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特效版孙久文区域经济学第二版全部课件

合集下载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学(课件)

内涵
指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 进城乡之间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 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目标
包括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城 乡收入差距、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
推进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策略措施
推进城市化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措施,加快城市化进 程。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优质公共资源 在区域间均衡配置。
04 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城市化进程及影响因素
城市化进程
包括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现代化水平提高等方 面。
影响因素
包括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迁移、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
城乡统筹发展内涵与目标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 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 制度保障等措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等措施,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 发展。
它反映了区域经济活动中各要素之间 的空间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区域经济 发展的重要基础。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类型
均质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分布相对均匀,没有 明显的中心和外围之分。
极核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 集聚,形成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
点轴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沿着交通线、动力线 等线状基础设施呈带状分布,形成多 个经济增长点和发展轴。

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精品PPT课件

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精品PPT课件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还可以具体化为各地区的增长,在一定时期,
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地区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先 行地区,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
8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均衡增长理论 • 均衡增长的基本命题是: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
费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 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这 个理论命题适用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描述和开发。
10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1 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3)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纳克斯则是从需求与供给的关பைடு நூலகம்方面,论证同一
个问题。不发达地区的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率, 低储蓄则资本形成不足,于是生产率低下,又造 成低收入。 • 这是从供给的角度看的,如果从需求的角度看, 低收入则购买力低,低购买力无法吸引资本的进 入,投资不足生产率难以提高,又会引起低收入, 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11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2 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 如何打破这种存在于落后地区的低水平循环?发展经济学家 提出了均衡增长的理论:
• 纳克斯认为: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资本的不足,而外来资 本的缺乏在于本地区缺少有效需求,归根到底,是造就这 种需求。
• 罗森斯坦·罗丹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大推进的三个理论基础: 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和储蓄供给的不可 分性.
• 均衡增长理论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 • 第一部分是对低水平均衡的描述, • 第二部分是打破低水平均衡战略的理论设计
9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1 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区域经济学-第二篇PPT课件

区域经济学-第二篇PPT课件
三、区位因素 1.定义:区位单位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如人口
分布、市场供求、资源分布等。各区位上区位因素的 差异,才决定各区位的优劣,从而才有区位差异。
2021/3/28
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5
2.埃德加·M·胡佛 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四类区位因素: ①地区性投入:区位上不易转移的投入的供应情况,如 原料供应品或服务等。 ②地区性需求:对不易转移的产出的需求状况。 ③输入的投入:从外部供给源输入的可转移投入的供应。 ④外部需求:从向外部市场销售可转移产出中得到净收入 不同的区位上,上述四类区位因素不同,其区位利益具
⑧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
2021/3/28
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9
二、研究区域经济的现实意义
1.二次世界大战后, 众多发展中国家除了经济上落后、政治
上发 展的“二元性”。
2.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发展经济学想从经济上解决经济增
长和发展的不对称,平衡二元经济的利益冲突,但在调节 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上却没突破。
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3
第一节 区位概念
一、经济区位 1.区位: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
的空间坐标。 2.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工业生产--工业区位 场所 居住活动--居住区位
城市经济活动--城市区位
3.由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由于距离某一个或几个特殊地点的不同位置所反映的 市场、供求、运输成本等方面的差异问题所形成的经济利 益差异。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区域经济学
第二版 高洪深 编著
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2024版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教学课件

2024版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教学课件
生产要素的供给
生产要素的供给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生产要 素的数量。生产要素的供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产要素 的价格、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偏好和预 期等。
30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决定
01
工资的决定
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由劳动力 的需求和供给决定。劳动力的需 求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而 劳动力的供给取决于劳动者的偏 好、闲暇时间以及劳动市场的状 况等因素。
04
利润的决定
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由企 业家才能的需求和供给决定。企 业家才能的需求取决于市场的竞 争状况和企业家的创新能力等因 素,而企业家才能的供给则取决 于企业家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
2024/1/28
31
社会收入分配与再分配
2024/1/28
初次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而进行的分配,是市场经济 条件下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初次分配应该遵循市场化的原则,让市场价格机制在 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5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01
02
03
微观经济学
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 庭、企业)的经济行为, 包括供求关系、价格机制、 市场结构等。
2024/1/28
宏观经济学
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 包括国民收入、就业、通 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宏观 经济现象。
微观与宏观的联系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 的基础,宏观经济学需要 微观经济学的支持和补充。
社会的经济总量及其变动。
7
02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2024/1/28
8
需求理论
2024/1/28
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课件:国际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课件:国际区域经济

2024年11月19日星期
国际区域经济
3

第一节 国际区域经济概述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1.定义: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
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 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 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
国际区域经济
19

三、APEC发展的特点 (1)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的形势下成立; (2)发展中制定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明确目的;
(3)采取了特殊的合作方式,即“APEC模式”。 四、APEC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 问题:部门提前自由化失败、经济技术合作进展缓慢、对亚
洲金融危机反应迟缓、其政治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等。 原因: 1.原则的约束性与非约束性问题上的矛盾 2.自由化速度问题上的矛盾 3. 经济技术合作定位问题上的分歧 4. APEC性质认识上的争论
2024年11月19日星期
国际区域经济
20

3.
APEC的作用?
2024年11月19日星期 二
促进了亚太地区成员 间的相互沟通,对亚 太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国际区域经济
21
关键术语 国际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一体化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思考题 1.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哪几种类型?其特点是什么? 2.欧盟要走向政治联盟需要哪些条件? 3.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宗旨是什么?说明商品贸易规则有哪些条 款? 4.阐述APEC制度创新的动力。
2024年11月19日星期
国际区域经济
16

第四节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特点

《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孙久文 叶裕民编著

《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孙久文 叶裕民编著

育明教育2014年考研视频课程+内部资料笔记+历年真题+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3次指导=2500元第一年没过,第二年免费重修,直到考上!!!此外,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建议到现场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201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区域经济学目录以及考研参考书一、招生目录简介二、参考书详解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901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参考书101思想政治理论1、《考研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考研政治大纲解析配套核心考点》风中劲草3、《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题》肖秀荣②英语《考研英语词汇乱序版》新东方③数学1、《李永乐考研数学--数学复习全书+习题全解》李永乐2、《经典400题》李永乐3、《李永乐考研数学历年试题解析真题》李永乐④《政治经济学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刘英骥编著)《经济学教程》2012年第三版,经济日报出版社(张连城编著)孙久文叶裕民编著《城市经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谭善勇王德起编著《房地产经济学》第2版,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张跃庆等公共课参考书简介一、英语篇一、【考研1号】《考研真相》很多学生在复习英语时都会有三个困扰:词汇量少,文章难以理解以及没有做题技巧,掌握不了规律。

尤其是对基础较薄弱的同学来说,这些问题俨然是横阻在他们通向高分之路上的三座大山,难以逾越。

而《考研真相》则以符合学生特点的整体思路和学习方法,具有针对性地为其铺就了复习之路,帮助他们在考场上挥荆斩棘,取得理想的成绩。

帮助词汇记忆——大纲词汇注释、MP3学生们词汇量匮乏的原因有二:一是原有的基础词汇不多,二是缺乏记忆方法,单词总是背过就忘,即使有固定的词汇资料和复习计划,收效也并不理想。

这本书首先在这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便捷。

很多同学记忆词汇的方法是只对单词进行简单机械地背诵,这样不仅无法有效地记忆单词,更不能掌握单词的多种释义和用法,很难实现单词的记忆和运用。

区域经济学完整课件

区域经济学完整课件

韦伯认为,劳动费和运费一样也是影响工业布 局的重要因素。对劳动费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 比重或与运费相比较劳动费在成本中所占比重 大一些的工业而言,运费最低点不一定是生产 成本最低点,当存在一个劳动费最低点时,它 同样会对工业区位施加影响。为了研究这种影 响,韦伯提出了劳动费指数这个概念: 劳动费 劳动费指数= ———————— 制成品重量


其理论的假设为:(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 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 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唯一的,必须供 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依 赖四周的土地;(2)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 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3)假设孤立国内各 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 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4)农业生产以取得 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 资和利息固定不变。

n MinF=f*Min(∑miri +rk) ⅰ=1 式中F为单位产品总运费,f为运费率, m1(i=1,…,n)为单位产品消耗的i原、燃料重量, r1为i原、燃料的运距,rk为产品运距。上式含 有若干假设条件,主要有:①所研究的是一个 匀质国家,各地生产成本一致;②只研究一种 产品的生产布局,不考虑生产的相互作用;③ 原料地与市场已知;④运费与重量和距离成正 比。
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 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 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 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 素决定的。 数学表达式为: P=V(E+T)

设计了孤立国6层农业圈: 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业圈,主要生产鲜菜、 牛奶; 第二圈层为林业圈。主要生产木材; 第三圈层为轮作农业圈,主要生产谷物; 第四圈层为谷草农作圈,主要生产谷物、 畜产品,以谷物为重点;

第八章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区域经济学教程(第2版)孙久文

第八章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区域经济学教程(第2版)孙久文

12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一、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 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 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
13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 •2 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规模化和积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23
第三节 城市化规律
• 第五阶段:城镇人口比重≥65%,进入成熟 的城市社会。这时的工业化已经走到尽头, 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或现代社会,现代城市文 明广为普及,城乡居民只是居住空间及就业 岗位差别,生活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基本趋 于一致,城乡一体化作为城市化的终极目标 已经成为现实。
24
第三节 城市化规律
• 条件四: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16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为什么在第二产业就业的相对量甚至绝对量都下降的情况 下,城市化水平依然能够不断提高呢? • 答案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是重工业化发展 的产物。另一方面,富有效率的重工业化使更多的人进入 中高档消费阶层,他们的生活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对社 会服务的高档化、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生活性服务成为 最富活力的产业。 • 因此,当重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并 成为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历史的必然。
• (三)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主要表现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城 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中小城市,并产生以大城市为核 心的城市带和城市群
20
第三节 城市化规律
二、城市化的五阶段论
• 第一阶段:K<0.5,为前城市化阶段。K<0.5意味着城镇 人口的增长规模小于乡村人口的增长规模,城市化水平很 低,增长缓慢。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一般处于工业化的起 步阶段。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课件:我国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课件:我国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2024年11月14日星期
我国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16

第四节 “大北京”城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确立各地经济功能,协调发展区域经济
1.京津冀北地区: 中国北方经济核心区; 中国知识经济与高新技术创新基地;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先行区域; 中国人才培育与信息交流中心。
2.北京: 全国知识经济发展基地; 全国重要的现代化服务基地; 全国经济调控与管理中心; 我国国际经济交往中心。
2024年11月14日星期
我国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15

2.组合用港,发挥区位优势
以天津、大连和青岛三市为中心,联合周围的其 他港口城市,联合建港、用港,组成港口同盟。其目 的是以效率最高的方式分配货流与服务,实现港口利 用率最大化,用户成本最小化和服务最优化。
3.联合培育共同的主导产业
4.寻求政策支持
(1)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有组织保证。
2024年11月14日星期
我国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4

(2)发挥民间组织的能动作用。 (3)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4)建立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共同市场。 (5)树立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观
第一,破除所有制情结,树立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观。 第二,破除地域封锁观念,树立优势互补思想。 第三,破除竞争排他观念,树立互惠互利思想。 第四,破除政府万能观念,树立市场主导思想。 第五,破除“独立大队”观念,确立系统协调观点。
2.构建区域大交通体系和完善信息服务网络,促进区域经济 整合经济整合。
3.进一步深化产业和地区分工,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生产与 服务体系。
4.强化依托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的功能,促进区域产业和 市场整合。

区域经济学精品课件 (1)

区域经济学精品课件 (1)


——可持续发展的群众观

——可公平性原则(Fairness) • ——持续性原则 (Sustainability) • ——共同性原则(Commonness) • ——发展性原则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 员会大会上以《我们共同的未来》为题作的长篇报 告中采用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 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这一定义在1989年5月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 理事会上得到了普遍的共识。这次大会经过反复磋 商,通过的《关于可持续的发展的声明》中所给可 持续发展下的定义,就是以布伦特兰夫人的定义为 蓝本的。
•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 卢发表《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 》,并促成了其后的一系列框架条约的签订。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原则
• 几大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

——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

——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观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观

——可持续发展的体制观与法制观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主要内容:
1. 区域发展及其途径 2. 区域可持续发展 3. 相关问题
第一节 区域发展及其途径
1.区域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发展:
生产的增长
经济
技术进步
政治
产业结构优化
文化
资本积累
社会。。。
与外界经济关系改善。。。
2.区域发展与区域经济增 长
3.区域发展的途径
1)影响因素 ——自然条件 ——人口与劳动力 ——资金 ——科技 ——资源配置 ——区际贸易 ——体制与机制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
18
三 、人口的集中与城市的形成
1、人口集中的原因 (1)最早,由于手工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需要人; (2)自然灾害及战争破产的农民; (3)近代,收入水平差异,向往城市生活; 2、各种经济活动和人口的集中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的出
现,造就了城市。
.
19
四、城市的有序化进程
(一)企业组织的变化 1、一体化: (1)纵向一体化 (2)横向一体化 2 纵向分解:
图 2-11 经济规模
M
.
起始规模(S)。 这是一个盈亏平衡规模; 最小经济规模(MES),指 盈利水平可达到基准收 益率水平的规模; 最优规模M。 在区间[ S,M ]都是经 济规模。
28
5:影响企业最优规模的因素
(1) 技术经济因素——技术经济规模 企业最优技术经济规模指用当代最先进的设备
.
10
2、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1)利益驱动机制 (利润、效用、福利最大化) (2)市场调控机制 (由企业抉择) (3)宏观调控机制 (国家投资手段、财税、转移支付) (4)目标驱动机制 (建立国家、区域、企业发展目标体系)
.
11
三、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
1、费用最小化: 出行设施 2、福利最大化: 保险服务设施
技术联系 技术相互依赖、灌溉系统、通讯系统。
社会性联系 访问形式、亲戚关系、仪式、典礼和宗教活动、社会团体间相 互作用。
服务联系 能量流和网络、信贷和金融网络、教育、培训、医疗、职业、 商业和技术服务形式、交通运输服务系统。
政治、行政、组织结构关系、政府预算流、组织间相互依赖、权力-批准-监 组织联系 督模式、行政区间交易模式、非正式的政治决策链。
会知名度,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 ➢ 从融资角度,可给企业带来融资渠道拓宽、融资能力提高;

区域经济学课件 第1章-导论

区域经济学课件 第1章-导论
41
2. 现代区位理论
中心地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
市场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廖什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市场区 位论的转化。
42
1)市场区位论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 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 位。随着商品销售问题日益突出,在考虑生产成本与 运费的同时,还需考虑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结构的合 理安排。
21
二. 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学的第二来源)
区位论研究什么? 正确的区位选择
廖什:“对我们来说,事物存在的时间是一定的,但我们却 可能动地选择它所在的地点……” 最优空间结构
一定区域范围内各有关要素的最佳区位所构成的关系
22
1. 古典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论 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
工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韦伯
地方纯原料 (原料重量全部转至成品)
地方失重原料 (原料重量部分转至成品)
35
如何布局?
原料指数(MI)=生产中耗用的地方原料重量/制成品重量 MI>1,工业为原料地指向,(水泥、造纸、面粉、葡萄酒) MI<1,消费地(市场)指向,(啤酒、酱油) MI=1,可灵活布局,(石油精制、医疗器械)
3
其他学科如何定义区域?
自然地理学: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按其地表单元的 自然地理特征,可分为沙漠地带,冰原地带等。
政治学:国家管理的行政单位。按行政权力的覆盖面 来划分,其边界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市,县界重合。
社会学:把区域看作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 的人类社会聚落,可以超越国界和行政边界。
运输区位论 美国空间经济学家胡佛
特点: 从单一的企业出发,研究成本和运费的最低化。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学课件第一章区域、区域系统与区域经济学区域:地球表面上被某种特征(特别是具有社会经济学意义的特征)所固定的空间系统。

系统结构: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通过系统内部各种比例关系的研究,可以揭示系统结构的数量特征。

区域系统结构:区域系统内部各子区域、各部门、各要素、各方面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有机联系。

(空间结构、中心地结构、资源结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交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积累结构、进出口结构、市场结构)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整个生活消费的比例。

区位商:Q=(N/A)/(N/A) 含义:Q越大,该地区的这个部门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

区位商11大于1,表明本区域的部门相对高于背景区域,因而可能是专业化部门或优势部门。

基尼系数:再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等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地区域(经济)系统,目的是促进区域的发展,任务是揭示区域经济运动规律,寻求促进区域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第二章区域发展与科学发展区域发展的形式:量的扩张(描述区域经济规模的指标包括产值、产量和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质的改善(包括资本的积累、生产条件的改善、投入要素的节约、产出的质量的提高,以及与周边地区关系、与环境关系的改善等)。

结构的优化(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消费积累结构)。

生产函数:假定在一个区域内,科技进步过程中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不发生变化,则这个αβ 区域的产出增长型生产函数为Y=A*K*Liiiii为第i个区域;k为资金投入量;L为劳动力投入量;K=固定资金+定额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

A越大,i地区的技术管理水平越高。

α+β=1,规模报酬不变;α+β<1,规模报i酬递减;α+β>1,规模报酬递增。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1: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题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出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区域经济学第二章区域与经济区域的划分

区域经济学第二章区域与经济区域的划分
E.M.Hoover(1971)的定义:“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 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 它可以按照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H·Richardson(1973)认为,在讲区域经济时的区域就是指国家的
下位空间单位。 国外定义:同质、中观、功能、整体性
三、经济区域的划分
在区域经济学中,更为重要的是区域规划 和区域政策所涉及的区域的划分。西方区 域经济学者将这种区域称为规划区或标准 区(Stand济区域的划分 我国经济区域的划分 问题区的识别
BACK
国外经济区域的划分
美国经济区域的划分 欧盟经济区域的划分
经济结构基本完整。一个经济区域的经济主体是多样的,各 经济主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整体,一 个工厂、一个学校和一片农田都不能构成区域。这种完整性 也使得一个区域具有相对独立性。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分担一部分职能。一个经济区域至少要有 一个主导产业或专业化部门,否则不能独立为一个区域。
第二章 区域与地区差距
第一节 区域与区域的划分 第二节 地区差距的测度 第三节 地区差距的变化规律
第一节 区域与区域的划分
一、区域的概念 二、经济区域的概念 三、经济区域的划分
一、区域的概念
区域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概念,不同的学科对区域有不同的定 义:
地理学定义区域是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并且具有可重叠性和不可遗 漏性;
国内关于经济区域的定义-2
孙久文、叶裕民(2003):区域是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 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 较大的空间范围。这样的区域小至县、乡、村,大到省和 国家,以及由若干国家共同开发的某些跨国界的区域,比 如亚太地区、东北亚、南极、太平洋等。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课件:总部经济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课件: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
14

三、北京发展总部经济的基本条件 1.首都的特有功能优势 2.科技、教育、人才优势 3.知识型服务业优势 4.总部存量资源优势 5.较为完善的城市设施和人居环境优势
关键术语 总部经济 概念与内涵 经济学解释 经济效应
思考题 1.比较全面准确地阐述总部经济的基本概念。 2.怎样理解总部经济的经济效应?并分析它的特征。 3.如何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总部经济现象?
生产组织功能
赵弘: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 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通过极化效应和 扩散效应,企业总部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各种形 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 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2024年11月14日星期
总部经济
9

林文俏: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
三、总部经济的理论背景
1.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视为一个“黑箱” 2.钱德勒揭示了企业在内部的运行中存在一只“看得见的手”
3.科斯和威廉姆森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回答了 为何有“看
不见的手”
4.威廉姆森论证了决定企业对市场替代的条件和因素
5.现代信息经济学和代理理论
2024年11月14日星期
总部经济
6

四、总部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发展总部经济的中心城市一般都拥有优越的地理区位、
丰富的人力资源、良好的基础设施、较强的经济基础和工 业配套能力以及宜人的生存环境等方面的优势条件。
国内外考察总部经济的指标设置和发展情况:
1.指标设置
包括
2.国外总部经济发展情况
3.国内城市总部经济的发展情况
2024年11月14日星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两点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 二、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 (二)现代区位论
1.市场区位论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 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
市场区位论
•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及理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 二、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 (二)现代区位论
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 际国内形势的需要。
第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 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千差万别。 第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各级政府 将在很长时期内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第一 主体的重任。
第一章 导论
重点问题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关键词及思考题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 一、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的认识
自然地理 地理学家认为区域之间的过
学对区域 渡不是跳跃的,而是渐进的、
的认识 互相衔接的。
经济地理 学对区域 的认识
经济地理 学对区域
的认识
1、类型区 2、系统区
经济地理学 与区域经济 两者日益靠拢,日趋融合 学的关系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及思考题
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一、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最早构建了一个区 域经济学体系
区T域itle发 展理in 论 here
理论 体系
区Tit域le 关 系in理论 here
区域政 策理论
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一)新经济地理学派
•代表人物:克鲁格曼、藤田等学者
新经济 地理学派
•形成时间:20世纪90年代 •宗旨 •理论基石:三个命题
•发展的五个方面
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二)新制度学派
•研究的中心: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 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 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
区域经济 学与地理 学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 学相结合的产物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 三、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
定义: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
谋求区域经 济增长和区域
经济发展的过程。
影响:该主观行为如果是科学合 理的,就会促进区域经济 的发展,如果是伪科学 的、不合理的,就会限制 区域经济的发展。
2.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塔勒
中心地理论
•《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基本要点:五点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 二、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 (二)现代区位论
3.区位经济学
区位经济学
•廖什《区位经济学》 •廖什理论的根本出发点 •廖什的经济区边界的分类 •五组平衡方程 •假设条件 •举例:啤酒企业 •正六边形理论
与区域经济发展之不同:三点
与区域规划之不同:两点
第一章 导论
重点问题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关键词及思考题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
研究的主要力量来自于经济学和地 理学
广义的对象: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狭义对象: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 区际关系的科学。
如何突出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性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区域经济 学研究的 主要内容
•韦伯建立了工业区位论 •韦伯理论的基本框架
•聚集经济效益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 二、区位理论Biblioteka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一)古典区位理论
3.运输区位论
•代表人物:胡佛
运输区位论
•胡佛主要著作:《区位理论与 皮革制鞋工业》和《经济活动 的区位》
•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
•奠定了运输区位论的理论基础 •根据运输本身的经济特点,指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 三、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
•形成时间: 20世纪50年代
现代区域 经济学
•创始人之一:艾萨德 •其代表作《区位和空间经济学》 •其对区域经济学的最大贡献 •其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
学奠定了基础。
•埃德加.胡佛提出区域经济学的三 个基石
第一章 导论
重点问题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 二、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 (一)古典区位理论
2.工业区位论
为解决两
个问题
《孤立国 同农业和 国民经济 的关系》
杜能
理论的四 个假设
P=V(E+T)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 二、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 (一)古典区位理论
2.工业区位论
•背景:19世纪末,德国工业的
大发展
工业区位论
关键词及思考题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 一、区域
传统意义 上的区域
区域经济学 研究的区域
全国国土,一 国范围内特定 的区域,以及 跨国界的特定
区域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 二、区域经济学
狭义的区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 域经济学 际关系的科学。
区域 经济学
广义的区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 域经济学 的科学
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第三部分:区际关系 第四部分: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
第五部分: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
第六部分:区域经济学的展望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三、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宏观、中观、微观。
中国区域经济学 的特殊历史使命
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 命:
第一章 导论
重点问题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关键词及思考题
重点问题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现代区域经济学的流派
第一章 导论
重点问题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