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公开教学-授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疗法》
第十六章Bobath技术
说课教案:
1、教学教材
教材选用章稼主编的《运动治疗技术》,为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内容重点突出,图例丰富,理论与实践技能结合紧密,适合大专院校。本次课要介绍的是其中神经生理学疗法的Bobath技术。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掌握Bobath技术的基本观念及操作技术的原理
(2)能力目标:学习Bobath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重难点分析
Bobath技术为进入神经生理学疗法学习的第一项技术,技术观念及原则与以往的常规运动疗法技术不同,应重点分析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实践技能操作应选取技术动作较明确,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4、教学方法选择
基本理论以讲授法为主,基本技术的操作在课堂演示,板书与PPT相结合。
5、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讲授本次课内容----总结----课后复习题
6、板书设计
分主板、副板及补充板三块。主板书写大标题及二级标题,副板书写基本概念及分类,补充板书写补充内容。
7、学法指导。在本课中将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课后布置思考及练习的复习题以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的:
1、本次课要求掌握神经生理学疗法的概念,Bobath技术的基本观念及技术分类。
2、熟悉Bobath技术的训练原则,脑瘫及偏瘫患者的基本治疗方案。
3、了解神经生理学疗法的发展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神经生理学疗法的概念,基本技术的概念分类及临床应用
2、教学难点:Bobath疗法的观念,技术原理。
三、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理论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技能实践操作以课堂演示结合实验课的练习为主,采用问答等方法进行课堂互动,课后复习题强化重难点记忆,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板书与PPT相结合,重点难以板书再次强化,同时结合PPT的图片及视频进行教学。
四、课时安排:1学时
五、教学内容:
标题一神经生理学疗法(学习的背景介绍)
一、基本概念
神经生理学疗法(Neurophysiological therapy NPT)或称易化技术(facilitation technique)依据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机能发育过程,即由头到脚、由近端到远端的过程,用诱导或抑制的方法,让患者学习以正常的运动方式去完成日常生活动作。
与既往学习的常规运动疗法的对比,提问
二、发生发展
近代由治疗师在实践中总结创新提出的,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所发展出符合神经损伤特点的疗法,解决常规运动疗法在这一方面的不足。包括:Bobath技术,PNF技术,Bruunstrom技术,Rood技术等。
标题二Bobath技术
第一节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1、Bobath技术的基本观念
利用反射性抑制和通过控制关键点,抑制异常的姿势和运动模式,诱发正常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形成。
循序先抑制,后促通的原则。优势及不足,目前在临床应用的情况
2、Bobath技术的基本分类
(1) 反射性抑制:包括反射性抑制模式(reflex inhibition pattern ,RIP)影响张力性姿势(tonic influenced posture, TIP)两种主要的方法。
(2) 控制关键点( key point control):治疗师对这些特定部位进行手法操作,达到抑制痉挛和异常姿势反射,促进正常姿势反射的目的。
(3) 促进姿势反射
通过某些特定活动来引导形成功能活动的姿势,并学习体验这些功能活动的运动姿势以达到治疗目的。
(4) 感觉刺激:包括兴奋性刺激和抑制性刺激。
3、训练原则
a 强调学习运动的感觉。
b强调学习基本的运动模式
c按照运动的发育顺序制定训练计划
d将患者作为整体进行治疗
训练原则是康复治疗的指导,训练过程中应遵循训练原则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特点。
第二节Bobath疗法的基本技术及操作
一、反射抑制性模式(RIP)
利用与痉挛模式相反的体位或姿势来抑制痉挛
1.躯干的抗痉挛模式
图1
患者健侧卧位,治疗师站立于患者身后,一只手扶住其肩部,另一只手扶住髋部,双手做相反方向的牵拉动作,在最大的牵拉范围内停留数秒
2.上下肢的抗痉挛模式
患侧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腕或指、拇指外展的位置,可对抗上肢的屈曲痉挛模式;患侧下肢轻度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下肢,背屈踝、趾,可对抗下肢的伸肌痉挛模式。(图2)
图2 图3
3、肩的抗痉挛模式
肩部向前、向上方伸展。图(3)
4、手的抗痉挛模式
二、影响张力性姿势(TIP)
利用人体正常存在的反射机制改善异常的肌张力。
利用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头转向一侧训练时看患侧
利用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头前屈或后伸抬头挺胸
利用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或俯卧位选择体位
利用阳性支持反射足跟着地行走
利用交互性伸肌反射刺激健侧,放松患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