n y s f e h s. 1 o n y h s b e i e n t e f t r u f p l s f r i l me t o e h s r o n sr c u a a u e o p e e t u ti o d d s se s Afe e d s se , r u f x e t d n i v sia i n I i tu t r l me s r st r v n emo n a n f o ia t r . t rt ia tr ag o p o p rsma ea e t t . t s l h e n g o f u d t a e n n tu t r l a u e ly d k y r l u t i o dp e e to u r v me t s e e s r . e i e , o n t h o -sr cu a h t me s r s a e e oe i mo n a nf o r v n i nb t mp o e n c s a y B sd s p n l i in t e l s e s l a n d fo t e d s se e if a d p e e t n s o l e s mma i e o k n e e e c s o t e i t h e s n e r e r m h ia t r r l n r v n i h u d b u e o rz d f r ma i g r f r n e f o h r p l o
甘肃省岷县矿山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浅析——以元山沟泥石流为例
甘肃省岷县矿山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浅析——以元山沟泥石流为例刘 晋(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46)摘 要:以岷县元山沟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为例,对区域泥石流地质灾害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简单的分析,以避免发生重大地质灾害,确定灾害的防治方案。
关键词:矿山;泥石流;灾害特征;灾害发展趋势;治理方案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3-0236-2Study on Minxian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 Control in Gansu ProvinceLiu Jin(Lanzhou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Lanzhou 730046,China)Abstract: Taking Minxian mine geological hazard control in Gan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regional geological hazards are simply analyzed in order to avoid major geological hazards and determin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lan of hazards.Keywords: Mine; Disaster Characteristics; Disaster Development Trend; Control Scheme本文所研究区域位于岷县维新乡,2012年5月10日傍晚,岷县发生大范围冰雹及强降水,由于降水时段集中,降水量大,全县大面积遭受冰雹山洪灾害袭击,局部地区发生较严重的地质灾害,造成了矿企及居民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元山沟泥石流就是其中一处[1]。
关于认识泥石流暑期实践报告范文
关于认识泥石流暑期实践报告范文【认识泥石流暑期实践报告范文】尊敬的指导老师:您好!我是贵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XXX。
在暑假期间,我参加了一项关于认识泥石流的实践活动,并撰写了一份实践报告。
在此,我将向您汇报我参与的实践活动及收获。
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是认识泥石流,旨在增加我们对泥石流形成机理、预警系统和防治措施的了解。
活动组织了一系列的讲座、实地考察和模拟实验,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泥石流的危害性和预防方法。
首先,我们参观了泥石流灾害点,在导游的带领下亲眼目睹了泥石流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破坏。
通过实地观察,我深深意识到泥石流的威力之大,令人难以想象。
同时,我也了解到泥石流是由于地质、气象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需要多方面的防治措施。
其次,我们参与了模拟实验,亲身体验了泥石流的冲击力和破坏性。
通过模拟实验,我认识到泥石流可以迅速冲击并摧毁房屋、道路等建筑物,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另外,实验还让我们了解了当前科技所能提供的泥石流预警系统,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如搭建拦河坝、进行山体加固等。
最后,我们参加了专家讲座,深入了解了泥石流的成因和防治技术。
专家从地质学、气象学等多个角度解析了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并介绍了当前用于预测和预警泥石流的技术手段。
我通过专家的讲解,对泥石流的认知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了解到泥石流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具有极高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其次,我认识到泥石流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需要综合防治。
最后,我了解到相关专家和科学家一直在致力于泥石流预测和预防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技术。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泥石流带来的威胁,也更加意识到了人类对泥石流进行有效防治的重要性。
我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为我国泥石流防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感谢您对我实践活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您能对我的报告给予批评和指导,以便我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泥石流排查情况汇报
泥石流排查情况汇报近期,我局对泥石流排查情况进行了全面汇报,以下是具体情况:一、泥石流发生情况。
根据最新的调查和监测数据显示,我市近期发生了多起泥石流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降雨量过大、地质条件复杂以及人为因素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二、泥石流排查工作情况。
针对泥石流灾害的严重性,我局组织了相关专业人员对泥石流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
通过对潜在泥石流危险区域的地质勘察和监测,及时发现了一些潜在的泥石流危险点,并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和排查。
三、泥石流排查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查和整治,我局已经成功排查出了多处泥石流隐患点,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整治。
同时,加强了对泥石流危险区域的监测和预警,确保了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泥石流排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泥石流排查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排查工作的覆盖面不够广,对一些偏远地区的泥石流隐患点排查不够及时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提高排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泥石流排查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泥石流危险区域的监测和排查力度,确保对所有潜在泥石流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
同时,加强对泥石流危险区域的预警工作,提高当地居民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六、总结。
泥石流排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泥石流排查工作的投入,确保泥石流灾害的及时预警和防范,为当地居民的安全保驾护航。
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积极参与到泥石流防治工作中来,共同维护好我们的家园。
【教育资料】5月10日傍晚岷县泥石流资料学习精品
资料1:5月10日傍晚,一场大范围冰雹和强降雨袭击甘肃南部岷县、漳县、渭源等地。
其中以岷县受灾最为严重,截至5月15日,本次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已造成全县45人死亡,14人失踪,18个乡镇35.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8亿元。
5月10日,甘肃岷县。
下午5点多,一场冰雹突然来袭。
紧接着是暴雨,局部雨量达69.2毫米。
6点半左右,在该县茶埠镇沟门村,雨势渐小,24岁的后明强爬上屋顶,却看到了一幕恐怖的景象:耳阳河水骤长,以过往洪水三四倍的惊人水量,吞噬了河坝、村道……后明强说,耳阳河北岸的山叫包家岩,这种山体自古就不怎么长树。
此次灾害发生后,包家岩的山褶之间滑落大量褐色石块,形成一条长线。
耳阳河南岸的山叫前山,山腰以上零星有些树木。
据村里的老人讲,1958年大炼钢铁,山上海碗粗细的杨树被砍伐一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影响至今。
这样的山形地貌,在岷县境内只是一个缩影。
在当地,超过80%的面积都是山地,山上植被稀疏,树木难以生长,连县城周围许多山都是光秃秃的,“县城周边有些山上能看到树,都是这些年植树造林的结果。
”岷县××局局长张仲松如是说。
据张仲松介绍,岷县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也是大气层冷、暖空气交汇处。
复杂的地质和气候条件,造成当地极易发生冰雹、强降雨和地质灾害,进而引发山洪、泥石流和滑坡。
张仲松说,此外,2019年发生的汶川“5·12”特大地震波及岷县,许多山体被震松,再也禁不起雨水的侵蚀。
然而,岷县依山傍水的危险地带,恰恰散落着无数村庄。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村民几如砧上之鱼。
此次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8亿元,共有35.8万人受灾,被殃及的还有2.3万公顷农作物。
记者注意到,在山上大量种植药材,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一个原因,但退耕还林也有难度,“百姓不能没有饭吃”。
除了地质环境复杂,岷县区域城乡建设用地紧张,居民居住地挤占行洪通道或堆积区,邻居中的老人说,祖辈都是沿河沟盖房,虽然意识到“龙王爷头上动土”有风险,但他们没有任何办法,“没钱搬到别的地方去”。
泥石流灾害情况报告3篇
泥石流灾害情况报告3篇泥石流灾害情况报告第1篇受第十三号台风"泰利"影响,我镇境内河流、房屋、桥梁、道路及堰坝等农田水利设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受其影响,我镇村三组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截止目前,共冲毁土木结构房屋8间,并有30栋砖混结构房屋受到严重威胁。
截止目前,共造成30栋房屋25户116人受灾。
灾情发生后,镇村两级积极行动,迅速组织群众疏散,并妥善安置,确保了受灾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经实地堪察,此处山体随时有滑坡的可能,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角度出发,我镇拟对受泥石流威胁的农户进行整体搬迁,因本镇经济溥弱,无力承担搬迁之费用,特请求区政府给予政策及资金扶持,具体情况如下:1、搬迁建房用地10——12亩土地所需费用(农户土地补偿费),按每亩1.5万元计算,共需15——18万元。
2、基础设施(三通:道路、给、排水、供电)费用,按每栋0.5万元计算,30x0.5=15万元。
3、建房补助资金费用(参照退田还湖、xxxx建镇方式)共计需2万元x30=45万元。
以上各项费用共计90——98万元,敬请区政府给予扶持为感!特此报告泥石流灾害情况报告第2篇受第十三号台风"泰利"影响,我镇境内河流、房屋、桥梁、道路及堰坝等农田水利设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受其影响,我镇村三组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截止目前,共冲毁土木结构房屋8间,并有30栋砖混结构房屋受到严重威胁。
截止目前,共造成30栋房屋25户116人受灾。
灾情发生后,镇村两级积极行动,迅速组织群众疏散,并妥善安置,确保了受灾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经实地堪察,此处山体随时有滑坡的可能,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角度出发,我镇拟对受泥石流威胁的农户进行整体搬迁,因本镇经济溥弱,无力承担搬迁之费用,特请求区政府给予政策及资金扶持,具体情况如下:1、搬迁建房用地10——12亩土地所需费用(农户土地补偿费),按每亩1.5万元计算,共需15——18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岷县“5.10”特大雹洪灾害的调查
调查目的:实地调查岷县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原因分析。
为防治灾害提供建议,减轻灾害损失。
丰富假期生活,锻炼社会实践能力。
实践时间: 2012年7月15日至 2012 年8月25日
实践地点:甘肃省定西市岷县
实践内容:实地调查岷县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
调查路线:岷阳镇——茶埠镇——西寨乡——中寨镇
[一] 岷县概况
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定西市西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地处定西、天水、陇南、甘南几何中心,享有陇原“旱码头”和“千年药乡”“当归之乡”的美誉。
地理座标:东径103°41′29″—104°59′23″,北纬34°07′34″—34°45′45″之间,西北与临潭、卓尼、迭部三县相邻;东北和漳县、武山接壤;东南与宕昌、礼县毗邻,地处甘南高原东缘与陇中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接壤区,在甘肃地理单元上划归甘肃洮岷区。
海拔在2040—3747米之间,地形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起伏较缓,相对高差为500米,东西狭长120公里,南北最窄处15公里,总面积3578平方公里。
[二] 岷县地质构造
岷县属西秦岭地槽皱系的北支秦岭海西褶皱带。
经历了中生代的燕山运动隆起和新生代的喜马拉雅山运动上升,方形成今日地貌的格局。
其岩性以上古生代的海陆交相互层的灰岩、砂岩、泥炭、泥岩为主。
在县西南部有新生代第三纪的红色岩层以及第四纪的黄土。
黄土以洮河域为深厚。
岷峨山、莫遮梁及闾井镇下草地出露的花岗岩为印支运动的侵入岩。
境内地层,从晚古生代泥盆纪中期开始至新生代第四纪,均有出露。
中生代缺失白垩纪。
除第三纪和侏罗纪分别属于大陆山麓相和内陆湖沼相沉积外,其它各纪地层均属滨、浅海相沉积、变质程度较浅。
侏罗纪以前的地层均为浅变质的板岩、砂岩、灰岩等。
仅在浸入体的边缘和断裂带的两侧有接触变质的黑云母片岩、绢片岩、千枚岩和角岩以及动力变质的糜棱岩、角砾岩、压磷岩等。
侏罗纪以前的部分地层受侵入岩和断裂构造的影响,
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第三纪地层分布于断层东北地区。
三迭纪地层仅在断层西南有出露。
县内地质分层岩、岩石两大部分。
[三] 调查情况
5月10日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范围冰雹和强降雨袭击甘肃南部岷县、漳县、渭源等地。
其中以岷县受灾最为严重,截至5月15日,本次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已造成全县45人死亡,14人失踪,18个乡镇35.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8亿元。
对于这个盛产当归的“千年药乡”而言,这样的损失堪称重创。
据当地知情人士反映,通往茶埠镇高岸村的道路于15日中午抢通。
途中所见尽是被洪水冲毁的房屋、农田、车辆,树木,还有被洪水冲垮的道路、桥梁,满目苍凉。
此图为岷县新建的阳坡大桥(桥梁底下为此次灾害所毁的桥墩)
根据实地观察,洪水水位极高,漫过了房屋和高大的树木,水位足有4米高;河滩上和被冲毁的院落里堆满被洪水淹没的家具、被褥和动物尸体等,依稀还可辨认出洒落在地上有学生的课本和作业本据村委会李海青副书记介绍,高岸村全村共有1649人,360户,其中13户受灾最为严重,房屋全被冲毁,最为惨痛的是有一家四口全部遇难,其中包括一个未满40天的婴孩,让人十分痛心。
据悉,有位老人由于平生从未见过如此特大特急的洪灾,被活活吓死,洪水后剩余的房屋均变为危房,许多灾民只能投亲靠友或暂住在政府民政部门临时搭建的很窄小的帐篷中,生活极为不便查看完茶埠镇的灾情后,我们便赶往该县另一
个受灾特别严重的禾驼乡,了解当地受灾情况,据禾馱救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禾馱乡总人口为20871人,共4188户,14个村,此次受灾人口达到18012人,3700户。
本乡因灾死亡6人,失踪1人,房屋严重受损的达202户、1010间;房屋成为危房的达2479户、12398间。
此图为灾害所毁房屋此图为清理淤泥后的河道
由于岷县是农业大县,更是国家级特困扶贫县,当地经济欠发达,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药材。
此次特大冰雹的打击和洪水泥石流的冲击,导致粮食和药材大面积绝收,而且土地被冲击和沙化程度严重,据估计洪水所淹没过的土地,近3年之内均不会有收成,这对当地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经实地了解,目前灾区急需的物品为基本生活用品,如碗筷、火炉、炊具等。
此次岷县特大泥石流灾害,受灾面积之广,受灾程度之严重,重建所需资金之大,实属罕见。
恳请各地教会和基督徒继续为岷县祷告,帮助岷县同胞渡过难关。
也祈求上帝保守顾念那里的土地和人民,使他们走出灾难的阴影,早日重建美好家园。
我们沿耳阳河上溯至高岸村,在半沟村河段,河床上近千米的砂石呈蓝色。
蓝色的砂石在一条岔口处堆积数百立方,比正常河床高出约两米。
这条岔口开向南岸的高岸村一社。
数十米的沟道中,铺满蓝色砂石的河床,遗留了多台碎石机的残骸。
报废机器属于半沟石料厂,蓝色的砂石都是采石废渣,近两百米的山体被炸开,山脚下还堆着高高的石渣。
高岸村的村民认为,石渣遇到洪水,顺势而下抬高了河床,加剧了洪水的上涨和流速。
他们说,“5·10”之前,沟道中的河床比现在低1米多。
当时石料厂还在正常开采,积成高堆的石渣也比现在多。
这家石料厂存在已有5年,住在下游的后明强也知道石料厂的隐患。
他说,2008年盖婚房用的碎石,就是从这
家石料厂买的。
灾害发生后,他怀疑河床的抬高与石料厂有极大关系。
村民们的依据是,“5·10”灾后,耳阳河高岸村的岔口以下都是蓝色砂石,岔口以上淤积的泥石却呈黄色,泾渭分明。
[三] 调查结果
经实地调查提出了初步意见建议和岷县5.10特大冰雹洪水泥石流灾害现场调查报告。
通过气象专家对未来天气预报,对灾害进行预警,对现场进行危险性评价,对特别危险的居住区居民要搬迁避让,确保居住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初步建议称,对于人口密集型村庄采取临时防护措施,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对灾区民房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提出科学合理的使用建议,确保居住安全。
对灾区民房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提出科学合理的使用建议,确保居住安全。
对水毁道路进行加固处理,并加固护堤,确保水冲凹区的道路安全。
对现有的泥石流沟进行临时分流与筛沙挡石处理,以减小泥石流冲击力
[三] 调查总结
岷县位居甘南高原东缘与陇中黄土高原及陇南山地的接壤区。
岷县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气候受大尺度环流和大尺度地形的影响,该区多山地地形且谷深山陡,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
在这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灾难,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多少人流离失所。
通过这次活动也让我深刻感受到在野外团队的力量是多么重要,很多事情没有我们想象那么简单,知识固然很重要,但让知识脱离了实践知识变没有那么重要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知识与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