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5 认知

合集下载

你知道儿童学习能力发展有五个阶段吗?

你知道儿童学习能力发展有五个阶段吗?

你知道⼉童学习能⼒发展有五个阶段吗?⼀、第⼀阶段⼤肌⾁活动期(0-1岁)婴⼉通过爬⾏、转动、滚动、抓握、旋转、坐着和其他⼤块肌⾁的活动与世界接触并了解世界,并开始形成稳定的外部世界表象。

婴⼉的⼼理开始从⽆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

婴⼉的爬⾏、滚动和滚动能⼒是他们的基本学习能⼒。

⽗母应为孩⼦创造机会和条件来培养这种学习能⼒。

⼀些⽗母很清楚这种学习能⼒锻炼的重要性。

他们在家⾥的地板上铺地毯,然后⽤布包住桌腿和椅⼦腿以免伤害孩⼦,然后让孩⼦爬⾏和嬉戏。

⼀些⽗母担⼼⾃⼰的孩⼦跌落或碰撞,他们总是抱着⾃⼰的孩⼦。

没有爬⾏经验的孩⼦⽇后将⽆法正确地掌握笔握姿势、认真书写并失去专⼼,因此学习能⼒就会很⼀般。

孩⼦也可能表现出较差的运动技能,经常撞到⾃⼰或摔倒在地;平衡能⼒和⾝体协调性差,跳绳和打球时显得笨拙;经常在运动过程中有多余的运动,⽽在微妙的运动中它们是向后的,⽆法根据物体的性质掌握⼒量的强度。

他们经常摔断东西、不系鞋带、不扣纽扣并且不善⽤筷⼦。

⼆、第⼆阶段感官学习阶段(2-4岁幼⼉园)⼉童的感觉运动是学习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童智⼒发展的基础。

当孩⼦们可以坐着或学会⾛路时,他们开始根据动作形成感觉,并通过动作和感觉的协调来形成更复杂的⾝体动作。

幼⼉开始能够捕捉和扔东西、弹跳、扔和捕捉球、坐在滑梯上、骑三轮车、跳绳、跳远、奔跑、玩积⽊、折纸、剪贴画、图画等等。

这时⽗母应该对孩⼦的运动训练进⾏微调。

通过这些活动⼈体的协调能⼒得到了进⼀步发展,并开始通过触摸、听觉、嗅觉和味觉来识别事物,同时在感觉事物时形成了相对简单的判断⼒。

这是感觉运动学习的过程。

这时⽗母应该带孩⼦参加⼀些户外活动,以提⾼他们的协调能⼒、观察⼒和想象⼒。

引导孩⼦观察时要注意,以便他们可以通过语⾔理解观察到的事物的含义,掌握事物的名称,⾃⼰说出观察结果,并训练语⾔系统。

三、第三阶段知觉运动整合阶段(5-6岁学前班和⼀年级)在⼤型肌⾁运动和感觉运动的发展的两个阶段中,⼉童开始形成⼀个丰富的感知和表征世界。

幼儿园五感教育

幼儿园五感教育

幼儿园五感教育幼儿园五感教育是一种针对幼儿的教育管理模式,以帮助幼儿认知和发展五种感官能力为目的。

五感教育是适用于0-6岁儿童的,旨在利用感官探索、儿童科学探究、自然主题探究等活动,使幼儿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感是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这五种感觉是人类接触外界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幼儿园五感教育的核心在于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活动提供给幼儿多样化的感觉刺激,促进幼儿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和联结,培养幼儿的综合感受能力和内在表达能力。

五感教育的重要性1. 促进幼儿感官器官的发展幼儿时期,感官器官的发育十分重要,对于感官系统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至关重要。

若幼儿长期处在单一的感官环境中,将会面对一些危机和问题,如产生认知上的误差、无法区分声音、视觉或其他感觉的来源、无法对人工或天然声音进行区分,从而对感官系统产生抑制和损伤。

2. 帮助幼儿发展自我意识幼儿在体验不同的感觉刺激时,会在自我意识和认知方面不断探索,以便适应新的环境和情境。

例如,当幼儿在触摸某些物品时,花费长时间注视和探索它。

这可能是幼儿寻求认知体验的一种方式,而将感性经验转化为理性认知。

3. 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对于幼儿来说,通过多样化的感受和体验,才能激发幼儿全面进取的动力和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当幼儿在积极探索自己的认知界限时,会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和好学,并能逐渐养成自学、独立探索的学习习惯。

五感教育的实施方法五感教育的实施方法主要是通过情境模拟、亲身体验、感觉游戏等活动来引导幼儿感受和认知外部世界。

在五感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先将环境和事物呈现出自然的形态,让幼儿随时随地都能够感受不同的感觉和体验。

具体方法如下:1. 视觉感受视觉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五官之一,视觉与情感、认知、语言、记忆等多种智力能力紧密相关。

实施视觉感受的方法,可以利用颜色、图形、亮度、动静等因素让幼儿感受不同的视觉刺激,如观看公园中不同颜色、形状的花朵,观看种类各异的动物等。

儿童发展理论

儿童发展理论

2
环境决定论
A
与遗传决定论 相反,环境决 定论认为环境 对儿童的成长 和发展起着决
定性作用
B
这个理论认 为,儿童的 发展完全取 决于其所处 的环境和经

C
环境决定论 的代表人物 是美国的行 为主义者华

3
相互作用论
相互作用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遗传和环 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个理论认为,儿童的基因和环境共同 决定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03
5
情感发展理论
A
情感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情感发
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
高级的过程
B
这个理论认为,儿童的情感发展可
以分为四个阶段:信任-不信任阶段
、自主性-羞怯感阶段、自我意识-
自我评价阶段和自我同一性-角色混
乱阶段
6
社会性发展理论
7
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是由布朗 芬布伦纳提出的,他认 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与 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 程。这个理论将儿童的 发展环境分为四个层次: 微观系统、中观系统、 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 这些层次相互作用,共
成熟势力说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的,他认为儿
1
童的发展是由机体成熟决定的
格塞尔认为,儿童的发展取决于他们的基因和生理成
2
熟程度,而不是环境因素
3
这个理论强调了基因和成熟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
9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0
最近发展区理论
01
最近发展区理论也是由维果茨基提出 的,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个水平:
同影响儿童的发展
总之,儿童发展理论是理 解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 解释了儿童的发展,为我 们提供了全面的视角来理 解儿童的成长过程。在实 践中,我们可以将这些理 论结合起来,为儿童的健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引言概述: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逐渐成熟,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与注意力的发展1.1 视觉感知的发展:中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逐渐提升,能够更准确地观察和辨认事物,对细节有更敏锐的觉察。

1.2 听觉感知的发展:中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和音乐,对声音的差异有更敏感的感知。

1.3 注意力的发展:中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变得更加集中和稳定,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二、思维能力的发展2.1 逻辑思维的发展: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成熟,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推理和分析,理解抽象的概念和问题。

2.2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始发展,能够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

2.3 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逐渐增强,能够对信息进行评估和分析,形成独立的观点和判断。

三、记忆与学习策略的发展3.1 学习记忆的发展:中学生的学习记忆能力逐渐提高,能够更好地记忆和应用学习内容,形成扎实的知识基础。

3.2 元认知策略的发展:中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能够有意识地选择和应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3.3 元认知监控的发展: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学习策略,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四、社会认知的发展4.1 自我概念的发展:中学生开始形成自我概念,对自己的特点、能力和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形成自信心和自尊心。

4.2 角色认同的发展:中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如学生、朋友、家庭成员等,并逐渐形成对这些角色的认同。

4.3 社会规范的理解:中学生开始理解和接受社会规范,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五、情绪与情感的发展5.1 情绪认知的发展:中学生的情绪认知能力逐渐增强,能够更好地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有效管理和表达情绪。

儿童自我认知的五个阶段

儿童自我认知的五个阶段

儿童自我认知的五个阶段儿童自我认知是指儿童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认识。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等方面。

根据埃里克·埃里克森的理论,儿童自我认知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生至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初步认识自己,能够区分自己和外界的事物。

他们逐渐学会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例如“要”、“不要”、“痛”等。

同时,他们也开始逐渐理解自己的行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二阶段:2岁至3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并逐渐形成自我意识。

他们开始用“我”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例如“我要吃糖”、“我要玩玩具”等。

同时,他们也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能力,例如能够延迟满足自己的需求。

第三阶段:3岁至5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并开始形成自我评价的能力。

他们开始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并逐渐形成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他们也开始能够区分自己的想象和现实,并能够用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第四阶段:5岁至10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并开始形成自我调节的能力。

他们能够根据环境和情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反应,例如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他们也开始形成自我控制的能力,例如能够抵制诱惑和延迟满足自己的需求。

第五阶段:10岁及以上在这个阶段,儿童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自我认知能力,能够全面地认识自己并明确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他们开始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并能够根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来做出决策和行动。

同时,他们也开始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并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总之,儿童自我认知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多个方面和阶段。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能力。

幼儿园五大领域是哪五个领域的相关参考

幼儿园五大领域是哪五个领域的相关参考

幼儿园五大领域是哪五个领域1. 五大领域解析:身体发展领域身体发展领域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包括幼儿的身体掌握、运动能力以及卫生习惯等方面。

在幼儿的成长道路中,身体发展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更能够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五大领域解析:语言发展领域语言发展领域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其关注的重点是幼儿的语言能力的提高和语言习惯的塑造。

在该领域中,教师应能够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言学习中,从而为幼儿的语言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3. 五大领域解析:社会体验领域社会体验领域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又一个重要领域,其关注的重点是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和社会意识的塑造。

在该领域中,幼儿应能够通过科学的教育环境和丰富的教育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4. 五大领域解析:认知发展领域认知发展领域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又一个重要领域,其关注的重点是幼儿的思维能力的提升和认知水平的提高。

在该领域中,教师应该能够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积极的积累信息、提高分析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5. 五大领域解析:艺术发展领域艺术发展领域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最后一个领域,其关注的重点是幼儿的艺术发展能力的提升和艺术才能的培养。

在该领域中,教师应该注重幼儿的艺术感受和创造力发挥,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艺术素养,从而更好的发挥其艺术潜能。

以上五大领域为幼儿园中的重要教育领域,每个领域都非常重要,不可偏废。

教师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结合五大领域的要求,设计科学的教育内容和任务,从而更好地推动幼儿教育和幼儿成长的发展。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卡尔森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卡尔森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卡尔森介绍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而卡尔森是其学生之一,他在皮亚杰的基础上深化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探讨了人类认知能力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过程,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儿童及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预操作阶段(0-2岁)在卡尔森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预操作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初期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知世界,他们还不能进行逻辑思维或符号操作。

儿童在这个阶段会通过触摸、听觉和视觉等感官方式来探索并理解周围的环境。

具体操作阶段(2-7岁)具体操作阶段是卡尔森认知发展理论中的第二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和符号操作。

他们能够使用语言和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开始使用想象力进行思考。

通过操作玩具和参与游戏,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属性和关系。

逻辑操作阶段(7-11岁)逻辑操作阶段是卡尔森认知发展理论的第三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具备逻辑思维的能力,并能够进行系统和有序的推理。

他们能够进行分类、序列化和数量的操作,并开始理解一些复杂的概念和关系。

形式操作阶段(11岁及以上)形式操作阶段是卡尔森认知发展理论中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进入了抽象思维的阶段。

他们能够进行抽象推理,思考可能性和假设,并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

这个阶段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巅峰,人们能够进行更高级的逻辑思维和创新。

结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卡尔森通过研究和探索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提供了对儿童及成年人思维方式和能力的深入理解。

从预操作阶段到形式操作阶段,儿童逐步发展出更高级的认知能力,这对教育和发展儿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五个阶段及特点

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五个阶段及特点

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五个阶段及特点认知发展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五个阶段及各个阶段的特点。

第一阶段:感知阶段(5-7岁)这个阶段的小学生通过感官来获得和处理信息。

他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有限,并且倾向于使用感官直观的观察方式来认知世界。

他们对于细节的关注程度较高,喜欢探索和触摸周围的事物。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能够识别和命名一些基本的颜色、形状和数量,并且开始掌握一些简单的分类和比较概念。

第二阶段:前操作阶段(7-9岁)在这个阶段,小学生开始具备逆推和思维推理的能力。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事物的属性,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关系。

他们开始懂得利用符号来解决问题,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并且能够逐渐掌握一些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此外,他们对于积极寻求知识和体验感兴趣,开始有了一定的学习动机。

第三阶段:具体操作阶段(9-11岁)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思维逐渐变得更具体和逻辑。

他们能够理解具体物体的性质和关系,并且能够进行具体的数学运算、测量和分类。

他们开始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使用既定的规则进行思考和行动。

此外,他们开始具备数理思维,能够解决一些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问题。

第四阶段:形式操作阶段(11-14岁)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思维逐渐变得更加抽象和系统化。

他们能够理解和处理抽象的概念和假设,并且能够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考。

他们开始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考虑多个因素和角度,开始具备独立处理信息和决策的能力。

此外,他们对于科学和哲学问题产生兴趣,并且开始表现出一定的批判性思维。

第五阶段:形成操作阶段(14岁以上)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思维具备了成人的水平。

他们能够进行高度的抽象和逻辑推理,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他们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和思维理论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性判断。

5_6岁幼儿发展特点

5_6岁幼儿发展特点

5_6岁幼儿发展特点五六岁是幼儿期的关键时期之一,在这个阶段,孩子正在经历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下面是五六岁幼儿发展的一些特点:一、身体发展:1.身高和体重继续迅速增长,但相对于前几年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2.骨骼和肌肉发育良好,运动能力增强,可以进行更复杂的动作和体力活动,如跑、跳、爬等。

3.运动协调性也逐渐提高,可以在体育课和游戏中展示更复杂的动作技能,如投掷、接球、骑单车等。

二、认知发展:1.幼儿开始展示出更高级的思维能力,他们能够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2.注意力和记忆力得到提升,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3.语言能力稳步提高,可以使用更丰富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三、情感发展:1.幼儿开始表现出更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主张,希望被尊重和接受。

2.他们能够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和他人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

3.对他人的感受有更强的共情能力,愿意帮助别人并展示合作精神。

四、社交发展:1.幼儿的社交意识开始增强,能够与同伴进行更复杂的互动。

2.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等,并能够遵守规则和分享玩具。

3.幼儿对友谊的重要性有更深的理解,开始建立稳定的友谊关系,并表现出乐于助人的品质。

在这个阶段1.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和学习机会,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建立积极的家庭环境,注重幼儿的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积极的自我认同。

3.鼓励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帮助他们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分享、互助和尊重他人。

4.提供适宜的挑战和支持,鼓励幼儿解决问题,通过实践和经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五六岁是幼儿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都得到显著提升。

家长和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需求,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社交机会,帮助幼儿充分发展潜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六个阶段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六个阶段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六个阶段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指出,一个人的道德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顺从和惩罚导向”,儿童在这个阶段会寻求成人的认可,通过遵守规则来避免惩罚。

第二阶段是“自己利益至上”,儿童开始关心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并开始意识到交换的概念。

第三阶段是“社会认可和期望”,儿童开始意识到社会的规则和期望,并试图符合这些规则来获得认可。

第四阶段是“法律和秩序导向”,个体开始认识到法律和秩序的重要性,并将其看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首要原则。

第五阶段是“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平衡”,个体开始意识到社会契约中个人权利的重要性,并开始关注社会平等和公正。

最后一个阶段是“道德原则导向”,个体开始遵循自己坚定的准则,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主张,以达到机警地解决道德困境的能力。

幼儿园五大领域——幼儿园中班幼儿认知发展评估表

幼儿园五大领域——幼儿园中班幼儿认知发展评估表

幼儿园五大领域——幼儿园中班幼儿认知发展评估表1. 介绍本文档旨在为幼儿园中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提供评估表。

通过对幼儿在五个主要领域的认知发展进行评估,可以对幼儿的研究和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2. 评估表内容2.1 社交情绪发展评估幼儿在社交和情绪层面的成长。

- 情绪表达: 幼儿在情绪表达方面的能力,包括自我控制、情绪识别和表达。

情绪表达: 幼儿在情绪表达方面的能力,包括自我控制、情绪识别和表达。

- 社交互动: 幼儿在社交互动中的表现,包括与他人的互动、合作和分享等。

社交互动: 幼儿在社交互动中的表现,包括与他人的互动、合作和分享等。

2.2 语言和沟通能力评估幼儿在语言和沟通方面的发展。

- 语言理解: 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解释的能力。

语言理解: 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解释的能力。

- 语言表达: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量。

语言表达: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量。

- 沟通技巧: 幼儿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沟通技巧: 幼儿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2.3 认知与思维发展评估幼儿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

- 问题解决: 幼儿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包括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 幼儿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包括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分类与比较: 幼儿分类和比较事物的能力,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分类与比较: 幼儿分类和比较事物的能力,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 注意力与集中: 幼儿维持注意力和集中精力的能力。

注意力与集中: 幼儿维持注意力和集中精力的能力。

2.4 美术创作和审美表现评估幼儿在美术创作和审美表现方面的能力。

- 色彩概念: 幼儿对色彩的概念和运用的理解。

色彩概念: 幼儿对色彩的概念和运用的理解。

- 绘画技巧: 幼儿绘画技巧的发展情况。

绘画技巧: 幼儿绘画技巧的发展情况。

- 审美表现: 幼儿表现审美意识和创作能力的发展。

审美表现: 幼儿表现审美意识和创作能力的发展。

2.5 数理逻辑发展评估幼儿在数理逻辑方面的研究和发展情况。

第一次课-1 五大领域与认知

第一次课-1 五大领域与认知

--感知与认知五大领域P122~128, P177~185五大领域教育的内容1、认知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大动作与运动4、精细动作5、社会行为和情感婴幼儿的学习特点•通过感官来进行学习•在玩中学习•注意力不易集中•需要反复教育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出生后无条件的定向反射2个月如有发亮的东西或色彩浓艳的东西出现在视野内,会发出喜悦的声音或睁眼注视3个月能短暂的集中注意一个新鲜事物5—6个月可以较稳定的注意某一件事物,但很不持久6—7个月对周围色彩鲜明的、能发出响声和能活动的东西产生稳定的注意6一12月受知识和经验的支配,注意有一定的选择性l岁半能注意5—8分钟1岁9个月能集中注意8一l0分钟2岁能集中注意10—12分钟2岁半能集中注意l0一20分钟5~6岁能集中注意12-15分钟7~10岁能集中注意20分钟10~12岁能集中注意25分钟12岁以上能集中注意30分钟以上注意力的训练方式家长与孩子一同取出几件玩具摆放在桌上,并教孩子清点玩具的数量,让孩子说出玩具的名称,记住玩具的种类。

然后,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拿走其中的某样或几种玩具。

问孩子:“什么东西不见了?”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想、查看、寻找听数报数法四位数:875487669854五位数:93756 74524 74529 09787六位数:475872 594763 997647 755239七位数:9859354 8265549 5406867(P122~129)124婴幼儿感知1婴幼儿认知感知觉能力的发展感觉能力的发展(P10)--凭借感觉器官发展起各种感觉知觉能力的发展--综合认识物品的特性婴幼儿感知感知觉的意义1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理论2感知觉的发展与训练方法3感知觉的意义•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其它认知过程的基础•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感知觉在婴幼儿的认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过程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前运算阶段(2~7岁):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配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借助具体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后):能不借助具体事物,作出符号形式的推理假设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特点:儿童的智力只限于感知和运动。

幼儿认知发展的五个阶段

幼儿认知发展的五个阶段

幼儿认知发展的五个阶段幼儿的认知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理解这些阶段对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本文将介绍幼儿认知发展的五个阶段,以及针对每个阶段的教育方法和具体技巧。

1. 感知阶段感知是幼儿认知发展的第一个阶段,通常出现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到一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幼儿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感官来获取信息。

他们能够注意到周围的事物,并开始学习辨认不同的声音、颜色和形状等。

如何教育:- 提供丰富多样的感官刺激,例如颜色鲜艳的玩具、声音清晰的音乐等,帮助幼儿发展感官觉察能力。

- 鼓励幼儿通过触摸、探索来认识周围的物体,提供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由地探索。

2. 运动阶段运动阶段发生在幼儿的第一到第三年,这个阶段幼儿开始有能力主动地探索和运动自己的身体。

他们能够学会爬行、站立、走路,并试图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技能。

如何教育:- 提供安全的环境,让幼儿自由地进行各种运动活动,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好奇心。

- 创造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例如跑步比赛、跳绳等,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3. 操作阶段操作阶段出现在幼儿三到七岁之间,这时幼儿开始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例如使用餐具、穿衣服以及解决简单的问题等。

他们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思维活动,开始理解因果关系。

如何教育:- 鼓励幼儿进行各种操作活动,例如自己穿衣服、洗手等,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 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 想象阶段想象阶段在幼儿五到十岁之间,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显著发展。

他们能够进行角色扮演、想象故事情节,并开始理解抽象的概念。

如何教育:- 提供具有启发性的故事、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帮助幼儿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 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5. 抽象阶段抽象阶段发生在幼儿的十岁以后,幼儿开始有能力进行更加抽象和复杂的思维活动。

第5章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新进展《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5章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新进展《儿童发展心理学》

2、与皮亚杰理论的异同来自研究目的与皮亚杰类似:
试图描述 和操作信息。
,分析人类心智如何表征
描述认知过程如何随

一、信息加工理论的一般观点
2、与皮亚杰理论的异同
研究目标、假设和研究技术与皮亚杰存在差异:
目标:信息加工理论假定
是信息的

可能影响儿童存储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强调应为发
展提供某种
的解释。(非描述,重转变机制;学习困难)
儿童认知发展
研究新进展

最 早 的 记 忆 在 几 岁 ?
目 录
壹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
信息加工研究
贰 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研究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 信息加工研究
ONE
1、信息加工观的性质
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强调人机模拟,认 为人脑就象一部复杂的计算机,能够快速和精确地 处理信息。
尽管计算机和人脑在物理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区 别,但二者均以各种内部机制为特征,均按照类似 的普遍原则进行操作。(不同的能力特征)
(6)平衡冲突问题:在重量和距离方面,两者都冲突,但两 边都达到了平衡。
二、西格勒的信息加工理论: 特定任务的信息加工分析
实验结果
在总共 120 名的年龄分别为 5、 9、 13 和 17 岁的儿童中,有 107 名(89%) 完全一致地根据四种规则之一作出反应: 29 名使用规则Ⅰ, 22 名使用规则Ⅱ, 48 名使用规则Ⅲ, 8 名使用规则Ⅳ。儿童关于自己如何解决问题的言语描述也 与他们的反应模式高度一致,从而表明他们是使用了西格勒的规则。
三、儿童记忆的发展研究
3、知识的影响
(2)建构性记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记住的多数事物,是有意义、有组织的事 件或结构性信息,而不是经典实验室研究中所使用的孤立、基 本上无意义的须死记硬背的“项目”。提取也是一个主动的同 化重构过程。 在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时,我们总是不断作出这种自发的推 论和解释。 与成人一样,儿童也有建构性记忆。 建构性记忆中最重要的发展变化,或许是儿童用以进行建构性 记忆的知识结构上的变化。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学习辅导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本节主要内容:一、婴儿感知觉发展研究的方法婴儿不能用语言向成人描述出自己的感觉或知觉,也不能以熟练的行为对刺激作出反应。

所以我们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方法,让婴儿“告诉”我们他们所感觉到和知觉到的东西。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一)反射法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一套完整的无条件反射装置,包括吸吮反射、抓握反射、觅食反射、瞳孔反射等。

只要给予适宜的刺激,就能引出相应的无条件反射。

所以当一个刺激出现时(如一盏强度适中的灯打开),如果婴儿有无条件反射(瞳孔变小),说明婴儿能感觉到这个刺激(“我已经感觉到光的刺激了!”)。

如果某个刺激未能引出新生儿相应的反射,我们就很难断定新生儿是否察觉到了当前刺激,也许他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从而抑制了反射行为。

(二)习惯化与去习惯化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婴儿会产生许多身体变化或反应,比如头部或眼部运动、呼吸或心跳频率的变化。

但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婴儿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直到完全消失。

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习惯化的过程。

此时,如果再出现一个新的刺激,婴儿可能产生新的条件反射,这个过程被称为去习惯化。

(三)视觉偏好法所谓视觉偏好法是指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刺激更感兴趣。

范茨用这种方法做了很多关于婴儿的形状知觉与视觉偏爱的研究。

在他的实验中,同时给婴儿出示两个图案,测量婴儿注视每个图案的时间。

如果婴儿看两个图案的时间不一样长,说明他们可以区分两种不同的刺激。

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婴儿的感觉能力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婴儿已经有了听觉、视觉、温度觉、触觉和痛觉等重要感知觉能力,这里我们将主要介绍听觉和视觉。

(一)听觉在新生儿出生之前,他们的听力就已经在发育了。

新生儿的听觉已经有了相当好的发展。

婴儿更喜欢高频率的声波、悦耳的音调、动情的声音。

所以妈妈们会不自觉的使用这种高频声波和他们的宝宝说话,因为妈妈们发现,这样的交流更能吸引她们的宝宝。

教学中的认知发展

教学中的认知发展

教学中的认知发展认知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本文将着重探讨教学中的认知发展,并提供一些建议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高。

一、认知发展的意义认知发展是指个体的思维、观念和认知结构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演化。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他们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以及批判性思维。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发展,帮助他们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的学习者。

二、认知发展的策略1. 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他们认知发展的重要策略。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如游戏、小组合作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与学生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推动他们的认知发展。

2.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思维训练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和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认知发展。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知识。

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4.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认知发展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喜好进行学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学习工具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三、认知发展的评估方式评估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评估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1. 观察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表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表现来评估他们的认知发展情况。

学前儿童发展5

学前儿童发展5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31,关于儿童发展研究中的访谈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答案
A,谈话法就是研究者到幼儿园随机即兴地对幼儿进行采访
B,应用谈话法之前,应事先要和幼儿建立亲密关系
C,应用谈话法时,提出的问题不能太多,以免幼儿疲劳、厌倦
D,应用谈话法时要把答话按照原词和原来的语气记下
B,实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考点
幼儿社会性发展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观察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
30,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A)。
答案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B,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
C,保护幼儿健康成长
D,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考点
幼儿生活常规教育常用方法
25,“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最容易在(D)亲子关系的家庭出现。
答案
A,民主型
B,专制型
C,独断型
D,放任型
考点
幼儿社会性发展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放任型亲子关系容易产生这种不良品质。
26,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D)。
分值
2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思维力是幼儿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34,目前幼儿园教师为幼儿制作成长档案是运用了(C)方法对幼儿的成长进行研究。
答案
A,观察法
B,谈话法

教学计划五感认知培养

教学计划五感认知培养

教学计划五感认知培养教学计划——五感认知培养引言:在幼儿教育中,五感认知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感官的刺激和认知的培养,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周围的世界。

本文将介绍一个科学而有趣的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幼儿的五感认知能力。

一、计划目标通过本计划的实施,旨在培养幼儿的五感认知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感知和理解。

通过刺激幼儿感官的发展,提升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视觉认知培养利用图书馆或幼儿园周围的环境资源,组织幼儿参观展品,观察自然景观等。

通过观察和描述,提高幼儿的视觉认知能力。

2. 听觉认知培养设置听觉游戏,通过播放不同的声音,让幼儿辨别声音来源。

例如,播放动物的叫声,让幼儿猜测动物的种类。

通过听觉游戏,激发幼儿的听觉认知能力。

3. 触觉认知培养组织手工制作活动,比如纸张的剪切、粘贴等。

让幼儿亲自动手完成这些活动,通过触觉感知材料的质地和形状,培养幼儿的触觉认知能力。

4. 嗅觉认知培养组织幼儿参观花园或植物园,让他们亲身感受花朵的芬芳气味。

在花园中,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嗅觉游戏,让他们辨别不同花朵的气味。

5. 味觉认知培养进行食物尝试活动,让幼儿品尝不同食物的味道。

通过尝试和描述,提高幼儿对食物味道的辨别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事物,激发幼儿的感官认知能力。

观察活动可以结合图书、影片等资源,提供更多的视觉刺激。

2. 游戏法通过各种游戏,激发幼儿的感官认知能力。

游戏可以包括听觉游戏、触觉游戏、嗅觉游戏等,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和感知。

3. 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参与各种活动,通过触摸和操作来感知事物。

实践活动可以是手工制作、植物种植等,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来培养五感认知能力。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表现,进行简要的评估。

评估可以包括幼儿对事物的感知程度、描述能力和判断能力等方面。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幼儿们的五感认知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亲子活动教案五个领域怎么写

亲子活动教案五个领域怎么写

亲子活动教案五个领域怎么写教案标题:亲子活动教案五个领域怎么写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在亲子活动中涵盖五个领域的教育要求。

这五个领域包括身体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交情感发展和艺术发展。

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亲子活动,可以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提高孩子在各个领域的综合发展。

教案目标:1. 了解亲子活动在五个领域的教育要求。

2. 学会设计和组织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亲子活动。

3. 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综合发展。

教案步骤:1. 引入活动:- 向家长介绍本次亲子活动的主题和目标,强调家庭与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综合发展的重要性。

2. 身体发展领域:- 设计一系列身体运动和锻炼的活动,如家庭瑜伽、户外探险等,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健康发展。

3. 认知发展领域:- 提供一些有趣的智力游戏和谜题,如拼图、迷宫等,以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语言发展领域:- 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活动,共同阅读故事书、讲述故事等,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5. 社交情感发展领域:- 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亲子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举办家庭游戏日等,以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6. 艺术发展领域:- 提供一些艺术创作的机会,如绘画、手工制作等,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艺术才能。

7. 结束活动:- 总结本次亲子活动的收获和成果,鼓励家长继续参与和支持孩子的综合发展。

- 提供家庭与学校合作的联系方式,以便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教案评估:- 观察家长和孩子在亲子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 收集孩子完成的作品和活动记录。

- 向家长反馈亲子活动的效果和孩子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

教案扩展:- 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与孩子进行亲子活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 组织家长培训活动,分享更多亲子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经验。

- 在学校开展亲子活动展示,让家长和教师互相学习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的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展(婴儿期)
(1) 感知觉是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

(2)感觉发展先后顺序:【林书P145】【讲义P109】
触觉味觉视觉听觉嗅觉
时间
49天初步反应
4个月有成熟够物能力
时间
胚胎3月发育
胚胎15周初步成熟
胎儿4个月能受到足够刺激
时间
胎儿4、5月具有视觉反应能力
2~4月发展出颜色知觉
4个月已有颜色偏好
6个月具有例题觉
时间
胎儿5、6个月开始建立听觉系统
6个月能辨别音色、音高,初步具备协调听觉与身体运动的能力
时间
胎儿7、8月
(3)知觉的发展【讲义P109】
方位知觉: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是以自我中心来进行定位的
形状知觉:婴儿在3个月时具有了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并表现出人脸偏爱的现象大小知觉:一般来说,4个月以前的婴儿就具有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深度知觉:视崖实验(人物、实验、结论)吉普森和沃克的“视崖实验”表明,2个月已经具有深度知觉,但没有对视崖的恐惧感。

6个月能清楚地知觉到深度,并对高度产生惧怕。

2-3个月对来物具有保护性闭眼反应。

二、记忆的发展【讲义P114】【林书P203】
(1)容量:3岁3(3.9)个信息单位,6岁6个信息单位
(2)有意记忆与无意记忆:幼儿晚期有意识记和追忆才逐步发展起来(有意识记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的质变)
(3)形象记忆与语义记忆:形象记忆仍占主导地位,语词记忆发展更快
(4)自传式记忆:对个人特别重要的经历的回忆
(5)记忆策略(弗拉维尔三个阶段)10岁后记忆策略逐步稳定发展起来(0-5岁,无策略;5-7岁,不能主动应用策略,需要诱导;10岁后,主动自觉采用策略);常用的记忆策略:复述和组织(系统化)
(6)元记忆:弗拉维尔认为元记忆包括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和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
三、心理理论【讲义P114】
定义人物实验方法观点
心理理论个体对自
己或他人
的内在心
理状态与
外在行为
的认识能
力(即对
自己或他
人的信
念、愿望
和意图的
理解能
力)普雷马克
伍德拉夫
错误信念实验
(1)给儿童讲一个故
事,故事内容为:一个名叫
麦克的小男孩把巧克力放
在橱子A里。

然后他到外面
去玩了。

在麦克不在的时
候,他妈妈把巧克力从橱子
A里拿出巧克力做蛋糕,然
后把剩下的巧克力放在橱
子B里。

麦克回来了,想吃
巧克力。

实验者讲完故事
后,问儿童:麦克会到哪里
找巧克力呢?
(2)首先向儿童出示
一个常见的糖果盒,并问盒
子里装着什么。

在儿童回答
为“糖果”后,实验者打开
糖果盒拿出铅笔,让儿童看
到里面装的是铅笔;然后将
铅笔放回盒子,并问儿童:
其他孩子在打开糖果盒之
前,认为糖果盒里装的是什
么?
软硬件资源(材料):错误
信念任务故事、糖果盒、铅

实验结果测评标准:
根据儿童对实验者提
出的问题回答情况,来判断
儿童能否理解错误信念。


果儿童能正确回答任务故
事后提出的问题(麦克到橱
子A里找巧克力,其他孩子
在打开糖果盒之前,认为糖
果盒里装的是糖果),说明
儿童有能力理解他人的错
误信念。

如果儿童不能正确
回答任务故事后提出的问
题,则说明儿童还不能理解
错误信念。

对心理状态的成熟认识
是建立在“信念-愿望系
统”之上,4岁左右开始
形成,其标志是成功完成
“错误信念任务”的任
务;6岁以后儿童才能正
确理解“二级错误信念任
务”
观点采择采取他人
的观点来
理解让人
的思想与
情感的一
种必需的弗拉维尔
塞尔曼
两难故事法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
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本城
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
治好她。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
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
5个阶段:
0:自我中心或无差别的
观念(3-6岁,不能认识
到自己观点与他人的不
同)
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
认知技能2000元。

病妇的丈夫汉斯到
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
1000元。

汉斯恳求药剂师,
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
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
赊帐。

药剂师不仅没答应,
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
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
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
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
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
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
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
问题,让儿童讨论,以此来
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
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岁,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念,但不能理解原因)
2:自我反省式角色采择(8-10岁,能考虑他人观点,但还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3:相互性角色采择(10-12岁,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4:社会和习俗系统角色替换(12-15岁,能利用社会标准和信息去衡量和判断事件)
四、元认知【林书P207】【讲义P119】
定义理论
元记忆关于记忆过
程的知识或
认知活动弗拉
维尔
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
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
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
元认知有关认知的
知识,具体
地说,就是
个人对有效
完成任务所
需的机能、
策略及其来
源的意识,
是一个人在
从事认知以
前的一种认
识元认知知识有关认知的知识,就是一个人对有效完成任务所
需的机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是一个人在从
事认知以前的一种认识。

包括知人、知事、知法
(方法)三方面的知识
元认知体验伴随着认知活动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


感考试失败后产生的焦虑或成功后产生的愉悦等元认知监控在进行认知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
活动作为意识对象,运用自我监控的机制,不断
地对认知过程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调
节。

元认知的控制过程包括制定认知计划、监视
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元认
知监控是元认知的核心
五、思维的发展
(1)特点【讲义P114】【讲义P119】【讲义P122】
幼儿思维童年思维青少年思维
初中生高中生
①思维的具
体形象性
是主要特

②思维的抽
象逻辑性
开始萌芽③语言在幼
儿思维发
展中的作
用日益增
强①整个童年,逐渐过渡到
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
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
体形象性
②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
抽象逻辑思维存在着关
键年龄(小四,10~11)
③儿童思维形式逐渐完
整,但有待完善;9~11
岁时表现出辩证思维的
萌芽
④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
象逻辑思维存在着不平
衡性,表现在概括能力、
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
处于形式运算阶
段,其主要特点是
思维的抽象逻辑
性。

主要表现在运
用假设、逻辑推理
和逻辑法则的运
用。

同时,在思维
品质方面出现矛
盾性发展,表现为
思维的批判性和
创造性日益增加、
片面性和表面性
依然明显、自我中
心再度出现(独特
的自我和假想的
观众)
抽象逻辑思维进
入成熟期,其中
形式逻辑思维发
展更为完善、占
主导地位,具体
表现在概念的发
展、推理能力的
发展(到了高二,
推理能力已基本
成熟,基本完成
了由经验水平向
理论水平的转
化)和逻辑法则
的运用
(2)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的研究【讲义P114】
①“三山测验”:这个实验证明了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自我中心是指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很难想象从别人的观点看事物是怎样的
②守恒: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时,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特性。

包括液体守恒、数量守恒、长度守恒、体积守恒等
③类包含:类与子类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