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苏教版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7 教学反思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7 教学反思 苏教版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这节课教学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为以后学习这两种图形的特征打基础。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能看到一些有三角形面或平行四边形面的物体,但不太多,所以教材没采用观察物体的面再抽象出图形的方式引入。

教材通过折正方形纸教学三角形,通过拼两个三角形教学平行四边形。

这样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自己“制造”出要认识的图形,我还在课前将书上每一个例题和练习中的图制作成学具,人手一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感知图形之间的变换和联系。

在认识一种图形后,介绍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更具体更全面地感知这些图形的形状。

小学资源网: 我认为在这节课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观点:1.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整节课以“动手操作”为主线,仅有“看”没有“做”是不够的。

动手做,手脑并用,而且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思考,这也是教学的有效策略。

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进行独立操作或合作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逐步认识简单平面图形的形状,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水平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密切联系数学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我注意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找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使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感知这两种图形的形状,并增强对几何图形源于生活的认识。

3.注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在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良好的空间观念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

本节课从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引出三角形,再从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图形中引出平行四边形。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表面是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学生很少见到,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认识图形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整节课中我安排了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

如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围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图形,寻找观察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图形等,还通过折、剪、拼进行图形的相互转化。

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形成和发展了空间观念。

其实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观察、操作和探究是很重要的,这些对于学生获得知识、方法和技能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能让学生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精选5篇)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精选5篇)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教学时,我通过拉动长方形框架的活动引入课题,也初步让学生感知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点,为后面学习作了铺垫。

课堂上给学生充足时间放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平行四边形,并让学生联系制作过程交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由于给了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因此对于特征同学都是自己发现并验证了,课堂气氛很活跃。

对于平行四边形高的认识,我先让学生量出平行四边形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从而揭示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的意义。

对于后面想想做做第6题:我课前先让学生准备好了,所以课堂上只是交流,用的时间也不多,但到最后,时间蛮紧的。

总的感觉学生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特点的过程中,学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今天教了《认识平行四边形》,感觉课堂完全不能掌控了。

本来这一堂课的内容并不复杂,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练习。

但是课堂上生成的内容太多,比如,在讲平行四边形特点的时候,除了对边相等、对边平行之外,学生还会说道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360°、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相加180°、把平行四边形拉一拉能变成一个长方形、对角相等等。

学生说了以后总得证明吧,又花了不少时间。

在练习的时候,又会生成出许多新的问题,比如“想想做做”第六题在找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时候,除了找到边没变角变了之外,有的学生说:“高变了。

”有的说没变,又是一场争论,结果正面高变短了。

所以我觉得讲这种概念特别不容易把握时间,这些课堂上的争论是学生智慧的体现,就算不能完成课堂任务也不能视而不见。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教学反思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教学反思篇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一课,我主要让学生通过画四边形、贴四边形使学生认识所学的四边形。

接着通过同桌合作画四边形、给四边形分类、交流分类的理由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所见过的四边形。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并抽象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而后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加深理解这两种图形,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最后通过玩平行四边形木架,让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易变的特性,来了解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应用。

学生虽然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有了一些认识,其余的了解甚少,如有些学生能够画出梯形,但对它的了解还是不够的。

如果课前能够事先准备好几个大一点的、并涂上颜色的四边形的话,这样学生的视觉感觉就会更清楚、明白些,认识效果可能会更好。

在学生探究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后,学生自己能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就行了,老师可再通过习题来验证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掌握情况。

而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抓重点词、反复读,其目的是想让学生记住定义,其实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学生只有对知识理解了才能牢记概念。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教学反思篇2在四年级上册中,教材专门安排了一个单元让学生直观认识四边形,其中也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学生已经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平行四边形通过活动知道了平行四边形两组对变相等这一特征。

而梯形是第一次出现。

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从而抽象概括出它们各自的定义,分析四边形内在的关系。

我设计这节课的过程中,我力图体现以下理念:一、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探究能力。

用发展的眼光来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远比让学生直接但却被动地获取现成知识结论要更加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学生的观察、猜想、探索和创新等其他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和锻炼。

“纸上得来终觉浅。

”以听、记忆背诵接受而来的知识,理解较肤浅也易遗忘。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4教学反思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4教学反思 苏教版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在折一折、拼一拼等活动中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的操作活动,首先让生感受什么是对折?引导学生在不同方法对折的过程中,“折”出三角形。

学生用语言描述: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在黑板上我画出不同形状、不同角度(直角、钝角、锐角)的三角形帮助学生清晰三角形的认识。

这部分教学时我增设了数图形的环节,如:我操作、让学生思考,一个正方形对折两次后有几个正方形?当然有学生回答是4个。

也有很多学生反应还有大的正方形也要算进去,为后面数图形、认图形打下基础。

当我在此出现将一个长长的长方形对折后十几个长方形?学生能很快反应出来是三个长方形?将作业练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中练习强化,也有助于提高作业质量。

感受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分别拼出不通的图形,及时给出平行四边形的介绍。

两个班我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2班: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仔细观察,你发现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1班:瞧瞧这个图形,它是怎么拼出来的?三角形的两条短边重合,说明是相等的。

再瞧瞧上下两条边?是三角形的哪条边?这两条边怎么样?(相等)左右两条边呢?上下、左右边都相等,那和我们昨天学习的长方形有什么区别?(这时学生说了左右两边是斜的)对,那斜的方向怎么样?我们一起用手来比划。

(可以朝左斜,还可以朝右斜)通过一系列的追问,层层递进,明显感觉在1班教学中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俄感受更加深刻,同时也感知了图形之间的联系。

而在想想做做的练习中,我则让学生思考如何拼图,将这部分的内容留在课后自己拼一拼。

这样节省了课堂的时间,提高效率,突出重难点,在练习课中再进行反馈。

1。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学反思》“认识图形”是小学数学一年级的重要教学内容。

在教学完这一单元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刻反思。

成功之处1. 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我准备了丰富的实物教具,如各种形状的积木、盒子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直观地认识不同的图形。

同时,还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图形的图片和动画,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2. 注重实践操作:在课堂上,我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拼一拼、搭一搭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例如,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关注个体差异: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我在教学中注重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不足之处1. 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环节上花费的时间过多,导致后面的练习环节时间紧张,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练习。

2. 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在教学中,我主要以学生的回答问题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不够全面。

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3. 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虽然在教学中我也提到了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但没有深入挖掘,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停留在书本知识上,缺乏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改进措施1. 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完成,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和巩固。

2.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可以采用小组互评、自我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形,让学生感受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学校:新庄小学姓名:王培君本节课的开始,我以“折纸游戏”为引,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第一环节,先是通过对折正方形,引出“三角形”的概念,接着让学生自己看一看、摸一摸三角形的特征“3个尖尖角、3条直直的边”,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三角形,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深入地去认识三角形。

但此环节缺少进一步的生活中的三角形的接触,可以加一个课后的弥补。

第二环节,并没有按照书上的教学例题“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而是先把书上的一个有些难度的习作题“用一张长方性纸折出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承接上一环节的三角形作为转折。

由于此题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自己思考后仍然有大部分学生有困难,因而以学生的“模仿”为主,让学生按照电脑的展示自己尝试着折一折。

然后,再让学生剪下折出的两个三角形,并用这两个三角形拼一拼,根据学生拼出的图形,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看到过平行四边形。

此环节,在把握概念的同时,并没有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我的一个失误,在课后的练习中发现有些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形状混淆。

另外,由于学生的视角的狭隘,对于平行四边形的发现也是很贫乏,因此以老师的介绍为主,但与第一环节中一样,应该在介绍之后让学生课后自己在去找一找、看一看,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此三环节,我以“闯关”引,让学生产生“练习”的兴趣,第一关为“围一围”:在钉子板上围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对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困难,借助学生之间的帮助,都能较好的围出三角形,围平行四边形则是一个难点,但是仍然还是让学生自己思考为先,不过由于时间的有限,并没有给学生很多时间进行讨论,这一点也是不足的地方。

第二关“拼一拼”,用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

在这过程中发现学生拼一拼的概念仍然是“杂乱”的,并没有“规则”,不懂得“边边重合”,在此过程中,也稍显快,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享受”拼得乐趣。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教案-教学设计与评析_一年级数学教案.doc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教案-教学设计与评析_一年级数学教案.doc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教案|教学设计与
评析_一年级数学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19~21页。

教材简析:
1.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教材通过折正方形纸,让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

这样安排,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

2.把图形的变换,图形间的联系放在重要位置。

教材只要求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没有深入研究它们的特征。

但是教材安排了许多折、剪、拼的活动,比较多地将一种图形变换成另一种图形。

这些操作活动,能使学生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教材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如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围成的这些图形可以有大有小,有不同的位置,用一个长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可以拼成多种图形。

这些题能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相互合作的愿望,有利于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5 教学反思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5 教学反思 苏教版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今天,依照进度,我新授了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回忆我们昨天一起学习的内容,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接下来,我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提问: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游戏,请你把着一张纸折一次,看看你能把它折成什么图形?不一会儿,小手分分扬起,见此很是喜,就这样很快地引入了三角形的认识。

当我问,在生活中你在哪里看见过三角形,顿时,又掀起一番回答问题的高潮。

我觉得孩子在为三角形的时候有些困惑,我是在钉子板上先示范一下,然后在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在钉子板上再模仿一下,可是学生在模仿的时候有些困惑。

通过,我的又一次操作,学生似乎豁然开朗了。

接着在方格上面画。

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时候,我继续让学生自己去拼,拼完了以后,老师说出他拼出来的图形的名称,并且把所有的能够拼出来的图形我都在黑板上罗列,让学生知道用两个完全的三角形能够拼出什么。

总之,今天的课堂,我觉得特别开心,有学生探索出的成就感,有学生动手操作的欣喜感,也曾似乎有学生掌握知识的幸福感。

从今天的数学课堂中,我看到了学生有时候是很认真很细心的,不是我认识之中的玩玩闹闹,应该用新的眼光去审视现在长大一岁后孩子。

满脸稚气,调皮淘气,但是,他们也懂得幸福,懂得欣喜。

改出来的精彩——《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改出来的精彩——《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动 , 导学 生在 用不 同 的方 法对 折 的过 程 中 ,折 ” 三 角形 。 引 “ 出

2 刚才 我们从正方形 中折 出三 角形 、 . 平行 四边形 , 那么长方 形里有没有三角形 、 平行 四边形?请拿 出一张长方形 的纸 , 你能 把它对折成两个 完全一样 的三角形 吗?
() 6 指着第 ( ) 二 图说这是 一个什 么 图形 ? ( 揭示 平行 四边
形)
改 出来 的精 彩
《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 四边形》 学反 思 教
口 江 苏省 宿 迁 市 沭 阳县 第 一 实验 小学 卞 静 教 学 内容 : 年级 下册 第 1 ( 教 版 ) 一 9页 苏
教材分析 :
这部 分 内容主要 是引 导学生 在折 一折 、拼 一拼 等 活动 中 直观认识 三角形 和平 行 四边 形 。 材安排 了两 个例题 , 一个 教 第 例 题通过 “ 把一 张正 方形纸 对折成 一样 的两部 分 ”的操 作活
【 教学设计 】

( ) 一

引入
1上 一 节 课 我 们 认 识 了哪 些 平 面 图 形 ? 板 书 : 方形 、 方 . ( 长 正
形、 ) 圆
_ /
2 长 方 形 、 正 方 形 、圆 是 什 么 样 子 的 呢 ? ( 画 出 . 师
U- ] -
二 、展 开
) ( ) 手对 折 Fra bibliotek 2 动 ( ) 报交 流 。 3汇 ( ) 一 说 每 种 对 折 出 的 两 部 分 分 别 是 什 么 图形 ? 指 着 第 4 说 ( ) 方 法 说 这 样 对 折 出的 图形 是 两 个 三 角 形 。 三 种 ( ) 这 两 个 三 角 形 剪 下 来 , 能 拼 出什 么样 的 图形 。 ( 5 把 看 学 生 操 作 后 交 流 拼 出 的图 形 如 下 )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反思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反思 苏教版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折正方形、拼三角形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使学生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今后深入学习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打下基础。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

”通过多次修改教学设计,利用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围一围、画一画、找一找、比一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图形,增强了学生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感性认识,也让学生初步体验了图形之间的变换。

这样安排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他们主动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直观认识这两种图形,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热情、互相合作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本节课中,我试图只作为一名引导者,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亲身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合作交流的重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这节课中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研究知识,创造知识,解决问题。

但在利用网络技术方面有些缺乏,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展示图片的手段,没有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协作学习整合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2教学反思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2教学反思 苏教版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今天我上了一节有关认识图形的课,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的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安排了拼一拼、涂一涂、找一找、剪一剪等比较多的数学活动的环节。

虽然看上去课上师生互动的环节比较多,学生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在课后再细细的想来,这么多的数学活动是否安排的合理有效,是不是充分的发挥了每一项数学活动的效果,这是一个值得我去思考的问题。

首先从本课的教学内容看来是有关图形的教学,那么如何才能给学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表象呢,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我就在教学中比较多地设计的动手操作的活动环节,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能够把从对这两个图形的表象认识提升到抽象的认识,加深学生对这两种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课后我认真思考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也听取了一些听课老师的意见,这节课上有的数学活动虽然进行了,但是没有进行到位,有的还可以更进一步的让学生去操作,提高活动的效率。

比如在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后,我就安排了找一找,判断一些图形是否是三角形,此时学生们已经能初步判断出了什么图形是三角形,但我没能及时地进行小结,如果此时教师能加以适当的小结,告诉学生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围成的,三角形有三个角,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对三角形的抽象认识。

紧接着在动手的环节拼一拼当中,我安排学生用三根小棒拼出一个三角形,可是我忽略了在拼的时候由于用的小棒的长度总是一样的,所以学生拼出的都是等边三角形,如果教师能再适当的改一改小棒的长度去给学生拼一拼,那么学生可能会进一步的体验到各种不同的三角形的形状。

最后再加以小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三角形有三个角,这样可以更充分的让学生亲身体验,建立起三角形形象的认识,巩固对三角形的理解。

由此看来虽然数学课上的活动形式很多,但如何合理的安排这些环节进行有效的教学,不仅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来制定,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等情况考虑,真正的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参与,体验到数学学习的过程,是需要我们教师在工作中去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学反思》“认识图形”是小学数学一年级的重要教学内容。

在教学完这一单元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刻反思。

成功之处1. 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我准备了丰富的实物教具,如各种形状的积木、盒子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直观地认识不同的图形。

同时,还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图形的图片和动画,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2. 注重实践操作:在课堂上,我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拼一拼、搭一搭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例如,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关注个体差异: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我在教学中注重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不足之处1. 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环节上花费的时间过多,导致后面的练习环节时间紧张,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练习。

2. 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在教学中,我主要以学生的回答问题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不够全面。

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3. 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虽然在教学中我也提到了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但没有深入挖掘,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停留在书本知识上,缺乏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改进措施1. 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在备课时更加精细地规划每个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设置时间提醒,确保重要的练习环节有足够的时间。

例如,在讲解图形特征时,可以简洁明了地突出重点,避免过多的重复和冗长的阐述。

2.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价,增加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环节。

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如“我在这节课上积极参与了动手操作活动,但是在回答问题时有点紧张。

2020春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每课教学反思

2020春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每课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本节课是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这3个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储备,在生活中,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有了一些主观感受,基本上能区分这些图形,但是他们对“体”和“面”的联系还缺乏感知。

一上课,我便用学生所喜爱的积木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安排学生认一认这些积木中所认识的物体,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由旧知自然地导入新知,既把旧知复习巩固,也使新知能为学生更好的接受掌握。

先通过引导学生一起“摸一摸”正方体的面,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体”转移到了“面”,感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是平平的。

接着,让一个学生上黑板画一画正方体上的一个面,他就直接用粉笔画出了心中的正方形,于是我在黑板上利用正方体画出了它的一个面,问学生们谁画的好,所有的学生都说是我画的好,同时也冒出来一个声音“老师,这不公平,你用了工具了。

”“那好,这回公平得再比一次,这次你们也可以利用手中的工具,看看谁能画得比老师好。

”非常顺利的,学生学会了用正方体的一个面来画出正方形,也知道正方形是正方体上的一个面。

在学生初步了解探索图形的方法后,便放手让学生自己或同桌合作运用刚才的方法来从长方体上创造出其他图形。

在展示的作品中便有学生创造出了3个不同的长方形,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长方体的面并不相同,用长方体的面来画图形可以画出几张不同的图形。

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时,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从圆柱上创造出圆,已经不在是难事。

最后,我让学生比较我们以前学过的立体图形和今天学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认识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而长方形、正方形、圆只是某个平面画出的形状。

学生能初步感知它们的特点,学生再次感受“形”与“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课时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本课内容是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在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础上,结合已学图形,通过折一折、剪一剪和拼一拼的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教学反思引言在教学数学这门学科时,经常会遇到讲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些基础几何概念的情况。

这些概念的理解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解题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本文档中,我将反思我在教学这些几何概念时所采用的方法和遇到的挑战,以及对于今后的教学的一些建议。

教学方法1. 引入新概念的例子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时,我通常会首先引入一些直观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例如,我会用纸板剪出不同形状的图形,并请学生来观察和比较它们的特征。

这样的引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于这些几何概念的基本认知。

2. 讲解基本性质和特征在引入了新概念后,我会详细讲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我会通过板书和示意图来展示这些特征,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概念,并巩固所学知识。

3. 解决问题和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会设计一些问题和练习,让学生应用所学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问题和练习既可以是课堂上的个人或小组活动,也可以是作业任务。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面临的挑战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时,我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1. 学生对于几何概念的陌生和困惑由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属于初中数学的内容,学生在初学阶段对于这些几何概念往往陌生并且容易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2. 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之间对于几何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存在差异。

有些学生对于这些概念有着较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而有些学生则相对薄弱。

这就需要我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来设置个体化的学习任务和辅导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反思与建议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数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反思(2篇)

数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反思(2篇)

数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数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在本次数学课程中,我教授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在此次教学反思中,我将总结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首先,我认为这堂课的优点在于:1. 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我采用了直观的图像展示、实物展示和抽象的公式推导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通过直观的图像展示,学生能够迅速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通过实物展示,学生能够亲自触摸和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通过抽象的公式推导,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方法。

2. 导入和复习环节设计合理:在开始课程之前,我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问题的形式比较开放,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

在课程结束前,我还设计了一个复习环节,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进行一些基础练习。

该环节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也为接下来的课程打下了基础。

3.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生能够相互借鉴、交流思想和建立友好的学习氛围。

在此次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且互相鼓励和帮助,对课程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还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1. 教材选择和编排:当前的教材中,平行四边形的内容比较简单,难度相对较低。

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比较无聊和浪费时间。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在教材选择和编排时,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内容的深度和难度。

2. 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不足:尽管我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但是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还有待提高。

在教学设计中,我应该提供更多发散性的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意识。

此外,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也应该兼顾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鼓励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学生在学习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前,已经有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基础,教材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折、拼等操作活动,初步感知注重操作,在操作中感知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时,我注意了如下几点:1、准备充分,是上好课的前提。

课前我布置学生带好剪刀、钉子板、橡皮筋、水彩笔、长方形纸、正方形纸等,学生都能带齐,为上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本节课主要通过折正方形、拼三角形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使学生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今后深入学习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打下基础。

课的开始,我以“折纸游戏”为引,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我引导学生从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引出三角形,再从长方形纸折、剪成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再从这两个三角形拼成的图形中引出平行四边形。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表面是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学生很少见到,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认识图形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整节课中我安排了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

如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围图形,用小棒摆图形,寻找观察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图形等,还通过折、剪、拼进行图形的相互转化。

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形成和发展了空间观念。

如:1.在用正方形对折引出三角形后,让其他没有折成三角形的学生也来折一折三角形,加深印象。

2.想想做做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提供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寻求不同的拼法。

3.学生在围平行四边形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可以让同桌讨论一下怎么围。

多出示几种学生围的图形,增加感性认识,从而掌握围平行四边形的方法3、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最后练习,找一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这节课,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学生学得轻松,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认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反思

认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折正方形、拼三角形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使学生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今后深入学习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打下基础。

在本节课中,我试图只作为一名引导者,抓住了引导的契机,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亲身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合作交流的重要。

利用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围一围、画一画、找一找、比一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图形,增强了学生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感性认识,也让学生初步体验了图形之间的变换。

这样安排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他们主动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直观认识这两种图形。

这节课中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研究知识,创造知识,解决问题。

一、认识三角形1.开动你的脑筋,怎样把这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一模一样的两个部分呢?(1)指名上来演示折出的两个长方形,同时电脑演示。

(2)指名上来演示折出的两个三角形。

(3)谈话:其他小朋友们也愿意这样来折一折吗?试试看。

这次我们把这张正方形纸折成两个完成一样的……(电脑演示并板书:三角形 ) (4)以上图形中共有几个三角形? 二、认识平行四边形1、拼平行四边形(1)你能找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吗?(2)你能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几种图形来吗?(3)根据学生回答电脑演示拼图的情况。

并板书:平行四边形(4)其他小朋友能用你刚才的两个三角形也来拼一拼这种图形吗?让学生都拼出平行四边形。

(这里对教材处理了一下)(5)出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提问:“你们认为这两个图形有什么不同?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出示楼梯图,提问:楼梯上有我们刚才认识的平行四边形吗?谁来指一指?(电脑演示有单个的,有几个拼成的。

)正是以上的两个环节做了一下处理,所以我们班还没有像同级老师所说的不会数简单的组合图形,也没有大面积出现不会画平行四边形的现象,所以我认为在课堂中抓住时机进行引导、拓展是有必要的,关键的知识点还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好,即使他们说的不是很完整,我们也不能代替。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3教学反思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3教学反思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3教学反思苏教版本课内容是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在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础上,结合已学图形,通过折一折、剪一剪和拼一拼的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班内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全面发展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及学习能力。

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发现并认识新图形,积极思考和交流生活中有这些图形的物品,加深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在学生对图形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动员学生借助钉子板和皮筋围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借助6根和8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图形和鼓励学生用卡片纸拼图形,让学生初步体验图形之间的变换。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思路,让学生在体验和经历的过程中认识图形。

对于课堂上每个环节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的情况,如何巧妙地回答,机智地运用和转移衔接是我需要改进和提升的。

我还应注意表扬的语言艺术,注意关注班级整体的情况,使得学生在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学习和进步。

对于本课教学,我就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感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折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通过观察、讨论和交流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

我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要求折成两个一样的图形,学生试着折出两个一样的三角形,老师用剪刀剪开后,让自主地拼一拼,看看能够拼成什么图形,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直观感受其特点。

预设中添加了观察、思考、交流和总结图形特点的过程,课堂上省略了这一过程,意图是给予学生一些信息后,让他们自己对知识进行积累和整理重组,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独立寻找图形特点,有助于加深体会。

这样的导入让学生比较自然地图形转化中既有了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又提高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为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二、数学联系生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折正方形、拼三角形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使学生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今后深入学习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打下基础。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

”通过多次修改教学设计,利用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围一围、画一画、找一找、比一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图形,增强了学生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感性认识,也让学生初步体验了图形之间的变换。

这样安排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他们主动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直观认识这两种图形,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热情、互相合作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本节课中,我试图只作为一名引导者,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亲身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合作交流的重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这节课中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研究知识,创造知识,解决问题。

但在利用网络技术方面有些缺乏,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展示图片的手段,没有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协作学习整合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其实我们可以把整个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学习设计成一个专题网站,里面可以设几个专题:如认识平面图形与几何形体、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与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与应用、几何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与应用等,教师在网站上提供丰富的几何知识学习资源,提供相应的网址、说明使用和操作方法,让学生去自主研究生活中的各种形体,从各种形体上剥离出平面图形,认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体验图形之间的变换;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与公式、几何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与公式;教师给予适时的启发与指导,学生可以把公式的推导过程的探索结果制作成幻灯片或动画,把各种图形和形体的面积与体积计算公式制作成表格予以比较,
把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及发现发布在网站上予以讨论等等。

这样的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效果可以大大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