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概念
课程资源定义

课程资源开发编辑本段什么是课程资源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冈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本事所要探讨的是广义的课程资源,即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
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对课程资源进行划分的方式。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地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有形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资源的范围更广,可以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什性资源两大类。
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力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日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利网络化资源。
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VCD、电脑软件、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主要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上级教研部门、大学设施、研究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其他学校的设施、学术团体、野外、工厂、农村、商场、企业、公司、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组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网络化资源主要指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资源。
上述三种类型的划分有其理论的依据,但大多是学校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
只要是便于学校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采用何种方式划分都有其合理性。
总体上说,三种课程资源的划分都比以前更能够反映课程改革的实际,课程资源的范畴更大,也更科学。
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员负 责借 阅书籍 。 这样学 生 的课余
改革 明确提 出 的。 课程 资源 的开 发 的学 习 目标和 任务 , 后 结合 教 材 生 活丰 富 了 , 然 午休 和课 余 时常见 他 内容 , 用集 体备 课 的时 间进 行 研 们 围 坐 在一 起 手 捧 《 万 个 为 什 利 十
童皇
:
为 有 源 头 活 水 来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 的开发 与利用
于 浩 蒲昕 昕
课 程 资源 的概念 , 本次 课 程 要 细 致研读 课 程标 准 , 是 了解其 提 出 和利 用 对 于 转 变 课 程 功 能 和学 生 的学 习方式 具有 重要 意 义 , 可 以 它 超 越狭 隘 的教学 内容 , 让师 生 的生 活 和经验 进 入教 学过 程 , 可 以改 也 变 学生在 教 学 中的地 位 , 可 以开 还 阔教 师 的教育 视 野 , 变教 师 的教 转 学 观念 。在课 程改 革 的背 景下 , 课
和 灵 活 性 较 以 前 的 教材 有 很 大 的
的尝 试 , 自己根 据 教 材 , 据 实 际 根
验, 而书上 的一 些难 以操作 的实验
源 。教科 书在 编写 时 , 循 了学 生 分工合作 的形式课前 收集 、 遵 整理 , 然 情 况 , 和学 生 一起 设计 一 些科 学实 我们 则弃 之不 用 。 这样无 论是 学生
程 资 源 的作 用 比 以往 任 何 时 候 都 呢 ? 我们 年级组 的任课 老 师在 深究 呢 ! 们还采 用 了各种 激励评 价 的 我
重要 。
课 程 资源需 要 发掘 , 但其 源 头 了一次专 门的研讨 ,最后大家一 至 学 ” “ 习科学 ” 和 学 的兴 趣 。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张秀珍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张秀珍作为小学生观察世界、认识大自然最基础的课程,科学课程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
大自然中的事物种类繁多、千奇百怪,小学生好奇心又比较重,凡事都想探寻究竟。
因此,仅仅依靠教材中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寻找更多的资源。
笔者结合多年在小学一线教学的经验,从多个方面阐述如何增加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相关概述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帮助小学生理解课堂上的知识,并对课堂知识进行扩展,最终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了教材的知识框架与内容,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拓宽了小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养。
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的结合,才能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根据我国的教学现状,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被广泛使用的载体可以划分为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
生命载体一般指由专家、教师组成的授课群体,以他们的知识储备向小学生传授相应的科学知识;非生命载体一般是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指南、教学用书等,小学生可以按照这些资源的要求对知识进行探寻。
当前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有课堂内和课堂外,课堂内的资源开发途径是借用学校当前的设备,在实验室、图书馆等场地内进行资源开发;课堂外资源开发途径是带领小学生对校内或校外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进行探寻。
二、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作为小学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与小学生接触最多,也是最直接的。
他们一般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储备,是给予小学生课程资源最重要的资源。
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任何一名教师都可以配合科学教师,给小学生带来丰富的课程资源。
比如,我们在三年级第二单元中动物这一知识点时,讲到金鱼的组成,为了帮助学生了解金鱼构造,可以邀请美术老师对教材内容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强学生的记忆。
对于教材没有涉及的也可以通过图画的形式进行讲解,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这样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意识。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PPT

小组成员:熊姗 倪璐瑶 王元云 陈敏
目录
1 “课程资源”的概念 2 课程资源的分类
3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4 农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5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2
课程资源的概念
狭义: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
广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 素 。
(1)学校的师资力量就是我们需要开发 的最好的课程资源;(老师)
(2)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 源。(学生)
二、利用好实验室 、自制教具室 、 图书馆 、微机 室以及各种教育实践基地。
(1)实验室; (2)自制教具室; (3)图书馆; (4)网络资源; (5)科技馆 、博物馆 、及各种教育实 践基地等也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 (6)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农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开发利用学校资源; 二、开发利用家庭资源;
三、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四、开发利用其他资源
2015/10/18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在我国长期以来课程资源被简单的理解为教材。我们常 常会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
程资源 ,就会想到编教材 、订教材 ,而想不到还有其它可 以利用的课程资源。这种僵化的观点长期存在 ,而导致我国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除了把教材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以外 ,长期以来,我国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实施空间和资源的内容等方面也很 落后。 小学科学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已迫在眉睫。
少数民族牧区 小学科学课程 资源的开发与 利用?
参开文献
李国喜.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篚开发与利用[J].小学科学(教 师),2012,(第2期). 卓德才.开发课程资源打造实效课堂:浅谈小学科学课程资 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小学版),2013,(第11期). 滕吉荣. 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 《 科学 (3—6年级)课程标准》 (s) .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1》(s). 《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M)北京: 教育 科学出版社.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李贤文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李贤文发表时间:2018-05-18T16:41:55.36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8年5期作者:李贤文[导读] 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并阐述了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方法,旨在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参考,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质量。
李贤文(重庆市巫山县官渡小学重庆巫山 404700)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下,我国小学科学教学整体小学教育中的主要组成之一,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面对新课程的改革,科学教学为了满足现代学生发展的需求,应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并将其合理的应用在教学中,以此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并阐述了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方法,旨在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参考,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5-0152-011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概念及分类从科学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角度来讲,可以讲科学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科学课程资源和条件性科学课程资源。
其中,素材性科学课程资源作用于科学课程是其显著特点,同时也能够成为科学课程的素材或来源。
例如,我们在学校灌输给小学生们的课本教材,大家在课堂中所使用的道具教具等,这些就都可以归类于素材性科学课程来源。
条件性科学课程资源作用于科学课程,但科学课程本身并非起源于它,总的来说,条件性科学课程资源可以很大范围内决定小学生科学课程的学习及掌握情况。
例如,学校的实际资源情况,学生的条件、家庭、所处社会环境以及学校所在地区的区域发展水平等,这些都属于条件性科学课程资源。
就科学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的角度来分类,我们可以把科学课程资源分为学校科学课程资源、家庭科学课程资源和社区科学课程资源。
关于它们的具体情况分析,下文中会有详细的说明,在此便不再赘述。
21703272_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思路简析

5小学科学XIAOXUE KEXUE72020在对小学科学课程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能力为出发点,且保证科学教学资源开发具有一定的目标性,以完成该目标为中心展开教学探究,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课程资源的概念,介绍了课程资源的分类,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策略。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理解。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一切有利于课程目标发展的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以广义的课程资源观统领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教学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提高可靠的基础保障。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及开发利用(一)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分类可以将其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条件性课程资源的特点就有很多的不同,它虽然作用于课程,却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可以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对课程的实施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按照课程资源的空间顺序分类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对课程资源进行分类,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新课改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和标准,要求学校和教师在确保利用好校内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利用相应的校外课程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将所有课程资源都充分应用在教学中。
1.立足课堂,开发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教师一定要深入挖掘学校内各种资源,同时还要积极应用学校的一些教学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如电子教学设备、操场、实验装置、标本、模型等教学设施。
学校要对一些落后和陈旧的设备定期更新。
学校方面还要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并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的科学教室,以此提高科学教学的实际效果。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整合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整合引言科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分析能力的重要学科。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和探索我们周围世界的奥秘,并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然而,在教授小学科学课程时,教师常常发现资源不足,课程内容不够丰富,缺乏与课程要求相匹配的材料。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整合科学课程资源变得至关重要。
什么是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整合?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整合是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实验材料、课件、视频、网络资源等,以满足小学科学课程的需求。
这种整合的目的是提供多样化和丰富性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为什么需要整合小学科学课程资源?1.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通过整合不同形式的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互动等方式参与学习,从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2.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科学可以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但传统的教科书和讲堂教学往往让学生感到乏味。
通过整合富有趣味性的资源,例如动画视频、实物模型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3.丰富课程内容:小学科学课程需要涉及多个知识领域,如物理、化学、生物等。
整合资源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4.提高教学效果:整合科学课程资源可以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如何进行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整合?1.寻找适合的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寻找适合小学科学课程的资源,如参考教科书、查找互联网资源、参观科技博物馆等。
要选择与课程要求相符合的资源,包括教学内容、实验方法、知识点等。
2.制作课件和多媒体资料: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制作课件和多媒体资料,结合图像、动画、音频等元素,提供生动的学习材料,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创造性地开展实验:实验是小学科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浅谈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者:韩海天来源:《速读·下旬》2016年第06期摘要: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课程资源作为本次课改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对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的一门课程,科学课程的深入开展,离不开各种课程资源的支持,包括学校课程资源、家庭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
致力于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非常重要且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将原小学自然课改为科学课,体现了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课程理念。
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一、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概述1.对课程资源和科学课程资源的理解课程资源思想源于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最早提出“课程资源”这一概念的是著名的课程学家泰勒。
泰勒通过对课程目标来源问题的研究,探讨了课程资源的组成。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
课程资源是相对于课程而言的,但是,任何课程又都是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和前提的。
国内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已经日益深入,课程理论不断丰富。
2.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分类科学课程的深入开展,离不开各种课程资源的支持,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是综合多样的,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对课程资源的分类。
所谓课程资源的分类,就是建立课程资源的次序和系统。
具体地讲,就是要把众多的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根据归属到一起,又按照某些不同的特点,把它们区分开来,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它们。
3.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主体学校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教室、实验室、劳技制作室、图书馆、阅览室、校园网络或音像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及其配备的资料,学校内的各种建筑的环境布置,以及树木花草、喷池园林、气象或环境观测点、生物角和科技景点,等等。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育研究课程教育研究128 学法教法研究古往今来的教育发展史告诉我们,不论是什么样的教育思想都要一定的载体才能说明并且准确无误的传达给被接受者。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创新思想,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处理好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能够优化的组合和利用,国家越来越重视科学课程的进展情况,并且也在其中有了一些成果,这对教育事业的整体性推进有着重大的意义。
但在科学性课程开设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一、我国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被我们所重视。
课程资源在这么多年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简单的教材,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
我们常常会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会想到编教材、订教材,而想不到还有其他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
也正是因为这些不正确发观点的存在,让我们的教育在某些方面产生了问题,这也是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
当然,除了对课程资源的认知观念不正确以外,我们以前的教育设施和意识也远远比不上美欧一些发达国家。
一线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主题,但是我国目前课程资源的开发还是要靠科学家们的努力。
从课程资源实施的空间看,仅仅将教学局限于班级课堂,使得班级课堂成为利用课程资源最重要的载体。
二、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概述1.何谓小学科学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全部相关因素;但狭义的课程资源仅仅是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而所谓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来说就是指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编制,评价等发展中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2.小学课程资源的分类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程资源从传统的意义上的划分逐渐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演变。
课程资源有3种形式的分类,虽然有其理论依据,但是大部分是在学校的新课程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分类如下:A 课程资源分为有形和无形之分,有形就是我们常见的教科书等,无形的范围很广泛,如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等。
浅析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析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摘要:在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课程开始朝着深层次方向改革,改革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环便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目前,大部分学者开始重点关注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
在小学阶段,不仅需要丰富学生自身知识背景,同时还需要根据地域以及文化背景,满足学生学习环境。
因此需要深挖小学科学课程资源。
本文主要概述科学课程资源概念,并对其特性以及开发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一、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概述(一)含义在小学当中设立科学课程,通过科学启蒙的带动,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发现科学的存在,从而能够真正的接触科学知识。
对科学课程进行实施教学,所必需的因素便是课程资源,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所利用到的自然资源或者是社会资源,都可以涵盖在课程资源范畴。
对于课程资源来说,其既能够承载学科知识和经验信息,同时也能够推进课程的合理性。
将小学科学课程作为连接自然资源和课程目标的载体,才能够将更为广阔的素质培养空间提供给学生。
(二)特性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种类具有多样性,受到人力、物力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其所呈现的特性也会多种多样;除此之外,其还具有多质性的特性。
尽管课程资源是相同的内容,但是由不同的教师对其进行诠释,则可以有效发挥其潜在价值。
二、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不足(一)不合理的教学投入目前,我国教育经费紧张、资金来源单一问题存在已久。
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那么便无法保证学校教学设备能够更新换代,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高标准的教学资源配备低水平日常教务研究工作,两者之间达不到平衡的问题。
因此总的来说,课程资源短缺,除了受客观因素影响之外,主观因素问题也需要进行调整[1]。
(二)开发利用机制不科学性分权制是西方国家对于课程资源的管理体制。
在其制度的帮助之下,教师拥有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自主权。
但是在国内一般采用集中化课程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具有一定的严格性。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65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李艳杰(吉林省农安县小城子乡中心小学 吉林长春 130228)摘要: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我们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普遍薄弱,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小学课程资源是促进小学科学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引言古往今来的教育发展史告诉我们,不论是什么样的教育思想都要一定的载体才能说明并且准确无误的传达给被接受者。
怎样有效的利用小学课程资源对小学课程教育进行改革一直都是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而本文主要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效建议。
二、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概述 (一)何谓小学科学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全部相关因素;但狭义的课程资源仅仅是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而所谓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来说就是指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编制,评价等发展中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二)小学课程资源的分类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程资源从传统的意义上的划分逐渐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演变。
课程资源有3种形式的分类,虽然有其理论依据,但是大部分是在学校的新课程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分类如下:1.课程资源分为有形和无形之分,有形就是我们常见的教科书等,无形的范围很广泛,如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等。
2.课程资源分为校内、校外资源以及网络化资源。
校内资源如教师,图书馆,教室等。
校外资源指公共图书馆,科技展览馆,博物馆等。
网络资源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而产生的多媒体、物联网这些方式来获取知识,范围更广泛。
3.课程资源还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因素;而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对课程资源的正确理解1 “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
目前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形式下,我们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即广义的课程资源观念,因此可以说: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都是课程资源。
2 课程资源的分类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其中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
例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课程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
比如那些直接决定着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所、设施和环境以及人们对课程的认知状况等因素。
如果按照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同,可以将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所谓校内课程资源,就是处在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而校外的课程资源则是指超过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观点是: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校内的课程资源;还要加强对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建立联系,重视建立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
从技术层面来看,信息化的课程资源应运而生,包括校园内部的信息源和学校外部的网络资源。
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打破学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分界线,从而使很大一部分课程资源,尤其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使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的相互转化不仅成为可能,而且也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
二、我国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课程实施、课程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应该受到重视。
但是,在我国长期以来课程资源被简单的理解为教材。
诚然,教科书、参考书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主要的课程资源,这种情况是适宜的,而且直到现在,我们一直将它们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摘要:课程资源是辅助性教育项目载体,其对于小学科学教育内容的完善、教育路径的拓展、教育形式的丰富,都有着显著且重要的影响。
而且,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科学知识教育教学的开展,更应以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培育为导向。
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加之社会各界对小学科学教育的高度重视,有关科学领域的课程资源也呈现日渐丰富的状态。
可以说,新时代小学科学教育中可供利用与开发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其在空间上可划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在性质上可划分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环境资源。
由于不同科学课程资源的特性、构架、功能不同,其对于小学科学教学开展的作用与影响也有着显著差异。
因此,教师在开发与利用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时,应以学生认知特性为基础,并结合辅助教育项目、内容、目标、要求,加强对各类有效性、针对性、辅助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其充分融入学生眼际与课堂领域,以此来完善课堂教学的缺憾,拓展课堂教学的路径,切实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科学认知、科学感知,让学生在有效借助各类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更好提升自己,发展自己,获得认知发展与能力提升,实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是课程教育开展的有效凭借与关键因素,其以更为直观具体的呈现形式,使很多看似抽象复杂的课程内容以更为直观、具体、形象的方式予以呈现,来帮助学生近距离了解教学内容,深层次获得认知提升。
就小学科学的教育特性而言,其可供借助的课程资源主要以显性、隐性两种途径存在,且均对于科学教学的开展与实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作用。
而就物理特性与呈现形式来看,可供小学科学领域选用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信息资源、活动资源、实物资源、文字资源等,其幼儿表现手段不同,对科学教育目标的达成也有着不同影响。
因此,为了切实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师应结合教育教学需要,加强对各类科学课程资源的开掘与利用,并根据学生认知发展需要,科学开发、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资源,使其灵活投射至学生视域,并引领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投身科学探究,获得能力培养,以借助诸多丰富性、多样性课程资源作用的发挥,来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效能,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者:孟宗璧来源:《学周刊》2019年第14期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自2001年实施以来逐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科学课程的充分实施离不开各种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4-0090-01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9.14.082小学科学课程自2001年开始实施,逐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小学课程中发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可以使小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科学现象及其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科学课程的充分实施离不开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旨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综合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如生物科学、地理科学等,使学生从小接触和了解科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且最大限度地将课程内容融合于学生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之中学习科学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
二、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分类小学课程资源基本可以分外校内科学课程资源和校外科学课程资源两种。
校内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包括科学课程课本、科普读物、教学教具、教学录像以及科学课程专任教师等。
课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环境资源、各种社会资源和家庭课程资源。
自然环境资源是指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环境,如闪电、下雨、刮风,大海、森林、瀑布等;社会课程资源包括动植物园、科技馆、公园以及科研机构等;家庭课程资源是指家长科学知识素养、家中种植的植物、饲养的动物,等等。
科学课 课程资源包

科学课课程资源包
科学课程资源包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的一系列教学资料和工具的集合。
这些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计划、教学活动、实验指南、多媒体资料、作业和评估工具等。
从多个角度来看,科学课程资源包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内容应当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首先,科学课程资源包应当包含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料,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的学生的需求。
这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其次,科学课程资源包应当注重实践性和互动性。
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因此资源包中应当包含丰富的实验指南和实验材料,以便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验来 consolida学到的知识。
此外,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和多媒体资料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科学课程资源包还应当关注跨学科的整合。
科学知识往
往与数学、技术、工程、艺术等学科密切相关,因此资源包中可以包含相关学科的内容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最后,科学课程资源包的设计也应当注重教师的支持和指导。
资源包中应当包含教师用书、教学指南、课堂管理建议等教学辅助资料,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资源包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科学课程资源包应当全面、多样、实践性和跨学科整合,同时注重教师的支持和指导,以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应用。
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摘要:在推动当前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发挥了积极作用,完成了对小学生科学观念的培养,有助于提升科学教育效果及质量。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发课程教学课程资源具有必要性,能够为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自然资源;互联网前言: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课程资源为课程教学内容提供了补充作用。
有助于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以往传统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向学生传授课本中的教学知识点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上来看该种教学方式下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好。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加强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及利用的必要性,并重视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进而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课程体验。
一、充分开发户外自然资源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期间,应摒弃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应给予学生以引导,带领学生进入到户外去接触大自然资源,以此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生态资源及其文化的相关知识的进一步了解,有助于确保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课程知识应用到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1]。
例如,在《校园里的植物》一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以往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予以摒弃,教师会组织学生进入到学校中的花园中进行实地考察,以便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到植物的生长习性及生长环境,明确各种植物的生长需求及生长种类,了解植物的生长要素,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参与到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中来,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度,学生生活实践能力显著提升。
另外,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外采风活动中来,带领学生到乡村,学生会接触到更多的土壤及水文资源,上述资源有比较浓厚的自然特色,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课程中丰富教学资源的进一步了解,资源包括土壤及水文等[2]。
学生通过参与到户外活动中来,完成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运用,教师完成了对户外自然资源的充分开发及利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课程资源的概念、作用 第二节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分类与分布 第三节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与途径 第四节 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环境的创设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为了 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 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
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
科学课程资源的缺乏和开发利用的相对不足, 成为科学课程改革推进的“瓶颈”之一。
第二节 课程资源的分类与分布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内涵丰富且外延宽 广的课程资源,我们按一定的标准把某些资源 归属到一起,或把某些资源区分开来,这就是 我们所说的课程资源的分类。
(一)根据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把其分为学
校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和家庭课程资源。
兴趣。 反思: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经验总结和思考。
二、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强调一下几点 • 教材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但仍是最基
本的课程资源 • 教师不仅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而且也是课程
资源的创造者
• 学生的“错误认知”也是值得开发和利用 的课程资源
• 注重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学校资源与校外资源的开发相结合 • 形成制度保障
而中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枝 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 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示范,学生照着 老师的样板画出来。结果,所有的学生第 一次画出来的就像苹果。
苹果:课程资源?
如果从课程资源的角度来审视 中美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是不一样的。 显然,教师运用不同质的课程资源对 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
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 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 育成果”钟启泉主编《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02)。
苹果:课程资源?
有这样一个说法,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 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 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 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 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子,第 三、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果。
家庭科学课程资源:人力、科技藏书、科技阅读、科 技游戏等。
(二)根据课程资源的性质,把其分为自然课程资源 和社会课程资源。
自然课程资源突出“天然性”和“自发性”,如用于 生物课程的动植物、微生物;用于地理课程的地形、 地貌和地势等等。而社会课程资源突出“人工性” 和“自觉性”,如为了保存和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 公共设施,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报刊杂志出版、 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等。
噢,我原来也是 课程资源!
第一节 科学课程资源的内涵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资源——资本之源
• 广义:有利于实现科学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 狭义:能够为师生利用并有利于提高小学生
科学素养的物质、信息和人员。
二、科学课程资源的作用
科学课程资源是科学课程建设的基础,课程 实施的基本条件;
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科学课程改革和 实施的重要保障。对教师是挑战也是机遇。
。
(三)根据课程资源的呈现方式,把 其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
源和信息化资源(互联网)。
(四)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把其分为素材性课
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的特点是能直接为课程内容和结构服 务。如课程计划、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科学 练习册、科普类印象制品、多媒体教学软件等。
条件性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课程建设、教学过程的各 种条件 。如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 设备、设施和环境,对课程的认识状况等。
(五)根据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把其 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
显形课程资源
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 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 网络、自然和社会资源中的实物、活动 等。
一、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科学教师与其他人员协同作用 信息资源与实物资源相结合 知识性资源与问题性资源相结合 学生需要与资源开发可能性相结合
二、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步骤
普查:围绕课程资源的要素进行。 筛选:科学教育哲学、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 积累:建立档案、资源库。 实际应用:结合实际教学情境、儿童已有知识与学习
隐形课程资源
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 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的风气、
家庭气氛、师生关系等。
与显形课程资源不同,隐形课程资源的 作用方式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它们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内容,但 是它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起着持久 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节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就利用的经常性和便捷性来讲,校内课程资源的开 发和利用应该占据主要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则更多 地起到一种辅助作用。
学校课程资源:科学实验室、小型植物园、动物园、
气象园、观天园、校园植物、人力资源等。
江苏省小学科学实验室装备标准(2011、8江苏省教育厅印发)
序号 名称
Ⅰ类 必配
1 科学实验室
☆
2 科学探究室
☆
3 科学仪器室、准备 ☆ 室
4 标本室
☆
5 科学园
☆
6 小气象站
☆
选配 ☆
☆
☆ ☆
Ⅱ类
Ⅲ类
必配 选配 必配 选配
☆
☆
☆
☆
☆
☆
☆
☆
☆
☆
☆
名 称 主要功能
备注
科学实验 科学课授课地点;科学实验的 可把标本、模型陈
室
场所
列在此室内
科学探究 开展教学创新培养学生能力的
室
活动和进行开放性实验的场所
仪器准备 存放仪器设备;进行实验准备;与实验室相邻
室
仪器设备维护
标本陈列 存放标本、模型和相关科普资
室
料;展示学生活动成果,供学
生力,可整合各 可设在校内或校外 方有效资源,彰显个性地进行 的教育基地内 种植、饲养
小气象站 进行天文、气象的观测、记录
社区科学课程资源:科技馆、博物馆、社区科普教育 基地、动物园、植物园、高校科学教育资源、商场、 超市、体育场、交通工具、垃圾站、社区内的人员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