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数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整数的唯一分解定理
第一节 整除性
教学重点:应用带余数除法
1、定义1 设a ,b 是整数,b ≠ 0,如果存在整数c ,使得
a = bc
成立,则称a 被b 整除,a 是b 的倍数,b 是a 的约数(因数或除数),并且使用记号b ∣a ;如果不存在整数c 使得a = bc 成立,则称a 不被b 整除,记为b |/a .
注:1、显然每个非零整数a 都有约数 ±1,±a ,称这四个数为a 的平凡约数,a 的另外的约数称为非平凡约数.
2、若整数a ≠ 0,±1,并且只有约数 ±1和 ±a ,则称a 是素数(或质数);否则称a 为合数.
以后若无特别说明,素数总是指正素数.
3、下面的结论成立:
(ⅰ) a ∣b ⇔ ±a ∣±b ;
(ⅱ) a ∣b ,b ∣c ⇒ a ∣c ;
(ⅲ) b ∣a i ,i = 1, 2, , k ⇒ b ∣a 1x 1 + a 2x 2 + + a k x k ,此处x i (i = 1, 2, , k )是任意的整数;
(ⅳ) b ∣a ⇒ bc ∣ac ,此处c 是任意的非零整数;
(ⅴ) b ∣a ,a ≠ 0 ⇒ |b | ≤ |a |;b ∣a 且|a | < |b | ⇒ a = 0;
(ⅴi) b ∣a ,a ≠ 0 ⇒
b a ∣a . 证明:留作习题.
例1 设a 1, a 2, , a n 是整数,且
a 1 + a 2 + + a n = 0,a 1a 2 a n = n ,
则4∣n .
解:如果2|/n ,
则n , a 1, a 2, , a n 都是奇数. 于是a 1 + a 2 + + a n 是奇数个奇数之和,不可能等于零,这与题设矛盾,所以2∣n ,即在a 1, a 2, , a n 中至少有一个偶数. 如果只有一个偶数,不妨设为a 1,那么2|/a i (2 ≤ i ≤ n ). 此时有等式
a 2 + + a n = -a 1,
在上式中,左端是(n - 1)个奇数之和,右端是偶数,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在a 1, a 2, , a n 中至少有两个偶数,即4∣n .
例2 若n 是奇数,则8∣n 2 - 1.
解:设n = 2k + 1,则
n 2 - 1= (2k + 1)2 - 1 = 4k (k + 1).
在k 和k + 1中有一个是偶数,所以8∣n 2 - 1.
例3 证明:若m-p∣mn+pq,则m-p∣mq+np.
解:因为m-p∣(m-p)( n-q),又因为m-p∣mq+np,所以m-p∣mq+np.
2、定理1(带余数除法) 设a与b是两个整数,b≠ 0,则存在唯一的两个整数q和r,使得
a = bq+r,0 ≤r < |b|. (1)
证明存在性若b∣a,a = bq,q∈Z,可取r = 0. 若b|/a,考虑集合
A = { a +kb;k∈Z },
其中Z表示所有整数的集合.
在集合A中有无限多个正整数,设最小的正整数是r = a +k0b,则必有
0 < r < |b|,(2) 否则就有r ≥ |b|. 因为b|/a,所以r≠ |b|. 于是r > |b|,即a +k0b > |b|,a +k0b- |b| > 0,这样,在集合A中,又有正整数a +k0b- |b| < r,这与r的最小性矛盾. 所以式(2)必定成立. 取q = - k0知式(1)成立. 存在性得证.
唯一性假设有两对整数q',r'与q'',r''都使得式(1)成立,即
a = q''
b +r'' = q'b +r',0 ≤r', r'' < |b|,
则
(q''- q')b = r'-r'',|r'- r''| < |b|,(3) 因此r'- r'' = 0,r' = r'',再由式(3)得出q' = q'',唯一性得证. 证毕例4设a1, a2, , a n为不全为零的整数,以y0表示集合
A = { y;y = a1x1+ + a n x n,x i∈Z,1 ≤i≤n }
中的最小正数,则对于任何y∈A,y0∣y;特别地,y0∣a i,1 ≤i≤n.
解设y0 = a1x1'+ + a n x n',对任意的y = a1x1+ + a n x n∈A,由带余数除法知,存在q, r0∈Z,使得
y = qy0+r0,0 ≤r0 < y0 .
因此
r0 = y-qy0 = a1(x1-qx1')+ + a n(x n-qx n')∈A.
如果r0≠ 0,那么,因为0 < r0 < y0,所以r0是A中比y0还小的正数,这与y0的定义矛盾. 所以r0 = 0,即y0∣y.
显然a i∈A(1 ≤i≤n),所以y0整除每个a i(1 ≤i≤n).
例5 设a0, a1, , a n∈Z,f(x) = a n x n+ +a1x +a0 ,已知f(0)与f(1)都不是3的倍数,证明:若方程f(x) = 0有整数解,则
3∣f(-1) = a0-a1+a2- + (-1)n a n .
解对任何整数x,都有
x = 3q +r,r = 0,1或2,q∈Z.
(ⅰ) 若r = 0,即x = 3q,q∈Z,则
f(x) = f(3q) = a n(3q)n+ +a1(3q)+a0 = 3Q1+a0 = 3Q1+f(0),
其中Q 1∈Z ,由于f (0)不是3的倍数,所以f (x ) ≠ 0;
(ⅱ) 若r = 1,即x = 3q + 1,q ∈Z ,则
f (x ) = f (3q + 1) = a n (3q + 1)n + + a 1(3q + 1) + a 0
= 3Q 2 + a n + + a 1 + a 0 = 3Q 2 + f (1),
其中Q 2∈Z. 由于f (1)不是3的倍数,所以f (x ) ≠ 0.
因此若f (x ) = 0有整数解x ,则必是x = 3q + 2 = 3q ' - 1,q '∈Z ,于是
0 = f (x ) = f (3q ' - 1) = a n (3q ' - 1)n + + a 1(3q ' - 1) + a 0
= 3Q 3 + a 0 - a 1 + a 2 - + (- 1)n a n = 3Q 3 + f (-1),
其中Q 3∈Z . 所以3∣f (-1) = a 0 - a 1 + a 2 - + (-1)n a n .
3、定义2 称式(1)中的q 是a 被b 除的不完全商,r 是a 被b 除的余数,也叫最小非负剩余,记作r a b =><.
4、定理2 对于正整数b a a ,,21,其中0>b ,常有:
>><+>>=<<+<2121a a a a ;
>><->>=<<-<2121a a a a ;
>>><>=<<<2121a a a a .
证明:略.
补充:设n m ,为正整数,证明:33n m -为偶数的充要条件为n m -为
偶数.
第二节 最大公因数与辗转相除法
第三节 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的:1、掌握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性质;
2、掌握辗转相除法;
3、会求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教学重点: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性质
教学难点:辗转相除法
一、最大公因数
1、定义1 整数a 1, a 2, , a k 的公共约数称为a 1, a 2, , a k 的公约数.不全为零的整数a 1, a 2, , a k 的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a 1, a 2, , a k 的最大公约数(或最大公因数),记为(a 1, a 2, , a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